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居家护理合集12篇

时间:2023-08-25 09:11:05

老年人居家护理

老年人居家护理篇1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随着人口逐渐老龄化,我国六十岁以上的人口有1个多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人口老龄化,无疑会给社会以及家庭带来诸多问题,如:养老、家庭、环境、社会福利、收入保障等,但是,社会人口的老龄化,是我国社会稳定,人民生活福足的具体标志,同时老年人是社会和家庭的宝贵财富。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初级阶段,虽然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仍然难以面对如此庞大的就医需求,养老是一门科学,不能粗放管理,从而,医疗服务模式社区化、家庭化成了必然趋势,老年人将会是社区、家庭健康护理的主要受益者。

要做好家庭老年人的护理,必须了解老年人的特点:

1、老年人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其生理、心理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也是各种疾病的好发时期,因此了解老年人的特点,及时予以生活及心理护理,能不同程度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其愉快度过晚年生活。

2、心理特点

当人步入老年后,社会角色会发生重要改变,似乎已退出了社会舞台,退休后的失落、与子女的代沟、与社会的脱节等渐渐被忽视凸显了他们的矛盾心理,会出现强烈的失落感和无力感,也会相应引发一系列特征如:自卑、孤独、固执、落寞、怀旧等。

3、生理特点

进入老年,从外观到内在生理代谢、器官功能都有相应变化,外观形态的变化自然一目了然,如须发渐白,稀疏。老年人皮肤弹性减弱,皮肤松弛,眼睑下垂,面部皱纹增多,额头、眼角出现抬头纹、鱼尾纹.皮肤出现色素沉着、褐色斑.反应迟钝,步履蹒跚等。

3.1代谢功能改变―基础代谢率下降、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增高,基础代谢率下降,加之老年人体力活动量减少,结果是能量消耗减少。

3.2中老年人骨的无机盐含量下降,导致骨密度降低。一般在30岁~40岁时人体的骨密度达到峰值,以后随年龄增高逐年下降,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绝经期妇女更是严重。

3.3消化系统的变化,如牙齿松动、脱落,会影响食物咀嚼。舌上味蕾减少,使老年人味觉明显减退,对甜、咸味都不敏感。老年人胃酸分泌不足,各种消化酶活性下降,影响对食物的水解及消化。将导致各种营养素的吸收率降低。肠蠕动缓慢,易患便秘,同时增加了有害物质在肠内停留时间。

3.4心血管系统功能变化,由于老年人心肌细胞内有脂褐质集聚,胶原和纤维增多等导致心肌细胞功能减退,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不能承担过重的体力活动,又因血管硬化,中老年人易患高血压,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远高于其它年龄段人群。

3.5视觉器官的功能变化,老年人眼球晶体弹性降低,眼周肌肉的调节能力减弱,视力减退。易发生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疾患。

3.6神经系统变化,老年人记忆力、听力下降。反应能力降低,肢体动作不到位导致老年人易发生意外伤害。

3.7 免疫系统功能改变,伴随老化进程的进展,免疫功能逐渐降低,使老年人对外界的刺激、伤害的应变能力下降,对各种疾病更为敏感,整个机体的协调作用和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也会减退。

3.8此外,神经与心理功能、肾功能、肝代谢能力均随年龄增高而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3.9老年人的体成分、新陈代谢、器官功能等的改变,是一个随年龄增高而缓慢的生理变化过程,这一过程可因疾病及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加速或延缓。老年人个体差异十分显著,因此加强身体、心理各方面的保健对预防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及推迟生理功能老化进程尤为重要,在膳食营养方面的妥善安排与调整亦是重要措施之一。

4、 老年人需要的是安静、舒适、卫生、整洁的生活休闲环境,家庭的环境因素有:

4.1为老年人营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当所处环境的噪音在50^60分贝时,会有吵闹感,并引起强烈的情绪波动,长期停留在嘈杂的环境会引起人体内分泌紊乱,此外,对于心脏病的老年人,安静也是一种治疗手段,家庭中创造一个宁静、优雅的环境,同时,老年人起居的房间,光线要比较好,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消毒、杀菌作用,日光照射,可以改善皮肤组织的营养状况,维持适宜的室内温度,保持最佳的湿度一般在50^60%,给人以舒适感,有利于老年人修养身心,每日应开窗通风,新鲜的空气对老年人尤为重要。

4.2为老年人营造良好的饮食起居环境:

老年人的饮食,是老年人健康的保障,但是,由于老年人的牙很多失落,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减弱,所以,我们要争取老年人的意见,选择适合她们的口味,同时保证老年人的营养,老年人的床,以床垫不下陷为宜,床的高度应以小腿的长度相等,便于起居,必要时选用辅助器。

老年人居家护理篇2

1 何谓“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效显著的智能和近记忆力的减退,同时合并有情感,人格的改变及定向力的障碍。它具备三个基本特点:①病人的意识是清醒的;②智能障碍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由原来正常衰退到不正常;③认知障碍是全面的。[1]

2 老年痴呆病人的家居护理干预

2.1 基础护理

2.1.1 晨间护理和晚间护理 家庭护理时应做好老年痴呆病人的晨间、晚间护理,保持他们舒适度和个人卫生。应经常为他们洗澡擦身、换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洗澡时将水温调整至37摄氏度以下,以免烫伤。[2]

2.1.2 口腔护理 因为老年痴呆病人,年龄大,病程长,有的出现严重的口腔疾病,咀嚼功能减退。所以口腔护理应加强以下几点:

2.1.2.1 假牙的护理 去除假牙的菌斑,可用海棉加肥皂水清洗假牙,睡眠时一定要脱去假牙,用清水浸泡。

2.1.2.2 口腔卫生 每天协助病人早晚刷牙,每次刷三分钟,饭后漱口也相当好,清除就餐时积存的食物,减少口臭。

2.1.2.3 加强咀嚼活动 提高咀嚼活动,可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同时又能促进唾液的分泌,减少发病。

2.1.3 皮肤护理 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特别是皱褶部位,用温水洗,淋浴,老年期痴呆患者到后期,卧床时间长,要特别加强皮肤护理,以免造成感染,避免褥疮的发生。[3]

2.1.4 饮食护理 对老年痴呆病人的一日三餐的饮食要合理,定时定量,高蛋白低脂肪,高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注意少吃甜食,不食过咸或过油的食品,戒烟酒,宜吃清淡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食物,将食物切碎,如果病人容易噎住,给一些软食,食物应富含纤维素以防便秘,并保证每天摄取足够的水分。因为老年痴呆病人注意力出现障碍,故吃饭时减少分心的事,确保病人安心就餐。病人对温度不敏感,不要给病人太烫的食物,提醒病人细嚼慢咽。

2.1.5 大小便护理 在卫生间门口贴上一个彩色或明显的标志,以便病人更易发现,提示病人定时排便排尿。睡觉前不要让病人多饮水,防止晚间护理不到,致使病人不舒服或皮肤长期受潮湿刺激而发生褥疮。对尿失禁病人,可用留置导尿管。

2.1.6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观察 通过观察其变化,可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家庭人员要学会测量。测量前应向病人解释,以取得配合,因老年痴呆病人有智力障碍,注意不要用口腔和直肠测温,每日测脉搏时,数呼吸次数,测血压前让病人休息15分钟,以消除劳累或紧张对血压的影响。

2.2 特殊护理

2.2.1 思维、记忆、计算能力的训练 帮助患者恢复以前的生活经验和能力,而不是教患者学习新的东西。可协助患者回忆过去的事情,保持长期记忆。如经常与患者聊家常,讲故事,看电视,玩扑克,下棋。或者给患者一些数字卡片,训练将其按顺序排列等。如我科有一位老年痴呆患者,已患病十年,他的家人经常帮助他回忆过去的事情,念他的回忆录,现在只要讲到他在战争年生的事情,他还会留下激动的眼泪。还可以让病人练习书法、绘画、记数字,训练使病人思想集中,增强注意力和记忆力。[4]

2.2.3 吞咽困难者的护理 老年痴呆病人中、后期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吞咽困难,要有专人照顾进餐,喂食时将头偏向一侧,每次一小口,以免食物团块梗阻、窒息。我科有一位老年痴呆病人,家人用婴儿奶瓶喂其喝水,每次一小口水,效果很好,避免呛咳的发生。[5]

2.2.4 家居安全的护理 最近我科收治了两位老年痴呆病人,在家中不慎跌到,导致腿部骨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针对老年痴呆病人最为常见的误吸、误服、跌倒等家居安全问题,对患者及家庭照料者进行安全护理知识指导,以降低家居安全问题的发生。

2.2.5 增加病人的定向力 熟悉的环境有助于定向力的增强,如在房门上留下醒目的标记,床头柜摆设个人熟悉的物品,看报纸,听广播等都可以加强其定向力。

2.2.6 协助病人增加人际交往 由于记忆力衰退和定向力障碍等,病人可能出现社会隔离或退缩,应辅助病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参加娱乐活动和户外活动。通过各种活动如散步、做操、游戏,促进家人与患者的交流,增加患者的自信心。对于肢体活动障碍不能参与者,可以通过观赏节目、活跃气氛为主,有利于消除紧张情绪,提高应激能力。[6]

2.2.7 预防走失 老年痴呆病人由于视力、听力下降,平衡功能减退,思维紊乱等原因,很容易走失。所以保障老年痴呆病人的安全是家庭成员的一项主要责任。[7]可以在病人身上放置一张写有病人姓名、年龄、住址和联系电话的卡片,以便病人迷路时路人能将送回,在晚上锁上大门,以免病人外出。去除刀剪等危险物品,拆除卫生间和病人卧室的门锁。

2.2.8 心理护理

2.2.8.1 病人家属的心理护理 给家属以心理情绪的支持,因为老年痴呆具有慢性和不可逆的特点,对家属的影响很大,要合理安排他们的生活,家庭成员间要默契,分工协作,处理好照料病人与工作,照料病人与个人娱乐之间的关系。

2.2.8.2 病人的心理护理 研究表明,使患者保持愉悦的情绪和心境,对维持和促进其精神健康和预防脑老化有积极的作用。语言是心理护理的主要手段。古希腊名医波克拉底曾断言:义务工作者有两样东西可以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老年痴呆病人早期心理变化最复杂,要求我们要用和蔼可亲的语言对待患者的健忘等问题,不要大声训斥。对于晚期痴呆患者,家人无法与患者沟通,则可以通过非语言的交流形式,如触摸、轻拍患者,使患者感到关心。在照顾时注意维护病人自尊,保持亲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3 护理新进展

目前治疗老年性痴呆尚无特效药,因此对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国内外护理工作者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研讨和实践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8]

3.1 护理人员要加强自我学习,熟悉老年痴呆的临床表现,不断提高护理老年痴呆患者的技能。

3.2 了解患者病情的发展情况、饮食起居的规律,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护理计划。[9]

3.3 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如社区的健康咨询,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

3.4 创造适合患者能力的舒适环境

患者的交流能力和处理外部刺激的能力往往存在缺陷,应为患者准备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使之安全、安静、相对固定,尽可能关注患者的行为问题。

3.5 家庭的理解和配合:家庭是患者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患者获得物质和精神享受的依托,是患者生活的精神支柱。

3.6 瑞典等国家是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也是老年性痴呆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他们专门设立了照料研究中心,研究老年性痴呆的各种照料问题。由医生、护士、家属和社区有关人员共同讨论确定患者出院后最合适的照料形式(独自在家、由社区工作者上门照料、住老年人护理院等)。研究中心还进行社区培训,组织一些适宜的活动,绘画、听音乐等,对老年痴呆进行辅助治疗。[10]

3.7 美国等世界上发达的国家对老年性痴呆的护理模式主要有3种。其中70%的老年性痴呆患者在家庭中接受家庭成员和亲戚朋友的护理。

总之,在当前我国老年性痴呆病人的研究起步较晚,各种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做好老年痴呆病人的家庭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老年痴呆病人的生活更加舒适、温馨、健康,充实而有意义。

参考文献

[1]《老年性痴呆病人护理210问》.

