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健康教育的概念合集12篇

时间:2023-09-07 09:20:09

简述健康教育的概念

简述健康教育的概念篇1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9-0069-02

一、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课程目标的界定对课程的教学过程及结果有决定性影响。教材是课程的载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除了具有系统性、科学性的特点外,还应具有针对性和需求性。教材质量直接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质量与实效。因此,笔者以某校图书馆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材为载体,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对所搜集2004―2013年的教材目录进行分析,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类教材目录关注的焦点、变化趋势、以及编写要求,试图从中探索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点。

二、研究方法

(一)内容分析法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目录内容进行分析。美国传播学家伯纳德・贝雷尔森(1952)将其定义为“一种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具有明确特性的传播内容的研究技术。”[1]该方法具有客观性,能够从模糊不清的显在信息中抽取真实有效信息,并较为深刻精准地反映资源的含量与所表现出的需求。[2]

(二)设计与步骤

1.检索教材。对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进行检索,共得到出版年为2004―2013年不同版本的教材共41本。其中最多的是马建青主编,共2本。其中两本纯粹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并非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为目的,与本研究的类目不符,故筛除:一本为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李云驰著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主要介绍有与心理健康有关的理论和研究,另一本为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刘维良著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与管理》,主要介绍心理健康的教育现状。最终选定39本教材,所搜集的39本教材中,23本出版于2004―2008年,16本出版于2009―2013年。

2.分析内容录入及简化处理。我们收录了39本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出版年份、目录上所有章的标题,并记录每章章节所占的页数。然后对这些颂饨行简化处理,如“心理治疗”、“心理咨询与心理诊断”、“心理咨询”统一简化为“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3.分析归类。把简化的标题再以一定的顺序进行编码处理。并按5年的间隔将其分为两个时间段。由于缺少可借鉴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划分,笔者便不将其进行分层编属。其中,标题“心理健康教育概述”指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概况、发展进程等。所占比例过少的标题被剔除,经过筛选后标题一共有14项:心理健康教育概述、情绪管理、恋爱与性、角色认知或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择业规划、人格心理、创造力、学习心理、环境适应、网络成瘾、健康行为、异常心理及危机干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三)统计处理

对分类后的标题用Excel 2013和spss 20.0进行统计处理。39本书有关内容总计8949页,除去目录页、封底页等非教学内容后,余8321页。

三、结果

以频数百分比对所有标题的内容进行计算。结果显示39本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中,情绪管理部分所占比重最大,占13.6%,其次是心理健康教育概述,占12.9%,恋爱与性和角色认知或自我意识也达到10%,创造力的比重最少,仅占7%。此外,健康行为(1.7%)、网络(2.2%)和环境适应(2.3%)等三项皆未达到5%。进一步对以上数据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在2004―2008与2009―2013两个时间段,心理健康教育概述、择业规划、人格心理、学习心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异常心理及危机干预、环境适应、网络、健康行为、创造力10个领域存在显著性差异。如表1所示。

以上表格显示,近十年来,心理健康方面的情绪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概述、恋爱与性、角色认知与自我意识这四类所占比重较高,这几部分是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者所关注的焦点题材。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概述又呈现一种后来者居上的趋势,变化具有显著差异(X2=60.231,p

四、讨论

2004―2013年来,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分类与胡凯(2003)、李瑞(2006)、谢炳炎(2006)等研究者们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契合,如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学习、人格、情绪、挫折、性、恋爱、网络、择业与心理健康,以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该研究结果与陈显莉(2011)的结果不符,但与其问卷调查中大学生认为教材应包括的前十位较为吻合。其研究结果是教材内容前五位是大学生人际交往、性与心理健康、婚恋心理、职业规划和学习心理,而问卷得出的结果是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应包括的前十位的分别是人际交往、性与心理健康、婚恋心理、职业规划、学习心理、挫折应对、人格基础、自我意识、危机觉察与干预、心理咨询和治疗。可见大学生实际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与学科专家的认识有一定差距。

有调查发现心理健康既是大学生认为最受欢迎、也是最不满意的课程。关键原因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从教学内容选择到教学组织都可能忽视了学生的主体需求。罗杰斯区分了认知和无意义的学习、经验和有意义的学习,他认为认知的学习很多一部分内容对学生自己是没有个人意义的,它只涉及心智,而不涉及情感,也就是说如果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是教心理健康知识(概念、理论和研究结果),对大学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没有和学生的情感、需求整合,罗杰斯称之为“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因而与完整的人的培育无关,是一种无意义的学习。而经验的学习以学生的经验生长为中心,以学生自发性和主动性为学习的动力,把学习与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完人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因而经验的学习必须是有意义的学习,必能促进个体的发展。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材的内容分析,我们了解了学科专家对于什么心理健康知识是重要的理解与认知,从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当代大学生心理的内在需求,但是要真正让学生能够喜欢上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还必须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深入调查学生的实际需求,并且要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发生紧密联系。

⒖嘉南祝

[1]邹菲.内容分析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4.

[2]肖雪.试析内容分析法在学科信息门户构建中的应用[J].图书情报工作,2007,51(1):56-59.

Content Analysis on the Mental Health Textbooks for College Students Published from 2004 ot 2013

LI Xiao,WU Jia-qian

简述健康教育的概念篇2

1.关于体能、体质、健康的概念及范畴

1.1对“体能”概念及范畴的理解。

现阶段我国学者对“体能”一词的理解争议不大,已形成比较统一的观点:指有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简称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两个方面。身体机能是体能的基础,体能是身体机能的外在表现。身体机能主要包括:运动系统机能,循环系统机能,呼吸系统机能,神经系统机能等。体能的范畴可归纳为:人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走、跑、跳、投、攀爬、悬垂、支撑、搬运、负重、平衡、滚翻等的能力,也是人在日常生活、劳动和运动中不可能缺少的基本能力。身体素质是指人在身体活动中各器官系统表现出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的机体能力。

体育锻炼是人体在承受负荷的情况下参与运动技术的活动。长期参与体育锻炼的人,身体形态匀称,身体姿态优美。

1.2对体质概念及范畴的理解。

1.2.1学术界对“体质”概念的不同理解。

(1)人体的质量。在遗传变异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综合和相对稳定的人体形态、生理功能、心理因素特征。体质所包含的范畴为体格、体能、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的能力等。体格:包括生长、发育、体型、姿态;体能:包括身体素质、身体基本活动能力。[1]

(2)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范畴包括身体的发育水平、身体的功能水平、身体的素质及运动水平、心理的发育水平、适应能力。

身体的功能水平,包括机体的新陈代谢状况和各器官、系统的效能等;身体的素质及运动水平,包括速度、力量、耐力、协同,还有走、跑、跳、投、攀越等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心理的发育水平,包括智力、情感、行为、感知觉、个性、性格、意志等方面;适应能力,包括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各种生活紧张事件的适应能力,对疾病和其他有碍健康的不良应激原的抵抗能力等。[2]

(3)人体的质量。是指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遗传、营养、体育锻炼这三个方面起了重要的影响。

体质的范畴包括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因素等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即体型、姿势、营养状况、体格及身体成分等;生理功能水平,即机体新陈代谢水平以及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即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和耐力、速度、爆发力、平衡、灵敏、协调、反应时等素质,及走、跑、跳、投、攀爬等身体活动能力;心理发育水平,即本体感知能力、个性、意志等;适应能力,即对内外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应激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3]

1.2.2笔者对体质概念及范畴的理解――体质不包括心理因素。

上述对体质不同的理解中,有一个共同点:体质是人体的质量,也就是人体的实质和本质。心理是与身体相对而言的,从现实意义上讲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但两者又是截然不同的。心理是人的大脑就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意识能力,是一种精神活动,体质是不包含心理品质的。

心理对体质有影响,但这种影响只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非事物内部的。体质所标志的是整个身体的素质或质量,而心理是人的精神活动,其内容大部分来自外界,小部分反映自身的状态和生理变化。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体质属于物质范畴,心理则属于精神范畴。

从上文可以看出体质范畴里不应包括心理因素。对于适应能力,笔者认为只能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等,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不良应激原的抵抗能力等则不应该包括在体质的范畴内,因为对社会的适应不单单是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所能承受的,还有很多社会学因素。

1994年高教版《学校体育学》中,主编金钦昌教授这样表述:“体质”应包括“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等方面。

笔者对体质概念及范畴的理解与金钦昌教授观点相近,即体质是人体的质量,一般是指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范畴包括:身体的发育水平,身体的功能水平,身体的素质及运动水平,对自然环境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1.3关于“健康”概念――逐步在完善。

人们对健康概念的理解也没有太大的差别,主要以世界卫生组织的几次定义为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46年在纽约召开的第一届国际会议上是这样界定的:“健康,并不单纯是指身体没有病、不衰弱,而是肉体的、精神的,以及社会良好状态的总和。”1948年在其中提出了健康的新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保持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1978年在《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了这一观念。

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影响健康的因素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生物学基础,包括机体的生物学和心理学因素;生活方式;保健设施。其范畴概括起来是三维的,即身体、心理、社会适应。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了最新的“健康”概念:“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其范畴概括起来是四维的,即身体、心理、社会适应、道德。

随着人们对自身和社会的进一步认识,人们将人的整体健康涵盖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笔者认为这一定义较为合理,较能满足人们对健康的不断追求。

2.三者的联系

2.1体能与体质的关系――体质包含体能。

体质表现出来的现象多种多样,有身体形态的、机能的、运动能力的,尽管其现象的表现与体质密切相关,但现象并不就等于体质。体质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可变性,相对稳定性是由生物的遗传性决定的,相对可变性是由生存环境和身体机能变化等决定的。体质好坏,用一个精确的“标准”是不可能完成的,特别是只注重表面可测量的标准,用直尺和秒表来评价体质的好坏是十分片面的。

体能是生理机能的外在表现,是身体物质所做功的能力,体能的计量指标有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人跑得快与慢是以速度作计量的,只是体能的一个方面。

体质包含体能,是体质的一个主要方面,体能是体质的前提和基础。评价一个人的体能的优劣只能反映出这个人的生理状况,而不能完整反应他的体质状况。

简言之,体质主要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体能、对自然环境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2.2体质与健康的关系――健康包含体质。

体质是一种“特征”,而健康是一种“状态”。体质是身体发展长期的、相对稳定的特征,而健康是表示一个人身心的完美状态,具有流动性、易变性等特点。通常说一个人体质较好,是先天较好的遗传因素加上后天长期的合理运动、平衡膳食和良好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结果。也许某天他得了感冒,我们仍然说他的体质较好,但那天他不健康。

从体质与健康的外延来看,健康内在的包含着体质好,体质好只是健康的一个方面;失去了良好的体质,健康就无从谈起。笔者认为:体质是身体健康的基础。

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学校体育的五个领域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可简化为三个方面: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如果体质范畴里包括心理,那么健康范畴里包括心理就是多余的。因此,体质不包括心理,这个逻辑和层次至少在学校体育中是正确的。

3.体能、体质、健康之间的层次关系

依据上述对三者关系的定性分析,可以将三者的层次归结如下:

由上图可以看出,体能、体质、健康是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且层次逐一递增,即健康包含体质,体质包含体能。

体能、体质、健康这三个概念的定义、范畴、关系的进一步明确,对人们在日常规范表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体育工作者在实际运用中同样具有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于光远.中国小百科全书[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4:631-692.

