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背景调查范文

时间:2023-06-28 10:05: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金融机构背景调查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金融机构背景调查

篇1

只经过几个月培训的求职者,却将简历美化成“三年以上工作经历”。企业录用他们后一旦遇到问题,不仅项目无法推进,还得临时重新招人。而这样的简历造假行为,存在于60%的简历当中。企业人力成本逐年上升,人员分工趋于精细化,关键职位的员工入职背景调查成为一项刚需。

成立于2015年8月的i背{,目标就是做企业的“私家侦探”,并针对背景调查市场的痛点,以高效、权威、低价打造核心竞争力。i背调的创始人兼CEO李杰曾任华为的软件开发工程师和技术经理,他想让i背调从技术层面突破。

比如授权环节,过去人力资源总监需要发送电子表格给被调查者下载、签字、拍照,再扫描回传。一个环节出错就得重复以上流程,耗时费力。现在,通过i背调的电子签名和人脸识别技术来采集被调查者信息,30秒即可轻松搞定。

企业自有的HR部门在进行背景调查时,往往存在数据源不全的问题,由候选人自己提供证明人的方式也无法保证信息真实性。i背调则通过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获得被调查者的学历学位证书、工作履历,甚至驾驶信息、金融违规记录、商业利益冲突等多维度数据,使被调查者的形象“丰满”起来。企业由此可以重点考察被调查者的工作经验,查询被调查者与竞品公司有无商业关联,以防企业的核心技术、商业机密被盗。

对于最常见的求职者“串通”领导美化其工作表现的问题,i背调运营了由10多万名资深人力资源总监组成的互助联盟来进行人工核查,通过上下级交叉验证、设计专业问题等方式获得准确信息。

篇2

“像互联网遇上金融一样,我们要让大数据和担保也能擦出火花。”新余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主任邱新林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信息社会里,数据将成为核心资源。新余市担保中心只有不断颠覆和创新,才能把握大时代赐予的机遇。”

300个企业数据库 担保中心的无形资产

2013年,在新余市的各个工业园区,留心者可以看到一群衣装简约的中青年人每天穿梭于各家企业。他们不是推销员,也并非创业者,而是新余市担保中心的工作人员。

他们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了解经营者的资金需求,掌握企业的经营现状和发展思路。他们获得的这些细致详实的一手资料将全部进入新余市担保中心的企业担保融资项目数据库。

“对每一家入库企业负责是我们担保中心的宗旨。”新余市担保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数据入库之后,每个项目的负责人还要为自己负责的企业不断更新数据资料,包括企业资产负债及经营现状的背景调查,以及行业的前景分析等等。

据统计,一年的时间,新余市担保中心的人员共计走访了1000多家中小微企业,为150余家有担保融资需求且符合新余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或项目建档备案。今年,这一项目库的企业将达到300家。

易伟华和他的光电企业是最早一批入库的企业之一。2009年底,当易伟华带着自己初创的光电企业落户新余工业园时,由于前期场地、设备等投入巨大,可用于流动的资金十分匮乏。新余市担保中心经过多次调研、沟通、项目分析,为他的企业担保了1000万。

随着光电产业不断壮大,这家企业迅猛跟进,新一轮的投资扩张近在眼前。新余市担保中心的项目负责人通过数据库了解到他们又有新的资金需求,主动对接,这一次,易伟华的企业很快获得了担保贷款1500万元。

受益于数据库的建立,新余市还有很多成长型企业获得了新余市担保中心的担保支持。落户新余高新区的高科技企业江西华电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余市天欣源工贸有限公司分别获得了总计4000万元和3800万元的担保。

“仅有大数据库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正在对数据库中的企业进行细分。”邱新林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科学的数据分析更能事半功倍。”

目前,新余市担保中心为创新创业企业、小微企业、产业龙头企业,针对性地开展“孵化”、“助长”、“引领”三大担保融资工程,进一步助力新余产业集聚发展。

担保融资超市空间无限

数据库的成效初显,让邱新林有了更大胆的设想:创建担保融资超市。金融机构可以在这个超市里更精准地寻求到符合自身产品定位的中小企业,同时,中小企业也能够更便捷快速地找到可以满足自己贷款需求的金融机构。

“建立担保融资超市,这个想法很新鲜。”中国银行新余市分行中小企业业务中心主任李永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今年,我们银行配套新余市担保中心的贷款额度历史最高,支持力度非常大。”

良好的开端让邱新林和他的团队底气十足。经过多方努力,2013年,新余市担保中心成功与市内外12家金融机构深化了业务合作关系,不仅联合推出“微贷保”、“惠企保”、“商贷保”等一批担保融资新品种,同时获得了授信额度内“一次授信,分次使用,循环担保”的银行许可,担保放大倍数达到10倍,中小企业可以更自由选择合适的担保融资方式,实现即报即批,见保即贷。

据了解,自去年新余市担保中心担保融资超市运营以来,担保融资超市共计提供担保融资5亿元以上,预计2014年担保中心担保融资总额将达到20亿元以上。

如今,新余市担保中心正积极推进另一场更大的试验:将银行业金融机构、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小贷公司、评估公司、典当机构、民间融资服务机构、产权交易机构、风投机构、创投机构、融资租赁机构等各类机构集中在一起,为有融资需求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包括银行信贷、融资担保、股权融资、产品定制、供需对接、项目扶持、实体展示、信息咨询、委托、融资租赁、典当等一站式和保姆式服务。这样可以将分散的资源集中,实现多样化的融资组合,开拓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新渠道。

如今的邱新林宛如已看到目的地的探险者,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新余市政府为担保中心新增1亿元货币资金,鼓励我们做大做强。我们不仅要做大做强,更要不断创新,做担保融资创新试验的先行者!”

对话新余市担保中心主任邱新林:

大数据时代需要“大”担保

《中国经济周刊》: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新余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做了很多的创新探索。您如何看待担保机构未来的发展?

篇3

互联网金融不是对传统金融的颠覆

《支点》:近期,《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监管政策陆续出台,你对这些政策中的哪些条款印象最为深刻?对各部门即将推出的监管细则有哪些期许?

邓建强:首先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准入门槛,我希望监管部门下一步要适当收紧,机构数量要与市场匹配,否则就会出现供需不平衡。其次,政府要对优质P2P平台给予资金扶持,但怎么获得资金,还需要有具体的细则和说明。

另外,对于“资产端”,也应实现数据量化,建立定期公布机制,这样才能确保这个行业及行业内的企业健康发展。政府还应对“资产端”加强监管,如果不把控好这块,后果难以预测。

《支点》:有人认为,未来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机构不存在冲突,不同机构用不同方式满足不同人群。在你看来,这两类机构各将满足怎样的人群需求?

邓建强:实际上,互联网金融并不是对传统金融的颠覆,而是一种补充。未来,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以及互联网金融公司,三者之间会绑得更紧。

银行主要服务大中型企业。从宏观数据来看,小微企业有大量的金融服务需求,需要更多互联网公司提供服务。

错位竞争主打票据理财

《支点》:互联网金融涉及领域非常广,现在各种平台也很多。在众多平台中,融圆资产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邓建强:我们的主营业务可能跟其他P2P平台不一样,我们主打票据理财。所谓票据理财,是指通过第三方平台,个人实现对银行票据理财的投资,融资企业以银行承兑汇票作为质押担保,通过第三方平台向投资者募集资金,而投资者通过票据理财实现对银行承兑汇票的直接投资,并获取相应收益。

票据业务主要分两大块,一是银行承兑票据受益权转让、赎回交易。另一块,是企业在开存兑汇票时需要缴纳保证金,若企业自有资金不够,我们可以提供贷款。

《支点》:P2P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一,在于风险控制。很多机构从自身风险控制考虑,往往需要用户提供更多资料。但另一方面,用户又希望提供的资料越少越好。请问该如何把握两者的平衡?

邓建强:对于要兼顾借款人和贷款人双方利益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这一点几乎不能平衡,如果谈平衡,风控就没有办法落实。在风控方面,如果我们放款时不强势,收款时就会弱势。

以企业找我们借保证金的业务为例,在签了借款合同之后,出票人的营业执照、法人章、公章、财务章全都交到我们这里;对应的保证金账户的支付密码,也由我们公司封存,在这些风控措施方面,我们不会有丝毫让步。

对客户来讲,当然是希望越简单越好。而我们能做到的,是在审贷、收集材料、放款环节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服务效率和品质。

须防范“黑客”风险

《支点》:互联网金融是件“跨界”的事,从业者必须是这方面的顶级高手。请问公司在选拔和培养人才方面有哪些要求?

