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项目化合集12篇

时间:2023-08-28 09:23:54

劳动教育项目化

劳动教育项目化篇1

项目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工作与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作为从事一线教育的老师,本人尝试把项目管理理论与大学生教育管理实践现结合,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成文,希望对其他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一、劳动教育的意义及特点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良好习惯的培养及优秀思维习惯的养成。优秀思维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可能源于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对我们以后的成长却有深远的影响。所以,无论对于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养成教育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教育”是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拥有正确的劳动态度,有热爱劳动之心、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养成良好劳动习惯与思维习惯的教育。这也是传统劳动教育的真正目的。

“劳动教育”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它是通过劳动这一具体的体验过程来达到教育的目的。“体验”几乎是所有人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它来自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多种感觉。所以,体验式学习的信息冗余量很大,这对学习知识本身来说好像不利,但如果我们充分地挖掘、利用了这些所谓的信息冗余,在三本院校、职业院校中劳动教育自身的价值就不仅仅是劳动了。如果我们能将劳动与学习过程中的试错、观察、思考、专业教学相结合,劳动教育将产生比劳动教育本身更大的教育价值。

二、项目管理相关理论

项目管理是把各种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来达到项目要求。为达到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目标,应关注以下理念:

同时关注结果和过程。有好的过程才能产生好的结果,如果只有好的结果,没有好的过程,那么好的结果将是不可持续的。

预防胜于检查的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的代价总是小于纠正错误的代价。应提前制定好计划来预防这些问题。

积极主动地面对问题。项目经理要积极主动的面对问题与冲突,主动和发生问题的当事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并解决问题。

在上劳动课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提前设计好每一个阶段要体验的项目管理知识,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体验式学习中信息冗余的特点,使劳动课的开展更有意义。

三、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培养专业思维

一个好的可持续的结果背后一定有一个好的系统设计。项目管理思维之所以能在郑州成功财学院这一个三本院校的劳动教育中得以应用,并得到好的成效,得益于本校有一个好的系统的劳动教育体系设计。下面结合工程管理的专业特点,从文化、制度、管理和实施等四个层面系统地分析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方法。

第一 劳动教育文化建设。劳动教育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文化就是这个学校的传统,就如习惯一样影响着学院各项工作开展的主旋律,影响着学生每天的学习与生活,影响着劳动教育开展的成效。虽然我所实践的郑州成功财学院(以下简称“成功学院”)建校仅10年,但是却有着深厚的校园文化,因为创办人王广亚先生有着70多年的办学经验,而郑州成功财经学院的校园文化正是在70多年的实践中不断沉淀下来。“成功”精神是:“爱国爱校,宁静好学,礼让整洁”。其“礼让整洁”的“成功”精神正是本校劳动教育开展的文化背景。“成功”校园的每一处地方都一尘不染,这不是一般学校所能比的。成功学院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展开的。从“礼让整洁”的办学精神,到校园整洁文化、宿舍整洁文化、教室整洁文化、办公区整洁文化,整洁文化覆盖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校园整洁文化通过劳动教育与保洁管理系统得到落实,从而形成优秀的劳动教育文化。而劳动教育文化最终内化成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其他管理人员的日常行为习惯,再一波一波向下传,最终形成校园文化传统,深入到每一个“成功”人心中。

第二 劳动教育制度建设。没有一个好的制度设计好的传统文化是很难得到继承与发扬的。成功学院的劳动教育建设也是如此。在劳动教育制度建设上,成功学院有一个闭环管理制度设计。成功学院的行事准则是“计划创新、执行彻底、考核严谨、赏罚分明”。 所以,学院的整个管理制度的建设无不体现着这16个字。劳动教育制度建设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也充分体现了这一行事准则。成功学院的劳动教育形成了学院的一个特色,教师的一项考核,学生的一门课程,院领导、系领导、教师定期深入劳动教育场地进行劳动教育示范的人人参于的制度。正是有了这种基础制度的建设,劳动教育才有可能在实施的过程不断创新,沉淀,积累。

第三 劳动教育组织管理。从管理的部门设置来看,成功学院设有“劳卫科”专门从事劳动课的组织管理工作。“劳卫科”下面设有劳动小组,组员称为“劳动小组长”,主要由大二学生组成,专门负责每一个班级劳动课的开展。“劳动小组长”每月都可以领取一份勤工俭学的工资,以此作为物质上的激励。“劳卫科”下面还设有督查组,按照结构化的要求对每一个班级的劳动区域进行打分,每周汇总评比,评比结果是辅导员的一项重要考核,各系评比的一项指标。

第四 劳动教育实施管理。有了文化的影响,制度的保障,组织管理考核的闭环管理,成功学院的劳动教育才有可能顺利开展,进而做出特色。首先,是项目管理专业术语的应用。因打扫不到位,且组长查出来再打扫的,一律称为返工。学生因打扫不到位扣分,我一律称为质量不达标。因质量不达标扣的分,每扣一分就折算成10万元的工程款。对于不易打扫的地方要重视的,一律称为做好风险控制。其次,是将项目管理理念的深入到劳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同时关注结果与过程。有好的过程才能产生好的结果,如果光有好的结果,没有好的过程,那么好的结果将是不可持续的。所以,让学生重视打扫过程中的态度问题。预防胜于检查的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的代价总是小于纠正错误的代价。所以,让学生一次就打扫彻底,尽可能的不进行第二次检查。积极主动地面对问题。所以,“劳动小组长”与劳动班长在班级人员管理上要学会积极主动的面对问题与冲突,主动和发生问题的当事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并解决问题。没有简单的事情,只有简单的头脑等等一些好的项目管理理念。最后,是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学生学开设了工程制图课,我就让学生用工程绘图的方式来绘制我们的劳动区域。除了上述的一些专业特色,劳动教育所要求的耐心教育、整洁教育、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教育等根据劳动的不同阶段也逐步开展。

项目管理与劳动教育的结合,只是个人在辅导员工作岗位上的一个小尝试、小收获、小创新。如果高校辅导员都能够把自己的岗位实践与自己的专业知识、视野结合起来,我相信,会有更多乐于为学生接受的活动项目被开发出来,辅导员所学专业知识的价值也会得以体现,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也将大大提高。唯有不断地进行实践创新,我们才可能在辅导员工作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王广亚,成功与我[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劳动教育项目化篇2

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劳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即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技术教育则是使学生掌握一些劳动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他们动手的能力,进而进行一些初级的职业技术预备教育,即培养他们的技能素质,使他们能适应现代生产和生活。应当注意到,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两者还有个共同之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者的品质和行为习惯,即劳动者的个性心理品质。

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措施之一,就是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的开设。技能素质包括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操作技术。例如,物理、化学、生物等文化学科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属于必要的科学理论知识,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中所学习的技术理论知识也属于必要的科学理论知识;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中的操作技能则属于操作技术,它以动手能力为主。

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都是以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根据学生的知识和体能水平,小学劳动课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为主,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多,逐步增加技术知识的含量;在初中,则是劳动素质和技能素质的培养并重;到了高中,由于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和体能水平,经过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育,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劳动素质,因而,高中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技能素质为主,兼顾劳动素质的培养。总的来说,中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技术素质,使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技术理论和技能,掌握一些学习技术的方法,并培养学习技术的兴趣。还应注意到一点,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不属于职业教育,它们只能为进一步进行职业教育打下基矗但是,由于各地大部分学生不能升学,而要在当地就业(即使对北京、上海这样的地区来说,也是如此)。因而,培养具有较高劳动技能素质的学生,对当地劳动力的素质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内容的发展方向

(一)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应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矗对侧重就业的学生进行一些职业预备教育。

(二)我国劳动技术课的教学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与困难,也有不少曲折,但是总的情况是有了很大的发展,小学的开课率较高,初中次之,高中的开课率最低。

从现在开设的劳动技术课项目来看,可以发现“电子制作技术”、“英文打字”、“电工技术”、“电子计算机”等项目开设得较多。其原因是这些项目的科技含量较高或是与物理、英语等文化学科的教学有较密切的联系,可以促进这些学科的教学。另一方面,这些项目与学生的文化素质相接近,实用性又较强,开设这些项目的社会阻力较小,学生家长容易接受。

在中学开设的劳动技术课教学项目的科技含量的大小是目前争议较大的问题。这里所说的科技含量较高是指:学习这些技术需要一定的文化理论知识为基础,又不需要学生掌握高深的科学理论,而是与学生的文化水平相适应;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教学一些现代技术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当然,学习科技含量较高的技能,也需要一些基本劳动生产技能做基础,就是说,基本的劳动生产技能还是需要学习的。

主张在中学劳动技术课中设一些科技含量较低项目的同志,主要是从大纲的可行性来考虑的。他们认为目前一些学校未能开课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开设一些技术含量低的项目可以转变这种状况。主张在中学开设科技含量较高项目的同志认为,目前劳动技术课开设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认识问题,影响认识的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二是经济与师资问题;三是劳动技术课的课程设置不合理。转贴于

