小学德育重要性合集12篇

时间:2023-06-27 09:32:58

小学德育重要性

小学德育重要性篇1

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

在当今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中都在力求体现新课改的思想,小学德育教育也不例外,结合新课改在德、意、行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和小学教学实际,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非常多的关注,其突出的地位主要有:

(一)德育是国家精神的体现,民族之魂不可忽视

在中华大家庭中德育是深厚的国家精神的体现,中华民族立足世界之林的重要一步就是稳抓德育,而道德教育就应该从小学起步开始。中华文化是丰富的,中国人是智慧的,德育关系着中华民族的精魂的体现,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正是培养小孩子的基础所在。小学阶段是教育学生的最佳时机,抓住最佳时间的德育教育能给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很多的优势条件。所谓万丈高楼皆从基础而来,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能为中华民族精魂的传承打下坚实基础。

(二)德育教育能取得显著效果

纯洁一词能最好的将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思概括出来,说明小学生的内心能容纳很多的思想,但也因为学生各种能力和思想都是在启蒙时期,非常容易受到外来的不良观念的影响,所以德育教育需要在学生心智不完全,意志不坚定时期重点进行道德观念等的教育,以便让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更加长远和稳定。同时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念等未成行,不能放任其在社会的各种环境中不断沉沦,需要及时在学校加强意志、品德等教育,使之能明辨是非,立德做人,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在小学阶段抓住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德育教育能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和人生观念等有显著的效果。

(三)德育教育能激发学生潜力,培育国家栋梁

在我国十会议上提出关于教育的改革,力求在现代化建设中落实教育改革,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发展创新,抓住机遇。小学生是人生起步的阶段,是基础阶段,其发展的潜力是无穷的,作为国家潜力的代表性群体,是祖国花朵。他们的德育发展好坏决定了祖国未来的希望能否实现。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化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品德和意志的接班者,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只有把德育教育落到实处,才能使得学生在未来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体。小学生在继承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德行和意志品格走向社会,面向未来时才能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事事用良好的道德思想和道德品质去处理,从而在冷静中学会创造,在处事中掌握技巧。小学生在身心方面的白纸属性急需用高效的道德教育帮助他们终生重视德行与品质的提高。

(四)社会生存必备良好的德行

在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化的浪潮的背景下,社会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人才的素质和德行成为各大企业等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因为用人单位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学历等不再是学生追求的唯一目标,而在综合型人才要求的影响下,小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德育教育,从而学会做事,学会在社会各种事项中用先进的道德观念去面对,这样才能在多变的社会中生存下来。

二小学教育教学中缺乏德育教育的表现

小学学生在生活等很多方面都与外界有密切的联系,加上他们的模仿天性,对接触了的各种思想进行模拟和学习。其中好的思想观念对其德育发展和学习生涯有很大的帮助,而坏的一面则会使得小学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的让人失望。而在常规教育教学中因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独立的机械进行德育教育效果是非常低效的,单纯的常规教育教学很难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可,此外在小学常规教育教学中教学课堂没有参杂德育教育就很难全面引导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也就不能保障在常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各项活动顺利实施。而且小学的教育教学中部分德育教育是被抵制或者忽视的,因为学生没有其独立的见解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很容易学到社会上的不良思想,德行等出现问题。而有的教师进行德育教育时态度不够和蔼,生硬灌输或者强制限制学生,采用的方式方法很不恰当,小学学生很难在不完善的思维能力下掌握各种教师讲述的做人的大道理。在小学常规教育教学中教师们的智慧是无限的,但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很多教师没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制约,也没有紧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在课堂上也存在忽视学生的情况,这就很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也不可能把学生当成课堂上的重要人物,这就无法保证学生能在交流学习、小组合作等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想观念。

三完善德育教育的措施

(一)德育教育与学科教学统一性分析

小学常规教育教学包含了众多内容且有很多关于生活、学习等方面的要求,利用德育教育能有效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当常规教育教学能和德育教育统一进行时效果往往能起到互补的作用。德育教育虽然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就开设了思想品德课程,用单独的科目给学生进行品德及思想观念教育,但是其真正落实还需要继续加强。学科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管理需要用到很多的德育教育的内容,比如学生在课上容易出现乱动的行为这时就需要在课前做好思想教育活动,告诉学生上课下座位是扰乱课堂的行为不应该做,这就是德育教育和学科教学相结合的一种体现。有些小学为了尽可能让学生学成知识应对考试,把原本的德育课堂用来进行数学等应考科目的教学,这种将德育教育忽视的行为使得学生很难形成良好的思想习惯。在这种背景下,教师想要打造以学生为主的德育教育和应考知识统一的课堂,需要客观分析了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心理,认真观测学生在日常学习等情况下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及行为,发挥他们表现好的一面,然后根据各科目实际教学的一些技巧引导其改正自己的不足,逐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发表自己的思想看法,敢于在合作交流学习中与教师和同学展开交流沟通,做出行为表率。随着新课改的快速推进,很多地区的教学教材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出现了融合语言、趣味的插画、故事、寓言等鲜活的材料的教材,这些材料的利用也能促进德育教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很多教材上的阅读材料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观念,学科教育教学中教师若能利用好这些插画、故事、图片等引导学生学习其中先进的一面就能培养起学生融入学习、发展政治思想的习惯,也就是在落实德育教育。比如在《春天在哪里》这篇文章的学习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围绕学生开展情境探究活动。首先,在合作思想的前提下进行德育教育以便更好的让学生形成分组。教师通过合作思想的教育可以把学生小组快速凝聚起来,然后鼓励学生在合作中探究春初的植被萌芽、春后的植物枝繁叶茂的现象,引导学生外出锻炼的同时学会观察,树立事物变化发展的思想观念。这样就把学科知识教学和德育教育结合起来统一进行,学科教学做好德育教育工作能很好的促进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用师生情感做德育教育的纽带