简述健康教育的概念篇3

摘 要: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安徽农业大学255名在读大学生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试图探讨跆拳道在改善大学生羞怯感和身体自我概念中的作用。经过1学期(15周)的跆拳道实验干预发现,实验组实验后羞怯感总均分显著低于实验前,说明跆拳道干预后,大学生的羞怯感显著低于实验前;在身体协调、体育活动、身体肥胖、运动能力、整体身体、外表、力量、灵活、耐力、自尊和身体自我概念总均分上显著高于实验前;在身体健康因子上差异不显著,但表现为实验后的均分高于实验前。对照组前后测试无显著性差异。用差值的方式来进一步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在羞怯总均分、身体协调、体育活动、运动能力、整体身体、外表、力量、灵活、耐力和总均分差值上表现为实验组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在身体健康、身体肥胖和自尊上差值差异不显著,但表现为实验组差值高于对照组;在身体肥胖差值上表现为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在羞怯总均分及身体自我描述其他因子及总均分差值上无显著性别差异,但在整体身体、力量、自尊差值平均分上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其他因子表现为女性均分高于男性。

关 键 词:运动心理学;羞怯感;身体自我概念;跆拳道;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2)02-0094-06

The effects of Taekwondo on improving the sense of shyness and the concept of

physical self of college students

ZHANG Yu-qiang1,XU Xiao-fei2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iton,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 230036,China;

2.Psychoeducation Center,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Hefei 230026,China)

Abstract: By applying the stratified sampling method, the authors sampled 255 undergraduate college students in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or investigatio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tried to probe into the functions of Taekwondo in improving the sense of shyness and the concept of physical self of college students. After a semester (15 weeks) of Taekwondo experiment intervention, the authors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the total average score for the sense of shynes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after experimen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experiment, which means that after Taekwondo intervention, the sense of shynes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experiment; the total average scores for physical harmony, sports activity, body obesity, athletic ability, physique, appearance, strength, agility, stamina, self-respect and the concept of physical self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experiment; in terms of the physical health factor, the difference were not significant, but the average score after experiment wa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experimen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tud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ested before and after experiment. By further verify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by means of difference, the authors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in terms of the total average score for the sense of shyness, and the total average scores for body harmony, sports activity, athletic ability, physique, appearance, strength, agility and stamina, the differences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terms of physical health, body obesity and self-respect,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ignificant, but the differences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terms of body obesity, the differences in femal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males; in terms of the total average score for the sense of shyness and the total average scores for other physical self describing factors,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ignificant, but in terms of physique, strength and self-respect, the average differences in mal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females, in terms of other factors, the average scores of femal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males.

Key words: sports psychology;sense of shyness;concept of physical self;Taekwondo;college student

跆拳道是一项拳脚并用的综合性体育活动,通过上肢的各种格挡防御和下肢各种步法与腿法的协调配合,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以“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为宗旨,注重修习者的礼仪、自觉性、自制性、坚韧性、竞争意识等品质的培养,强调将人类生存意识通过躯体表现出来;基本套路简单易学、武道精神积极向上。此项目的以上要求使跆拳道修炼对大学生应对挫折、提升心理素质有重要帮助,也切合我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大学体育教学的目标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要求[1]。因此,目前我国大部分普通高校开设了跆拳道选项课,有关跆拳道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也成了近几年高校的研究热点,乔长泽[2]认为跆拳道训练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积极作用;范海彪[3]、毛瑞秋[4]、刘庆华等[5]研究证实跆拳道运动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存在着稳定的相关关系[6],且羞怯是自我概念的一种核心人格特质[7]。因此,研究跆拳道对大学生羞怯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另据许廷威[8]研究发现跆拳道对小学生身体自我概念有积极影响。身体自我概念是自我概念的子因子,身体自我概念是个体对其身体范围内的各方面要素的能力感觉,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整体结构,涉及对自己的相貌、性格、身体能力等看法[9]。而针对大学生这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本研究试图以跆拳道项目作为干预手段,探讨跆拳道运动对大学生羞怯感和身体自我概念的影响,以期通过跆拳道的锻炼来降低大学生的羞怯感,提高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概念,为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和干预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安徽农业大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茶与食品科技学院一年级、二年级的255名学生作为问卷和实验研究的对象(皆未曾参与过任何有关跆拳道的练习或培训),其中男生123人,女生132人;一年级100人,二年级155人;年龄在17~19岁。

1.2 研究工具

1)羞怯量表[10]。

采用Cheek,J.M及Buss,A.H编制的《羞怯量表》(修订版)(Shyness sclale)。该量表包括13个题项,采用Lkkert 5级评分,量表的总分从13分(羞怯程度最低)到65分(羞怯程度最高);量表的总体信度指标α为0.90,条目之间的评价相关系数为0.39,45天重测信度为0.88。

2)身体自我描述问卷[11]。

采用澳大利亚学者Marsh等人在1994年编制的《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hysical Self-descriptive Questionnaire,简称PSDQ)。该问卷包括11个分量表,即力量、身体肥胖、身体活动性、耐力、运动能力、协调性、健康、外貌、灵活性、总体身体自我和自尊,共70个题项。采用likert6级评分,问卷主要测量个体对自己身体自我的看法,具有较高的信度和较好的结构效度,该问卷的总体信度指标α为0.87,11个分量表的信度指标α系数0.68~0.87。

1.3 研究方法

1)实验法。

抽取155名二年级大学生(其中男生73人,女生82人)作为实验组,进行一学期的跆拳道教学实验:每周2学时,共15周,合计30学时;教学内容:跆拳道礼仪、步法、正拳、下格挡、中内格挡、上格挡、前踢、横踢、太极1章;为保证教学效果,由同一位专业跆拳道教师任教。随机抽取100名一年级大学生(其中男生50人,女生50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学生不进行任何有关跆拳道的教学(安徽农业大学大二体育课皆为选项课,所以对照班选择一年级学生)。

2)数理统计法。

实验前,向实验组和对照组同学进行实验前的检测,检验两组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描述是否处于同一水平,发放“羞怯量表”和“身体自我描述问卷”。实验中,由专业跆拳道教师对实验组进行跆拳道教学,对照组同学不进行跆拳道教学。实验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同学进行实验后检测。

两次测评皆用统一指导语,按班级形式集体施测,问卷由被试者独立完成,为了保证测评的真实客观,跆拳道教师不参加施测,由受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学专业教师施测,为了探讨前后测试一一对应,问卷采用实名制方式施测。实验前总共发放问卷255份,获得有效问卷255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实验后总共发放问卷255份,获得有效问卷255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因本研究需检测实验前后差异,因此取前后测皆有效的问卷,共255份。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同质性检验

本研究从两个方面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跆拳道实验干预前是否同质,一是选取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同学在实验前皆未曾参与过任何有关跆拳道的练习或培训;二是对实验前测试的数据进行同质性检验,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同学在实验前,羞怯和身体自我概念各因子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被试者具有同质性。

2.2 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试在身体自我概念和羞怯感上的差异

1)实验组前后测身体自我概念和羞怯感。

由表2可见,实验组实验前后大学生羞怯感和身体自我概念的变化是非常显著的,在羞怯总均分上差异存在显著性,表现为实验后均分显著低于实验前,说明跆拳道训练干预后,实验组大学生的羞怯感显著低与实验前;在身体协调、体育活动、身体肥胖、运动能力、整体身体、外表、力量、灵活、耐力、自尊和身体自我概念总均分上差异存在显著性,表现为实验后均分皆显著高于实验前;在身体健康因子上差异不显著,但表现为实验后的均分高于实验前。

2)对照组前后测羞怯感和身体自我概念。

由表3可见,对照组前后测数据均分上略有差异,但尚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对照组前后测无显著性差异。

3)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羞怯感和身体自我概念变化值对比。

心理学家认为,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向青年期转化的时期,处于统一感逐步建立并趋向稳定的特殊心理发展阶段,此阶段的个体在羞怯感和身体自我概念上易波动[12]。所以,为了排除时间差对参测大学生羞怯感和身体自我概念的影响,进一步检测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羞怯感和身体自我概念上的变化值,本研究采用以“后测数据”-“前测数据”的差值进行变化值的比较。

由表4可见,实验前后差值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羞怯感和身体自我概念的变化值是非常显著的。在羞怯总均分差值上差异存在显著性,表现为实验组差值高于对照组。在身体协调、体育活动、运动能力、整体身体、外表、力量、灵活、耐力和总均分差值上差异存在显著性,表现为实验组差值高于对照组。在身体健康、身体肥胖和自尊上差值差异不显著,但表现为实验组差值均分高于对照组。

2.3 跆拳道改善大学生羞怯感和身体自我概念的性别差异

诸多研究证实,由于男女先天的生理特点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在身体自我概念上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性[13-16],本研究的前测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为了避免此差异对研究结论造成影响,我们采用以“后测数据”与“前测数据”的差值来探讨跆拳道在改善大学生羞怯感和身体自我概念上的性别差异。

由表5可见,在身体肥胖差值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表现为女性高于男性;在羞怯总均分及身体自我描述其他因子及总均分差值上无显著性别差异,但是在羞怯总均分、身体健康、身体协调、体育活动、运动能力、外表、灵活、耐力和总均分差值平均分上表现为女性均分高于男性,在整体身体、力量、自尊差值上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

3 讨论

1)实验组实验前后大学生羞怯感和身体自我概念的变化是非常显著的,在羞怯总均分上差异存在显著性,表现为实验后均分显著低于实验前,说明跆拳道训练干预后,实验组大学生的羞怯感显著低于实验前;跆拳道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要求用发声增加气势,起到凝神壮胆的作用,同时跆拳道训练注重“以礼始,以礼终”,这就要求习练者要抛弃羞怯,勇于向队友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跆拳道训练过程中需相互协作配合,这对于提高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降低羞怯感都有积极帮助。目前尚无跆拳道和羞怯感的相关研究,但范海彪[3]认为跆拳道能消除自卑感,提高自信心;亓圣华[17]研究发现跆拳道锻炼能降低中学生的羞怯感,而诸多心理学研究证实自信心和羞怯呈负相关[18-19],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本研究的结论。在身体协调、体育活动、身体肥胖、运动能力、整体身体、外表、力量、灵活、耐力、自尊和身体自我概念总均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实验后均分皆显著高于实验前,表明跆拳道训练对个体的身体自我概念有积极的影响。这与跆拳道项目本身的特点有关;首先,跆拳道是一项拳脚并用的综合性体育活动,它通过上肢的各种格挡防御和下肢各种步法与腿法的协调配合,促进上下肢的协调发展,提高个体的身体协调性;进而改善大脑皮层各中枢间的协调关系,促进身体上下肢均衡发展,促使个体的外表更健美;其次,跆拳道需要身体各关节肌肉参与,促使身体新陈代谢加快,提高机体水平。因此,自我概念中的体育活动、整体身体和身体肥胖维度上效果十分明显;再次,跆拳道的各种腿法和横(竖)叉练习加强了腿的灵活性,步法练习使全身各器官运动起来,导致运动能力和灵活这两个维度的改善;然后,不论是瞬间爆发的力量还是延续力量,跆拳道的动作要求力度和力量性都很强,故在耐力和力量两个维度上效果较显著;最后,跆拳道运动强调学生在锻炼的同时修炼品行,磨练意志,让学生在比赛中尊敬对手、公平竞赛,在游戏中团结合作、共享快乐,故在身体自尊上差异非常显著。综上原因,跆拳道训练对个体身体自我描述因子及总均分具有积极效用。这与许廷威[8]针对小学生的研究结果一致。在身体健康因子上差异不显著,但表现为实验后的均分高于实验前,这与乔长泽[2]、刘庆华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是因为身体健康与否是个体长期的认知信念,与先天的遗传条件及后天的个人身体状况自我觉知有关,是长期累积个人认知结论,在短期内无法从根本上改变。