1.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从我们近期的调查来看,全国在高中三年级和初中三年级开设劳动技术课的学校是极少数。三年级下学期开课的几乎没有。校长们公开说是为了应付高考与中考。很多地区反映,高考与中考的录取率是评定各地教委领导和校长政绩的最重要的指标,甚至起到一票否决的作用。有的地区给学校规定了高考指标;有的地区,甚至对下属县市按高考成绩排定开会座次和发言顺序。由于劳动技术课不是高考与中考项目,有些地区甚至不进行考查,不少学校对劳动技术课采取应付的态度。就是劳动技术课开设较好的省市,应试教育的阴影也始终影响着劳动技术课的开设。

2.经济与师资问题

经济与师资问题是始终困扰劳动技术课开设的一个大问题。经济问题与地方的经济实力有关,也与中央和地方对劳动技术课的开设没有制定必要的政策有关。劳动技术课的教学设施与日常教学经费至今没有可靠来源,基本上是靠学校自己筹款解决。有些地方每年给劳动技术课拨专款,但据了解大部分用于购买计算机,真正用于劳动技术课的经费少得可怜。就是在一些劳动技术课开设较好的学校,劳动技术课的日常经费,特别是设备的维修费与学生的学具费的开支也感困难。劳动技术课的师资问题更为严重。劳动技术课开设十多年了,在我国的师范院校还没有这个专业设置。有些热心于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大学领导希望开设这个专业,得到的回答是我国大学的专业设置中没有这个专业,不能开设。大学不开设劳动技术专业也有客观原因,就是大学也没有师资和教材,特别是,由于现行大纲所规定的劳动技术课教学内容的科技含量较低,按现行大纲的要求也很难设计大学课程;另外,我国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劳动技术课教学法,大学更很少有人来研究这个问题。如果现在大学还不来考虑这个问题,不投入力量来研究劳动技术课教师的培养,到本世纪末,劳动技术课教师的培养问题仍然提不到日程上来,这将影响到劳动技术课的开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3.劳动技术课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劳动教育项目化篇3

自从在庆祝201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指出“以劳动托起中国梦”以来,教育界开始重新重视劳动教育的问题。但大多强调了劳动教育的必要性、意义和价值,对于中小学劳动教育内涵和载体的思考,则很少。

一“、劳动”的概念

劳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概念之一,同时也是一个极其抽象和复杂的概念。它常常依附于多重言说语境,具有多种复杂的语义和多重属性。显然“,劳动”具有经济学属性,是劳动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它甚至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概念,《不列颠百科全书》就强调了它的经济学属性;“劳动”具有哲学属性,“劳动创造人”是其经典表述;“劳动”也具有政治属性,“劳动人民”是其典型术语,我国中小学曾经的劳动教育步履就非常强调这一属性;当然,它也明显地具有教育属性,如“劳动教育”,曾经我们对劳动教育非常重视,但也显然,近几年劳动教育被轻视了。《辞海》的解释,“劳动”即“人们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力的支出或使用”。[1](4380)这一解释,提示了劳动概念在最抽象的意义上代表了人的类本质———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支出。但由于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是以机器工业为前提、以体力消耗为标志的物质生产劳动,这就使得我国中小学曾经的劳动教育在体力或智力的侧重点上,强调以体力的付出为标志的“生产劳动”,甚至将劳动仅仅看作是工业、农业领域里的直接的体力劳动,这显然是对劳动概念的简单化理解。对此,马克思曾清楚地指出“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2]由此,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早已远非马克思所处时代所能比拟的今天,落实劳动教育,就必须对劳动教育的内涵与方式进行再思考。

二、“劳动教育”的内涵

(一)劳动教育不是技术教育

当前在我国中小学,“(通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和“劳动教育”等概念并存,以笔者看来,这是典型的概念混乱。“(通用)技术教育”特指高中新课程中的通用技术课程;“劳动技术教育”是自1981年教育部《中学教学计划修订意见》中第一次设立“劳动技术”以来的沿用,上海的二期课程改革至今仍然保留着这个提法;“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新课程实施以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部分而存在于基础教育各学段的课程方案中,它应该被理解为“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并未注意到其间的“与”字,而与“劳动技术教育”混同;而“劳动教育”虽然在理论上存在于“劳动与技术教育”之中,但因其寄宿于综合实践活动中,故新课程以来,其名声反而不响亮了。有必要澄清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两者尽管联系密切,但的确是性质不同的教育部分。这一点,看一下《中国百科大辞典》对劳动技术教育给出的解释就能明了:“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部分组成。劳动教育是以劳动实践为主,结合进行思想教育。技术教育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及技术和劳动技能。其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打下基础。”[3]两者的区别一目了然。或许也正是由于此两者“和而不同”,使得劳动技术教育从1981年提出设立以来,其目标一直是双重的,即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技能目标。一般地表述为要培养正确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培养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同时,还要学习基本的生产知识与技能以及与就业相关的职业技术。这在实践上导致了以劳动教育替代技术教育,或反之,以技术教育代替劳动教育,在劳动技术教育实践中也常常产生我们究竟是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还是在进行技术技能教育的迷惑。在学校教育领域,传统上“劳动概念是站在共产主义者的立场上被引入学校课程的”。[4]劳动教育被归属于德育范畴,甚至“劳动也是教学,是政治思想课”。[5]以致《辞海》都是这样解释“劳动教育”的“:德育内容之一。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劳动习惯和技能的教育活动。有助于清除好逸恶劳、贪图享受、损公肥私、挥霍浪费、好吃懒做等思想和作风对学生的不良影响”。[1](4381)将劳动教育归属于德育没有错误,只是,容易被人误解,同时也不充分。那么,今天的我们,该怎样理解劳动教育呢?它应该被界定为人格发展教育。这主要是基于当今中小学的发展现实来考虑的。由于家长观念、应试教育、社会阶层分化、学校与生活世界的割裂等原因,致使大量中小学生远离劳动、好逸恶劳,甚至鄙视劳动,不懂得珍惜、不懂得感恩、不了解也不适应社会等,一句话,人格发展不健全。

(二)劳动教育的内容

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和劳动能力。为此,就要结合从小学到高中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情况,特别是结合不同学段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来设置相应的劳动教育内容。

1.家务劳动。

将本项内容以课程的形式,与家长合作开设即开成合作课程。为此,有必要对家长进行相应的教育,获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这涉及课程理念的更新,即学校面向学生开设的课程是否都必须由学校专职教师执教。

2.自助劳动。

对诸如系鞋带、准备学习用品、铺床叠被子、洗衣服等,要训练学生自己动手,不依赖家长或老师。

3.公益劳动。

帮助孤寡老人、设计小区信箱、保护身边环境等。

4.服务劳动。

利用自己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

5.生产劳动。

在学校组织下,到附近的工地、厂矿企业或功能机构,参观和适当参加一些生产性劳动。上述每一类劳动教育中,都要把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和劳动能力作为最终目的总体应该是低年级侧重于劳动情感、劳动态度和习惯的培养,高年级则侧重于劳动能力的培养。

三“、劳动教育”的载体

(一)劳动课程载体

鉴于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劳动教育的掩蔽现象,有必要在形式上少用或弃用“综合实践活动”,消除以综合实践活动来涵盖一切的现象,要突破它的描述方式,突显劳动与技术教育。具体地,就是在小学独立设置“劳动”或“生活与劳动”或“生活中的劳动”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劳动与技术”或“劳动中的技术”课程;在高中则依靠现有的通用技术,来深化渗透劳动的理念与价值。需要强调的是,劳动课程设立后,其实施方式不能以教师讲解系统知识为目的,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时空,它应该发生于教室内外、家庭内外,发生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也不必留常见的作业。

(二)布置实践作业

劳动教育要通过劳动本身的实践来进行,无论有没有独立的劳动课程,都应该让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受到劳动教育的熏陶。作业无疑是学生习得知识与技能、获得综合素养的基本途径,传统上,中小学生的作业往往是书面作业,基本没有实践性作业,实际上就是中断了学习世界与劳动世界的联系。为此,在减少书面作业的同时,有必要增加实践性作业,增加那些需要学生亲自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试一试、做一做的体验式、观察式、交流式、户外式、探究式等实践性作业。

(三)项目活动载体

项目活动是进行劳动教育的有效载体,特别是进行有科技含量的劳动教育时,强调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时(包括调查研究能力、设计能力等),这一载体效果独特。介绍一个国外学校项目活动的例子———为新机场选址。T女士是技术课的老师,她班上的学生围绕他们学校附近新机场的建设,讨论了一些问题。学生认为,他们自己对机场做一个规划,然后将这个规划同开发商的规划进行比较会很有意思。T女士让学生先浏览一个实际机场的空中拍摄照片,然后让他们在本地区地图上圈出新机场的大概范围,并绘出他们所建议地点的地理位置图。学生很快就发现这个机场将对当地产生多大的影响。由于机场的面积要求,一条州高速公路需要改道,一条小溪的部分河床也需要改道,还需要征购很多农庄的土地。学生对居民搬迁问题表示关注,同时,对机场将给当地经济、环境和政治问题带来的影响也表示关注。经过深入讨论,学生决定进行一个更细致的科学活动,即研究湿地保护以及机场会给当地带来的污染。D先生生物课的学生加入了这个项目,他们开始考察拟议中的机场建设方案会对不同的湿地动物物种的影响。另外,生物课学生还设计了一项调查,寄给所规划机场附近的居民,了解他们对机场建设方案的看法。学生还到50英里外的一个地方机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在距机场不同距离处记录了声音的大小。D先生将学生分成了几个组,分别就湿地、居民生活、噪声污染和政治问题来写报告。在分别工作了几个星期后,两个班级在一起开会,分享他们的工作成果。技术课的学生完成了一个在学生提议方案基础上绘制的CAD布局图,包括机场通道、飞机跑道、控制塔和其他相关设施等。一组学生完成了一份新的本地区地图,来说明机场将给该乡村地区带来的地理变化。另一组学生则做了一个按比例缩小的机场模型。还有一组学生则设计了一个对州高速公路改道的方案。生物课的学生提交了一份关于湿地的报告,报告中提供了可能由于机场建设项目而濒危的动物的照片和图表。进行居民调查的另一组学生,提交了关于机场对居民生活影响的报告。第三组学生参加过当地的听证会,他们就机场建设方案的政治问题提交了报告。最后一个报告是机场对周围环境造成噪声污染的概率性研究。[6]

