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源的重要性合集12篇

时间:2024-03-19 14:47:53

医疗资源的重要性

医疗资源的重要性篇1

医疗资源配置包括医疗资源在城乡之间、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之间、以及预防与治疗之间的增量配置和存量配置。医疗资源配置决定着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优化我国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对实现病人有序分流,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公共医疗服务可及性,推进城乡一元化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新城镇化过程及其医疗资源配置的要求

(一)新城镇化与医疗资源配置内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城镇人口比重连续上升。新城镇化,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医疗资源配置在新城镇理念下推行,是指政府如何使医疗资源公平且有效率地在不同地区、领域、部门、人群中分配,从而实现医疗资源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积极推进医疗资源配置均等化,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成本共担、协同推进的公共医疗资源服务机制。

(二)新城镇化对医疗资源配置的要求。新城镇化发展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注重人与人的平等和相互尊重。这就要求医疗资源政策人性化、均等化。

医疗资源配置格局要与新城镇化发展理念相结合。新城镇发展,要求医疗资源配置要从人的视角出发,为人而配置,合理布局与配套集群发展;要求医疗资源要加强公共医疗服务管理,提高其服务质量,创造方便、舒适的公共医疗服务环境。

二、新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医疗资源配置现状及问题

(一)医疗资源政策。医疗资源政策是政府配置医疗资源,解决医疗资源配置问题,预防疾病,确保医疗服务领域公共产品的供应,确保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矫正医疗保健和医疗保险方面的市场缺陷。

改革开放前,城市以三级卫生防御网为主的卫生防疫体系,农村重点是三级医疗卫生网,即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中心。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卫生机构财政短缺,许多预防保健机构出现了重有偿服务、轻无偿服务的不良倾向。农村乡镇卫生院逐步调整为在乡镇财政补助下实行多种形式经营。

中国城乡医疗资源政策,使得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有所提高,并减少了政府的管制。但是,财政对公共卫生的支持不断减弱,导致公共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滑坡,卫生资源配置出现了重城市和重医疗、轻农村和轻预防的倾向,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和公平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医疗服务机构和人员缺乏提高服务质量的动机,医疗机构的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

(二)新城镇化推行过程中的医疗资源配置。在新城镇化推行过程中,医疗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发展和完善。重庆市沙坪坝区近年来公共医疗政策有所调整。2014年,重庆市沙坪坝区医保市级统筹政策将实施三大调整,包括特病参保人员住院“门槛费”、医疗服务价格标准、特殊病种种类。此外,重庆市沙坪坝区,外地人可以在这里住院、看病,及时足额办理医疗报销。这一时期的医疗资源配置问题在于:医疗资源配置过程中,公平性较低;医疗资源配置重居民轻农民。

(三)新城镇化推行过程中的医疗资源政策与配置的效益与公平性。新城镇镇的发展,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这就要求医疗资源配置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质与量的相对公平。从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中探知公共医疗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360份问卷调查中,有18.9%的人步行去医院需要30分钟左右的时间,这说明,有不少一部分人看病不够方便,医院覆盖率低,医疗服务效率较低。

调查结果显示,27.9%的人不了解当前医疗保险政策,8.4%的人没有参加医疗保险。其中,没有参加医疗保险的人群中,有15%的人是因为经济条件不允许而未参加医疗保险。多数人参加了医疗保险,但清楚了解医疗保险政策的人不到50%,且了解医疗保险政策的群体大多是医生职业。其中,有少数人没有参加医疗保险。这说明,医疗保险政策还未深入人心,且医疗保险政策还不在全体社会成员的承受范围内;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效率不高。

从调查与访谈结果可见,医疗资源政策与配置的公平性较差,效益较低,导致其公平性和效益性较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三、新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医疗资源配置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在医疗资源配置过程中,由于考虑经济利益,及利益体之间的较量,会出现“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公共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特别是城乡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市场能调节医疗资源配置,但是市场也会失灵。医院由于考虑经济利益较多的原因,会降低对医疗资源配置政策的执行效率。城乡群众得不到对等的服务量。应树立城乡一元化发展理念,加强政府制度化管理和监督能力。

四、结语

健康、完善的公共医疗配置体系,公平、有效、人性化的公共医疗服务,对整个社会而言,是实现质量导向型的“人的城镇化”的关键;对个体而言,无论出生在哪里,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它都是实现个体的 “中国梦”的核心。在新城镇推行过程中,医疗资源配置需要以人为主体,尊重个性需求,更加全面地满足人的医疗需求,让医疗真正地为人而服务,促进人的健康发展。

医疗资源的重要性篇2

中图分类号:D 6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758(2012)06-0521-05

“看病难、看病贵”其根源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不公平,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公平已成为当今社会各界最为关注、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之一。公平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是公平利用医疗卫生资源,维护健康公平,实现“人人公平享有医疗卫生服务”的前提。然而,真正实现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有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公认卫生资源分配公平性最好的是两类地区:一类是实行全民免费的国家,如英国和北欧国家;另一类是全民都不免费的国家,如非洲一些酋长国,从酋长到平民一律自费。除此以外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破解这一难题上还没有找到有效的办法,而我国是这其中公平性排序靠后的国家之一。本文从转型期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医疗卫生诉求入手,对辽宁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改进建议。

一、文献综述

国外文献关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研究主要从政府责任、需求幸福、基本权利、能力发展等方面论述卫生资源应如何公平分配,研究多偏重于法理和伦理道德。比较有代表性的如:W,凯姆利卡认为,如果人们的不平等是由他们所处的环境影响而非他们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政府有责任纠正这种不平等。马克斯・韦伯认为,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是政府谋求和维持政治合法性的责任目标,合法性是人们对享有权威者地位的确认和对其命令的服从。哈贝马斯认为,只有政府贯彻公平、正义、平等的原则才具有充分的合法性。《世界人权宣言》中指出,人的尊严是所有人权的核心,人的任何基本权利从根本意义上讲都是为了体现和维护人的尊严。社会契约论者认为,政府权力的产生是公民与政府之间契约的结果,其目的是维护全体公民的公共利益。

国内关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配置主体、筹资公平性和城乡差距等方面。在配置主体方面:彭志丽、何洁仪针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政府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力度,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以发挥医疗卫生资源的整体效益,实现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刘媛媛认为,对于医疗卫生领域市场化改革,政府要保证一定比例的财政卫生支出,否则市场机制一旦出现严重失灵,会带来极大的经济和社会福利损失,因此政府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主体上承担着无可替代的主体责任。在筹资公平性方面:毛瑛、张仁吉等人对卫生筹资公平性调查后得出经济收入水平越低的人群,医疗卫生费用占收入的比例越大,表明卫生筹资的不公平性的结论;姚有华、冯学山认为,卫生经费投入要向农村、欠发达地区以及弱势群体倾斜,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刘民权、李晓飞、俞建拖认为,政府卫生支出的水平、结构以及负担比例影响了国民享受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在城乡差异方面:刘明慧认为,应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制度,缩小城乡差别;陈文贤、李蕾等认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医院经费投入要向农村和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倾斜;苗艳青对江苏、山东、河南、四川4省8县46个村庄进行入户调查分析后认为统筹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关键。