[2]张月华.老年痴呆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的研究.护理学杂志.2003,7(18):542.

[3]唐牟尼.老年期痴呆的流行病学研究.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8,25(2):83-86.

[4]尹建敏.高龄病人误吸原因分析及家庭保健.保健医学杂志.2002,2(2):67.

[5]何广明.现代管理五常法.第6版.香港:香港明窗出版社,2001.

[6]徐永能,等.老年痴呆病人家居安全的护理干预.中华护理杂志.2004,3:185.

[7]左月然.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中华护理杂志.2004,3:191.

老年人居家护理篇3

现代人们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好,人口老龄化也逐渐成为社会常态,我国是人口大国,老年人的数量庞大,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关连着千千万万个家庭。因此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护理已成为重要的养老服务,但是目前我国社区居家护理服务体系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1]。我国现阶段的家庭大多为421式的组成模式,在此基础上的子女养老方式已经成为现代年轻人的一种巨大负担,单靠家庭成员进行养老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无法保证老年人以及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甚至还时有悲剧发生。因此,使老年人老有所养已经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为了更好的履行相关责任, 一个以家庭为基础, 以社区为依托, 以机构为依靠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2], 但现阶段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的条件还不完善,能力有欠缺,制约的因素比较多。故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抽样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市人口较多的社区中选取其中3 个, 对社区内60 岁以上的362 名老年人按年龄分为3组进行抽样调查分析,一组为60~65岁,共180名;另一组为66~70岁,共130名;最后一组为71岁以上的老年人,共52人。所抽选的老年人都具有自我行为能力,不存在认知缺陷和沟通障碍;所有老年人均为自愿配合调查。

1.2方法 采用书面调查的方式,有老年人当场匿名填写相关资料,以及老年人自我书面表述反映相关情况。分析使用 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 χ2检验,以 P

2 结果

2.1护理需求程度 通过调查显示老年人在居家护理服务的基本需求平均数超过了60%,且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大其护理服务的需求也相应的增加,见表1。

2.2护理需求原因 通过调查得知,大多数老年人的护理需求主要表现为:①日常生活需求,老年人受到年龄和身体素质的限制,其日常生活常常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使其日常的活动受到极大的制约,尤其是部分单独居住的老年人。②医疗保健需求,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的健康状况逐渐下降,一些简单的医疗需求也会造成很大的不便,去医院就治往往压力更大,这种情况尤其需要居家护理;③有的老年人单独居住,缺乏家人陪护,精神世界极为空虚,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老年人形成孤僻、不安、郁闷、烦躁等负面情绪,对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都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居家护理服务,促进精神慰藉。

2.3影响因素 居家护理服务的影响因素主要有:①经济条件不允许,现阶段的居家护理基本都是有偿服务,对于很多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或者个人来说,居家护理是一种美好的愿望,需要护理但是不具备护理能力;②个人原因,部分老年人对于居家护理的理解不够,认识不全面,觉得没有必要实施居家护理;③部分家庭内部矛盾多,纠纷多,居家护理难以实施;④老年人居家护理机构缺乏,现有的护理机构也存在各方面的不足之处,如护理人员不足、护理不专业、应用设备缺乏、管理混乱等问题。

3 讨论

养老服务是指为满足老年人特殊生活需求而提供的生活照料和护理等服务,主要有生活照料 精神慰藉和医疗保健三大方面[3]。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护理是需要的,尽管存在各种问题但是多数老年人还是选择了接受居家护理来帮助自己的日常生活,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当前的家庭模式下,老年人更愿意通过居家护理来分担年轻人的压力。十二五期末,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人,占总体老年人的19.50%,完全失能的老年人将达到1240万,占总体的6.05%[4]。从这里可以看出居家护理已经不是单纯家庭和个人的自主意愿选择,已经全面升级为社会大问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直接和整个家庭相联系,如果养老无法保障,其家庭的生活也必然问题重重。老有所养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也是新环境下对养老的要求,养老不仅仅限于日常生活,给老年人增加幸福感才是新的养老目标。

现阶段居家护理的方式以有偿护理为主,这对于靠养老金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老年人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同时护理机构不健全,护理能力不足也极大的限制了居家护理的护理质量并且影响居家护理的全面发展,只有家庭支持,护理机构充足,且人员能力全面,管理方法得当,资源使用合理等几方面一起发力,才能释放各个方面能量,让更多需要护理的老年人得到优质的居家护理。

综上所述,社区老年人对居家护理服务是有很大需求的,尽管居家护理有一定的制约因素,但是居家护理已经是社会服务管理中重要一环,是可以帮助改善老年人在各种环境下的养老需求,释放社会能量的一种有效手段。加强护理机构完善服务体系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通过居家护理服务让老年人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范卉,龚秀琴.老年患者居家护理服务的发展现状与思考[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1):38-40.

老年人居家护理篇4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0.69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0-150-04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大难题。中国于2000年正式步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目前,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正在加速,各种养老问题逐步凸显。与此同时,慢性病发病率提高、老年病低龄化、长期卧床无法自理等现象的存在,使长期护理的需求日益增加。在老年人和慢性病人的护理上,传统都是由家庭来承担的。然而,家庭的小型化和核心化、妇女就业率的提高以及职业流动性的增强等,都给传统的家庭长期护理带来了挑战。

长期护理在国际上被通称为LTC(Long Term Care),其内容包括三大类:(1)传统家庭护理,即老年人居住在家庭,由家庭成员为其提供护理服务;(2)机构护理,即老年人住在福利机构或者医疗机构,由机构内的专业人员提供护理服务;(3)社区居家护理,即社区内的专门机构或组织以及其他护理人员向居住在社区或者家庭的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但不排除家庭成员提供的支持和帮助。上述第一种为家庭护理,后两种属于社会护理。

本文基于对北京市海淀区城镇老年人护理方式选择的调查数据,使用安德森行为模型,分析老年人对护理方式,尤其是对社区居家护理的选择意愿,同时,使用Logit模型对影响老年人护理方式选择的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一、理论模型和研究设计

(一)研究模型:安德森模型

安德森模型(Andersen Model)被认为是分析服务使用(service utilization)和预测服务需要的主流模型(Bass & Noelker,1987;Lemming & Calsyn,2004;Nogard & Rogers,1997;Wolinsky & Johnson,1991)。Wolinsky(1994)指出,尽管存在其他研究范式可供选择,安德森模型仍然是相关领域研究者的首选。该模型将影响个人使用服务的因素划分为三类:前置因素、使能因素和健康水平因素。不同因素之间存在因果关联:使能因素可归因于前置因素,健康水平因素可归因于前置因素和使能因素。

1、前置因素。该因素是对社会结构和个人心理状况的考察,主要有人口学变量,社会结构变量(教育程度、职业、民族、家庭结构、居住安排等)和态度变量(即对健康和服务的态度以及对疾病的知识等)。

2、使能因素。主要是对经济状况的考察,包括家庭资源变量和社会资源变量。家庭资源变量,包括收入、健康医疗保险、日常资源的种类和可获得性,用于测量个人自身寻求资源的能力。社会资源变量是指人口与结构、数量比、健康服务收费状况,还包括社区本身的城乡类型。

3、健康水平因素。包括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估(残疾状况、症状、诊断和总体状况)和健康状况的临床评估。

(二)研究设计

1、抽样方法。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北京市城镇老年人长期护理方式选择影响因素调查,本次调查于2013年9-10月在北京市进行。本调查采取实地调查与电话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采用“滚雪球”的抽样方法。主要在海淀区内老年人聚集的场所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对调查对象(及其家人)进行结构式访谈来获得相关信息。本调查发放问卷350份,经过筛除,最终收回有效问卷298份,深度访谈12例,回收率85.14%。所得数据录入数据库,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变量选择。根据安德森模型,拟选择变量情况如下:在前置因素方面,人口学变量选取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社会结构变量选取教育程度、家庭结构和成员关系、居住状况;态度变量选取了健康的态度以及关于疾病的知识。在使能因素方面,家庭资源变量选取了经济状况、医疗费用来源、过去三个月的医疗开支、医疗开支中由子女支付的比例;社会资源变量主要指是否接受过社区提供的护理服务。在健康水平因素方面,选取了日常照顾状况、健康状况、自理状况、患过几种慢性疾病等因素。

二、城镇老年人选择社区居家护理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一)样本的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中有男性134人,女性164人,男女性别比为1:1.22。样本的年龄段主要分布在60-69岁区间,占总体的72.15%。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分布相对离散,小学及以下、高中文化和大学本科及以上这三组的人数分布接近,分别占总体的18.46%,20.81%和20.13%。

统计有效样本的月收入水平,月收入主要集中在2001-3000元和3001-4000元区间,分别占总体的31.88%和28.19%,可见大多数老年人的月收入水平在2000-4000元左右。由于老年人的养老、医疗支出比重大,单纯统计月收入水平难以衡量其生活水平,还应考虑到支出,因此进一步考察“自评经济状况”这一项:统计结果显示大多数老年人认为目前收入“够用”,占66.11%,只有3.35%的老年人认为自己“很富裕”,20.81%的人认为“富裕”,8.72%认为“有困难”,1.01%认为经济状况“很困难”。

关于老年人的生活形态,在有效样本中,70.47%的老年人有2个及以上的子女,独生子女的占27.52%,还有2.01%的老年人无子女。在“与子女的关系”一项中,38.59%的老年人与子女关系“非常好”,49.67%和子女关系“比较好”。

在居住状况方面,52.68%的老年人表示“只与配偶同住”,这表明过半数老年人选择不与子女居住,多是与配偶居住。在“日常生活照顾”方面,一半的老年人是“自己照顾自己”,32.21%的“靠老伴照顾”,可见对老年人的照顾仍然是以传统的家庭照顾为主。

在健康水平方面,考察了样本的“患慢性疾病”、“自评身体状况”、“自评自理状况”和“过去三个月的医疗开支”等相关内容。其中,有61.41%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21.14%的老年人认为自己身体状况“非常健康”,35.91%认为自己“比较健康”,不到9%的人认为自己身体状况比较差。与此同时,61.07%的老年人生活“完全自理”,35.23%能“基本自理”,只有不到4%生活自理有障碍。以上表明,大多数老年人认为自己是比较健康的(57.05%),且生活能基本自理,但老年人中患慢性疾病的比例较高,长期护理的需求大。