小学德育教育一般需要紧紧围绕学生品德锻炼和情感知识教育展开,借用教师经验等的引导促进整个教育行为。但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师生合作学习成为了潮流之一,这能让学生和教师在学习中建立亲切的情感纽带,也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德育教育中锻炼自己意志和品德。当教师的权威现象一去不复返,当师生间的情感合作成为常见现象,那么学生的思想观念就会受到很好的引导,也就实现了德育教育。教师融入学生的学习或者锻炼过程中成为思想引导、辅助者,就能帮助学生在学习、锻炼过程中掌握先进的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思想观和品德。小学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的思想问题是教师需要重点进行德育教育的地方,只有帮助学生解决思想观念及行为问题,才能使得教师与学生展开合作,提升其品质和德行。

(三)加强家校联系,建立德育督导系统

小学学生的德育教育不能局限于学校系统,而是应该从他们的家庭开始,然后学校系统和家庭督导相结合才能最大化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家长召开家长会,把学校德育的内容和家长进行沟通和协调,针对学生品德缺陷,综合家长意见,制定详细的督导系统,确定德育教育的方向和方法这样才能进一步让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两个系统中学会从小事树立德行,从生活锻炼德行的思想观念。比如:学生和家长都教导孩子要尊敬老人,他们才会在公共场所为一些老人服务。总之,在小学阶段进行德育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品德的保证,也是小学学生在未来的生存根本之一。小学教学中结合德育教育时应该充分利用好学生身心的纯洁状态,辅以教师才智,创设鲜活的教材、生活经验构成的德育环境,把师生联系起来,把家校联系起来,用良好情感促进学生德育教育的督导体系建立。尽管学生受到外界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导致德育教育工作推进困难,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可以用一些灵活的技巧和方法去克服。

作者:黄惠婷 单位:广东省珠海市灯笼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小学德育重要性篇2

一、德育教育的概念

1.德育教育总则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中心,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德育教育目标

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多方面的,第一,使学生热爱祖国,乐于助人;第二,正确树立学生的“三观”;第三,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第四,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认识。

3.德育教育内容

德育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民族精神、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遵纪守法及心理健康的教育。

二、德育教育的领域

1.全员德育

要建立道德建设的相关制度和各种道德责任,纳入评价机制。

2.学科德育

要重视德育教育课程的建设,以课堂教学评价为切入点,在授课的过程中实施德育教育。

3.校园文化

要在学校的物质、制度和精神等文化中体现出德育教育,形成良好的校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同创和谐校园。

4.班级建设

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课堂评价标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一个团结、有影响、有创意的班集体。

5.团队工作

要加强团队在组织、阵地和基地方面的建设,增强学生的自控能力,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

6.三结合教育

要深化学校对家长的组织与管理,创新家访、家长会的形式,发挥家长教师协会的作用,提高家长受教育率。

7.区域德育资源利用

要充分利用市区教育资源和重大节日的契机,有目的有计划因地制宜地开展实效性强的社会实践活动。

8.预防在校生犯罪

要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以预防和教育为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小学生的法制教育。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与体育教育是互补的,体育教师在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

1.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目的

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把理想、学习目的、人生价值和发展目标有机的统一起来,明白如果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前提就是身体好;让学生在得到体育教学效果的同时能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2.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所发挥的作用

(1)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

对于集体主义思想的培养,在所有的课程中,体育课程是最适合的了。比如说,在班级里进行分队竞赛的时候,可以把班级里能力差异明显的学生进行整合,让他们明白,想要取得队伍的胜利就必须做到成员之间的互协互助,从而使他们认识到集体的重要性。

(2)可以让学生学会遵纪守法

体育课程的体育项目都有各自的目标和规则,我们可以在学生违反了项目规则的时候对其做出一定惩罚,让学生明白,假如没有遵守规则进行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

(3)可以培养学生的受挫能力

体育教学中,经常会有竞赛类的游戏,有竞赛那么就会有成功者和失败者,对于不肯面对失败的同学,教师可以给予正确的教育:人生不可能一路都是顺畅的,失败是避免不了的,也只有经历了失败的人生才算得上是完整的人生,让学生能够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失败,提高自己的受挫能力。

(4)可以培养学生的坚韧意志

耐力跑项目是体育课程的一项基本项目,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忍耐力。在进行这个项目之前,教师可以在思想上先给学生交底,夸大地告诉他们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极点”的情况,并鼓励他们一定要坚持下去。这样,等他们在长跑时出现“极点”的时候,他们会发现其实也不是那么难以撑过去,只要靠自己的坚持,就一定能够达到目标,经过如此几次的练习,学生的意志也就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3.国内外的德育教育比较

小学德育重要性篇3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教育是渗透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整体化的音乐教育中,以音乐为主体,智育为脉络,德育为灵魂,把德育、智育、美育融为一体,有机的结合起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善良高尚,旨在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作为音乐教师,应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使其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乃至意志上受到熏陶、感染,让学生做到终身受益。

那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哪些有效途径呢?和新课程一同走来,我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做了以下方面的尝试:

1纵情歌唱,自在娇莺恰恰啼

歌唱是人类本能的表现手段,它可以把孩子从音乐艺术始发点引向宏伟的艺术殿堂。歌唱是学生直接参与音乐活动,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表达情感的理想途径,是实践音乐教育目标的重要领域。然而,教会学生唱一首歌并不难,重要的是如何使歌词的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使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心灵受到滋润。因此,教唱一首歌之前,教师首先要认真备课,悉心对作品进行深刻地理解,应引导学生分析它的感情特征、情感处理、表现手段等。总之,只有引发学生与歌曲的共鸣,才能尽情歌唱。我在日常音乐教学中有以下有效途径尝试:

1.1故事渲染,熏陶情感。

达尔克洛兹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一种情感的过程”。给学生讲一段动人的故事,引导叙述情感上的共鸣,做到未有曲调先有情。如教唱歌曲《顽皮的杜鹃》,边听音乐,教师边讲述孩童在美丽的山林中与顽皮的杜鹃相互欢乐嬉戏玩耍,充满童趣的情景。用故事情境打动学生,然后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分析,理解每段歌词的感情处理,让学生感受到杜鹃声声地在青山翠谷之中回荡不息,感染那连绵不绝的快乐。