二、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 资料来源

本文资料来源于《中国卫生统计年鉴》、《辽宁卫生统计年鉴》、《辽宁统计年鉴》和政府相关文件。根据数据的可得性和代表性,选取卫生机构、床位、卫生总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医师、护士师的总数和这些指标每千人口的相应数据及财政补助收入,对辽宁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状况进行实证分析。

2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上,运用洛伦兹曲线法分别从人口和土地面积两方面对辽宁各城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和可及性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对比分析法对辽宁城乡之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进行分析。洛伦兹曲线是反映公平的重要工具,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基尼系数就越大,说明公平性越差,反之公平性越好。基尼系数不会大于1,1是绝对不公平状态,也不会小于0,0是绝对公平,小于0.3是最佳平均状态,0.3~0.4之间为正常状态,0.4为警戒状态,0.4~0.5是不公平,0.6以上是高度不公平状态。本文根据绘制的洛伦兹曲线,运用几何图形分块近似逼近计算的方法直接计算出基尼系数,使得计算结果更加精准,避免了由于拟合函数的误差导致结果的失真。

三、研究结果分析

1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人口公平性分析

千人口人均卫生资源占有量不仅是评价医疗卫生服务可得性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重要依据。根据2009年《辽宁卫生统计年鉴》数据,在对辽宁省各城市卫生机构、床位、卫生技术人员、医师、护士师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基础上,按各城市人口累积百分比绘制了辽宁省各城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洛伦兹曲线,如图1所示。

各城市医院(卫生院)床位、卫生总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医师、护士师的五条曲线弯曲程度很小,且非常接近。根据曲线计算出来的医院(卫生院)床位基尼系数为0.129,卫生总人员基尼系数为0.143,卫生技术人员基尼系数为0.119,医师基尼系数为0.124,护士师基尼系数为0.183。其中护士师基尼系数最大,卫生技术人员基尼系数最小,但都没有超过0.2,说明辽宁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从人口分布角度看是较为公平的,五种卫生资源的配置是基本相同的。

2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土地面积公平性分析

按土地面积百分比绘制的辽宁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洛伦兹曲线如图2所示,与按人口累积百分比绘制的洛伦兹曲线不同,按照地理分布绘制的医院(卫生院)床位、卫生总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医师、护士师五条曲线弯曲程度较大且比较接近。根据曲线计算出来的医院(卫生院)床位的基尼系数为0.325,卫生总人员基尼系数为0.344,卫生技术人员基尼系数为0.345,医师基尼系数为0.339,护士师基尼系数为0.381,上述五类医疗卫生资源的基尼系数均在0.3以上,最大的护士师基尼系数0.381接近于0.4的警戒状态,这说明从土地面积看,辽宁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各项指标均已偏高,并接近警戒状态,公平性和可及性不够理想。进一步研究发现沈阳、大连两个中心城市土地面积仅占全省总面积的14.4%,而医疗卫生资源却约占全省的38%,其中医院床位占36.9%;卫生总人员占38.7%;卫生技术人员占39.3%;医师占38.5%;护士师占41.9%。由此可见,在高额利润的市场机制作用下,优质的医疗卫生资源必然向经济发达、居民收入相对较高,需求与支付能力较强的地方流动,如果调控不力,势必造成马太效应,这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医疗卫生资源贫乏的主要原因之一。

3 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比较分析

而从2000-2009年辽宁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现状看(见表1),城市医疗卫生资源的拥有量明显高于农村。千人口床位数10年变化均值,城市7.22,农村1.362,城市是农村的5.3倍;千人口专业卫生人员数均值,城市11.066,农村1.863,城市是农村的5.9倍;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均值,城市8.531,农村1.477,城市是农村的5.7倍;千人口医师数均值,城市3.501,农村0.644,城市是农村的5.4倍;千人口护士师数均值,城市3.171,农村0.379,城市是农村的8.3倍。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十年间延续了差距且非常不公平的事实:城市占有了80%的医疗卫生资源,甚至更多,而这种差距和不公非但没有明显改变,反而有加剧的趋势。这种不公平不可避免地体现在了城乡居民健康水平上,导致城乡居民健康和疾病模式的差异。城乡之间健康水平差距大,城市居民已经基本完成了疾病模式的转变,其面临的卫生健康问题,更多是“后医学时代”所要解决的问题;而农村居民仍处于疾病模式的转变过程中,他们仍然处于“医学时代”,需要通过改变基本卫生就医条件等加速疾病模式的转变。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后期城乡出现健康不公平主要原因是政府在城乡医疗保障和卫生供给领域职能缺位,将应承担的职责交给原本就失灵的市场。要改善这一现状,必须强化政府的主导责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

4 城乡财政补助收入分析

“十一五”期间是辽宁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的五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65.6亿元(2009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91.2亿元(2009年),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3%以上,年均增速超过全国(11%)2个百分点,高于同期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平均增长水平。但高增长没有带来医疗卫生资源的高投入,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医疗卫生财政投入明显不足,尤其是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差距没有得到明显改变。从财政补助收入的相对量上看,城市医院是县级医院的6倍左右(2009年下降到3.9倍),是乡镇卫生院的5倍左右(2009年上升为6.7倍);从绝对总量上看,城市医院的投入是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投入总和的3倍之多,延续和加剧了城乡医疗卫生资源两极分化的趋势。

5 辽宁与全国卫生资源平均量比分析根据对2010年《辽宁卫生统计年鉴》数据统计,辽宁省总人口4 260万,医院床位数:174 368,卫生总人员数:278 986,卫生技术人员数:221 875,医师数:92 033,护士师数:83 726,千人床位数:4.09,千人卫生总人员数:6.55,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5.32,千人医师数:2.16,千人护士师数:1.96。上述数据与全国数据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辽宁医疗卫生资源总量高于全国平均总量约10个百分点,说明辽宁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相对充足,见表3。另从表3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从2003―2009年的近7年间,辽宁省的医疗卫生资源,除了医院、卫生院床位数环比每年以1%的速度增加外,其余的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均变化不大。进一步研究分析发现,虽然辽宁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新增资源投入不多,比重不大,其增量对存量的“杠杆”和调节作用无法明显体现,因而结构不合理、配置不公平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四、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运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分别从人口、土地面积两个方面对辽宁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从土地面积角度配置的辽宁省医疗卫生资源公平性低于从人口角度配置的医疗卫生资源公平性,说明辽宁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的可及性略显不足。从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80%以上的医疗卫生资源都集中在城市大医院,而农村医疗卫生资源极度匮乏;从财政补助收入的相对量和绝对量上看,城乡差距巨大,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公平性和不合理性严重。辽宁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不公平不仅与辽宁城市人口多、交通发达、国内生产总值高、居民收入低的特点有关,而且与政府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中主导责任的缺失有关。

