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如何保值合集12篇

时间:2023-10-23 10:42:18

金融危机如何保值

金融危机如何保值篇1

不管人们对金融危机(金融危险)的概念如何理解,至今笔者还没有看到有哪一个学者(国内或国外)公开撰文提出,中国已经发生了金融危机,这是不同学者之间的一个共同点。学者之间的不同点则是:金融危机或金融危险如何具体测定,中国目前金融危险的程度如何,中国今后几年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如何。考虑到本文的实证性质,笔者将舍弃一些细节,在存异求同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作一些分析,以使决策者能获取更多的信息。

关于金融危机的测定

金融危机或金融危险的具体测定不同学者看法各异。但从基本方面来看,在很大程度上又是比较相近的。结合东南亚1997年金融危机表现,国内外学者比较公认的测定指标有:

1.币值稳定程度。通常用消费价格环比指数代表。通常是指通货膨胀程度,个别时候也指通货紧缩程度。一般当年度价格指数上涨超过4%时就认为有了金融危险,当年度价格指数上涨超过20%时就认为发生了局部金融危机。

2.汇率稳定程度。这是币值的对外稳定程度,一般指人民币对外币的比值下降程度,即人民币贬值程度。当人民币的日贬值程度大于5%时,就可以认为有了金融危险;当日贬值程度大于10%且具有持久性时就可以认为有严重的金融危险;当日贬值程度大于20%且具有持久性时就可以认为发生了局部金融危机。

3.股指稳定程度。一般而言,当股价指数(包括债券、基金等指数)日波动在正负10%以内时不属于金融危险区间,当股指日变动连续每日变动10%,或者每日变动5%、累计周波动达到20%以上时则进入金融危险阶段,而超过30%且具有持久性时,可以认为发生了局部金融危机。

4.外债严重程度。这一指标取决于:偿债率(偿还外债本息与当年外汇收入之比),负债率(外债余额与当年GDP 比值),债务率(外债余额与当年外汇收入之比),短债率(短期外债占全部债务的比重),债储率(外债余额与外汇储备的比值)。国际公认的危机警戒线是:偿债率为20%,负债率为25%,债务率为100%,短债率为20%,债储率为100%.5.资产不良程度。金融不良资产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坏帐、呆帐,是不能偿还的贷款。不少不良资产与金融系统的腐败程度有直接关系。结合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备付金率、资本金率,银行的不良资产一般应不超过其总资产的20%.超过8%(资本金率)即是进入危险区间,超过20%即是进入危机区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戴相龙主编的《领导干部金融知识读本》中,所提出的金融危险或风险指标有9个:①借款人不履行约定的还款承诺;②金融机构支付能力的不足;③市场利率的变动;④汇率的变化;⑤国家宏观经济金融决策的不适时宜或失误;⑥金融机构重要人员的违规经营;⑦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形势变化;⑧金融衍生产品的过度使用;⑨金融机构的过快发展。笔者以为,其中的许多方面最终表现是不良资产,或者说9个方面实质上也可归入为5个方面。

以上5个指标,如果任何一个指标的数值达到了极为异常的情况,即可以认定发生了金融危机;如果没有一个指标达到公认的危机程度,则需要加权或不加权综合处理,判定金融危险的程度。这正如测定一个人健康,只要其主要器官或系统有一个有严重问题,如肝癌、爱滋病等,即可判定其有危机(大病),而如果每一个器官皆没有大病,都或多或少有小毛病,则需要综合考虑其健康程度或危险程度。

中国目前的金融危险程度

现在大家一致的看法是:目前的中国金融没有危机但有危险。然而危险程度究竟几何则看法各异。笔者利用前述指标,结合实际数据力图做一点实证分析。

1.币值稳定程度。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除了1988-1989年、1993-1995年,我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均在两位数以下。而近5年更是相当平稳。1996-2000年分别为8.3%、2.8%、-0.8%、-1.4%、0.4%,2001年为0.7个百分点。因此,目前币值稳定程度处于最稳定区间,甚至有点过于稳定了,以至于近几年政府要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试图使物价能稍升一些。就币值稳定程度这一点而言,我国目前的金融危险为0.

2.汇率稳定程度。自1994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保持稳定,并略有升值。每100美元可兑换人民币1994-2000年依次为861.87,835.10,831.42,828.98,827.91,827.83,827.84,2001年也基本不变。近3年及2001年人民币汇率可以说超级稳定,以至于可以说是"不动".依照朱总理的承诺,这种稳定至少可以持续到其任期届满的2003年年初。因此,从汇率稳定程度看,我国目前的金融危险是0.

3.股指稳定程度。据统计,1996年上市公司为530家,2000年为1088家,2001年为1160家。上证综合指数(收盘)1996-2001年为:917.0,1194.1,1146.7,1366.6,2073.5,1646.0;深证综合指数1996-2001年依次为327.5,381.3,343.9,402.2,635.7,475.9.目前波动不大,近6年股指大体增加了0.7倍,年平均增长速度大致在12%左右。同期我国现价GDP 增长了0.5倍,年平均增长速度在7%-8%,考虑到股市的盘子、及上市公司整体业绩特点,考虑到国外股市的变动情况(日本股市在80年代后期,不足5年日经指数上涨了2.87倍。),我国股指的不稳定程度至多算中度,即我国股指进入中度危险区间,不过并不存在危机或崩盘问题。

4.外债严重程度。据统计,近5年我国外债增长缓慢。1996年外债余额为1163亿美元,2001年为1701亿美元,增长46%,平均年增长不到8%.其中短期债务1996年为141亿美元,2001年为505.8亿美元。2001年偿债率为7.5%,负债率为14.7%,债务率为56.8%,短债率低于30%,债储率小于90%.因此,我国外债可以说基本上没有危险,至多有轻度危险,不存在外债危机问题。

5.资产不良程度。最近的资料表明,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在25%左右(《经济日报》2002.1.28)。不良资产不等于零值资产,一般通过处理至少可收回20%-50%,目前贷款中真正成为烂帐的零值资产应不高于10%.另一方面中国金融机构的资本金率远低于巴塞尔委员会规定的8%(199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家银行自有资金仅2272亿,占总资产的4.2%,占贷款的5.8%.后来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取消了这一统计,故无法。),若考虑到巴塞尔规则的8%中的分母部分为风险加权资产,即商业贷款是100%,对政府贷款是0%,银行间贷款是20%,则我国的资本金率大致可以再提高一些,有人估计是6.32%.综合起来考虑,从上讲,中国的国有金融机构已经资不抵债,应该进入破产程序,应该说是进入危机阶段。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根本原因是中国的金融机构均是以国家信用作基础,80%的资金份额由国有银行运作,中国不存在银行破产问题,仅有个别非银行金融机构破产(如广东国投)或撤销(如光大国投)。考虑到非国有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比率较低,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今后每年下降3个百分点,我国每年财政预算内收入增长1-2千亿元,不含土地的国有资产近10万亿元,国有土地资产总量25万亿元。因此,中国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比率并不是很高的,但仍属于重度或重度偏轻危险,处于危险与危机之间的临界值。现在看,由于政府的干预及银行的努力,危险正在化解,危险程度正处于下降趋势之中。

综合以上五个方面,第一,我国目前不存在金融危机。第二,我国目前乃至今后始终存在金融危险,但金融危险的严重程度在降低。第三,如果将五个方面的金融危险分别独立处理,依照环境污染定级中以首要污染物确定环境质量,则中国目前存在严重但已减弱的金融危险。第四,如果将五个方面的金融危险作简单合成,币值稳定程度危险值为0,汇率危险值为0,股指危险值为2,外债危险值为1,不良资产危险值为3,则中国目前的金融危险为轻度偏重危险或中度偏轻危险。

未来3-5年的:依然没有危机

依据,中国金融没有危机,那么今后是否会有呢?为了不作太远期的可能没有太大意义的预测,我们只对今后3-5年的中国金融有没有危机,若无危机,其危险程度几何作预测分析。

现状判定与未来中期预测需要采取不同的。笔者以为,在金融与的关系上,从中长期看,是经济决定金融,因此今后3-5年金融有没有危机、危险程度如何,本质上决定于宏观经济有没有危机、危险程度如何。因此,我们需要从今后3-5年宏观经济的基本运行特征出发分析中国的金融危机(危险)。那么未来3-5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运行特征是什么呢?笔者认为,那就是依然较强的可维持性,这种可维持性也可以称之为惯性、相对稳定性此处对这种可维持性不作价值规范判断,只作实证分析。作出这样判断的根本依据如下:

61、中国经济成分已经并继续呈现出多样化特点,这种多样性分散化(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更加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可有效避免计划经济与过度自由经济条件下的大起大落。因缺少GDP 的不同经济成分数据,我们以就业结构为例说明经济的多样性。1992年之前国有单位职工人数占城镇就业人数的的比重1978年为78%,1991年下降到63%,2001年下降到32%,目前还在下降之中。与这种经济成分多样化相对应的GDP 增长率的稳定性提高。在1992年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之前,我国GDP 年度增长率高者达到15.2%(1984年),低者为3.8%(1990年),高低相差3倍;次高者为13.5%(1985年),次低者为5.2%(1991年,剔除1989年特别年份),高低相差1.6倍。而在1992年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之后,我国GDP 年度增长率高者13.5%(1993年),低者为7.1%(1999年),高低相差0.9倍;次高者为12.6%(1994年),次低者为7.8%(1998年),高低相差0.6倍。从近些年数据外推,今后5年国有单位职工再下降10个百分点问题不大,由此也可以认为今后5年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程度将再一步提高。

2、我国区域经济的差异性已经并进一步突出,这也有助于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比如我国的灾害,由于地域辽阔(96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往往此地旱而彼地不旱,此地涝而彼地不涝,因而常常是东方不亮西方亮。据统计,分地区居民人均消费水平1984年为,高者北京(698元)、天津(622元)、上海(729元)、江苏(397元),低者河南(244元)、甘肃(249元),广西(265元),高低相差1-2倍;1994年为,高者上海(5343元)、北京(2505元)、广东(2699元),低者贵州(942元)、甘肃(1007元)、河南(1034元),高低相差达1-4倍;2000年为,高者上海(11546元)、北京(7326元)、广东(5007元),低者贵州(1608元)、甘肃(1734元)、河南(2208元),高低相差仍为1-4倍。这种区域上的巨大反差一方面不符合协调的要求,另一方面客观上使各地区经济发展分散化非同步进而有助于总量的稳定。比如当外需减弱的时候,由于地区差异,其冲击只能是局部的。这一点可以利用共振原理佐证。今后3-5年我国区域经济的这种明显差异性不仅不会减弱,可能还会有所加强,至少可以保持不变。如此,有助于我国宏观经济的继续稳定。

3.我国经济总量的盘子不断增大,减弱了大幅波动的程度与可能性。所谓船大抗风浪就是此理。据统计,自1978年以来,我国GDP 增长了7倍多,2000年GDP 已达到8.9万多亿元,2001年为9.59万亿元,按市场汇率折算超过1.1万亿美元,若按购买力平价折算则至少在4万亿美元,可以说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前6名之列。自1978以来,我国GDP 增长率只有三年低于6%,即1989年4.2%、1990年4.2%、1981年5.2%,其余所有年份均高于7%(这里假定统计是真实的,即使有问题,其纵向仍是可比的)。从今后3-5年看,没有什么特别因素会使增长率大幅下降。因为我们的改革始终是渐进式改革,也没有强大的反改革力量,发展仍旧是硬道理;考虑到我国人口增长需要(1个百分点)、追赶发达国家需要(至少要达到3-4个百分点)、环境生态保护需要(至少1个百分点),今后我国每年GDP 增长率至少应不低于5-6个百分点,十五计划规定在7个百分点。因此,今后3-5年我国经济总量仍将增大,中国经济的可维持性也将进一步增强。

4.世界经济增长率的提高与稳定对我国经济的稳定也有重要作用。据统计,90年代前半期世界GDP 增长率大体上在2个百分点,高低落差超过1倍;90年代后半期世界GDP 增长率在3-3.5个百分点左右,高低落差低于50%.由于我国经济外向化程度的提高,2001年进出口总额5098亿美元,实际外商直接投资达468亿美元,增长14.9%.因此世界经济的这种变化特点对我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是有利的。今后3-5年这一特征仍将会持续下去(9.11事件有但不足以改变这一基本特征)。

5.中央政府仍然掌握比较丰富的与经济资源,这是应付经济动荡的基础。这一点明显地区别于俄国与东欧。目前乃至十五期间,依然是从上到下的党的领导体系及官员垂直领导体系,依托6千多万党员这支巨大的力量,中央的统一性团结性不会减弱,相对于中国的经济改革,中国的政治改革要更加渐进,很难再会发生89那样的政治风波。因此,中国的政治是稳定的。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可以支配的国有经济资源庞大。首先是国有土地资产总量有25万亿元,相当于2000年GDP 的近3倍,其次是国有资产总量近10万亿元,再次是关键的行业部门依旧由中央政府直接掌管,如500多家大型国有(占企业资产50%以上),金融业80%以上为中央金融控制(中央一级法人制度),保险业、证券业、通讯业、石油业、石化业、铁路业、民航业、港口业、公路业、城市基础设施产业、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业、医药卫生业、业等也基本由中央或省级政府垄断。不言而喻,这种格局十五时期即使有所弱化也极为有限。因此,今后3-5年难有大的经济波动,更无动荡之可能。

6.中国的数千年传统文化体现了一个求稳、不偏不倚、能忍受、能适应的特点,这也是中国经济在市场化改革没有到位但经济仍能稳定发展的一个原因。从铁齿铜牙纪晓岚、包青天到康熙微服私访记的火爆可以多少看得出中国民众的某种期盼贤明的心态,中国的直接民主化进程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广大老百姓怕乱、可能宁愿慢些也不愿欲速不达。中国虽说已向市场经济转轨,但其高稳定性仍是本质。比如民意调查表明:老百姓现在最为关注的不是反腐败,而是社会保障。这不是说反腐败不重要了,也不是说腐败已经减轻或加强,而是说反腐败是一个艰巨的工程,非一日之功,因此,尽快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务实的国民来说更为迫切。

由以上6个方面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经济具有较强的可维持性。这样的特征是东南亚的韩国、印尼、马来西亚、泰国以及日本等所不具有的,它是抵制金融危机的坚盾。因此,至少十五时期或者加入世贸后的5年过渡期内是不可能发生类似于1994年墨西哥、1997年东南亚那样的金融危机的。当然,轻度乃至中度的金融危险(风险)是存在的,但这种金融危险不可能转化为金融危机。

需要补充的是,我们这里所讨论的金融危机、金融危险没有涉及金融安全,这是因为一方面金融安全中的部分如外债已包括在金融危机(危险)中,且金融安全最终要通过金融危险(危机)表现,另一方面与小国经济不同,我国经济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把主要由国内因素引发的金融危机、金融危险与主要由国外因素引发的金融安全分开是必要的。如果把金融安全简单地归入到金融危机(危险)之中,则不利于金融安全研究的深入,而把金融危机(危险)转化为金融安全,搞泛安全研究,则既不利于金融安全研究的深入,也不利于金融危机(危险)研究的深入。金融安全研究需要以金融危机(危险)研究作为基础,需要为后者服务,更需要超越经济的国际政治关系、国际文化关系的研究。

刘洪,国际统计年鉴1999,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6、1996、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

周正庆,证券市场导论,中国出版社1998年9月版。

杨帆,狙击风暴,中国出版社,1999年1月版。

雷家骕,国家经济安全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

戴相龙,领导干部金融知识读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11月版。

项怀诚,领导干部财政知识读本,经济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张耀,中央银行概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二版。