1.2配乐朗诵,激感。

配乐朗诵激情法是一种创设意境,以想象为主的教学法,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思维,发挥想象,使学生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例如,教唱歌曲《摇船调》时,将学生分成两部分,在一段优美、宁静的乐曲中,让一部分学生问“什么圆圆在呀在半天……”,一部分学生答“月光圆圆在呀在半天呀……”学生的思维被优美的语言和乐声调动起来了,仿佛身临其境的感觉,带着对作品意境的整体印象,学生学会了歌曲,并感受到了歌曲中的内涵。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静心聆听,情到深处自然浓

音乐欣赏活动是进行音乐教育的强有力的手段。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文化瑰宝。故而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文化的自豪之情,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苗岭的早晨》是一首口笛独奏,其主旋律取自苗族“飞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乐曲有开始由口笛奏出起伏舒展的旋律,富有苗族音乐特点的同音大、小三度交替的音调,把人们引入晨曦初露,薄雾缭绕的青山翠谷之中,展现了美丽恬静的苗寨春色晨景。从而让学生聆听到了山林中布谷鸟在欢叫,百鸟在呼应,犹如看到了一幅秀丽动人的图画,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如在欣赏贺渌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时,告诉学生这首短小精致的钢琴小品是闻名中外的优秀钢琴作品之一,曾在国际乐坛上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以激起学生的自豪感。再利用课本上直观形象的插图,通过故事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情节发展和变化,使学生仿佛看到农村少年儿童骑在马背上,在鸟语花香的大自然风光里,悠然自得地吹笛歌唱,和小伙伴们嬉戏玩耍的情景。欢快、优美的乐曲,悠扬清丽的琴声,让学生为之陶醉,更加懂得了劳动的无限乐趣,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无数事实证明,音乐欣赏活动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传统,能发挥不小的作用。有些学生在欣赏了中国民族音乐之后,深深为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多姿多彩的乐器门类、扣人心弦的乐声所打动。他们从音响中感到中华民族的伟大作为华夏子孙是值得自豪的。

3课外觅味,采得百花成蜜甜

《大纲》指出:“课外音乐活动是学校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过课外音乐活动的开展,一方面使学生扩大音乐视野,增长音乐知识,发挥音乐的创造性,锻炼音乐的才干,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增进身心健康,帮助学生更好的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心目中有他人,不以自我为中心,乐于友好交往与人为善。

3.1课外练,人中人。

音乐第二课堂能满足学生好动、求乐、爱美的要求,他们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愿望。如鼓乐队、合唱队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珍惜集体荣誉、严守纪律的良好品质。例如,在鼓乐队的训练中,教师要经常让学生去感受整体声音的协调性及和声效果所带来的美感,感受到整体的凝聚力,认识到自己是整体中的一员,必须服从整体。并经常通过对比,提高鉴赏力;通过练习,获得美的声音;通过刻苦努力地训练,使学生知道,美的声音是通过不懈努力换来的,从而培养学生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

小学德育重要性篇4

首先,德育是中华民族灵魂,不容人们所忽视。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德育在中国也扎下了根,它凝聚了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的精神,集聚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灵魂。因此,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让优秀的文化在人民中更好地传承下去,发扬中国的灵魂,是我国在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不容忽视。因此,要在现在的教学教育中对小学生进行传统的德育教学,将中国的灵魂继续发扬下去,培养出优秀栋梁。其次,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至关重要。

小学阶段作为人一生思想极为纯洁的时期,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启蒙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处于启蒙阶段,学生的心智未发育完全,对世界的认识还是一种模糊的状态,任何因素都可能改变他们的道德观念,改变他们以后的人生。在塑造小学生人格的关键时刻,德育千万不可忽视。只要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学生将会受用一生。所以,在这个阶段,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引导这些懵懂无知的小学生建立起正确的道德意识、道德理解、道德判断及道德品质等是极其必须的。

再次,小学生是祖国的希望。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和全球化,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将小学生作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来传承中华古国的优秀传统,对祖国的灵魂的传承具有极大的意义。因此,将中国的德育实现现代化,让中国的德育与世界接轨,是当前德育的头等大事。在将来的日子里,学生将会成为社会的主体,他们是社会的继承者,对社会文化具有改革和创新的能力。现代的德育教学的走向就是在社会中学习,并且终身学习,永远都不能停止。在小学生处于白纸阶段的时候,给他们涂上浓重的道德思想和道德品质的色彩,不仅会使他们终身受用,而且能有效地提高祖国下一代的整体道德素质。最后,正确的道德观是立足社会的根本。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21世纪,人们越来越重视的是各方面都优秀的综合型人才。学历已不再是学生成功的重点,具有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观才是最重要的。学习的重点不再是掌握知识,更多的是要学会如何做人。

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什么是正确的道德观念,才能满足现代社会需要。只有建立了正确的道德观,才能真正地立足于社会。

二、小学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教师队伍不够健全,德育教学方法陈旧

由于现阶段中国还处在发展的阶段,因而在德育教学的研究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造成我国的德育还达不到发达国家的要求,小学生对德育的学习也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德育的教学效果极其低下。我国现阶段的德育教学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德育教学观念陈旧,对德育的功能认识还不成熟,在教学上很难达到一定成效;其二,教师队伍不够健全,没有专业的德育教师团队,大都是语文教师兼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其三,德育教学方法陈旧,教师往往通过对学生进行枯燥的德育讲解,讲很多的大道理,而忽视学生的学习心理,从而不能引起学生对德育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国的德育教学还处于十分落后的状况。

2.德育教学重在课堂,脱离实际生活

在我国,德育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人们的实际生活,人们通过亲身体验从而聚集了多人的灵魂,形成了当今的中华民族的德育。如果脱离了实际生活,德育教学就显得非常苍白,空洞无力了。据了解,很少有学校会给小学生提供深入社会实际体验的机会。他们对学生的人身安全等都不放心,害怕万一出事了,承担不起责任。所以,德育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可是,纯理论的东西,在学生有限的理解能力下,根本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完全是泛泛而谈。德育教学要想提升一个层面,在教育环境上还有待改进。