2 建议

(1)控制总量、限制增量、盘活存量,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结构

在实施均衡发展战略中,优化资源结构,提高运行质量和效率,实现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合理性,有效策略之一就是处理好总量、增量与存量的关系,从表3可以看出辽宁近7年来卫生资源总量增幅均在1%左右,控制总量基本实现。但如何限制、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则有待进一步解决。推进辽宁医疗卫生资源结构调整,关键要在资源存量与增量的调整上下功夫,要坚持供给结构在投资结构的带动下,按照需求结构的要求,用投入适当比例的优良增量带动和改变较多的落后存量,并通过资源重组与整合,促进存量资源的合理流动,在流动中实现长线补短线,由供给过剩转为供求平衡,由利用效率低转为利用效率高。

(2)突出重点,加大投入,逐步改变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不公平的格局

医疗资源的重要性篇3

《中国民商》:在目前医改的方向上,专家还存在着两种根本性的分歧,即主张“行政化”或是“社会化”。您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

蔡江南:确实目前关于医改的争论,仍然集中在是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两种观点上,或是在行政化与市场化两条道路之间选择。通常由于担心市场化会导致唯利是图、牺牲病人的利益,因此很多人坚持由政府主导,“行政化”便成为医改的最好选择。正是这样一种思维方式,主导了现在我国的医改。

其实医改道路的选择,具体来说就是对医疗资源控制方式的选择。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解医疗资源:从实物角度来看,医疗资源主要由医院、医生、药品、检查四个部分组成;从货币角度来看,医疗资源就是

医疗费用或医疗经费。

主张“行政化”的人认为,目前公立医院运行机制的主要弊端就是靠创收来维持自身的运行和发展,它把医院推到了群众利益的对立面,是造成医患利益冲突和医患关系紧张最重要的原因。为维护公益性的核心,应该由政府行政部门来直接控制医疗资源,包括政府直接拥有公立医疗机构,然后由公立医疗机构将医院、医生、药品和检查统一控制起来。对公立医院的收入和支出,全部进行预算管理,实现核定收支,超收上缴、差额补助的管理体制,通过财政保障和监督管理,将医院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从关注创收转到提高服务质量上来。将来政府加对医院的经费投入,重点不是促发展而是买机制。同时,政府行政部门直接控制公立医疗保险机构,直接筹集和控制医保经费的使用。

主张“社会化”的人则认为,目前医疗卫生领域一系列严重问题的根源就是医疗资源的高度行政化垄断,这是阻碍医改进一步深化的瓶颈。从实际操作角度来看,选择“行政化”并不可行。首先,国内财政无力承担统收统支的庞大公立医院体系。回归行政化体制,仅是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经费和基本建设投资两项,就足以让政府财政不堪重负。目前政府预算卫生事业费只占卫生机构人员经费支出的1/3,而我国卫生基本建设总投资中,只有大约1/4 经费来自政府预算。其次,政府行政部门没有能力来管理如此数量庞大的公立医院。目前在医疗卫生行业内留存的这些行政干预手段,不仅未能促进公立医院的运行效率和满足病人的需求,反而造成了一系列扭曲和不良结果。比如政府对医院编制的控制与大量医学院毕业生无法进入医疗服务行业有着重要的联系,同时我国护士的极度缺乏,也与编制密切相关。第三,政府将主要精力放在控制公立医院上,就无法对医疗行业内所有医疗机构一视同仁,并有效的监管。英国公立医院发生大量病人无辜死亡的恐怖事件,在很大程度上与英国政府行政部门的监管失效有关。前车之鉴,值得深刻吸取教训。

鉴于医疗卫生的特点以及行政化的局限性,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坚持医疗资源的社会化,因此未来中国医改要打破这种垄断的出路,就在于医疗资源的社会化,让非营利性医院成为医院的主体,让社会非营利组织在医疗卫生体制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中国民商》:您所说的医疗资源“社会化”与之前一些人疑虑的“市场化”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

蔡江南:“市场化”指的是主要由私人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和医疗保险机构来控制和分配医疗资源。医疗资源的市场化同样有很多弊端。首先,医疗质量具有不确定性、难以衡量和监控等特点,对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营利性医疗机构难以进行有效的质量监管,容易出现牺牲病人利益换取利润的情况。其次,以营利为目的的医疗机构会将主要精力放在从事利润高的医疗服务项目和高收入人群上,造成高利润服务项目的过度竞争和过度供给,而那些病人需要但利润不高的服务项目则供给不足,同时低收入人群的需要无法得到充分满足。第三,从整个社会的目标来看,追求人民的健康才是目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是保证健康的重要手段。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会降低对医疗的需要,降低医疗机构盈利的机会。因此,在一个高度医疗市场化的环境下,容易造成医疗资源的过度使用与人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并不同步,从而使得一个国家健康投入的宏观效益不高。

与“市场化”不同,医疗资源“社会化”从货币或筹资的角度表现为,社会医保在整个医疗费用的支付中占重要比重,通过政府税收直接经办的政府医保、商业医保、个人直接支付的医疗费用则占次要地位。也就是说,政府行政部门并不直接管理社会医保,而是由非营利性医保机构来经营管理,政府的作用是完善关于社会医保的基本立法,并对其进行监督。举个例子,德国的社会医保由两百多家非营利性的医保组织(疾病基金)组成,参保人可以自由选择参加任何一个医保组织。参保人的自由选择在医保组织之间形成竞争压力,促使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更好的满足参保人的需要。

医疗资源“社会化”从医疗服务角度表现为,社会非营利医疗机构在整个医疗体系中占重要比重,而公立和私人营利性医疗机构则占次要地位。社会非营利医疗机构与私人营利性医疗机构相比具有几个重要特点:第一,不存在经济意义上的个人所有者,因为任何个人都不允许将利润占为已有,利润只能用于医疗机构本身的发展,因此利润最大化不是追求的最重要目标。第二,享有政府免税待遇,不需要缴纳所得税,而且得到的社会捐赠也可以享受免税待遇。第三,必须向社会提供一部分公益,例如公共卫生、向低收入人群的支助等。第四,除了行业监管外,政府不能直接干预社会非营利医疗机构的经营管理,不能直接任命医疗机构的负责人。因此,社会非营利医疗机构事实上是一种社会性资产,任何个人和政府行政部门对其都不具备所有权和支配权,其本身享有完整的独立经营管理权。

《中国民商》:那么您认为推进医疗资源社会化改革的核心是什么?最终整个医疗资源的结构应该是怎样的呢?