李文川,金融开放:开弓没有回头箭,《经济参考报》1999年5月19日。

张瑾、师海波,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亟待建立,《经济参考报》1999年2月9日6版。

严恒元,坏帐:各国金融业的顽敌,《经济日报》1999年8月25日2版。

马欣,构建金融风险保障体系的设想,《中国信息报》1999年5月26日。

李文川,中国金融直面不良资产,《经济参考报》1999年4月20日。

台通过"金融安全基金设置管理条例",《参考消息》2000年1月18日。

陈淮,风险防范是长期性战略任务,《经济参考报》1999年3月3日。

陈炳才,从科索沃战争看西方的霸权思维,《中国经济信息》1999年8期。

中国(海南)改革院,中国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中国经济时报》1999年7月23日。

刘速,外商投资会冲击民族吗,《经济参考报》1997年11月1日。

小峦,"一国两网"是国家安全利益的保障,《光明日报》1999年6月9日。

金融危机如何保值篇2

东亚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导致危机的具体原因也有所不同。对于泰国危机的性质,学界有各种不同说法:国际收支危机、货币危机、泡沫经济破灭导致的银行危机、资本项目危机和“双重错配”等。

泰国金融危机实际上是多种危机交互作用的结果。一般认为泰国危机是国际收支危机:泰国的经常项目逆差过大。1996年泰国经常项目逆差达到国民总产值的8.1%,超过了1995年墨西哥爆发金融危机时墨西哥的经常项目逆差对国民总产值的比——7.8%,而国际公认的安全线是5%。

但是,泰国持续经常项目逆差近20年,经常项目逆差对国民总产值之比上世纪90年代初曾高达8.5%, 1995年为8.1%,都并未发生严重问题。为什么到1997年却发生了危机?其关键是国际资本的流动方向发生了变化。

在过去,由于看好泰国的经济前景以及其他种种原因,外资一直源源不断地流入泰国,从而使泰国在存在大量经常项目逆差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但是,1996年泰国经济发生了两件重大变化。首先,由于房地产泡沫破裂,金融机构出现大量不良债权。1997年初,泰国办公楼的空置率达21%。位于曼谷商业区的房屋价格下跌了22%。1996年底,公众对泰国金融机构的信心开始动摇。1997年以后,泰国更是一再出现严重的金融机构挤兑现象(在3月3日到3月5日,短短两天中,泰国存户从泰国银行和金融公司提走存款300亿泰铢)。危机前,许多重要的金融机构已面临倒闭的危险,一些已经倒闭。其次,泰国出口增长速度急剧下降。由1995年以前的双位数下跌到1996年的负1.9%。泰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明显下降。由于泰国经济形势的恶化,外国投资者对泰国经济前景的信心减弱,外资的流入速度在1996年下半年开始明显减慢。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泰国就只有两种选择:提高利息率或使泰铢贬值。

对于泰国政府来说,提高利息率是不可取的。因为不良债权问题严重,进一步提高本来已经相当高的利息率必将使泰国金融机构遭到沉重打击。事实上,在1997年5月份,泰国政府为挽救陷于困境的金融机构已将利息率下调了50~100个基本点。

当时泰国也没有贬值计划。之所以如此可能有三个原因。第一,泰国金融机构和企业外债负担沉重,贬值将使以本币计价的外债急剧增加,从而导致大量早已深受不良债权困扰的金融机构和企业陷入破产。第二,贬值和贬值预期将导致外资急剧抽逃,从而无可挽回地导致国际收支危机。第三,尽管外资流入速度在1996年下半年开始明显减慢,但直到危机爆发之前泰铢似仍未受到难以抵抗的贬值压力。直到1997年4月泰国仍能在美国成功发售7亿美元的扬基债券。这种情况可能使泰国货币当局心存侥幸,认为不用经过痛苦的调整就可以度过危机。

正当泰国货币当局左右为难的时候,一个重要角色登场了。这就是对冲基金。对冲基金判断,泰铢贬值是使泰国减少经常项目逆差,摆脱国际收支危机的唯一选择。既然泰国既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只有370亿美元左右)来干预外汇市场,也难于用提高利息率的办法保卫泰铢,对实际盯住美元的泰铢发起攻击并最终迫使泰铢贬值,就会得到巨额收益。国际投机者对泰铢进行了卖空操作。其具体过程为,在泰铢贬值之前,大量借入泰铢;然后在外汇市场上大举抛售泰铢。在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之后,泰铢失守,1997年7月泰国金融危机终于爆发。

简单来说,造成泰国金融危机的最主要原因有三个:经常项目逆差过大、金融体系脆弱、投机资本的冲击。泰国金融危机同墨西哥金融危机存在重要的不同。后者是典型的国际收支危机。克服国际收支危机的典型处置方法是升息、贬值。泰国金融危机不是典型的国际收支危机。泰国在危机爆发后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的升息措施,导致大批金融机构破产倒闭,加重了危机。

最近,一些泰国经济学家把泰国金融危机定义为“资本项目危机”。这是一种很值得重视的说法。“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此“萧何”就是外资,外资的过度流入为危机准备条件,而外资流动的突然转向则导致危机的发生。

一种观点认为,升值预期导致的外资流入推高了泰铢,进而导致了泰国的经常项目逆差。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泰铢兑美元的汇率相当稳定(泰铢事实上是钉住美元的)。而经常项目逆差是国内投资率高于储蓄率的结果。关键问题在于外资流入使泰国的经常项目逆差和外债得以超过合理的限度,且无法及时得到纠正。泰国经常项目在1994年就出现恶化的迹象,如果泰国金融管理当局在当时就让泰铢贬值,泰国金融危机可能也就不会发生了。

在泰铢面临升值压力的情况下如何让泰铢贬值呢?一个办法是由泰国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买进美元卖出泰铢。问题是,当时泰国经济处于过热状态,泰国中央银行采取的是紧缩性货币政策。为了防止干预外汇市场导致通货膨胀,泰国中央银行必须进行相应的对冲。而此时泰国的利息率水平相当高,对冲必然导致中央银行的大量损失。如果泰国中央银行不愿承受对冲损失,因而不愿大规模干预外汇市场,剩下的唯一办法就是通过资本项目的管理或管制抑制外资的流入。但是,由于泰国已经实现了资本项目下资本流动的自由化,泰国中央银行丧失了这样做的可能性。

金融危机如何保值篇3

1 此次金融危机是由经济问题引发的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此次金融危机是由次贷危机恶化升级演变来的。而经济危机可以理解为经济基本面发生极端恶化,大量 企业 倒闭,社会经济陷入极端萧条中。

金融危机是虚拟经济领域的经济危机,并能引发实体经济领域的危机。经济危机往往以金融危机为前奏,而此次金融危机又是次贷危机恶化引起的,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将导致经济危机。

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原因主要是风险披露不充分、财务报表的透明性不够、金融创新缺乏透明度和有效监管。而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传导机制引起的,在短期利益的激励机制、放任自由的监管理念下过度金融创新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

2 不能由于金融危机而废除公允价值

2.1 何为公允价值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指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自愿的双方交换一项资产或清偿一项债务所使用的金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33号——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会计》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指当前交易中,自愿的双方买入(承担)所使用的金额,换言之,该项资产(负债)是在非强迫或清算拍卖的情况下买入(承担)或卖出(清偿)的。”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与iasb基本一致。

2.2 公允价值应用的意义

公允价值具有国际通用性,能够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满足了会计目标的要求;它有效地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可比性,提高会计信息对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相关性,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业绩;公允价值弥补了 历史 成本计量不能及时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情况的不足;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收益,更符合会计的配比性;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适应新兴经济活动 发展 的需要。

2.3 公允价值对金融危机产生的不利影响

公允价值的运用体现了决策有用性,在价格波动时能更好地满足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使相关性高的会计信息更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但同时不能忽视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价格的负面影响,公允价值在特殊时期更容易加剧市场的起落。

由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应按照市价不断进行调整,金融危机导致金融资产市价不断下跌,企业对金融资产不断进行减计,影响金融机构在资本市场中的信用等级下降、借贷成本抬升、担保金不充足等,投资者失去信心则加大资产抛售力度,从而市场陷入了 “交易价格下跌——提取拨备、核减权益——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必须继续加大拨备计提和继续核减权益”的恶性循环之中。如不采取任何措施,则最终将以各金融机构破产为止。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条件是否发生了变化,公允价值能否“公允”地取得——以市值计价,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还适用吗?基于这种不良影响导致金融界对公允价值开始产生了质疑,认为如果资产不按市值定价的话,金融危机就会消失;加之各国为了救市对公允价值做出了重新取舍,金融界则要求废除公允价值。

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纷纷采取行动来救市,对会计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也采取了相应措施,进行了重新的取舍,来帮助金融机构度过金融危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8年10月10日正式发布了《在不活跃市场下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修订稿;美国政府授权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暂停按市值计价;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于10月13日则修改国际会计准则相关条款,允许对非衍生金融资产进行重新分类;10月15日,欧盟修改现行会计准则中有关按市值 计算 资产价值的规定,金融机构将停止按市价计算的会计准则,改用成本估值计算。10月17日,日本表示在公允价值系统性风险时,将对其进行改革,放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可见,公允价值计量只是被暂停但并没有被废除。

2.4 公允价值计量仍是会计未来发展方向

公允价值的推出是具有理论基础和环境基础的,公允价值会计提供了一个时间性的价值,若没有此价值则会导致投资者和法规制定者对于信心和流动性的决策失误。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计量真实的反映了市场信息,让投资者及时地看到了最真实的情况,并不存在放大效应。改变公允价值计量只能是短期内减轻危机的一种手段,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更不利于防范未来。如果将公允价值改为历史成本计量,那么将是会计发展的倒退,存在的损失只能是暂时性地被掩盖了,金融危机也不能避免,只是爆发的时间延后而已。

因此,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仍然是未来的趋势,金融危机过后市场恢复正常良好运转,人们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呼吁必将重新提上日程。

3 金融危机下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公允价值

3.1 公允价值及时反映了资产价值的变化

公允价值计量下,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账面价值要定期根据市场价值做调整,会随市场价值的波动而波动,同时也给财务报表带来了波动性。公允价值在不同的市场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在市场良好的情况下,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会调高,利润就会高一些;而在市场萧条的情况下,金融资产就会计提减值准备,利润就会减少或形成亏损,这将市场变化引起的资产价值的变化及时的反应了出来。而在传统的历史成本下,损益对利润表的反应会慢很多,但无论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还是历史成本计量,资产负债都是客观的反映在财务报表中。

3.2 公允价值的认定

公允价值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实质上是公允价值的产生过程遭到人们的质疑,即在不活跃的市场上应该如何认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产生有三个层次的认定:第一层次,一个活跃市场中的成交价就是公允价值;第二层次,如果在一个活跃市场中没有相同产品的成交价,与其相类似产品的近期可观测到的成交价也是公允价值;第三层次是如果上述两个层次的价格都不能获得,则需要通过估值模型来计算有关产品的价值。它规定公允价值计量标准首先看是否适用第一层的标准,不适用的情况下再逐级向第二层、第三层判断。由于估计技术还不够完善,估值模型并不能完全客观真实的反应市场情况,在应用时有一定的人为因素存在,这也就表明公允价值具有主观判断性。因此,应完善估计技术的发展和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从而完善在不活跃市场上对公允价值的认定。

3.3 在特殊情况采取的措施

在市场极其不稳定的情况下应制定出应对措施,公允价值该怎样计价才能减少损失,减少对公司业绩及投资者信心的影响,避免造成类似今天的金融危机。基于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在市场持续景气时,公允价值下按市场价值调整资产账面价值的同时,可借鉴前几期的账面价值的平均值作为调整的基数,以确保资产不会在经济持续繁荣时,增长过多,防范于未来,一但市场不景气,计提的减值也许会少些,对企业风险也就会少些。②在经济景气时提取额外风险准备金。③引入风险价值披露模式,弥补公允价值计量对风险披露的不足。风险价值披露模式是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及给定的置信区间和特定的时间区间内,计算一个机构或会计主体可能遭受的最大损失的方法。

金融危机如何保值篇4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1019502

1 此次金融危机是由经济问题引发的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此次金融危机是由次贷危机恶化升级演变来的。而经济危机可以理解为经济基本面发生极端恶化,大量企业倒闭,社会经济陷入极端萧条中。

金融危机是虚拟经济领域的经济危机,并能引发实体经济领域的危机。经济危机往往以金融危机为前奏,而此次金融危机又是次贷危机恶化引起的,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将导致经济危机。

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原因主要是风险披露不充分、财务报表的透明性不够、金融创新缺乏透明度和有效监管。而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传导机制引起的,在短期利益的激励机制、放任自由的监管理念下过度金融创新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

2 不能由于金融危机而废除公允价值

2.1 何为公允价值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指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自愿的双方交换一项资产或清偿一项债务所使用的金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33号――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会计》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指当前交易中,自愿的双方买入(承担)所使用的金额,换言之,该项资产(负债)是在非强迫或清算拍卖的情况下买入(承担)或卖出(清偿)的。”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与IASB基本一致。

2.2 公允价值应用的意义

公允价值具有国际通用性,能够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满足了会计目标的要求;它有效地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可比性,提高会计信息对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相关性,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业绩;公允价值弥补了历史成本计量不能及时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情况的不足;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收益,更符合会计的配比性;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适应新兴经济活动发展的需要。

2.3 公允价值对金融危机产生的不利影响

公允价值的运用体现了决策有用性,在价格波动时能更好地满足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使相关性高的会计信息更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但同时不能忽视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价格的负面影响,公允价值在特殊时期更容易加剧市场的起落。

由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应按照市价不断进行调整,金融危机导致金融资产市价不断下跌,企业对金融资产不断进行减计,影响金融机构在资本市场中的信用等级下降、借贷成本抬升、担保金不充足等,投资者失去信心则加大资产抛售力度,从而市场陷入了 “交易价格下跌――提取拨备、核减权益――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必须继续加大拨备计提和继续核减权益”的恶性循环之中。如不采取任何措施,则最终将以各金融机构破产为止。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条件是否发生了变化,公允价值能否“公允”地取得――以市值计价,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还适用吗?基于这种不良影响导致金融界对公允价值开始产生了质疑,认为如果资产不按市值定价的话,金融危机就会消失;加之各国为了救市对公允价值做出了重新取舍,金融界则要求废除公允价值。

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纷纷采取行动来救市,对会计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也采取了相应措施,进行了重新的取舍,来帮助金融机构度过金融危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8年10月10日正式了《在不活跃市场下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修订稿;美国政府授权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暂停按市值计价;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于10月13日则修改国际会计准则相关条款,允许对非衍生金融资产进行重新分类;10月15日,欧盟修改现行会计准则中有关按市值计算资产价值的规定,金融机构将停止按市价计算的会计准则,改用成本估值计算。10月17日,日本表示在公允价值系统性风险时,将对其进行改革,放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可见,公允价值计量只是被暂停但并没有被废除。

2.4 公允价值计量仍是会计未来发展方向

公允价值的推出是具有理论基础和环境基础的,公允价值会计提供了一个时间性的价值,若没有此价值则会导致投资者和法规制定者对于信心和流动性的决策失误。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计量真实的反映了市场信息,让投资者及时地看到了最真实的情况,并不存在放大效应。改变公允价值计量只能是短期内减轻危机的一种手段,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更不利于防范未来。如果将公允价值改为历史成本计量,那么将是会计发展的倒退,存在的损失只能是暂时性地被掩盖了,金融危机也不能避免,只是爆发的时间延后而已。

因此,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仍然是未来的趋势,金融危机过后市场恢复正常良好运转,人们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呼吁必将重新提上日程。