(二)护理方式的选择意愿与其影响因素

考察样本“过去是否接受过社区提供的护理服务”,结果显示只有13.09%的老年人接受过,对于因变量“老年人对社区居家护理方式的选择意愿”,我们界定社区居家护理服务包括的护理方式有:在家中接受未受过护理培训的家庭服务员照顾,在家中接受受过护理培训的家庭服务员照顾,专业医务人员上门服务,社区人员上门服务和托老所、社区日间照料机构。

经过统计,31.88%(95个样本)的老年人愿意选择社区居家护理方式,49.33%选择传统的家庭护理方式,18.79%选择专业机构(医疗保健康复机构、老年机构等)的护理。由此可见,在传统的养老方式和目前的护理现状下,选择家庭护理仍然是多数老年人的首选。

根据安德森模型,对之前拟选择的自变量分别与因变量(是否选择社区居家护理)做列联分析。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受教育程度这一自变量和因变量的交叉列联表,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如下:

由结果可知,卡方检验P值为0.000,小于0.05,所以可以认定两变量之间相关性高,即可认定检验结果成立。

按照同样的方法,对拟选择的其他自变量逐一检验之后,检验结果如下:性别(P=0.995),年龄(P=0.206),婚姻状况(P=0.040),退休前职业(P=0.359),受教育程度(P=0.000),子女数量(P=0.000),与子女关系(P=0.205),居住状况(P=0.694),对健康的态度(P=0.025),经济状况(P=0.045),医疗费用是否自费(P=0.001),医疗开支(P=0.728),医疗开支中由子女支付的比例(P=0.038),是否接受过社区提供的护理服务(P=0.040),日常照顾状况(P=0.000),健康状况(P=0.471),自理状况(P=0.305),是否患有慢性疾病(P=0.556)。

对于P值小于0.05的自变量,可以认为与因变量相关度高,从而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三)对影响护理方式选择因素的回归分析

1、变量的选择。根据上一节有关影响老年人居家护理方式因素的列联分析,结合安德森模型的三个因素,我们选取了以下共9个自变量:在前置因素方面,选择了人口学变量中的婚姻状况;社会结构变量中的受教育程度、子女数量;态度变量中的对健康的态度以及关于疾病的知识。在使能因素方面,选择了家庭资源变量中的经济状况、医疗费用是否自费、医疗开支中由子女支付的比例;社会资源变量中的是否接受过社区提供的护理服务。在健康水平因素方面,选择了日常照顾状况。因变量为被访对象对社区居家护理方式的选择意愿。

本文对其中的一些变量做了处理,以便能更好地进行统计和估计:关于“健康态度”变量,调查问卷设计了有关健康态度的量表,从“很同意”到“非常不同意”共有5个维度。在数据处理中,将“很同意”赋值5分,依次降低,“非常不同意”赋1分。关于“医疗费用是否全部自费”变量,由问卷中的“医疗费来自哪些方面(多选)”处理而来。只选择了“夫妻俩自费”和“子女支付或其他亲属支付” 两项或只选了二者其中之一的,表明其没有制度性的医疗保障,因此需要全部自费;此变量中,以0=全部自费,1=不全是自费。关于“经济状况”等变量,数据录入与问卷答案的顺序相反,即上述情况越好其值就越大。

2、方程模型的设定。根据前文的界定,我们设定老年人“愿意选择社区居家护理=1”,“愿意选择其他护理方式=0”。使用对数单位模型(Logit)进行处理,根据Logit模型的定义:

P(Y=1)=ΣαiAi+ΣβiBi+ΣδiCi +ε

其中Ai、Bi、Ci为影响因素向量,αi、βi、δi分别为各影响因素的系数,ε为随机扰动项。根据上述的变量选择,使用计量软件进行估计,结果如下:

3、回归结果分析。关于老年人选择社区居家护理的意愿,根据Logit模型的回归结果,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从前置因素来看,教育程度与选择意愿存在很显著的正相关(Sig.=0),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倾向于选择社区居家护理,可见教育程度较高的老年人能结合目前的护理现状与老龄化的国情分析各种护理方式的优劣势,越来越认可社区居家护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健康态度与选择意愿也存在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Sig.=0),这表明健康态度越高的老年人也越可能选择社区居家护理,健康态度主要是关于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坚持每天的体育锻炼、定期的体检、关注自己的身体情况和注重饮食健康等方面,对健康的关注使得老年人了解何种长期护理方式是最适宜的,因而健康态度越好越倾向于选择社区居家护理。

其次,从使能因素来看,经济状况是一个影响选择的很显著的因素(Sig.=0),呈显著的负相关,这表明经济状况越是富裕的老年人反而不愿意选择社区居家护理。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老年人护理服务选择的重要限制因素,如果经济状况不佳就只能依靠家庭成员(通常是子女)的护理;如果经济状况良好,那么更高层次的专业机构护理、专业私人护理会是他们的首选。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我国的社区护理服务发展不尽完善,服务方式单一且水平较低,不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高水平的护理服务需要。此外,近三个月医疗开支中子女支付的比例与选择意愿呈现出负相关的显著性(Sig.=0.029),子女支付的比例越高老年人越不倾向选择社区居家护理。父母总是为子女着想,一旦子女为自己的医疗费用支出过多,父母会认为自己成了儿女的“负担”,在需要护理时担心麻烦子女,因而更倾向于选择自己或老伴照顾,为儿女减轻照顾负担。再次,本文认为之前是否接受过社区的护理服务也会影响之后对社区居家护理的选择,从结果来看也证实如此,二者存在着较显著的负相关(Sig.=0.015),这表明目前的社区服务的方式和质量不能令接受服务者满意,此前接受过社区服务的老年人今后反而不愿意选择社区居家护理了,可见现有的社区服务尤其是老年人护理水平亟待提高。与之相反的是,医疗费用是否完全是自费这一因素并没有对选择意愿产生太大的影响,更多的影响还是来自个人及家庭的经济状况。

最后,从健康水平因素考察发现,日常生活照顾与选择意愿的体现出显著的正相关(Sig.=0.004)。可以看到日常生活由保姆或者社区的专业服务人员照顾的老年人是更愿意选择社区居家护理的,这与平常得到的感性认识也是相吻合的。如果是平时由家庭成员照顾的老年人,在失能后需要护理时还是会选择以往习惯的家庭成员护理的方式。

三、结论及建议

本文利用安德森模型(Andersen Model),并通过相关的计量检验, 对老年人是否愿意选择社区居家护理的服务方式,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主要能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1、在前置因素方面,教育程度和健康态度与选择意愿有很显著的正向关系。因此,为了提高老年人选择社区居家护理的意愿,可以加强社区居家护理的宣传,使公众加深对社区居家护理的了解,同时鼓励老年人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阳光健康的心态。

2、在使能因素中,经济状况、子女支付医疗费、之前接受的社区服务与选择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关系。这充分说明目前我国社区护理服务的水平还非常有限,服务方式亦较为单一,不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高水平的护理服务需要。

3、在健康水平因素中,日常生活照顾的方式与选择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因此,为了提高选择社区居家护理的意愿,需要着重培养老年人的护理习惯,提高目前社区护理服务的比重,改变公众的护理观念。

社会老年护理事业必须统筹规划, 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在老年长期护理事业的发展中,政府需要起主导作用,通过开发与整合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资源,尽快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充足的优质护理服务。我们建议,及早制定相应的政策计划,加强老年护理服务事业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大公共财政对基本医疗服务和老年福利事业和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发展社区护理服务事业。建立和推行长期护理保险。构建以社区为中心的社会护理服务网络,控制护理机构的比例与合理布局,提高护理的质量,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整合与老年长期护理有关的机构,建立专门负责护理事业的管理机构。通过正规教育和培训加快社区护理专业人才和管理人员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中国统计局.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Z].2001-3-28.

[2] 田申. 我国老年人口长期护理需要与利用现状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5,(01):71-72.

[3] 徐勤、汤哲. 我国长期护理的现状与趋势[J]. 人口与经济, 2007,(02):7-9.

[4] 李鸿儒. 从供需角度分析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构建和发展[J].现代营销,2009.

老年人居家护理篇5

1.1 国外现状

在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有相当丰富的经验,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已经相对成熟,同时还形成了与之相配套的体制。以美国和英国为例,美国的PACE全方位养老服务项目就是通过多科合作模式,让老年人享受到全方位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英国重视人本精神,通过多种形成的养老服务以及完善的监督体系,开展个案管理式养老服务,同时采取分级的方式对养老护理员进行培训。这些对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建立有重要借鉴作用,同时为我国社区养老服务更好的开展、体系更加的完善提供经验支持。

1.2 国内现状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我国开始实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这一养老模式历经20多年的进步和发展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在上海、大连、广州、宁波等多个城市分别开展了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试点,且取得良好效果。尽管我国在新型养老模式建设方面有一定成绩,但因制度、资源等因素影响,制约着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与老年人对养老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距离[2]。

2 影响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

2.1 健康状况

有研究显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其健康状况有直接的联系,在老年人群中通常存在关节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功能障碍,出现行动、肾功能、视力等方面的障碍,对老年人各方面的生活质量有直接影响。伴随老年人疾病情况和疾病种类的加重和增多,使得其健康状况处于下滑状态,这也会影响着老年人的心理状态,降低其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社会参与度,加重经济负担,从而降低了生活质量[3]。

2.2 经济状况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生活质量容易受到经济状况影响。有研究指出,每月收入在1000元以上的老年人生活质量评分比月收入不足1000月的老年人高。据相关调查显示,生活质量与财务满意度之间呈正向相关关系。老年人经济状况越好,其社会经济形象越佳,这可以提升其生活质量[4]。

2.3 身体活动

身体活动作为一种生活因素,不仅可以降低风险,同时对疾病发生有延缓作用,另外还可以使老化程度得以减缓。有国外学者指出,身体活动与自我效能、自我价值之间呈正向相关关系,进而使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2.4 文化程度

老年人文化程度越高,则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生活质量越高,两者之间呈正向相关关系。通常情况下,老年人的文化水平高,其健康观念则更加积极,对精神生活质量较为重视,可以使自己心理状态得到良好调节,以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生活质量比较高。

2.5 社会支持

据国外报道指出,生活满意度与社交网络之间呈正向相关关系,老年人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之间有直接的联系,对于老年人而言,社会网络的建立与保持可使其负性情绪减轻,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在国内报道中,社区支持变量影响较小,说明我国现阶段社区对老年人养老支持存在一定限制[5]。

3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人护理需求

3.1 日常生活护理需求

有学者对某省1018名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生活照料方面,老年人的需求度最高,尤其是需要长时间卧床的老年人,对社区的日常生活护理需求极高,如洗漱护理、进食护理、饮水护理等。也有研究指出,老年人对日常生活护理的需求度随年龄增长也不断升高。对于此,社区应对社会资源进行积极整合,为社区老年人,尤其是高龄、体弱老年人提供多种优质护理服务。从政府角度来说,应基于社区服务强化建设外部资源,如老年食堂、老年活动室等。另外,还应不断强化照顾护理团队的精细化和专业化以及志愿者服务的持续化和多样化,增加社区宣传力度,使照护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升,使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需求得到满足。