蔡江南:核心就是刚才提到的引进社会力量,让社会非营利组织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种引进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也可以是各种社会力量的合作,包括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和个人的合作,包括公私合作方式,也包括基金会的方式。

实际上,目前的公立医院转化为社会化非营利医院难度不大。真正的公立医院应主要依靠政府经费,对病人实行免费或低价服务,而我国公立医院90% 的收入靠病人和医保,只有10% 的收入来自政府经费,这种收入结构与国外的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并无区别。政府只要放弃上述行政垄断手段,特别在医院的人事管理上放手,就可以将目前的公立医院转化为名副其实的社会非营利医院。这些医院将成为社会化的资源,而不是某个政府部门支配和垄断。而在绝大多数公立医院转化为社会化营利医院的同时,还应当依靠政府资金支持,将社会和市场无法经营的医院办成真正的公立医院,例如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等、边疆和贫困地区的医院等。

最终这种医疗资源的社会化结构可以用两个橄榄型来形象的概括:即筹资结构的橄榄型和所有制结构的橄榄型,形象的描述就是“中间大两头小”。

具体解释一下,前者是指社会医保占整个国家医疗经费的50% 左右,政府直接筹资部分和个人直接支付部分占剩下的50% 左右(个人部分逐步减少到20% 以下)。后者是指社会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占整个医疗机构的50% 左右,而公立医疗机构和私人营利性医疗机构占剩下的50% 左右(私人营利性医疗机构控制在20% 左右)。在医疗资源的社会化体制下,社会非营利性组织占有重要的份额,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既能够避免行政化的低效和寻租弊病,也能防止过度市场化追求利润带来的不利影响

公平竞争,人才是关键

《中国民商》:国内一直不乏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进入医疗行业的政策,但实际上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却并不乐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蔡江南:社会资本办医是目前国内投资领域的热点。由于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医疗市场变成了一个潜在的投资热点。医疗领域确实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需求,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特别是民间资本的投入和参与。但如何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医疗领域,来举办非营利性的医疗,一直都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国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许多发达国家有着宗教和慈善事业的传统,同时制定了严格税收制度和免税等激励方法,吸引大量社会资本以捐款的方式投入医疗行业,而不是由企业来投资办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

在我国,鼓励社会资本投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方式,是需要研究和尝试的。对于公益性基金的方式来说,只有当税收制度和会计审计制度健全的情况下,人们才会有较强的动力进行捐款。对于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资源组合在一起的投入方式来说,税收、会计和审计制度的健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只有这样才可能减少和避免利用两种经营方式进行逃税漏税。从中国的国情来看,鉴于我们缺乏宗教和慈善的捐资传统,这种组合方式进行投资医疗的生命力会更强一些。

社会资本投入医疗在我国的积极意义不仅在于扩大医疗服务的供给,更重要的是给现有的医疗服务体制提供一种外部的激励和刺激,促使我国医疗服务的现状得到改变。目前很多鼓励政策难落地,主要原因就是固有体制的障碍,缺乏公平竞争的环境。高度集中的行政权力首先通过市场准入和规划将民营医院排除在医疗行业的大门之外;即使允许你进来,也让你处于一个竞争的劣势地位,让你在边远的地理位置上开业,或者只允许你从事一些难以获利的服务项目。其次,政府行政部门用行政评级的手段,将医院分为三六九等,这是大多数国家不存在的做法。政府和党的组织部门控制了公立医院领导人的任命,从而牢牢控制着医院的命运。同时,相关行政部门控制的科研经费、医保报销、医生职称这些资源,都偏向于公立医院,特别是大型公立医院。

尽管任何国家都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医疗资源的市场准入进行控制,但在我国,这种市场准入完全是通过政府的行政化垄断方式进行的,这集中体现在对医生行医执业的控制上。医生是医疗资源中的核心因素,因此控制医生执业也必然成为制约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几乎所有国家,医生只要获得资质,便获得行医资格,便可以自由开业行医。而在我国,医生的独立行医还是一个梦想,绝大多数医生只能成为医院的雇员,成为事业单位中的一个职工以后才能行医。诊所在多数国家都是医生行医的基本方式,而在我国医生诊所还是一个稀缺物种。

《中国民商》:最近几年,多位公立医院知名医生离开体制、加入民营医疗机构的事件,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那么,目前医生与医院的关系是怎样?如何才能使其适应医疗资源的社会化改革?

蔡江南:从世界上十个人口最多的国家来看,在医生与人口比重的指标上,俄罗斯的比例最高,我国处于中位,比印度要好得多。但在我国两百多万医生中,只有不到一半的医生具有本科以上的学历。在绝大多数国家当中,本科学历是成为一个医生的基本门槛,还有些国家将研究生学历作为医生的门槛。这意味着我国目前仍然存在着大量的赤脚医生,这是现实。

但就是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国内还存在着一个极其荒谬的悖论,一方面大量缺乏有专业背景的好医生,另一方面大量医学院毕业生却并没有加入医生队伍,转而从事了其他工作。我曾问一些医学毕业生:毕业后为什么不到医院工作?他们的回答都是,因为没有工作机会。实际上,这句话补充完整是“没有在三级医院工作的机会”。

我们现在的制度是将医生与公立医院捆绑在一起,首先是事业单位的编制问题。在中国,医生与医院的关系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编制对应的是相应的一系列福利待遇,特别是退休以后的养老福利待遇,这是医生愿意留在公立医院的重要原因。其次就是医生的职称,这是中国特色。在大多数国家,医生只有资质和行医权的门槛,而不存在职称的评定,医生的优劣靠的是病人口碑。第三是科研,而科研又与职称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家行政部门控制了科研经费和科研项目,同时又将科研成果与职称评定联系在一起,这样便将医生牢牢地捆绑在公立医院的战车上。

医疗资源的重要性篇4

人力资源经济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人力资源投资;(2)人力资源收益;(3)人力资源价值。从人力资源投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是形成人力资本的基础,对于人力资源的经济开发与经济管理等非常重要。人力资源投资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如投资医疗卫生、投资学校专业教育以及投资在职转向培训等。从人力资源收益角度来看,人力资源收益就是指企业所带来的相关收益,人力资源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企业资本,会间接或者直接地影响到企业的收益。但是,相比起其他方面的经济资源收益,人力资源所产生的收益具有自身特点。人力资源所产生的收益除了具有其他资源收益的相同性之外,还具有不同特点以及不同收益之间的滞后性、多效性等。基于此,统计核算人力资源收益的方式相比起其他收益核算方式而言,具有诸多不同点,如人力资源收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培训收益;(2)卫生保健收益;(3)人员流动收益;(4)经济信息投资收益等。从人力资源价值角度来看,人力资源价值主要指的是人力资源经济为企业指明未来价值方面或者现阶段已经具备的经济价值。人力资源经济能够为企业带来很多实际效用,就从人力资源价值表现形式来看,主要包括群体价值和个体价值两种。个体价值主要指的是个别人员能够为企业提供当前的效用价值,群体价值则是指个别人员之间能够为企业所提供的当前效用价值。