邓建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风险主要有两种,一是资产管理风险,二是互联网平台风险。比如,当平台交易数据达到一定量时,就容易被“黑客”盯上。

正因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对于人员甄选,我们要求员工既要具有银行、金融机构从业经验,也要有互联网公司经验。但这种复合型人才相对较少。业内有些公司的做法是,先把差不多符合条件的人招进来,再进行筛选,但我们不会这么做。因为这样做,容易造成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不仅增加运营成本,也会给公司发展带来隐患。

中高层管理人员在入职前,我们会把相关的背景调查清楚,比如征信记录是否良好、有没有其他不良行为等。未来,我们还考虑与高校进行对接,采取一对一培养和合作的方式。

美国信用体系值得中国学习

《支点》:国外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走在中国前面。在你看来,中美在互联网金融方面有怎样的差距和不同?今年以来,一些美国P2P公司高管们纷纷来中国考察合作,目前公司在国际化战略上是否有所规划?

篇4

这家公司的外贸经理向记者表示,之前他们在做TT的时候,经常在想一个问题,那就是客户会不会因为出了什么情况推迟付款,或者货款能不能安全达到账户上。“我每天都在担心这个问题,但是用信用证之后,这些担心都没有了,因为只要保证我按时出货,文件按照信用证要求去做,交给了银行之后,那么,这个钱是由银行支付给我们,所以这点我觉得更放心。”他说。

以前深圳市美韵声科技有限公司做外贸是以TT来付款,销售额还不到500万,但是后来与一达通合作之后,从2012年初到2013年底,公司的销售额翻了将近6倍,达到3000万,其中一达通信用金融方面的信用买断的功劳不言而喻。“过去不敢接的单现在敢接了。现在有一个大客户, 就是要信用证60天买断。我们跟他合作之后,1年来大概有80单信用证付款,这就是我们跟一达通合作过程中的巨大收获。”在选择用了一达通合作去做信用证买断之后,深圳市美韵声科技有限公司用同样的方式就可以跟一些国外的大买家去谈,这是买家很愿意接受的一种付款方式,所以他们的出口额方在短期就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用了这个项目之后,也可以保证公司的资金流,从而长期发展。

在2013年,商务部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应用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支持电子商务领域金融服务创新,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一达通的这项服务就是一种创新。

据悉,信融保就是阿里巴巴旗下公司一达通针对信用证交易项下出口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退出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服务涵盖审证、打包贷款、信用证买断三大模块。

赊销保

篇5

本文刊发的IAIS反欺诈指引,主要是根据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的内容予以梳理。根据这一思路,中国保监会稽查局也在今年起草了《反保险欺诈工作方案》和《反保险欺诈指引》,目前正在征求各保险公司的意见和建议。

欺诈的基本定义

保险欺诈(以下简称“欺诈”)的定义为:为欺诈实施者(以下简称“欺诈者”)或其他当事人获取不诚信或不合法的利益的一项作为或不作为。

欺诈以不同规模的各种形式存在。它可能涉及一个人的简单行为,也可能是涉及的保险公司内部和外部多人的复杂活动。本指引主要涵盖以下类型的欺诈:

(1)内部欺诈。由保险公司的董事会董事、经理或工作人员个人或与保险公司内部或外部的人员勾结,针对保险人实施的欺诈。

(2)保单持有人欺诈和理赔欺诈。在签订或履行保险合同过程中,由个人或与他人串通获取不正当保障或赔款,针对保险人实施的欺诈。

(3)中介欺诈。中介机构进行的针对保险人、保单持有人的欺诈。此外,还有其他类型的对保险人有影响的保险欺诈,但不在本文所讨论。例如:保险理赔环节中,外包商或销售商事实的针对保险人的欺诈;通过利用对保险的失实陈述,来吸引投资者、获取优惠贷款、授权书及其他来自公共当局优惠政策的欺诈。

欺诈发生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即:动机/诱因;机会;合理化。通常,这些基本要素组成欺诈三要素。

现实中,一般有两种类型的欺诈者:

一是机会欺诈者。机会欺诈者平时通常是遵纪守法者,但他们发现了实施保险欺诈活动的机会。这类的欺诈者可能会认为保险公司有无限的资金,并突然意识到可以通过编造某种类型的事故(或)索赔从而收回前几年支付的保费。

二是职业欺诈者。以保险欺诈活动为生或收入来源的欺诈者。他(她)可能会在被发现前持续作案,并针对多个保险人。

保险公司的欺诈风险管理

保险公司应在明确企业责任、制定战略和业务目标时,重视欺诈风险,总体制度应该在部门目标中持续贯彻执行,应当反映在相关的操作流程和控制机制中。为实现前述目标,保险人必须:建立和落实制度、强化对流程和控制机制的管控。保险公司应当把对董事会董事、高管层及员工诚信的高标准作为其经营中的一种理念和企业文化。通过董事会和管理层面(“来自高层的声音”),在全公司系统内进行全面的宣导这一价值来进行推动。制定实际的业务目标和指标,并为董事会,管理层及员工配备足够的资源来实现这一目标。组织搜集、整理保险欺诈管理的信息,把它作为董事会和管理层动态监测和正确执行的依据。建立和维持尽职、独立的审计部门,以检验风险管理,流程和控制机制。应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来确立预防、发现保险欺诈所必需制度、流程和控制机制的深度和具体内容。

欺诈风险可能会受保险人销售方式的影响,例如,直接销售签单或使用人或独立经纪人销售。客户接触量、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参与度和对第三方机构的依赖度会因销售渠道的不同而产生差异,而这些将影响欺诈风险的大小和性质。当采用新的技术时,需要制定特殊的制度、流程和控制机制,如互联网用于分销保险产品时。

当保险公司的风险状况、业务规模以及业务的复杂性到达一定程度时,保险公司应当考虑设立独立的反欺诈管理部门。该部门负责制定并执行保险公司反欺诈制度、流程和控制机制,并进行反欺诈调查。该部门具有维护保险公司的反欺诈统计数据和相关的管理信息的职能。此外,该部门负责协调与其他保险公司和金融机构、第三方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

欺诈风险管理的内容包括:保险公司应该有一系列措施和流程,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对欺诈(疑似)案例作出迅速、正确的反应。这些措施和流程应包括对潜在欺诈的调查。

欺诈调查所需的专业知识可能涉及多个领域(例如:法律、法医、信息技术、审计和医疗专业知识等)。保险公司应确保欺诈调查配备了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这些人员或是公司内部员工,或来自通过外包方式聘请的反欺诈调查第三方(前提是确保反欺诈调查质量和保密性)。

因为董事会及管理层对制定和执行必要的制度、流程和控制机制负责,所以应当确保报告制度的性质、频率以及研究欺诈事务所需的时间都是充分适当的。欺诈信息应当在保险业内广泛共享,如欺诈者的特征和欺诈趋势等。通过汇集不同的信息,能够在早期通过指标(或警示)及时发现潜在的欺诈。

保险公司应定期对公司反欺诈制度、流程和控制机制进行梳理,并考虑到保险欺诈的动态特征。当保险公司遇到欺诈案件时,应该将其作为“警示教育”的案例,对制度、流程和控制机制进行调整,从而减少再次发生的类似欺诈的风险。

内部欺诈风险

保险公司应该将员工道德风险带来的影响和内部欺诈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作为公司操作风险管理的一部分。内部欺诈也影响到保险公司的声誉风险。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引发保险公司陷入经济困境。

一般而言,内部欺诈发生在各个层面,包括在董事会和管理层。人员所在层级越高,欺诈活动造成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就越大。雇员侵占现金或保险公司的资源(如设备、存货或信息)是最传统的欺诈行为。然而,一些新的欺诈行为更加复杂和隐蔽,这些行为包括商业贿赂和收取回扣。贿赂往往用以“收买”的方式实现。例如,收买对商业决策有影响力的人。这类欺诈不同于常见的欺诈,商业贿赂通常代价很大,涉及雇员和第三方之间的勾结,通常涉及从供应商处接受回扣或佣金,以此作为签订合同的回报。这种类型的欺诈,尤其难以发现,因为回扣是从供应商直接支付给雇员,不在保险人的账簿中体现。这种行为往往不易被察觉,除非其他雇员,供应商或其他第三方对此进行曝光。

正因如此,预防措施对控制内部欺诈风险至关重要。预防制度、流程和控制机制包括:在董事、高管层及员工中营造重视诚信的氛围和企业文化,培养员工对保险公司的认同感并向员工宣导应当重视欺诈行为;向管理层和员工编发道德行为手册和内部指引;对管理层和员工的适度监督;对无论固定还是临时岗位的管理层和员工都要进行入职前的遴选和在岗履职检查;以文件的形式明确岗位责任;对处于可能会涉及到欺诈的敏感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轮岗管理和强制休假制度;消除保险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及员工之间的潜在利益冲突;分割可能会发生利益冲突的职能部门;采用双人监控原则(four eyes principle,即由第二人进行复核);在资金管理、其他资产及交易和信息系统中,配备使用高效的物理隔离和程序屏障;现金流和资金管理要安排多名人员进行处理;建立明晰的报告路线和沟通程序;建立管理层和员工进行内部举报的投诉程序;制定一套公开透明并且具有延续性的反欺诈政策或制度,包括向相关执法机关报告的制度;建立明确的内部欺诈案件问责制度,以警示其他潜在的犯罪者。