小学德育重要性篇5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181-01

道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做好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可以帮助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有效防止小学生受到各种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这就要求小学教务人员必须真正重视起道德教育工作,使小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思想道德认识得到同步提升,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综合性人才。

1 在小学教育中开展道德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习成绩不再是衡量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因素,学校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即为国家的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思想道德意识作为衡量小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小学生的成长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校培养综合性人才的必经之路。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必须要做好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2 在小学教育中开展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师生以及朋友等都对其付出了较多的关心和爱,开展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其意识到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别人的付出,饮水思源,这样才能使其在生活中更加尊重与孝敬父母;在课堂上更加理解与尊重师长;在学习中更加团结与爱护同学。培养小学生的报恩意识才能使其更多地站在别人的立场去看待各种问题,从而更加理解与体谅他人。只有从小培养学生的报恩意识,才能使其在投入到社会工作中的时候感恩祖国,进而更好地为祖国的建设奉献自己的知识。

3 在小学教育中开展道德教育工作可以增强其心理素质

小学生处在身心成长以及发育的重要阶段,心智还不够成熟,极易受到外界各种不良环境的影响,做好其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可以提高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使其自觉抵制外界各种不健康思想的侵入与腐蚀。我国现在的小学生多是对生子女,在家受到父母等亲人的宠爱,在初入学校时没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开展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与学习意识,有效避免出现过分依赖他人等现象,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由于现在的父母工作比较忙碌,在孩子为进入学校之前没有对其进行及时的与必要的启蒙教育,这些孩子在学校中往往比较内向、羞涩,不愿主动与其他同学或者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长此以往形成自闭心理,情绪比较容易激动,也极易暴躁,对学生的心理发育以及未来的成长有极其不利的影响。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障碍,并通过沟通、交流以及疏导等方式来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不断增强小学生的交际能力、健全其情绪、丰富其情感,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以及自制力,为其以后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在小学教育中开展道德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有很大帮助

我国是法制化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一直遵循依法治国的观念,但由于小学生涉世未深,法制观念以及法律意识都还比较淡薄,对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没有一定的了解。由于小学生思想认识比较简单,在处理各种问题时考虑的不太周全,思想也极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可能会在无心之下做出一些违法乱纪之事,对小学生以后的发展极其不利。另外,小学生是我国主要的弱势群体之一,由于其对我国的法律法规没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法制意识也比较淡薄,在其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懂得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在小学开展道德教育,可以增强小学生的法律意识以及法制观念,对其身心的成长有重要意义。

5 在小学教育中开展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现代小学生尤其是城市小学生受社会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内心变得比较冷漠、自私与狠毒,嫉妒心较重,在小学教育中开展道德教育可以使小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活中的美,使其能够重新认识世界,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强化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可以使其学会关心与爱护他人,并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学会奉献自己,这样才能够使学生遇到各种问题时挺身而出,不怕承担各种责任与后果。国家未来的建设与发展急需这种奉献型人才,因此,小学道德教育已迫在眉睫。

结语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与希望,我国必须要重视对小学生的教育工作,真正把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落实到位,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思想道德品质作为衡量人才优秀与否的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对学生未来是否能够很好地为国家的建设服务有重要影响。因此,小学教育必须要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

参考文献

[1] 潘玉兰.如何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J].吉林教育,2009,(11).

小学德育重要性篇6

一、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

在当今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中都在力求体现新课改的思想,小学德育教育也不例外,结合新课改在德、意、行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和小学教学实际,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非常多的关注,其突出的地位主要有:

(一)德育是国家精神的体现,民族之魂不可忽视

在中华大家庭中德育是深厚的国家精神的体现,中华民族立足世界之林的重要一步就是稳抓德育,而道德教育就应该从小学起步开始。中华文化是丰富的,中国人是智慧的,德育关系着中华民族的精魂的体现,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正是培养小孩子的基础所在。小学阶段是教育学生的最佳时机,抓住最佳时间的德育教育能给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很多的优势条件。所谓万丈高楼皆从基础而来,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能为中华民族精魂的传承打下坚实基础。

(二)德育教育能取得显著效果

纯洁一词能最好的将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思概括出来,说明小学生的内心能容纳很多的思想,但也因为学生各种能力和思想都是在启蒙时期,非常容易受到外来的不良观念的影响,所以德育教育需要在学生心智不完全,意志不坚定时期重点进行道德观念等的教育,以便让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更加长远和稳定。同时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念等未成行,不能放任其在社会的各种环境中不断沉沦,需要及时在学校加强意志、品德等教育,使之能明辨是非,立德做人,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在小学阶段抓住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德育教育能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和人生观念等有显著的效果。

(三)德育教育能激发学生潜力,培育国家栋

在我国十会议上提出关于教育的改革,力求在现代化建设中落实教育改革,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发展创新,抓住机遇。小学生是人生起步的阶段,是基础阶段,其发展的潜力是无穷的,作为国家潜力的代表性群体,是祖国花朵。他们的德育发展好坏决定了祖国未来的希望能否实现。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化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品德和意志的接班者,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只有把德育教育落到实处,才能使得学生在未来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体。小学生在继承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德行和意志品格走向社会,面向未来时才能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事事用良好的道德思想和道德品质去处理,从而在冷静中学会创造,在处事中掌握技巧。小学生在身心方面的白纸属性急需用高效的道德教育帮助他们终生重视德行与品质的提高。

(四)社会生存必备良好的德行

在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化的浪潮的背景下,社会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人才的素质和德行成为各大企业等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因为用人单位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学历等不再是学生追求的唯一目标,而在综合型人才要求的影响下,小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德育教育,从而学会做事,学会在社会各种事项中用先进的道德观念去面对,这样才能在多变的社会中生存下来。

二、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2.1 做好教师的典范作用

教师是学生的指引者和教育者,教师是学生的第二个关键老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远,所以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身作则,教师在平时的工作当中要时刻注意自身修养,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做到不蛮横、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这样才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W生离开家到学校接受教育,主要的教育者就是教师,在此阶段,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有的时候会比和家人待在一起的时间还长,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教师的行为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教师的言行就像无声的教育一样,它会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熏陶着学生的情操,塑造着学生的心灵,教师不要把自己的位置抬得太高,要和学生做朋友,尊重学生的想法,融入学生的生活当中,获取学生的信任,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地放下戒备,提高教学的成效.