3.2 个体化护理需求

老年人居家护理篇6

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我国传统养老模式还存在许多不足,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机制颇为重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公园街道重视社会福利事业,积极探索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新途径,于2002年9月首创“居家养老院”,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纽约时报、读卖新闻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了“居家养老院”的情况。

美国驻沈阳总领事、日本养老问题专家多次考察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人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解决了一个世界难题。”民政部领导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新模式,具有创意的就业新形式。”

一、居家养老的概况

居家养老,不是指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而是特指与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紧密联系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即在城市的各个社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人们可以向服务站申请医疗和家政服务,由服务站派人到家中提供有偿的各种长期服务的养老方式。大连的具体做法是:根据社区老人经济条件和养护员岗位的需求,分为A、B、c、D四个档次。A类:每户每月享受政府养护补贴300元,条件是户籍、居住在本地,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的高龄(80岁左右)三无老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的人);无子女享受低保的老人。B类:每户每月享受的政府养护补贴200元,条件是户籍、居住在本地,生活需要照料的男70岁、女65岁以上的老人;双亲老人家庭月收入1000元以内(含1000元)、单亲老人家庭月收入在600元以内(含6OO元)的;年龄在70岁以上的病重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卧床不起、下肢瘫痪等重大疾病由医院出具证明),如其子女是本区下岗失业人员,可以作为养护员选用,但必须经过街道、居委会人户调查,情况属实,由居委会张榜公布3天,如无异议,可享受政府补贴。C类:每户每月享受政府养护补贴100元,条件是在享受B类条件以外的社会老人生活需要照料的;夫妻一方有重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另一方是失业人员且同时享受低保待遇家庭的。D类:居住在本地,经济条件较好,需要此项服务的自费老人。居家养老审批时间定在每月的10日前,由所在街道将申报者的户籍、工资、医院证明等相关材料各一式两份(原件、复印件各一套)报送区民政局社会福利科审批。

沙河口区中山公园街道现有六十岁以上老人9700多人,占辖区人口的12%,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600多人,孤寡老人近20户。通过调查发现,全街道共有47户特困老年家庭急需照顾,有的是孤老户,有的是子女下岗、失业无力赡养户。以前,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经常在生活上给予他们帮助和照顾,但是由于人力有限,时间不固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另外随着退休职工纳人街道管理,社区干部愈加繁忙,很难长期担负起照顾老人的任务。虽根据“星光计划”要求,在对老人服务上,建立了三级服务网络,为老年人建立了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每个社区都有老年活动室和室外健身器材,但对重病、孤寡老人“老有所养”的问题仍未解决。同时,街道有许多下岗职工,尤其是大龄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困难,长期在家,靠低保金过日子,生活十分坚苦,而下岗女工都是料理家务能手,加上老人的特点是恋家,所以街道巧妙地将这两个弱势群体结合起来,先将下岗女工培训成养护员,再利用社区慈善会所得捐赠支付养护员工资,这样既解决了照顾扶养老人问题,又解决了就业问题,可谓一举两得,开创出一条不设围墙的家庭养老模式。

由于居家养老费用低、服务周到、家庭氛围浓、适合老人生活习惯、符合中国国情,所以到各层次老人欢迎,居家养老迅速发展起来,由最初的13户17人发展到现在的77户118人,这一做法也得到了社会有关部门的认可,沙河口区在全区16个街道推行这一做法,目前沙区居家养老院已发展到498户,2003年居家养老院获得区长特别奖,目前此项措施已在大连市全面推行。

二、居家养老的组织机构

为了促进沙河口区社会福利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工作步伐,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促进沙区居家养老事业健康、适度、有序的发展,特设立以下机构。

第一,沙河口区成立居家养老院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民政局社会福利科,负责行业审批、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及福利养老人员的审批,把居家养老院纳入社会养老机构重点指导、服务、管理范围。

第二,街道成立居家养老院管理中心。管理中心负责街道和社区的居家养老日常管理工作,院长由街道主管民政工作的副主任担任,副院长由街道办事处社会事务科科长兼任。主要职责是:研究确立家庭养老院的工作计划、措施的实施,人户摸底调查,制定各项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确定居家养老院的养护对象和养护员;负责签署养护员协议、养护员的调配、管理、考核和培训、发放养护员的工作补贴;协调相关部门的工作关系,募集慈善资金等。

第三,社区居委会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站。站长由居委会主任兼任,主要职责是:调查、采集家庭养老需求信息,上报社区需要增加的养护对象;定期征求老人意见,改进服务;负责养护员的管理、业务学习、考核和业务讲评;为有家庭养老需求的老人选派养护员;负责居家养老院的设施建设与维护;传达部署养老院工作任务。

第四,居家养老院。每个居家养老院由一名养护员和一户被养护对象组成,养护员与老人签订协议书和服务承诺,养护员必须遵守职业道德,爱心奉献,热情服务;必须每天到老人家中提供服务,清扫卫生,买菜做饭,和老人谈心,带老人看病等。有病、有事需要到居委会请假,居委会派人接替,养护员每日填写日记和家庭财务收支帐;经求老人意见,居委会月考核、季评议,如果老人不满意可提出更换养护员。

第五,社区医院。社区为每户居家养老院选派家庭医生,为每个老人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载老人的身体健康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和预防;每周一次为老人体检并做好记录,为每个老人发放一个急救卡,老人可享受免费就诊;定期对养护员进行日常护理培训和老年人常见病例护理以及各种急救常识的培训。

第六,监督员。监督员由街道老龄委、退管站和部分老党员组成,负责养老院各项制度的检查落实,对养护员工作实行监督、检查,征求养护对象意见,及时提出有利于养老院建设和发展的建议。

三、居家养老的发展趋势

居家养老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各方面趋于完善,目前正向“六化”方向发展。即管理规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市场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对象公众化、养护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

1.管理规范化。养老事业水平是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居家养老院从创建到现在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规范居家养老院的发展,市、区政府出台了《大连市家居养老院实施办法》、《关于加快推行社区居家养老院建设实施方案》等三个文件,明确了指导思想,确定了工作目标,即“十五”期间,沙区要建成区、街道、社区三级规范的居家养老院管理机构,确保生活需照料的三无老人、享受低保的老人,全部纳人居家养老院福利服务养老范围,满足社会老人居家养老的需求,提供有偿、低偿的养老服务;各街道建立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必须具备“9有”,社区建立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做到“六统一”,即统一标识、统一服装、统一合同文本、统一体检、统一培训、统一管理,建立养护员考勤、考核、评议、奖励制度,使居家养老院在管理体制、用人制度、补贴标准等方面建立科学的管理规范。

2.投资主体多元化。目前制约居家养老事业发展的最大问题是资金,随着居家养老规模的日益扩大,供养对象的增多,支付养护员工资标准的提高以及培训费用、管理费用的增加,资金不足、来源渠道不稳定等问题凸现出来,必然制约、影响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发展居家养老的资金应建立多元的筹措和运行机制,具体的方法是:政府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沙区政府为每个街道下拨居家养老院开办事业费,对无子女、享受“低保”的老人,区政府每月资助300元养护费,低收人老人每月补助200元,社会老人人均月收人低于1200元的月资助1120元。区政府年出资十万元用于养护员公益岗位工资和培训,每年市民政局发行1-2次专为居家养老筹集资金的社会福利,所得资金款项用于居家养老费用。沙河口区成立慈善总会,各街道成立慈善办事处,动员社会力量向海内外募集款项,对捐助额4千元以上的单位、个人可给予一年“冠名权”,长期包户捐助可予以永久“冠名权”,对为社会福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可授予荣誉称号。

3.运行市场化。居家养老事业要按照产业化、市场化经营的思路发展,在管理方式、用人制度、分配制度、责任制度等方面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努力实现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沙区居家养老院已发展到498户,其中享受资助的“三无老人”仅41户,其余全部自费。目前,全市已发展自费户500多户,养护费每月300-1300元不等。沙区今后的工作重点是通过政府对居家养老的老人资助和政府购买公益岗位发展自费户,未来居家养老市场潜力非常大,不仅适合“独居”、“空巢”老人,而且适合与子女同住的老人,这种方式使双职工子女白天安心工作,免去其后顾之忧,晚上同父母享受天伦之乐,又可以节省子女去养老院探视的时间,费用适中,因而受到不同层次老人的欢迎。

4.服务方式多样化。目前居家养老院提供的服务是老人需要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随着其发展还要满足老人更高层次的需要,根据不同老人特殊需求不断充实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满足老人的个性化需求,形成完整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比如根据老人兴趣、爱好提供服务,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健康老人提供室内外活动场所,社区医院为低收人老人提供免费医疗服务。根据老人的不同需求,为老人提供小时服务、单项服务、日托、相谈等服务。中山公园街道还联办了“夕阳红”养护院,为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24小时服务和针对临终老人的“临终关怀”。

5.养护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居家养老服务是新的“银发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劳动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要根据需要有计划地优先在公共服务社及辖区失业人员中培训养护员,逐步建立职业资格和职称序列等级管理制度,提高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沙区中山公园街道与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大医护理学院联合办学,建立了中山公园居家养老培训基地,利用高校的师资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基地常年开设家庭护理、老年心理、老年常见病防治和急救知识、养护员职业道德规范等课程,请专家教授讲课,建立标准化题库,使养护员培训正规化。市劳动局为居家养老院设立养老护理员职业标准,并逐步建立养护员职业资格和职称评定制度,未来的养护员的工资依职称和服务质量而定。中山公园街道目前已培训253名养护员,184位已走上养老护理岗位,并且和市内各军队干休所达成协议,派出养护员40多名。

6.服务对象公众化。居家养老院在确保国家供养的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和无子女享受“低保”老人需求的同时,为社会老人提供有偿和低偿的居家养老服务,鼓励有支付能力的老人自费享受居家养老服务,做大做强“银发产业”,即解决了老人的需求,又解决大量失业人员就业。

四、发展居家养老的重要意义

老年人居家护理篇7

1美国老年居住建筑发展经验

1.1老年住宅相关机构

1965年,美国就制定了《美国老人法》,对老年人的居住问题进行了法律上的救助。美国老年住宅的相关机构主要有:①美国老年住宅服务协会(TheAmericanAssociationofHomesandServicesfortheAging)(AAHSA)。②美国建筑师学会老年住宅设计中心(TheAmericanInstituteofArchitects(AIA)DesignforAgingCenter(DAC))。每两年,AAHSA和DAC共同举办“老年住宅设计竞赛”,申请人既可以是设计师,也可以是投资或经营老年住宅的业主。如2001年,共收到73个项目申报,选取68个项目出版了《DesignforAgingReview,6thEdition》,其中7项被评为优秀设计奖。

1.2美国老年人居住问题的解决方式

美国解决老年人居住问题,主要通过以下一些方式:①新建老年人公寓及老年人社区,建造多种形式的老年住宅,供老人选择;②对老年人居住的旧房进行改造,或将旧有建筑建成老年住宅;③建造活动住宅供老年人使用;④政府对老年人实行某种住房优惠政策,如拨款或提供低息住房贷款、以优惠价出售公房、提供各种形式的住房补贴等;在土地税等方面,对老人有减免的优待;⑤美国政府规定,租赁给老人的公寓,不得随意对老人提高房租;对经营管理老年住宅的机构,政策上也给予一定的倾斜。