保险公司应该在公司内部提高对潜在内部欺诈的警惕。例如,向董事会董事、管理层及员工编发潜在内部欺诈指标的指引和预防、发现及纠正内部欺诈的培训。

应当设立适宜的、权责明晰的董事会董事、管理层及员工的用人标准。同时,也应对保险公司聘用的从事高风险领域的业务活动的第三方设立同样的标准。

对管理层及员工的适当性进行初任审查及后续评估,包括对其身份验证、个人信息和背景的核查。

人事档案应当完整,包括所有董事会董事,经理及员工的招聘材料。应当在员工离开该保险公司后的一旦时期内,仍然保留纪录。

招聘时,保险公司应该了解,申请人可能会提供虚假信息,如虚假工作经历、虚假证明或推荐信以及身份。

内部审计也是一种能够成功发现内部欺诈的工具。因此,保险公司应当在适当的时间间隔期对公司进行以风险导向为基础的内部审计。为了进行有效的审计,审计稽核人员需要及时获取数据并利用审计信息系统等技术工具。

内部审计部门应该从日常经营活动中独立出来,并对董事会或等同于董事会的机构进行监督。同时,保险公司应当鼓励管理层和员工检举揭发违规行为,可以通过建立机要报告机制来提高发现保险欺诈的几率。报告机制不断鞭策告诫员工,保险公司是不能允许公司内部发生欺诈活动的。

保单理赔欺诈及风险

投保人可能在保险合同成立在开始时、保险合同履行期间或索赔、理赔给付的任一环节进行欺诈,也可能在索赔过程中通过与第三方串通合谋进行理赔欺诈。

理赔欺诈可能有以下特点:虚构损失或编造赔案;扩大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歪曲事实,变造保单责任项下的事故表象;有欺诈者作为受损方谎报事故;有预谋的故意制造保单责任内的财产损失和意外事故。

理赔欺诈可能与其他类型的欺诈相结合,例如身份造假。例如,曾经发生过有人利用他人身份进行治疗,而被借用身份的人才是在真正的被保险人。

保险公司应当将保单持有人欺诈和理赔欺诈风险作为日常经营过程中操作风险的一部分来处理。通过制定最合适的制度、流程和控制机制,保险公司在评估了预防和发现保险欺诈带来的利益和所需花费的成本后,应当认识到:尽管从营销的角度来说,快速便捷的承保(接收要约)和理赔是经营不断开拓的要旨,但它可能会产生较高的欺诈风险。这种风险可以通过正确的反欺诈制度、流程和控制机制来化解。深思他们对防止欺诈行为和促进保险业的诚信建设的道德和社会责任。认识到欺诈活动对公司声誉的影响――消费者会认为是保险欺诈与其他犯罪活动有关,并产生这种预期,即,高频率的欺诈会导致更高的保费或可能发生“理赔难”的情况;特别关注识别、调查和防止欺诈工作,因为他们威胁到投保人或其他第三方的利益。例如,通过有组织的犯罪团伙进行复杂而广泛的欺诈,而欺诈活动可能会成为进行其他犯罪行动的一种要件,如编造上演的车祸事故。

中介欺诈风险

保险中介,无论独立或不独立,对于销售、承保与理赔都十分重要。保险中介可能保存有保险公司客户的记录,因此中介人将涉及保险公司某些最重要的流程与交易过程,并在保险公司的运营过程与反欺诈风险管理中十分重要。

中介人处于投保人与保险公司之间的中间点。信任是任何保险交易的基础,同时也存在信任被滥用的危险。

中介涉足保险欺诈的案例包括;扣留保费直至出险(撕单埋单);虚构业务,虚构客户支付第一笔保费,收取佣金后中止保费支付,取消保单;与保险客户共谋,进行索赔欺诈或其他保险欺诈。例如倒填保险交易发生时间(倒签单),并向保险公司提供虚假信息。

典型的中介欺诈信号包括:中介要求立即支付佣金或提前支付佣金;投保人生活于中介方业务经营区域以外的地区;中介业务组合少,但保额很高;保费收入与支付佣金高于行业正常值;投保人被要求通过该中介付款;被保险人与中介方系同一个人;投保人与中介之间存在私人关系或其他关联关系;存在出乎常规的发展趋势或结果,如:高赔付率出乎意料且无原因的业绩增长高比率的保单退保(或提前退保);大量的未决赔案;中介人的业务组合中有大量下列特征的业务:佣金高于首期保费收入;拖欠保费;在业务初始即有支付款项(特别在寿险中);

保险人应采取一切合理的手段来保证他们使用的中介机构符合标准并对中介机构的业务行为拥有充分可控的管控。为了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保险公司应该只授予相关中介部分权限并应考虑:有制度和流程规定对新的中介进行委托;有中介机构必须填妥及签署的申请表及业务协议;确保申请表格的填写内容涵盖需要申请人进行披露的与其本身相关的所有事实;核查申请人的财务稳健性,对其进行背景调查;在中介机构不遵守协议情况下,有有效的制裁制度。

业务协议的条款也应该要求中介申请方保证:根据协议,中介对保险公司业务的介绍没有违反任何法律或任何监管机关司法管辖区内的任何规则;在协议期内,中介持有所有许可、授权或注册,并符合法律和监管规定;遵守保险人的反欺诈制度、流程和控制机制。

为了减少骗佣欺诈,保险公司应该考虑的以下问题:先收取首期保费,再支付佣金;不支付超过已收取保费比例的佣金;与新的、不了解的中介合作时,将佣金的一部分保存在临时存款账户中;明确区分中介机构的资金和佣金支付。

保险公司应制定成文的制度、流程和控制机制用以监督中介的展业行为和业务。这些制度、流程和控制机制应当为中介所知悉。应当考虑的要素包括,但不限于:业务质量,包括中介机构业务的稳健和道德操守水平、董事及高管和员工的诚信;预期和实际业务水平和模式。

保险公司要考虑通过额外流程和控制机制,以防止中介欺诈行为:直接向保单持有人送达保单和办理保单批改,而非通过中介机构,可向中介机构提供复印件;禁止中介机构接受现金保费;确保所有保费以支票形式直接支付给保险公司;确保有足够的保障措施来管理中介机构展业的客户账户,保证对授权银行的管控,并有清晰适当的报告路线;有保险机构的员工或审计人员定期对与其发生业务往来的中介方进行审计。

反欺诈的措施和流程

首先,公司董事、管理层及员工的培训需要加强。保险公司应当对董事会、管理层和员工就欺诈问题组织初任培训和后续培训。培训的类型应该与业务过程中受训者从事的工作流程相关,并反映受训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风险。

董事会成员、管理层和员工至少应接受一般的保险公司的反欺诈制度、流程和控制机制的解析,包括内部规则。

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一些董事会董事及经理、员工需要更具体的培训。例如,相关法律、反欺诈制度、流程和控制机制、欺诈方法,趋势和指标、检测方法,以及内部报告程序等内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反欺诈培训应提供给处理以下业务的人群:无论是直接或通过中介机构,对新的投保人进行新业务展业和承保的;收取保费的;处理核赔环节和支付赔款的;负责中介渠道业务的;招聘员工的;处理法律事务的;内部审计的;欺诈风险管理的。

保险公司的董事、经理和员工发现疑似欺诈后,应按内部程序规定向指定人员报告。个人的善意报告应该得到合理的保护。尤其要保护他们不要因泄露机密信息而被追究责任。

其次,保险公司应当对保持疑似欺诈的案件进行记录。这项制度应该提供:作为保存记录的标准;应该被记录信息的类型;不同类型应保存的期限;获取和存储信息的安全保障。

第三,报告内部、投保人的欺诈和理赔,以及中介欺诈产生违法所得。如果保险公司怀疑或有合理理由怀疑欺诈所得的被洗钱或涉及恐怖融资,其合规总监应当及时向金融情报部门(金融情报室)报告。

第四,保险公司应该有明确的向执法机构报告疑似欺诈行为的报告制度。保险公司如何选择制度,将取决于法律体制和其司法机关管辖范围内的其他特点,包括报告犯罪行为的任何刑事法律责任。应该指出,保险公司严格的报告制度将有助于打击欺诈行为。

此外,保险公司应当向监管者报告任何有关涉嫌欺诈的事项,包括根据监管规定需具体报告的或已明确向监管者具体请示的。保险公司至少应当报告存在(潜在的)其财务、业务及声誉产生重大影响的欺诈活动,公司应该总结有关欺诈和欺诈制度变化的信息提供给监管者。

加强有效信息交流

首先是保险公司之间、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欺诈行为实施者可能针对不同的保险人同时或连续进行欺诈活动。因此,保险公司应该共享彼此关于欺诈的信息。在遵循隐私法的前提下,通过保险人建立共享数据库,并及时沟通信息来实现的。