2.2 让德育教育不断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德育教育是不分学科的,德育教育基本上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中,可以说每一个学科都离不开道德教育,教师也只有将所传授的知识与德育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让德育逐渐融合在知识载体当中,才能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各个学科中的内容还可以指导学生的相关道德行为,学科内容的不同也渗透着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呈现的精神食粮,这对于学生了解各个方面的知识都是有好处的,比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升华,培养学生的情趣,而小学数学则可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相关的数学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而我们的小学历史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和行为,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我国民族悠久的历史,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爱国热情,除此之外,体育教学还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质,让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这样也就会有更好的精力去学习其他的知识。

2.3 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在整个德育教育的过程当中,家庭教育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它对学生品行的形成以及行为习惯的训练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因为学生在家庭当中就会显得更加的自由,这种自由是心理和身体上的双重自由。而家庭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因为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和家庭当中度过的,学校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习,而家庭主要负责学生的生活,但是并不是说二者之间就没有了联系,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造成的影响要比教师深得多,因此要求家长一定要先了解学校的相关德育教育要求,了解学生在学校的真实情况,只有家庭和学校互相了解之后,才能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素质。

结束语:

小学教育是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也是人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而小学又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经历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学生掌握德育教育的重要领会时期,小学德育的成败会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才与否,同时也与国家的未来发展紧紧相联,要多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学校与家庭相结合,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小学是学生刚刚接触教育的阶段,而德育教育又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因此,还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德育重要性篇7

【关键词】小学生 德育 教育 探索

因为学生在学校里的时间中,大部分是学习课本知识、技能知识,而有关德育的课程(思想品德)则少之又少。班主任在处理自身教学工作之后,对学生进行专项德育教育的时间则可想而知有多少了(现在很多学校还是以抓教学为主,甚至干脆只抓主科,而对属科置之不理)。虽然学生在校时间不少,但如果要是算上德育教育的话,真是少之又少了!

既然学校用于德育教学的时间较少,而效果又很好,有没有两全其美的的途径呢?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觉得还是可行的。首先,选材很重要。有关德育的材料不计其数,是不是都要学生照着做呢?有的学生在电视上看到有人因为救了落水少年而受到媒体的赞扬,于是他可能也会在今后遇到类似的情况,也会照样去做。但是他却没有考虑自己会不会游泳,具不具备救人的必备知识、技能,这样去做,后果肯定不堪设想!这时就需要教师出现,对学生加以引导,就是因为他们是小学生,不能与成人一样;还有,革命片、战争片可以让学生从中受到爱国主义的的震撼,但是这不并不能以此为德育的重点来抓。

那如何在小学阶段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呢?

首先,要注重加强幼儿的良好品德教育。教师们把德育活动渗透在了一日活动中,德育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体育活动等等。学校应该开展了一系列的集体德育活动,如“重阳节活动”、“庆国庆活动”、“小能手”评比活动、庆“三八”活动等等。

另外,我觉得应从小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从长远眼光来看问题,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应该让小学生至少具备以下素质:

一、明辨是非,善恶分明

这一点至关重要,只有知道“是”、“非”才能明白自己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明白,对大家、社会有帮助的事,有意义的事应该提倡,努力以身力行。有损社会公德的事,能勇敢加以指出,但是也应注意劝导的技巧。如,随手把吃过的的食品包装袋扔在了周边的地方;洗完手没有把水龙头拧紧,还有水滴出;买东西不顾先来后到,挤在队伍前头;在车上看到比自己有困难的人装作没有看见,若无其事。对于这些情况,如果发生在身边,应该对对方进行指正,但不可莽撞,因为毕竟是小学生,不可不自量力地与对方发生争执,如果为了这件事而与人打起驾来,这样就违反了我们德育的初衷了。如果遇到了小学生没有能力制止,且又非常危险的事,比如:看见了盗窃、群殴之类的,要注意避开,可以打110报警或告诉成年人。只有做到这点,德育才能在小学生的心里“扎根”,为今后的德育教育打牢基础。

二、学会合作,以大局为重

班级即是“小社会”,一个人在社会中就要与人交流,就得与人合作。让他们知道合作的优势,集体的力量大,合作智慧多。比如,让学生参加拔河、篮球等集体活动,使他们意识到,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作用,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赢得成功。要有一颗为集体争光的心,有损集体利益的事坚决不做,能为集体博得荣誉的事,要争着去做。

三、爱护、尊重学生

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被德”,心理上“扶健”。有人说,对学生,可以没有爱,但要尊重。我却以为,尊重就是一种爱,真正的爱不能没有尊重。很难想象,一个无视学生人格、漠视学生尊严的教师,会是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尊严,因为“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反之,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甚至毁掉他们的前途。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个性。

四、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的过分冷漠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教师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可以收到明显的调节疗治效果。

(1)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学生的心里工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往往就化解了。

(2)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是虚伪,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

小学德育重要性篇8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除了有渊博的知识外,还要有高尚的品德。这样才能传其道、授其业、解其惑。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是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首要条件,也是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保证。