1.3美国老年居住建筑的类型

美国老年居住建筑是由老年护理院发展起来的,起初的护理院设计基于医院的规范标准,常常2人或4人共住一室,服务设施有限。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发商和养老院的经营者开始推出不同的老年居住场所供老年人选择,老年居住建筑类型呈现多样化。1975年美国参议院老人委员会将老人居住建筑分为了独立退休住宅(independentretirementhousing)、集合住宅(congregatedhousing)、个人照护住宅(personalcarehousing)、专业护理之家(skillednursinghome)、生涯照护社区(lifelongcarecommunity)5种类型①。2000年美国老人住宅协会将老人居住建筑分成了6种类型,分别是老年公寓(seniorapartments)、老人集合住宅(congregateseniorhousingwithoutassistedliving)、老人服务住宅(congregateseniorhousingwithassistedliving)、生活援助型住宅(free-standingassistedliving)、专业护理之家(assistedlivingwithaskillednursingorspecialtycareunit)、持续照护退休社区(continuingcareretirementcommunities)②。其中,持续照护退休社区实际上就是包含了多种老人居住建筑模式的集合体,当退休社区、老人集合住宅、老人服务住宅、生活援助型住宅、护理之家等相邻布置且规模较大时,就会被称为持续照护退休社区。如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FarnsworthGardens社区就属于持续照护退休社区(图1),是由独立的老年公寓、生活援助型住宅、老年人俱乐部以及附带一定数量床位的专业护理之家组成。在众多老年居住建筑类型中,老年居住交通等,也成为不少老年人向往安渡晚年的场所,但由于城市中心土地昂贵,因此,不少的老年社区向高层发展,综合独立、辅助及护理居住于一体。由美国PERKINSEASTMAN建筑事务所设计的2006年建成的东京首座老年退休居住社区(图5),就代表了这种在城市中心建设老年退休居住社区的发展方式。这座31层的老年退休居住社区位于东京市中心区,其设计理念就是要为那些乐于在城市中心安度晚年的老年人提供舒适的居住场所以及酒店式公共服务。建筑由六层裙房和二十五层的塔楼主成,其中一、二层及顶部两层为公共部分,内容包括:一层门厅接待及服务、文具图书和礼品店、图书室、阅览室、多媒厅及表演厅、咖啡及茶室、烧烤餐厅等,二层有健身房、有氧运动室、游泳室、日式浴室、美容厅、休闲交谊厅、芳香理疗、按摩理疗及健康门诊等。顶部两层为可饱览港湾景色的餐厅、酒吧及私人俱乐部。三至六层提供134个护理和辅助生活的居住单元,其中,三、四层为辅助居住公寓层,五层为护理居住,六层是专为患有老年痴呆症老人所提供的护理居住单元。七至二十五层为老年独立居住公寓。纵观整幢建筑,把老年护理居住、辅助居住和独立居住综合在一起,配之完善的服务设施,体现了老年退休居住社区所追求的目标。

2近年美国老年居住建筑的发展趋势

2.1老年居住环境社区化与服务管理酒店化

不少老年人退休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理状况的老化,会从独立生活演变到需要适当的辅助照料,也有一些老年人会需要迁入护理居所。如果将老年独立、辅助及护理居住组织在一起,形成老年居住社区,这将方便老年人退休后的生活,他们不需要随身体状况的变化,四处寻找合适的居所,不断地搬迁。这就是在美国各地近年逐渐兴起的持续照护退休社区,这种老年退休居住社区的规模一般在200人以上,大型的会在400人以上③。庞大的老年居住社区,不仅方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而且有助于支撑大型的公共活动设施和良好的后勤服务。在公共设施的设计以及服务方面,近年有酒店化的趋势,例如不少居住社区,在餐厅设计方面,不仅安排有普通餐厅,更有正餐餐厅、风味餐厅、酒吧、烤饼店等。由于一般老年退休居住社区占地庞大,所以,许多居住社区坐落在拥有良好自然环境的市郊。但是,城市中心有丰富的社会公共资源,众多的文化娱乐设施,方便的公共感,不会有医院式护理的拘束。而且,每个家园严格控制在七至十个居住单元,护理员与每位老年人可以保持近距离的关系,便于更好地了解每一位老年人,进而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该项计划对建筑设计也有清晰的要求,平面布局上要求每一个家园围绕壁炉由起居室、餐厅和开敞式厨房组成家园的起居中心,餐厅的大小能够容纳所有的老年人、护理人员及两位客人同时进餐。每位老人有配备卫生间的卧室,室内有医药柜,并安装有移动装置。每一家园都设有带围栏的户外散步庭院,有两个出入口等。2003年8月,在密西西比州Traceway建成的护理院就是由该发展计划资助新建的老年护理家园,这是为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年人所建立的护理院(图6),设计按照绿色家园的设计要求,餐厅等公共使用空间位于建筑的中央,十间配备有卫生间的卧室周边布局。庭院与公共部分相连。护理人员、志愿者或来探访的家庭成员等大部分时间在厨房中工作,为老年人准备食物,而每日三餐也是老年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样的安排便于护理人员与老年人的相互交往,增强了老年居所的家庭氛围。

2.2老年居住环境小型家园化

老年社区一方面向大型化发展,而在另一端,一些老年居住设计则倡导小型家园化。老年绿色居住家园的计划就代表了这一趋势,这是由美国的非营利机构NCBCapitalImpact通过私人基金资助所进行的一项针对护理居住建筑的开发项目,其核心理念对老年建筑的设计有参考意义。有别于许多现有的护理建筑,绿色居住家园的目标是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共同生活的家,而非传统的公共护理院,在这种大家庭的氛围里,更能增强老年人的安全单元的形式主要可分为三类,即护理居住单元,提供24小时护理服务(图2);辅助居住单元,提供协助老年人起居,卫生清洁等(图3)以及独立居住单元(图4)。

2.3老年居住环境绿色化

居住在没有损害健康的挥发性气体、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开敞的户外景观以及拥有舒适的气温和湿度的居住环境,几乎是每一项老年居住建筑必须考虑的内容,同时这也是要成为绿色建筑所应具备的条件。目前,不少绿色建筑设计遵循美国绿色建筑协会所建立的LEED评判标准,由五个环境类别(包括:场地环境利用、水资源使用效率、能源与大气环境、建筑材料与原材料利用以及建筑室内环境质量),以及第6项设计创新组成。每一类别有不同的分数,例如场地环境利用有14分,水资源利用效率有5分等。建筑项目根据得分的多少来认证绿色建筑的等级,其中最低认证分为26分,而银色等级为26-38分等。2005年在密西西比州为教会老年修女所建的居住公寓MarywoodCenter获得美国绿色建筑协会银级认证(图7),体现了老年居住建筑绿色化的设计特点。该建筑为三层,共有51个居住单元,包括辅助居住、护理居住及专为患有老年痴呆症者所提供的护理居住单元。居住单元主要分布在上下两翼,中间为公共活动及管理部分,包括为修女礼拜而设立的教堂。根据绿色建筑要求,建筑设计上采取了以下措施并已取得银级绿色建筑所需的得分:(1)场地规划及水资源利用建筑设计利用现有地坪的高差,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对原有土地的侵扰。保护建设用地的原有植被,在新的景观设计中,尽量选择地方植物以减少维护费用,同时节约用水。有效利用雨水进行天然草地的培育及灌溉,同时避免人工草坪的剪草机向空气中排放烟雾废气,在建筑场地灯光设计上避免对环境造成光污染。(2)建筑材料及原材料利用在建筑材料的使用方面,设计使用可再生天然软木地板及软木橡胶合成踢脚板。选用地方生产的金属屋面及合成墙面板材,以避免材料运输使用石油资源,同时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建筑使用的钢材为循环利用旧钢材,建筑同时重复使用已有的家具和工艺品以节约资源。(3)能源与大气环境及室内环境质量暖通系统选用节能高效的空调设备,并安装了室内能源利用管理系统。电工方面,采用灯光节能控制系统以及活动感应装置以保证灯光的有效使用。使用低辐射涂膜的双层玻璃,以降低太阳能对室内的影响,同时有利于建筑的节能,便于对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控制。建筑也利用室内和室外遮阳措施来控制太阳辐射。室内涂料选用有害气体低或无挥发性的材料,壁纸使用新型绿色环保壁纸,以保证良好的室内环境。建筑使用了低辐射和低反射性能的合成屋面防水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温室效应。建筑设计结合屋面和墙体的设计,提供高效能的保温,以保持良好的室内温度及湿度,减少对能源的损耗。美国老年居住建筑从医院模式的护理院向多元化发展,这种现象仍在继续,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老年生理、病理的了解不断加深,针对老年人的建筑设计自然也不断发展,例如近年专为老年痴呆症患者设计的辅助与护理居住公寓,就进一步扩展了老年居住建筑的类型。其次,随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线通讯及电脑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老年建筑领域,使老年人的生存环境不断地完善。通过现代的科技手段,老年人可以时刻与外界保持联系,而家人在照顾自身家庭、工作的同时,可以随时了解长辈的健康及活动状况。

3借鉴

美国老年居住建筑时应注意的问题美国老年居住建筑的发展模式和其中的人文关怀值得我们借鉴,但中美两国在养老制度和养老模式上都有显著差异。老年住宅是一种有明显针对性的细分化产品,要充分考虑目标客户的需要,并且注重本国国情和地域文化特点。中国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老龄化程度与经济发展程度不平衡,因此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实力还相对薄弱,对老年居住建筑的建构必然与美国不同。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适应中国的现状及生产、消费习惯。因此,在借鉴美国老年居住模式的同时,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3.1适应居家养老的养老模式

老年人居家护理篇8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进步,人口预期寿命不断提高,同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生育率大幅下降,导致中国从1999年末就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社会的护理需求日益紧迫。

1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家庭养老难以为继,而设施养老不仅不符合中国人“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且严重不足。至2006年末,上海共有养老机构560家,床位6.98万张。设施养老供求之间存在较大矛盾,只能以社会化的居家养老方式应对未来更为严重的老龄化趋势。即使在发达国家,也以居家养老为主,90%以上的老人仍然生活在家庭之中,美国95%的老人过着家庭生活,英国只有占2%的老人住在养老院里,因此,我国探寻社会化的居家养老模式就成为一种必然。发达国家在以居家养老为主的同时,也建立相应的服务机构,提供老年人所需各种服务,进行社区照顾,这种家庭与社区结合的模式可以作为我国养老模式的借鉴。