共享数据库能包含内部欺诈和保单持有人、理赔申请人、受益人、中介机构和其他第三方的欺诈信息。

欺诈者也可能针对其他金融机构进行诈骗。因此,建议保险公司在隐私法、数据保护法的司法管辖区内,在金融机构间进行信息共享。这可以通过链接到与其他金融机构连接或共同设立的共享数据库实现。

除了具体的欺诈信息交流,建议保险公司分享关于欺诈风险、趋势、制度方面、预防和识别等方面的认识和经验。鼓励反保险欺诈部门间合作(如英国特许会计师、审计取证、索赔调解员组织、执法机构、监管者和有关消费者组织)。合作内容包含提高保险消费者/保单持有人的防欺诈意识和加强教育和媒体宣传。行业协会可以在这一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是保险公司之间、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欺诈行为实施者可能针对不同的保险人同时或连续进行欺诈活动。因此,保险公司应该共享彼此关于欺诈的信息。在遵循隐私法的前提下,通过保险人建立共享数据库,并及时沟通信息来实现的。

篇6

(一)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概念与特点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是指以企业的应收账款作为质押担保品,以期从银行获得贷款,属于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短期贷款。这里的应收账款虽然也是一种质押担保物,但与其他担保不同,应收账款本身可以产生一种自动还款机制,能够随着应收账款的收回来清偿贷款;在传统的担保贷款中,银行只有在企业违约时,通过司法机关处置抵押品才能受偿,而作为质押品的应收账款,其风险由借款企业承担,与银行无关。应收账款质押通常与企业的现金流相连,只要该应收账款产生的现金流流入企业,就可以偿还贷款。

(二)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基本流程分析具体如下:

(1)融资支持机构首先对企业的信用能力进行评估筛选。要求符合相关质押标准的企业将销售合同、发票、发运或提货单据、收货方确认单据等应收账款资料和企业信用报告等信用资料送交金融机构审查,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则不接受其应收账款作为质押品。

(2)融资支持机构根据企业信用状况确定发放质押贷款占应收账款的比例并设定应收账款质押担保期限,双方签订应收账款抵押融资有关合同。

(3)开立监管专户或将借款人原有的基本账户或一般账户视作专户进行监测。该专户是具有担保性质的质押账户,银行一般在合同中约定可行使撤销权。

(4)融资支持机构向企业发放借款,收取相应费用。金融机构通过应收账款登记公示系统办理登记公示手续,金融机构办理质押登记前应与企业签订质押合同,并载明由质权人办理质押登记的内容。

(5)债务企业向债权企业偿还应收账款。企业向金融机构偿还借款和利息,或者客户直接将应收账款支付给金融机构以偿还企业借款。

二、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风险分析及应对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具有其独特特点: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多数不够健全,缺乏规范的应收账款确认方式,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和实际价值难以进行认证,而且企业的贸易伙伴多数分布在异地,对这些异地应收账款情况的了解更加困难。此外,融资抵押时不但需要考虑抵质押人自身的财务和信用状况,还需考虑到形成应收账款的上下游客户资信情况。为了获得商业信用,一些中小企业伪造资信资料,进行有意的欺诈行为,而中小企业普遍缺乏科学的客户资料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客户档案不完整,企业的信用决策和控制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持。

(一)风险分析综上可以认为,应收账款抵押融资业务风险具体表现为两类,分别是债权债务主体风险、履约风险。

(1)债权债务主体风险。一是债权企业主体风险。主要体现在企业在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期内的财务风险,一般来说,大多数进行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中小企业,其自身具有比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加之经营的业务比较单一,外界经营环境对其影响力比较强,所以抗风险能力比较弱,某一笔交易的失败就可能导致企业严重的资金周转问题。二是债务企业主体风险。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实际上是将对企业的履约信用评价转移到了债务企业身上,如果债务企业的履约能力欠佳,极有可能导致企业不能按期收回应收账款,最终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按期还款,从而给银行造成信贷损失。

(2)履约风险。如果形成应收账款的合同出现履约风险,将直接影响到债务企业按期还款,从而给银行造成损失。履约风险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应收账款合同是否真实有效的风险。

二是应收账款是否符合会计制度要求的收入确认规定的风险。因为只有能按会计制度的要求确定为收入的应收账款,才能相应确认为企业资产。

三是贷款资金和还款资金是否安全风险。如果贷款资金不是用于企业的正常经营或者应收款被企业挪用,则严重影响企业按时归还银行贷款,所以银行要为企业设立专门账户,监管账户资金的使用情况。

(二)风险应对具体如下:

(1)确保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这对质押债权的实现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能回收的应收账款才能给债权提供有效的担保,也是应对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风险的突破点,具体包括:针对应收账款分布情况的分析,包括时间分布、产业链分布、债务人分布。

(2)应收账款时间分布情况。主要是通过账龄分析法,对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与时间分布建立联系。应收账款的时间与其回收可能之间通常是负相关的,也就是说,账龄越长的应收账款,其回收的可能性越低,相应的风险等级就越高。应收账款产业链分布对应收账款的回收也具有重大影响。依照价值链分析法,产业链或价值链两端的企业的价值更易直接实现,应收账款更易得到回收。产业链或价值链中间的企业价值实现相对较难,也即其应收账款回收相对缓慢。当然,此结论的前提基础是市场竞争的充分或相对充分。应收账款的债务人分布情况对应收账款的回收具有直接的影响,因为应收账款能否回收,最直接的是看该应收账款的债务人是否具有偿还的能力和偿还的意愿。应收账款的债务人数量、债务人行业分布、债务人所承担的具体的应付账款金额。依照大数法则,应收账款在债务人中的分布越充分,则该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就越小。但应收账款债务人的数量并非应该越多越好,而是强调应收账款的债务人分布过于集中会导致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大幅增加。

(3)对出质人所提供的产品、服务以及让渡的资产进行分析。主要是分析出质人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以及让渡的资产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科技含量,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等情况,综合判断出质人应收账款的回收可能性与坏账损失风险。

(4)应收账款债务人分析。应收账款债务人的偿还能力和偿还意愿是应收账款回收的直接决定性因素。对应收账款的回收可能性进行分析时,对应收账款债务人尤其是大额应收账款债务人应当有充分的了解。通过对出质人与该债务人的历史交易情况进行分析,如银行收付款记录等了解该债务人还款是否及时、足额,亦可以通过社会背景调查,了解该债务人的社会信誉;同时,也应当了解该债务人的经营状况和近期的财务状况,以此综合判断回收的可能。对关联企业的应收账款的审查,则需要更多的符合性测试程序。

(5)对于应收账款风险本身应对。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虽然《物权法》对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关于应收账款付款人在质权实现中的责任和义务等没有有关的法律规定,这不利于提高质权执行的效率,也不利于对债权人的利益保护。

中小企业完善自身信用建设。中小企业可以用于抵押融资的固定资产比较少,也往往缺乏有实力的第三人为其担保融资,应收账款融资是比较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但由于许多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不透明、财务报告真实性与准确性较低、信用意识淡薄等现象,加大了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开展的难度。所以中小企业应该完善自身信用建设,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制度,提高自身素质,积累自身信用财富,从而更大程度上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

篇7

像这户村民一样,这一两年来,从元氏信融村镇银行贷款的人越来越多,钱的用途也五花八门。有一个村里的十几户村民,都做粉条生意,采购原材料红薯的钱,基本上用的都是贷款。还有开鱼塘的,开养鸡场的,乃至购买种苗的,急用钱的时候,都会考虑是不是去这家新开不久的银行做个申请。

除了面向农户发放几万元的小额贷款外,元氏信融村镇银行也面向农村小微企业,发放一些数百万元的“大笔贷款”。例如,将贷款发放给土地整理公司,用于沙滩地、河床湿地的耕地整理。

对于元氏信融村镇银行来说,这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2011年刚开业的时候,很多村民都怀疑这家银行的资质,在办理业务前,会要求看一看营业执照,拿到存折后还要与工商银行等国有大行的存折做个比对。当初,村镇银行在石家庄地区是个新鲜事物,算上元氏信融村镇银行,仅有两家。

到现在,元氏信融村镇银行的存款额达4亿多元,贷款业务发放额达到了2.3亿元,其中,仅“农机贷”业务就超过了2000笔。

建立在公有云之上的信息化系统,以及对农村金融环境的准确把脉,保障了元氏信融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快速成长。

该银行是由衡水市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发起人,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监管局批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地方性、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

念一念农村经济

马伟国是这家银行的董事长,她说自己的经历十分简单,毕业之后进入河北银行,一呆就是20年。2011年从支行长的职位上辞职,带着一干人马,组建了元氏信融村镇银行这个小微金融机构。除了她之外,元氏信融村镇银行的其他几个负责人,也都是从各家银行辞职而来。元氏县有42万人口,金融机构很少,村民存钱往往需要骑车40-50分钟才能到达网点,市场需求前景看好。