2)本研究进一步用差值的方式研究跆拳道在改善大学生羞怯感和身体自我概念上的作用,研究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差值在羞怯感和身体自我概念的变化值是非常显著的。在羞怯总均分差值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实验组差值高于对照组,再次验证了跆拳道训练在帮助大学生降低羞怯感上有积极效果。心理学家认为羞怯感产生于儿童阶段并伴随终生,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上表现出明显的“镜像我”,是羞怯感“泛滥”的重要时期[12];目前尚无用差值的方式探讨跆拳道改善个体羞怯感的相关研究,但韩磊等人[20]研究发现积极性人格对大学生羞怯感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而跆拳道训练的心理特点正是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人格,这也从侧面验证了本研究的结论。在身体协调、体育活动、运动能力、整体身体、外表、力量、灵活、耐力和总均分差值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实验组差值高于对照组。目前尚无用差值的方式探讨跆拳道改善个体身体自我描述的相关研究,但张玉强等人[1]研究认为锻炼态度对身体自我描述有正向预测作用,而锻炼态度和锻炼行为具有较高一致性;另外,孙延林等人[15]研究发现体育锻炼对身体自我描述有积极影响。在身体健康、身体肥胖和自尊上差值差异不显著,但表现为实验组差值均分高于对照组;程龙等人[21]研究认为,在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的各因子中,自尊、身体肥胖和身体健康的得分率排在前3位,属短期内不易提高的因子,原因可能如下:首先,现阶段大学教育从一定程度上讲仍为精英教育,能考上大学的学生都是经过层层挑选出来的社会上相对优秀的孩子,是社会的骄子;独生子女增多,很多学生所求即为所得,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自尊心相对较强的现状[22]。其次,随着生活条件的大步改善,部分学生表现出营养失衡与营养过剩,导致身体肥胖率增加。再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部分人都非常注重生命质量,重视生命的延长和身体的强健。

3)本研究继续沿用实验组前后测差值的方式探讨跆拳道在改善大学生羞怯感和身体自我概念上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在身体肥胖因子差值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表现为女性高于男性,说明跆拳道训练后,女性在体型的满意度上不及男性,这是由于跆拳道项目本身的特点和该项目本身特有的灵魂――跆拳道精神所决定的。跆拳道要求习练者要有吃苦耐劳、百折不屈的精神;同时跆拳道在实战对抗时,专业性和危险性都很高,男性的基本身体素质和参与热情都要好于女性;故实验后,男生对自己的身体满意度较高于女生。目前尚无用差值的方式研究跆拳道改善个体身体自我概念的性别差异,但许廷威[8]研究发现,小学生男生在实验后在身体肥胖上的改善度较女生好,这也从侧面验证了本研究的结论。在羞怯总均分及身体自我描述其他因子及总均分差值上无显著性别差异,但在羞怯总均分、身体健康、身体协调、体育活动、运动能力、外表、灵活、耐力和总均分差值上,表现为女性高于男性;基于社会角色[12]的原因,社会大众对男女性在羞怯感上有不同的社会期望,男性更大胆开放,女性被视为羞怯胆小,而在跆拳道项目中强调要敢于拼搏,这对于处于渴望摆脱“既定形象”,表现“特立独行”的青春期女性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另外就运动的参与程度上来讲,男性要优于女性,尤其是像跆拳道这种高对抗性、高体能消耗的运动项目,缘于此,女性参与这种活动后个体身体自我的感受会优于男性。在整体身体、力量、自尊差值平均分上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这也与许廷威[8]的研究结论一致,由于先天生理因素导致男性在力量和整体身体评价上较之女性有绝对优势;另外,性别角色赋予男性“强健体魄”的性别特征,导致男性的身体自尊较女性高。

参考文献:

[1] 张玉强,徐晓飞. 大学生锻炼态度对身体自我描述的影响[J]. 体育学刊,2010,17(3):65-69.

[2] 乔长泽. 跆拳道训练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质的影响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8:194-194.

[3] 范海彪. 跆拳道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27(1):107-108.

[4] 毛瑞秋. 跆拳道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搏击•武术科学,2009,6(6):89-91.

[5] 刘庆华,陈南生. 跆拳道动作技术练习对幼儿身体和心理行为能力影响的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3):96-98.

[6] 罗雅莉. 大学生锻炼态度与自我概念、锻炼行为的关系性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1):68-71.

[7] Henderson L,Zimardo P.Shyness.In:Schmidt LA,Schulkin J,Editors.Extreme fear and shyness:origins and outcomes[M]. 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8] 许廷威. 跆拳道修炼对小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影响的实验与研究[J]. 浙江体育科学,2009,31(4):113-115.

[9] 陈旭.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影响的研究[J].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1):71-75.

[10] 汪向东.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 (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11] 季浏. 体育心理学测量与评价[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2] 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13] 郭文,黄依柱,祝娅. 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目标自我一致对体质健康问题突出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度的影响[J]. 体育学刊,2010,17(11):68-73.

[14] 庞庆军. 青少年身体自我概念与参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6):668-670.

[15] 邱达明,段晓旺. 年龄和性别对身体锻炼与自我观念关系的调节功能[J]. 体育学刊,2009,16(1):35-38.

[16] 孙延林. 体育活动对大学生身体自我描述的影响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1):20-22.

[17] 亓圣华. 身体锻炼与中学生羞怯、自尊、人格之间的关系[J]. 体育科学,2009,29(2):39-45.

[18] Miller R S. On the nature of embarrass ability:Shyness,social evaluation and social skill[J]. Journal of Personality,1995,63(2):315-339.

[19] 高峰强. 小学生羞怯与孤独、同伴接纳和社交自我知觉的关系[J]. 心理研究,2011,4(1):69-75.

简述健康教育的概念篇4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课程性质;体育课程目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7)03-0001-04

“五年来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进步,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2001年7月出版并在当年新学期开始实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在充分发挥了对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指导作用后,也到了必须完善和修订的时刻。本文认为:《课标》凝聚了全国众多体育专家的心血,是一个颇有新意和有许多研究作为背景的纲领性的文件,它在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中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应当承认《课标》是一个较好的体育课程文件。但由于《课标》“是一个实验稿,还只是一个假说”,《课标》文本中一些问题也在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中逐渐显现出来。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仔细分析,提出来与大家商讨研究,为即将开始的《课标》修改工作提供参考。

1 关于体育课程性质的表述

1.1 《课标》对体育课程性质表述不完整

在5年来的体育课程和教学改革实验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如‘一味迁就学生兴趣’、‘淡化运动技术’、‘轻视规范教学’、‘无劣评定评价’、‘过于追求优质课效应’、‘课堂失真情景’、‘不考虑运动负荷’等现象,显示出与体育课程改革的初衷不协调”。这些不正确的观点和实践的误差与人们对体育学科性质的认识偏差有关,与指导这些认识的《课标》对体育学科性质的表述不够完整、准确也不无关系。因此,曾有学者疾呼《课标》要“还原体育教学本来面目,使体育课程真的反映体育的本质属性。”

《课标》对体育课程性质是如此描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我们认为,这段表述不够准确,也欠全面,其中的主要问题有:

(1)“体育与健康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的表述是对体育课程地位和意义的表述,但与体育课程性质基本无关。

(2)“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表述不够全面,缺乏对主要学习内容的描述,这容易导致产生轻视运动技术和运动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3)体育课程是“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不够全面,也比较笼统,难以准确地说明体育“作为课程”的主要目的,没有反映学校体育教育要为学生终身体育服务的终极目的性。

1.2 修改和完善体育课程性质表述的建议

建议将体育课程性质的表述修改为:“体育是一门以学习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为主要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途径,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与健康,传承体育文化,培养终生体育锻炼意识、能力与习惯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

2 关于“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内容标准”和“学习领域一至五”等的问题

2.1 概念含义和关系表述不清晰

以目标的层次体系作为《课标》文本的基本主线,是本次设计《课标》时的有益尝试,提出“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内容标准”和“学习领域一至五”等新概念也是本次《课标》的首创。但是,上述概念在含义和相互关系上还有许多不清晰之处,这是造成体育教师对《课标》体系理解困难,并在课堂教学目标上照搬《课标》目标的原因所在。上述诸概念和相互关系的不清晰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按字面理解,“学习领域目标”中的“领域”含义应该是“内容”,因为如果把“领域”理解为“目标”,那么“学习领域目标”就变成“学习目标的目标”而导致更为严重的错误,因此,“学习领域目标”的含义应该是“学习内容的目标”。但是,《课标》却在“学习领域目标”下面设有“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目标,这就使得“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在逻辑上都成为了“内容”。但实际上,“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都不是内容,而把它们当成内容就会造成类似“学习身体健康的目标”一样在文法与词义上的错误。

(2)《课标》在“内容标准”中设置了“学习领域一至五”,这使得“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在“内容”、“目标”和“标准”的性质之间游离,让人难以理解和把握,而且,“内容标准”一词既不准确,也不符合语言习惯。

(3)当我们把相关《课标》中的概念按内涵大小排列后就出现了:“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内容标准――5个学习领域――(一)、(二)、(三)等的表述――水平目标”这样一个非常令人费解的层次体系,这样一个把目标、内容和标准相互交叉和混用的体系恐怕难以为第一线的体育教师所理解。

2.2 完善和改进的建议

(1)建立一个“课程目标――领域(或直接称为内容)目标――水平目标(或年级目标)――某水平的内容目标”符合体育教师理解习惯的较为清晰的目标层次体系。

(2)将“领域”的概念改为(或正确地理解为)“内容”;将含有很强的目标含义“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分别在课程目标体系中表述,而将“领域”(或内容)划分为“体育知识”、“运动技术”、“身体素质”、“锻炼方法”和“情感体验”5个部分。

3 关于“运动参与”目标的问题

3.1 “运动参与”作为目标单列不合理

《课标》在提出“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等与传统目标相近的目标外,还提出了“运动参与”的新目标。这个目标的现实意义提醒体育教师:在当前学生参加体育积极性不太高,在建设和谐社会和提倡终生体育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以更好的教学使更多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实践中来。但是,“运动参与”作为一个目标单列出来,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在:

(1)“运动参与”是一个中性的行为概念,含义中自然包括了“积极、主动的运动参与”和“消极、被动的运动参与”两个方面,把这样一个中性的词作为目标,不但意思不清晰,

也不恰当。

(2)“运动技能”、“身体健康”等目标都有实体性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作为支撑,甚至比较抽象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理论的教学内容支撑,而“运动参与”却明显缺乏这种支撑。

(3)在“运动参与”的水平目标中,有很多并不代表“愿意并能够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的含义,说明体育课程理论在建构“运动参与”的目标方面还没有做好准备,设立能够指导体育教学的“运动参与”目标存在较大的难度。

3.2 完善和改进的建议

取消“运动参与”的单列目标,将“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课程学习和体育锻炼”等目标内容纳入其他目标中。

4 关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

4.1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难以理解和操作

《课标》在“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的传统目标外,还提出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两个有所拓展的新目标。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和素质教育的推进过程中,这两个目标提醒我们要注重体育对心理健康和社会化的促进,而且这两个目标的提出为一些新教材(如“心理拓展训练”)的开发提出了要求。但是自2001年《课标》实施以来,“关于课程目标的争议就一直没有停止过”,“随着新课程标准实验工作的展开,‘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目标在实践中不可操作情况加剧了争论”。而在实践层面,许多体育教师因为这两个目标难以理解和操作,于是“以领域目标直接作为课程内容的分类标准,完全混淆了目标体系和内容分类的差别”,而且从实践中看,“‘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不高”。本文认为“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心理的健康”和“对社会的适应”在现实中,‘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包含、互相交融的行为和概念,《课标》把两个互为依托的目标分别予以单列自然会引起交叉和混乱。

