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政治思想情况合集12篇

时间:2023-07-10 09:25:22

教师政治思想情况

教师政治思想情况篇1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经说过:“加强对培养人的培养比直接培养人更重要。被教育者能力的提高是以培养人的素质为前提的,这种培养必须从青年教师开始。[1]”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现状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总体上积极向上,拥护党的领导,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热爱教育事业,关心爱护学生,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应看到,少数的青年教师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淡化,个别青年教师言行失范、不能为人师表。一些地方和高校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够、工作方法不多、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加之,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因此如何把握影响因素,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推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健康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变化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孤立的,它与社会、高校、青年教师自身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需要各方面的合力才能取得成效,因此准确把握当前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变化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

(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趋复杂,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既面临难得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进,一些西方思潮涌入中国,使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传统与现代、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等各种价值观念相互交织。这里不可忽视的是一些别有用心的西方破坏分子试图通过意识形态领域的“转基因”颠覆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腐蚀中国青年的意志,最终实现他们所谓的和平演变。

从国内而言,“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民族主义、文化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新左派等文化思潮风起云涌,社会价值观念亦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向,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2]由此各种社会问题就摆在了青年教师面前,不可避免地冲击了部分青年教师原有的价值观念,如理想信念动摇,奉献意识淡化,急功近利,缺乏诚信,片面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等。国内外环境急剧变化的消极方面很大程度上影响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损害了教师教书育人的形象。因此,做好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力量的任务非常繁重。

(二)高校管理制度的变化

随着高校去行政化步伐加快,自主性增强,回归大学本位的呼声愈来愈强烈。这也迫使高校加快制度建设,制定出合社会主义办学特色同时又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规章制度。思想政治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与高校紧密相连的。邓小平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论断,他指出:“作为灵魂工程师,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讲演、表演,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地对待历史,认识现实,坚信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鼓舞人民奋发努力,积极向上。”[3]因此高校制度建设必然要涉及到思想政治工作层面,那么在此背景下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由谁负责,由谁去做,怎么做,其工作效果如何评价等是一个需要迫切考虑和研究的课题。

(三)青年教师队伍自身的变化

首先,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和政治信仰多样化。在国内外文化氛围和不同价值观的影响下,青年教师的政治信仰不再单一,而是追求个性和自我需求。在高校中,民主党派等其他党派以及非党的青年教师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且比例不断增加。因此,对于这部分青年教师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必然不能和对党员青年教师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一概而论,这对于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现实性的挑战。

其次,青年教师表现出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并重。青年教师走上工作岗位时间相对较短,领导的期望、学生的盼望、自身工作的效率等都是青年教师工作当中的动力因素,肯定的语言激励会激发他们无限的潜力、积极性和创造性;青年教师追求自身的发展,各项能力的提高是一种资历的证明,内心的满足。这充分凸显了精神需求对高校青年教师来说的重要性。因此,现阶段在对青年教师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如何在他们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中找到平衡点,如何更好地解决其物质方面的困难,把他们的后顾之忧降到最低,同时把他们的积极性提到最高也是当前所面临的挑战。

三、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对策

(一)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各方面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教师政治思想情况篇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244-01

一、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应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问题

(一)应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也就是说任课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组织方式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如: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任课教师就可以根据实践的实际要求,将学校组织社会实践、学生自组织社会实践以及学生单独进行的社会实践等几种方式结合起来运用。

(二)应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社会实践活动的多样化

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社会实践活动的多样化这一点主要指的是开展社会实践的形式的多样化问题,例如:任课教师在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可以采用社会调查、观摩访问、社区服务等等多种方式,以确保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实践方式和实践活动,进而促进自身主体性的有效发挥和发展。

(三)应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是无法满足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需求的,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任课教师就应注意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教学方法的多样化问题,积极将新兴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例如:分层次教学、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等等,均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进行合理的应用。

二、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要注意良好的教学氛围的营造

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参与主动性、能动性等因素均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因此,任课教师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就应注意注意良好的教学氛围的营造。

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任课教师首先应确保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改变传统的以任课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状况,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而任课教师则应做好教学引导,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除此之外,任课教师还要注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沟通的顺畅性,让学生能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和间接,了解任课教师和其它同学的想法和建议,在实现教学相长的同时,营造平等、民主、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主体性培养成效的提升。

三、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应注意教学情况的及时反馈

能否确保教学情况的及时反馈,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成效的关键问题之一。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教学情况的及时反馈,能够让任课教师和学生,及时的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和学习情况,及时发现目前的优势和不足,并适时的做出调整和完善。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性的过程中亦是如此,任课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教学反馈信息能够及时的、客观的了解到在主体性培养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保留有利于主体性培养的策略和措施,剔除或完善不利于主体性培养的措施,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成效的不断提升。

具体来说,反馈教学情况和教学信息的方法非常多,常用的、有效的方式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教师政治思想情况篇3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新课改进程不断加快,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了较大进步,给学生思想政治的学习带来了较大便利。新课改在给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因此,如何更好地把握新课改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一、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中的误区分析

在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中,虽然许多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但是受人为因素及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依然存在较多误区,给学生思想政治的学习带来不利影响。新课改要求教师加快教学思想的转变,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并加强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学的顺利进行。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很多教师对新课改的本质都没有较好认知,对各种新型教学方式的理解不透彻,在教学过程中肤浅应用,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没有被较好地调动起来,教学质量不高。

在新课改中,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活跃教学气氛,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很多教师依旧采用一些传统方法进行教学,没有较好地分析思想政治教学环境的变化。多媒体教学方式属于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能够较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很多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应用较生硬,无法有效发挥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作用。有些教师对合作教学模式的使用环境以及方法不明确,随意进行分组操作,致使很多学生都在讨论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而且难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新课改对教师的职业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但是教师的知识储备还停留在课改前的状态,在教学观念、实践技能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缺陷。即使新课改进程不断加快,但很多教师都没有较好的学习意识,努力不足,致使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中遇到了较多问题。例如,在学习“文化与经济、政治”时,要求教师将教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有效融入思想政治学习环境中,能够较好体验课堂内容,明确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联系;教师需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更好地认知政治生活,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启发,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这样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学质量。但是很多教师都只是浅显地按照教材讲解文化与政治、经济之间的联系,没能让学生有效融入政治生活中,致使学生对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并不明确,难以有效解决学习任务,致使教学质量不高。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设置相关选修课能够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以提高思想政治教学质量。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很多学校都不注重开设思想政治相关选修课程,即使设置了一些选修课程,但课时也较少,致使思想政治相关选修课并没有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对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造成了较大影响。