聚焦于农村经济的村镇银行,可以说是我国银行金融体系中最小的金融机构。

村镇股份制商业银行拥有全银行牌照,功能齐全,决策灵活,经营范围几乎可以涵盖所有的银行业务。三四年前,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各地村镇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但受资金、人员、经济环境等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限制,大多数村镇银行还在为生存打拼。已经在本地中小企业及农户贷款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的元氏信融村镇银行无疑是佼佼者。

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元氏信融村镇银行的主要业务还主要限于存贷,其他大量的金融产品还没有去开发。

元氏县离石家庄市仅有40公里,马伟国扎根到这里之后,发现无论是经济环境,还是人的观念,或者是行为模式,与城市都有着巨大的差异。

“就像上个世纪90年代的城市,大多数人对金融的理解,只限于将钱存放到银行之中。”她说,虽然互联网、电脑、智能终端等在农村地区已经普及,但人们对电子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产品接受度很低,甚至是银行卡的使用,也需要指导,更何况其他金融产品。

马伟国分析道,当地农村离城镇化还有一段距离,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受不到这些金融产品的好处,农村还处于“现金为王”的时代。农村的市场交易形态仍旧停留在最传统的庙会和赶大集,人们买种子、化肥或者日用品等,完完全全是现金交易,在城市里广泛使用的银行卡,在农村没有用武之地。

在信用观念方面,普通农户和部分小微企业处在硬币的两面。一般而言,农户建房、装修、买车等相对大额的支出,均不会选择银行贷款,因为他们不愿意付给银行利息,只有那些迫切需要的支出,如秋收的机械费用等,才会选择贷款,在贷款过后,也会很快还款,避免支付更多的利息。

至于一些小微企业的信用观念,在马伟国看来是不可理解的,特别是100万元到200万元之间的贷款,风险较大,一些企业即使在贷款期间,遇到了经营问题,也不会与银行沟通,到了还款日,更是无动于衷。

马伟国遇到的另一个挑战是当地业务往来企业时间观念的淡薄,缓慢的工作节奏意味着较低的效率。

拓一拓乡村金融

落后的金融业务发展环境,在预期之外,也在意料之中。如果放在整个金融体系的大范围来看的话,村镇银行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有大的创新。“毕竟市场环境决定了经营方式――是20年前的。”马伟国介绍说,元氏信融村镇银行面向农户提供了各种农业贷款项目,大都是对已有的金融业务品种的稍加改动,以适合农户的需求。

反响较好的“农机贷”本质是城市中推行的循环贷业务。相对于金融产品的创新,马伟国更关注的是信用体系的建立。

元氏县的村民们,并非申请就可以获得贷款。元氏信融村镇银行的工作人员会对村民进行细致的背景调查,一方面,通过村委会、邻里考察贷款人的财务情况,过往信誉,是否孝敬父母,是否与人和睦等。

对个人品行的调研,是无奈之举,确实没有更多可以参考的因素。另一方面,也会考察贷款人或企业在所贷资金投入的行业,是否有市场资源和过往积累。

背景资料调差完毕之后,会在村委会公示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内,如果没有人对贷款的信用提出异议,授信才会最终发放。

马伟国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客户群体,建立客户的信用关联和信用体系。“至少村民知道按期还款、按期还息,此后贷款将更容易,利息也会越来越低。”

在过去的两年里,元氏信融村镇银行没有出现一笔不良贷款。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马伟国和元氏信融村镇银行近两年的举措,更多的是向传统农业社会传递一种思想和理念,希望村民能够逐步接受现代金融理念。

一个IT技术上并无太多创新,而且近似“异想天开”的“半自动柜员机”,帮助元氏信融村镇银行建立起了约200人规模的基础营销队伍。

目前,元氏信融村镇银行的银行卡业务还没有开展,村民手中只有存折。该银行在农村地区的一些超市和修车店等地,设立了信融银行便民服务点,一些原来在村里担任过会计或者在信用社工作过的年长者,通过“半自动柜员机”为村民提供服务,并根据交易笔数和交易额提取佣金。

在他们的指导下,村民可以在柜员机刷存折,输入账号、户名等信息,确认并存取货币。不同的是,货币的交易在村民与上述人员之间完成,取款上限为日5000元。

上述人员在元氏信融村镇银行开有账户,并存入5万元保证金。这也意味着,这些人员的日交易额上限为5万元,一旦超过限额,元氏信融村镇银行会派员工到现场提供服务。

在柜员机和元氏信融村镇银行置于公共云平台之上的IT系统之间,开发有一个中间平台,管理交易,并控制可能的风险。“相当于是在工作人员和村民的账户之间做交易。村民存钱,元氏信融村镇银行在后台从上述人员的账户中提取相同金额,存入村民账户,村民取钱,反之。”马伟国分析道,村民再也不用因为支取一些小额的日常生活费用,而赶很远的距离到银行来办理业务。

每天下午,元氏信融村镇银行的押运车都会非常繁忙地辗转于各个便民服务点。目前,这些便民网点的平均日交易额在300单左右,便民网点人员的月收入平均在2000元左右,有的服务点一个月的存款余额会达到7000万~8000万元,该服务点人员的收入也在7000~8000元左右。

便民服务点的快速发展,也为元氏信融村镇银行的扩张提供了保证。马伟国计划在效益好的服务点新建支行,而原有服务点则继续向下延伸,深入到更多的乡村中去。“从大镇到大村,再到小村。”

目前,这些服务点暂时不提供转账业务,村民都需要学习和熟悉的过程,相关业务会逐步展开,在更远的未来,这些网点还会放置POS机,并最终将村民手中的存折换为银行卡,那时,他们已经是忠实的用户群体了。

公有云上的村镇银行

不论是小额贷款,还是快速增长的存款业务,保障元氏信融村镇银行业务连续性和快速发展的,是其放在公有云上的IT系统。

自建、使用股东行系统以及购买成熟IT运营外包服务是村镇银行信息化建设的三条路径。

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大都较少,多在3000万~5000万元左右。元氏信融村镇银行最初的注册资本是3000万元,后来追加到了4000万元。这些投入资金,筹措周期短,用来建设机房、采购硬件设备、选择核心业务软件,从而自建IT系统,难免捉襟见肘。

马伟国分析道,除了资金限制之外,自建的另一个挑战是后期运营的人力成本。“有技术专长的IT人员很难招,也很贵。”她说,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保障机房和系统的安全。

使用股东行系统也存在着一定的运营风险,一般而言,村镇银行的业务形式与股东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并不一定适合业务的发展。

在筹建初期,马伟国和他的团队考察了各种村镇银行信息化建设的模式,经过反复的比较和慎重的考虑,选择使用了国内的一个具有相应资质的金融公有云平台,信融村镇银行无需建立数据中心,只需将柜面设备通过专线网络与位于该公有云数据中心的核心业务系统连接起来即可。该公有云向其提供全套核心业务系统,并全面负责系统的日常运行、日终操作和运行监控及维护。

目前约有70余家村镇银行的IT系统在该公有云上运行。

深圳龙岗鼎业村镇银行的IT系统也在此公有云上。与元氏信融村镇银行不同,由于地处经济发达的深圳地区,客户群体城镇化程度高,要求也比较多样化,鼎业村镇银行开业的第一年,就发行了自有品牌的借记卡,并开通了网银服务,去年开发了短信平台。目前,鼎业的资产规模超过了10个亿,成为全国最大的村镇银行之一。

相比深圳龙岗,元氏县算不上经济发达地区。马伟国希望元氏信融村镇银行的IT能一年上一个台阶。“5到8年后再看,将是另一番模样。”她说。

篇8

这个市场直到现在也没有冷清过,鞍山钢铁公司的外面可以看见拿着产品介绍书的企业老板,华北油田石油集团每一次采购计划也少不了专注的推销商。

2006年,搭上末班车的马忠威成立了鞍山钦元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开始生产石油变频产品。

“不投技术就会死,虽然变频在当时已经比耐火材料高级了很多”,马忠威无奈地说,“但这个市场和耐火材料市场一样,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做的人那么多,市场空间比较小。”

马忠威一直在追求高级的技术。

2009年,大庆油田生产需要一种隔离泵,由于输送油的管道内部温度高到达300℃,对隔离泵的密闭要求很高。同年的德国汉诺威展会上,美国麦格钠磁动力股份有限公司(MagnaDrive Corporation)展出了一种磁力隔离技术。这种新型的隔离泵在旋转过程中,依靠磁力线切割,带动涡流而不用电,可以有效密闭隔离。

“我们以后就做这个了”。已入不惑之年的马忠威就此走上了另一条路。

骆家辉的评价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都遭受重创。

马忠威希望并购的美国这家叫做麦格钠的公司也不例外。作为一家技术型公司,成立于1999年的麦格钠,在成立之初的6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在着力研发数据、技术试验、转化应用。随着金融危机爆发,麦格钠的自有资金逐渐枯竭,募集的资金也入不敷出,并欠下了大量贷款。