(四)整合渗透载体

劳动教育不是类似数理化那样的教育领域,它与通常的学科教育不同,它具有综合性特点,它与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特别是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都能够很好地整合在一起,甚至类似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基本就等同于劳动教育。以技术教育为例,“在当今世界,技术变成了一项复杂的社会事业,不仅包括研究、设计和技巧,还涉及财政、制造、管理、劳动、营销和维修”。[7]显示了劳动世界与技术世界的内存联系。同时,在政治课程、历史课程,尤其是技术课程相关内容的教学中,都可以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直接或间接理解劳动的艰辛与收获、奉献与快乐、丰富与新奇、继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5.

[3]中国百科大辞典[Z].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460.

[5]刘泓.中学劳动技术课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7.

劳动教育项目化篇4

怀化市位于湖南省西部,是一个山多地少的贫困地区,共有2个部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4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2个参照省扶贫县待遇照顾县。全市现有贫困人口42.1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13.86万人,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1791元。但是,现有的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缺乏相应的劳动技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难度非常大。只有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使转移出去的人员就业保持持久性和稳定性,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盲目性和无序性等。

一、贫困地区农民培训的内容

目前,怀化市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包括“农民务工培训”和“农业生产技能培训”,而“农民务工培训”以专项培训为主,引导性培训为辅,重点开展“扶贫技能转移培训”、“湘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农村人才培养(111工程)”和“阳光工程”4大专项培训。

(一)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

农业生产技能培训的服务对象为留守在家的农业生产人员,主要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人员的劳动技能,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培训的形式灵活多样,包括大专院校的科技下乡服务、各级农业部门的科技下乡服务与建立示范基地、乡镇七所八站的科技指导服务、各级协会与农村经济组织对其会员(成员)的培训等。

(二)开展农民务工培训

1、引导性培训。引导性培训主要是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农民工遵纪守法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

2、专项培训。专项培训也称职业技能培训,这种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岗位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第一,扶贫技能转移培训。该项目是针对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进行的专项培训,2004年开始由各地市扶贫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由中央转移支付,培训经费按1000元/人拨付专款;2004年实际培训了1216人,2005年实际培训了3439人。2006年开始把这项培训工作交由各县级扶贫管理机构来负责实施,培训经费减为800元/人。2007年这种培训开始改革,实行“工学交替型”培训模式,全年培训3960人。第二,湘西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这项培训工程是2005年湖南省实施大湘西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湘西地区农村贫困劳动力实行免费培训,并实现转移就业。2005~2006年共免费培训农村劳动力28400人,投入培训资金3000万元,并使93.8%的培训农民实现转移就业,2007年培训13550人。第三,新型农村人才培养(111工程)。111工程的含义是用10年时间每个村培养10名中专生和1名大学生,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领头雁”。2005年培训了660人,2006年在52个村进行试点,培养了639人,2007年培训了800人。第四,“阳光工程”。“阳光工程”全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由各级政府农业部门负责实施的。“阳光工程”是公共财政支持开展的非农职业技能示范性培训,通过订单培训形式,面向社会招标,确定项目实施单位。2004~2007年分别培训了13663人、13500人、14500人、22000人。

二、贫困地区构建农民培训机制的实践

(一)政府重视农民培训工作

1、加强和完善了农民培训工作的组织建设。怀化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农民素质教育工作,成立了怀化市农民素质教育领导小组,由市领导担任组长和副组长,财政、农业、劳动、教育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担任成员,下设了农民素质教育办公室,负责农民素质教育的日常工作,各县(市、区)政府也成立相应的农民培训工作组织机构。

2、初步建立起农民培训工作的运行机制。怀化市政府为了顺利开展各项农民培训工作,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责任,初步形成了“政府统筹、农办主管、部门配合、社会支持”的运行机制。

3、加强了农民培训工作的监管。怀化市政府为了加强对农民培训工作的监管,成立了农民素质教育办公室,并明确了农民素质教育办公室对农民培训工作的监管职责,包括对各专项培训项目计划的制定、培训学校的选定、培训质量的测评与培训资金使用的监管。

4、实行了目标管理责任制。每年年初市政府将省里下达的各类农民培训目标任务分解到县(市、区),并与各县(市、区)政府签定目标管理责任状,要求各县(市、区)政府必须做到专项培训资金不截留、不挪用、实行专款专用,建立农民素质教育培训统计台帐和劳务输出跟踪服务卡,财政预算安排农民素质教育经费不得少于5万元;此外,对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数予以明确规定。每年年末市政府督查室会同市农民素质教育办等有关部门部门,对各县(市、区)农民素质教育工作进行督查,对照目标管理责任状的内容进行逐项检查。

(二)培训管理部门积极配合开展工作

1、开展培训生源摸底调查。怀化市劳动就业局曾3次组织市、县(区)、乡(镇)3级劳动保障部门工作人员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全市的农村劳动力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在259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站,建立了农村劳动力台账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台账,建立了4级生源网络资料库,按年龄结构、性别、文化程度、技能状况、培训专业和求职意向等项目进行归类。

2、加强教学培训工作监管。首先,严格审定培训机构。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在怀化市范围内选择培训机构,并将情况在《怀化日报》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其次,加强教学管理。从教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训计划、教学方案和课程表等)上予以规范,并对教学环节进行了要求。

3、积极探索培训模式。如会同县就业培训中心的电动缝纫机班与福建漳州格兰德制衣厂联系,承接其成衣或半成衣加工业务,既降低了成本,又增加了学员的收入,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实用性。

4、拓宽就业渠道。注重岗位对接,开展订单式培训和定向培训,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来培训农民,同时搞好外出务工人员的服务工作,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如沅陵县就业培训中心给每一个结业的务工人员发放了跟踪服务卡。

5、加强监管。实施“培训券”管理制度,制定了《培训券发放管理暂行办法》,对每期培训班都要派人到学校对培训民工进行身份审核,实行身份证、花名册、本人“三对面”,审核无误后将培训券发放到学员手中,并告知培训券是有价证券,学员对培训和就业满意后才将培训券上交培训机构。反之,学员可以拒交,培训机构则无法申领培训补助费用。

(三)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农民培训工作

目前怀化市参与农民培训工作的培训机构呈现多元化的竞争态势,既有16所大中专院校,又有一些私立或个体培训机构。湖南省怀化万昌中专学校是该市最大的一所私立学校,该校坚持“劳务公司+职业学校+用工单位+跟踪管理”的办学方针,根据企业需要创新课堂教学与车间式教学相结合的“双证书”培训特色,由于该校的办学质量高和学员就业率高,成为了湘西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基地和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每年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500余人。

三、贫困地区构建农民培训长效机制的建议

2007年一号文件中强调,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新型农民的培养要靠农民自身素质的提升来实现,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培养新型农民的关键。农民培训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要用系统论的观念把政府、培训机构与农民的职责与利益结合考虑,以培训效果为目的,以项目经费管理为主线,积极探索并创建贫困地区农民培训的长效机制。

(一)完善培训项目监督机制

1、强化农民素质教育管理部门的监督职责。农民素质教育办公室要对培训计划进行统一安排,对培训资金进行统筹使用,形成培训资源相互共享,做到不多头培训、不重复培训,充分发挥政府公共资源的效能;此外,要组织协调各培训项目主管部门开展工作,积极参与各专项培训项目计划的制定、培训学校的选定、培训质量的测评与培训资金的监管,充分发挥其督促检查的职能。

2、实施动态跟踪管理。在各县(市)区镇乡已经建立台账的基础上,建立劳动力培训和就业服务组织网络,使用统一软件,配设专(兼)职人员,实现信息共享,提供统一服务,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登记、素质培训、就业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实现劳动力素质培训和转移就业登记电脑化,对培训人员实行动态跟踪管理。

3、监测培训效果。农民素质教育办公室不仅要对各类专项培训的培训过程进行严格监管,还应对培训后的效果进行监测。要建立健全外出务工人员跟踪服务卡制度,对外出务工农民进行跟踪服务,不仅了解其务工动态及务工基本情况,提供无偿法律援助及其他服务,而且还能动态把握培训市场的需求,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以后的培训工作。