3 金融危机下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公允价值

3.1 公允价值及时反映了资产价值的变化

公允价值计量下,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账面价值要定期根据市场价值做调整,会随市场价值的波动而波动,同时也给财务报表带来了波动性。公允价值在不同的市场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在市场良好的情况下,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会调高,利润就会高一些;而在市场萧条的情况下,金融资产就会计提减值准备,利润就会减少或形成亏损,这将市场变化引起的资产价值的变化及时的反应了出来。而在传统的历史成本下,损益对利润表的反应会慢很多,但无论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还是历史成本计量,资产负债都是客观的反映在财务报表中。

3.2 公允价值的认定

公允价值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实质上是公允价值的产生过程遭到人们的质疑,即在不活跃的市场上应该如何认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产生有三个层次的认定:第一层次,一个活跃市场中的成交价就是公允价值;第二层次,如果在一个活跃市场中没有相同产品的成交价,与其相类似产品的近期可观测到的成交价也是公允价值;第三层次是如果上述两个层次的价格都不能获得,则需要通过估值模型来计算有关产品的价值。它规定公允价值计量标准首先看是否适用第一层的标准,不适用的情况下再逐级向第二层、第三层判断。由于估计技术还不够完善,估值模型并不能完全客观真实的反应市场情况,在应用时有一定的人为因素存在,这也就表明公允价值具有主观判断性。因此,应完善估计技术的发展和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从而完善在不活跃市场上对公允价值的认定。

3.3 在特殊情况采取的措施

在市场极其不稳定的情况下应制定出应对措施,公允价值该怎样计价才能减少损失,减少对公司业绩及投资者信心的影响,避免造成类似今天的金融危机。基于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在市场持续景气时,公允价值下按市场价值调整资产账面价值的同时,可借鉴前几期的账面价值的平均值作为调整的基数,以确保资产不会在经济持续繁荣时,增长过多,防范于未来,一但市场不景气,计提的减值也许会少些,对企业风险也就会少些。②在经济景气时提取额外风险准备金。③引入风险价值披露模式,弥补公允价值计量对风险披露的不足。风险价值披露模式是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及给定的置信区间和特定的时间区间内,计算一个机构或会计主体可能遭受的最大损失的方法。

4 新环境下我国公允价值的运用

4.1 我国谨慎的应用公允价值

我国的制度体系比较严谨,采用公允价值是有条件的,是谨慎的使用。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在很多方面做了谨慎的改进,引用上也只是趋同。新会计准则指出在坚持历史成本原则的同时引入公允价值,(即历史成本处于主导地位,公允价值处于从属地位),对于公允价值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使用,有较为严格的限制条件,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例如在《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规定:当交换具有商业性质并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应当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当上述条件不能同时满足,则应当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确认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引用充分考虑了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发展状况、企业体制和公司治理,以及法律、文化、人员等会计环境,体现了中国特色。

4.2 我国引用公允价值面临的问题

(1)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有相当一部分资产和负债难以通过市场取得有关公允价值的完备信息,影响了采用公允价值时存在活跃市场的前提。公允价值的运用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却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取得公允价值时,如何确保其可靠性仍是公允价值运用的一个难点。

(2)公司治理还存在许多缺陷,一些高管人员的道德观和诚信意识缺失,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和执业能力也还参差不齐,影响了在不存在活跃市场下采用公允价值时需要主观判断因素。公允价值的运用存在主观判断的问题,在不活跃市场中需要由交易双方自己确定,这必然会受到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主观意志的影响;现值技术的应用需要会计人员合理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确定折现率,其准确性取决于会计人员素质。

(3)估值技术尚待发展,公允价值的确定离不开估计技术,我国评估机构对公允价值应用的经验欠缺,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困难,而不同的估计方法也会有不同的评估结果。我国对公允价值的研究仍处于理论阶段,因此,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应用仍应采取谨慎性这一最优的原则。

4.3 我国应积极采取措施应对金融危机

(1)提高估值技术水平,制定可行的操作方法。虽然新准则中规定了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一系列使用条件,但在不活跃市场中采用什么技术和方法来评估公允价值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南。我国应当尽快制定操作指南,规范公允价值的确定程序。估值技术的提高取决于会计人员的素质,所以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完善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质。

(2)制定并落实在极端市场条件下相应对策,针对市场环境和具体的行业特点,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有特定的公允价值计量的监管机制,协调金融稳定和公允价值的发展。

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是个长期的过程,应在实践中逐步拓展公允价值应用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其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在实践中总结公允价值的运用经验,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真正体现公允价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华,张倩.基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公允价值问题研究[J].财政监督,2008,(22):911.

[2]李理.金融危机下我国会计改革的反思―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取舍[J].技术与市场,2009,(2):3739.

[3]刘京海,陈新辉.对当前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计量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09,(1):69.

金融危机如何保值篇5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全球金融界经历了自上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动荡,似乎每一次的动荡都与会计有关。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作为会计的一种计量属性饱受争议,甚至到了是否存废的边缘。以美国银行和保险界为代表,他们认为公允价值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成因之一,尤其是在信用紧缩的情况下,资产负债表的退出价格若用公允价值计量,代表的是恐慌性的抛售低价,而非继续持有的真实经济价值。雷曼兄弟、美林银行以及ARG等都是因为按公允价值计量出其巨额亏损而导致或破产、或被收购的命运。因此,美国政府在2008年10月生效的《经济稳定紧急法案》别要求美国证监会研究公允价值标准对于金融机构,包括储蓄机构的适用性,并授权证监会停止应有FASB157(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的权利。在同年及2009年的G20会议上,各国元首也提出了改进资产估值和准备金标准的要求,一时间“公允价值”成为众矢之的,那么其是否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元凶呢?

一、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次贷危机。由于房产交易量的急剧增加,银行开始放宽信用限制,将款项贷给没有稳定可靠收入来源、没有信用记录或信用级别低下、还款能力较差的借款人,俗称次级抵押贷款(Subprime Mortgage Loan),2007年次贷规模约为1.5亿美元,约占当年美国GDP的11%。银行再将借款人的按揭打包后卖给投资银行或基金,投资银行或基金再将其证券化,变成所谓的MBS(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抵押贷款支付证券)、CDO(Collateral debt obligation,担保债务凭证)等新的衍生金融产品,而这些新的衍生金融产品是由一系列信贷资产构成的资产池或资产包,以该包产生的现金流量为回报向投资者发售的证券。基金投资者为取得信用保险,又瞄准保险公司,让保险公司提供担保。在泡沫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保险公司自己也买了这些证券,这样房产市场中真正的借款人和真正的放贷人之间的委托链被一大堆眼花缭乱的衍生金融产品给拉长了。在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银行、贷款人、基金、保险公司都有利可图,即使贷款人不能到期还款,银行可以通过收回抵押房屋再出售或再融资达到赚钱的目的。但实际情况是,随着利率的上涨和泡沫破裂后房价的急剧下跌,资金链条中的任一环节都未能幸免。有评论说,“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将次贷切成丝,剁成片,经多次混合蒸煮后,熬成一锅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乱炖”,衍生金融产品的增长拉长了虚拟价值链,信用放大,杠杆融资放大,风险暴露无遗。所以,此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是次贷危机引起的流动性不足和政府对金融创新产品监管乏力,而根本原因则应归咎于对暴利的疯狂追逐和对风险的集体漠视。此中难以见到公允价值的影子,那为什么金融界会将矛头指向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又是如何被卷入这场危机中的呢?

二、金融危机中的公允价值

银行、保险等金融界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把矛头直指公允价值的原因是,他们认为资产尤其是金融资产按会计准则要求以公允价值计量,但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使各金融机构确认巨额未实现、没有现金流量的账面损失,这些损失引起投资者的恐慌,导致抛售手中的次贷产品,金融机构不惜代价降低次贷产品的风险暴露头寸,加剧次贷危机,最终结果是资产价值开始成为“自由落体”,不得不计提巨额减值,由此进入“死亡螺旋”:市值下跌-资产减值-核减资本-资本充足率下降-恐慌性抛售-市值再次下跌……为此,金融机构认为,一个好的计量属性不仅要能反映和衡量计量对象的真实价值,防止和减少市场不正常波动,而且还应在市场出现异常波动时不是顺势而为,而是削平波峰或谷底,减缓相关机构和人员的恐慌压力。但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显然没有扮演好这一角色,反而暴露、甚至放大真相,使金融机构的财富缩水、甚至破产,殃及机构的现有利益关系人如股东、管理者、员工、债权人等。因此他们认为,公允价值在这次危机中难辞其咎,应当即时废除这一计量属性。但这与我们在上面分析的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不相符,这就形成了对公允价值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到底是存还是废?

(一)金融界的观点:废。首先,在信用紧缩的情况下,资产负债表日的退出价格为抛售价格,即资产一旦退出企业,按市场抛售价格给企业带来的资金流入,但退出只是一种假设,企业可以避开这段暂时的损失继续持有资产,等到它价格合适的时候再出手。因此,公允价值实际上是把未实现的损失提前在账面上反映出来,造成投资人的恐慌,所以用公允价值反映的财务报告起了误导的作用;其次,公允价值的估计难以做到可靠,就确定公允价值的几种常用方法看,不外乎市价法或估值法。如果用市价法,实际上又回到上面的第一方面,市价在信用紧缩的情况下已失去有序交易的大前提,成交价往往是资产持有者急于脱手的抛售价格。如果用估值技术来确定公允价值,它所需要的假设及参数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而会计最重要的职能是反映,反映的是有经济价值的信息,而由上所述,公允价值反映的信息对企业现有的利益关系人来说,是无价甚至有害的。

(二)会计界的观点:存。公允价值是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计量方法,它区别于传统的历史成本,对于一项资产,成本只代表了企业为获得它而付出的代价。但企业持有它的目的是获取经济利益,为企业创造价值,所以在持有期间应该用价值来衡量它。市场出现异常尤其是危机爆发的时候,该做的不是对危机避而不谈、掩耳盗铃,而是首先了解真相(实际的损失),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逐步恢复并重树信心。虽然了解真相的过程是痛苦的,造成了市场的暂时紊乱,损害了企业现有投资人的利益,但对于潜在投资人而言,无疑是有益的,公允价值滤干了浮华的泡沫,让他们认清企业真实的财富实力,避免被欺诈,有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以金融界为代表的机构对公允价值的指责很大程度上为转移公众视线,为激进的衍生金融产品、资本虚增和失败的风险管理开脱罪责。

任何一种计量属性都不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过去的历史成本如此,现在的公允价值亦如此。经过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将公允价值的缺点和不足充分暴露,它在提醒我们,不断完善和修订这种计量模式才是当前应该着手的主要工作,如再回到历史成本,只能是因噎废食的倒退。

三、公允价值的确定

从IASB、美国FASB等权威机构对公允价值的表述来看,大致认可在确定公允价值时分为三个级次:第一级次是指存在活跃市场时,对相同资产或负债的报价。即市价或未调整价格;第二级次是指活跃市场中类似资产或负债可观测的报价,或非活跃市场中相同或类似资产或负债可观测的报价。即类似市价或调整价格;第三级次是指市场活跃极少时,资产或负债的不可观测的输入值。即需用估值技术、定价模型和假设对资产或负债未来的风险和现金流量进行估测。

(一)公允价值确定的难点

1、活跃市场。从公允价值确定的前两个级次来看,都提到了活跃市场的前提。所谓的活跃市场是指资产或负债的交易活动足够频繁,交易金额足够大,买卖双方是在有序的市场条件下进行交易,不是被迫交易。尤其是出售者,并未经历财务困难或经营困难。具体来说,应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市场中交易的项目是同质的;(2)通常可在任何时候找到自愿的买卖双方;(3)价格公开。问题是这样的市场条件是否可以持续存在。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普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就饱尝了不完善市场条件的洗礼,由于公众心理恐慌、国家政策法规的制约,造成市场对未来的悲观预期,最终的成交价格实际上也脱离了真实的价值,反映了一种急于脱手的急售价格,而对于准备继续持有这些金融资产的企业而言,无疑加大了他们的减值损失。

2、估值技术。当一项资产或负债不存在活跃市场,得不到相关市场信息的情况下,确定其公允价值就要用到第三个级次,即估值技术。但估值技术最大的问题就是可能缺乏客观性,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这也是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饱受诟病的原因之一。另外,估值技术本身难以掌握,就估值技术中的现值法来说,其用到的诸如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折现期等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估值主体对于各指标的主观判断往往带有一定的随意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种好的方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应强调方法运用的优化和简化,以使其运用收益大于运用成本。虽然目前也有很多有关估计公允价值的数学模型,但其设计和建立的难度令人望而生畏,加大了运用的成本。也有学者不看好第三级次的公允价值,“因为归根到底,公允价值不应当是估计价格,更不应由主体自行定价,这是经济学关于价格形成的基本原理。财务会计应当反映主体的经济真实,而预期和估计只能作为必要的补充,不应当把财务会计引向财务估计。”

(二)对策思考

1、完善市场条件。一个活跃市场上的资产或负债的交易价格,通常是公允和可接受的,它被认为是对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最好的反映,也是取得公允价值成本最低的途径。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形成一个活跃、公平的交易市场。(1)打破垄断,降低诸如电信、电力、铁路、石油资源等垄断行业的准入条件。在我国,虽然国务院2010年关于民间资本与国有资本缩小地位差距,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部分国有垄断行业的相关规定,但由于实施细则未出台,所以形象地说只是把原来对民间资本关闭的铁门换成玻璃门,各地方还应该尽早制定细则,让各种经济主体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促使最终的成交价格趋向于买卖双方互惠互利的公平交易结果;(2)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其对价格的直接管制,给市场交易方自主的交易空间。政府通过对交易行为的监管,防止出现强买强卖、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发生;(3)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的市场价格信息数据网络,及时、全面地相关市场信息,使市场价格的取得更加透明、便捷。

2、改进估值技术。美国FASB在2008年对不活跃市场上如何确定某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提供了指导,主要包括:(1)市场价格不是必然地就是公允价值,当市场处于失灵状态时,公允价值的决定要考察某笔交易是否是被迫清算或被迫出售。当相关的可观测数据不存在时,企业管理层可运用自己对预期现金流和适当的风险调整折现率的假设来确认公允价值;(2)确认公允价值时,如何考虑不活跃市场上的可观测数据,这些数据反映了市场的流动性风险、违约风险等,在评估可观测数据和不可观测数据对确认公允价值的相关性时,如何考虑市场报价。当市场不活跃时,经纪商的报价更多地依赖于自己所获得的信息基础上的模型,因此报告主体应较少依靠不反映市场交易结果的报价。

尽管FASB给出了有关金融资产确认公允价值的指导,但实际上,金融工具的创新速度远快于指导意见,其利用估值技术确认公允价值的方法留有太多报告主体职业判断的空间,如我国2007年10月上证指数最高达6,124点,2008年10月最低1,664点,在最高与最低的指数下,无论是报价还是成交价格都脱离了金融资产本身的公允价值,要么是“泡沫繁荣”、要么是“恐慌缩水”,此时,必须采用估值技术确认公允价值。但在市场异动的情况下,对流动性、利率水平、信贷风险指数等相关信息的发展趋势的判断只能见仁见智了。