目前我国社会化的居家养老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老年护理服务提供不足;二是护理费用负担沉重。据老龄办13前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显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满足率却只有15.9%,其中家政服务满足率为22.61%,护理服务则仅为8.3%。居家护理不足,导致老年人及家人常以医院护理代替居家护理,符合出院指征但是拒绝出院的情况经常发生,理由就是出院后无人照料。仅以上海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为例,其所负担的上海城镇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的医疗费用比为1:3.5,医改实施前为1:2。对2001年_2o07年医保支付范围内医疗费用分析可知,在职职工与退休职工的门诊次均费用无显著差别,而住院次均费用有显著差别。老年人医疗费用高,既是生命周期规律的必然,也有可能是由于缺少其他护理途径而过度住院,造成医保基金的浪费。由于医疗护理和生活护理往往并无明确的边界,导致监管困难,而过度监管又会造成社会矛盾,因此,为控制过度住院的费用必须另辟蹊径。

在老年护理保险推出以前,各国无论社会保险还是商业保险均不负担护理费用,参保人为转移护理费用而过度住院,出现制度缺陷下的投机行为。投保疾病保险或养老保险之类保险的老年人将医院当作护理场所,大量老年人长期的住院费用加剧了各国医疗保险支出。为规避道德风险,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经营者也希望建立专门的老年护理保险。对此,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纷纷建立老年护理保险,通过护理保险将解决老年人的生活护理问题,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节约医疗保险基金。

相同的背景和需求,启示我国建立老年护理保险既有必要也很可行。护理保险是指借助国家或社会力量,对需要照顾的老年人提供相应的生活护理服务。与养老退休金从经济上保障老年人的生活不同,护理保险是集治疗、护理、生活于一体的一种保障方式,通过对老年人的身心护理,使其度过愉快的晚年。通过建立护理保险制度,把护理问题纳入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来解决有护理需求的人员,特别是老年人的护理问题。由于国情和传统不同,各国实施的方法也各具特点,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1)单独作为法定的护理保险制度,这以德国、以色列等国为代表;(2)作为医疗保险制度的一部分,这以荷兰等国为代表;(3)实施基本以实物给付的护理服务制度,这以丹麦等国为代表;(4)实行以公费负担的护理津贴制度,这以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为代表。以上(1)、(2)都具法定地位;(3)是以法律作后盾(生活支援法等),税收作财源(居民税);(4)是以严格的给付条件为基础,属于老人社会福利的组成部分。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德国和日本。

美国以商业性的老年护理保险为主,一般采用现金直接给付护理费用。目前美国老年护理保险与医疗保险一样,有向“管理式看护”方向发展的趋势,许多保险公司介入护理服务市场,将保险服务与护理服务结合起来使得实物护理服务的给付增加。德国建立了单独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实行护理保险跟随医疗保险的原则,所有参加法定医疗保险的人员都必须参加护理保险。护理保险提供在宅和住院两类护理,并承担一些相关的其它费用。日本实施强制性的护理保险,65岁以上人员保险费从养老金中直接扣除,4o~64岁人员在缴纳医疗保险费时缴纳护理保险费。护理保险采取实物给付为主,现金给付为辅,按照专门机构认定的等级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

2上海建立老年护理保险试点的设想

上海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平均水平更为提前,且呈现出高龄化、发展迅速等特点。根据市统计局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58万人,占总人口的8.9%;15~64岁的人口为1408万人,占79.1%;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12万人,占11.9%。据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检测统计信息的数据,至2006年末,全市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的老年抚养系数为28.1%。虽然尚处于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但对未来的挑战不容忽视。

为解决高龄老人的养老问题,上海打造“9073”服务格局,即90%家庭养老、7%居家养老、3%机构养老。2008年起居家养老的对象从主要面对6o岁以上、生活自理困难并有低保的老人,放宽到8o周岁以上、独居或纯老家庭的本市城镇户籍、月养老金低于全市城镇企业月平均养老金的老人,经过评估给与养老服务补贴和养老服务专项护理补贴。但相比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退休参保人员,符合目前居家养老申请的老人只占相当小比例,且有相当大部分人群并不重叠。因此,为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退休职工普遍存在的居家养老问题,有必要进行老年护理保险试点,探索符合上海情况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

2.1制度设计原则

上海从2001年起实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已形成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大制度,实现了对户籍人口的制度全覆盖。医疗保险基本覆盖户籍人口,可以实行护理保险跟随医疗保险制度,使护理保险成为继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后的第六大险种。护理保险可以先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开始试行,首先覆盖6o岁以上人员,同时服务有特殊需要的60岁以下。护理保险试点成熟后,向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参保人群扩展,逐步将全部医疗保险参保人群纳入护理保险中。

   2.2主管部门

老年护理保险制度涉及到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在试行时可以由医疗保险机构主管,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为原始参保数据。条件成熟后由社会保障机构统一管理,参保人员由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员构成。

2.3资金筹集模式

参加护理保险暂不增加目前医疗保险缴费比例,而从个人医疗保险帐户资金中划拨,并从目前结余的工伤保险中划拨一定比例资金,以增加基金利用率。目前上海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结构不合理.个人帐户沉淀,严重削弱了基金统筹能力。个人账户由两部分组成,个人按工资水平2%缴纳部分和单位缴费部分。为了改变个人账户资金沉淀的结构,可以从个人账户资金中划拨一部分,如1.5%作为护理保险基金,则有17.5亿。以2007年末城镇职工参保人员为基数,按照12%的退休人员需要护理、月平均护理费用800元、护理保险平均支付比例50%计算,护理保险基金年支出需17.6亿。从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中划拨的资金基本与护理保险的支出资金相等,而工伤保险中划拨的资金可以作为风险保障资金。

2.4服务范围

初步考虑护理保险提供的服务范围包括为设施养老和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的医疗护理、生活护理服务项目。为了鼓励居家养老,应把家庭护理,设施养老中的生活护理、医疗护理全部纳入护理保险中。倡导社会化的居家养老模式,以社区为依托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保险服务。

2.5保险支付

护理保险的支付可以采用目前医疗保险的支付形式,确立由医院、养老院、护理机构、社区等组成的定点机构,由护理保险按照一定比例支付向定点机构比例购买护理服务。其中生活护理可以借鉴目前社区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形式,以社区为依托,由助老服务人员上门进行护理服务,护理保险通过社区向助老人员支付费用。同时为鼓励家庭成员照顾,向家庭成员和义工购买护理服务。为防止道德风险,鼓励义工服务,向家庭成员和义工购买的服务不直接支付现金,而是以“时间储蓄”的形式,为将来个人及直系亲属接受护理时抵冲护理时间。

2.1制度设计原则

上海从2001年起实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已形成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大制度,实现了对户籍人口的制度全覆盖。医疗保险基本覆盖户籍人口,可以实行护理保险跟随医疗保险制度,使护理保险成为继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后的第六大险种。护理保险可以先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开始试行,首先覆盖6o岁以上人员,同时服务有特殊需要的60岁以下。护理保险试点成熟后,向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参保人群扩展,逐步将全部医疗保险参保人群纳入护理保险中。

   2.2主管部门

老年护理保险制度涉及到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在试行时可以由医疗保险机构主管,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为原始参保数据。条件成熟后由社会保障机构统一管理,参保人员由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员构成。

2.3资金筹集模式

参加护理保险暂不增加目前医疗保险缴费比例,而从个人医疗保险帐户资金中划拨,并从目前结余的工伤保险中划拨一定比例资金,以增加基金利用率。目前上海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结构不合理.个人帐户沉淀,严重削弱了基金统筹能力。个人账户由两部分组成,个人按工资水平2%缴纳部分和单位缴费部分。为了改变个人账户资金沉淀的结构,可以从个人账户资金中划拨一部分,如1.5%作为护理保险基金,则有17.5亿。以2007年末城镇职工参保人员为基数,按照12%的退休人员需要护理、月平均护理费用800元、护理保险平均支付比例50%计算,护理保险基金年支出需17.6亿。从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中划拨的资金基本与护理保险的支出资金相等,而工伤保险中划拨的资金可以作为风险保障资金。

2.4服务范围

初步考虑护理保险提供的服务范围包括为设施养老和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的医疗护理、生活护理服务项目。为了鼓励居家养老,应把家庭护理,设施养老中的生活护理、医疗护理全部纳入护理保险中。倡导社会化的居家养老模式,以社区为依托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保险服务。

2.5保险支付

护理保险的支付可以采用目前医疗保险的支付形式,确立由医院、养老院、护理机构、社区等组成的定点机构,由护理保险按照一定比例支付向定点机构比例购买护理服务。其中生活护理可以借鉴目前社区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形式,以社区为依托,由助老服务人员上门进行护理服务,护理保险通过社区向助老人员支付费用。同时为鼓励家庭成员照顾,向家庭成员和义工购买护理服务。为防止道德风险,鼓励义工服务,向家庭成员和义工购买的服务不直接支付现金,而是以“时间储蓄”的形式,为将来个人及直系亲属接受护理时抵冲护理时间。

2.6给付条件

为了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需要按照对参保对象的评估情况设立不同等级的给付比例和时限。评估必须坚持公平、公开,可以由医疗保险机构牵头在医院设立专门评估部门,并有一定的社区工作者参加。每~年或两年重新进行一次评估,以使护理等级适应实际情况。可以参照日本模式,65岁申请护理的参保人必须在限定的情况种类中。65岁以上参保人申请护理时,经过专业机构评估护理等级。可以探讨将adl作为确定护理级别主要依据的可行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等级评估标准。护理保险按评估等级支付相应护理费用,并确定一定的自负比例。

2.7相关措施

护理保险不仅涉及到保险费用给付,更重要的是护理水平的提高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这就需要增加护理人员包括专业和非专业、增加护理培训,以满足护理需求。护理保险所筹措的资金使用分为三部分:一是支付专业护理机构护理费用;二是支付以社区服务为代表的非专业护理机构服务费用;三是购买其他护理服务。通过资金使用的导向作用,增加社会对护理服务的投入。

老年人居家护理篇9

中图分类号:TU241.9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8537(2011)09-0168-03

中国面临的挑战:“四二一”家庭结构与养老危机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同时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口占到了全球总量的五分之一(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6)。自1999年步入老龄社会开始,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正在迅速加深(图1)。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19亿人,占总人口的8.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1)。预计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上升到30%以上,届时中国将迈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6)。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作为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具有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发展迅速、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等特点,家庭和社会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国家未来发展急需应对的严峻挑战。

自古以来,家庭是我国社会的重要载体,“子女之幼由父母抚养,父母之衰由子女侍奉”,因此老年人的各种需求主要依赖家庭得以满足。然而,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二十多年来,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陆续进入婚育年龄,以他们为主体的“三世同堂”的家庭成员构成主要是四个老人、夫妻二人和一个孩子――这种“四二一”结构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家庭模式。在这种家庭组织里,一对夫妇要同时供养四位老人和抚养一个孩子,他们身上承载的家庭负担越来越重。相当数量的夫妻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没有时间或者能力照顾老人,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由此遭到了严重的冲击。此外,影响中国几千年的“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决定了伺候老人的责任通常由专事家务的女人(儿媳妇)来承担。但改革开放以来,女性外出就业的比率不断上升,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表示,截至2007年中国女性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已经高达45%。期望女性专事家务和照看老人的想法在很多家庭早已难以为继。面对这种现实困境,中国的家庭和社会该如何满足迅速增长的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