2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心人力资源经济的发展与绩效考核

2.1促进经济部门职能的完善与发展,充分发挥出人才的作用

根据相关研究资料不难发现,在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心的财务部门以及后勤部门中,我国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心的经济部门财务结算与财务统计工作作用非常突出,因此有效保障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心经济的稳定发展[2]。但是,我国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心改革现阶段发展越来越快,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心经济部门的职能显著偏少,经济类人才难以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心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所以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另外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心实际上某些方面的管理和企业差不多,因此也需要注意绩效考核问题。

2.2合理招募管理,发展可持续性人才

人力资源的保障和发展是本文的主要立足点,其最主要的方式是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通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心内部的管理等帮助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心经济稳步发展的,但是不管是管理还是创新改革等均需要人才来完成,尤其是现阶段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人才的世纪,人才才是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从上述角度来看,想要加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心的内部控制,就必须发展好人才战略,发挥出人才的作用。根据相关资料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心在改革过程中面临以下问题:(1)人才的聘用;(2)人才的培训。从人才的聘用角度来看,首先是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心人才的聘用制度不够完善,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严格人才考核制度;其次人才的招聘缺乏个性化,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最后,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心现阶段招收的人才大部分均是医疗方面的人才,此类人才不太懂经济方面的知识,难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从人才的培训角度来看,现阶段我国科技与经济发展迅速,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心的改革速度正在不断的提高,此种形势下受人才制约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人才难以跟上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心发展的速度的矛盾逐渐凸现出来。基于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对内部人才的培训,保证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心的经济稳步发展。首先需要在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心内部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其次需要定期派遣相关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时代共同发展进步;最后,加强经济工作人员的医疗培训强度,发展经济方面的人才,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2.3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心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

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技能水平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心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笔者认为首先需要从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心发展战略目标出发,制定相应的管理人员管理机制,保障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要重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心中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最后,重视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选择责任心强、职业道德好以及认真负责的管理人员。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心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质量与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因此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心为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可以通过增设独立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并选择专业素养高且思想道德优秀的管理人员,进而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

2.4完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心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相关规章制度的约束,才能够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就现阶段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心发展现状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引导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从而保障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心的平稳发展。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管理人员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进而有效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流程与步骤;加紧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心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完善,明确各职员的责任与义务,加强职业技能学习;将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机制相结合,有助于提升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心作为我国的公共服务部门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在市场经济影响下我国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心在人力资源经济方面面临一定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心经济的稳步发展。

作者:马磊 单位:宁陵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心

医疗资源的重要性篇5

一、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

许多医院在人才资源管理方面做得不够完善,这是因为它们存在人才资源管理上的漏洞,导致不能做到人尽其力,物尽其用。比如说,医院缺乏有效的人才资源管理机制,在医疗队伍的管理上依旧沿用老一套,采用传统过时的教育管理方式,无法实现有效到位的人才管理。其次,医院的人才岗位配置不合理,在很多中小型医院,常常出现医院片面重视主治医师的问题,医院会将大量的工作压在名医或者主治医师的肩膀上,而其他医生不仅分配到的病人有限,而且也不能合理使用医院的医疗器材,医院偏重宣传名医的情况造成很多患者在求医的时候盲目追求,导致排队、预约困难,而很多医生却没有被病人预约,形成了医院人才资源的浪费。最后,很多医院没有建立相关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导致医院的人才梯次不合理,名医数量有限而且没有后续医生资源支持,可能在某些经验丰富的老专家退休之后出现人才资源的流失的情况。而医院的普通人才资源也素质有限,面对很多医疗问题或者是医护人员对医疗器械的使用都存在盲点,而医院没有采取一定措施帮助他们清扫这些医疗盲点。

二、做好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途径

第一,医院必须完善内部的人才资源管理机制,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人才资源的引进、人才培养以及人才管理。面对医院人才资源有限的情况,医院必须做好精细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致力于将有限人才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即合理地定位医疗队伍的岗位职责和功能,按照医院的管理体系以及岗位需求分配医疗队伍到一线及二线岗位,科学设岗,实现合理的调配和运转,尽量精简医院的寻医问药流程,不仅为患者提供方便,而且医生也能各司其职,人尽其力。医院也要建立一定的人才引进及培养机制,不仅要努力从其它医院引入经验丰富的著名医生,而且每年可以从各大医校选择成绩优秀的见习生,并且在医院内部实行人才培养制度,为医疗队伍提供相应的在岗职业培训和其它教育培训机会,积极推进与其它医院的相互学习和交流,鼓励医生拓宽研究方向,深入研究某些病症,为医疗队伍提供研究经费等。医院还可以设置一些定向交流的窗口,支持本医院的医师与其它医院相互调配或者是出国交流学习,利用这些学习和工作交流提升本医院的医疗队伍素质,增强医院的人才资源竞争力。

第二,构建以服务为主的人性化医院环境。作为一个社会服务机构,医院必须明确自身的职能定位,以服务公众为主要的工作目标,注重以人为本,包括在医院内部推行医疗队伍的人性化管理以及崇尚医德、关爱员工,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理念。医院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更加注重人性化管理,通过构建以服务病患为主的文化环境,医院充分考虑到医疗队伍的管理需求,从人性化的角度关注医院员工的个性特点以及各项需求。通过建设和谐文明的医院文化环境,培育医院的健康、有特色的医院文化,营造服务型文化特色,崇尚医德,提倡医疗队伍与病患及家属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促进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

第三,制定合理的人才奖励机制。首先医院必须建立并且完善内部员工评价机制,通过建立公开、公正、透明的医疗队伍绩效考核制度帮助实现医疗队伍的工作绩效评价与考核。在评价考核机制中,医院要注意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不仅要从表面的医疗数据出发,关注医生一定时期内的工作绩效,包括接手的病患数量以及成功医治病人的数目,还要考核医生在医疗研究项目中作出的共享以及日常工作中的医患关系处理等,以此激励医生不断提升自己的医疗水平并且搞好医患关系。另外,医院的人才奖励机制要以医疗队伍的实际工作绩效为主要的评价标准,主要是视医疗队伍中的医疗人才的工作量以及贡献大小,形成合理的薪酬奖励机制以及完善相关的人才培训机制。医院本身的医疗队伍具有一定的人才梯次,因此医院实际上的薪酬体系也具有一定的梯度性,以医疗队伍的实际工作绩效为主要的评价标准,表示医院对医疗人才资源的重视和薪酬激励的公平性。按照医疗人才的工作量和实际贡献大小来作为制定合理的医院

酬体系的主要依据,能够使薪酬体系更加趋向于公平,而且医院内部的绩效考核机制要尽量实现公正、公开的透明化管理,保证薪酬机制能够在公平合理的前提下实现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医疗资源的重要性篇6