二、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中误区的解决方法

在对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中误区解决时,教师必须对思想政治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合理分析,明确新课改实质,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质量。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中误区的解决方法如下:

1.优化教学模式

新课改要求教师明确各种新型教学方法的特性,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效融入教学环境中,能够自主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依旧采取传统方式进行教学,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影响教学质量。因此,优化教学方式至关重要。例如,在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时,教师可以对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应用,在教学前先播放一段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之后教师可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合作解答,调动学生学习欲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2.转变教学观念

很多高校都注重学生学习成绩,以考试为目标进行教学,没有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合理考虑,致使很多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中始终处于疲倦的状态,学习兴趣不高,影响思想政治教学的正常进行。因此,在新课改环境下,教师必须加快教学观念的改变,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学习“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有机结合,根据社会实际讲解相应的民主国家知识,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探究欲望,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3.增设相关选修课

思想政治选修课的设置是思想政治教学的延展,能够帮助学生完善学科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增设思想政治教育选修课有着重要作用。高校必须对社会环境进行合理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根据教学情况设置相应的选修课,吸引学生注意力,丰富教学内容,这样不仅能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能开阔学生视野,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虽然新课改进程不断加快,但是很多教师对新课实质不够明确,在教学思想方面依然较为老套,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没有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学生在高中思想政治学习中遇到了较多问题。因此,面对思想政治中存在的多种误区,教师必须对新课改实质进行合理分析,加快教学思想的转变,创新教学方式,并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志有.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中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中旬,2015(4):110.

教师政治思想情况篇4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弱化的因素

(一)教育主题方面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其次是教师,但是,教师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和所发挥的作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够高,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显示,最终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断弱化。与此同时,教师没有对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多样化和教学活动多元化给予高度重视,根本达不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最终降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

(二)学生情绪方面

目前,较多高校学生都不太喜欢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学科,根本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严重的抵制情绪,从而在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时保持一种敷衍式的学习态度。与此同时,部分学生主观认为思想政治教育非常乏味、空洞,从而抱着应付考试的心态学习,根本达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目的,最终影响高校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三)教育内容方面

对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发现,较多内容都存在极其矛盾的情况,价值观和利益观等存在不合逻辑的情况,从而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断弱化。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较多教师都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也没有对学生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等进行合理分析,从而导致教育内容无法与学生的价值观、社会观等产生一致性,从而出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被高校学生严重排斥的现象。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弱化的应对措施

目前,高校学生正处于懵懂的青春期,自我控制意识和提升意识等都不够强,在受到社会各种不良风气影响的情况下,很容易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从而导致高校学生出现各种问题。因此,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出现的弱化情况,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学生学习需求,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断提高,从而为高校教育事业长远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学生的竞争意识变得越来越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高校学生更多关怀和理解,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促进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进行全面分析,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各种问题,选择学生可以快速理解和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能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最终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断提高。通过合理开展教育活动,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让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序开展,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有着重要影响。

(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国家不断加大教育改革力度的情况下,新课改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必须确保教学改革措施的有效实施,才能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与此同时,在高校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进,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提高,才能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目的。在有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辅助作用,才能更好的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终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弱化的情况,注重“教育监管和理论灌输”原则的有效落实,才能在新课改要求下引导学生对当前的国际形势和社会发展趋势等有更正确、全面的认识,以有效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从而促进高校学生各方面能力不断提高。

(三)注重课堂与实践的联系,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序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不断提高,必须加大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师综合素质水平的有效提高,才能真正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需求,最终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效果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新课改要求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课堂与实践的联系,并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才能在结合计算机、多媒体等教学资源的情况下,提高学校图书馆、网络资料等的有效利用率,最终达到优化配置各种教学资源、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目的。

教师政治思想情况篇5

《辽宁日报刊》发一封公开信《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引出了各大媒体和网民的强烈反响。《辽宁日报》记者采用课堂观察法,针对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中国共产党、国家制度、时政热点等观察内容,整理概括出“大学课堂上的中国”三类问题:缺乏理论认同、缺乏政治认同、缺乏情感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存在这类问题尤为突出,因此课堂观察法的运用对于了解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真实现状,科学、客观地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质量,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人才有重大意义。

1 课堂观察的内涵、特点

作为研究课堂的方法,课堂观察源于西方的科学主义思潮, 发展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崔允t教授等研究者将课堂观察界定为“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并且认为运用课堂观察这一种研究方法,可以“将课堂中连续性事件拆解为一个个时间单元,将课堂中复杂性情境拆解为一个个空间单元,透过观察点对一个个单元进行定格、扫描,搜集、描述与记录相关的详细信息,再对观察结果进行反思、分析、推论,以此改善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1]

2 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实施课堂观察的必要性和意义

2.1 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存在的问题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学生上课率较低、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师缺乏成就感等问题非常突出。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最不喜欢上的课之一,不喜欢的原因包括:教学内容枯燥,无吸引力;教师照本宣科,内容无新意;教师唱高调,与社会现实脱节;考试容易通过等。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则抱怨学生上课积极性低,听课不认真,缺乏成就感。基于这种现状,运用课堂观察方法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是非常有必要的。

2.2 课堂观察的意义

课堂观察能够寻找课堂教学不足,改进课堂教学。课堂观察的重要目的就是剖析课堂,通过教师和课堂观察者的观察、分析、解读,找出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总结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课堂教学规律,使课堂教学更加规范、新颖、有效。