四、后危机时代的公允价值展望

2008年10月,美国FASBFAS157-3《不活跃市场条件下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认为:“当相关市场可观测数据无法获得时,可以使用管理当局关于现金流量和贴现率风险调整的假设。”实际上这样的“调整”方案意味着“妥协”。同月,IASB发表解释性公告Press Release,允许金融资产重新分类,并将此执行可追溯到当年7月1日。我国会计准则也在尝试推行金融资产由四分类向两分类的相关准则,届时,金融资产更趋向于按计量属性的分类。如今,金融危机暂告一段落,有关公允价值的争论看似尘埃落定,争论的结果体现了会计界通过有限的“调整”和“妥协”以达到坚持的目的。在今后一段时间,公允价值仍与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等一起作为会计要素的计量模式,它不可能是一种独立的计量属性,因为在会计要素初始计量时使用的历史成本反映的就是交易日的公允价值,只不过这一公允价值是交易日的静态价值,而后续计量反映了会计要素在持有期间价值量的变化,是动态的。因此可以说,公允价值使会计要素计量走上了真正科学的道路,它使会计信息的提供由静态、机械走向动态、科学。此次金融危机中所暴露的问题和缺陷,正是我们今后构建科学的公允价值会计理论体系必须面对的挑战和需要克服的困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允价值会计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财经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

金融危机如何保值篇6

引言

如果从2007年底美国发生“次级贷款”危机算起,被称为世界性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至今已近两年了,现在还再探讨这个题目,似乎有炒冷饭之嫌,但在笔者看来,理由有:

理由之一:有人说,金融危机使我们失去了很多,但不应失去思考;它摧毁了我们许多,但不应摧毁价值。还有人说金融危机百年一遇,但要充分认识到它给我们上了生动而又深刻的一课,是年轻人锻炼成长的好机会。它给我们多了一种经历、一种见识、一种历练、一种本事。不论从哪个角度,都必须通过思考,认真总结经验,不能轻易地放弃金融危机给人类思考的价值。

理由之二:人们经常说形势决定任务。当前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对世界经济寒潮何时消退的形势做出科学的判断,以便确定当前任务。

就我国而言,在经济寒潮何时消退中存在多种意见,其中有两种代表性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我国经济2008年底就触底,2009年第三季度就能走出低谷看到曙光;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这次经济寒潮2009年才能见底,2010年才能有起色。应当说,这两种意见都有各自的道理。

主张2009年下半年就能见到曙光的理由,媒体已有许多的披露,这里从略。下面主要讲主张2010年才能有起色的理由。

信息时代,世界虽大也只不过是个地球村,谁也不能独善其身。这里先关注世界多数经济专家的看法。他们认为,这场经济危机目前仍见不到底,也很难预测什么时候能见底。因为政府救市方案只能缓解,而不能根治;实体经济深层次矛盾依然在激化,经济调整还将进一步展开。有的专家还预言会出现第二波金融危机。拿超级大国——美国的经济来说,经济危机还在继续,其经济仍然在恶化,失业在增加,消费率(占GDP的比重)从70%降到60%等。这是因为,美国生产要素已缺乏增长动力,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能够填平金融海啸造成的巨大窟窿,更不知如何维持美元稳固的世界地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因预测到这次金融危机而得奖)日前表示:到2011年世界经济将真正进入萧条期,人们将看到零利息、通货膨胀和无复苏景象,这种情况还将延续很长时间。前不久,新加坡宣布一年期存款利率是百万分之一,也就是一百万存款的利息是1元。这不是零利息又是什么?

我国的状况又是如何呢?由于这次金融危机是通过美元和五花八门衍生金融工具向世界各国扩散,并渗透到世界各国经济中。既要看到我国经济基本面及发展优势和潜力,也要看到我国所面对的外部严峻环境和自身的困难。而对于后者。主要有四点判断:

第一。经济增速继续下滑。2009年一季度GDP同比只增长61%;全国财政收入1.46万亿元,同比下降8.3%。用电量和运输量一般是研究宏观经济走势的风向标,而一季度用电量还在下降,说明经济产出仍是下降趋势。有人具体指出,2009年我国经济可能出现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同时减速的险情。先说投资。投资增长的原因,是经济增速的拉动。现在经济下滑,投资自然就没有积极性。再说消费,这几年主要是靠汽车、房地产拉动,而这两个产业又是靠消费信贷刺激起来的,然而百姓的消费力已经被透支了。

第二,以城市化提高消费率并不理想。三十年城市化人口要有9亿,而现在只有4亿多。而今又有1000多万的农民工返乡,农村的消费很难拉动,目前又很难找出新的经济增长点。类似于家电下乡这样的策略并不理想。东部不想买,西部又买不起。有的还说,家电是因为不能出口,才转销到农村的,而价格优惠13%,只等于出口的退税而已。

第三,央行认为,房地产目前仍有回调的危险。商品房开工面积还在下降。其调整时间约需要3年,仍要引起——系列行业的调整。

第四,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全球化产业的分工,中国经济的增长对对外贸易的高依存度,短期内难以逆转。如我国与美国的年贸易额高达3000多亿美元。而我国出口却在下降,2009年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同比降24.9%。我国经济面临美欧经济衰退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巨大考验。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已到尽头的说法并不可靠,现在仅是进入止稳状态。因此,如何从认识危机产生原因和怎样科学认识危机的问题出发,进而总结经验、丰富知识、提振信心、沉着应对、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共克时艰这些问题,今天仍然严肃地摆在面前,需要我们做出响亮的回答。

因此,今天来探讨这个题目并没有过时,更不是炒冷饭,仍然具有理论与现实的针对性。

基于此,根据有关文献及笔者学习的体会,这里先讲金融危机及其产生的原因,即根源;再讲当前人们对金融危机的几种认识;接着讨论一下怎样科学与辩证地看待金融危机;最后,根据上述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形势,谈一谈金融危机给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一、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至今,有些人仍然感到这场危机来得莫名其妙。在谈原因之前,先通俗地说一下什么是经济危机。

一个国家的经济,由过热到停滞,再走向衰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发生经济危机。从其表面现象来说,就是你所生产的东西,有钱的人不需要,而需要的人又买不起;或者说,大家需要的东西无人生产,不需要的东西却还在大量制造。严重而又全面的经济危机,是以下述7种现象为其主要特征的:一是经济严重泡沫化(商品价格严重脱离价值);二是经济结构失衡,生产相对过剩;三是银行严重亏损,有的倒闭;四是很多企业破产,大量员工失业;五是发生通货膨胀或是通货紧缩;六是经济下滑;七是经济秩序混乱。当人类被动地接受惩罚后,又会回到价值规律上来,使经济得以恢复。但以后又会再出现经济危机,使经济呈现周期性、螺旋式上升。因此,经济危机既有始,也会有终,所以称其为经济发展的周期性。

那么,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应当说,各个时期产生经济危机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更为重要的是,金融危机至今还在继续。此时,要对这场金融危机做出全面的寻根究源还不是时候。下面根据有关资料,讲五个主要原因。

(一)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

美国人有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的习惯,今天敢花明天或是后天的钱。然而。天上掉不下馅饼。这就要碰到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有钱保证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常规的做法是借债和捞钱。

先说借债。美国人在世纪之交,储蓄率已是0,且敢于借钱花,负债的水平相当高,据说已达10多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拿我们的人民币来说,10多万亿美元,相当于70万亿人民币。而我国2008年的财政收入约6万多亿人民币。即使什么钱都不花,12年左右才能还清债务。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也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有人说过。美国是太多的人花了还不起的钱,世界太多的人又把钱借给了不该借的人。如很多国家都买美国的国债,我国到2008年底总共持有美国的国债7274亿美元,占美国国债的23.6%,已经超过日本,是美国国债第一大持有国。现在,我们还在买美国的国债。

再说捞钱。多年来,他们挥舞着美元的大棒,认为经济的增长已不是依靠主要的生产要素,而是热心地去制造科技网络泡沫、房地产泡沫和衍生产品泡沫等等,以便捞钱。有这样的社会存在,就很容易养成投机的心理。投机虽是市场的剂,但漠视风险的过度投机所制造的泡沫总是要破的,也就是必然要受到价值规律的惩罚,使市场失去稳定的基础,引发金融危机。例如,近年来,在高利润的诱惑和激烈竞争的压力下,投资银行逐步地放弃需要资本金很少、以赚取佣金的主业务,而是不务正业和本末倒置地大量介入“次级贷款”市场和复杂衍生金融产品投资。而衍生金融产品又具有众所周知的杠杆效应,可以放大收益和风险,交易主体只要交少量的保证金就可以完成高回报的交易。高杠杆率使得投资银行对融资依赖增强,一旦投资银行不能通过融资维持流动性时,就容易引起投资银行的破产。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就是教训。

(二)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

虽然金融创新对金融的发展具有推进器的作用,但又有放大风险的一面,是把双刃剑。因此,必须把金融创新风险置于可控的范围内。美国是推崇金融创新的国度,现在究竟有多少衍生金融工具,谁也无法搞清楚。它们又是如何创新和使用金融创新工具的呢?如美国的房贷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投资银行又利用其金融工程技术,通过创新再将“次债”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在市场上分别出售。由此衍生层次变迭加,信用链条拉长。其结果是没有人去关心这些衍生金融产品的真正基础价值。从而助长和推动了极度的短期投机趋利化,最终酿成了严重的金融市场危机。可以说,美国本轮金融危机就是“次贷”危机所蔓延的结果,“次贷”危机是美国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金融衍生品的产物。

总之,好大喜功和寅吃卯粮,终究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同时,也使我们想到,我们党所提出的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是何等的正确和有眼光。

(三)对经济疏于监管

正反的经验均证明,市场经济是法制的经济,必须依法进行监管。建立在法制和监管基础上的一些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则和制度,是一个健康和有序的金融体系赖以运行的基石。市场主体如果脱离监管和法制的约束,过度追求盈利,盲目竞争,市场就可能滑向无序,金融危机就极易发生。而美国自由金融主义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顶峰,必然导致金融市场的系统性崩溃。总理2009年初在剑桥演讲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场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由,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不公,最终受到惩罚。总理还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经济实体疏于监管,一些金融机构受利益驱动,利用数十倍金融杠杆进行超额融资,在获取高额利润同时,把巨大的风险留给整个世界。这充分说明,不受管理的市场经济是行不通的。

(四)不合理的高薪激励

有关机构的研究资料表明,2007年美国大企业高管薪水水平是普通员工的275倍,而大约30年前,则是35比1。在中国,据媒体的披露,中国银行董事长是150万,相当于美国30年前的水平。金融机构对高管激励措施,往往与短期证券交易收益挂钩。在诱人的高薪躯动下,华尔街的精英们为了追求巨额短期回报,纷纷试水“有毒证券”,借助于金融创新从事金融冒险。如前所说,美国的房贷机构、经纪公司将贷款发放给没有还贷能力的借款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则将房贷资产打包卖给投资者,重奖之下放弃授信标准。离开合理边界的高薪激励,是这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和罪魁祸首之一。

(五)数学模型的滥用

数学模型本身是科学与严密的,但却是静止的,而资本市场则是生动活泼和瞬息万变的。数学模型依赖一些脱离现实市场条件的抽象假设和历史数据,因而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作为投资决策参考,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过分依赖模型进行投资决策是不科学的,必须对模型计算结果给予科学判断。恰恰是不准确的投资模型,使得华尔街分析师、精算师忽略系统性错误,并在证券化分析、系统风险估算,甚至违约率计算上出现预测失误,最终成为这次美国系统性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诱因。

存在决定意识。金融危机,既然发生了,人们会有怎样的认识呢?

二、对这场金融危机现有的几种认识

下面列举现有的三种认识。

(一)巴不得一夜之间就能告别经济危机

据有的媒体披露,1998年东南亚发生了金融危机,泰国人一夜醒来,每个家庭的财富缩水了20%。本次金融危机已造成世界4万亿美元损失,大体上每人平均约3万元人民币。这对非洲绝大多数的国家和我国有些地区来说,都是天文数字。对我国来说,尚未见到这样的指针和数字。尽管我国经济基本面还是好的,但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蒙受了损失,其程度估计不会亚于泰国人。根据媒体的披露,给我们留下较深印象的有:

第一,经济下滑。如2008年国家的GDP和财政收入增幅都比上一年下降。

第二,股市沪A从六千一百多点跌到一千六百多点,降了72%左右。2008年A股的市值减少了20多万亿元,创证券市场开张侣年以来的记录。因市值减少,中国经济证券化比率也从2007年157.5%回归到2008年的53.87%。

第三,就业面缩小,失业增加。毕业大学生就业难,有一千多万农民工返乡,使许多家庭的收入缩水,生活陷入了困境。

第四,企业的业绩下滑,职工的工资和奖金减少。

不难想象,上述的这些情况给生活带来了压力,又给精神上带来烦恼。甚至使人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对经济和生活失去应有信心。例如,由于金融危机的发生,美国人比7年前还穷,历史倒退了7年。世界上已有4位亿万富翁自杀。4月22日,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主要来源之一——房利美的CFO也在家中自杀。邻居都讲他是好人,同事讲他的能力出众,去年还获85万美元奖金。自杀原因可能是压力太大。俄罗斯的亿万富翁因金融危机也少了一半。香港的百万富豪在2008年减少了6.6万人,平均流动资产(基金、股票、外汇、债券及其它流动资产)减少120万港元。因此,许多人巴不得在一夜之间就能挥手告别经济危机。

(二)盼望房价能越低越好

我国房地产的价格时有上涨过快的情况,很多低收入家庭买不起房子。政府根据这一现象,采取了如运用税收和利率杠杆等调控的措施,鼓励买房。有的人希望政府能进一步运用行政手段,打压房价,价格越低越好,使大家都能买得起房子。

(三)希望天天有便宜货

为了促进消费,刺激经济,政府采取了包括发放消费券在内的许多措施,帮助困难群众。许多企业也为了使自己手头有真金白银,以便在危机中取得主动,采取了包括降价在内的许多促销策略,有许多商品的价格低于成本。这种策略使得部分人认为,经济危机没有什么不好,工资一分也没少,而衣食住行乐都在降价,天天有便宜货可买。有的人一买东西,就可以用好几年。

上述这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想法,是否全面与科学?