医事突发性事件包括非医疗风险引起的医患纠纷、医疗纠纷、医疗事故、意内风险医疗和医疗意外等,还包括因自然灾害或者大范围传染病毒感染导致的医疗事件等。可见,医事突发性事件涉及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的全部方面。另外,医事突发性事件具有必然性、突发性、严重性和广泛性等特点,患者的生命健康权掌握在医生手里,一旦发生意料外的事故必然会激起强烈的反应,并且在近年来,医事突发性事件的表现形式呈现复杂化和多样化,这就必须引起医疗机构的足够重视。由此可见,医疗机构应该结合中国突发性事件应对法的法治理念,建立一套统筹规划的应对医事突发性事件的系统。从对事件的预警开始,做好应对突发性事件的预案准备,包括内部人员的应急培训,筹备应对事件的资源和制定相关应急方案的行政法规等,在事件的处理阶段积极联系政府寻找帮助,主动与患者接触查清事件的真相,在事后的处理中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和奖励,并做好公开信息给公众的工作。

而在应对医事突发性事件的过程中,做好资源的筹备工作又是重中之重,应急资源不只局限于物资资源,还包括各种相关的社会资源、环境资源以及人力资源。有效的布局会有助于资源的调度。并且,在资源的调度中,还要考虑资源的协调。这是因为医事突发性事件的爆发通常会在瞬间,做好了各种资源的准备和调配,才能在短时间内作出适当的反应。当然,在资源的筹备中,不仅需要相关内部法规的规定,而且还需要法律的监管,例如医疗器械等器具的采购和保养防治腐败问题等,而这些都是防止医事突发性事件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

因此,为了更好的应对医事突发性事件,应该加大力度做好应急资源的筹备工作,对其中的操作环节应用法律加以监管和规范。通过法律法规的规定,统一调度医疗机构的各个部门,在应急资源筹备的工作上有条不絮的进行,才会有助于医事突发性事件应对体系的建立。

一、医事突发性事件应对资源筹备体系基本结构的法律分析

任何一套方案都必须有一个完整的结构以适应不同情况的层次和范围,而应对医事突发性事件的资源筹备体系也应该有一套指导结构来执行,然后配以相关法规的规范,能够高效地做好筹备工作。具体而言,医事突发性事件应对资源筹备体系的基本结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基本构建:

第一,建立“领导预案”制度,是完善医事突发性事件应对资源筹备体系的基础。各级卫生部门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确定在筹备资源的过程中,具体由医院的哪一个部门或者领导负最主要的责任,明确其职责分工以及对资源筹备工作的任务和目标等作出明确的规范。这也就是说,在这一个层面,由负责领导提出整个应急资源筹备的整体工作规范,同时也涉及相关人员的调配问题。

第二,建立“部门设置”制度。这是领导预案下的一个分预案,主要是可以通过医院内部制定相关规定,明确每个部门在应急资源筹备阶段所应承担的责任和目标,例如药物采购部门负责采购和预留应急药物的职责,并明确如违反规定的相关责任。另外,每个部门的应急功能要以分类条目的形式公开于社会大众,保证筹备阶段的社会监督性和透明度。

第三,建立“等级应对”制度。这也是领导预案下的分预案,主要是结合医事突发性事件的等级分类,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事件。通过相应的法规规定,应急突发性事件资源的筹备必须按照不同等级的医事突发性事件作出相应的准备,如在一级医事突发性事件中,为其筹备的资源肯定是最多的,包括医疗器械,药物以及赔偿基金等。同时,按照每一等级的医事突发性事件,明确医院内部各部门的主要负责,协助支持的责任,保证筹备的资源不得缺失。

第四,建立“监督应对”制度。作为领导预案下的分预案,这是属于监督性质的。医疗机构通过制定相应的规定,监督以上各个预案的实施,并且针对筹备物资的每一个执行部门的操作标准作出法律监督和规范说明,一旦以上的部门违反或者没有落实相关规定,则可以按照操作标准说明对部门作出相应的责任追究。

医疗机构在应对医事突发性事件的资源筹备过程中可以采用这种模型结构,即在一个主要基本预案下,设置三个具体的分预案,通过规章制度制衡相互之间的关系和调整,统筹兼顾地做好应急资源筹备的基础工作。

二、医事突发性事件应对资源筹备中药物监管问题法律分析

在应对医事突发性事件的资源筹备工作中,药物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应该做好药物采购和药物存储等的法律监管问题,一旦爆发大规模的传染疾病或者大型自然灾害后大量的伤者急需药物,缺药就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此可以由卫生部制定部门规章,再由各地方制定具体细则的地方性法规来明确规范医事突发性事件应对资源筹备工作中的药物监管问题。

(一)明确落实药物的采购来源与价格

一般的药物采购或者新药的进入都是由药厂派出的医药销售代表和医院洽谈,这种方式在现在已经暴露出严重的腐败问题。据相关调查,医院和医生的回扣费用非常可观。可见,必须明确落实药物的采购不能由医院领导或部门进行决定哪种药品进入或参与选药,而这可以参考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的做法,统一在网上平台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采购药物。这种做法很好的切断了药厂跟医院之间的联系,有效地控制药物的采购来源与价格。

(二)明确应急药物采购人员的组成以及职责

在医事突发性事件应急药品筹备过程中,必须明确规范药物采购人员的组成。实践证明,药厂往往会和医院负责药物采购的部门或者相关人员进行不当利益交易,从而获得药物准入。因此,有必要由群众代表从医院的专家库中随机抽取适当数量的人员组成临时采购小组,采购完毕后小组马上解散;再有采购任务的时候再重新抽取新的小组。在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必须明确药物的真伪以及数量等内容,否则将构成渎职,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三)制定应急药物库存管理

应对医事突发性事件的药物不是马上投入使用,而是要通过库存储备起来备用。因此可以通过,制定各种应急药物的种类以及数量限额的备案监管制度,定期随机抽查库存药物的效用日期、保管情况和是否破损等情况。

(四)明确应急药物相关管理的公开

相应法律法规必须明确应急药物的相关情况及资料向公众公开,包括要公开应急药物的采购价格和种类,采购人员的组成以及库存情况等,而且必须实时更新,规范医事突发性事件应急药物筹备中的等各制度。

当然,在应急药物的工作中还应该加入更多内容,包括用药准则及相关人员违反工作细则的法律责任等。而通过法律法规来切断医院和药厂之间的直接联系,并透过信息公开引入人民群众的监督,这样可以使医事突发时间应急药物的监管问题得以解决,做到有备无患。

三、医事突发性事件应对资源筹备中的器械监管的法律分析

和药物一样,医疗器械也是医事突发性事件应对资源筹备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但现在,医疗器械不仅在采购的过程中容易滋生腐败,而且在医院内部因为缺乏和疏忽管理也使得医疗器械失灵事件频频发生,这也是导致难于应对医事突发性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应对医事突发性事件应急资源筹备工作中,也可以由卫生部制定部门规章,再由各地方制定具体细则的地方性法规来明确规范器械监管的法律分析。

(一)明确规定应急医疗器械的采购来源和采购方式

国内的医疗器械采购大部分来源于外国,而通过《工作法则》可以明确规定医疗器械的采购来源可以是外国同时也可以从国内采购。而采购的方式应该分大型设备和临床急需使用的器械耗材,大型设备可以在全国统一医疗器械设备市场进行公开招标采购,而临床急用的器械耗材则把产品品牌、型号、规格和价钱在医院大厅和网上公示,进行公开的竞标购买,按出价最低的价格购买。