课堂观察能够完善教师成长路径。教师成长离不开反思和研究,课堂观察是教师反思和研究课堂的重要途径。“观察性反思”通过剖析其他教师的教学,学习好的教学经验,换一种角度研究课堂教学,通过对比,反思自身教学。“亲历性反思”有利于教师研究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有利于检验教师研究成果,有利于实现教师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课堂观察可以促使教师学习新知识,创新教学技能,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向名师之路迈进。

3 课堂观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实施策略

根据学科特点和研究重点不同,研究者可以从教师维度、学生维度、课程教学维度、师生互动维度等不同的维度进行课堂观察,本文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重点选取教师思想倾向、师生互动、课内外教学资源使用三个维度进行论述。

表1 教师思想倾向情况统计表

教师思想倾向情况统计表主要观察教师在授课时的情绪状态和语言倾向,主要用“是否”和“次数”来记录。情绪状态主要用“是否”的是非判断,教师“是否准时授课”,能够体现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教师“是否情绪低落”,能够体现教师是否把其他情绪带入课堂;教师“是否情绪饱满”能够体现教师是否全情投入,用饱满的感情感染学生;教师“是否自信”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状态是否自信,声音宏亮、眼神坚定、表情坚毅都是自信的表现。二是对待授课内容是否自信,观点鲜明、立场坚定都是自信的表现。语言倾向主要指教师在讲授“社会现实”、“国家基本制度”、“马克思主义”、“中国与西方比较”几个典型内容时的语言倾向,用“次数”来表示。比如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持怀疑态度,负面评价它的理论或者实践,可记录教师此类语言的次数。

表2 师生互动情况统计表

师生互动情况统计表主要记录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情况,从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两个角度观察。课堂提问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的积极性和答题效果,用主动和被动的回答“次数”来表示。讨论探究主要指生生交流,学生参与的程度,用讨论人数,探究方式,是否形成结论以及不参与人数几个方面进行观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教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是否能够主动思考,学生的授课方式是否单一,是否实施启示式教学。(下转第202页)

(上接第181页)

表3 课内外教学资源使用情况统计表

课内外教学资源使用情况统计表主要观察教师对教学资源的运用情况,包括教材的使用和课外资源的使用。教师对教材内容的使用从是否照本宣科,是否有选择的使用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应几个角度进行观察。教师对课外资源的使用从是否补充内容、补充了哪些内容、补充内容是否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是否受到学生欢迎几个角度观察。观察者通过对教师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的观察,了解授课内容是否符合教学大纲,是否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是否受到学生欢迎,可以帮助观察者判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

课堂观察作为一种教育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和研究者更加直观、详细地了解课堂教学情况,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堂观察方法的正确运用可以提高教师素质,可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田雪玲.思想政治学科课堂观察实施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06).

教师政治思想情况篇6

政治思想理论课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可以为学生发展提供所需要的政治理论,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积极探索与寻求政治思想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与内容,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在教学中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在高职院校中,政治思想理论课程的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思想发展状况,让政治思想理论课与学生的思想状况相联系起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在政治理论学习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在学习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等基本的政治理论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讲述自己所知道的伟人的故事,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讲述有针对性地讲述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再如,在学习理想与信念等内容时,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理想,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教学质量。

二、政治思想理论课要重视情感教育

政治思想理论课包括很多抽象的原理与概念,在学习过程中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很容易对其产生厌烦情绪。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利用感情吸引学生。

高职院校的政治思想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在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还要促进学生的情感与意志等心理品质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利用自己的人格去感化与影响学生,维护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具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表现。教师将情感教学作为政治思想理论课的主要方式,教师在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利用情感感动学生,让学生在情感的感受下逐渐掌握基本的政治思想理论课。此外,教师还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实现与时俱进。

三、政治思想理论课教学要与美学教育相结合

在高职院校的政治思想理论课的教学中,政治理论的教学是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解疑答惑、享受课堂学习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把握政治思想理论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成功的课堂教学,才能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在政治思想理论课中,教学内容也包括一些字词优美的句子,这些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美,认识美。政治思想理论课与美学教育相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修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在政治思想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以身作则

政治思想理论课的任课教师是我们党的政策与方针的宣讲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教学水平。这也是时展的要求。首先,教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为学生的发展以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提供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才能使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教师还要具有职业道德素质。在政治思想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要对教育教学工作充满热情与信心,充满责任感与事业心,将培养优秀的学生作为自己的责任与工作的主要目标。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让学生能够认真做事,在教学中促进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最后,教师要具备较好的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才能不断更新观念,了解与学习新事物与新情况,才能实现与时俱进。做到以上几点,教师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才能为教育教学提供必要的条件,能够与学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促进学生发展。

五、在政治思想理论课教学中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评价教学

教学评价是进行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职院校的政治思想理论课程,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考核和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教师教学存在的不足以便加以改进。在传统的政治思想理论课的评价中,主要采用书面考试的方式进行,导致学生只是根据考试的重点进行背书,完全没有思考与理解,也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因此,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发函状况,才能真正促进思想教育发展。即在教学评价中,将书面考核与行为考核相结合,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在教师评价的同时,鼓励学生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促进高职院校的思想教育发展。

六、结语

政治思想理论课能够为学生提供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的政治理论,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有利于高职院校思想教育的进行。在教学实践中,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重视情感教育,将政治思想理论教学与美学教育相结合,并且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以身作则,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以充分发挥政治思想理论课在思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德晨.如何发挥政治思想理论课在高职院校思想教育中的作用[J].职业时空,2011(1)

[2]洪曼丽.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略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8)

教师政治思想情况篇7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026-03

一、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基本状况

根据河北省教育厅2010年对各高校的调查数据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2011年对各高等学校贯彻落实《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的普查情况显示,全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总数为2145名,专职教师1625名,兼职教师520名,专兼比例约为3.13∶1;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为897名,占41.8%,专职教师845名,兼职教师52名,专兼比例约为16.25∶1;思想品德课教师1248名,占58.2%,专职教师780名,兼职教师468名,专兼比例约为1.67∶1。