而在国外企业纷纷陷入危机之时,中国的企业却选择走出去。2009年的海外投资活动史无前例,数据显示中国2009年的海外并购金额高达433.9亿美元,仅次于美、法,位列第三。2010年的势头更猛,中国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增长超过30%,达到创纪录的188宗,金额增长率超过15%。

马忠威再一次赶上了潮流。恰逢辽宁省政府鼓励本地企业走出去,为了促成这次并购,辽宁发改委联系专家帮助产品认证,并且组织律师进行背景调查。此时的美国麦格钠,面对1000万美元的贷款,已经有些捉襟见肘了—从民间到官方,都希望有资金可以投入。

“这个技术是很好的,我实在不忍心看到这个技术因为金融危机而消失掉。”时任美国商务部部长的骆家辉表示。在两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此次并购可谓一拍即合。2011年8月12日,作为美国驻华大使馆的新掌门人,骆家辉抵达北京首都机场。3个月后,骆家辉首次出京便是去鞍山市与马忠威见面,一方面是为了约定好的早餐,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检验技术是否得到保护。

“此次并购是中国企业并购美国高技术企业的典范。”骆家辉在随后的记者见面会上说。但相比骆家辉的夸奖,马忠威的考虑现实得多。“经济不景气,企业需求一定是下滑的,但是企业的改造和升级并不会因此而停滞,此时新兴科技型产品和行业面临的冲击相对较小。”

技术越好,就越安全。马忠威看中麦格钠公司拥有的20余项美国技术专利和200余项国际技术专利。“以钢铁企业为例,采取合同能源管理的新型机制和设备租赁的方式,可以帮助工业企业节省大量资本,甚至可以带来部分利润。”他相信自己的选择。

当时,磁技术在中国内的应用还很少,各大院校也很少有相关的技术教学。马忠威喜滋滋地抱着这个公司—但此时,问题才刚刚开始。

骨子里的文化

“这是美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当问及并购的最大感受时,马忠威颇有感触地说,“知识产权和私有产权一样神圣不可侵犯。”

获得技术后的马忠威兴致很高,马上着手生产。依据美国麦格钠的技术部门提供的实验数据,鞍山钦元很快生产出来第一批技术产品原型。但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完全不能用,“是实验数据有问题吧。”马忠威的技术员说。

马忠威不愿意相信,技术员从美国又调过来一批更新数据,再做,又生产出来一批产品,情况好了一点,但还是达不到理想效果,再做,还是不完美。“一定是数据有问题。”技术员坚持。

美国的永磁技术精度太高,应用中需要重新进行配置,可以找东北大学的教授来进行原型修改。为了避免涡轮旋转的热量散发问题,有中科院的专家将散热片带回力学所,开展试验性应用和测试。但是如果连原始的实验数据都有问题,那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了。

虽然按惯例,美国的总部在独立运行,但是鞍山钦元已经是麦格钠的控股公司了,拥有技术的所有权。抛去试验生产导致的损失不说,作为董事长的马忠威在开始的时候,居然拿不到核心的数据库和技术库。马忠威有一点“被坑”了的感觉,又觉得不可思议。

“你们才是不可思议,我们辛辛苦苦花了13年做出的试验数据,就算你们掏了钱也不能随随便便地拿走。”在美国方面的技术主管被换到闲职3个月后,他仍然理直气壮地承认。“我要看见你们保护技术的诚意。”

现在的马忠威听着这个话反而特别高兴,在一年的时间里,由于不懈的努力,他的国内研发团队获得了美国团队的认可,不仅得到了核心资料,两边的技术主管也成为很好的朋友。美国麦格钠的创始人是美国波音商务飞机制造公司的前任董事长罗恩·伍德,甚至公司的技术研发团队也全部来自波音公司的传动技术部。这些技术人员,一直参与麦格钠的技术发明和专利维权。“尊重技术专利是这个公司发展的生命。”

随后的钦元,终于走向正轨,产品也开始进入国际客户的视线,先后销往加拿大、印度、阿根廷等国。

2010年,第一年投入的近3亿元投资慢慢开始有了回报。然而,此时马忠威的钱又开始流向了他最不情愿的地方。

最头疼的问题

在9月的达沃斯论坛前夕,马忠威参加了总理与百家企业代表的晚宴。会上,说,中国将着力健全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完善促进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的智慧和劳动,使企业有创造的动力、使创新者能够从创新中受益。

马忠威对此印象深刻,因为他又为专利问题打官司了。虽然以前就有厂家用麦格钠的资料案例进行宣传推广,却拿自己的产品和顾客真正签合同。

但比以前郁闷的是,此次马忠威成为了被告。告他的不是别人,正是麦格钠将永磁技术推广到国内后依靠的一家经销商。

话说马忠威将技术拿回中国之后首要任务就是申请国内专利。他的专利人为了整体申请顺利,提议可以放弃一个专利结构。而一些经销商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上看到产品后,觉得新奇,就开始模仿。尤其一个经销商看到了放弃的那个结构,然后修改了外形,又申请专利,也获得通过批准。

众所周知,在国外要申请专利很难,一定要在核心技术、原理方面有突破,才能够获取专利保护权;但在中国,只要物品外形有变化就可以。

马忠威觉得那是在误导消费者,写了一封警告信,警告对方如果不放弃模仿产品,他将采取法律手段。

篇9

二是考试作弊和诈骗行为趋向高科技化、专业化。无线电、网络、蓝牙等高科技手段被滥用到考试作弊和诈骗活动中,非法利益集团利用请托行贿、“”、手机窃听、针孔摄像、黑客攻击等各种方式,设法窃取试题或篡改考试信息,手段隐蔽、技术先进,给人事考试管理机构预防和查处违纪舞弊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困难。

三是考试工作人员面对的各种利益诱惑越来越大。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不正之风,时刻冲击着人事考试工作人员的思想防线。随着各种利益诱惑越来越大,内外勾结对考试安全的威胁也越来越大,筑牢内部人员思想防线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考试诚信观念淡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从考试诚信淡薄的信用原因来看,在于我国没有建立系统的考试信用制度。目前,我们对于考试失信虽然也规定了明确的处理办法,包括取消资格、停考若干年等等,但是,这些处理办法大多属于“发现一次处理一次”的偶然性处理办法,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考试信用管理办法,更不用说建立系统的考试信用管理制度。

其次,从考试诚信观念淡薄的个人原因来看,考试失信的个人原因在于某些考试参与者缺乏考试诚信意识。考试诚信作为防止考试失信的自律条件,是诚信考试的基本要求,也是考试公平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一旦缺乏考试诚信,只要条件允许,考生便会在考试过程中弄虚作假,通过代考、抄袭等等有失诚信的手段蒙混过关,获取文凭或某些职业资格。

二、西方国家考试诚信体系建设简介

在美国,各类职业资格考试中考生的作弊行为鲜有发生。据马里兰州律师协会介绍,多年来没有发现一例作弊现象;全美社会工作者考试每年有几万考生参考,只有一年发现一位考生作弊。究其原因,一是相应的法律、法规健全,对作弊行为的标准界定非常清楚;二是建有较为完善的考中、考后监督机制;三是处罚严厉,作弊成本高。有些行业比如司法资格考试,考前一般要对考生进行背景调查,主要调查声誉和信誉情况,可以直接调查也可委托调查。一旦发现考生作弊,则不准再参加该资格考试,意味着终身不得进入该行业从业,并与个人的诚信度挂钩,其在就业、升迁、信贷等方面都会受到制约。所以,美国的职业资格考试虽然通过难度大,但科学水平高,组织难度小,有时一个考场上千人参考,也就几个人监考,考试主管部门和考试机构把主要精力和财力用在提高考试的科学化水平,提高服务水平和降低考试成本上。

南非的职业资格考试发展很快,管的很好,很少有违规作弊的,究其原因,就是很重视诚信,对违纪违规者严加处理。在南非一旦考试作弊,成绩作废,资格取消,再考试时需要本人提出申请,报各项行业主管协会审批。以医师资格考试为例,南非健康协会(负责管理医师资格考试)自90年代中期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后,该协会从来没行使过该审批职能。这就意味着考生一旦作弊,终生再难踏入这个行业。

三、构建诚信考试体系的几点思考

(一)建立有效的社会诚信监督制度

一位留学德国的学生讲过这样一件事,在德国学习期间到一家餐馆打工,老板要求刷碗必须先清洗两遍,再用消毒液洗一遍,最后用清水冲洗一遍,在实际工作中,该学生只洗了一遍就用消毒液清洗,然后用清水冲洗,比老板规定的少洗了一遍,结果被炒了鱿鱼。等该学生再到其他餐馆找工作时,都吃了闭门羹,因为在他的诚信档案中已经做了记录。建议建立违纪违规信息库,一旦作弊,则记入本人档案,纳入个人社会信用记录,将违纪违规人员名单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人事考试公告栏等方式予以公布,并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等通报,供相关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对违纪违规人员进行惩戒。