三、必须以科学、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一场金融危机

针对上述三种想法,相应地讲三点:

(一)应充分认识到金融危机的客观性和不可抗拒性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放弃了计划经济的模式,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价值规律必然要起作用。所谓的价值规律,讲的是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目前还无法加以直接计算,只能借助于价格(货币)加以表现。由于供求关系,价格会随价值上下波动,但最终决定价格的是价值。市场经济正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价格机制进行调节。即通过价格信号知道要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所以,价值规律是一所伟大的学校。

市场经济同样存在着许多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在追逐利润的竞争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生产的无政府主义,会使生产具有很大盲目性,进而引发经济结构失衡,从而出现开头所讲的那些经济危机现象。这些现象,不是买卖双方或是某个人特意安排的,而是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受到惩罚后才能知道的,属于事后的惩罚,当发现并要纠正时已经来不及了。因此,经济危机是无法阻挡也逃脱不了的。换言之,经济危机不是那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东西,而是具有客观性质和不可抗拒性,并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另一条经济规律,叫做经济周期规律。这也是实行市场经济这一资源配置形式,在创造高速生产力同时,必须付出的代价,或是不可克服的弊端。正因为如此,认识并深入理解金融危机应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二)商品房价格并非越低越好

商品房价格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思维上往往会出现“剪不断,理还乱”的状况。

首先,从理论上看,商品房价格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它最终是被商品房的价值所决定的。也就是价格太高了,背离其价值,很多人买不起,这当然不行,也不可能长久下去;反之,如果太低了,亏本生意没有人会做。其价格问题,只能由市场决定,由价值规律进行调节。决不能倒退到商品价格均由政府规定的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况且,据统计,房地产行业牵涉到五十几个行业,如钢铁和水泥等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占到GDP的比重10%,与相关的56个行业加起来占到GDP的40%。这里有个如何照顾到更多人利益的问题。

其次,商品房价格问题,同很多经济问题一样,是一个两难选择的问题。温总理2009年2月28日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住房人均不足10平方米的要超过千万户以上。但是。笔者认为实际比这要多。因为每年的大学生有600万人,不久就要结婚,这需要多少房子?总理这里想说的是,商品房目前还存在着很大的需求。可总理没有讲另一方面,也就是现在居民手中有钱,光储蓄就有25万亿多元,这还没有包括基金、股票、债券、外汇等。可为什么老百姓手中有钱。又有需求,而商房却大量积压?其症结是开发商与消费方想法不一致,没有找到合理的价格。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处于究竟是倾向老百姓还是倾向开发商这种两难选择的境地。十个行业的振兴计划只有房地产行业可能与此有关。如何解决需要与价格的均冲性问题,这正是企业家和经济学家的任务。最近中央发表了房地产白皮书,称由于需求的刚性,再降房价的可能性很少。

最后,关于是不是必须让每个人都能买得起房子的问题,号称世界上收入最高的美国,也只有30%左右的人有房子,其它的人都是租房子住,很多人租住政府的廉租房。其实,经济高度商品化后,人力资源也高度地在流动,买个房子会感到很拖累。

总之,商品房价格要降到合理的价位,并非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商品房价格不能严重背离价值。

(三)商品低价促销问题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经济学中有个基本常识,只有投入小于产出时,社会不仅能生存,而且能发展。因此,任何社会都要节约,力争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来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这里讲的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节约,时间节约规律被称为是最高级的经济规律。社会对节约要求的强制性,也适用于企业。现在用时间节约规律来看促销的现象,企业能长期用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吗?如果是这样,企业一定不能生存。现在的促销只是一种战略,而且他们失去的也希望能在今后得到补偿。促销对于经济危机来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更不是长远之计。

由此可见,上述的三种想法均不大科学,且存在片面性,也不符合辩证法。对于金融危机,科学的态度应是:一方面是要承认和尊重规律,人类在它的面前是渺小的;另一方面,要提振信心,积极地去面对。也就是说,30年前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享受了市场经济带来的快速发展;今天我们也要勇敢地面对市场周期性波动。

四、金融危机对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启示

对财会工作者而言,这次经济危机,可以暴露和反思以往在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上的不足,把它看成是彰显和提升财务理念的好机会,把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当今,每个企业都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以下的建设和管理。

(一)必须加强财务管理的战略研究和建设

财务管理应采取什么战略?这是财务管理的首要问题。过去,有相当多的企业随波逐流,人家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而不去研究、咨询、分析和制订战略,确定经营模式。根据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今后应看重考虑的问题主要有:

1企业的生产经营要着重于实业

当前的危机是危中有机,关键看能否抓住机遇。现在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所投入的每一分钱,在战略上都要立足于科学发展,再不能回到传统发展的老路上去。也就是在保速度、保增长的同时,要做到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因为只有培育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增长点,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可持续性,才是应对危机的长久及治本之策。在制订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的战略时,我国的实体经济应名副其实,生产经营应重在实业。

虽然融资等问题离不开资本市场,但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资本市场上,特别是股票投资。

2要慎用各种理财的金融衍生产品

本来,金融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要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并非危机的根源,但如果滥用或将其视为投资工具,就会成为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2007年全球外汇资金和金融衍生产品全年交易量达3259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GDP总和的67倍,已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需求。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特别是要慎用各种理财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要注意掌握使用中的“度”。那么,其度如何把握呢?据数据介绍,一般可以遵循以下的原则:

第一,总量适度的原则。要以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的需要为标准,而不是要通过投资获利。否则又将演变成不可抗拒的风险。

第二,程控的原则。对金融衍生产品投资要有内控机制,如果是无法控制,则不能投资。

第三,稳步推行原则。先推行简单、风险低的产品,等待水平提高以后,再向复杂、风险高的产品过渡。

说到财务战略,热门的话题是楼市和股市,却很少有人去关心居民储蓄以及货币量扩大的问题。可把它比喻为定时炸弹、笼中虎、或是堰塞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和溃堤?估计在未来GDP温和增长下还可能发生通货膨胀。对此,在理财战略上怎么应对?

(二)加强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内部控制随环境变化,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针对现代企业风险无时不有、无处不存的这一环境,COSO委员会于2004年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M),认为以前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包含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之中,足以说明对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视。从中明白,风险发现就是收益发现的过程。这次金融危机不知有多少企业倒下(20世纪30年代有15000多家银行倒闭)?2009年的头两个月,美国又有14家银行倒闭。尽管各个企业倒闭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共同的原因是对风险的管理不到位,资金的风险管理做得不好。根据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育与启示。当前资金的风险管理应针对性地做好三个方面:

第一,现在相当多的企业,仍然存在着不是内部人控制就是外部人控制的局面,这是造成资金风险管理有名无实的重要原因。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和有效的授权与监控机制。因为在风险投机收益的诱惑面前,监督往往无效。制衡才是最有效手段。

第二,要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特别是要加强责任感的建设。这是因为:一方面风险管理绝不是管理阶层几个人的事,而是要贯穿企业管理的每一个过程和每一个人;另一方面,制度不是万能的,新的情况与问题会不断发生,这就要求做到在授权之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第三,大国之间的摩擦或由于某个国家的金融危机,都会对收汇造成致命的打击。还有不断创新金融的工具,它们都充满风险,需要对此高度警惕。

(三)树立“现金为王”的观念

资金是企业“血液”。对此,人们在平日里也许不能充分领悟,但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就不再难以理解了。这次的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现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事实表明。由于现金流动性不足,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破产的不在少数,甚至有的企业还是盈利性破产。因此,在预期融资困难时,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就必须储备尽可能多的现金,以保全企业的生存。尽管金融危机不是经常爆发,但又很难预期。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希望企业的基业常青,控制负债水平,保持科学流动性,持有必要的现金储备,就显得十分必要。这就是所说的“现金为王”的观念。同时,在方法上,要重视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分析和应用,把现金流量表放在首位。

这并不是说持有现金多多益善,而是要注意收益与风险的匹配。从理论上说,资产的盈利性与流动性具有替代关系。企业现金保持量越多,流动性就越强,但极端了会严重影响其盈利性;企业现金保持量少,盈利性就强,但极端了会严重影响其流动性,这就是利益与风险的匹配。如何做好匹配,宏观经济行业环境、国家货币政策、公司财务状况等都是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因素,有很深学问。现有人对1998年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现金持有比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资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进行了比较,发现美国企业的现金持有比率为6.4%、英国为6.1%、日本为15.5%、我国台湾为11.6%。相比而言,国内大陆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比较高: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比率约为16.8%。1998~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平均现金持有比率约为24%。各国比率相差的原因是什么?没有答案。

(四)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再认识和提出新的认识

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实施了与世界趋同的新会计准则。其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引进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经本次金融危机实践的检验,其科学性及效果如何呢?

先做简单的回顾。1990年9月1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时任主席理查德·c·布雷登,在参议院银行、住宅及都市事务委员会作证时指出,历史成本财务报告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于事无补。他首次提出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但是近20年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一直存在争论并不断进行调整、修订与完善,经历了风风雨雨。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的关系问题再次成为金融界与会计界的焦点。对其看法有不同声音:

据资料证明,欧美政治家曾经把矛头指向了按市价计算的所谓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他们认为,在金融危机时,公允价值计量会令很多金融机构的资产价值被严重低估。为了让资产负债表好看,又会被迫抛售损失比较大的资产,进一步压低了这些资产价格,造成恶性循环。因此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是加剧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

现任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在参加一次座谈会时指出,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并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美国超前消费及衍生金融产品泛滥。它原则上是经济问题而非会计问题,公允价值仅是一种计量工具,是一种事后反映,并不是促成危机发生的原因。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计量方法上还需要研究。

对这些意见怎么看?笔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从表面上看来,只是一种计量的方法问题,这没有错。但它客观上会导致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项目发生波动,从而会影响着经营者与投资者行为,是有经济后果的。问题还在于,所谓的公允价值取得,存在着技术上的困难。同时,公允价值既有如实反映的一面,又会有各人理解不同的一面,很容易纵并运用于盈余管理等。具体到本次金融危机,其主要的表现是:公允价值在反映企业金融资产的价格上过于敏感,很多时候会成为资本市场助涨与助跌的工具。也就是在市场狂热时,它可以加剧市场狂热;而当市场陷入恐慌时,则可以加剧市场陷入恐慌,这就是人们所讲的推波助澜。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通过这次金融危机的实践进行分析,并得到相应启示。现总结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流动性管理。流动性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现金支付能力,它是企业资产配置和资本结构管理的结果。因此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要以流动性为目标,要能保证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有足够现金头寸。

第二,提倡交易对象的管理。交易对象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在管理上,应运用该法获得交易对象的情况概要,对各项财务的指标影响进行判断,包括收益、资本、财务比率是否达到企业内部控制标准。

第三,重视处理好与投资者的关系。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尤其是不可观测数据的采用、管理层的判断等,更是企业需要详细披露的内容。同时管理层需要重视与投资者沟通,并解释财务指标的变动,使投资者了解企业的价值等。

金融危机如何保值篇7

如果从2007年底美国发生“次级贷款”危机算起,被称为世界性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至今已近两年了,现在还再探讨这个题目,似乎有炒冷饭之嫌,但在笔者看来,理由有:

理由之一:有人说,金融危机使我们失去了很多,但不应失去思考;它摧毁了我们许多,但不应摧毁价值。还有人说金融危机百年一遇,但要充分认识到它给我们上了生动而又深刻的一课,是年轻人锻炼成长的好机会。它给我们多了一种经历、一种见识、一种历练、一种本事。不论从哪个角度,都必须通过思考,认真总结经验,不能轻易地放弃金融危机给人类思考的价值。

理由之二:人们经常说形势决定任务。当前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对世界经济寒潮何时消退的形势做出科学的判断,以便确定当前任务。

就我国而言,在经济寒潮何时消退中存在多种意见,其中有两种代表性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我国经济2008年底就触底,2009年第三季度就能走出低谷看到曙光;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这次经济寒潮2009年才能见底,2010年才能有起色。应当说,这两种意见都有各自的道理。

主张2009年下半年就能见到曙光的理由,媒体已有许多的披露,这里从略。下面主要讲主张2010年才能有起色的理由。

信息时代,世界虽大也只不过是个地球村,谁也不能独善其身。这里先关注世界多数经济专家的看法。他们认为,这场经济危机目前仍见不到底,也很难预测什么时候能见底。因为政府救市方案只能缓解,而不能根治;实体经济深层次矛盾依然在激化,经济调整还将进一步展开。有的专家还预言会出现第二波金融危机。拿超级大国——美国的经济来说,经济危机还在继续,其经济仍然在恶化,失业在增加,消费率(占GDP的比重)从70%降到60%等。这是因为,美国生产要素已缺乏增长动力,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能够填平金融海啸造成的巨大窟窿,更不知如何维持美元稳固的世界地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因预测到这次金融危机而得奖)日前表示:到2011年世界经济将真正进入萧条期,人们将看到零利息、通货膨胀和无复苏景象,这种情况还将延续很长时间。前不久,新加坡宣布一年期存款利率是百万分之一,也就是一百万存款的利息是1元。这不是零利息又是什么?

我国的状况又是如何呢?由于这次金融危机是通过美元和五花八门衍生金融工具向世界各国扩散,并渗透到世界各国经济中。既要看到我国经济基本面及发展优势和潜力,也要看到我国所面对的外部严峻环境和自身的困难。而对于后者。主要有四点判断:

第一。经济增速继续下滑。2009年一季度GDP同比只增长61%;全国财政收入1.46万亿元,同比下降8.3%。用电量和运输量一般是研究宏观经济走势的风向标,而一季度用电量还在下降,说明经济产出仍是下降趋势。有人具体指出,2009年我国经济可能出现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同时减速的险情。先说投资。投资增长的原因,是经济增速的拉动。现在经济下滑,投资自然就没有积极性。再说消费,这几年主要是靠汽车、房地产拉动,而这两个产业又是靠消费信贷刺激起来的,然而百姓的消费力已经被透支了。

第二,以城市化提高消费率并不理想。三十年城市化人口要有9亿,而现在只有4亿多。而今又有1000多万的农民工返乡,农村的消费很难拉动,目前又很难找出新的经济增长点。类似于家电下乡这样的策略并不理想。东部不想买,西部又买不起。有的还说,家电是因为不能出口,才转销到农村的,而价格优惠13%,只等于出口的退税而已。

第三,央行认为,房地产目前仍有回调的危险。商品房开工面积还在下降。其调整时间约需要3年,仍要引起——系列行业的调整。

第四,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全球化产业的分工,中国经济的增长对对外贸易的高依存度,短期内难以逆转。如我国与美国的年贸易额高达3000多亿美元。而我国出口却在下降,2009年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同比降24.9%。我国经济面临美欧经济衰退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巨大考验。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已到尽头的说法并不可靠,现在仅是进入止稳状态。因此,如何从认识危机产生原因和怎样科学认识危机的问题出发,进而总结经验、丰富知识、提振信心、沉着应对、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共克时艰这些问题,今天仍然严肃地摆在面前,需要我们做出响亮的回答。

因此,今天来探讨这个题目并没有过时,更不是炒冷饭,仍然具有理论与现实的针对性。

基于此,根据有关文献及笔者学习的体会,这里先讲金融危机及其产生的原因,即根源;再讲当前人们对金融危机的几种认识;接着讨论一下怎样科学与辩证地看待金融危机;最后,根据上述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形势,谈一谈金融危机给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一、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至今,有些人仍然感到这场危机来得莫名其妙。在谈原因之前,先通俗地说一下什么是经济危机。

一个国家的经济,由过热到停滞,再走向衰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发生经济危机。从其表面现象来说,就是你所生产的东西,有钱的人不需要,而需要的人又买不起;或者说,大家需要的东西无人生产,不需要的东西却还在大量制造。严重而又全面的经济危机,是以下述7种现象为其主要特征的:一是经济严重泡沫化(商品价格严重脱离价值);二是经济结构失衡,生产相对过剩;三是银行严重亏损,有的倒闭;四是很多企业破产,大量员工失业;五是发生通货膨胀或是通货紧缩;六是经济下滑;七是经济秩序混乱。当人类被动地接受惩罚后,又会回到价值规律上来,使经济得以恢复。但以后又会再出现经济危机,使经济呈现周期性、螺旋式上升。因此,经济危机既有始,也会有终,所以称其为经济发展的周期性。

那么,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应当说,各个时期产生经济危机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更为重要的是,金融危机至今还在继续。此时,要对这场金融危机做出全面的寻根究源还不是时候。下面根据有关资料,讲五个主要原因。

(一)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

美国人有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的习惯,今天敢花明天或是后天的钱。然而。天上掉不下馅饼。这就要碰到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有钱保证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常规的做法是借债和捞钱。

先说借债。美国人在世纪之交,储蓄率已是0,且敢于借钱花,负债的水平相当高,据说已达10多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拿我们的人民币来说,10多万亿美元,相当于70万亿人民币。而我国2008年的财政收入约6万多亿人民币。即使什么钱都不花,12年左右才能还清债务。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也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有人说过。美国是太多的人花了还不起的钱,世界太多的人又把钱借给了不该借的人。如很多国家都买美国的国债,我国到2008年底总共持有美国的国债7274亿美元,占美国国债的23.6%,已经超过日本,是美国国债第一大持有国。现在,我们还在买美国的国债。