1.职称结构:教授195名,占专职教师总数的12%;副教授611名,占专职教师总数的37.6%;讲师546名,占专职教师总数的33.6%;助教273名,占专职教师总数的16.8%。

2.学历结构:博士104名,占专职教师总数的6.4%;硕士507名,占专职教师总数的31.2%;双学位13名,占专职教师总数的0.8%;学士624名,占专职教师总数的38.4%;无学位377名,占专职教师总数的23.2%。

3.年龄结构:30岁以下者338名,占专职教师总数的20.3%;31~35岁者312名,占专职教师总数的18.8%;36~45岁者767名,占专职教师总数的46.1%;46~50岁者78名,占专职教师总数的4.7%;50岁以上者169名,占专职教师总数的10.2%。

4.性别结构:男性494名,占专职教师总数的30.4%;女性1131名,占专职教师总数的69.6%。

5.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教师队伍构成对比情况(见表1、2、3,以专职教师为例)

总之,通过上述资料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就其整体来看,不仅教师队伍进一步壮大,而且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已经初步形成一支专兼结合、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以及年龄结构日趋合理的教师队伍。但是,我们在肯定成绩和主流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它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譬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两支教师队伍的发展不太平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数量和素质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需要;各个高校之间、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间教师队伍的状况参差不齐,发展很不平衡;部分教师缺乏坚定的政治理想和人生信念,导致教学主题不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不充分;特别是许多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支持薄弱、教学科研组织亟待规范等问题。

二、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专职教师数量结构性不足,专兼比例不合理,教师的教学负担较重。近年来,尽管河北省多数高校都在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的不低于1∶350~400的师生比例配备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教师队伍在不断扩大。但是不同高校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教师队伍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编现象(有些高校的师生比例高达1∶410~650),特别是各门课程教师之间结构性缺编问题较大,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际人数与定编人数相差很大。从总体看,专兼职教师比例也不尽合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专兼职比例16.25∶1,兼职教师比例过低;思想品德课教师专兼职比例1.67∶1,专职教师数量不足,兼职教师比例偏高。这种情况下,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只有超负荷工作,难以参加进修学习,补充新知识,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另外,为了效益和弥补教师不足,大多数高校现在都采用合班授课,一名教师面对几百名学生上课,很难在授课时师生互动,只能单向输出知识,这种状况势必影响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2.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不尽合理,优秀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缺乏。从整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结构来看,其学历结构与高校其他专业课教师队伍相比,平均学历层次偏低,高学历人才少。这不仅严重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而且也制约了对一些高深难科研课题的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建设。在职称结构与梯队建设上,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师资队伍,还是思想品德课师资队伍都不尽合理,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即教授和助教人数少,分别为12%和16.8%,尤其缺乏学术造诣深、创新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而副教授和讲师的比例较高,形成了“瓶颈”。因此,反思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历史过程,要想在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方面上台阶,就必须走教师高学历、专家化的道路。上述这些情况在思想品德课教师队伍中更为突出,例如具有博士学历的仅占3.3%,73.4%的教师没有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正高职称教师更少。

3.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不尽合理,高学历高职称的青年骨干教师缺乏。年龄结构是优化教师队伍的一个基本要素,反映教师队伍的教学科研能力与水平的现实状况,也预示着整个教师队伍的发展潜力和趋势。河北省高校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中一度存在断层、后继乏人的现象已经得到了很大的缓解。但是,在青年教师中学历和职称偏低,却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从表3中可以看出到,35岁以下年轻教师的比例平均为39.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为36.9%,思想品德课为41.3%,这说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存在不尽合理的“年轻化”倾向。同时,在今后的职称晋升、学习进修、福利分配等方面,同一年龄层次的教师之间有可能形成激烈的甚至不合理的竞争,使他们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再从36~45岁和46~50岁这两个年龄段的教师来看,36~45岁的教师占54.5%(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为58.1%,思想品德课为50.8%),比重偏高,而46~50岁的教师仅占4.7%(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为6.2%,思想品德课为3.2%),比重太低,说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年富力强、教学及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相对缺乏。

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组织机构不规范,管理体制不合理。根据“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检查情况登记表”显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机构设置很不统一,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符合教育部规定的标准,设置了独立的组织机构,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科研工作,但仅占所登记高校的21%,且机构名称不统一。第二种,只是在学校的某一个学院或系设置相对独立的机构,负责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机构名称更是复杂多样,这是目前比较普遍的现象,占所登记高校的64%。第三种,没有组织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分散在不同的专业院系,甚至有许多教师作为第二职业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占所登记高校的15%。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机构设置比较混乱,名称五花八门。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弱化和边缘化甚至是瓦解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势必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5.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教学活动不规范,经费不足。资料显示,由于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组织管理薄弱等问题,因而不能严格按照要求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或者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学时不能完全落实。另外,还有许多高校没有按照教育部规定,按照本科院校不低于每生每年20元,专科学校不低于15元的标准提取用于教师学术交流、考察的专项经费。致使许多学校教师难以参加学习进修、社会考察和学术交流活动,更难以设立专项经费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问题进行专项研究。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1.把教师队伍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理顺组织管理体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在新形势下,各有关部门、各高校首先应当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问题提高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重视,强化“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其中首要的问题就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理顺管理体制,尽快解决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设置比较混乱的现状。因此,各高校应当尽快把分散在不同专业院系的思想政治课组织机构和教师剥离出来,建立独立的、直属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机构,统一管理,规范机构名称。其次,各高校党政领导应当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把它作为高校党政领导班子的一项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统一领导,促进各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完善师资队伍和课程建设机制。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领导,应当经常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督查、调研、听取工作汇报,到课堂听课,共同探讨改进措施,着力解决实际问题。这应成为常规,坚持不懈地进行。