1 热爱你的学生,培养创新型思维

热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必须有老师的大爱来呵护学生的成长。高尔基也曾说“谁爱孩子,孩子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教育根植于爱,用爱心打开小学生的心扉,开启小学生道德和智慧,根植创新思维,塑造启蒙小学生美好人格的金钥匙。在和蔼可亲的老师面前,小学生会觉得自由愉悦,与教师心灵相通,小学生会亲其师,信其道。面对升学竞争、面对分数第一的教育现实面前,老师要一碗水端平,赏识好学生,喜欢“坏”学生。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倾注自己的全部情感,换回学生真心的拥护和爱戴。要持宽容的态度,不厌弃,诲人不倦,耐心帮助,期待进步。爱学生就不会发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事情。从侧面不断激起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更新你的教育思维模式。

2 理解、热爱你的学生,稳固创新教育模式

理解你的学生的基础就是要走进学生的心里,洞悉平时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应和不断分析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以孩子的心态看待孩子,多走近学生中了解学生的动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需求和期望。多对学生的成绩给予肯定,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为学生创新思维做好充分的基础准备,在学生创新思维上多做_发和引导。在学生学习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理解和帮助,化解学生一时的焦虑和胆怯,从而真正的做到热爱理解你的学生,也为稳固学生创新模式提取宝贵的一点。

3 尊重你的学生,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前提

尊重你的学生,是作为一个优秀教师必备的前提。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蹲下来跟学生说话”,要少一点教育者的威严,多一点慈母般的温和和教师的亲和力,少一点公众场合的指责批评,多一点教师与学生两人世界的情感交流。要满腔热情地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增加学生对自己的信心,要为学生创造学习与创新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小学之初品尝成功的喜悦。增加学习的动力。尊重学生还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要彻底改变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使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要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给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生可以自己自主的安排学习时间的机会。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习的主体地位的交往,才是真正的平等交往。

4 言谈举止的榜样示范是师德的表现

模仿是小学生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一个教师的“偶像”示范作用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学校里的小学生、小事、小节,必须用教师的大德来哺育和感染,才能培养出参天大树。因此,无论是语文教师的听说读写,数学教师的简单的加减乘除,美术教师的写写画画,体育教师的蹦蹦跳跳,音乐教师的唱唱笑笑等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当成为楷模。一方面是仪表示范,教师随时随地都要给学生留下端庄的仪表、朴素干净、整洁大方的形象。另一方面是语言示范,脸上表情写满了一个人的情绪。我们工作对象是有生命、会思想的孩子,教师应时时刻刻以饱满的情绪、高涨的热情去感染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其次是性格示范,教师良好的性格也是积极的教育因素,性格是身教的重要方面。教师对现实生活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生活、尊重他人的品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稳定的情绪,有助于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师坚韧的意志,有助于学生形成坚毅的品格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教师的行为应充分表现其教育性,在讲课时应体现语言美,操作时表现出协调美,板书时表现出文字美,教态中展现气质美,运动、劳动和其它活动中的动态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学生是教师的镜子,教师的人格时时处处影响着学生。教师要做到诚实守信,求真求直。要按照我校的教师行为准则的要求。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凡是学生能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凡是答应学生的事情一定保证做到、做好,决不失言。这个事业就如同泰戈尔说的“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应该处处从学生自身出发,教师应鼓励自我评价,依靠自己的能力,找出错误,加以改正,使其体会成就感,提高自我调控能力,不断的引发自主创新的探索动力。

5 把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

(一)让学生懂得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健康积极地做人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教会孩子们了解自己的特点,并将自己的特点完全地展示出来,帮助其建立信心。我们也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肯定自己的优点,发现自己的缺点,并且要让孩子们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所代表的都是一个新的、从来没有过的生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组织一些活动,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并且对孩子们的优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孩子们的缺点进行及时的纠正,由此增强孩子们走向成功的信心和勇气。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孩子们积极的参与竞争,教会孩子积极乐观的面对竞争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培养孩子们坚韧的性格,教会孩子们初步掌握情绪的自我调节,培养其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让学生知礼仪、懂廉耻、善言行,做文明之人

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文明礼仪的民族,礼仪廉耻是每一个人在文化修养和素质上的重要体现,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更是决定着其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教给孩子们规范的礼仪和言行,让孩子们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通过规范的礼仪和言行给他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形象。我们也要让学生懂得友爱和宽容,现在大多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很多孩子不懂得如何与别人分享,往往也比较自私,我们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学着去与别的孩子分享自己的快乐,避免孩子养成孤僻的习惯。同时我们也要让孩子们学会宽容,因为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和不愉快时常发生,并且我们也要让孩子们学着去原谅别人,培养孩子们宽大的胸怀。

(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谦虚谨慎的品德

我个人认为作为德育教育最为关键之处就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通过我们的教学工作我们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我们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建立起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和优越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触摸历史,给学生讲述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通过这些激起学生心中深切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在每一个孩子的心底撒下爱我中华的种子。在当代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不断地求知非常重要,我们要教会孩子们谦虚的品德,勤而好学,不耻下问,并且在治学的过程中要保持谨慎的学习态度。

总之,小学教师在教育德育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增强了目标性。因此,小学教师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注重内外部因素相结合,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德育重要性篇9

常言道:无德无才是废品、有德无才是合格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才有德(德才兼备)是极品,由此可见品德的重要性。而良好品德的形成不是天生的,更有赖于后天环境的培养,孩子能否养成良好的品德,有家庭、学校、社会及自身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主要从学校教育方面入手,谈谈学校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方面起着的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

少年儿童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同时形成和发展着品德和个性。由于其自身身心发展的特点,辨别是非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还比较差,社会阅历浅,因而容易受到变动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对各种道德行为规范还没有很好掌握,对各种社会影响的性质及其对自身的利害关系还不善于辨别。他们好奇、好动、好模仿、好试探,急于行动,还没有“三思而后行”的能力和习惯,往往会导致品德出现缺点,行为表现上出现偏离。而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意义非常重大,因此,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小学生道德现状