(2)在《课标》中,有许多“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与“已经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已经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了社会”的“目标到达”状态没有直接关系,甚至没有任何关系,说明我们现在还很难建构出科学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体系。

(3)很多“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是不容易在教学情景下达成的,因此这些目标既难以和体育教学内容相结合,也与教学情景不吻合,因此这些目标自实验以来,就游离在体育教科书和教学改革实践之外。这类目标的典型范例有:1)体验身体健康变化时注意力、记忆力的不同表现(心理健康的目标);2)体验身体健康变化时情绪的不同表现(心理健康的目标);3)体验身体健康变化时意志的不同表现(心理健康的目标);4)对生长发育的变化(如月经等)采取坦然的态度(心理健康的目标);5)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运用情绪调控方法(心理健康的目标);6)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如校外体育俱乐部、培训班等(社会适应的目标);7)从电视节目中获取体育与健康知识(社会适应的目标);8)通过互联网获取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知识(社会适应的目标);9)知道附近的体育场所及其用途(社会适应的目标);10)运用互联网制订和改进体育锻炼、健康、娱乐或旅游等计划(社会适应的目标)。

(4)“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都不能直接包含“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使得体育课程中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缺失。这与当前党和国家强调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精神不符合,也难以充分发挥体育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

简述健康教育的概念篇5

由于受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及教师自身素质的限制,结合初中生体质现状下降的现状,通过调查、访谈和实际教学,笔者认为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重技能、轻健康理念的现状。这种沿袭传统模式的体育教学已阻碍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各项目标的实现,不能更好地促进初中生的生长发育。学者们对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也多集中在内容、方法的探索,而对健康理念在维持体育教学中的作用研究不多。本研究在意识能动性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对健康理念与健康水平、体育教学与健康水平关系的分析,进一步明确健康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促进体育教学的科学化发展,实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基本目标。

1.健康理念的基本内涵

对于健康的理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描述。20世纪世界卫生组织曾就对“健康”的概念作了如下定义,即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圆满状态,以及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该定义不仅丰富了生物医学模式下的健康观,同时也预示着人类健康的维持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因此,就健康的内涵来说,生理上的圆满是基础,但不是唯一维持健康的因素。笔者通过调查分析,有一部分初中生是属于亚健康人群,那么如何看待初中生亚健康群体,这样一个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学生群又该如何摆脱亚健康状态而走进健康的行列,其关键是树立科学的健康理念。健康理念不同于健康的概念:第一,健康的概念是σ桓龈鞣矫娑纪旰玫娜说淖刺描述,有其定量和定性的标准,属于客观范畴;而健康理念则是一个人对健康概念的认识,这其中包含对健康标准的灵活运用及自身对健康状态向往和追求的程度,多属于主观范畴。第二,健康的概念和一个人实际的健康状态并无必然联系,即熟记和理解健康的概念并不一定能获得健康的结果;而健康理念一旦形成,就必然会推动个体去追求或实施健康的行为,并在此过程中,个体也就有可能极力避免各种危害健康的因素,因此获得健康的增进是必然的。

2.健康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促进体育教学过程的规范化。健康理念是初中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离开了“健康第一”,其他一切锻炼都是伪科学,都是经不起考验的。对于体育教师而言,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理念,但如何真正地把“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落实到每一节课中去,并保证学生健康地锻炼、学习,这要求教师不仅仅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充电”。在备课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性别、年龄、运动能力、健康状态等各项指标,进行分组、分层,遵循学生运动时机能变化和运动技能掌握的学习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特别值得需要考虑的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提前做好预案,教学中及时采取必要的保护、帮助等方法,使每一位学生达到适合自身的运动量,保证教学目标在健康、安全、科学的锻炼中实现。近几年,一到秋冬季节,全国大范围的地区就会出现雾霾天气,体育老师必须科学地认识它,并引起高度的重视,要及时了解当天的天气状况,安排好教学内容、运动量,若雾霾严重,要果断地暂停大课间活动、体育课等一切室外的活动,确保学生健康地运动、运动的健康。

(2)健康理念对于学生而言,是促进学生自身健康水平的根本保证。学生要不断地学习科学的练习方法,并把学到的健康理念指导自身或是他人,实现教学相长。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项目,挑战自我的运动能力,在锻炼过程中,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规律,逐步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在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同样要学会应用科学的方法参加体育锻炼,并且在锻炼中获得关于运动对于健康促进的各种作用以及合理、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的方法,进而在理论的基础上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随着体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健康理念思想也深入师生的心里,并被有效地落实到日常的教与学中。对于体育教师而言,健康理念促使体育教学过程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紧紧围绕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保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收获,保证了教学目标在健康、安全、快乐中实现。对于学生而言,健康理念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每一位学生的大脑里,大脑里储存了大量有效的健康理念,使其通过教师科学合理的安排,结合自身的锻炼,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从而切实有效地增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更重要地是促进了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了他们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简述健康教育的概念篇6

1问题的提出

我国学校体育由于受到军事体育竞技体育的影响,学校的体育工作出现了飞速发展,但是,也出现一些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学生的体质水平出现下降的趋势;肥胖人群不断增加;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耐挫折能力差,自杀与犯罪的学生时有发生;社会适应能力差,人际关系紧张,交往能力差;许多学生直到大学毕业也未能掌握一项体育技能。体育教材内容过于竞技化,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学校体育教学偏重于竞技运动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忽视了体育的娱乐性、趣味性。新课标的提出为我们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提出了“健康第一”的理念,注重“以人为本”,体育教学的不仅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得到快乐,同时体育运动生活化。新课标鼓励开发校本课程,但是,缺乏理论支撑,表述比较笼统,许多学校仍然照搬体育竞技项目,缺乏对竞技体育项目的加工与改造,表现在教学内容高、难、繁、杂,学生难于掌握,得不到快乐体验,学生的掌握效果不好,使学生对体育运动望而却步,对运动素材技术性的改造,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得到快乐,并且生活中可以成为休闲娱乐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健康参与、娱乐和运动,同时,新的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为新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2概念界定

“运动素材教材化”:所谓“运动素材教材化”就是按照现代的教育思想和科学方法、原理,将那些属于体育运动范畴的运动项目,经过合理的加工和改造,使之成为服务于学校体育教育目的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到加工竞技运动素材最后形成教学内容这一系列的过程就叫做“运动素材教材化”。

“运动素材”是可被选择的一切身体活动内容,具体来说有现代竞技运动项目和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包含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与“域外”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每个运动素材中都有人类创造的痕迹,都有不同的文化含量,都有劳动人们倾注的文化因素。

3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的思路

对竞技运动的表现形式存在不同的观点:

(1)认为是奥运会的体育项目都称为竞技运动,而其他的运动项目划归为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这其中包含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域外”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2)认为具有统一的规范的赛制的体育项目都称为竞技运动,而其他的划归为非竞技项目。

由此可见,尽管竞技运动的概念与表现形式在表述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就其概念的核心内容来讲,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主要表现在:①竞技运动是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为核心目标的;②完成这一目标的途径是训练和比赛;③运动个体充分发挥其生理性能力(体格体能、运动能力等)和心理性能力是完成目标的基础;④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即是运动个体经由持续不断的训练,最终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的过程;⑤竞技运动的技术是高、难、美、新、杂,最人限度地挖掘内在体力、心理、智力方面的潜力。

当前,基础教育的体育教学内容主要以竞技项目为主,即使是武术这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打上了竞技武术的烙印。竞技运动是人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以最人限度地挖掘内在体力、心理、智力方面的潜力,攀登运动技术高峰,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运动项目。竞技运动的技术是高、难、美、新、杂。对于在新课程标准下“健康第一”理念下,对竞技项目素材的转变的视角与方法,未能从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出发,机械地搞“一刀切”,表现在:l、运动技术的高难度与学生学习掌握之间存在着根本的矛盾,竞技运动的技术高、新、繁、杂、难的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常常认为是最先进的技术,必须传授给学生,但是那种高技术恰恰是少数人的“专利”违背了选取运动素材应遵循个体差异和个体需要的原则。在基础教育当中学生抱着大篮球投篮,有的学生连篮板都碰不到,试想学生如何能够通过体育运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到快乐,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体育成为小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必须对竞技体育运动素材进行合理的改造。

80年代后,前苏联、美国等国家兴起小排球、小篮球、小足球运动,学校体育部门对正规的排球、篮球、足球等竞技体育运动的器材、场地进行改革,很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目前,日本学校体育教学中,对正规的竞技项目进行改造,使之进一步适合青少年健身运动的需要,这是在青少年中开展竞技项目的厂泛措施,被改造的竞技项目可称作为亚竞技运动。亚竞技运动包括牛正规和非正规两个层次,半正规是修改正式的规则,而非正规是自己制定规则。因此,亚竞技运动项目并没有改变通过竞争决定胜负的竞技特征。日本的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选取教学内容,将复杂的正规竞技项目的动作,技术,战术体系和规则分解化,向趣味化、娱乐化、游戏化方面发展,在传授运动技能的同时向同学讲授体育运动背后的文化背景,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得到快乐,愉悦身心。这样学生才能热爱体育,使体育运动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真正实现体育生活化。

4民族体育项目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体育教学内容的思路简述

民族体育项目在竞技性、观赏性、价值、娱乐性上与竞技体育项目相媲美。做为中华民族体育项目具有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凝聚民族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健身、养心的作用。

吸收民族文化:民族体育项目多、游戏化、娱乐休闲性、民族性、有的还有宗教色彩。

民族体育项目运动素材的概述:例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气功秋千、磨秋、跳跳板、踢毽予、放风筝、打陀螺、赛威呼、跳板、顶罐走、摔跤、打嘎儿等。

“域外”民族体育项目,英国的龙保龄球、法国的叭幢球、苏格兰的莎莎球手球、水球、网球、棒球等。

民族体育项目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的需要根据学校条件(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民族体育的知识技能等),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体育运动基础与经验等),教师(能力、教学经验、技能)。

(1)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选择。

(2)技术含量与学生的具体情况协调一致,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3)选取原则和引进条件全部满足。

(4)技术上简约化、竞赛上规范化、运动强度和密度的缩减化。

简述健康教育的概念篇7

1问题的提出

我国学校体育由于受到军事体育竞技体育的影响,学校的体育工作出现了飞速发展,但是,也出现一些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学生的体质水平出现下降的趋势;肥胖人群不断增加;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耐挫折能力差,自杀与犯罪的学生时有发生;社会适应能力差,人际关系紧张,交往能力差;许多学生直到大学毕业也未能掌握一项体育技能。体育教材内容过于竞技化,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学校体育教学偏重于竞技运动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忽视了体育的娱乐性、趣味性。新课标的提出为我们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提出了“健康第一”的理念,注重“以人为本”,体育教学的不仅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得到快乐,同时体育运动生活化。新课标鼓励开发校本课程,但是,缺乏理论支撑,表述比较笼统,许多学校仍然照搬体育竞技项目,缺乏对竞技体育项目的加工与改造,表现在教学内容高、难、繁、杂,学生难于掌握,得不到快乐体验,学生的掌握效果不好,使学生对体育运动望而却步,对运动素材技术性的改造,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得到快乐,并且生活中可以成为休闲娱乐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健康参与、娱乐和运动,同时,新的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为新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2概念界定

“运动素材教材化”:所谓“运动素材教材化”就是按照现代的教育思想和科学方法、原理,将那些属于体育运动范畴的运动项目,经过合理的加工和改造,使之成为服务于学校体育教育目的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到加工竞技运动素材最后形成教学内容这一系列的过程就叫做“运动素材教材化”。