(二)健全农民培训经费投入机制

农民培训具有不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属于准公共产品。而且,加大农民培训投入,符合WTO“绿箱”政策,是公共财政的扶持方向。实际上,许多培训项目是需要地方政府进行资金配套的,可是到了市、县,两级政府却因财政困难难以配套,致使培训内容“缩水”,造成培训形式走过场,甚至于一些地方或培训机构伪造培训学员花名册来套取政府培训资金。因此,地方政府在积极争取国家、省级财政培训项目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市、县(市、区)两级政府也要从地方财政支出中拿出一定比例的配套经费用于农民培训,对参加培训的贫困农户予以适当补助。

(三)整合农民培训资源

实际工作中,农民素质培训的项目有很多,分别来自政府的不同部门,如农业、劳动就业、扶贫等相关政府部门。但项目间的彼此独立性,不仅在农村造成了“撒糊椒面”的状况,起不到“四两拔千斤”的效果,而且还易形成地方政府部门间利益的保护性,不愿意丧失项目经费的管理权。因此,在完善农民素质教育管理部门的监督机制的同时,关键是要建立起以民素质教育管理部门为主导的农民培训行政管理体系,以整合农民培训资源,提高培训资金的效果。

(四)以市场导向培训农民

目前各类农民素质培训项目的人数是由省级主管部门把任务分解市级,市级再分解到县级。因为培训人数确定欠科学,培训农民工作的结果变成了各级政府应付上面的检查,而没有发挥出主动性。现有的各级政府的文件和指令,不乏关于农民培训的单项规制和号召,但大多没有准确的需求依据和可操作性。因此,在农民培训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应发挥市场配置的功效,由农民自愿申请培训项目,政府组织各项培训。在充分发挥政府公共部门培训机构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技术协会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鹏,郭建鑫.从新型农民的内涵浅谈农民培训的有效措施[J].安徽农业学,2008(4).

2、张娟.农民培训产品的属性探析[J].农业经济,2007(8).

3、柯炳生,陈华宁.对培养新型农民的思考[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4).

劳动教育项目化篇5

一、全面加强队伍素质建设。

1、强化“三个作用”,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以领导的核心作用、党支部

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干警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坚持以人为本,建立队伍管理的长效机制,强化执法监督,提高执法水平为基本目标,把立足点放在全面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上,切实提高广大干警的职业道德水平,以“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为指针,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执法如山的劳教人民警察队伍。

2、建章立制,用制度管理干警队伍。制订了××*等规章制度,加强了对干警规范化管理和直接管理的力度。同时在干警中深入开展各种专项教育,通过抓教育、抓防范、抓查处,构筑思想防线。

3、继续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推进所务公开,提高行政效率和质量,坚持所长办公会,抓好层级控制,增强机关工作的条理性、协调性、规范性,提高综合服务保障水平。对劳教人员的收容、延期、减期、提前解教、所外执行、所外就医等执法审批程序严格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执行。完善了一系列执法措施,落实责任追究,坚决杜绝渎职、侵权等违法犯罪的发生。

二、强化安全首位意识,确保场所安全稳定。

1、牢固树立“确保场所安全稳定是劳教机关工作永恒主题”的思想观念,在巩固现有安全稳定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安全工作的可靠程度,以实现零指标为动力,再创“四无”所。

2、继续抓好各科队“一把手”责任制,突出第一责任人的作用性。认真落实大包干、大排查制度,以责任区划为要求,抓好落实。加强对所情和劳教人员思想动态的研究和掌握,发挥、利用好劳教信息员的作用,开好动态分析会,增强安全工作的预警性

3、开展“清找超期外医、久假不归劳教人员”专项活动,把在外的劳教人员及时收回本文所内管理。并根据省劳教局的安排,开展了“刑释解教人员调查摸底”专项活动,制定了实施方案,抽调专人负责解教人员的信息录入工作,切实做到人员底数清、资料齐。

4、成立场所安全领导小组,加强场所护卫组织建设和安全大排查工作,认真落实所领导带班督察制度,各大中队实行双人双班,加强对场所周边环境的巡查,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和方案,并认真加以落实,消除场所安全隐患,确保了“元旦”、“春节”、“五一”、“国庆”、“党的十七大”等重大节日和特殊时期的场所稳定。

三、强化教育改造功能,提高教育改造质量。

1、抓好“三课”教育和出入所教育,在入所教育上,强化从源头抓起,建立新入所人员“底数”情况、认罪认错等方面教育档案,为今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提供依据;在出所教育上,进一步拓宽教育内容,提高回归人员适应社会的能力(包括心理适应能力、就业谋生能力等),巩固改造成果。

2、认真落实好劳教人员思想动态分析会制度,准确掌握所情,认真细致地做好摸底排查工作,充分发挥信息员的作用,及时了解劳教人员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提出管理、教育、防范措施和教育改造方案。对重点难危人员建立“难为人员教育转化档案”,针对各自不同的特点,采取一对一的包夹监控和帮教措施,促使其转化。

3、继续深化劳教办特色工作,健全、完善三种管理模式配套制度,坚持以半开放式管理为主,继续在劳教人员中广泛深入的推行《劳教人员三种管理模式实施细则》、《劳动教养人员计分考核实施细则》,以此加强对劳教人员的科学化、人性化管理。

4、塑造人文教育环境,大力开展所区文化辅助教育和社会帮教。结合各种节日纪念活动、专题座谈会、法制宣传报告等形式,深化教育效果;利用图书室、广播室、黑板报、场所小报等开展教育宣传活动;组织劳教人员开展篮球、拔河、猜谜、歌咏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有力调动了劳教人员的参与热情和改造积极性,营造了安定祥和的所区文化。

四、继续抓好生活 卫生达标工作。

1、对劳教人员生活卫生经费做到专款专用,保证劳教人员按标准吃足、吃熟、吃得卫生。在劳教人员生活经费严重不足和物价上涨的情况下,积极筹措资金,在节日期间对劳教人员的生活进行补贴。继续抓好小卖部的管理,在保障价格公平,提高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严把进货质量关、价格关、审查关。

2、认真抓好生活卫生达标各项准备工作,建立健全劳教人员生活卫生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水平。坚持在场所开展以环境卫生、内务管理、个人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检查评比,加强对劳教人员生活卫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3、制定了××等一系列生活卫生、防疫方面的应急处置预案和规章制度,加强对劳教人员的生活卫生安全管理;在所内广泛开展防病治病宣传教育,加强对性病、结核病、艾滋病等各类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监控、治疗。

五、深化劳教经济改革,加快劳教生产发展。

1、改革现有的生产管理模式,引入竟争激励机制,调动、激活劳教人员的积极性,搞活劳教生产。积极鼓励生产一线的学员对生产工具、生产技术、操作流程等进行改革创新

劳动教育项目化篇6

工业强国崛起的“秘密武器”

职业教育涉及千家万户、连接着亿万人民群众的生活、发展问题,与经济、就业有着天然的、内在的联系。职业教育在世界工业化过程中不仅成为许多工业强国崛起的“秘密武器”,而且也解决了大量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就业问题。世界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以来,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劳动组织优化在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就业问题,为此各国采取了各种促进就业、解决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其中最为有效、被誉为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的措施,就是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

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也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副总干事长在1999年第二届世界职业教育大会上提出:“每个国家不论发展状况如何,必须努力革新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以解决下一个世纪的就业问题。”实践证明,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重视职业教育的德国青年失业率比世界其他发达国家低得多。根据世界经合组织(OECD)报告,2002年,德国青年绝对失业率为9.7%,而OECD国家平均为13.1%。

加大就业竞争力的“筹码”

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民多,如何解决就业问题要比发达国家具有更大的难度,但采取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我国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成功政策。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向社会输送了6000多万名毕业生,为城乡劳动者提供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达14亿人次,极大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改善了劳动力的技术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成为进入新世纪以来职业教育一项新的政策目标。在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下,成功地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和“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短缺人才培养工程”,职业教育瞄准劳动市场需求,把人才培养培训与促进劳动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受到各行各业的欢迎。在教育部与世界银行的一项合作研究项目成果中显示,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时,已将“是否接受过职业教育与培训”作为优先录用的标准。这说明了职业教育在就业市场中具有较高的价值认同。由于职业院校普遍重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同时积极开展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不断提高。在我国就业难度不断加大的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连续攀升:2000年为85.4%,2002年为94.6%,2004年为95.4%,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也有所上升。

必须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

劳动教育项目化篇7

劳动出思想:指的是人的思想只能通过劳动或文化教育来产生。但从人类思想产生的根源和发展历程上看,劳动是第一位的,文化教育是第二位的。

官兵教育:指的是在内容上和院校育人的追求上侧重于人的品质修养、政治思想和工作能力。这里所说的教育理应包含“劳动”这一内容和形式。

一、当前官兵教育的现状与窘境

官兵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官兵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工作,为部队建设做贡献。部队所需的人才类型是复合型的,它最基本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德才从哪里来?要从实践和劳动中来,不能光靠一门子文化说教和灌输中产生出来。遗憾的是,长期以来,院校培训奉行的是“单一的文化理论教育、无劳动”模式,而这一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文凭高、能力差,理论高、实践差,只动嘴、不动手。从官兵教育的效果和岗位职能发挥上看,并没有达到我们的期望值。以下几种现象较为突出:

1.缺乏应有的独立工作本领。官兵们不会劳动。连最原始的扫地、洗衣服都不会干,也不愿意干,更谈不上主动出点大力气。

2.推诿工作,讲究待遇。工作上愿进机关,不愿去基层一线;活计上避重就轻,躲躲闪闪。而在生活和待遇上却一丝不苟,吃喝享受,邀功请赏,为自己今后的政治发展积攒资本,准备条件。

3.在本职岗位上劳动能力和意识欠缺,劳动强度和承受力低下,工作效率低;适应岗位、发挥力量的能力极端低下,有的人连起码的工作逻辑顺序都不懂,都不会理顺,都不会表达出来,在工作劳动时显得东一头、西一脚,顾前不顾后,零零乱乱,凡此种种。部队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只能从人数上予以增加。

4.思想境界不高,少谈理想抱负,现实价值观念浓重,本位主义突出。凡对自己有利的,无不追求;凡对自己不利的,无言无趣。

出现这些现象的人都是在各类场所受过训的。那么,问题就出来了,受过教育培训怎么还会这样干活呢?问题出在了我们的教育内容上有缺陷,少了“劳动”这一精髓项目。

究其原因,是时代的造化,是在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状态下人们对艰苦奋斗、勤劳治家淡化的结果,是家庭教育缺乏劳动内容.父母缺乏“劳动育人”这一根本思想的结果。当今,这一思潮在一切院校和课程设计上普遍存在。而院校培训课程在设计上缺失“劳动”这一内容和形式后果严重。

二、解放思想,转变认识,大胆树立“劳动育人”的意识

劳动是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并在这过程中形成的世界观的唯一途径。我们要改变长期以来“单一的文化理论教育就是院校培训模式”观点,就要敢于正视当前培训教育的窘境与困惑,树立“劳动育人”意识,大胆地把劳动这一最原始、最直接、最具实践性的人类动作提出来,加进来,设置成一切院校的必修课,让官兵在共同的劳动过程中体验生活,体验工作的辛苦和乐趣,体验互助互帮所形成的团队力量。体验部队这一特殊群体所要完成的任务与使命,体验当兵人的光荣与追求,体验在书本中得不到的志趣。

育人好比打铁。院校之于官兵,好比炉灶之于钢铁,而劳动就是那炉中的火。没有经历过火的钢铁出了炉是要生锈的,是不堪大用的。不经劳动培养出来的官兵是懒惰的官兵,劳动力差、战斗力弱。部队不能允许这样的人群长期存在。

很早以前,我们的先辈通过劳动创造了中华文化和智慧,创造了中国人的思想。“劳动者是最美丽的”认识油然而生。很早以前,我们的领袖就认识到了劳动对人的思想和行动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在诸多领域号召人们从事劳动建设祖国,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那么,我们就捡起劳动,把它纳入到培训教育之中,用来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三、劳动课的安排

1.内容问题;至于劳动的内容那就太多了,太丰富了。凡体力能及的一切工作都是劳动。部队的建设项目、农业项目(农、林、牧、副、鱼)、商业项目、环境项目、绿化项目,举不胜举。把它们拿来,按一定的比例、数量科学合理地将其设定在培训教育课程内。

2.时间问题:文化与劳动按4:1设置。即:每天8小时操课,6小时文化理论教育,2小时劳动。时间比例的安排要坚持“脑力和体力分配合理,相得益彰”的原则。

3.要准备的条件:

(1)工具问题:干什么活准备什么工具,有的院校购置,有的随机租赁;大致分二类:一是简单工具,如铁锹、镐头,二是机械工具,如电钻、拖拉机。

(2)劳动机构设置问题:院校要长期设置劳动机构来执行劳动课的组织指挥工作,内设专职劳动职业人员专司指导示范之功。如建筑师、农技师、电焊工。

一旦按照“劳动与文化并存”的模式实施教育,那么,学员、官兵就将在“劳心与劳力”之间受到历练。出炉后便成长为“劳心者和劳力者”的统一体了,是一个有似于文武兼备的人了。这样的人被输送出去,就会给他将来的岗位工作的展开打下坚实的基础和优秀的品质。

四、关于“劳动与育人”的关系

1.凡智者贤者大都与勤劳相伴随。何谓勤劳?劳动多也!而泼皮无赖大都与游手好闲相挂钩,与好逸恶劳相捆绑。

劳动教育项目化篇8

一、问题的提出

2008年发生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少数民族地区大量农民工被迫返乡和大中专毕业生低就业率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使民族经济走出困境,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寻找危机后民族经济腾飞新起点是少数民族职业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统计资料显示,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现有农村劳动力88663人,其中富余劳动力达31043人,其中18―35岁的男性富余劳动力14708人,女性富余劳动力16335人,因此,以水族地区为调查点具有代表性。此项研究课题组对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波尧古两个水族地区职业教育进行跟踪调查,力求通过水族为基点对少数民族职业教育的地方化特质和发展状态做出一种判断,寻找或揭示既能够有效调试于全球化的现代世界,又不丧失自己民族文化独特性的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以期促进金融危机后少数民族就业率和地区经济的新一轮增长。

二、以学校为中心促进少数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民族文化认同感是指文化主体在共同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某种文化意识在心理上达成的共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相对其他民族共同体而言,我为之我的民族情感。

三都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是县内唯一的一家融中等职业技术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教学与科学试验、技术推广、生产示范和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办学单位。课胚组在三都职教中心重点设立调查点。在调研中不少学员反映技能培训班没有充分考虑他们的实际需求,培训项目时间短、技术含量低、实用性不强。比如:有的培训班让学员花一周时间学习城市生活礼仪;所谓“电脑培训班”就是花10多天时间让学员学打字。培训基地建设滞后,学校陈设简陋,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紧缺,影响培训质量。还有的培训与市场脱节,与需要劳动力的企业脱节,或是培训的内容不是企业所需的。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面对企业大量裁员的形势,我们认为培训形式应该多样化,而基于民族文化本体上的职业教育是当前培养实用性人才以突出技能特色扩大就业空间所亟须的。水族历来是一个擅长农耕、养殖和民间技艺的民族,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尾绣,有适应古老竞技运动所沉淀的马匹养殖技术,有酿酒、制药等传统民族技艺等,在民族文化特色基础上利用政府对返乡农民工专项创业资金补贴、小额贷款低门槛高额度,财政贴息、税费减免等相关政策的扶持和帮助,鼓励返乡农民工在创业园区自主创业,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为企业针对性培养农村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地方特色产业、养殖业、餐饮业等相关技术人才,这一方面可以让学员在技术上很快上手,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大民族地区对富余人员的自我消化额度,缓解未来新一轮就业压力。

(二)学校教育要将民族文化和教育竞争相融合

以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受过较高教育程度的人,会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含量,在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上会具有较高的劳动率水平,因而具有更高的职业地位和工资水平。人力资源理论后的“信号理论”和“筛选理论”,虽然认为接受过更高教育的人并不一定有较高的劳动率水平,但他们认为受过较高教育的人,在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会具有更强大的“信号”,这种信号会使他们被优先雇用,并被分配到较高的职业地位。因此。在民族地区,提高返乡农民工和新生劳动力的学历水平已成为社会的大势所趋。而职业教育的低门槛和高产出正是响应这一趋势最好的途径。

调研数据显示,三都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主要以初中为主,截止2008年12月县教育局统计数据表明,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30317人,中专(高中)文化程度1628人,大专以上学历59人。民族地区受教育程度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这使得民族地区劳动力在外务工就业竞争力不足。同时,在金融危机影响下,返乡农民工年龄结构中青年返乡农民工占很大比例。在有效调查样本中,25岁以下的青年农民工占返乡农民工的48,57%。因此,面对少数民族失业人口学历层次低、青年比例大的现状,对民族地区劳动力开展学历教育是应对下一轮就业压力的必要措施。为此,教育部门应该在自愿基础上以中职学校为主面向返乡农民工开展学历教育。广泛利用各种培训资源,开展以县级职教中心为主要基地的返乡农民工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农村化技术学校、普通中学及其他培训机构的作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提高培训效率。为提高积极性可采用免费培训与合格津贴相结合的措施,激励返乡农民工参加。鼓励返乡农民工免费就近参加培训班,学习各种自己所需要的技能。经过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取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并享受劳动保障部门的培训津贴。

对于新成长起来的少数民族劳动力,更应该加大学历教育的培养力度,在政策和资金上进行扶持鼓励民族青少年进行高学历教育。

(三)接受职业教育机会的指标要结合民族地区资源稀缺状况在职业院校进行再分配

首先,加大力度扶持地区性职业教育院校。我国职业教育的成本分摊制度规定,教育经费由学校、社会和个人解决。但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政府无力承担高昂的办学成本和学生流失的资金风险而导致地区职业院校无法建立或者发展受制。据2009年9月入学统计数据表明,贵州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约为15.3万人,完成招生数占总计划数的75%,但普定、关岭、贵定、三都、六盘水钟山区5个县、区的中职学校招生数不到100人。地方经济的差异无疑是职业学校学生入学率的重要原因。