乐观向上的生存观、市场经济的头脑、法制观念和具有民主意识、勇于抛弃旧思想、旧观念、勤奋好学、争取成才、善于分辨真假、善恶和美丑,这是当前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看到,当前部分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也存在不少问题。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不少中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与人交往相处中,在承受负面冲击时,表现出了责任感不强、没有正视困难、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缺乏感恩、不讲信用、不诚实爱撒谎、唯我独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淡漠、集体荣誉感不强、缺乏包容与忍耐、不懂得分享与给予、过于自我、自私自利等。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极不相称,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二、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对这一代中小学生成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以考试分数定录取线,升学率依然是衡量学校声望和地位的首要标志,导致学校重智育而轻德育,忽视学生思想品德和道德素质的教育;注重成绩单分数,忽视了对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注重灌输知识,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意志、行为的培养。

三、学校应对中小学生道德缺失的思考

学校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中小学阶段的道德教育在中小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统帅和灵魂的作用。作为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环境,学校应担负起对其进行道德教育的责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学校要重视德育工作,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要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并付诸行动。

教师要认真学习德育理论,加强师德教育,树立良好的人格形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传”,抽象的道德规则,光靠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e是在信息化的今天,少年儿童耳濡目染,他们的思想也变得逐渐复杂起来,如果不能及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必然会错过教育的最好时机,影响教育的效果。“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小学德育重要性篇10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009-01

德育教育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文明行为教育等,而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对于他们以后的健康发展和成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认识到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要注重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纪小,心理和智力的发展都尚不成熟,我们不能盲目地向他们灌输德育教育的大道理,不能张口闭口都是“你们是祖国的未来,你们是民族的希望”,又或是“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这类空洞难懂的大道理。我们要尊重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发展规律,要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要做到“润物细无声”。

一、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是“你教给他什么,他就学什么”,因此,这个阶段教师要把握好学生发展路上“掌舵人”的作用,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对学生一些错误的行为习惯进行更正,并引导他们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切实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教会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具体来说,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很多人都以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中学开始也为时不晚,这种想法是极其片面的。诚然,中学时期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逐渐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德育教育非常重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根基是基础”,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正是在为学生整个德育教育打基础,它在学生整个德育教育工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2.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这说明凡事都是在一步一步的积累中慢慢才能达到效果的,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更是如此。我们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要从小抓起,这样可以让低年级的小学生从小就认识到他们是中国人,他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的是我们的国家,可以让他们从小树立助人为乐、团结友爱的互助精神,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严格律己。可以让他们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自己洗衣、打扫卫生。可以让他们从小就树立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在家尊家长,在校尊老师。总之,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助于让学生从小就养成好习惯,这对于他们以后的人生和自身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的具体策略

1.榜样的力量无穷大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世界和周围事物的认知大多来来自家庭和学校,他们接触最多的人就是教师。他们年龄小,模仿心强,对教师的行为等会表现出较强的模仿心态。这就需要教师做好榜样的作用,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要以身作则,要用自己正确的行为去引导学生,感染学生。有些教师课堂上“滔滔不绝”地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转身却把擦汗的纸巾扔到地上,教育学生要尊老爱幼,对待学生却总是严厉呵斥,这种做法是万万要不得的。教师必须树立榜样意识,要让学生在教师的言行中看到做人做事的道理,要让学生在教师的表率作用下改正自己的行为。比如,教育学生爱护公物,教师就要爱惜桌椅,把用过的短粉笔放好下次继续使用,教育学生要讲礼貌,就要带头使用文明礼貌语言。

2.润物细无声

很多时候,教师苦口婆心地告诫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学生大多都当成耳旁过风,丝毫不放在心上。而且我们必须要明确一点,低年级学生心理尚不成熟,他们的智力水平有限,对事物的认知也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如果我们盲目地对他们进行空洞的大道理的灌输,教导他们“人总是要死的,或重如泰山,或轻若鸿毛”这类做人道理,或“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种奉献精神,显然等同于“对牛弹琴”。我们必须把握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比如可以在日常的班级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比如出一期班级板报,教师在学生通力协作完成板报之后,可以带领全体学生对板报进行欣赏,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把板报中某个学生画的板报插画擦掉,然后询问学生对此的意见,插画是板报的重要部门,很显然,擦掉插画,板报就变得“难看”起来,教师还可以擦掉某个学生设计的标语,某个学生优美的楷书,这样本来完成的板报就变得残缺不全。到了这个阶段,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告诉学生“人心齐,泰山移”等集体力量大和团结的重要性等道理,这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教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树立集体观念等,让他们自觉地团结同学,树立集体意识。

小学德育重要性篇11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现状及重要性分析

德育教育的开展关系到我们整体社会道德水平的建设,从基础开始抓起,能够更好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1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加强小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够更好地增强体质。同样,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能够积极引导学生把自身的人生价值与学习目标相结合,在体育活动中学习德育知识。(1)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在体育活动中,不管是学生的体育竞赛或者体育游戏,教师一般都是把学生进行分组,使学生在竞赛中积极比赛,从而分出胜负。此过程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内外潜能,让学生意识到集体主义的正确含义。通过参与集体性体育活动,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增强了集体主义意识。(2)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遵纪守法。体育运动中有各种规则和制度,学生只要参加体育比赛,就必须接受统一的体育规则,通过体会体育运动项目中各种比赛规则,学生逐渐意识到要遵纪守法,严格规范自身的行为,以此让自身行为符合社会的规范。(3)加强德育教育也能够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锻炼自己的意志。体育运动需要付出汗水,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承受挫折,从而更好地迎接人生中其他困难。教师通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地进行意志方面的培养,让学生体会坚持的意义,从而更好促进了自身道德水准的发展。

2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现状

德育教育是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和推广逐渐被重视起来的。以往小学体育教学中主要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教师在德育方面的引导较为欠缺。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实行,德育教育成为了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教师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教育界逐渐认识到,加强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能够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并且学生整体德育水平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我们体育运动质的飞跃。但是由于体育教师对德育教育的研究较少,在实践过程中缺乏经验,德育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德育教育需要在适当的环境中进行渗透,而不是照本宣科的进行讲授,德育教育需要掌握方式和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可以说,当前我们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其德育渗透的内容还比较少,实施德育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式以及途径