2.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现状,我们建议通过以下的措施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整体素质。①要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不低于1∶350~400的师生比例核定并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的总量缺编和结构性缺编现象,适当减少思想品德课兼职教师,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师专兼职比例不协调的状况,更好地满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②在职称结构中适当提高教授的比例,鼓励支持那些学术造诣深、创新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尽快地晋升为教授,这样既可以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增强力量,还可以缓解副教授比例太大的超饱和状态,同时还能够调动中青年教师的积极性。③加快学历教育的进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一方面,对于新进入、新上岗的年轻教师,应当要求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位或中级以上职称;另一方面,要鼓励支持在岗教师脱产或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努力提升现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历层次。对此教育部今年6月25日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3―2017年)》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各高校应当抓住这一时机,争取每年都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或博士学位,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使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具备硕士以上学位的达到80%以上,具备博士学位的达到30%以上。④高校应当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继续教育计划,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够边工作边提高,使他们有充足的机会和条件进修深造,深化专业知识,提升教学科研水平。

3.强化教师队伍管理,规范教学活动。①要严格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不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的,不得聘用。新任教师必须先培训后上岗,未经岗前培训考核合格的,不得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②要充分发挥学校“思政课教科部”教研组织和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建立健全集体备课、听课制度。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学术研讨以及导师制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③高校各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协调,改善教学条件,优化教学环境,严格控制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人数,保证每班不超过100名学生。积极创造条件实行小班教学,切实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还应切实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时数,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减少或变相减少教学时数。④高校各部门应积极协调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坚强的领导保障、政策保障、经费保障和资源保障,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完善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获取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⑤为了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管理,规范其教学活动,应当建立专门的省、校、系(学院)三级教学督导机制,健全考核体系,加强对教学内容、教学质量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同时还要加大省、校两级精品课建设的力度,努力建设部级精品开放课和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4.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增加教育教学的科研含量。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与建设,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必须把科研搞上去,在学术上有所研究、有所创新,增加课程教学中的科研含量。因此,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重新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形象,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觉进入学科建设,尽快找到自己在学科建设中的方向,明确自己在学科建设中的科研任务,通过学科建设的科研成果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从而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逐步建设成一支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高、思想政治坚定、教学业务精湛、师德修养高尚、结构合理、“让党放心、让学生满意”的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Z].教社科2008]5号.

[2]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S].教社科[2011]1号.

教师政治思想情况篇8

学校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状况,学校良好的思想政治氛围,有利于提高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对提升教职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具有素质高和业务能力强、思想政治认识过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职员工队伍对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虽然学校普遍加强了对教职员工业务素质的培训,却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学校教职员工思想政治认识的现状

首先,教职员工政治思想认识相对滞后。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主流价值观正影响着学校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意识,多元化的价值流向也冲击着教职员工原有的价值体系。尤其是在当前大多数学校面临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教职员工对改革的认同感往往是和切身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影响下,教职员工的价值观容易发生偏离。

其次,部分教职员工师德师风缺失。近几年来,学校教职员工的师德建设虽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在师德建设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也看到,仍然有部分教职员工师德缺失,未能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如部分教师存在科研成果弄虚作假,教学不严谨,缺乏责任心等问题;还有部分教师的政治立场不坚定,个人的思想政治意识淡薄,在教学中未融入德育教育思想,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漠不关心,师德水平不高。

二、学校教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缺失

目前,就学校教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来看,大多数学校的情况并不乐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缺失;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显得相对薄弱,普遍存在着制度不健全、体系不完善的情况。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学校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严重影响了教职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直以来,学校重教学轻管理,过于强调教职员工的教学水平和个人业务能力,把教学成效及科研成果作为衡量个人素质的主要标准,对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情况极少予以关注,忽视了教职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的培养;

当前学校教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以学习文件、专题报告会等为主要载体,缺乏计划性、系统性且形式单一,效果一般。

三、加强学校教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教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体系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完善教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体系,从系统的角度来提升学校的整体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各个部门需要明确责任,做好分工、合作,真正将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长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包含了多方面的内涵,首先需要营造学校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人文环境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其次要加强学校各个职能部门及各个年级、专业的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教职员工真正将提高个人的思想政治认识作为己任,进而提升学校教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二)加强教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

当前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对来说较为混乱,缺乏统一的管理,因此就需要从学校的角度来强化教职员工的培训,优化师资队伍的建设。结合师资队伍的专业结构特点和自身的专业发展方向,加强和优化师资队伍的整体培训管理工作。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一是针对新任教师,要加强岗前培训,包括职业能力培训,更为重要的是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建设;二是鼓励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师德教育等方面的学习和研讨;三是通过绩效考核等内部管理形式,不断提升个人政治思想素质;四是学校开展培训进修应兼顾专业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教育。

(三)丰富教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拓展教育内容,还要实现形式的多元化。通过创新教育模式,创设教育环境,营造教育氛围,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增强教职员工主动学习,自觉提高思想政治认识,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长效发展的教育体制。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采取以下的方式:一是专题报告会、文件学习计划化。每学期邀请相关专家、教授到学校作专题报告,及时组织学习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建设等方面的文件、论著;二是“民主生活”常态化,坚持每月召开民主生活会,交流思想、学习的情况,并邀请优秀教职员工作专题发言,相互勉励,共同进步;三是思想政治交流多元化,到德育先进地区、单位进行学习交流,借鉴成功的做法;四是活动内容多样化,如在教职员工中广泛开展“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活动,在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规范师德行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倡导先进,树立正气。

综上所述,教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以及学校改革的推行,学校教职员工的思想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新时期需要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来加强教职员工思想政治的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理论联系实际,从教职员工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长效的教育工作体制,真正将加强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杨敬华.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3):1-2.

[2]徐祥荣等.加强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2004,(5):126-128.