其次,在学校教师队伍方面,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的民族地区,政府除给予教师基本工资外,只有很少的奖金和福利。又由于政府财力有限,他们没有机会进行学习和晋升,很多人连住房和成家的问题都得不到解决,民族地区不仅很难从外面引进优秀教师,就连本民族的优秀人才也存在外流现象。三都县职教中心目前有文化基础课专任教师16人,专业理论课专任教师5人,没有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其中14人是大专学历,5人是中专、中师学历,只有2人是本科学历。这支师资队伍不仅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而且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习实训指导课三类教师的结构比例十分不合理,严重制约职业教育发展。

再次,西部民族地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机会的指标分配过于死板和原则化,是导致西部少数民族

地区教育落后的一大体制因素。贵州省当地政府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呈现“自上而下”的倒金字塔投资模式,省会城市、地州市的教育资源需求可以得到极大的满足,教育质量也比较高,这些城市在享有优先配置的教育资源的同时还享受着国家给予的西部民族地区的所有优惠政策,这加剧了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不公平。

三、以家庭为中心促进少数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都县在组织劳务输出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战略上取得了显著成绩,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了l万余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流动就业,但是由于自然、历史等诸多原因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大部分乡镇边远村农户仍十分贫穷,目前尚有2万余名边远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亟待开展培训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家庭经济主要依靠农耕和养殖,也有部分成年人外出打工。截至2008年初,尧古村水族男性193人外出打工,女性87人。因此,开展富余劳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妇女是重点。

(一)发展女性职业教育,提高成年女性就业率

水族家庭,一般是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小家庭,家庭成员分工和职责较为明显,一般是男耕女织,栽插和收割是男女共同负担。调研发现,水族妇女所承担的家务量远远超过男性,女性不但承担着耕作的任务,同时还必须承担家庭中与吃、穿、住、行等相关的所有家务劳动,她们的工作贯穿于除了吃饭和睡觉以外的所有时间,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闲暇时间。而男性除了承担家庭重大的或者重体力的工作之外,可以充分享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因此,女性走出家庭接受教育的机会相对男性少。但是这并不能阻止妇女拥有接受教育的愿望和否定妇女的学习能力。

三都县志记载,三都早在1982年就有农村夜校156所,学员2257人,其中丁寨夜校女子班拥有25名水族妇女人学。这说明,少数民族妇女有着强烈的接受教育的愿望。同时,另一组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青壮年女性识字率达到97.8%,妇女平均受教育年限6.32年。妇女在接受教育的时候其学习能力不亚于男性。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发展和先进思想的注入,水族妇女在相对程度上享有了就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等。2005年,三都全社会就业人员中,女性占45%。女性就业呈现多元化模式。三都县近几年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制定了竹业、早熟菜、花椒、优质米、养殖、林业等十大产业项目发展规划,妇女在十大项目规划中发挥了“半边天”作用。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县妇联积极协同农科部门,从2000年开始,全面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初见成效。在全县农村举办项目和“绿色证书”产业科技项目班共421期,有10多万妇女获得培训,使每户能够掌握3门以上的农业适用技术;对取得“绿色证书”的农村妇女,优先安排扶贫开发项目和小额信贷、实用技术培训、承包开发权、择优聘用等优惠政策;建立科技示范基地,为农村妇女学科学、用科学提供良好机遇和场所;为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全县加大科技扶贫力度,继续实施“巾帼扶贫行动”,开展科技“三下乡”。通过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提高了水族妇女的整体素质和社会地位,让成百上千的水族妇女走出绣楼,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

(二)改善教育的代际延续,加强未成年女子教育

除了成年女性的教育之外,未成年女子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少数民族社会大多存在着重男轻女思想。越是边远贫穷的地方不愿送女孩子上学读书的思想意识越是根深蒂固。未成年女子教育存在极大的困难,影响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三都是部级贫困县,水族农村女童失、辍学率占40%-45%,严重阻碍着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要发展女性职业教育,教育权益在女性身上的代际延续是不容小视的。这种延续既是民族传统性别文化和父权制社会制度作用下的结果。也是女性在性别桎梏之下对女性角色定位的认同和顺应。女性传承着文化,而文化又在塑造着女性。在贫困的农村地区,女性的教育问题处于深度边缘化状态。女性教育困境的改变,不仅需要考虑教育政策的扶持、教育法制的保障以及教育观念的宣传等,也需要进一步考虑,如何立足于当地的民族文化环境,通过实施教育、文化、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综合发展战略来重新构建村寨女性角色的新形象和新地位,从而找到解决女性摆脱教育困境的治本之策。

四、以社区为中心促进少数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依托学校建立农村社区学习中心

农村社区学习中心是以一定的社区机构为依托,以终生教育思想为基础,提高社区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的,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非正规的教育机构。董倒村种植蓝靛和织布项目中,其项目内容和水族的传统耕作文化和工艺技能密切相关。一开始有12户报名参加种植蓝靛,13户报名参加织布项目。项目组首先利用夜校的形式对项目参与人员进行培训,通过PRA方法与社区群众讨论男女之间各自付出的劳动和各自为家庭、社会作出的贡献,并请织布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负责教授织布技术,经过磋商、交流和上机操作,让学习者反复试机,直至学会单独操作为止,并随时对织出的布进行评比,强化专业技能。经过培训,学习者从只会织几种花样到会织几十种花样。

(二)依托政府设立社区学习中心

乡政府(村委会)对社区民族职业教育具有组织和协调作用,可以运用行政手段为社区职业教育的开展提供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董倒村种植蓝靛和织布项目中,项目组在项目后期为了达到整个项目的延续性依托乡政府采取参与式管理的方法。蓝靛种植和织布项目均采取自愿报名、公开、平等、张榜公布的程序进入,由村民民主推选3名负责人负责项目的监督、管理、运作等一切事务,并制定出细致的管理计划实施管理,成立社区学习交流中心。参与人员所需物资都由负责人带队统一购买、统一分发。在种植和织布的过程中,由负责人统一协调,并定期召集大家共同交流,分享经验和成功。每逢赶场,蓝靛种植小组和织布小组在村委会的带领下,将蓝靛和织出的布带到洞塘、荔波、翁昂等地销售,蓝靛每亩年收3000-4000元,织布每床纯利25―30元,大大激励了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据尧古村支书说,2009年在尧古村已有230多亩蓝靛,村民的经济水平得到较大改善。

以社区为中心促进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关键在于利用社区的各种资源,发挥社区政府的作用,通过政府的组织带动,加强社区、学校、家庭的合作,使民族职业教育在社区内得到很好的开展。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项目化篇9

新课标明确指出:“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可以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学优势,体现课程弹性和地方特色。”长期以来,广大体育教师执行的是规定了具体教学内容的体育教学大纲,已经习惯按大纲要求安排教学内容,布置体育场地和设施,配备体育运动器材,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很大的局限。如何设计改造现有运动项目、开发生活化体育教学资源、如何对民族民间体育教材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是广大体育教师研究和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改造现有运动项目,适应学校教学需要

现代竞技运动是当今世界体育的主流,其中的大部分项目都具有良好的健身娱乐功能,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校体育的主要资源。在实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今天,其功能尤存,不能因其已不太适应现有要求而全盘否定,重要的是对其进行改造,开发、再利用。

改造现有运动项目,使之符合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一是简化技术、战术。例如在排球教学中,对传球技术降低要求,只要不用双手同时抓住球,都鼓励他们继续练习。二是简化练习比赛规则。遵照有利于比赛活动连续进行的原则,尽可能简化,降低难度。如,在排球课的设计中,考虑练习比赛不要求三次过网,比赛中断太多太快会影响学生的练习兴趣。三是改造场地、器材和设施。四是重组活动内容,如,用排球在篮球场上进行手球练习;用足球或篮球进行保龄球活动;用篮球或排球在平地上进行场地乒乓球的比赛等等,这些活动可利用现有器材和场地,设施,不需要再另行投入,并且使参与的学生有新鲜感,很容易激发练习兴趣。

改造现有项目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改造目标要明确;二是改造思路要清晰;三是改造对象要明确;四是改造方案要适用;五是改造过程可调整;六是改造结果要测评。以上几点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原项目的战术、场地设施、裁判规则、裁判法等方面的熟悉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习对象的了解程度,取决于教师对本校教学条件通盘掌握的情况。

二、开发传统体育,弘扬民族文化

新课程以各个具体学习领域目标呈现在广大体育教师面前,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当从各校体育教学的实际出发,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教材资源,将民间长期流传的并深受儿童、少年青睐的一些体育活动,如踢毽子、跳绳、滚铁环、抽陀螺、拾小沙袋、弹球、跳房子等“乡土体育”教材化,使传统的民间技艺性游戏转化成有助于健身的运动动作技术,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活动的技能。

开发设计传统体育项目要注意几点:一是教材的系统性。一项体育活动要想成为教材,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要有教学目标、动作技术分析、组织教学形式、常犯错误和纠正方法、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以及场地器材的设置和要求,安全措施等诸方面构成一个教学系统。二是具体练习方法和手段还可更加丰富,只要技术熟练后,不少练习时间都可以进行“嫁接”“追逐跑或走”“足球的抢断球”乃至小场地进行踩高跷足球比赛,都可以尝试一下。例如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就有一项比赛叫“高跷马”,就是用踩高跷的方式进行100米和接力跑。三是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一定要精心设计,有定量标准的反馈信息更容易提高学生持续性进取。四是安全教学问题。传统体育活动多在乡间流传,规范性、安全性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体育文化源远流长。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在选择和利用时,要根据学校的地域特点、环境因素、学生情况进行选择,可对一些内容进行改造,使之更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三、挖掘生活素材,创新教学内容