1教师的言传身教

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学生的心中,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是值得效仿和学习的。为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规范教学语言与教学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比如,教师在上课时应有严格的时间观念,准时出现在课堂上,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遵守时间的良好的品德。若教师在教?W中不遵守时间,却要求学生遵守时间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要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就必须对自身严格要求,以身作则,言语和行为保持一致,在学生的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使学生产生道德意识。

2体育教学内容上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机会较多。例如,在学生进行长跑项目训练时,教师可以通过该项目的训练培养学生顽强进取、勇于拼搏的品质。此外,教师在长跑项目中还应引导学生具有不放弃的精神,使学生明白任何一件事,只有坚持、努力、拼搏,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在进行团体项目训练时,教师应强调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以集体利益为先。目前在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部分学生习惯了以自身利益为先,不考虑他人感受。参与团体项目能够使独生子女感受到共同拼搏的意义,进而形成集体主义精神。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这些教学活动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提出严峻的考验。集体项目中,在项目进行不顺利的情况下,学生之间是相互鼓励还是相互抱怨;项目进行顺利的情况下,是骄傲自满,还是谦虚谨慎。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内容本身就是对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过程。

3创设情境进行德育教育渗透

小学体育科目相比于其他科目教学更为灵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适当地组织游戏和比赛,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而且达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小学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在这个时期一味地对其进行德育思想灌输,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而在游戏或比赛中渗透品德教育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在进行游戏设计时,可以将德育教育的思想灌输其中。

4依据教材特点进行引导教育

小学德育重要性篇12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科目,也是其他科目学习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当中,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发展并未成熟,往往很难吸收全部的课堂知识,在课堂中溜号、聊天、睡觉等现象常有发生。对于教育来说,笔者认为教育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教书;二是育人,只有全面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小学语文作为一种文化教学,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育中能够充分发挥语文科目的载体作用,从而实现素质化教育形式,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

一、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德育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很多教师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认为只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就是好的教育。再者,由于很多小学教师自身素质的问题,对德育教育知识内容挖掘不够深入,从而无法发挥德育教育的积极作用。从本质上来说,小学语文作为中国文化教学的重要载体,其中多多少少就会蕴含一定的德育教育知识,可见德育教育知识就是语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全面发挥小学语文教育的积极作用,就必须要实现德育教育。

2.丰富小学语文的教育手段

教育改革的主要形式就是丰富教学手段,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新型教学模式越来越多,例如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角色扮演法等,这些教学模式更加开放、更加科学,延伸性非常强,这也给德育教育提供了重要载体,并且将德育教育与语文教育相融合,能够让学生不知不觉间获取德育知识。开展德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正确树立“三观”,不仅能够让学生爱家乡、爱祖国、尊老爱幼,还能够让学生重新认识整个社会,规范学生自身的言行举止。可以说这些德育知识在小学语文中都有涉及到,因此,将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小学语文这个平台开展德育教育,在德育教育平台贯彻语文知识,从而不断丰富小学语文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多个方面吸收到德育知识。

二、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1.构建课堂情景,整合德育知识内容

通过将德育知识和小学语文知识进行融合,在语文各个教学环节融入相应的德育知识,从而实现全程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生的社会经历较少,心智发展也并未成熟,因此,仅凭教师口头讲述德育知识很难达到效果,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课堂情景,一是能够直接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能够直接彰显出德育知识。因此,在正式开展教学之前,教师需要设置课前导入阶段,开展情景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爱我中华》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中播放一段抗日战争视频,让学生认识到日寇如何压迫同胞,中华儿女如何抗击日寇;再播放当代中国的大好河山、花团锦簇。之后让学生谈一谈对这两段视频的感受,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激发学生的内心共鸣。让学生认识到“当今生活来之不易”“热爱祖国、回报祖国”等观念,这样在正式教学中学生也会更加深入,进一步在课文中巩固德育知识。

2.整合德育知识与语文知识,开展结合教育法

结合教育法非常适用于多种知识共同开展的课堂当中,主要是指收集课内、课外的相关语文知识,并将德育知识融入到其中,最后将一系列的教学素材进行整合呈现在学生面前。想要全面发挥结合教育法的积极作用,教师需要构建一个相对开放、自由的课堂环境,将语文知识延伸到课外,从而借助课外知识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并在此过程中融入德育知识。例如在《飞向月球》教学中,改课文主要涉及天文、自然、科技等领域,很多学生只知道月球是“月亮”,对“月球”缺乏概念。在教学当中,笔者首先呈现一张远观的地球照片,之后提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地球”)“那么地球究竟是什么呢?”虽然很少有学生能够说出“星球”、“星体”等,但只要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只是宇宙的“一粒尘埃”即可。之后再引出呈现出月球照片和地月系照片,让学生对月球有一个进一步的认识,进而开展《飞向月球》教学。在教学当中,笔者通过对比形式,将“嫦娥奔月”典故和“正月十五”的知识融入其中,一是让学生能够客观认识到天文知识;二是让学生理性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古人的智慧Y晶,从而实现德育教育。

3.结合历史,发挥伟人的榜样作用

由于教材中很多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脱节,但想要让学生认识到历史伟人的伟大之处,我们必须要结合历史开展教学,发挥历史伟人的榜样作用,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勿忘历史,实现德育教育。如在《罗斯福集邮》教学中,很多学生不了解罗斯福的生平事迹,甚至都没有听说罗斯福。笔者通过08年美国经济危机进行导入,从而引出“罗斯福新政”,让学生对罗斯福有一个初步认识,之后引出《罗斯福集邮》,通过集邮让他不仅记住了一些难记的国家的名字,也了解了那些国家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以及邮票中所涉及的种种历史事件和伟人事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从集邮中,他也了解了中国这个文明的古国。这也是罗斯福能够成为美国最伟大总统之一的重要原因,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坚持自己的业余爱好,树立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精神,当一件事件坚持到一定程度后,势必会发挥自身的价值。

三、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基于此,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从多个方面融入德育知识,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积极作用,推动语文教育、德育教育共同发展,为了学生未来学习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敏.浅议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6,09:23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