“运动素材”是可被选择的一切身体活动内容,具体来说有现代竞技运动项目和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包含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与“域外”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每个运动素材中都有人类创造的痕迹,都有不同的文化含量,都有劳动人们倾注的文化因素。

3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的思路

对竞技运动的表现形式存在不同的观点:

(1)认为是奥运会的体育项目都称为竞技运动,而其他的运动项目划归为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这其中包含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域外”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2)认为具有统一的规范的赛制的体育项目都称为竞技运动,而其他的划归为非竞技项目。

由此可见,尽管竞技运动的概念与表现形式在表述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就其概念的核心内容来讲,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主要表现在:①竞技运动是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为核心目标的;②完成这一目标的途径是训练和比赛;③运动个体充分发挥其生理性能力(体格体能、运动能力等)和心理性能力是完成目标的基础;④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即是运动个体经由持续不断的训练,最终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的过程;⑤竞技运动的技术是高、难、美、新、杂,最人限度地挖掘内在体力、心理、智力方面的潜力。

当前,基础教育的体育教学内容主要以竞技项目为主,即使是武术这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打上了竞技武术的烙印。竞技运动是人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以最人限度地挖掘内在体力、心理、智力方面的潜力,攀登运动技术高峰,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运动项目。竞技运动的技术是高、难、美、新、杂。对于在新课程标准下“健康第一”理念下,对竞技项目素材的转变的视角与方法,未能从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出发,机械地搞“一刀切”,表现在:l、运动技术的高难度与学生学习掌握之间存在着根本的矛盾,竞技运动的技术高、新、繁、杂、难的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常常认为是最先进的技术,必须传授给学生,但是那种高技术恰恰是少数人的“专利”违背了选取运动素材应遵循个体差异和个体需要的原则。在基础教育当中学生抱着大篮球投篮,有的学生连篮板都碰不到,试想学生如何能够通过体育运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到快乐,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体育成为小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必须对竞技体育运动素材进行合理的改造。

80年代后,前苏联、美国等国家兴起小排球、小篮球、小足球运动,学校体育部门对正规的排球、篮球、足球等竞技体育运动的器材、场地进行改革,很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目前,日本学校体育教学中,对正规的竞技项目进行改造,使之进一步适合青少年健身运动的需要,这是在青少年中开展竞技项目的厂泛措施,被改造的竞技项目可称作为亚竞技运动。亚竞技运动包括牛正规和非正规两个层次,半正规是修改正式的规则,而非正规是自己制定规则。因此,亚竞技运动项目并没有改变通过竞争决定胜负的竞技特征。日本的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选取教学内容,将复杂的正规竞技项目的动作,技术,战术体系和规则分解化,向趣味化、娱乐化、游戏化方面发展,在传授运动技能的同时向同学讲授体育运动背后的文化背景,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得到快乐,愉悦身心。这样学生才能热爱体育,使体育运动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真正实现体育生活化。

4民族体育项目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体育教学内容的思路简述

民族体育项目在竞技性、观赏性、价值、娱乐性上与竞技体育项目相媲美。做为中华民族体育项目具有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凝聚民族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健身、养心的作用。

吸收民族文化:民族体育项目多、游戏化、娱乐休闲性、民族性、有的还有宗教色彩。

民族体育项目运动素材的概述:例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气功秋千、磨秋、跳跳板、踢毽予、放风筝、打陀螺、赛威呼、跳板、顶罐走、摔跤、打嘎儿等。

“域外”民族体育项目,英国的龙保龄球、法国的叭幢球、苏格兰的莎莎球手球、水球、网球、棒球等。

民族体育项目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的需要根据学校条件(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民族体育的知识技能等),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体育运动基础与经验等),教师(能力、教学经验、技能)。

(1)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选择。

(2)技术含量与学生的具体情况协调一致,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3)选取原则和引进条件全部满足。

(4)技术上简约化、竞赛上规范化、运动强度和密度的缩减化。

简述健康教育的概念篇8

中图分类号:G2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a)-0000-00

人们生活在快节奏的工业化社会里,面对着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最终导致人们的身体健康出现问题,因此我们面临着如何提升大众身体健康素质的社会问题。本文以知信行理论为切入口,探讨提升大众身体健康策略,以提升人们的身体健康,最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国家建设服务。

1知-信-行理论概述

知识―信念―行动(知信行)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一开始是用于提升教学效率的行为模式,80年代用于与健康相关的行为模式,这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一致的,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健康问题获得了人们的热切关注。这一模式整体上划分为三阶段:知识、信念和行动。这三个阶段是一个有机体,呈递增的状态,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积淀,其中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为是目标[ ]。

概念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越是简单的概念概括起来越不容易,因为这些概念的外延广泛,就如对“物质”这一名词下概念一样,可以延展到经济学的层面上去。本文知-信-行理论中就有三个概念需要界定,包括:知识、信念、行为。为了研究的需要,这三个概念将结合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界定。通常来说知识是指一个人对某件事物的内容知道的数量,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结果,最后是以以概念或命题的形式出现,往往揭示自然和社会的一般规律。信念是经过个人加工后而形成的,表示某个人对所将要认知事物的观点和看法,具有个体特征的产物。另外信念的显性的表现是态度,共同结合成了知信行中的信。行为描述人们身体特征的一个概念,一般来说人们采取某种行为是利己的,是人们为了生存采取的方式、方法。能够使行为发生改变的因素主要有内外环境,如自然条件、传统文化、社会经济等。

现代社会物质极大的丰富,然而健康状况却没有随着物质水平的发展而同步提高。知信行模式应用于干预人们的行为以增进人们健康,主要以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来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知信行的应用到身体健康促进、改善的实施中,主要有三步:第一,让人们熟悉某一知识的概念,使其明白现有的行为会对其产生负面影响;第二,采取合理的方式、手段,反转人们的某种原有信念,使其认同新的行为能够真实有效;第三,在前两个步骤的基础上,使J知变为行动,如运用鼓励的方式来改变其旧有的行为方式,并且使其战胜该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并且对评估预期的成果[ ]。

2提高大众身体健康素质现实价值

2.1推动国家建设

国家的存在基础是单个的人民,因此只有人民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实现国家经济、文化、社会的大发展。国民的身体素质是一个国家的潜在财富,被称为国家的软实力,人民身体健康,是实现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保障。由此可断定,增强全民身体健康素质势在必行、迫在眉睫。体育运动是一种天然无害易被大众接受的保持健康的方法。尤其是现代化的社会,体育锻炼能够增进健康被广大的观众所认同,如“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一辈子”的口号,体育运动的价值正不断被人们所接受。但是如何才能将这种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才是关键,如人们只知道体育运动有多好多好,而不曾迈开腿去实施,那么再好的东西也发挥不了其作用。我们希望借用知信行理论这一知识,能够促使大众真实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切实增强人民体质。

2.2建设健康城市

健康城市代表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具体到可操作化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以为人的健康服务。现今为之,我国健康城市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的计划并不完善,对人本身的关注更是不足。我们要不断的进行摸索,在必要的时候国外健康城市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并按照健康城市的标准来实施。健康城市的建设时一个长期的发展目标,涉及的面比较广,本文所取健康之意主要为身体健康一面。体育锻炼是最直接,也是最易开展的活动,运用知信行理念深化大众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改变行为,提升身体素质,推动健康城市建设。

3应用知-信-行理论提升大众身体健康素质策略

3.1利用新媒体传播健康知识

在知-信-行理论的第一阶段是向目标群体传播有关的知识,即向大众传播相关的健康知识,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当前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发展迅速,因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互动性,逐渐演变成社会交往的新工具、娱乐生活的新空间及文化传播的新途径。在向大众宣传有关身体健康素质的信息和知识时,应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巨大作用,并且选择合适的、有效的和便捷的健康信息,以生动形象和互动交流的形式向大众和传播,协助大众了解健康知识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提升身体健康素质。

在健康信息内容的选择上,应选择符合不同人群的身体和心理特征的信息,应尽可能选择科学的、针对的、适用的健康信息,不同人群在获取相关健康信息之后,能够马上读懂、理解并加以实施,如亚健康、肥胖、颈椎病、抑郁症等。选择微信公众号和微博作为信息的发表方式,目前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因此目前应着重选择利用。

3.2 构建新格局培养健康信念

知-信-行理论第二阶段是培养大众形成健康信念,即培养大众形成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价值认同。

终身体育应首选的信念,因为我们知道体育活动对健康的影响不是短期的行为能够起到作用的,而应是贯穿人生的始终[ ]。终身体育意识的字面意思为人们对终身体育的认知和态度[ ]。大众只有将终身体育的信念进行彻底的消化吸收,才能真正的发挥体育锻炼的效果,使身体健康素质保持充电状态。拥有终身体育意识,能够使大众了解到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素质提升的作用,并且坚持不懈地锻炼身体,影响其一生。

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以社区为例,说明如何组织健康教育活动,如在居民常聚集的地方放置健康知识展板,指出不同体育锻炼的不同作用或不同人群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在此阶段,社区及家庭应表现出细心、真诚、耐心,将为社区人们的健康做到实处。

3.3 加大培植体育气氛转变行为

在知-信-行理论的第三阶段,即在大众获取健康知识和培养信念后,能够自主地进行体育锻炼,提升自身的健康素质水平。为了能够为大众创造良好的环境以便其更多地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社会可以通过建造活动场所及开展多样活动来促进大众的体育锻炼活动。

适合大众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所较少,没有合适的场所进行体育锻炼,就降低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的意愿。为了加强大众体育教育,应当加大对体育活动场所的建设,如建设篮球馆、游泳馆、体育文化中心等活动场所,向大众开放现有体育活动场所,进而为大众营造一个良好的健身环境。

体育部门应与城市建设、园林规划等部门合作,根据不同地区的现有条件,建造符合当地情况的体育活动场所。城市内的体育活动场所等公共设施建设,应做到切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并且能够做到资源的充分利用,使得已建设好的体育活动设施,真正地能够被大众利用起来,进行体育锻炼。

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积极的引导大众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我们所说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包括两个方面:不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信息网络在给大众提供健康知识方面作用巨大,但是其作用是有限的。关键是基础设施的建造与使用,这才是解决问题的症结。如在社区人们经常聚集的地方,提供齐全的配套设施与器材,为大众营造一个体育锻炼的实体空间,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作用,毕竟眼见为实,人们最初的认知来源于具体的经验积累[ ]。也只有这样才能将大众在互联网上将获取到的健康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合二为一,使知识得到有效的转化,真正做到为人们的健康做事。

4 结论

本文以知-信-行理论为研究视角,归纳总结了增促大众身体健康素质的策略,对实现大众身体健康的目标具有现实价值。当前社会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不少人忽视了健康问题,使得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应用知-信-行理论,首先加强大众对健康知识的认同,进而自觉的进行体育锻炼,最终取得身体的健康。同时,政府应当在提升大众身体健康素质方面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建成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有效促进社会形成良性机制,提高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蔡f华,陈瑜. 强化健康教育“知信行”提高公民健康素养[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32(2):58-159.

[2]宋军,肖|, 靳雪征等.我国50家大型企业员工健康相关知信行及健康现状调查[J]. 中国健康教育,2012,8(2):131-134.

[3]徐珊,彭晓琳,张春惠等.持续开展健康社区创建活动对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知信行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0):125-128.

[4]黄佩贞,钟微,肖青等.广州市海珠区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知信行调查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4(27):161-162.