再说捞钱。多年来,他们挥舞着美元的大棒,认为经济的增长已不是依靠主要的生产要素,而是热心地去制造科技网络泡沫、房地产泡沫和衍生产品泡沫等等,以便捞钱。有这样的社会存在,就很容易养成投机的心理。投机虽是市场的剂,但漠视风险的过度投机所制造的泡沫总是要破的,也就是必然要受到价值规律的惩罚,使市场失去稳定的基础,引发金融危机。例如,近年来,在高利润的诱惑和激烈竞争的压力下,投资银行逐步地放弃需要资本金很少、以赚取佣金的主业务,而是不务正业和本末倒置地大量介入“次级贷款”市场和复杂衍生金融产品投资。而衍生金融产品又具有众所周知的杠杆效应,可以放大收益和风险,交易主体只要交少量的保证金就可以完成高回报的交易。高杠杆率使得投资银行对融资依赖增强,一旦投资银行不能通过融资维持流动性时,就容易引起投资银行的破产。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就是教训。

(二)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

虽然金融创新对金融的发展具有推进器的作用,但又有放大风险的一面,是把双刃剑。因此,必须把金融创新风险置于可控的范围内。美国是推崇金融创新的国度,现在究竟有多少衍生金融工具,谁也无法搞清楚。它们又是如何创新和使用金融创新工具的呢?如美国的房贷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投资银行又利用其金融工程技术,通过创新再将“次债”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在市场上分别出售。由此衍生层次变迭加,信用链条拉长。其结果是没有人去关心这些衍生金融产品的真正基础价值。从而助长和推动了极度的短期投机趋利化,最终酿成了严重的金融市场危机。可以说,美国本轮金融危机就是“次贷”危机所蔓延的结果,“次贷”危机是美国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金融衍生品的产物。

总之,好大喜功和寅吃卯粮,终究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同时,也使我们想到,我们党所提出的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是何等的正确和有眼光。

(三)对经济疏于监管

正反的经验均证明,市场经济是法制的经济,必须依法进行监管。建立在法制和监管基础上的一些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则和制度,是一个健康和有序的金融体系赖以运行的基石。市场主体如果脱离监管和法制的约束,过度追求盈利,盲目竞争,市场就可能滑向无序,金融危机就极易发生。而美国自由金融主义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顶峰,必然导致金融市场的系统性崩溃。总理2009年初在剑桥演讲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场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由,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不公,最终受到惩罚。总理还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经济实体疏于监管,一些金融机构受利益驱动,利用数十倍金融杠杆进行超额融资,在获取高额利润同时,把巨大的风险留给整个世界。这充分说明,不受管理的市场经济是行不通的。

(四)不合理的高薪激励

有关机构的研究资料表明,2007年美国大企业高管薪水水平是普通员工的275倍,而大约30年前,则是35比1。在中国,据媒体的披露,中国银行董事长是150万,相当于美国30年前的水平。金融机构对高管激励措施,往往与短期证券交易收益挂钩。在诱人的高薪躯动下,华尔街的精英们为了追求巨额短期回报,纷纷试水“有毒证券”,借助于金融创新从事金融冒险。如前所说,美国的房贷机构、经纪公司将贷款发放给没有还贷能力的借款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则将房贷资产打包卖给投资者,重奖之下放弃授信标准。离开合理边界的高薪激励,是这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和罪魁祸首之一。

(五)数学模型的滥用

数学模型本身是科学与严密的,但却是静止的,而资本市场则是生动活泼和瞬息万变的。数学模型依赖一些脱离现实市场条件的抽象假设和历史数据,因而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作为投资决策参考,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过分依赖模型进行投资决策是不科学的,必须对模型计算结果给予科学判断。恰恰是不准确的投资模型,使得华尔街分析师、精算师忽略系统性错误,并在证券化分析、系统风险估算,甚至违约率计算上出现预测失误,最终成为这次美国系统性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诱因。

存在决定意识。金融危机,既然发生了,人们会有怎样的认识呢?

二、对这场金融危机现有的几种认识

下面列举现有的三种认识。

(一)巴不得一夜之间就能告别经济危机

据有的媒体披露,1998年东南亚发生了金融危机,泰国人一夜醒来,每个家庭的财富缩水了20%。本次金融危机已造成世界4万亿美元损失,大体上每人平均约3万元人民币。这对非洲绝大多数的国家和我国有些地区来说,都是天文数字。对我国来说,尚未见到这样的指针和数字。尽管我国经济基本面还是好的,但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蒙受了损失,其程度估计不会亚于泰国人。根据媒体的披露,给我们留下较深印象的有:

第一,经济下滑。如2008年国家的GDP和财政收入增幅都比上一年下降。

第二,股市沪A从六千一百多点跌到一千六百多点,降了72%左右。2008年A股的市值减少了20多万亿元,创证券市场开张侣年以来的记录。因市值减少,中国经济证券化比率也从2007年157.5%回归到2008年的53.87%。

第三,就业面缩小,失业增加。毕业大学生就业难,有一千多万农民工返乡,使许多家庭的收入缩水,生活陷入了困境。

第四,企业的业绩下滑,职工的工资和奖金减少。

不难想象,上述的这些情况给生活带来了压力,又给精神上带来烦恼。甚至使人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对经济和生活失去应有信心。例如,由于金融危机的发生,美国人比7年前还穷,历史倒退了7年。世界上已有4位亿万富翁自杀。4月22日,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主要来源之一——房利美的CFO也在家中自杀。邻居都讲他是好人,同事讲他的能力出众,去年还获85万美元奖金。自杀原因可能是压力太大。俄罗斯的亿万富翁因金融危机也少了一半。香港的百万富豪在2008年减少了6.6万人,平均流动资产(基金、股票、外汇、债券及其它流动资产)减少120万港元。因此,许多人巴不得在一夜之间就能挥手告别经济危机。

(二)盼望房价能越低越好

我国房地产的价格时有上涨过快的情况,很多低收入家庭买不起房子。政府根据这一现象,采取了如运用税收和利率杠杆等调控的措施,鼓励买房。有的人希望政府能进一步运用行政手段,打压房价,价格越低越好,使大家都能买得起房子。

(三)希望天天有便宜货

为了促进消费,刺激经济,政府采取了包括发放消费券在内的许多措施,帮助困难群众。许多企业也为了使自己手头有真金白银,以便在危机中取得主动,采取了包括降价在内的许多促销策略,有许多商品的价格低于成本。这种策略使得部分人认为,经济危机没有什么不好,工资一分也没少,而衣食住行乐都在降价,天天有便宜货可买。有的人一买东西,就可以用好几年。

上述这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想法,是否全面与科学?

三、必须以科学、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一场金融危机

针对上述三种想法,相应地讲三点:

(一)应充分认识到金融危机的客观性和不可抗拒性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放弃了计划经济的模式,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价值规律必然要起作用。所谓的价值规律,讲的是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目前还无法加以直接计算,只能借助于价格(货币)加以表现。由于供求关系,价格会随价值上下波动,但最终决定价格的是价值。市场经济正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价格机制进行调节。即通过价格信号知道要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所以,价值规律是一所伟大的学校。

市场经济同样存在着许多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在追逐利润的竞争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生产的无政府主义,会使生产具有很大盲目性,进而引发经济结构失衡,从而出现开头所讲的那些经济危机现象。这些现象,不是买卖双方或是某个人特意安排的,而是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受到惩罚后才能知道的,属于事后的惩罚,当发现并要纠正时已经来不及了。因此,经济危机是无法阻挡也逃脱不了的。换言之,经济危机不是那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东西,而是具有客观性质和不可抗拒性,并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另一条经济规律,叫做经济周期规律。这也是实行市场经济这一资源配置形式,在创造高速生产力同时,必须付出的代价,或是不可克服的弊端。正因为如此,认识并深入理解金融危机应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二)商品房价格并非越低越好

商品房价格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思维上往往会出现“剪不断,理还乱”的状况。

首先,从理论上看,商品房价格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它最终是被商品房的价值所决定的。也就是价格太高了,背离其价值,很多人买不起,这当然不行,也不可能长久下去;反之,如果太低了,亏本生意没有人会做。其价格问题,只能由市场决定,由价值规律进行调节。决不能倒退到商品价格均由政府规定的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况且,据统计,房地产行业牵涉到五十几个行业,如钢铁和水泥等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占到GDP的比重10%,与相关的56个行业加起来占到GDP的40%。这里有个如何照顾到更多人利益的问题。

其次,商品房价格问题,同很多经济问题一样,是一个两难选择的问题。温总理2009年2月28日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住房人均不足10平方米的要超过千万户以上。但是。笔者认为实际比这要多。因为每年的大学生有600万人,不久就要结婚,这需要多少房子?总理这里想说的是,商品房目前还存在着很大的需求。可总理没有讲另一方面,也就是现在居民手中有钱,光储蓄就有25万亿多元,这还没有包括基金、股票、债券、外汇等。可为什么老百姓手中有钱。又有需求,而商房却大量积压?其症结是开发商与消费方想法不一致,没有找到合理的价格。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处于究竟是倾向老百姓还是倾向开发商这种两难选择的境地。十个行业的振兴计划只有房地产行业可能与此有关。如何解决需要与价格的均冲性问题,这正是企业家和经济学家的任务。最近中央发表了房地产白皮书,称由于需求的刚性,再降房价的可能性很少。

最后,关于是不是必须让每个人都能买得起房子的问题,号称世界上收入最高的美国,也只有30%左右的人有房子,其它的人都是租房子住,很多人租住政府的廉租房。其实,经济高度商品化后,人力资源也高度地在流动,买个房子会感到很拖累。

总之,商品房价格要降到合理的价位,并非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商品房价格不能严重背离价值。

(三)商品低价促销问题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经济学中有个基本常识,只有投入小于产出时,社会不仅能生存,而且能发展。因此,任何社会都要节约,力争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来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这里讲的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节约,时间节约规律被称为是最高级的经济规律。社会对节约要求的强制性,也适用于企业。现在用时间节约规律来看促销的现象,企业能长期用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吗?如果是这样,企业一定不能生存。现在的促销只是一种战略,而且他们失去的也希望能在今后得到补偿。促销对于经济危机来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更不是长远之计。

由此可见,上述的三种想法均不大科学,且存在片面性,也不符合辩证法。对于金融危机,科学的态度应是:一方面是要承认和尊重规律,人类在它的面前是渺小的;另一方面,要提振信心,积极地去面对。也就是说,30年前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享受了市场经济带来的快速发展;今天我们也要勇敢地面对市场周期性波动。

四、金融危机对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启示

对财会工作者而言,这次经济危机,可以暴露和反思以往在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上的不足,把它看成是彰显和提升财务理念的好机会,把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当今,每个企业都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以下的建设和管理。

(一)必须加强财务管理的战略研究和建设

财务管理应采取什么战略?这是财务管理的首要问题。过去,有相当多的企业随波逐流,人家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而不去研究、咨询、分析和制订战略,确定经营模式。根据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今后应看重考虑的问题主要有:

1企业的生产经营要着重于实业

当前的危机是危中有机,关键看能否抓住机遇。现在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所投入的每一分钱,在战略上都要立足于科学发展,再不能回到传统发展的老路上去。也就是在保速度、保增长的同时,要做到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因为只有培育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增长点,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可持续性,才是应对危机的长久及治本之策。在制订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的战略时,我国的实体经济应名副其实,生产经营应重在实业。

虽然融资等问题离不开资本市场,但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资本市场上,特别是股票投资。

2要慎用各种理财的金融衍生产品

本来,金融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要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并非危机的根源,但如果滥用或将其视为投资工具,就会成为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2007年全球外汇资金和金融衍生产品全年交易量达3259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GDP总和的67倍,已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需求。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特别是要慎用各种理财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要注意掌握使用中的“度”。那么,其度如何把握呢?据数据介绍,一般可以遵循以下的原则:

第一,总量适度的原则。要以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的需要为标准,而不是要通过投资获利。否则又将演变成不可抗拒的风险。

第二,程控的原则。对金融衍生产品投资要有内控机制,如果是无法控制,则不能投资。

第三,稳步推行原则。先推行简单、风险低的产品,等待水平提高以后,再向复杂、风险高的产品过渡。

说到财务战略,热门的话题是楼市和股市,却很少有人去关心居民储蓄以及货币量扩大的问题。可把它比喻为定时炸弹、笼中虎、或是堰塞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和溃堤?估计在未来GDP温和增长下还可能发生通货膨胀。对此,在理财战略上怎么应对?

(二)加强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内部控制随环境变化,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针对现代企业风险无时不有、无处不存的这一环境,COSO委员会于2004年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M),认为以前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包含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之中,足以说明对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视。从中明白,风险发现就是收益发现的过程。这次金融危机不知有多少企业倒下(20世纪30年代有15000多家银行倒闭)?2009年的头两个月,美国又有14家银行倒闭。尽管各个企业倒闭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共同的原因是对风险的管理不到位,资金的风险管理做得不好。根据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育与启示。当前资金的风险管理应针对性地做好三个方面:

第一,现在相当多的企业,仍然存在着不是内部人控制就是外部人控制的局面,这是造成资金风险管理有名无实的重要原因。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和有效的授权与监控机制。因为在风险投机收益的诱惑面前,监督往往无效。制衡才是最有效手段。

第二,要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特别是要加强责任感的建设。这是因为:一方面风险管理绝不是管理阶层几个人的事,而是要贯穿企业管理的每一个过程和每一个人;另一方面,制度不是万能的,新的情况与问题会不断发生,这就要求做到在授权之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第三,大国之间的摩擦或由于某个国家的金融危机,都会对收汇造成致命的打击。还有不断创新金融的工具,它们都充满风险,需要对此高度警惕。

(三)树立“现金为王”的观念

资金是企业“血液”。对此,人们在平日里也许不能充分领悟,但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就不再难以理解了。这次的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现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事实表明。由于现金流动性不足,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破产的不在少数,甚至有的企业还是盈利性破产。因此,在预期融资困难时,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就必须储备尽可能多的现金,以保全企业的生存。尽管金融危机不是经常爆发,但又很难预期。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希望企业的基业常青,控制负债水平,保持科学流动性,持有必要的现金储备,就显得十分必要。这就是所说的“现金为王”的观念。同时,在方法上,要重视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分析和应用,把现金流量表放在首位。

这并不是说持有现金多多益善,而是要注意收益与风险的匹配。从理论上说,资产的盈利性与流动性具有替代关系。企业现金保持量越多,流动性就越强,但极端了会严重影响其盈利性;企业现金保持量少,盈利性就强,但极端了会严重影响其流动性,这就是利益与风险的匹配。如何做好匹配,宏观经济行业环境、国家货币政策、公司财务状况等都是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因素,有很深学问。现有人对1998年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现金持有比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资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进行了比较,发现美国企业的现金持有比率为6.4%、英国为6.1%、日本为15.5%、我国台湾为11.6%。相比而言,国内大陆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比较高: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比率约为16.8%。1998~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平均现金持有比率约为24%。各国比率相差的原因是什么?没有答案。

(四)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再认识和提出新的认识

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实施了与世界趋同的新会计准则。其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引进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经本次金融危机实践的检验,其科学性及效果如何呢?