显然,解决好老年人的居住问题是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关键。总体上,我国当前的老年住宅在数量上供求不平衡,质量上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老年人的居住现状显示:部分老人没有自己独立居住的空间,尚需解决有无问题:大部分老年人住在老房子里,住宅设计缺乏对老年人生理及心理需求的考虑,急需改造:一部分老年人虽已迁入新居,居住条件有所改善,但住宅周围的社区服务设施缺乏或是服务质量不高,再或者住宅地点远离社会、远离亲友,交通不便(马以兵,2008)。因此,我国老年人的居住状况急需改善,研究和推广适宜老年人这个庞大社会群体需求的居住模式日见迫切。

“护理式”老年人居住模式:来自德国的经验

更早进入老龄社会的西方发达国家,在老年人居住建设方面已经积累了几十年的经验。例如位于欧洲中部的德国,国家通过完善的养老保险机制和“护理式”老年人居住模式,颇有成效地满足了老年群体的居住需求,这无疑给我国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经验借鉴。

德国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很快,1990年时已超过全国人口的20%。现阶段,过低的出生率和高龄人口的不断增长使得德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更加严峻。与中国的情况不同,德国主要的养老模式是社会养老,家庭养老相对比较少见,即由社会来负担老年人必要的生活费用和日常照料。因此,德国的老年人很少接受子女的护理和照料。2001年的调查显示,德国24%的老人选择独居,66%的老人与配偶共居,只有7%的老人选择与子女同居。德国的老年人几乎都希望住在自己独立的住宅和熟悉的环境里安度晚年――即使在体能下降,行动不便,需要照料和护理的情况下也不例外。大部分的德国老年人选择在宅养老,因此全德约95%的老年人住在自己家中,只有5%的老年人住在养老院、老年人护理中心等养老机构里。德国政府也始终鼓励老年人在宅养老,因为巨大数量的老年人,哪怕只是其中的大部分入住社会养老机构,对于社会经济基础强大的德国来说也是难以承受的。

在德国,老年人一方面希望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生活上的独立直到生命的尽头,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他们拒绝住在社会养老机构里面: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在生病或是有需要的情况下随时能得到外界的帮助或照顾。于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一种新型的老年人居住方式在德国应运而生――“护理式”老年人居住模式。这种居住模式在德国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德国众多新型老年人居住方式中最为普及的一种。文章接下来将分析这种“护理式”老年人居住模式的特点和运作方法,并探讨该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性。

模式解剖:“居住”结合“护理”的社区建设和服务提供

“护理式”居住模式将居住功能放在首位,医护功能作为辅助和补充,从而把“居住”和“护理”两种在空间上不一定直接联系的功能结合起来。这种居住模式既弥补了社会养老机构私密性和自主性不足的缺点,同时又能满足老年人对安全感的需求,提供包括照料、护理、帮助和治疗在内的,既灵活而又可靠的全天候服务。即使是生病卧床或行动不便的老人们都不用搬入社会养老机构。可以继续在自己熟悉和信任的住宅和社区环境里生活。

1、“居住”硬件建设

住宅以及住区环境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对于老年人尤其是这样,因为他们一天当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或周围环境中度过的。因此,为了增强老年人在居住生活中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护理式”老年人居住模式对住宅及社区环境的规划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老年住宅必须充分考虑老年人生理以及心理方面的特殊需求,用一些小尺度,简单但又合理的辅助设施或家具来提高住宅服务质量(图2)。例如,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设计高度可调节、利于坐着工作的厨房操作台和室内合理装置的防滑扶手等;(2)住宅和社区的无障碍设计必不可少。无障碍设计不能只是局限于单个住宅单元之中,而应遍及整栋房屋乃至整个居住区,以此降低环境对老年人行动不便造成的限制,从而增强住区环境的可通达性(图3);(3)住区环境设计要与住宅尺度相适宜,具有舒适的活动空间、较强的可停留性和清晰安全的交通导向等(图4);(4)在规划中尽量使住区与当地的社会、市政基础设施紧密联系在

一起,以便有效利用这些城市设施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支持和帮助邻里网络关系的形成与维护。

2、“护理”服务软件

除提供适宜老年人特点的硬件居住设施之外,“护理式”老年人居住模式的另一个必要因素,同时也是它区别于别的居住模式的最大特点,是随时随地待命的“社区服务网络”。这种社区服务主要涵盖了:(1)家政服务,包括房间和公共区域的卫生清洁、必需品采购、餐饮上门服务、花园修剪、冬季清扫、洗衣、日常楼宇管理等;(2)医疗护理服务,包括预防、诊断、救助、治疗、护理、康复、心理或精神帮助,紧急处理等;(3)其他社会服务,如个人帮助、紧急求助服务、定时探访、聊天、咨询、入住时的引导、外出乘务等。

这一系列的社区服务相对于社会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更具多样性和灵活性。护理服务合同由居住者和服务商单独签订,不与房屋合同捆绑。居住者可以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实际需求选择服务商提供的服务项目,当然也只需交付相应的费用。这种灵活而又高质量的服务建立在住宅社区与各功能服务商(包括公立和私立的医疗机构、服务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基础上。住宅区中只需设立一个服务中介,服务中介会全天24小时通过电话、网络、紧急呼叫系统或是直接上门拜访等形式,获取老年居住者在各个方面的需求,然后将这些需求反馈给服务商,由服务商为居住者提供相应的服务(图5)。

综合来看,护理式老年人居住模式较强的灵活性、适应性、对于人力的高效利用率等特点决定了它的经济适用性。相对于社会养老机构,它的费用要低廉很多。它的产生和发展极大的减轻了社会和老年人自身在居住和养老方面的经济压力。这种“硬件设施”配合“软件服务”的居住模式不仅可以应用于新建居住区,也能融入到已有的住宅小区中。对于新建居住区,选址时要优先考虑邻近基本的市政设施(如医院、邮政、银行等)、日常生活以及休闲娱乐服务设施(如超市、餐饮、咖啡厅、图书馆、游泳馆、美发沙龙等)和交通便捷的地点。对于配套服务设施比较齐全的现有住区,可以将各种功能的服务进行整合,由中介面向居住者提供相应服务;在硬件设施方面,可以对老年人住宅和住区进行适宜性改造,使其进一步满足老年人日常居住生活的需要。进行住宅改造时,应当设置遍布小区的咨询点,为老人提供咨询服务和相关信息,帮助他们联系有关单位和部门,减轻老年人在住房改造中的负担。

德国“护理式”老年人居住模式引入中圆的可行性分析

德国“护理式”老年人居住模式是当今世界比较先进的老年人居住模式之一,这种模式能否适用于中国国情并在中国引入甚至推广,这需要对一些关键性的决定因素进行剖析。

1、中国对“护理式”老年人居住模式的客观需求分析

能否在中国引入“护理式”老年人居住模式,首先要看中国对该模式的需求状况。我国人口迅速老龄化和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以及沿袭了几千年的家庭养老模式的逐渐消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对于该居住模式的需求。社会养老机构的扩建速度远远赶不上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也客观上刺激了需求的增加。以经济发展比较超前的上海为例,2000年上海5%的老年人希望入住社会养老机构,而实际上只有1%的老年人入住(吴宇平,2004)。这一方面因为社会养老机构的床位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因为大部分老年人无法支付其高额的费用。再者,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入住社会养老机构无论是对于老年人本身还是对于其子女都是件羞耻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只有没有子女或是子女不孝顺的老人才会被送到社会养老机构。相较而言,“护理式”居住模式更加符合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和价值观念,因此我国对这种居住模式的需求潜力是很大的。

2、老年人入住“护理式”居住社区的经济能力分析

另一个决定因素在于中国的老年人是否能负担这种居住模式的费用支出――这取决于老年人的经济状况,重点表现在老年人的退休金的多少、储蓄状况、子女们在经济上的援助,或再就业的收入以及政府对老年人的住房补助等。总体上,中国老年人的经济承受能力要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中国经济的地域性差异很大,东部沿海地带的经济远比西部内陆地区发达。居民收入的城乡差异也很大,城市中的大部分老年人因为年轻时有工作单位而享有一定的退休金,再加上几十年的积蓄,或是再就业收入以及子女在经济上的援助,大部分城市老年人生活能达到小康水平: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大部分老年人一辈子靠务农为生,没有退休金和医疗保险,积蓄也相当微薄,如果子女也继续留在农村生活,则后辈很难给予他们多少经济援助。因此,德国“护理式”居住模式目前只可能在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地区实现。

3、地方政府及社会各方的支持程度分析

地方政府、各界人士、房地产开发商、以及医疗、护理、生活、文化服务商对“护理式”居住模式的态度,是决定该模式能否在中国实现的主导力量。来自他们的支持包括:开展地方性宜老政策研究、为建设“护理式”老年住宅提供土地和规划设计、对住区所需硬性和软性基础设施的补充建设、老年人居住模式参考标准的制定、向开发建设宜老住宅的房地产商提供经济支持,以及对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人员组织专业培训等。在这个过程中,房地产开发商的配合至关重要,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地方政府制定的标准修建宜老住宅,或对现有住宅和住区进行宜老改造,实现老年人住宅及其周围环境的无障碍设计,使老年人的居住及日常生活更为舒适便捷。房地产开发商还应积极推动住宅及社区管理机构与各功能服务商之间的合作。由于老年人群体在未来的房屋市场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房地产开发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不断更新他们的产品,使其适宜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当然,宜老住宅的造价会高于普通住宅,但对已有住宅的改造费用可能会更高,因此,地方政府通过减免税收或直接提供经济补助的方式,对房地产开发商给予一定的支持是非常必要的。

4、建构老年人社会服务网络的可能性分析

老年人居家护理篇10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02

一、哈尔滨市养老服务业居家养老的现状

1.居家养老仍然占主导地位

据市民政局在截止本次调研前统计数字:全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164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7.1%。近几年来,老年人口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3年增幅7.8%,占人口比重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全市整个养老服务格局为“9064”的养老服务格局,其中90%是通过社会化服务自主居家养老,其余分别为6%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在社会帮助下居家养老,4%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养老。可见在养老格局中居家养老占有最大格局,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功能是养老服务业的核心问题。

2.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少之又少

截至目前,八区享受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有1909位老人,紧占全市老年人口的0.11%。其中:城市1548人,农村361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少之又少。居家养老服务在全市已经全面展开,城区已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站646个,实现全覆盖。城郊农村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站54个,达到城郊社区总数11%。6个区(不含呼兰、阿城)居家养老服务站配备公益性岗位人员311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室)841个,其中八区505个,十县(市)336个。全市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基本上开展了为老年人提供的老年托养、老年饭桌、日间休息、健身娱乐、读书学习等日间照料服务。

3.南岗区率先在居家养老设施上建立星光老年活动中心和大管家呼叫系统

全区667户困难老人免费安装了“平安猫”,实现最短时间内直通家人、平台指挥中心、医疗急救单位和互助志愿者,避免独居老人居住和外出发生意外现象,使老年人始终在信息平台监护下安全生活。