简述健康教育的概念篇9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存在照搬竞技运动项目内容,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域”。对竞技运动项目加以改造与转化,使其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接受能力,竞技素材教材化。同时,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为我们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

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我们提出一个崭新的理念。理念一:健康第一,使每位学生的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都达到最佳,通过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运动获得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和能力,不仅要求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并最终将落脚点归为健康,认为健康才是个体不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理念二:课程内容的时代性,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胆改革传统项目,将部分陈旧的,及一些过分强调标准技术动作而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的内容删除。在吸收旧教材精华的同时,及时引入各种新兴的运动项目,精选一些与时俱进,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及树立“健康第一”观的内容。强调传授具有合理结构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不断更新与社会需求较远的繁、难、杂内容。学校与地区可以根据本学校与地区的优势,建立校本教材与地区教材。对运动素材技术性的改造,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得到快乐,并且生活中可以成为休闲娱乐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健康参与、娱乐和运动,同时,新的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为新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三、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的思路

1.竞技体育运动的特点

尽管竞技运动的概念与表现形式在表述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就其概念的核心内容来讲,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主要表现在:(1)竞技运动是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为核心目标的;(2)完成这一目标的途径是训练和比赛;(3)运动个体充分发挥其生理性能力(体格体能、运动能力等)和心理性能力是完成目标的基础;(4)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即是运动个体经由持续不断的训练,最终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的过程;(5)竞技运动的技术是高、难、美、新、杂,最人限度地挖掘内在体力、心理、智力方面的潜力。

2.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的体育教学内容主要以竞技项目为主,即使是武术这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打上了竞技武术的烙印,未能从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出发,机械地搞“一刀切”,表现在:运动技术的高难度与学生学习掌握之间存在着根本的矛盾,竞技运动的技术高、新、繁、杂、难的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常常认为是最先进的技术,必须传授给学生,但是那种高技术恰恰是少数人的“专利”违背了选取运动素材应遵循个体差异和个体需要的原则。在小学体育当中小学生抱着大篮球投高篮筐,有的学生连篮板都碰不到,试想小学生如何能够通过体育运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到快乐,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为了体育成为小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必须对竞技体育运动素材进行合理的改造。国外在竞技运动项目内容教材化方面给了很好的启示。例如,前苏联、美国等国家兴起小排球、小篮球、小足球运动,学校体育部门对正规的排球、篮球、足球等竞技体育运动的器材、场地进行了改革,很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受到了学生的欢迎。目前,日本在“快乐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对正规的竞技项目进行改造,使之进一步适合青少年健身运动的需要,这是在青少年中开展竞技项目的广泛措施,被改造的竞技项目可称作为亚竞技运动。亚竞技运动包括半正规和非正规两个层次,半正规是修改正式的规则,而非正规是自己制定规则。因此,亚竞技运动项目并没有改变通过竞争决定胜负的竞技特征。日本的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3.小学体育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的策略

余仲平、曹玉梅在《对竞技体育教材化的思考》中这样表述,竞技体育教材化:(1)向游戏方向教材化;(2)向生活、实用方向教材;(3)向文化方向教材化;(4)向综合化方向教材化;(5)复杂的正规竞技项目的动作, 技术, 战术体系和规则分解化发展;(6)向趣味化方面的教材化;(7)向简化方向教材化;(8)向运动处方方向教材。刘卫中在《对竞技运动教材化的几点思考》中竞技运动项目的体育教材化改造中,首先要紧紧围绕体育教材的健身性、文化性、基础性、科学性、趣味性、民族性、时代性等选编原则。从体质健康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等视角对竞技运动项目进行体育教材的挖掘与建设。对一些技术复杂、难度较高的项目要进行改造,具体的改造的方法,可以用简化、变形,游戏化、生活化等多种途径进行。樊炳有、梅建峰在《对竞技运动教材化有关问题的探讨》提出对竞技运动项目的体育教材化改造要向动作教育方向教材化,要素化、淡化竞争的因素,追求动作的合理性和美感;向游戏方向教材化;向理性方向教材化,追求“懂与会的结合”,其方法主要是挖掘运动背后的原理和知识,并将其“编织”具有探究式的教学过程;向文化方向教材化,理解运动的文化背景,突出文化的情调和氛围;向生活、实用方向教材,使运动更贴近学生现在和未来的生活与工作,这种教材既突出了运动的实用性价值,又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向简化方向教材;向变形方向教材化,把几种运动进行重新组合,在器材和规则上进行大胆的改造,成为一种“似是而非”的新运动项目;向运动处方方向教材化。

四、小结

小学体育竞技运动教材化,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遵循“健康第一”的原则,对竞技运动要简化技术结构,降低运动难度,使其既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的效果,又能减轻学生运动时的身心负担;调整场地、器械的规格,修改竞技竞赛规则,使其能适应广大小学生的实际,降低负荷要求;使运动负荷易于控制在最佳价值阈内,满足学生健康需要。应遵循完善人体和增强体质的原则、学生可接受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渐进性原则、趣味性原则。

参考文献:

简述健康教育的概念篇10

关键词 体质 健康 标准演变

一、国内外关于体质健康及相关概念研究综述

日本和美国是世界上学生体质研究开展较好的国家,本文主要从日本、美国和我国三个国家体质健康概念内涵的发展进行分析。

(一)关于体质

1.世界卫生组织将“体质”定义为:体质即人体质量是先天遗传基础上和后天环境的影响下,在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身心两方面相对稳定的特质[1]。

2.日本一般将体质通称为“体力”,他们所谓的“体力”是指人们为了正常生活工作和应付意外事件而经常保持较强的行动能力和抵抗能力。一般认为,日本的体力大体上相当于我国的体质 ,英译文大多为physical fitness。

3.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现代生产方式使人身体运动的机会减少。“现代文明综合症”肆虐以及肥胖症增加。在此背景下,身体素质定义为:良好的身体素质意味着能够安全从事体力活动,意味着健康,意味着能预防运动不足而引起的疾病,体质最终与健康紧密结合。从美国体育界对于体质健康的界定来看,他们认为运动对体质健康影响较大[2]。

4.在我国体育界对体质的定义是在 1982 年由体质研究分会所认定的:体质是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3]。何仲恺在比较了日本、美国等国家对体质健康的概念后认为体质即人体的质量,是人体在先天遗传性基础上和后天环境的影响下,在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身、心两方面相对稳定的特质[4]。

我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会认为体质的范畴,主要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见表1)。

体质的强弱,通常表现为人体在某一发展时期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因此,人体体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阶段性[5]。

(二)关于健康

健康的概念是随着人类对自身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不断深化的,在远古时代,人们意识到身体没有疾病和创伤是非常安全和无痛苦的,这种本能的意识就是对健康的朦胧认识,但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健康”的英文health源于公元1000年英国,其主要含义是安全的、完美的、结实的。中国《辞海》中健康概念的表述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这种表述比“健康就是没有病”的提法更为完善,但仍然片面地把人作为生物有机体来看待,把定义定格在人体生理功能没有缺陷上[6]。

2005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下过这样一个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满状态。”健康的新概念把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推进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揭示了人体的整体性以及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与统一。这种健康观突破了传统健康模式和医学范畴,形成了三维健康观。此观点得到了各国学者的普遍认同,但由于对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表达比较模糊,无法提出一个全面评估健康和疾病的可操作方案,这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探讨。

体质与健康的关系。体质和健康是从不同侧面、不同范畴来看待人体状况的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健康要大于体质的范畴。从体质的范畴来看,它更趋向于人体的形态发育,生理机能、心理发展、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以及对内外环境的适应和抵抗疾病的能力等。从健康的范畴看,它除了包括体质的范畴以外,还强调对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心理卫生、对疾 病的预防、卫生保健以及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等。

图1

二、国内外关于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的综述

(一)国外体质健康标准的演变

1.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国家,在1880—1990年期间,美国曾盛行体力测验法。美国前总统卡特曾经指出:“体质是一种期望可以换回最多东西的投资”。在美国,每年的五月份被定为“健康月”,布什总统曾亲自参加1990年5月1日在白宫举行的“美国体育活动”;为推动“健康体力测验”的开展,美国还与前苏联进行过交换互测[7]。1958年,美国健康体育和娱乐协会(AAHPER)为儿童开发了“青少年体质测验”,评价指标包括:俯卧撑、折返跑、立定跳远、投掷和50米跑。在1975年的美国体质普查中取消了垒球掷远与往返跑;1985年立定跳远和50米也被删除了,还增加了1英里跑(反映心血管功能)、坐位体前屈(腰背柔韧性)[8]。1980年,美国健康、体育、娱乐、舞蹈联盟(AAHPERD)开发出“与健康相关的体质测验”;1988年对该测验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完善,并命名为“最佳身体测验”。

从上述指标变化中我们可以发现,美国对体质的认识已由单纯的身体素质指标过渡到素质与身体形态、机能相结合,综合评价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

2.日本政府对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更加关注。1996年日本文部省成立了“关于体力调查方法研究委员会”,对现行体力测定指标进行了研究,1998年制定了新的体力测定指标,经过两年的修改,于2000年正式施行。表3是日本新旧青少年体质测试指标。新的指标在实施时不需特殊器材,既省时、省力、又省钱。日本从小学到中学的测试项目基本一致,保持了连贯性,既能反映学生的运动能力,评价学生的体质状况又比较全面[9]。

(二)国内体质健康标准的演变

1951年8月,中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指出:“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乃是保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培养有健康体魄的现代青年的重大任务之一。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严肃注意这一问题,立即纠正忽视学生健康的思想和对学生健康不负责任的态度,切实改善各级学校的学生健康状况[10]。”1954年在中央统一颁发并实施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简称《劳卫制》。由于,学校体育卫生工作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普遍下降,为了促进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197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颁布实施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并于1982年和1990年进行了两次修改。为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测验和课外体育活动不断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公布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并于1990年和1992年分别颁发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11]。

1975年到2002年间,尽管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则没有做大的调整,这显然不能适应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变化的需要。为了“促进学生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12]”,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于2002年7月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2007年4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在在认真总结《标准》试行方案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了修改和完善,颁发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标准》要求自之日起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自2007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每两年组织一次对各地实施《标准》情况的检查,并公布检查结果。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13]。表4反应了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政府对学生体质健康工作颁发的各种条文。从测试内容和评价领域来看,测试的内容更加丰富、合理,评价也更加的全面,对学校的体育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标准名称 测试内容 评价领域

劳卫制

1950年 1.100或60米跑;2.400或800米跑或1500、3000米跑(男);3.跳远或跳高;4.爬杆(竿)或俯卧撑(女)或举重(男)或引体向上(男);5.射击或手榴弹掷远或垒球掷远或行军;6.游泳、体操、滑冰(少年级除外,各省规定项目) 1.速度运动素质;

2.速度耐力运动素质;

3.爆发力运动素质;

4.力量素质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1975年 1.50或100米或25米往返跑;2.800米(女)1000米(男)跑;3.跳远或跳高或立定跳远;4.掷实心球或推铅球;5.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 1.速度运动素质;

2.速度耐力运动素质;

3.爆发力运动素质;

4.力量素质运动技能;

5.力量素质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002年 1.身高标准体重;2.台阶试验或耐久跑(男1000、女800);3.肺活量体重指数;4.50米跑或立定跳远;5.坐位体前屈或握力体重指数或屈腿仰卧起坐(女) 1.身体成分;

2.心血管系统机能;

3.呼吸系统机能;

4.速度素质、爆发力运动素质;

5.柔韧、力量耐力素质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007年 1.身高标准体重;2.台阶试验或耐久跑(男1000、女800);3.肺活量体重指数;4.坐位体前屈、掷实心球、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握力体重指数;5.50米跑、立定跳远、跳绳、篮球运球、足球运球、排球垫球 1.身体成分;

2.心血管系统机能;

3.呼吸系统机能;

4.柔韧、力量耐力素质;

5.速度素质、爆发力运动素质和运动技能

参考文献:

[1] 吴谋林.苏州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与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

[2] 张占平.对高职高专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若干影响因素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5.