先做简单的回顾。1990年9月1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时任主席理查德·c·布雷登,在参议院银行、住宅及都市事务委员会作证时指出,历史成本财务报告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于事无补。他首次提出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但是近20年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一直存在争论并不断进行调整、修订与完善,经历了风风雨雨。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的关系问题再次成为金融界与会计界的焦点。对其看法有不同声音:

据资料证明,欧美政治家曾经把矛头指向了按市价计算的所谓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他们认为,在金融危机时,公允价值计量会令很多金融机构的资产价值被严重低估。为了让资产负债表好看,又会被迫抛售损失比较大的资产,进一步压低了这些资产价格,造成恶性循环。因此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是加剧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

现任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在参加一次座谈会时指出,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并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美国超前消费及衍生金融产品泛滥。它原则上是经济问题而非会计问题,公允价值仅是一种计量工具,是一种事后反映,并不是促成危机发生的原因。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计量方法上还需要研究。

对这些意见怎么看?笔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从表面上看来,只是一种计量的方法问题,这没有错。但它客观上会导致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项目发生波动,从而会影响着经营者与投资者行为,是有经济后果的。问题还在于,所谓的公允价值取得,存在着技术上的困难。同时,公允价值既有如实反映的一面,又会有各人理解不同的一面,很容易纵并运用于盈余管理等。具体到本次金融危机,其主要的表现是:公允价值在反映企业金融资产的价格上过于敏感,很多时候会成为资本市场助涨与助跌的工具。也就是在市场狂热时,它可以加剧市场狂热;而当市场陷入恐慌时,则可以加剧市场陷入恐慌,这就是人们所讲的推波助澜。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通过这次金融危机的实践进行分析,并得到相应启示。现总结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流动性管理。流动性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现金支付能力,它是企业资产配置和资本结构管理的结果。因此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要以流动性为目标,要能保证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有足够现金头寸。

第二,提倡交易对象的管理。交易对象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在管理上,应运用该法获得交易对象的情况概要,对各项财务的指标影响进行判断,包括收益、资本、财务比率是否达到企业内部控制标准。

第三,重视处理好与投资者的关系。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尤其是不可观测数据的采用、管理层的判断等,更是企业需要详细披露的内容。同时管理层需要重视与投资者沟通,并解释财务指标的变动,使投资者了解企业的价值等。

金融危机如何保值篇8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在美国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中,会计问题受到空前关注,其受重视程度恐怕只有几年前安然事件中的会计丑闻才能与之相提并论。2008年10月,美国参众两院表决通过的救援法案中,也破天荒地涉及了“公允价值”条款,救援法案赋予SEC暂停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权力,并要求SEC在未来90天内就公允价值对金融业的影响进行全面研究。第157号会计准则到底有何能耐,能掀起华尔街的轩然大波?第157号准则所提到的“公允价值”,真的是引发美国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还只是华尔街银行家们选择的一只代罪羔羊?本文从公允价值的本质入手,分析了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之间的相关性,并对公允价值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一、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公允价值主要应用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量等。“以市值计价”要求根据当时同一金融产品或相似产品的市场价格作为金融资产估值入账的会计方式。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本来是为了资产价值计量与期末市场价值变化相一致,从而使得会计周期的盈利核算更加公正合理。然而,市场运行曲线并非平缓,尤其是金融市场运行。当今金融产品或相似产品的市场价格变速快、变幅大,一个交易日上下波动百分之几十也是屡见不鲜。如这次美国次贷危机,按照原来的美国证券监管规定,金融机构所持有的这种大量的次级债金融产品及其他较低等级的住房抵押贷款金融产品,每天都要根据市场价值来确定其资产负债表上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次贷危机发生后,由于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造成次级债金融产品的信用评级和市场价值直线下降,从而使得这些公司持有的次级债证券化产品的市场价值迅速下跌。如果无法将债券继续销售给投资者,而不得不把这些债券留在他们的资产负债表上,那么,他们将可能出现资金短缺,或者巨额资产减记,将严重侵蚀这些公司的资本金。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没有及时注资来补充资本金,这些公司很快就将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美国五大行的次第倒下,最终无可避免地株连整个美国乃至全世界的金融体系。

二、关于公允价值的争议

次贷危机爆发后,会计准则饱受质疑。有人认为,国际会计准则对于公允价值的规定是造成次贷危机的元凶之一。公允价值原则在次贷危机中造成了顺周期效应,即市场高涨时,由于交易价格高,容易造成相关金融产品价值的高估;市场低落时,由于交易价格低往往造成相关产品价值的低估。由于债券价格的公允价值下降,投资人的信心受到打击,从而继续抛售债券,进而造成债券价格的新一轮下跌。而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很容易就陷入交易价格下跌――提取拨备、核减权益――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必须继续加大拨备计提和继续核减权益的恶性循环。这主要是以银行家为首一派的观点,他们认为公允价值,尤其是以市值为基础的计量方式,无法客观反映资产价值,使得公司报表过于“难看”,影响公司业绩表现和投资者信心,在次贷危机中,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为此,应将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改回成本计价的方法,稳定人心。

而以准则制定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为首的一派则认为,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公允价值才是最能体现公司财务状况的计量方法,尤其适用于金融衍生产品。他们反驳说,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不仅没有火上浇油,反而使危机更快地暴露出来,让投资者尽快看清了真相。他们认为,眼下应该考虑如何完善公允价值的相关规定,而不是全盘否定它。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国会作证时指出,“如果废除了公允价值会计准则,那么将没有人知道这些公司的资产按市值计价到底是多少”。与此同时,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为代表的会计界也做出反击。FASB主席罗伯特・赫兹指出,FASB完全是应投资者清楚而明确的要求才规定金融资产应当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IASB主席戴维・泰迪认为,公允价值只是一个计量层面的问题。会计只对发生的情况进行记录,公允价值并不能给企业带来损失,它只是跟随市场,并非领导市场。戴维・泰迪表示,公允价值计量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历史成本计量更不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潮流。成本计价只对交易或事项进行初次计量,一旦登记入账之后,无论环境是否变化都不再有所改动。这虽然很好地遵循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但对很多企业并不公平,因为它可能埋没企业的真正价值。公允价值仍是当前不可替代的资产价值计量方法,它有助于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本情况。戴维・泰迪强调说,目前恢复市场信心的最好方法是将金融机构亏损的情况用公允价值准确地反映出来,让投资者清楚地看到企业亏损了多少,这样才能遏制恐慌,而不是像有些银行家提出的那样废除公允价值。“只有揭示真相,市场才能逐步恢复信心。”同FASB和IASB站在一起的还有财务分析师团体和美国消费者联盟,摩根大通资深分析师邓・默特表示:“因信贷危机而指责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就像指责医生告诉你已经生病了一样”;美国消费者联盟的投资者保护部门负责人巴巴罗泊尔称,议员们应该清楚,按公允价值计价会计准则的替代品会是“按幻想计价”,这会让银行和金融机构肆意虚定高价。允许公司管理层在判定资产价格时有更灵活空间,可能出现人为提高资产账面价值的情况,导致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透明度降低,令投资者无法判断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的真实状况,从而进一步削弱投资者信心,由此引发的抛售行为可能使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也均反对暂停按市值计价会计准则,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全球副总裁贝斯布鲁克表示,这对投资者来说再糟糕不过,废弃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实际上就等于否定现实。

三、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

尽管为金融界屡屡指责,但是公允价值绝非如金融界所说,是次贷危机的罪人。公允价值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确存在缺陷,但将这次金融危机归罪于“公允价值计量”显然不公平,公允价值只是客观地反映了金融资产在当今市场上的价值。此次金融危机应是商业决策的结果,公允价值只是确保这些损失被适当且及时地记录,并在此基础上反映当前公司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在市场波动较大时,公允价值将反映出这一波动,而反映现实结果不应被混淆为制造了金融波动。实际上,公允价值只不过是一种计量方式,又怎能完美无缺。在某些情况下,公允价值是绝对有用的,但公允价值计量依赖于企业管理层的职业判断,容易作,所以公允价值必须慎用,尤其在金融衍生产品令人眼花缭乱的情况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弹性过大、刚性过小,价值的估计会产生扭曲。

9月30日,由60多名议员组成的美国两党联立团体敦促SEC暂停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意大利财政部也表示,“应当重新审视当前金融业会计。”目前,需要讨论的不是“要不要采用公允价值”,而是“如何运用和确定公允价值,使公允价值的使用更有效”。关键是监管部门、标准制定机构制定切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应用指南,指导企业恰当地运用公允价值并进行充分的披露。SEC和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没有取消现行做法,而是针对非流动性市场不良资产采用公允价值会计处理方式发出新的指导意见,或许也是基于此种考虑。要找到一个有效的方法计量公允价值是很困难的,无形资产等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尤其是有难度,但这也是大势所趋,如何改革公允价值是世界性难题。

(一)完善内外监管体系。为保证公允价值获取的可靠性和公正性,企业应设立相对独立的企业资产估价委员会,该委员会直接隶属于公司董事会或股东大会,以使公司管理当局或财务负责人无法干预企业的资产定价。虽然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了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一系列使用条件,但在采用什么技术或方法评估没有市场价格的公允价值以及如何保证该评估价或协商价是合理的、可靠的,仍然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南,准则制定者应尽快制定操作指南。

(二)建立估计公允价值的政策和程序。企业的公允价值估计政策除特殊情况外应保持一致。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对严格的公允价值估计程序的运用。所设计的程序最好是指导性的原则而不是约束性过大的条条框框,使企业在估计过程中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

(三)完善公允价值审计制度。随着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大量运用,财务报表的确认、计量和呈报等方面均出现了与公允价值相关的要求,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问题摆在了突出位置。如果公允价值计量可靠性较弱,对审计的冲击也会很大。我国应当及时完善一套公允价值的审计具体准则,规范公允价值的确定程序。

(四)建立风险控制机制。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一种新兴计量工具,将对会计核算产生重大影响,如准则规定衍生金融工具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从表外移到表内反映,这些规定将对企业利用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这就要求上市银行和证券公司善用衍生工具这把“双刃剑”,因为表内将对企业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企业不但要考虑现金流等经济因素,还要考虑衍生金融工具对报表的影响,以避免给报表带来过大的波动。

总之,公允价值计量所涉及的重要概念以及许多实际重大问题还没有得以完全解决,并且它的实施确实会对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体系产生重大影响和冲击。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以及公允价值在会计准则的大量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实施不仅孕育着巨大的机遇,而且也存在着众多威胁金融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因此,我们要充分考虑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公允价值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要我们充分考虑到各种变量和不确定因素,科学地设计改革方案,稳步推进公允价值计量,就能够使实行公允价值计量的风险最小化,从而确保公允价值计量得到有效的实施。

(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徐虹,林钟高,公允价值的相关性与可靠性[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5.

[2]司振强,公允价值会计发展与金融稳定关系研究[J],金融会计,2007.8.

[3]孟辉,伍旭川,美国次贷危机与金融稳定[J],中国金融,2007.18.

金融危机如何保值篇9

由美国次贷“多米诺骨牌”倒塌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向新的方向转变。2008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为负增长3.8%,创下了27年来单季降幅最大的纪录;英国皇家苏格兰银行在2008年亏损280亿英镑,创下英国企业史上最大亏损纪录;花旗银行与美林公司在去年第四季度分别出现82.9亿美元和153.1亿美元的巨额亏损,花旗银行面临被肢解命运。如果说次贷危机第一阶段是从产品危机转化为产业危机、行业危机进而形成世界范围金融大海啸的话,那么次贷危机第二阶段的最主要特点则是由金融危机转化为全面经济危机,并将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大和持续的破坏性影响。由于这次金融危机具有颠覆性、全面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因而它对未来的经济发展将产生无法估量的负面影响,它对世界金融体系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甚至可能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2、全球金融危机颠覆了过度泛滥的金融创新模式

金融的本质是信用,金融创新的泛滥导致信用的滥用。在金融创新的旗帜下,金融衍生品泛滥无度,与经济本体发生了重大偏离。创新的红利被拿走了,创新的风险却留给了市场。过度金融化、过度证券化、过度全球化给社会经济种下了一个个无法割舍的毒瘤,最后出来收拾残局的却只能是政府和纳税人。次贷危机不仅导致了美国投行甚至华尔街的毁灭,也给整个世界的金融生态环境带来了难以修复的重大灾难,这种灾难的最直接承受者不仅是美国,而是整个世界。

3、金融危机的未来走势

尽管世界各国救市的力度越来越大,但救市的效果却并不明显。从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的演变中还会出现新的危机源,危机本身也会出现新的表现形式。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全球金融危机还主要出现在次贷领域,但优质贷款的危机也已经若隐若现。如果危机深化的过程不能得到有效阻止,那么随着经济危机的出现与发展,金融危机的爆发源就可能会进一步扩散,整个金融体系就可能会面临更严重也更剧烈的动荡局面。

二、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趋势

1、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稳速增长

2008年以来,在世界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国内经济增长减速的背景下,中国进出口依然保持了平稳的增长态势,1~9月,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967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2%。其中出口10740亿美元,增长22.3%;进口8931亿美元,增长29%。

2、外贸领域面临的问题较为严峻

(1)外部需求明显减弱,净出口贡献率降低

随着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蔓延,新兴经济体发展也受到拖累,其中俄罗斯股市大幅下跌,通货膨胀形势严峻;印度主导产业受到严重影响,经济增长减速;越南、印尼等金融市场动荡,经济运行波动较大。1~9月,中国对俄罗斯出口234亿美元,增长14.7%,同比下降69.8个百分点;对印度出口244亿美元,增长43.1%,同比下降24.4个百分点;对东盟出口869亿美元,增长28.4%,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中国对新兴经济体主要国家出口放缓,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2008年出口下滑趋势。

(2)进出口实际增速下降,贸易条件恶化

2008年中国贸易条件急剧恶化,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中国长期实施外贸导向型战略,鼓励企业积极扩大出口,相应生产能力基本形成。二是过去人民币实际价值长期被低估,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的价格低廉,“中国制造”产品性价比高,导致出口数量迅速扩张。三是工业制品出口比重上升,不但没有改善贸易条件,反而起到了恶化作用。作为世界工厂,中国目前主要工业出口品种为附加值低的纺织品、家用电器等,而进口产品主要是发展重工业所需的资源、能源产品。以上因素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在世界经济增长强劲、国际市场需求旺盛的条件下,表现并不明显,而在全球经济形势发生反转的情况下,其带来的影响就会凸显。

(3)企业经营压力增强,国际竞争能力降低

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人民币汇率升值等方面因素影响,当前,中国外贸出口企业整体面临生产成本上升、经营压力加大、利润严重降低的局面。具体表现为: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产品附加值低、国际议价能力差,在下调出口退税、汇率升值背景下,出现大面积破产倒闭现象。二是“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企业,一方面由于原材料、零部件进口价格增长幅度高于加工制成品出口销售价格增长幅度,企业利润被压缩;另一方面受国家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经营活动受限。这导致部分沿海地区如广东省等大量加工贸易企业被迫停产,加工贸易增长速度持续减缓

三、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1、贸易摩擦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口的快速增长和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我国与美欧等国的贸易摩擦不断发生,连续多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次贷危机的爆发使美欧经济下滑的风险明显增大,这可能促使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升温,使我国出口商品受到进一步不公平的打压。

2、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高涨

受全球范围内投资和消费需求强劲、部分资源产品供给公司垄断以及航运成本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国际市场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能源资源产品以及粮食、大豆等大宗农产品价格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将高位运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使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明显增加,而食品价格上涨带来的生活成本增加也将向下游传递,这对纺织品等附加值较低、劳动密集型产品影响较大。

3、美元持续疲软和人民币升值挤压出口利润空间。

2007年11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明显提速,截至今年3月底,5个月累计升值了5.4%,这比2007年前10个月升值幅度还高0.9个百分点。2008年,受美国经济下行风险增大的影响,美元贬值的趋势恐难扭转,我国企业对美出口的利润将进一步减少。同时,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资金市场调整及可能的货币政策的放松都会增加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并可能引发对华投资的新一轮高潮,将对人民币升值形成更大压力。