[3]王静.高校教育工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0(3)

教师政治思想情况篇9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基层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质量和实际效果,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当前,高职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十分重要又相当难做。因此,研究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配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对做好高职院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高职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高职院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高等职业院校依据国家和上级教育部门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规定和要求,以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和高职教育的内外在发展规律为原则,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形成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社会需要的思想教育活动[1]。

2.高职院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2.1高职院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角色

在高职院校,辅导员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他们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组织、协调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组织员等工作骨干共同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

2.2高职院专业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角色

“专业课教师,是与政治辅导员相对而提出的,其职责是在学习辅导、生活辅导、职业指导、升学指导等方面正确引导学生发展方向,采取多途径和多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最终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独立地学习,以达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学会发展的目的”[2]。专业课教师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补充。作为高职院教师队伍主力军的专业课教师,必须担负起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

3.高职院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配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笔者对在宁五所高职院500名学生、20名辅导员和20名专业课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走访调研,发现当前高职院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配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以下三个特征。

3.1辅导员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度较高

通过辅导员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度情况调查(见表1),可以看出当前高职学生的成长受辅导员影响很大,75%的学生觉得能从辅导员身上学到很多东西。遇到困难时,75%的学生表示会寻求辅导员的帮助。

表1 辅导员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度情况调查

3.2专业课教师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度不低

通过专业课教师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度情况调查(见表2),可以看出当前专业课教师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有一定的作用,30%的学生与专业课教师经常交流,亦师亦友。85%的学生认为能从专业课教师身上学到道德品质。遇到困难时,35%的学生会去找专业课教师,其中有20%的学生认为专业课教师的意见很有用处,15%的学生会看情况和问题性质再决定是否去找专业课教师。

表2 专业课教师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度情况调查

3.3学生普遍认为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应该互相配合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90%的学生了解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两者的工作内容,60%的学生认为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很有必要,可以培养综合性人才。80%的学生认为专业课老师应该具备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知识。在问到“你认为辅导员与专业课老师是各自负责自己的职能还是两者综合起来”时,20%的学生认为两者应该互补,80%的学生认为应该互相配合。当问到“你觉得是从辅导员那里得到思想教育获益多还是从专业课老师那里多”时,65%的学生选择辅导员,35%的学生选择专业课教师(见表3)。

表3 高职学生对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

4.高职院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配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首先,高职院对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配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人际交往能力不强,抗挫折能力较弱。辅导员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被耗费在督促学生上课学习、开展心理疏导、检查宿舍卫生、处理矛盾纠纷以及各种评奖评优和贫困生资助工作上。70%的辅导员表示在完成日常的学生管理事务工作和上级部门下达的各种临时性工作后,很难挤出时间和精力细致地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经常放弃个人的休息时间,才能多和学生交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50%的专业课教师,认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由辅导员、班主任和思政课教师完成,自己只要将教学工作做好即可。同时,专业课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不高。高职院对于专业课教师的教学任务和科研工作要求较高,导致不少专业课教师在完成正常教学工作后忙于科研工作,根本无暇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少专业课教师承担班主任工作都是迫于职称评审的压力,自觉主动在课堂外关注学生思想工作的专业课教师不多。专业课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不高,既有内在原因又有外在因素。此外,开展高职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对口单招、自主招生和参加高考的学生,受中国应试教育的影响,某些家长注重孩子的成绩提高,忽视孩子的能力培养,使得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承受挫折能力等欠缺。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值很高,认为子女学历越高越能有机会找个好工作,过上优越的生活,不愿意让孩子从事生产一线工作。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QQ等交流平台的普及化趋势,渐渐改变现在大学生的生活观念,学生接受教育的资源更丰富、教育平台更广阔,“90后”的大学生心理、性格等方面体现出多样性的新特点,这对高职院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复杂化。

参考文献:

教师政治思想情况篇10

提高实效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的教学技能运用情况是决定教学实效的主导因素。然而,有的大学教师好像不太讲究教学技能:一本书、一支笔、一块黑板,从上课讲到下课。现在强调运用多媒体,有的教师就用多媒体演示代替一切教学行为,教师变成了幻灯片放映员和解说员。这种不讲技能的教学很难讲有多大的效果。当然,强调教学技能并不是要使学生只“注重教师的课堂技巧、语言艺术和媒体手段的感觉效果,而不关心教学内容的深浅和多寡”,恰恰是为了更好地诠释和传递教学的内容信息。为了摸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技能的基本状况.以便采取针对性的相关措施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尽快达到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的:“力争在几年内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状况有明显改善”的要求,我们对江西部分高校进行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技能运用状况问卷调查。

一、对象与方法

调查问卷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技能运用的相关问题设计了相应的20道题目,分为5个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情况;学生课堂表现情况、教学效果的情况;教师教学技能运用状况:教师的教学态度状况。这次调查随机抽取了江西地区的五所高校在校学生,发出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6份。通过调查,我们力图揭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的技能行为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内在关系,为改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提供参考。

二、结果与分析

1.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情况

(1)最喜爱的课程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根据“按喜好程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进行排序”的首选项统计,“05方案”的五门课排序情况如下:排在首位的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4.07%;第二位的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3.67%;排在第三位的是《形势与政策》,15.12%;第四位是《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09年改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0.69%j排在末位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6.4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首位排序与国内的一些相关调查基本吻合,说明学生对课程的评价比较注重实用性。

(2)大多数学生对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持积极态度

在“您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是否必要”问题上,20.77%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56.6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两项相加为77.42%;在回答“你认为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否可行”时,7.86%的学生认为“非常可行”,55.44%的学生认为可行.两者相加为63.30%;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您今后发展是否有帮助”的问题,有10.48%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帮助,68.55%的学生认为有帮助,两者相加为79.03%。这表明我国大学生思想意识方面主流还是积极向上的,这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的主体基础。

2.学生课堂表现情况

(1)积极主动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心态比较普遍在回答“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原因”题目的选择结果上,普遍反映了大学生积极主动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愿望。如表1所示:

a选项态度坚决,毋庸置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的中坚:b选项显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大部分大学生的需求,两项相加为77.62。c、d两项虽然认识不如a、b选项清晰,但态度还是积极的。从选项的性质来看,e选项是被动的态度.但数量少,不足以对课堂教学造成太大的负性影响。