(二)建设高素质管理人员队伍和服务型监考人员队伍

建设这样一支考试管理者队伍必须从选人、用人、培养人三方面着手。首先要选好人,选人是基础,人选不好就无法使用,选好人的关键是坚持标准,择优录用,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对选拔对象进行综合考察,让真正符合条件的人员进入考试队伍。其次要用好人,用好人应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公正用人,坚持任人唯贤,唯才是用;二是科学用人,把人力作为一种资源来合理配置,实现人与岗位的最佳匹配,使人的潜能和价值得到最大发挥和体现;三是大胆用人,敢于把具备潜力的人员放在关键岗位上,通过压担子,加任务,使其在工作实践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脱颖而出。第三是要培养好人,人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坚持培训、学习、考察、进修等培训方式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人才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管理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监考人员应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为考生提供服务上。要制定监考员监考工作质量评估标准,不能仅以抓住作弊和违纪考生多少作为衡量监考人员工作好坏的指标,而应该看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避免了多少考生作弊,成功地维护了考场的考试秩序和考试的公平公正,通过评估标准的导向作用,促进监考人员转变指导思想和工作作风,强化服务考生意识,规范考试监考行为,不断提高监考水平和创造诚信考试环境的能力。

(三)构建新型的管理模式和高效的运行机制

考试是一个系统工程,人事考试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与其他常规考试相比,其系统结构和规模更加复杂和庞大。要实施对人事考试的有效管理、促进人事考试事业健康稳定发展,必须紧密结合人事考试的客观实际,认真研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创新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努力构建以省人事考试中心为龙头、以各市人事考试中心为纽带、以考点学校为支撑的考试管理体系,并通过协议和法规的形式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确定和建立相互之间顺畅的工作关系,建立运转协调、工作高效的运行机制,实现各管理方之间的良性互动和自动运行,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共同推动人事考试事业健康、稳定、持续、协调发展。

篇10

欺诈是近年来频繁发生在我国银行领域中的一种犯罪活动,给银行带来重大损失,对银行业发展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近年来针对中国商业银行的一系列操作风险案例研究显示,欺诈风险已成为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操作风险。加强对商业银行欺诈风险的监控和防范,有效遏制欺诈案件的发生和蔓延,己经刻不容缓。

与国外先进银行相比,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目前仍处于反欺诈管理的起步阶段,在管理理念、管理框架,以及管理技术、系统、人才等方面都不太成熟,这与当前严峻的欺诈形势形成较大反差。因此,分析研究商业银行欺诈风险的特点,探讨加强商业银行反欺诈管理的各项措施,对有效防范和控制我国商业银行欺诈风险、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反欺诈管理水平、保持商业银行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欺诈的定义和分类

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附件12《操作风险资本计量监管要求》,欺诈分为内部欺诈事件和外部欺诈事件。

内部欺诈事件指故意骗取、盗用财产或违反监管规章、法律或公司政策导致的损失事件,此类事件至少涉及内部一方,但不包括歧视及差别待遇事件。

外部欺诈事件指第三方故意骗取、盗用、抢劫财产、伪造要件、攻击商业银行信息科技系统或逃避法律监管导致的损失事件。

三、欺诈的特征

1、欺诈频率日益攀升。随着银行规模的扩大、业务品种的增加以及欺诈技术的日益复杂,欺诈风险发生的频率逐渐上升。尤其是部分商业银行的基层营业机构,在短期业绩的驱使下,容易忽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不惜以高风险为代价,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2、欺诈形式多种多样。近年来商业银行欺诈案件的作案方式更加多样化,作案方式和花样不断翻新,给反欺诈工作增加了难度。窃取网上银行密码、手机短信骗取客户信息、伪造和变造银行票据凭证等等,各种欺诈手段不胜枚举,且呈现出高科技化的趋势,不仅给银行和客户带来了风险,而且影响到客户对银行的信任,给商业银行的欺诈风险管理工作带来更多挑战。

3、欺诈范围越发广泛。欺诈发生的业务涉及银行的各种业务,其中信用卡、信贷、网银、票据、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等为欺诈案件发生率较高的业务。

4、欺诈风险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欺诈案件常给银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

5、欺诈风险识别难度加大。银行产品的电子化、多元化、复杂化为各种欺诈案件的发生提供了广泛的渠道,欺诈风险呈现出由传统作案向高科技作案转变的特征,再加上欺诈风险很大程度上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隐蔽性,加之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银行作为信息的劣势方,掌握借款人真实情况存在很大难度,所以识别起来难度较大。

四、商业银行反欺诈管理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反欺诈管理理念尚处于起步阶段

大多国内商业银行一直以来偏重于对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管理,最近几年才开始逐渐接触操作风险管理,对其中的欺诈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对欺诈风险的概念、内涵以及如何进行欺诈风险防范理解不够深刻。

2、数据积累缺乏,有效的反欺诈管理技术亟待探索

任何欺诈风险的分析和度量技术,都需要庞大的基础历史数据库作为支撑。根据新巴塞尔协议,用于计算监管资本的内部操作风险计量法,必须建立在对内部损失数据至少五年的观察基础上。因此,只有在庞大的欺诈风险损失数据库的支持下才能对欺诈风险有很好的管理。然而,我国商业银行至今很少有建立损失事件数据库的,目前各商业银行已经或正在建立的信用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客户信息采集系统,以收集客户信息,提供综合查询和统计报表等功能为主,起不到管控欺诈风险的作用。

3、尚未建立统一的反欺诈管理平台

大多数商业银行尚未建立跨业务的反欺诈防管理系统,不能整合和处理全部业务数据并予以综合分析。构筑统一的欺诈风险监测管理平台,建立全面的欺诈风险监测、分析和管理模块,并通过模块间的统一协调,形成完整的欺诈风险管理防御体系,这对于高科技欺诈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防范作用,是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亟需探索的。

五、加强反欺诈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1、构建有效的欺诈风险管理战略和机制

一是建立统一全面的欺诈风险管理战略、组织架构和流程,并将其纳入全面风险管理框架。风险战略包括业务目标、风险偏好、欺诈风险管理防范以及欺诈风险管理政策的解释。组织架构确立欺诈风险管理运作机制和相应的组织管理模式,明确相关部门、人员、关键岗位分工和职责。管理流程应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监测和度量、控制和管理、风险报告。

二是成立反欺诈中心,加强对欺诈交易的事中控制。在银行组织架构中添加反欺诈中心可以及时侦测到欺诈发生的业务领域或者业务流程,紧密和业务条线合作,做到实时控制欺诈交易。

三是在体制建设中要保证内部监督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可以优化欺诈风险的控制环境,提高内部人员对于欺诈风险的警惕性,化解一部分员工的欺诈风险倾向。

2、逐步完善欺诈风险管理制度

加强欺诈风险管理,制度建设至关重要。商业银行应重点强化针对创新业务的风险防控措施,并对现行的内控制度包括各种处罚制度进行全而梳理、整合和评价,从而保证各项制度全面制约各类决策程序、各项业务过程、各级管理人员和各岗位工作人员。

3、建立统一的欺诈风险管理平台和反欺诈信息系统

在欺诈风险管理中,信息系统的作用在于支持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监测和度量、控制和管理以及风险报告。银行各种风险管理的机制和体制也需要通过一个统一的平台来实现。统一的欺诈风险管理平台一般包括三大模块:监测模块、分析模块和案件管理模块。监测模块对银行的运营作业进行全面监测,将可疑行为信息和相关信息发送到分析模块进行分析确认,当发现异常行为时发出警报,将警报和与警报相关的信息都发送到分析模块和案件管理模块。分析模块能对各种数据源进行集成,对各种历史数据进行学习分析,通过数据挖掘建模定义出典型的行为特征,建立行为模式、场景,并制定欺诈风险监测规则。案件管理模块最终将案件处理的数据反馈到监测模块,从而增强监测模块对欺诈风险的监测和识别能力。

4、采用智能化识别手段,提高欺诈识别能力

建立庞大的反欺诈知识库,收集所有行业以内甚至行业外的欺诈信息,包括欺诈的形式、影响的范围和人群、应急手段等等,不但有助于在面对新兴欺诈模式的时候有更多的参考案例,还可以配合各种反欺诈中心的培训以及对客户的引导,更加有效地预防欺诈,阻止欺诈的发生。同时通过多种先进的反欺诈分析手段如规则判断、行为特征分析、智能模型识别、关联分析等有效识别和侦查欺诈风险,不断提高欺诈识别能力。

5、对客户进行欺诈风险评级,提高评估客户欺诈风险的能力

通过大量的客户背景信息,根据客户的背景信息、交易信息、第三方机构的黑白灰名单,设定客户欺诈风险评级,达到彻底认识客户的目的。提高评估客户欺诈风险能力不但可以帮助企业根据同行信息和司法信息识别高风险客户,还可以通过客户的背景调查了解和该客户有关联的用户,从而阻止该客户的可疑交易和潜在的团伙欺诈。