四、中国如何应对危机,将挑战转化为机遇

金融危机如何保值篇10

一、 公允价值概要

IFRS No.13规定了公允价值的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并自愿的各方之间交换一项资产或结算一项负债时所采用的金额。而FAS No.157则规定为在计量日,在报告主体交易的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有序交易中,为某项资产所能接受的价格或为转移负债所支付的价格。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基本接近即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

从中不难发现公允价值的几个特性:以交易主体所在市场为基础。公允价值的确定需要根据所在市场其他同类商品的交易价格进行确认,市场越活跃,交易量越大,样本越大,交易主体在虚拟交易中所确认的价值就越准确。脱手价格为价值基础。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对资产和负债未来现金流变化的预期。有效市场。是指这个市场中所发生的交易是完全按照市场参与者的意愿进行的,是他们通过理性的分析做出最有利于其自身利益的决定,不存在盲目和强制的因素。公平交易。指参与者都是独立的主题,关联方交易的双方也处于相对平等和独立的地位。

二、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所扮演的角色

2007年末爆发的金融危机使会计界,金融界和政界开始了重新一轮的对公允价值的大讨论。金融界作为受害者认为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性使金融机构不得不计提大量的资产减值损失,导致投资者信心丧失进行恐慌性的抛售,引发价格的进一步下跌并恶性循环。而会计界则认为公允价值根本不具有顺周期性,出现顺周期性的原因是因为人们对于这种市场现象的不理性。在危机的市场中,市场已经不满足有效,公平和理性的特点,由于交易量的萎缩没有其他合理的价格可以依据,人们只能错把减值资产当作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只是这种现象的“替罪羊”。

三、 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修改

美国方面,2008年9月30日,SEC和FASB针对在不活跃市场下如何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了指导意见,允许在某类资产缺乏活跃的公开市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合理的主观判断来确定其公允价值。国际方面,2008年10月13日,IASB公布了IFRS No.39,对金融工具的分类,确认和计量做出了调整。而欧盟则在当年废除了金融机构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使用。

四、公允价值出路何在

公允价值是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去体现数据的相关性,以促进信息使用者进行更有效的决策。所以,公允价值本身并不应该成为人们声讨的对象。而我们应该把是否坚持公允价值的问题落实到如何准确获得和如何正确对待上。

就前者,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一是营造公允价值计量的优良环境。当市场的确处于萎缩状态,“看不见的手”已经失灵的时候,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进行必要和适当的调节和干预。二是改进估值技术建立合理,统一,全面的估值模型。内部定价,第三方估价,预期损失模型,对于预设参数等都可以为改进估值技术提供思路。三是相关会计及管理人员的培养。首先,他们必须是技能上的达标者,没有扎实的基础和应用知识绝对无法提供准确的数据。再者,他们必须是职业道德的遵守者。只有这样他们的披露才会被广大信息使用者接受和认可。

就后者,也有两个建议:一是用合适的方法对公允价值进行充分披露。不管是表内披露还是表外披露都要让信息使用者充分理解公允价值在公司财务状况上所发挥的作用。还可以采用公允价值的可视化披露,动态呈现公允价值相关信息,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二是监管体系与会计准则的协调。一方面,金融监管切实要防止金融机构忽视高风险而盲目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在会计上建立及时反馈和警示机制。另一方面,在特殊时期,监管部分可以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配合宏观政策,适当降低资本充足率,以缓解危机。

五、 结语

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严重的储蓄贷款危机以来,公允价值之间代替历史成本成为了计量的主流。而21世纪初的这场金融危机,又把公允价值推上了风口浪尖,一度面临是否应该被废止的考验。但事实和理性分析证明,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仍存在于实体经济,公允价值只是风险积累的表现,也是识别危机,打破泡沫的信号和警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允价值必将是大势所趋,而且会计师们将孜孜以求的在追寻公允价值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王仲兵.《公允价值解析与应用》[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2]刘忠,徐琛.《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的反思与变革》[J], 《财会通讯》2012

金融危机如何保值篇11

金融危机是一场在2007年8月9日开始浮现的经济危机。自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即使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直到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间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

一、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美国的消费能力都受到严重的冲击,由于我国的经济目前对外的依存度较高,依赖性较强,由于美国经济的减速与衰退导致外部需求的下降,过去对经济增长总值产生巨大影响的进出口部门面临严峻的收缩局面,不仅降低中国的进出口增速,而且减少了中国的贸易顺差规模,必将涉及到我国实体的经济部门,从而使我国的宏观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也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像前期那样保持高速稳定的增长,出口的总额也受到影响,为了弥补出口下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宏观政策将着力于扩大内需,除“加大投资力度”外,维持和扩大消费也将成为保持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面对着巨大的国内市场,为了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经济结构做了相应的调整,宏观调控政策也相应地有所转变,将原有的“保持进出口稳定增长”政策的重点转变为“加大投资力度”,这种转变拉动了国内消费,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首次排在首位,使我国的经济在全球面临金融危机的经济状况下保持相对的平稳复苏,并以此带动全球经济的复苏。

二、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美国的金融机构必须重新估计金融风险的的成本,也使这些金融机构必须重新分配自己的资产,以降低风险,从而对我国持有其债券的金融机构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加之中国的金融市场尚不发达,资本项目暂未完全放开,面临这样的经济状况,使金融机构担心的是因为整体经济的衰退而带来的系统性的风险,经济放缓,市场动荡,带给银行的影响必将产生一定的坏账,从而影响着金融机构的利润水平,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也为我国的金融机构敲响了“警钟”,警告我们金融机构的发展与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不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加强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意识并予以强化,保证国家金融机构的稳定度。

三、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房地产的泡沫是爆发美国金融危机的源头,虽然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不会给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带来直接的的影响,但房贷违约的风险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如果房地产价格出现大幅下跌,金融系统必将受到严重的冲击,并会导致企业信用风险向整个资本市场的扩散,也将会对中国的金融市场形成实质性的影响。面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为了防止房地产泡沫破裂造成的金融风险,是需要我们积极深思与面对的问题,如何在困境中正确的引导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健的发展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实质性问题,事实上这两年来,我国的相关部门对房地产的信贷风险亦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各家商业银行出于安全风险考虑,对房地产贷款的审批程序表现的更加谨慎,对房贷手续的审核也要求的更加严格。

四、对外汇储备管理和对外投资的影响

金融危机如何保值篇12

一、金融危机颠覆了“安全性”神话

大量危机事件表明,金融产品的设计者和发行者往往过分强调其转移、分散风险的功能,却轻视它也在扩散、传递风险。例如通过资产证券化,金融体系不但没有释放出足够多的风险,却由于下述诸原因聚积了越来越多的隐患。然而许多人对这一实情并不充分知晓,对证券化的作用未能全面、深入理解而长期奉若神明。

1、系统内交易只使风险来回转移,但不会减少

金融产品的复杂性和规模效益使得其交易从一般企业、组织、散户转向以机构投资者为主。除了对冲基金、共同基金、养老基金外,发行mbs(按揭支持债券)的两房、推出cdo(担保债务凭证)的投行、经营cds(信用违约互换)的保险公司,甚至连当初出售房贷资产的商行均成了这些“有毒”证券的巨额持有者(见图1)。这表明资产证券其实只是在各个金融机构之间进行交易、流转,而非真正意义上的风险对外分散。

2、降低个别风险是以增加系统风险为代价

结构化金融产品的作用是将标的资产的风险向更大范围分散,这虽然降低了个别金融机构的特异性风险,却可能造成整个市场系统性风险上升。如次贷危机前银行通过证券化将大量信贷风险转移出资产负债表,结果银行自身降低了信用风险,而整个市场的风险却越聚越多。当经济周期下行时这些风险就会转化为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见图2),最终就又反过来危害到银行自身。

3、多次证券化的复杂性使风险更隐蔽、危害大

多次复合的证券化产品会使风险更难辨别和追踪。例如以次贷为基础的mbs和cdo,其原始形态是相对简单和安全的房贷mbs,但银行为了扩大业务规模,投资者为了追求更高回报,共同促成了mbs-cdo多层次再证券化产品问世,并将次级房贷组合其中。结果使可以有效降低银行风险的产品,蜕变为扩散特异性风险和放大系统性风险的产品。

二、金融危机粉碎了“流动性”神话

保持流动性是金融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许多金融创新就是为了提高金融系统的流动性。然而在这次危机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充满矛盾的一幕:尽管各国政府两年来不断给金融机构注入巨量流动性,但到头来危机还是在流动性枯竭中加深。这又是为何所致呢?

1、盘活次贷资产却换来资本市场挤兑

证券化的初始目的之一是为了盘活长期信贷资产,改善其流动性。这虽解决了银行短期负债与长期资产之间的矛盾,却也将信用风险带到了资本市场,改变了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使金融机构在资本金充足、无现金挤兑出现的情况下一样会爆发流动性危机(见图2)。当证券资产成为银行主要资产之后,危机变成以资本市场挤兑这种新方式出现,其传导链变为:信贷市场违约信贷证券贬值投资者同时避险套现资本市场流动性危机证券持续贬值使银行间不信任银行间流动性危机现金流动性危机偿付能力危机。

2、流动性紊乱于衍生品的“倒金字塔”

近年来全球金融扩张速度大大超过gdp增长速度,2004年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名义本金之和已是gdp的5倍,2007年又上升到12.5倍。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呈“倒金字塔”形态,其恶果之一就是扰乱了实体经济的流动性均衡,使之经常处于大起大落的状态:当衍生市场看好时,资本多级增值,造成流动性过剩;而衍生市场看跌时,资本多级减值,带来流动性短缺。例如cdo、cds曾经流动性很好,甚至超过基础证券(见图3),但次贷危机发生后成为首先殃及对像,其自身流动性不但嘎然而止,而且拖累持有机构信用降级、股价下跌、资产减计,使之整体流动性丧失殆尽,只有坐以待毙。

3、流动性中止于证券化的趋同行为

只有买家和卖家相匹配的市场才是具有流动性的市场,市场流动性并不等同于市场规模,而是取决于多样性。众多的参与者若同时都想将证券抛出套现,这时的流动性只能趋于零,并且这一过程会自我强化。一旦流动性降低,则导致市场定价系统失灵,价格越跌越不敢买,最终使持有者资不抵债。尤其投行没有美联储资金支持,没有fdis(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保险,无法进行资本弥补而只剩下金融机构应急计划。而在个案发生时才具有合理性的应急计划,当面对整体市场同时采用则只会失效而爆发流动性危机。

三、金融危机戳破了“赢利性”神话

取得效益是金融活动的最终目的,追求利润是金融行为的基本特征。但这次危机给我们展现的图景却是:经过缜密构思的赢利策略适得其反,复杂算出的“精确”收益最后演变为巨亏!错愕之余人们不禁深深自问,到底是什么造成了目的与结果的截然对立?

1、效益的海市蜃楼:用期望值代替实际值

实体经济具有物质变化过程,因此其效益的获得是缓慢的。而金融作为虚拟经济的代表,其效益的获得往往显得十分迅速。但脱离物质基础而仅凭自我复制的衍生金融势必成为沙滩上的楼阁。通过收益模型算出的结果是期望值而非实际值,能否真正实现具有不确定性,从长期角度来看是非常不牢靠的。

2、饮鸩止渴式赢利:服务变自营、投资变投机

证券化产品已成为现代金融新的利润增长点,逐利性使此类金融工具不断超出资产融资、套期保值和分散风险这些良好的初衷,许多金融机构不断扩大自营业务,并使投资蜕变为投机,走向了诚信经营的反面。

3、高杠杆率的双向性:放大收益也放大亏损

金融衍生品赢利快捷的一个手段是高杠杆率,不但投行使用普遍,近年来商行对此也趋之若鹜。例如2000年后国际前10大投行杠杆率一直处于20倍以上,2007年达到了30倍的高比率。问题在于这种放大效应是双向的,不但放大收益,也放大亏损,即便是超大型金融机构也会因某个部门或业务线亏损而导致整体倒闭。

四、消除金融神话完善监管的对策

1、消除“安全性”神话的对策

针对大量证券资产在“系统内交易只使风险来回转移,但不会减少”的特点,对系统内交易要加以合理的调控。巴塞尔委员会已要求银行重视交易账户中更广泛的特定风险,在更长的时段中全面衡量风险,对于长期持有的证券应及时予以披露并提留足够的监管资本。需要提醒的是,不同类型风险可能引起的交叉传染、变异等问题也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针对资产证券“降低个别风险是以增加系统风险为代价”的双重作用,要重新审视它们在经济金融化、金融证券化中的利弊得失。因而一种资产证券的整体规模和所有资产证券的总规模都应受到必要的限制。审批和监管机构要在发行数量、时间、期限及品种间的重叠上科学设限、合理搭配、严格监督,将系统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破坏力降到最低限度。

针对“多次证券化的复杂性使风险更隐蔽、危害大”的缺陷,要让证券化产品返璞归真。金融创新的主方向应是开发那些容易理解、定价和衡量风险的简单产品,主功能应是为了套期保值、降低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结构等。对于违背上述主方向和主功能的金融产品及其交易活动,要像实体经济中对待假冒伪劣产品那样,不但严加限制,甚至予以取缔。

2、消除“流动性”神话的对策

“盘活次贷资产却换来资本市场挤兑”的恶果提醒我们,应全面认识资产证券在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一体化过程中的作用。它使市场风险超越价格波动范畴,溶入对手违约风险。美联储通过实用方法将投行并入具有核心存款的商行,以充分发挥fdic保险和联储资金支持的作用。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转为银行控股公司,贝尔斯登和美林被收购是其具体实践。

金融衍生品与金融基础产品、实体经济之间的“倒金字塔”关系不仅酿成了严重的流动性风险,也是带来其他多种金融风险的根源之一。应该对金融衍生品的品种和规模实施有效监管,能够纳入场内交易的要纳入场内交易,不能纳入场内交易的也要求生产、交易者定期向监管方披露有关信息,仿照实体经济中的产品质量监督那样不留任何死角。

对于“流动性中止于证券化的趋同行为”,化解的方法是对参与者的利益分流、兼顾,通过重建利益取向的多样性,恢复主体行为的多样性。如将赢利功能和社会功能分离,美国政府控股两房就是限制其利润最大化功能,使之回归本来的社会功能。好的金融产品必须兼顾发起、发行、保险、承销、投资和监管的各方利益,只有多方共赢的结构才是稳定的结构。

3、消除“赢利性”神话的对策

理性对待期望值,科学检测实际值,不迷惑于效益的海市蜃楼。面对这次危机,国际和主要国家的监管机构都正在考虑如何重新确定公允价值,并要求将长期资产置于银行账户,尽量减少仓储证券。把资产价值的衡量、效益的计算尽可能多地落在实处,减少其水分和波动程度,以防对市场决策和未来行为产生误导。

严格禁止饮鸩止渴式赢利,对于暴露在高风险敞口下的业务,各金融机构要在合理确定可承受风险的范围内控制自营业务的比例。监管机构则应当履行相应的监管职责,严防严查投资变投机的行为。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监管机构在救市的同时也开始严惩具有投机行为的当事人,以防止金融从业人员只负盈不负亏的道德风险再次发生。

在高杠杆率的双向作用面前,审慎决策、谨防贪婪。金融机构自身和监管机构都应当根据不同业务的风险特性与发生机制,科学地设定杠杆率的合理变动范围及其上限,并认真加以恪守。此外,通过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联姻,亦可减少货币和资本市场运作在资金来源中的分量而降低杠杆率。

【参考文献】

[1] 曾康霖:误导是因,危机是果[j].中国金融,2008(22).

[2] 陆红军:华尔街精英错在何处[n].第一财经日报,2008-10-2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