早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与生活技能是体育产生的重要源泉,体育要为培养青少年适应各种动作技能的需要奠定基础,体育生活化成为实施新课程标准研究的问题。在人类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现代交通工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饮食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使得一些“现代文明病”逐渐蔓延。因此,将生产、生活中可借鉴到体育与健康中的肢体动作,改造成为教材内容,是人类理性的“回归”,值得提倡。

将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的动作技能和情景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资源,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仓库”,因其贴近生活,使学生备感亲切而喜爱有加,可作为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且付诸行动的良好手段和途径,应着力开发和利用。在开发利用中要注意:一是不要拘泥于体育运动所需的规范的活动形式和竞赛规则,只要有利于获得生活或劳动后的成功喜悦,对其动作技能、活动形式,在练习中不要作太多的规范要求;二是开发此类教学资源一定要注意要与时俱进,要多考虑将现代人的生活,生活劳动的内容和形式改编为教材内容,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三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平时加强对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动作多观察并勤奋思考,不断创编新健身、娱乐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四是在低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发此类教材,可考虑同时编配儿歌,让他们在健身娱乐活动中,得到一些有益的生活知识的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编选提出了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趣,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时效性的基本要求。生产劳动是体育产生的重要源泉之一,在现代人类提倡“回归自然”、热衷“怀旧”的今天,在体育教学中开发生活、生产劳动的资料,可谓独领。学生们在欢快的嬉戏中不仅能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学习目标,还能感知劳动的艰辛,体会完成劳动任务后的成功喜悦,与思想品德教育中培养劳动观点的目标相契合。

四、结语

体育课程资源多种多样,现有运动项目、生活化体育教学资源和民族民间体育教材资源开发是我们在教学中碰到、涉及最多的三项,也是我们实践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重点内容,对这三大“重点”的开发利用有很多的方法,只要我们善于积累,用心去想、去做,定能找出更多、更好的方法。但不管怎样,在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中,教师应始终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实际情况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学校特色,展示教师风格,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发与利用体育课程资源,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新的收获、新的感受、新的发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2

劳动教育项目化篇10

虽然当前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弊病百出,但是我们不能只着眼于这项制度的缺点。对待劳动教养制度,我们应该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实施这项制度所带来的实际社会效果来检验其存在的合理性。笔者认为,解决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弊端的最优方案不该是把这项制度彻底废除掉,一了百了,而是我们应该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去对这项制度进行改革创新,化劣为优。劳动教养制度的发展历程和我国当前的社会现实告诉我们,这项制度对中国社会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其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保留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必要性

(一)具有震慑预防违法犯罪的作用

劳动教养的适用使相对人接受了相应处罚,这种处罚形成个体教训有利于当事人在日后的社会生活中学会敬畏法律,遵守规则,学会谨慎行事,避免类似违法行为的发生,从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二)具有教育改造劳动教养人员的作用

我国的劳动教养工作遵循 “教育、感化、挽救”的指导方针,目的在于经过耐心细致的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文化技术培养和实践劳动锻炼,提高劳动教养人员的认知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帮助劳动教养人员树立科学合理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运用所学技能立足社会,服务社会,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三)劳动教养制度适应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首先,当前中国社会仍处于由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重要转型期,新生事物大量涌现,传统的价值观念不断受到冲击,新的价值形态未形成,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趋向。而这一过渡时期的贫富分化,多发的腐败现象,以及普遍的社会缺失公平、合理、正义的内心认知又引发了社会群体性焦虑,人们的思想、社会治安、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秩序等呈现新的特点。中国转型社会的特殊状况,决定了社会对着力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劳动教养制度的现实需要。其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产生新的社会矛盾,劳动教养的适用范围迎合了这些改变,增加了一些新的适用对象,如对吸毒人员的强制隔离管理,对 “”等人员的教育挽救,对青少年的照管养护等。再者,劳动教养制度适用起来灵活,简便易行,较之我国的刑罚处罚的适用节约了宝贵的司法成本。劳动教养制度所发挥的现实作用及广阔的发展空间,体现了这项制度的现实价值及生命力,决定了这项制度只能改革发展而不能废除。

二、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目前,我国总有那么一部分人多次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屡教不改,或又是犯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而又达不到刑事处罚程度,他们对社会秩序的稳定构成严重威胁。所以,客观上仍然需要类似目前的劳动教养这样的制度来管制这部分重罪不犯,罪错不断,屡教不改,主观恶习较深的违法犯罪分子。但是,鉴于劳动教养制度的弊病百出,为适应当前形式的需要,必须对这项制度进行改革,而如何改革则成为解决一切由劳动教养所产生的问题之关键。笔者认为,劳动教养的改革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准确界定劳动教养制度的性质

我国劳动教养制度从成立时起就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其主要目的,以犯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而又不够刑事处罚的人为其主要对象。由此可见,我们可以将这种制度定性为介于刑事处罚与治安管理处罚之间一种处罚方式,类似于保安处分。保安处分是一种不同于刑罚的司法处罚制度,为世界上多数国家所采用。我国《刑法》关于犯罪的界定,既有定量的规定,也有定性的规定,这种定量规定还成为了刑罚与治安管理处罚的分界线和衔接点。这样的定性以行为人的行为所引起客观危害后果为本位,而保安处分与矫治制度则侧重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着眼于行为人的不良人格或者病理身心。而劳动教养制度以保安处分与矫治制度的性质出现则恰恰迎合了这一定性。然后根据这一定性,立法机关应尽快出台与此相适应的相关法律,完善劳动教养的适用程序和监督机制,让劳动教养制度有法可依。

(二)劳动教养应该目标明确、手段合理、着重于人性化管理

违法行为矫治制度的目的有两点:一是强制矫治被劳动教养者的人身危险性,维护社会治安;二是帮助被劳动教养者重返社会。为达到此目的,劳动教养在手段上必须注意两点,一是加强教育,很多违法行为是由缺乏教育的愚昧引起的,需要通过加强教育,提高受矫治人的素养,帮助其认识到行为的违法性,进而主动杜绝违法行为;二是技能培训,让受矫治人有一技之长,可以重返社会,维持基本生活。

(三)明确该制度的适用对象

从保安处分与矫治制度的性质和目的出发,我们可以把劳动教养的适用对象概况为一下几种:一是多次受到治安管理处罚而屡教不改者以及者;二是犯罪情节轻微可以免予刑事处分,但是具有较大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不宜马上放归社会的;三是按照我国刑法第十七条之规定,因不满16周岁免于刑事处罚,需要由政府收容教养的;四是按照我国刑法第十八条之规定,需要由政府强制医疗的精神病人。另外,可以仿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和《行政处罚法》把适用对象的最低年龄规定为14周岁。

(四)期限问题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得知劳动教养的期限为一至三年,必要时可以延长一年,学界普遍认为这样的期限太长,缩短劳动教养的期限成为共识,但也不宜太短,否则无法达到教育改造劳教人员、消除其社会危险性的目的。那么,劳动教养的期限确定为多长比较适宜呢?笔者认为可以将其限定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特殊情况依法决定可以延长1至6个月。此外,针对强制治疗性病的者、强制医疗的精神病人以及吸毒成瘾者等的期限,应该视具体情况具体安排,与戒毒、治疗的需要相配合,不可一概而论。(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政法学院13法本)

参考文献

[1]云山城.劳动教养立法刍议[J].政法学刊,1996(4).

[2]刘健,赖建云.论我国劳动教养制度与国际人权公约的冲突及其调整[J].法学评论,2001(5).

[3]褚玉龙.对我国现行劳动教养立法的法律思考[J].律师世界,2001(7).

[4]刘中发.劳动教养适用对象之立法评析与立法完善[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

[5]郭日建.劳动教养的性质辨析与定位[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6).

[6]黄志勇.对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反思[J].暨南大学学报,2005(1)

[7]刘振华.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3).

[8]余凌云.违法行为矫治措施[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6).