(2)逃课的主要原因是对内容不感兴趣

大学生逃课的现象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则是逃课的重灾区,个别研究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逃课率在4o%上下.这是比较严重的情况。有的研究者通过调查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经常逃课的学生比例约为8%,这比较符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于逃课的原因,有两项值得注意,一是“对内容不感兴趣”,占54.64%。二是“与专业关系不大”,占l8.75%,两者相加为73.39%,见表2。

表2中的b选项和d选项所指是课程内容的问题。这个问题首先反映了部分学生受社会上急功近利的思潮的影响较大,其次要求教师在展示课程内容时要尽量贴近当代青年的思想发展的需要。表2反映的只是显性逃课的数据,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还存在一些学生上课不听课,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的隐性逃课的现象,这两种逃课情况都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效果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3.教师教学技能运用与教学效果的关系

教学技能的涵义有多种解释,简单地说,教学技能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实现课程目标而主动采取的各种方式方法,如导入、展开、提问、板书、讨论、案例教学等等。

(1)教师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

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教学相关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教学效果,如课程内容的性质。与学生思想需求贴近的,趣味性强一点的,学生就爱听,效果就会好些,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还有如教师的形象气质、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学生的认知态度、班级人数规模的大小等因素,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表3反映了学生认为影响教学效果的原因首选项分布情况。

表3反映。学生认为.教师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对教学效果的影响首选项达46.57%。超过课程内容的性质的选项得分26.01%近一倍,证明教师的教学技能对课堂教学效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技能组合有多样化的趋势

教学技能因教学对象的不同而着重点有所不同,中小学偏重基本技能型的,着重教学过程的完整性,以保证自始至终地掌控学生的注意力。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强,要调动学生的参与,更需要以深化课程内容为目的的组合型技能。通过表5,我们看到,超过半数的课堂上出现了三种以上的教学技能组合,表明教学技能多样化已经成为大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的追求。教学技能的多样化丰富了课堂文化,切实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

(3)学生欢迎的技能组合呈多元化

对于“您对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运用的教学技能组合是否满意”的问题。学生的回答结果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这个问题的选项采用5级等距量表的形式,对应表5的选项值,列出每项上的学生满意度的分布,加权值依次为“2;1;0;一1;一2”。结果见表5。

表6的结果表明了三个问题:①a项加权合计平均分为一0.25分,说明传统的单一讲授式已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②教学技能组合类型的数量与满意度呈正相关的函数关系,说明学生欢迎技能组合的多元化。③e选项得分情况原因不明。从表5的选项人数看,目前在课堂上出现7种以上的教学技能组合类型的情况为数不多,根据教学技能组合类型的数量与满意度呈正相关的函数关系,e项的满意度应该最高。但根据表6的统计,e项的加权合计平均分低于c选项和d选项。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学生的误选。实际并没有出现过7种以上的技能组合运用的情况;二是教师功力不足,多种技能组合运用还在尝试阶段,收效还不高。

三、思考与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逐渐对外开放,各种思潮蜂拥而入,在影响社会风气的同时,也波及到正在成长期,缺乏鉴别能力的青少年。还有一些颓废落后的人生观——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虚无主义等也滋生开来。像流感病毒一样四处弥漫,伺机“暗算”疏于防范的大学生。在这种新形势下,为了保证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的制度性资源保障。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首先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

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重点要解决好三个方面对教学的影响:教学课程内容、学生的认识态度、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课程内容和学生的认识态度是事先影响教学效果的基本因素,教学技能是教学过程中调整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三者相互影响,共同支配教学的效果。近年来,许多研究者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识态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影响,但是许多人忽视了教学技能的作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课教师而言,教学的压力来自教材和学生,但通过教学技能的积极运作,能够深化教材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改变被动局面,创造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本次调查所反映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通过教师对课堂教学技能的积极运作.可以从三个方面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

1.深入备课,注重教材的二次开发,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生活

对于现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反映比较集中的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重复问题,二是与现实距离问题。根据本次调查中“按喜好程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进行排序”的首选项统计结果反映,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与现实性相关。实际上,从05方案的教材采用以来,基本上是逐年修订,上述两个问题也得到了相当的改进。但同时上述两个问题也有其存在的客观性:教材之间有些内容的交叉重复是由于各自的完整性要求;与现实的一定距离是稳定性和普遍性的要求。比较成熟的教材,恐怕都要考虑这些要求。如果是端着书本照本宣科.或者是哪里下载一个课件,效果肯定好不到哪里去。“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要教师能够深入备课,通过精读教材,抓住重点、吃透难点;联系社会和学生的实际,采集翔实的例证材料:教学过程的计划布局合理、选用方法得当,就能把教材的文本信息转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资源.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

2.灵活运用多种的技能手段.吸引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

教师政治思想情况篇11

中等职业学校的任务是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技术人才。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对象多为没能通过考试升入高中的学生,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就是文化知识基础薄弱,而导致这种结果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学生思想不够稳定,缺乏对事物的正确认知能力和对是非的准确判断能力,缺少足够的进取心和竞争意识。鉴于此,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而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多重视职业技能培养有余,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足。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和分析,我认为造成多数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不能充分发挥根本性作用的主要原因表现为以下三个。

(一)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尤其是县级中职学校都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没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经济条件有限,教师待遇较低。为了保证正常开课,一些学校在招聘思想政治课教师时急于求成,导致教师队伍素质良莠不齐。这些教师没有深厚的文化理论功底,缺少教学经验,科研能力较弱,缺乏进取精神,致使中等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中等职业学校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视程度偏低。

目前,大多中等职业学校为了加大招生和就业力度,最大限度地加强学校专业和硬件建设,增大学校的宣传力度,在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方面费尽心思,而忽视学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忽视中职学生重要职业素养之一的思想教育,呈现舍本逐末的情况。

(三)思想政治课教师对该门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大多面临直接就业,没有或缺少升学压力,任课老师对所任教的学科不够重视。大多数思想政治课教师持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认为职业学校培养学生是专业教师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这就使得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主动进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不高。