[3]《人体测量与评价》编写组.人体测量与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 何仲恺.体质概念及其健康的关系[J].体育科学.2002.22(22):37-38.

[5] 孙庆祝,容仕霖.人体体质测量与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1-4.

[6] 肖夕君.体质、健康和体适能的概念及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0):146-148.

[7] 何仲恺.体质与健康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1.

[8] 崔晓明.中、美、日三国青少年健康标准指标的比较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

[9] 傅纪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指标体系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1.

[10] 国家教育委员会体育卫生司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文件选编[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

简述健康教育的概念篇11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体育理论也水涨船高,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但是,理论往往落后于实践。我们应该承认,尽管体育理论从总体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远远落后于体育实践的发展和需要。落后的一个根本原因和重要标志就是我们的理论工作者不太讲究逻辑。

逻辑学是关于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思维的形式结构”或称思维的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思维的规律”则包括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本文将专门就“概念”这一思维形式在体育理论研究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以后我们将陆续研究“判断”、“推理”和“逻辑规律”在体育理论中的应用问题。

所谓概念,是揭示事物本质属性和范围的思维形式。概念包括内涵和外延,其中,内涵是概念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外延是概念对事物范围的反映。揭示概念内涵的方法主要是定义(包括特征界定);而明确概念外延的方法则包括划分、限制和概括等。

1如何给概念下定义

下定义是运用概念来界定思维对象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通常定义的方法是“属加种差” 所谓“属”,是指先找出被定义概念的邻近属概念,即与它最近的属概念。

比如要对“体育”这个概念下定义,就必须先找到它的邻近属概念——“实践”。要注意的是,种概念上面可以有很多属概念,如“体育”的属概念可以有“文化(广义的)”、“活动”、“客观存在”等等,但它们都不是人的“邻近”属概念。

所谓“种差”,是指必须找出被定义概念与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也就是只有该事物有而它事物没有的本质属性。如“体育”与其他实践的差别就在于“主客体一致”。

最后,将两者综合起来,成为揭示被定义项内涵的定义项。于是,我们可以把“体育”定义为“人作为主体改造自身身体的实践”。

定义的规则有4条:1) 不能使用比喻。错误为“以比喻代定义”;2) 下定义必须用全同概念。错误为“定义过宽(或过窄)”;3) 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错误为“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4) 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式,即给正概念下定义不能用否定句或负概念。

由上述定义的方法和定义的规则出发,我们发现在体育理论研究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抓不住事物的本质或特有属性例如:“健身操”被定义为:是一项大众健美运动项目。它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形式简洁、易于掌握,对于提高训练者的心肺功能、运动技巧和塑造健美形体有着特殊效果。(引自中国健美协会《中国等级健身指导员培训教材》145页)

这一定义显然没有指出“健身操”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如果说“健美运动项目”是“健身操”的邻近属概念,那么“健身操”与其他“健美运动项目”的种差是什么?文章没有指出。而后面那段话只不过是讲了健身操的形式与功能,不是它的本质属性。

1.2定义过宽或过窄定义项的外延须同被定义项的外延全同,过宽或过窄都是不恰当的。

例如:将“体育”定义为“…的一种教育实践”是必然会导致定义过窄,因为有很多体育行为并不属于教育范畴,例如竞技与健身。如果将体育定义为“…的一种人的活动”则必然会导致定义过宽,因为人的活动除了实践外,还有认识。显然,体育是实践活动而不是认识活动。

再比如,将“健身”定义为“为了促进人体健康,达到理想的生活质量的一种行为方式”(同上,18页)就是“定义过宽”。根据我们的常识,生活中能促进健康、改善生活质量的行为方式有很多种。

1.3同语反复例如:将“娱乐体育”定义为“愉悦身心的体育活动”,将“社会体育”定义为“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社会体育活动”(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2004年版,101页)就是非常明显的“同语反复”。

还是在卢元镇的《中国体育社会学》(2004年版)第73页中讲到体育人才的“自然流动”和“非自然流动”时说:“自然流动,指体育人才在人才链上正常的、顺向的流动,这种流动有利于体育资源的有效利用。”“非自然流动,指体育人才在人才链上不正常的、逆向的流动,这种流动可能造成体育资源的浪费,甚至影响体育社会机制内部的紊乱(这句话不通)。”这两个定义实际上都是“同语反复”。

我们不妨用作者的这种定义方式给“及格” 和“不及格”下定义:“及格”就是在考试中成绩正常的、合格的分数,这一分数反映了学生较好的学习效果;“不及格” 就是在考试中成绩不正常的、不合格的分数,这一分数反映了学生不太好的学习效果,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我们知道判定及格还是不及格只有一个标准,即60分:“及格”就是60分以上的分数;“不及格”就是不到60分的分数,其他的说得再多也没有任何意义。

同样,是“自然流动”和“不自然流动”也只有在给出标准或依据后才能判定,不然就只能是作者毫无根据的主观判定。事实上,没有任何理论和事实证明“海外兵团”以及专业运动员进入普通学校等现象就一定是“非自然流动”。

2如何界定事物特征

界定事物的特征,一般要先交代比较对象,有了参照,方可凸显其特异之处。

例如,将运动竞赛的特征界定为“竞赛目的的综合性、竞赛对抗的激烈性、影响因素的庞杂性和随机性、竞赛结果的不确定性”(李建中《体育基本理论教程》2004年版 141页)就令人费解。书中作者并未指出比较对象。参照对象如果是“其他类型的竞赛”,那么上述四个特点并非运动竞赛所特有;参照对象如果是其他类型的体育活动,运动竞赛“目的的综合性”以及“影响因素的庞杂性”也并不突出。

同一本书中将体育娱乐的特征界定为“方法的多样性”、“目的的多向性”和“经营的社会性” (同上,第161-162页),同样很值得商榷,这三条也并非体育娱乐所特有。“体育娱乐”的属概念如果看作是“体育”,同级别的种概念有“体育教育”、“体育竞技”、“体育健身”等。显然,上述三条也不同程度的为其他子项所具有。“体育娱乐”的属概念如果看作是“娱乐”,同级别的子概念有“智力娱乐”、“艺术娱乐”等,而上述三条也不同程度的为其他子项所具有。

同一本书中还将游戏的特点界定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具有虚构和假想成分,是一种非功利性活动”和“具有多样性和竞争性” (同上,第 168-169页)也不很准确。单单相对于“玩耍”,可以说游戏具有上述第一和第三条,只相对于“竞技体育”可以说具备上述第二条。从作者下文的阐述开看,比较对象是指“传统体育手段”这一属概念下的其他种概念,如“体操”、“舞蹈”和“武术”等,如此作比,上述特征界定更不准确。

再举另外一本书中的例子。将中国体育改革的特征界定为“紧迫性”、“渐进性”、“滞后性”和“长期性”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2004年版,第97页),令人迷惑。从作者下文的阐述来看,作者的比较对象是中国其他领域的改革。我们不解的是,我国其他领域的改革何尝不具有“渐进性”和“长期性”呢?同一本书中,将体育群体的特征界定为“以体育为共同目标”、“以体育实践为共同的活动方式”、“成员对某种体育活动项目或体育手段具有强烈而稳定的兴趣”、“体育群体开展对外的竞赛活动”以及“体育群体内部具有分工或分层”(同上,第171-172页)。体育群体的属概念是群体,此处的比较对象显然是其他各类群体,而其他各类群体也“内部具有分工或分层”,也有许多经常“开展对外的竞赛活动”。再者,前三条特征砮嗦且不准确,合为一条“以体育为共同的活动平台”似乎更好。

3如何划分概念的外延

划分的作用在于明确概念的外延。划分的规则要求如下:

1) 每次划分须按同一标准进行。错误为“划分标准不一”;

2) 划分后所得的子项不得相容。错误为“子项相容”;

3) 划分必须按属种包含层次进行。错误为“越级划分”;

4) 子项的外延之和等于母项。错误为“不完全划分”或“多出子项划分”。

目前,我国体育理论工作者在划分方面常犯的逻辑错误有:

3.1划分标准不一多年来,对于“体育”的划分一直存在许多混乱,原因主要在于分类标准不够统一。目前常用的三分法(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也确实有分类标准不够统一(分别按功能、场所和参与者划分)的逻辑缺陷。当然,我们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了这种划分,而且也一直按照这种划分来开展我国的体育事业,因此短时期内很难改变这一三分天下的格局。但是,随着体育改革的深入,体育理论水平的提高,这一划分格局必将会被打破,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必将更加理性更加合乎逻辑。

再比如,上文提到的《中国体育社会学》中“社会体育”概念的划分为“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也显然是标准不一的(既有职业标准,又有区域标准);同一本书中将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分为三个方面:政治手段的价值、外交手段的价值和社会稳定的价值,分类标准也是模糊和混乱的。从作者的进一步表述来看,似乎是先划分为国内和国际,然后再将国内部分按新的标准划分比较妥当。(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2004年版,143页)

3.2越级划分如,有人将运动竞赛划分为运动会、单项比赛、友谊赛、表演赛、慈善赛、选拔赛、联赛等,就是存在“越级划分”的问题,而且标准混乱。比较好的做法是做二次或多次划分,几次划分之间的标准是不同的(可按目的、规模、组织方式及运转周期等等的标准),这样层次就比较清晰了。

3.3子项相容比如,将健身指导员的工作划分为“从事教学活动、指导锻炼、传授技能、业务咨询、组织管理等” (中国健美协会《中国等级健身指导员培训教材》24页),其中前三项是互有交叉的,并非完全排斥的关系,不能并列。

4如何对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

限制是通过增加属概念的内涵,缩小其外延,从而推演到它所包含的某一种概念的逻辑方法。在对概念进行限制时,一定要注意限制的限度。例如,对于一台“电子计算机”,我们说它是“机器”,表达就不够准确,这是限制不够或失去限制;再如,我们说《水浒传》是“中国最优秀的古典文学名著”,那就是言过其实,这是限制过度或多余限制。

所谓概括,则是与限制相反的思维过程,它是通过减少种概念的内涵,扩大其外延,从而推演到包含它的属概念的逻辑方法。在对概念进行概括时,也一定要注意概括的限度。概括超过一定限度,种概念和属概念的距离太远,就会大而失当,以偏概全。比如,把“足球”概括为属于“球类”就可以了,如果概括为“物质”就是过头了。

在体育理论界,失去限制、多余限制和概括失当的问题均有存在。

4.1失去限制比如,将竞技体育的特征之一界定为“具有竞赛规则、裁判与仲裁手段”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2004年版,133页),就是缺乏限制的例子。非竞技体育比赛甚至是游戏也有规则及仲裁手段,所以如果不对规则和裁判手段加以限制,则是不准确的。可以加上类似“成文的”、“非常严格的”之类的限制词。

4.2多余限制同一本书,同一个标题下,作者将竞技体育的另外一个特征界定为“追求既定的功利目标、传播和宣扬某种价值观念” (同上,134页),其中,“既定”和“某种”都是多余的限制,不起任何作用。组织竞技体育当然有目标,目标在赛前都是确定了的,再提“既定”即为多余;竞技体育宣扬的价值观念主要是有利于赞助商的消费主义观念以及奥林匹克主义等体育价值理念,这些观念当然不可能包罗万象,肯定是“一些”或者是“某种”,所以,没有必要再提“某种”,这儿添加类似“有利于赞助商或组织者或体育自身发展”的限制加以突出似乎是有必要的。