6、引进先进的反欺诈技术

随着反欺诈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先进、有效的欺诈防控技术被很多国际先进银行采用。这此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反欺诈工作效果,还可以降低欺诈风险管理成本。因此,各银行应高度重视反欺诈先进技术应用,并结合实际进行推广。例如在欺诈案件比较集中的信贷管理、信用卡发行领域,可以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经验,依托线性判别分析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先进的数理统计技术,灵活解决好信息数据中解释变量的正态分布与非正态分布问题,尝试进行线性判别分析,并通过非线性转换函数进行非线性建模,弱化权重确定中的人为因素,提高对噪声数据的有效处理能力,将欺诈风险控制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7、加强反欺诈宣传教育

一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反欺诈的培训教育,加强银行业从业人员反欺诈意识和能力,并引导消费者充分认识欺诈的危害性;二是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宣传,公布黑名单,在社会上产生震慑作用,使图谋欺诈者望而生畏,而且可通过设立免费举报电话、制定举报奖励办法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公众共同参与反欺诈斗争。

8、建立银行业反欺诈联动机制

建立和加强切实有效的银行业反欺诈联动机制和具体的应对措施,搭建反欺诈工作交流平台,建立黑名单机制、信息通报机制以及不安全事件联动协查机制,加强反欺诈技术交流,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协同调查,促进整个银行业反欺诈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何毅勇,余挈.关于银行业反欺诈的思考[J].银行家,2013,(4):78-80.

[2]陆玲.商业银行欺诈风险与防范措施[J].环渤海经济望,2013,(4):36-38.

篇11

房地产企业要想健康稳健的发展,就要把企业的财务管控放在首要位置。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控一般包括财务战略管理、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融资管理等,在实际工作中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现状分析

目前,房地产企业面临着政府宏观调控、土地资源供应紧张和经济形势低迷、人们购房需求量降低的双重考验。一方面使得房地产企业的现有资金迅速流出,另一方面则是资金输入困难重重。房地产项目开发资金主要分为:自有资金、借入资金和销售回笼资金三部分。房地产企业在自有资金的基础上,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贷等方式借入资金以及楼房销售的及时回笼资金,这三部分各占三分之一来作为项目开发资金。面临着土地供应紧张、原材料上涨等各方面的影响,企业的自有资金被迅速的消耗。在借入资金方面,银行上调了贷款利率,大大压缩了流向房地产开发行业的资金。在回笼资金方面,随着国家对房地产新一轮限购措施的实施,人们对买房的需求降低,房地产销售出现冰河期,资金回笼难度加大。

二、房地产开发的财务管控策略与创新

1、合理搭配融资方式,控制融资成本

在完成了项目预算的基础上,确定项目的融资规模,保证公司的筹资计划与公司需求相符合,既可以满足项目建设的需求又不造成资金冗余,给公司财务造成压力。一般来说,房地产企业常用的融资方式有银行开发贷款、项目股权融资、

社会闲置资金、信托资金和各类高风险资金等,其风险与成本各异。银行贷款融资,其特点是成本低,缺点是要满足银行提出的自有资金比例和手续齐全的要求,需要抵押和担保;信托资金融资,其特点是形式多样灵活运作,缺点是介入企业管理,成本较高。此外还要充分利用财务收支的一些政策如银行承兑汇票、预收账款、委托贷款等方式合理灵活的融资。

2、严格执行全面预算,发挥预算管理的统领作用

在房地产企业中,普遍采用项目预算的预算管理模式来进行预算的控制,以开发项目为预算单位,对该项目建设进行预算。主要包括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和项目实施过程预算。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主要问题是完成对项目的背景调查及市场调研,确定项目的初步定位和工作计划,制作项目投资测算表为以后的预算监察工作提供依据。项目运营中的资金预算包括根据项目的销售和融资计划作出资金收入计划,根据项目的进度和日常开支确定项目的支出计划。在预算计划的控制中,要充分考虑到项目进行中的政策和市场变动,最后得出年度预算计划。有了预算计划,为达到预算目标,需要配以严格的预算执行和考核制度。根据各部门年度现金流量预算,将预算细化到每季、每月,把月度预算设定为当月的关键工作计划,与当月的业绩考核挂钩。每月编制月度预算的达成报告,同时根据月度预算的实施情况,分析预测年度预算达成,提出控制措施,由计划控制部门监督落实。

3、加强现金流管理,提高资金运转效率

现金流量比利润更加直观地反映着房地产开发行业的财务状况。完善资金管理,通过控制资金来控制房地产企业的风险。现金流在房地产企业的经营中直接反应着企业在一段时期内的收支盈亏状况,是房地产行业财务报表中的主要指标。要实行现金流预算编制,采用以收定支与成本、费用匹配的原则,遵循收付实现制并采用直接编制,同时采用间接法编制以验证的方法。此外,可根据企业自身规模和业绩,为企业设置“最低现金库存量”和“最高现金库存量”。一般情况下,最低现金库存应占总资产的8%左右,最高现金库存量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为最低现金库存量的2倍左右。通过实现现金最低存量和最高存量的控制,一是保证企业正常经营开发需要,保证资金安全;另一方面可尽快把多余的资金投入到经营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4、严格控制负债率,建立与企业特征相匹配的目标资本结构

有弹性的资本结构可以使房地产企业在形式好的时候快速进攻,形式不好的时候能主动退出,这样使房地产企业能有较多的现金流及稳定的利润率作为有力的保障。企业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改变单一的贷款融资模式,降低融资成本。由于房地产行业严重依赖借入资本运营,就需要建立基于合理负债率结构的目标资本结构。一方面把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控制在可预测的范围之内;一方面使得企业融资结构具有了一定的弹性,在政策变动、市场逆转的时候可以攻守兼备。合理的负债率即能发挥负债率的合理杠杆作用降低资金成本,又能避免自有资金过低难以抵抗市场波动。研究表明合理的负债比率是维持在60%以下。合理的目标资本结构为融资提供了管理的依据和要达到的目标,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吸引各方投资。

5、严格安排往来款项,做好收支核算与管控

房地产企业款项往来支付主要包括:销售收入、开发成本和开发间接费用三大方面,开发成本下包括: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用、前期工程费用、基础设施费用、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预算成本、开发间接费用,并按照项目、开发商等分别设置分期的项目核算。建筑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各项费用的预算值,交由财务部门认可,财务部门根据工程的规模、工程量大小、施工进度等因素审查预算,通过后严格执行。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包括土地出让金、拆迁安置金、土地使用费及交易费税款等,前期工程费用包括设计费、地质勘测费、可行性研究费、城市建设配套设施等费用,财务部门应按此费用项目设置三级明细科目。在支付控制方面,一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进度条件与进度要求来支付款项,防止工程暂估单价过高,超付或提前支付了款项。二是在工程量变更时,要与工程部进行复核,防止施工单位谎报虚报工程量,造成错误支付。土地成本和建筑安装成本构成了房地产产品成本的绝大部分,土地购置款项和工程款的管控核查是房地产企业现金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6、合理设置业绩规划,确保持续稳定增长

房地产企业需要设定一个长期业绩目标,合理规划出企业业绩的稳定增长的目标计划,可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1)保证企业发展可持续

房地产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就要有足够多的项目资源。其中,土地显得尤为重要。观察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报表就会发现,资产负债不能满足公司业绩增长的需要,后劲不足。看似乐观的财务业绩实际上是在透支企业,很难在以后一段时间实现连续增长。理想情况下,资产负债表资产储存量应该同利润表中的“营业务收入”及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的增长趋势是一致甚至略高于后两者,才能实现房地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合理平衡各项目开发进度,提高资金周转率

房地产开发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资金需求不均衡,资金出现缺口成为企业不可避免的常态问题,要想保障企业逐年成长,应制定周密的财务规划,合理预测出资金盈余或短缺,合理安排每个项目的开发时间和交付时间,以达到年度利润和销售回款逐年稳定增长的目标。

(3)增加销售手段,提高销售业绩

一是用好预付款,出不同等级的优惠活动,客户预付款比例越高,优惠越大,鼓励客户一次性支付,避免分期付款拖慢资金回笼的速度;二是与销售经验丰富的销售公司合作,举办大型的开盘仪式、促销活动,加快销售速度;三是与合适的银行合作,如分期付款、按揭款利率等方面,降低企业成本。此外,房地产销售并不是越快越好,在市场刚性需求依然存在的情况下,房地产销售要保证资金回笼的前提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三、总结

资金是企业的命脉,对于严重依靠资金运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更是如此。良好的财务管控可以让企业基业长青。对于处于严峻环境中的房地产企业,根据企业经营实际情况,从以上多样化融资、预算控制、资金管理、收支核算等角度来有针对性的加强财务管控,有助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平稳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长峰.房地产企业资本运营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开发,2008;0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