(二)明确规定应急医疗器械的使用和保养

大部分医疗器械的失灵都是由于使用人员的疏忽和不注重器械保养造成的,应明确规定医疗器械的操作使用指南,并在医院内部各部门公示;制定各种医疗器械的检修保养工作细则,明确医院指定的设备部门定期检修大型设备,并检查器械耗材的使用年限等工作,并同时明确如因疏忽使用和疏于保养造成的器械事故的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明确规定应急医疗器械的库存储备

针对器械耗材的应急筹备工作,包括医护用床、拐杖等的辅助器械,需要通过相关规定,保证库存的器械耗材的储备量在规定的范围内,并对库存管理的工作作出明确的规范。

(四)明确规定违反应急医疗器械筹备工作的人员的法律责任

由卫生部制定的相关部门规章还必须明确相关人员如在采购过程中购买假冒伪劣设备,选购不合格的器械耗材等腐败行为的法律责任,而且要对相关违规行为人员作出公示的规定。

最后,还可以结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相关指导法规及其完整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法规体系来进行配套使用。在面对不断改变的医事突发性事件中,还必须适时地对不符合现状的相关法规进行修正,以保证医疗器械在应对紧急事件的时候不出纰漏。

四、建立医事突发性事件赔偿基金的法律分析

在医事突发性事件应对资源筹备的问题上,不仅要从医疗物资方面进行法律监管,还必须从相应经济资源的方面进行监管。医事突发性事件爆发的结果往往引起医疗赔偿的问题,那么在医疗赔偿的认定方向上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进行认定,但是对这笔赔偿资金的来源却是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因此,在应对医事突发性事件的筹备资源工作中,建议建立医疗赔偿基金制度。

(一)医事突发性事件赔偿基金的来源

赔偿基金来源于医院内部的医务人员和行政人员。这些人员在每个月领取工资的时候除了缴纳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等法定公积金外,还要交纳一部分的医疗赔偿基金。这就是赔偿基金的来源。

(二)医事突发性事件赔偿基金制度的主要内容

从基金的来源可以看出,此举明显地加重了医疗机构人员的负担,于是,在该制度有着存在意义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地运行则是十分重要。

1.通过卫生部制定部门规章,在由地方制定地方法规,规定按医疗机构人员的月收入进行按比例抽取一定的金额作为赔偿基金,但是医院的外聘人员则可以免收。

2.法规规章中应明确地指出,该赔偿基金的用途以及运行机制原理,并设置医院内部的某一部门专门管理该笔款项,同时明确该部门的管理职责和相关法律责任。

3.制定应明确规定,每月抽取的赔偿基金应该与本人当月是否发生医事纠纷为评价准则。首先,必须以医事突发性事件的等级划分赔偿金额,四级最低,一级最高。然后,当月如无医事纠纷或事故的相关责任人,可以减免赔偿基金的抽取;如只涉及四级医事突发性事件的,并且次数不多的情况下,可以增加50%的赔偿基金;若是当月涉及的医事突发性事件就算事件严重性小,但次数过多,必须加倍增收赔偿基金。最后,对于涉及严重的医疗事故的责任人,在征收数倍的赔偿基金同时还必须处于相应处分,屡教不改者可以吊销医师执照或予以开除。总的来说,就是结合医事突发性事件的分类等级,划分不同情况下的赔偿基金的征收情况,当然,有法也有惩,对于连续6个月以上的医务人员,将给予免除一个月或者两个月的赔偿基金征收,具体规定视具体情况而定。

4.相关规定必须明确规定该笔款项的资金情况向公众公开,并且对于每个月的医患纠纷事件情况也一并公开,尤其是涉及的医护人员的处分规定和奖励规定。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为应对医事突发性事件提供了资金支持,并且也起到了一个比纯粹制定法律监管医护人员更好的监督作用。就是应用了德国自来水厂“坏人监督坏人”的监管理念,③医护人员日常工作目的之一是为了收入,但是现在赔偿基金制度的建立使得他们的收入减少,而赔偿基金的用途正是为了赔偿在医事突发性事件中的受害方。于是,各个医护人员在保证自己尽量避免医事纠纷的情况下,也会自觉地监督起周围的医护人员,尽量不让他们涉及到医事突发性事件中,因为这其中牵涉到自身的利益。

医疗资源的重要性篇7

摘要: 合理配置城市卫生资源是卫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本文针对南通市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就城市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提出思考:制订并实施区域卫生规划,调整存量资源;构建以城市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相结合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发展非公医疗机构,依法加强卫生全行业监督管理;建立和完善覆盖广泛和功能齐全的公共卫生体系。

关键词: 城市;卫生资源;配置;对策

城市卫生资源是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做好城市卫生资源配置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是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内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合理配置城市卫生资源,实现卫生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是广大卫生管理专家当前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在调查了江苏南通市卫生资源配置现状的基础上,就城市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提出如下思考。

1 制订并实施区域

卫生规划,调整存量资源 以区域卫生规划基本要求为原则,实施医疗卫生机构的全行业管理,根据市区发展规划,对卫生机构的布局、卫生资源的分布、结构进行合理调整,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层次分明、互相支持、资源共享的完善的卫生服务体系,减少卫生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现有的大型医疗设备按功能状态进行估价,将功能完好但闲置的设备,按照其现有价值,有偿调剂到需要装备的单位。对各类医疗机构的功能、服务范围,根据居民卫生服务需要特点进行重新明确,疾病归口管理,各级、各类机构间建立相互协作、双向转诊的良性关系,而不是恶性竞争,从而实现市区医疗机构功能齐全、定位明确、服务规范的新局面。

2 构建以城市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相结合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城市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关键是要调整城市医疗服务体系,逐步构建以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的二级结构,建立起分工合理、双向转诊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1 明确政府办医责任,集中力量办好城市医疗中心

2.1.1 合理确定公立医疗机构的规模和数量 按照保障基本医疗供给和履行公共卫生职能的总体要求,卫生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将那些主要承担基本医疗任务、代表区域医疗水平、在医疗服务体系中起重要作用的医疗机构由政府继续办好,以充分发挥区域医疗中心在主导基本医疗服务、调控服务市场、平抑服务价格等方面的功能。对那些市场机制较难发挥作用的专科医疗机构承担的传

染病防治、精神病防治、妇幼保健服务等,主要由政府举办,逐步实行购买服务。急救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等,由政府举办。对政府不再继续举办的医疗机构,要本着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分步实施、保证稳定的原则,通过适宜的形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地级城市市区办好1~2家综合医院和1家中医院。