根据以上三种情况,我认为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势在必行。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人生目标、价值取向和能否成为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人才。而改变这种现状的最有效办法有以下三个。

(一)增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吸引力,从而吸收高素质的思想政治课教师。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彻底改变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现状,首先要有高素质的师资力量。中等职业学校需要在学校管理、办学方向、办学理念、服务定位等方面扩大影响,提高人气指数,形成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从而增强吸引力。同时,学校人事、教务主管领导也要制订科学的人才聘用制度,采用科学的人才聘用方法和管理办法,使更多的思想政治类优秀毕业生对学校加深了解,产生向往之情。对已经聘用的教师要跟踪调研,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使之在免除后顾之忧的情况下轻装上阵,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研究之中。对新聘任的教师,要结合实际制定新教师奖惩制度,使优秀者获得表彰或奖励,真正体现出绩效的作用,从而督促后进教师。

学校应向更多大学应、往届毕业生或普通高中优秀政治教师提供有关教师招聘的翔实信息,让其最大限度地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提高学校的信任度,避轻就重,筹措资金提高教师的待遇,使教师内心的愿景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使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类人才参加本校的教师招聘,最后择优录用,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师的师资力量。

(二)加大中等职业学校内部现有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培训力度,使教师持久胜任中职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教学。

研究表明,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教师必然会产生职业倦怠,思想政治课教师也不例外。为改变这种现状,使思想政治课教师时刻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探索的精神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尤其要重视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使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升,育人能力不断提高,敬业精神不断增强。学校既要坚持好校本培训,又要注重“走出去”学习,让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思想”得到最大限度的解放,从“根部”获得足够的“营养”。

在校本培训上,校内教务主管部门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制度,使教师既受制度的约束,又在制度上获得激励。校本培训还要注重实用价值,切忌培训空洞和形式主义,形式上要尽量做到简单便捷,内容上要切合中职学生的思想教育需要,使教师根据培训的内容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思想政治课培训内容要紧密围绕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培养确定。

学校的智慧是有限的,闭门造车会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也很难满足新时期中职学生思想教育的需要。在思想政治教师“走出去”学习上,学校需要“舍得”。在信息时代,空中课堂、网络培训、高校培训、专家讲座等各种培训形式都是可取的途径。教务部门要经常搜集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培训的信息,并及时对其进行精细筛选,只要是对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师业务能力提高有较大作用的培训就应该派出学科优秀教师代表参加,代表通过学习,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带回学校,再对全体该学科教师进行校本培训,这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教师政治思想情况篇12

1 提升自身修养是高校政工师的必修课

1.1 打下良好的根基

高校政工师是一个特殊的工作,涉及的内容广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政工师的核心工作,要积极有效地完成思想政治工作要打下良好的根基。首先,要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高校政工师在面对各种复杂情况时,都要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牢固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治方针,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同时,要与师生做好联系工作,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发展动态,积极做出应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政工师要具备基础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知识,在工作中要始终保持一种谦虚朴实的作风,要以广大师生作为工作和出发点和落脚点。

1.2 培养优良的道德素养

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政工师,首先要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对自身有一个客观积极的认识,能够走在时代的前列,同时带领和影响广大师生,始终将党的利益和他人利益放在前;其次,要具备吃苦在前的优良品质,在任务和危难之时能够冲在前面,做改革的先行者。在生活中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用自己的行为影响人。最后,要严格要求自己,始终拥护党的决定,并率先垂范,积极要求进步,为广大师生做出示范。

1.3 提升业务能力和修养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涉及的内容十分复杂,对政工师的能力要求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3个方面:首先要能说。政工师要具备一定的口才,无论是在演讲还是做学生思想工作时都要有理有据,以情动人,用语言感染人,教育人。其次要会写。政工师需要具备公文写作能力,而且要有一定的文采,如果文字毫无色彩,只有空话、套话,不仅使人产生反感,没人愿意读,同时也无法真正有效地解决问题。最后要能干。政工师要充分深入到广大教职员工当中,不断地开展研究,积极有效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使工作不仅能够顺利开展,而且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

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艺术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这一群体也在发生着不断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积极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同时也要积极有效地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使他们的思想与生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激发出来,增强师生之间的凝聚力。

2.1 沟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桥梁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对象是广大教职员工,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他们是一个充满朝气的群体,有着旺盛的求知欲,对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信息都十分渴求,面对这样一个群体,政工师需要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这不仅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和保障,同时也能够使他们时代保持旺盛的精力,努力提升个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仅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同时也能够站在更高的层面,努力发挥自身能力,积极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为高校创新发展贡献力量。高校教育工作是一个秩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沟通交流的过程,因此,政工师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开展起来,尤其在当前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政工师的沟通能力更为重要,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2 实事求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

高校政工师要具备了解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要对学生的思想状况、愿望要求有真实的了解,不仅要了解问题的表象,还要对问题背后的症结所在有所了解,在全面了解问题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与学生达成共识,对其中存在的顾虑与问题进行解疑答惑。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实事求是作为指导方针,一切从实际出发,最终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

2.3 科学发展观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

政工师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要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积极了解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政工师可以加强与大学生的互动交流,使其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有更清晰的了解,从他们的行为反映中获得信息。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大学生人数逐渐攀升,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提出了挑战,因此,政工师要更认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情况,对他们的生活、情感、思想等方面有更全面地了解。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由于高校广大师生之间的思想、年龄都有较大差异,因此,政工师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也要区别对待。合格的政工师会通过了解和分析不同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思想状况,并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方法,取得预期的效果。可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十分复杂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解决。想要做到真正深入到大学生群体中,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情绪进行分析。只有针对不同的大学生进行分析,才能采取更有效地解决方法,使思想政治工作有序开展。由于大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仍然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这就要求政工师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以客观的眼光看待事物,灵活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并在工作过程中开拓新思路和新途径,不仅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等方面与时俱进,同时也要克服一切困难,增强勇气,以必胜的信念投入到工作中。

2.4 真诚关怀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