4.创新家庭养老模式

启动了“社区居家养老互助点”。作为全省首批社区居家养老互助工作的唯一试点单位,南岗区在精心打造10个大型星级养老服务站的基础上,采取“政府支持、社会参与、老人自治”的方式,投入100多万元,配发了各种文娱物品,每年360元的水电费补贴和老年报1份,建立了200个以热心老人家庭为基础的“社区居家养老互助点”。这是居家养老的一种延伸,也是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一种互动,有效缓解养老格局中的不足,使老年人足不离家,满足了老年人的恋家情结,南岗区有近2000余老人参与到互助点活动中。利用这种老年人与老年人容易沟通的优势,创新以养老互助队伍,结成助老服务对子,为高龄需要照顾的老人提供居家服务。

5.养老服务产业刚刚起步

截至目前,全市从事家政服务兼营养老业务的企业总计508家,专业从事为老服务的民非组织有9家。服务产品主要有两大类:一种是以护理、清扫、做饭等为主的家政类六大领域50多种服务;一种是以电子呼叫产品为载体的信息类智能化服务。养老服务受惠老人累计达到30多万次。

二、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哈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已经在全市全面铺开,但在为老年人服务功能上不论是政策方面还是实际操作上还存在一些的问题和不足。

1.服务内容单一

哈市各个社区全部建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承诺了比较多的服务内容和服务项目,但实际上真正提供给老年人服务项目不多,所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与老人的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距。另外,老年服务设施规模比较小,档次不高,甚至有些社区没有服务设施场地,与老年人群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差甚远。

2.社区宣传不到位

社区工作人员对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认识还存在误区,在居家养老服务组织体系中各涉老部门之间缺乏有机配合,各管一摊,互不宣传,没有真正形成合力,所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仅流于形式。

3.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养老服务需求增强

家庭日益小型化甚至空巢化非常明显。哈市是建国时期首批建设的一座老工业城市,80岁以上老人达到较高水准,独居老人、空巢老人持续增加。目前,哈市“独一代”父母正陆续进入老年期,他们将成为哈市新增老年人口的主体。这些新增老年人口中八成以上为独生子女父母,受子女的影响,新增老年人的知识文化、价值观念较新,所以养老需求类型和层次多样服务也增强。

4.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现从事居家养老服务人员都不是正规军科班出身,绝大部分人员都是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根本不具备养老服务护理员的专业资质和执业资格。一定程度上影响服务项目延伸和服务质量。

5.缺少综合养老项目

全市各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缺少医疗护理、精神文化、心里指导、法律援助、临终关怀、急救急助等各个领域的助老服务,导致老年人精神娱乐生活单一,单调。

三、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功能的意见和建议

“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就必须立足家庭,依托社区,以各种服务为支撑、信息化为手段,形成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让老年人在家里,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养老院般的服务。根据参与调研情况,结合哈尔滨市养老服务业居家养老服务实际,提出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功能的意见和建议。

1.要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必须在社区为老年人建设一个长期照护的保障体系

这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也就是说要立足于家庭,依托社区和社会,以政府为后盾。它是由四个层次构成:一是政府应为贫困老年人承担起全方位的所有责任;二是为一般老年人建立一个长期照护社会保险制度,政府、社会和个人分别承担合理的责任;三是鼓励高收入老年人、高需求老年人和多种需求的老年人购买商业保险产品,但政府应为他们提供补贴优惠政策;四是充分发挥个人与家庭成员的作用,尤其在服务和精神危机方面应充分调动家庭成员的积极性,政府和社会应为家庭成员建立一个完善的踹息机制。

2.要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必须加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宣传

哈尔滨市各区街道办事处各个社区先后已经建成了居家养老服务站(中心),虽然各个社区开设了生活照料服务、但是大部分都成了摆设,没有完全应用于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上。因此,首先政府和社区需要加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宣传工作,让每一个生活在社区内的有需求的老年人都能享受到社区居家养老生活照料服务。逐步改变老年人传统的生活理念和消极的消费理念,增强老年人对社会的认同感和信任感。消除顾虑和偏见,鼓励更多的老年人主动融入社区和谐的大家庭中来。乐于接受服务。其次,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加强对青少年的敬老爱老教育,教育青少年从身边做起,从家庭做起。组织青少年参加一些援助困难老人的活动,支持并推动社会志愿者义务为老年人服务,在全市形成常态化尊老爱老的良好社会风气。

3.要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必须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开展各项活动

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贯穿到老年生活的各个领域,关注老龄生命的全过程。根据不同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的多样化需求,设置不同层次的、个性化的服务标准,主要是指生活照料服务、康复保健服务、法律维权服务、文化教育服务、体育健身服务和精神慰藉服务。只有健全这些服务内容,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这六项服务内容:

(1)生活照料服务是指能为老年人提供日托、购物、配餐、送餐、家政服务等一般照料和陪护及特殊照料服务。(2)康复保健服务是指能为老年人提供疾病防治、康复护理、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建立健康档案和开设家庭病床等服务。(3)法律维权服务是指能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及维护老年人赡养、财产和婚姻等合法权利的服务。(4)文化教育服务是指能为老年人提供知识讲座、书法绘画和图书阅览等服务。(5)体育健身服务是指能为老年人提供活动场所、体育健身设施等服务。(6)精神慰藉服务是指能为老年人提供邻里结对、相互关爱、临终关怀、心里指导等服务。

有了这些服务项目,社区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文娱活动,开展一次医疗咨询,举行一次专题讲座,可以涉及低碳环保、养生保健、文化遗产、信息技术等多个主题。这些活动能够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让老人们的生活不再枯燥、寂寞,展现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生活得幸福、精彩,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也实现了“10分钟养老服务圈”。

4.要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功能,还要做好“一键通”建设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个庞大、繁杂的系统工程,解决好居家养老问题,就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力量长期共同努力,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各个社区开展“一键通”建设服务,整合各方力量,组建“一键通”后台服务队伍。能使全社会的老年人得到实惠,从而增加幸福指数。有了“一键通”服务,也方便社区老年人开展各项活动,增强社区居家养老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5.要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必须加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力量资金投资力度

老年人居家护理篇11

患有痴呆症的老年患者的生活和社会能力低下,如果患者没有及时治疗和护理,患者的脑部功能也会因为病情的加深而出现缺陷,进而导致患者器官衰竭,最终死亡。老年痴呆的病程要比一般疾病的病程长,病情变化比较慢,治疗老年痴呆花费较大。目前, 很多患者基本选择在家对患者进行护理,由家属或者专门的人员负责。实施居家护理要求患者的居住环境稳定而且要选择患者熟悉的环境,这样患者才会有归属感,便于对患者治疗和患者的康复。由于痴呆患者的看护人员缺乏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在进行居家护理时就要对看护者加以指导。关于老年痴患者进行居家护理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我院2012年5-10月份收取的60例老年痴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护理,两组患者分别30例。研究组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65~85岁,平均年龄79.31±6.23岁;对照组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8.71±5.20岁。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基本的社区服务护理。研究组采用居家护理。居家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心理护理

缓解老年人心理压力,使得患者保持积极客乐观的心态对患者的康复有显著作用。护理人员要花一定的时间关心和爱护老人,和老年痴呆患者进行沟通时要注意措辞,经常鼓励患者,提高患者生存的信心。患者家属要多和老人沟通交流,带患者多参加活动,保持患者心情愉悦。

1.2.2 生活护理

居住环境:老年痴呆患者居住的环境要通风有光,同时也要保持患者居住环境温度和适度适宜。患者的衣物要简单宽松,因为卧床的老年患者大小便不能自理,可以选择开裆裤。

饮食:老年痴呆患者的饮食以清淡和低盐为主。患者不宜多吃动物内脏,要多食用水果和蔬菜。要为患者提供每天必要的影响。患者每天定时吃饭,一日三餐,饮食不能过度否则会导致患者胃部不适。

1.2.3 康复训练

在护理人员指导下,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和生活能力。有智力障碍的患者要让患者保持平稳的行径,多训练患者的用脑。记忆力障碍患者可以通过简单的运算训练患者记忆[1]。对出现思维贫乏的患者要通过信息刺激患者帮助患者找到有兴趣的话题,多训练患者的语言表达。

1.2.4 护理培训

为了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技术,要对照顾患者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2]。护理者要了解基本的老年痴呆知识和护理知识。要培养护理人员应对特殊情况的能力。

1.3 随访

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的一年时间内进行随访,护理的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进行一年的护理后,有21例患者的认知能力明显改善,有11例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改善,其余患者的其他症状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控制。表1是居家护理患者在不同时间内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表2为两组在护理实施前后的数据,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居家护理患者在不同时间内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

护理时间 (月) 患者例数 日常生活能力得分

03031.42±10.32

33031.62±10.01

63030.86±11.02

12 3029.90±9.93

表2两组好转率对比

组别 例数 好转率

研究组 30 93%

对照组 30 65%

3 结论

老年痴呆患者无法生活自理,而且患者的心情也处于不积极的状态,照顾老年痴呆患者不仅要有一定的技术也要有耐心[3]。护理人员要理解老年痴呆症的特点,让老年人在愉悦的环境中康复和生活。居家护理包含了老年痴呆护理中心理、生活、康复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兼顾了老年痴呆患者生活中的所有问题。通过居家护理,患者在熟悉的环境中易于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十分有利,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老年人居家护理篇12

所谓“居家养老”服务就是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专业化服务为主要服务形式的一种养老模式。其服务的对象主要是那些家庭养老功能相对弱化、有养老服务需求而又不愿意离开家庭的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空巢”、独居、经济特别困难的老人及生活自理有困难的老人。服务内容主要是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保健、康复护理以及志愿服务等。

毋庸置疑,南通收录居家养老服务信息是社会事业部门为百姓干了一件大实事、谋了一件大好事,但无疑这种模式离成形的、成体系的、规范化的社会化养老还差得很多,许多精细工作还待解。众所周知,养老需求市场是极其巨大的,而供给往往又是很薄弱的。例如城市老人被重视,农村那些无依无靠的老人怎么办?如何让居家养老模式不遭冷遇,让养老作为一种消费观念深入人心,坚实地走远?真正让百姓老有所养、老有所终、老有所靠?

笔者以为“居家养老”模式有两个发展“瓶颈”:一是更新老人观念,受淳朴传统观念影响,老人总觉晚年儿女在膝下端茶送水温馨,总以为晚年与儿女沟通亲切,别人碰自己的东西总觉得别扭、不舒服,对工作人员所作所为总有一种不认同感、不信任感。

二是经费问题,庞大的服务市场,偌大的服务群体,这笔经费怎么构成?由谁来支付?怎么支付?以东莞为例,按目前标准,全免的每月提供30小时服务、半免的每月提供20小时服务,按照12元/小时计算,全市推广一年需要1.5亿元。这笔巨大财务支出由谁来埋单?如何分配还是一个未知数?东莞尚且如此,全国那么多乡镇、还有一些偏僻穷困的山区也不知道该怎么落实?

如何打破“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瓶颈”?以笔者之见,一是要有优惠政策的支撑,养老护理不需要政府硬件投入,但它能缓解日趋严峻的老龄化难题。养老护理岗位作为一个低收入的社区服务岗位,它需要政府为其提供更优惠的扶持政策,比如为所有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养护员缴纳双险或者提高孤寡老人养护补贴费用。

二是,护理人员培训要到位,国家要给护理人员免费提供培训费用,再组织专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并确保考核合格后再持证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