4.3概括失当例如,将体育界定为“人们通过身体动作,增进健康的一种活动”就属此类。再比如,《中国体育社会学》将社会团体的功能概括为下面五条:参政议政、作为政府的助手、经济参与、维护成员权益和成员发展(同上,62页),其中,前三条仅仅是某些社会团体的功能,不能概括为所有社会团体的功能。

5概念举例:功能和目的

“功能”和“目的”虽然不在逻辑学范围内,但我们意在通过对这组概念的举例,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把握与“概念” 相关的逻辑知识。

功能是指事物的功效和能力,也即事物所具有的作用,它取决于事物的特征,具有客观性;而目的则完全是主观的,是指使用该事物的人借助该事物所希望达到的效果。不同的使用者使用同一事物的目的可能截然相反。由于能力不够或者操作不当,致使事物功能不能充分发挥甚至朝着事与愿违的方向发展。可见,功能和目的并非全同。

遗憾的是,我们在从事体育理论研究时,常将二者混为一谈。比如,体育现代教学媒体的功能大致有五个:再现功能、集成功能、交互功能、扩充功能和虚拟功能,而运用体育现代教学媒体的目的大致有:提高教学质量、增进教学效率和扩大教学规模等。但我们很多的文章常常将此两者混淆。

再比如,体育可以说具有“强筋骨”的功能,从事体育锻炼的目的有的是为了增进健康,有的为了健美,有的为了夺牌等等,而后者如果追求过度也可能会损害健康。所以,不能把增进健康界定为体育的功能之一,然而把此目的当成功能的不在少数。

最后,笔者对那些在文中被提及的专家学者们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并无恶意或偏见,纯粹是为了学术探讨。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钟天朗.运动竞赛经营管理——理论与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 饶发玖,等.逻辑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

[3] 扬文轩,陈琦.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英)L.S.斯泰宾(L.Susan Stebbing) 吕叔湘,李广荣,译.有效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 中国健美协会.中国等级健身指导员培训教材[M].北京:国家体育总局机关服务中心,2007.

[6] 周西宽,等.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7]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简述健康教育的概念篇12

一、撰写科研课题申报书, 课题设计论证是重点

(一) 课题设计论证包含的内容

1.课题名称。选好题是做好课题设计论证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甚至可以说是关乎课题能否获得评审者青睐的关键要素。课题名称应明确研究的核心内容, 可采用研究的内容、研究的群体、研究的方法3个结构组成, 如, 小群体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课堂应用的行动研究。

题名撰写需要注意:语言精练, 避免多余词缀, 最好不要超过20个汉字, 如果太长, 可考虑副标题方式呈现;用专业术语陈述句式表述, 不能用大白话、比喻句、疑问句;题目切忌大而空, 要小题大做, 而非大题小做;避免使用诸如“浅谈”“浅析”“试论”之类缺乏研究自信的谦辞。

2.课题的研究背景, 即选题依据。做研究需要有明确的选题依据, 是课题研究的背景说明, 即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通常选题依据分为现实依据与理论依据2方面进行论述, 理论依据就是后续的文献综述部分, 现实依据则是指研究者在现实中发现的拟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课题的研究背景可以大到国家宏观政策战略, 如“健康中国战略”给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要求;也可以小到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观察到的现象, 如不同榜样类型对激发学生运动参与有效性上的差异。撰写研究背景时可考虑从现实的需要、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但要言简意赅、切中时弊、直指问题, 避免冗长空洞的长篇大论。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即文献综述。所有课题申报书的设计论证部分均需要对该主题进行文献综述, 目的是概括总结前人的研究思路、主要研究成果, 在前人研究存在的争议、不足和问题中寻找本课题的切入点。使评审者能够判断申报者对该课题研究领域的熟悉程度, 以建立对其后续研究的信任感。文献综述的撰写可以采用时间线索和主题线索。文献述评中的所谓“述”, 是指系统梳理回顾前人相关研究, 指出研究了哪些内容, 有哪些一致的结论, 又有哪些争议, 所谓“评”就是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评价, 哪些可以借鉴?哪些存在问题和不足?今后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4.课题的研究目的与目标。无论在课题论证还是学术报告中, 研究目的清晰准确的陈述都非常重要。研究目的的表述方式通常为“本研究拟采用××方法, 旨在发现 (或揭示) ××规律, 解决 (或探讨) ××问题”。然而研究目的这样表述比较笼统、概括和抽象, 需要将其转化为更具操作性的研究目标, 即要具体解决哪些问题。如, 某课题的研究目的是揭示体育锻炼对高中生的健康促进作用, 具体的研究目标可以细分为:不同锻炼方式对高中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同锻炼强度对高中生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影响;体育锻炼对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高中生健康促进的差异性。

5.课题研究的意义。研究意义通常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小学的课题研究往往是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某些具体问题, 借助已有的理论知识, 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因此, 在研究意义的撰写上更应侧重于从微观和实践的角度, 指出这些问题的解决对学校体育工作、体育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发展的实际作用。同时, 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理论指导, 能够进一步检验理论甚至是完善理论, 进而取得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1]。

6.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当选题确定之后并不能立刻开始实施研究, 而是需要将所欲解决的大问题细分为若干个具有逻辑递进关系的小问题, 形成具体的研究内容。确定研究内容时需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即每一项内容就是一个问题, 且这个小问题既是独立的又是与其他问题存在着联系[2]。研究主要问题最好分层分标题逐一撰写, 以便评审者清晰了解研究思路。

7.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在实际开始研究之前, 需要有明确研究思路的指导。研究思路就是对研究的整体设计与把控, 包括:如何选取研究视角和切入点?从哪个问题开始研究?哪个问题是关键核心环节?是采用横截面研究还是纵观追踪设计?是单一研究还是系列研究?是理论思辨性质的研究还是逻辑实证研究?这些均需要在课题行动之前考虑周全。

课题申报书中需要陈述的研究方法, 是指在实际完成研究工作时所采用的资料具体收集和处理的方法。撰写研究方法部分时注意需符合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向, 如, 实证主义取向、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多种研究方法共同使用等;研究方法没有好坏之分, 只有适合与否, 研究方法一定要契合于研究主题, 最恰当的就是最好的方法;所有研究方法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优势特征, 也同样存在着局限和不足, 多种研究方法配合使用, 集多种方法的优势于一项研究之中[3]。

8.课题研究的步骤。研究的步骤是说明研究的先后进展顺序, 一般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阶段成果阶段和结题阶段。每一阶段都要有明确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要有阶段性成果指标。课题研究的步骤可以采用研究技术路线图的方式呈现出来。

9.课题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课题论证中需要说明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并能够针对技术难点提出可供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创新是学术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也是选题的重要原则。创新点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 如, 分析视角、研究方法、人群领域、理论贡献、实践应用等。

10.参考文献。撰写课题论证是在检索、阅读、引用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之上撰写的, 需要在课题申报书中详细罗列参考文献。有如下注意事项:参考文献要与前文的引文一一对应, 并非将所有自己阅读的文献都罗列出来, 而是只罗列前文引用过的文献资料;要注意引文质量, 尽可能选用学术期刊上面发表的论文, 特别是SCI、SSCI、核心期刊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二) 撰写课题设计论证的常见问题

1.缺乏对核心概念的明确界定。任何研究都会有1~2个核心概念, 对核心概念进行理论界定是后续研究的基础。体育教师在研究中往往忽视概念的重要性, 经常出现重要概念没有明确界定, 或是定义缺乏权威性的问题。由于核心概念界定缺失, 导致后续研究中的测量指标、测量工具、问卷设计、分析评价等方面都会出现严重问题。

2.缺乏相关的理论依据。中小学教师长于实践而短于理论, 他们问题意识明显而理论意识薄弱。表现为课题论中无论选题依据还是研究设计均缺乏理论支撑, 或者根本就没有理论, 或者只是写了理论的名称而没有具体内容, 特别是与现实问题相关联的理论内容。

3.文献准备严重不足。多数中小学体育教师未养成阅读学术文献的习惯, 在课题设计论证中突出表现为文献检索不足、阅读不够、文献综述出现严重问题:综而不述或述而不评, 只是以往研究结论的简单堆砌, 并未呈现研究思路和主要结果;把工作现状或实践现状等同于研究现状, 是工作总结而非研究综述;引文质量不高, 或占有资料不足, 导致分析出现偏差。

4.研究思路缺乏逻辑性。研究思路混乱表现在:研究内容缺乏细化, 笼统而模糊;研究的逻辑顺序不清楚, 缺乏层次感;没有研究技术路线图。

5.研究方法陈述过于简单。许多课题论证中研究方法部分的表述过于简单, 只是说使用问卷调查法或访谈法, 但并没有详细说明使用什么问卷, 样本如何获取, 访谈哪些人, 访谈什么内容等。研究方法的陈述需要详细具体, 切忌笼统。实验法需要详细说明自变量、因变量、实验类型、实验过程、实验步骤、测量工具名称、被试取样方式、无关变量控制方法。问卷调查法需要说明问卷来源、测量工具名称、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方式、抽样方式、样本容量与分布等。访谈法则说明访谈对象、访谈主要内容、访谈结果处理方式等。

二、撰写科研课题申报书, 不可忽视的其他注意事项

(一) 务必重视前期研究基础

项目前期研究基础在课题申报评审中的重要程度仅次于设计论证, 是评审专家们非常关注的重点内容。

1.课题申报并非临时抱佛脚的仓促行为, 而是长期积累准备的过程。体育教师需要尽早明确并稳定在1~2个研究方向做持续探索, 积累系列研究成果, 包括论文、研究报告、教材著作、影像视频、教学课例等。因此, 在申报选题时, 需要考虑哪些主题是自己前期积累比较多的, 应尽量避免选择前期积累较少的研究方向。

2.需要详尽呈现课题负责人和团队成员的学术经历及与该课题相关的前期研究成果, 包括科研课题、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专著译著等。前期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可以采用注明文献被引频次、下载频次、获奖情况等方式, 表明该课题已经具备较为扎实的研究基础, 以期向评审专家证明课题负责人和成员有学术研究能力确保课题的顺利完成。

(二) 合理搭建课题研究团队

教育类项目经常需要团队共同完成, 研究团队人员结构 (年龄、职称、协同单位、研究领域、研究基础、专业知识与能力) 的合理性, 甚至关系到课题审批和研究活动的成败。因此, 申报人必须要考虑研究团队的合理建构, 尽量做到3个结构合理:一是, 年龄结构合理, 老、中、青三结合, 搭建研究梯队。二是, 专业结构合理, 尽量避免全部为体育教育单一专业。如, 某体育教师拟申报体育锻炼心理效益方面的课题, 其优势是具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和资源, 但相对缺乏心理学理论基础和学术研究经验, 可以在团队中增加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研究成员。如此, 可增加课题评审者对该项目顺利完成的信任。三是, 协同单位结构合理, 尽量避免团队成员均来自于同一个体育教研组, 可以选择学校相关部门、其他中小学、高等院校的人员加入到研究团队之中。

(三) 规划研究预期结果

研究课题有经费支持就会有业绩考核, 需要在立项申报书中说明在后期结项时的考核指标, 即预期研究成果, 包括预期完成时间、成果名称、成果形式、负责人。通常在级别较高的课题申报书中都会注明预期研究成果的最低指标。如,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一般项目要求是出版学术专著1部, 并且在CSSCI上发表3篇系列论文。

研究预期结果要尽可能详细, 可以采用列表方式清晰呈现。如果课题时间周期较长, 可以考虑设计阶段性成果。教育研究成果可以有研究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专著、教材、教具和教学仪器、教学软件 (包括音像制品, 计算机软件) 、影像资料 (含课件) 、典型的教案、教具学具、学生作品等[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