劳动教育项目化篇11

一要定期组织教职工学习党的重大方针、政策,使教职工更多了解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关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大家的信心。通过培训使教职工掌握更多的业务技能,努力打造一支敢打硬仗的教职工队伍。

二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有效方法,邀请专家、学者为教职工讲授科学发展观的先进理念,组织职工到发达地县参观学习,用先进的理念、经验武装职工的头脑,更新职工观念,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推动整体工作。

三要强化考核,规范管理,要加强内部管理考核和干部自身素质的考核,积极为肯干事、干好事的职工提供平台,树立典范,从而带动全局,形成齐心协力谋发展的全新局面。

二、统一思想,开阔思路,确立勤工俭学新方向

一要充分认识我县勤工俭学工作的现状,目前我县勤工俭学已具备了较强的服务教育教学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在面向校内为师生搞好报务的同时,已逐步走出校园,融入社会经济大循环,其发展的空间将越来越大。

二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勤工俭学重在服务,努力为师生服务,为教育事业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一宗旨,面向师生,面向学校,面向社会,利用勤工俭学这一载体,实实在在地办几件事情。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快捷服务,全方位的服务,把勤工俭学办成师生拥戴的温暖工程、希望工程和民心工程。

三要坚持正确的功能导向。勤工俭学有经济功能,具有产业性,但不能完全产业化、市场化。教育是一个大市场,但为教育的服务不能作为一种纯粹的经济活动。勤工俭学要坚持经济价值与教育价值兼顾,在讲求经济价值的同时,更加重视教育价值,要以师生工作学习生活需要为根本利益。

三、抢抓机遇,加强管理,开创勤工俭学新局面

一要进一步落实好素质教育实践基地。要把勤工俭学工作和建立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有机的结合起来,一手抓勤工俭学,一手抓素质教育,做到两不误、双丰收,真真正正让勤工俭学成为服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载体。

二是做优做好教育内部服务市场。校园经济是我们的传统项目,也是基础项目,我们要进一步把校园经济做大做优。要加强对校园经济管理,准确把握政策尺度,充分尊重学生意愿,认真作好服务工作。对服务性项目要逐步实现市场化运作,加大经济杠杆的作用,减少行政干预因素,保证服务性勤工俭学项目健康、协调发展。

三是要积极做好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工作。要积极争取惠及广大师生的项目,在继续抓好“标准化学校””和“花园式学校”创建工作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和引进更多的项目,为全县校园建设做好服务。要充分挖掘潜力,培植一批产业优势突出、核心竞争力强、支撑带动作用明显的教育产业实体。要全面发挥教育内部市场和闲置校舍的资源优势,积极开辟勤工俭学新项目,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为创建教育强县做出积极贡献。

四、以育人为目的,开展形式多样的勤工俭学活动

勤工俭学要想全面开展,活动内容必须丰富多彩、新鲜有趣。只有内容科学化、形式多样化,才会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参于的积极性,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社会的肯定。

首先,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与家长要多联系沟通,把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和优秀品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如学校通过“劳动实践课”、“家庭劳动实践室”等活动的开设,为学生搭建充足的劳动实践平台,让他们在各项有益的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在家里引导孩子主动承担必要的家务劳动,学会洗衣做饭、整理房间、打扫卫生等,家长绝不能越俎代疱。通过这些力所能及的劳动,逐步达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锻炼”的目的,具有基本的生活能力。

其次,组织学生参加农业劳动和工业生产,开扩学生视野。如城关镇四中组织学生到苹果园中参加施肥、浇水等田间劳动,进行劳动实践,学习苹果的生长、种植、管理知识和技术;户部寨镇一中发挥周边企业的优势,带领学生到车间和生产线上参观,让学生感受工业生产的紧张和严密,明白劳动是要科学知识作为支撑的,即使将来考不上大学,当不了科学家,也要努力学好知识,当好农民和工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人。

第三,要紧密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实现勤工俭学育人的最大化。单纯的劳动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只有把劳动实践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制定明确的德育目标,有的放矢的活动;选择合适的形式和内容,与学生的社会感触和生活体验相对应,促进他们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得当的总结和奖励,劳动实践结束后,教师要对劳动情况认真归纳点评,对表现突出的给予表扬和奖励,树立模范先进,对不积极或不认真的,指出不足、帮助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意见,使学生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和伟大,行为和思想共同进步。

劳动教育项目化篇12

罪犯劳动;项目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271―03

一 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课程改革是当今高职发展的重要主题。其目标就是要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体系,以形成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化课程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基本方向,他打破了以学科课程为主体的三段式课程模式,对于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建立富有高职特色的高职院校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化课程可简单定义为: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让学生学会完成完整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包含两层含义:项目化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点设置课程,在学生完成课程设置的任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建构知识,提高技能。项目化课程以项目为参照点组织内容,在详细准确的工作任务分析基础上,进行项目设计;工作任务分析和项目设计是项目化课程开发的关键,其质量直接决定项目化课程开发的成败。

项目化课程不同于传统的教育课程。传统的教育课程是以知识作为课程的主要构成要素,强调知识的掌握,忽视知识向技能的转化。项目化课程与之相反,先分析学生专业的对应就业岗位需要什么样的职业技能,根据技能设计通过训练能提高学生技能的课程项目。当然,并没有摈弃知识,而是在项目化课程的设计中对相关知识进行重构。

二 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国内许多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关于项目化课程的开发也受到高度重视。但大多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程目标定位过于宏观,不够准确,和中职及本科教育没有明显的区别。项目化课程的关键环节工作任务分析粗糙笼统,很大程度影响项目化课程开发的质量和效果。课程设置没有突破学科框架,课程设置依然是传统的以“……学”“……概论”“……基础”为题目的课程体系。还有。项目化课程内容和任务的相关度不高,项目的训练价值和提高学生技能的实际效果不理想等。

《罪犯劳动管理》是司法警察类院校为培养监狱干警而开设的监狱企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惩罚和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为宗旨”是监狱的工作方针:其中劳动改造是对罪犯实施改造的三大手段之一。本课程的项目化课程建设势在必行。

三 罪犯劳动管理课程项目开发的框架

本文从课程定位、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建设目的、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几方面进行探讨。

1 课程定位

罪犯劳动管理作为监狱企业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目的在于通过本课程相关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以及到监狱罪犯劳动现场的实际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罪犯劳动的组织与管理能力。罪犯劳动作为对罪犯改造的三大改造手段(狱政管理、劳动管理、罪犯教育)之一,是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同时罪犯劳动现场的表现和考核是狱政管理和教育的基础和依据;罪犯在监狱服刑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劳动现场度过。因此,罪犯劳动做为罪犯服刑的主要内容和载体,是监狱基层民警对罪犯进行劳动改造的重要部分,其管理的效果直接影响我国家监狱系统工作的成效。罪犯劳动管理做为监狱企业经营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其课程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2 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内容紧紧围绕学生的罪犯劳动现场的管理能力设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训练,紧跟时展潮流及国际上监狱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密切关注中国正在进行的监狱体制改革的动向和对我们的深远影响,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

实训重点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与监狱民警交流过程中了解罪犯劳动中经常发生的问题和冲突,怎么应急处理和事后教育、考核和奖惩。在课堂实训中通过虚拟情景,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单独处理突发事件和阐述自己对罪犯劳动管理的认识与想法。

3 课程内容设计

本课程充分考虑到学习罪犯劳动管理课程学生的就业方向是浙江省各监狱基层的一线民警这一现状,将罪犯劳动管理过程中涉及的主要问题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并将分监狱劳动现场的实例融合到教学当中,尽可能使教学内容既科学合理又切合实际。

内容设计以学生管理罪犯的能力培养为核心,采用模块化结构构建课程内容体系。根据本专业的要求以及课程的大纲要求,采用模块化结构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即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分为三个模块。在三个模块中,每个模块内容均由理论和实践内容共同构成,模块中的内容取舍上,基础理论以实际工作中需要为尺度,重点突出监狱罪犯劳动管理的特点,注重罪犯改造的终极目的和企业经济效益的统一,力求简单实用。课程内容要反映当前罪犯劳动改造领域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探索,反映监狱企业最新的发展动态,感受监狱企业体制改革的未来走向。

课程内容三个模块为:

监狱生产组织管理

罪犯劳动现场管理及安全控制

罪犯培训、劳动绩效考评和奖惩

4 教学条件

在我院的图书馆中,拥有多种与罪犯劳动管理相关的资料,丰富的文献资料对学生学习本课程以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具有良好的作用,为学生扩充知识提供了非常有力的帮助。

在本课程建设中,理论教学和实训是两个重要的部分。课堂理论教学部分运用多媒体教学。

在实践性教学环境方面,校内有1个专业的实训室,校外有浙江省第六监狱做为教学实训基地以及多所可供学生参观实习的监狱。学生的校外实习和社会实践是重要的一环,也是培养学生罪犯劳动管理能力,增强适应社会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校内实训即建立模拟监狱,以解决由于校外实训基地监狱由于突发事件不能保证学生实训时的问题。所以,学生都有机会在这些实践性教学环境中学习锻炼、提高罪犯管理的能力和技能,为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这也充分体现我校提出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思路。

网络教学环境方面,我院已提供现代化的条件优越的多媒体教室和设备,罪犯劳动管理课程已全部实现多媒体网络化教学,为进一步开拓网络教学奠定了基础条件。

5 教学方法

采用互动式研讨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具有三个特点:

(1)双向性。提倡所有同学参与到教学中,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等所有参与者都可以沟通和切磋;

(2)研讨性。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教师设置某个专题并启发学生围绕此专题深入探索:鼓励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生成新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建构知识。

(3)开放性。营造教师学生平等对话的机制,每个人可以就自己的理解畅所欲言。研讨教学尊重不同的观点。

通过互动研讨式教学,一方面可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对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是一个有益的探索。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以开放的胸怀接纳信息,以质疑的态度去考量。

考试方法以期末卷面考试和平时实训相结合的考察方法,并加大平时实训成绩在最终成绩中的比重;保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理念的贯彻和实现。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4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