2.1.2 大力扶持城市医疗中心的发展 医疗机构体制改革和规模调整以后,政府要集中力量加大对公立医疗机构的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和维修、重点学科和人才建设、执行政府指令性任务等方面的投入。要改革和完善财政投入方式,及时解决公立医院在发展、改造、用地、科技进步等方面的问题,确保公立医院稳定健康发展。公立医院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建立和完善现代化医院管理运营体制,切实提高国有资产和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和社会效益。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可吸纳民资或外资参与合作建设,合作后其非营利性质不变,允许合作者有一定的回报。

2.1.3 推进公办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改革 一是建立出资人制度。为明晰公立医院的产权关系,加强对国有医疗卫生资源的管理,按照管资产、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出资人制度。探索成立卫生国有资产管理与投资发展中心,履行政府出资人代表职责,代表出资人聘用院长,通过契约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使医院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经营自主权,形成法人治理结构,做到政事分开、权责明确。二是实行以“两权分离”为核心的院长负责制。对继续由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按照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原则进行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探索风险抵押、委托经营等管理方式,严格考核制度。积极探索效益工资、绩效工资、岗位工资、年薪工资等多种报酬实现形式。三是创新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公立医疗机构人事制度,打破人员身份限制,实行全员人事代理和全员合同聘用制,促进公立医院员工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2.2 实施重心下移,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

2.2.1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定位 所谓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指以全科医师和全科护士为供给主体,对所负责的社区人群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性的卫生服务。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急性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家庭和居民进行卫生指导、健康教育和管理,组织开展社区卫生活动;负责一般伤病的治疗,开设家庭病床,提供家庭医疗卫生服务;负责围产期保健和儿童计划免疫;提供医疗信息和转诊服务;提供急性病人出院后家庭恢复期的服务;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卫生信息等。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可以从全科医疗开始,逐步过渡到医疗与防保工作的结合,从集体对社区人群负责制过渡到全科医师对社区人群负责制。

2.2.2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原则 发展城市社区卫生,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为指针,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加快整合卫生资源,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必须符合三点原则:一是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社区居民卫生保健需求为导向,以健康为中心,合理规划布局;二是与社会事业同步协调发展的原则,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发展和社区建设总体规划,以社区建设带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三是以区域卫生规划为指导并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原则,立足现有卫生资源,对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机构统筹规划,通过重建、改建、转型或功能转换等途径,建成符合要求的卫生服务机构。

转贴于

2.2.3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 原则上每个街道(镇)设置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人口5万人左右。服务人口超过5万人以上的街道(镇),考虑到便民的原则,可增加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由政府举办的一、二级医院和企事业单位的卫生机构改建,部分三级医院按照统一规划,承担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组建任务。在坚持以政府为主办好社区卫生服务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根据公平、择优的原则,打破部门、所有制界限,吸引社会力量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加快形成多元化兴办社区卫生服务的格局,培育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市场。

2.2.4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标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用房使用面积分别不少于1000m2和100m2,功能分区合理,符合卫生学标准。按规定设置科室、配备常用仪器设备及卫生技术人员。

2.2.5 建立双向转诊制度 卫生行政部门引导和组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城市综合性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制定双向转诊的临床标准和管理办法,加强考核监督,确保双向转诊工作有序开展,真正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和“救治在医院、康复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指定专门的职能科室和人员负责双向转诊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双向转诊流程和处理规范,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来的患者要开通“绿色通道”,及时提供选择科室、预约检查、组织会诊及安排住院等服务,同时将康复期患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住院患者转回社区,并提供跟踪服务。

2.3 制定服务和价格规范,引导居民合理消费 无序的竞争降低了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不规范服务既增加了患者负担,又浪费了有限的卫生资源。因此,应该按照机构功能,制定科学、合理的服务规范和服务范围,规范各级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同时,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实现各级医疗机构服务价格的合理梯度,引导病人合理流向。另一方面,在规范了各级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的前提下,通过政府的协调,与职工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加强合作,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到医保服务范围,并建立鼓励病人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医保报销规定,提高基层卫生服务的补偿比,这样既可以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又有利于节约医保基金支出。

3 发展非公医疗机构,依法加强卫生全行业监督管理

3.1 发展非公医疗机构以扩大服务提供量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在公平有序的竞争下,各医疗机构会更加重视医院的运转成本核算,重视设备的投入和基本建设的可行性论证,避免浪费,从而达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凡符合投资要求的任何境内外资本投资主体,应当可在市区域内申请举办各类医疗机构,不受数量、地点、类别、性质的限制。以需求为导向,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者到医疗资源相对薄弱、需求比较迫切的城市新区、城郊结合部、开发区等区域投资举办医疗机构;引导社会资本向特需医疗、康复医疗、老年病院、医疗美容、中西结合等特色明显的适宜领域投资;放开举办主体,鼓励各类社会资本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鼓励各类民资或外资参与政府不再举办的公办医疗机构的改组、改造或改制。近年,南通市在市开发区利用民间资本举办了南通瑞慈医院,规模和效益都较理想,对市区医疗机构的深化改革和拉动竞争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很好地加以总结。

医疗资源的重要性篇8

二、控制医疗成本的必要性

为了辨清基本医疗保险的物品属性,必须认识到它是个抽象的概念,它的物品属性实际上取决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属性。由于在一定时期内医疗保险基金数量是有限的,部分参保人消费得多了,留给其他参保人消费的就少了,所以医疗保险基金的消费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又因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要实现广泛的覆盖,即全民医保,所以医疗保险基金具有较弱的排他性。因而,可以认为基本医疗保险确实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和较弱的非排他性。因此,基本医疗保险是一种共用资源,而非公共物品。共用资源往往容易枯竭。公用地的悲剧、海洋渔业的过度捕捞等案例充分说明,由于共用资源的产权不明晰和消费的竞争性,最大化自身利益的资源占用者,将无节制地使用资源,从而造成资源轻而易举地枯竭掉。因此,作为共用资源的基本医疗保险从诞生那一刻起就面临着被过度使用而枯竭的风险。参保人的道德风险由于医疗保险能够降低个体治疗的边际成本,所以参保人,作为医疗保险的直接受益者,将提高自身对医疗服务的利用程度。这正是医疗保健领域中经常被提到参保人的道德风险。参保人的道德风险之所以能够产生是因为他们与医疗机构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委托关系。

由于医生和医疗机构是通过为参保人提供诊断和治疗来从医疗保障部门获得医疗收益,比起参保人和医疗保障部门,医疗机构更了解有关治疗的信息,很可能利用信息优势来诱导参保人过度消费医疗服务。因此,他们同样具有道德风险以便从医疗保障部门获得更多收益。综上所述,基本医疗保险的共用资源属性是导致医疗资源浪费的根本原因,而道德风险问题促使参保人和医疗提供方过度消费医疗服务。因此,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发展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医疗成本从而防止医疗资源浪费。这就要求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弥补共用资源的缺陷并且防范参保人和医疗提供方的道德风险。

三、现有医疗成本的控制机制导致的问题

在“广覆盖、低水平、保大病”的基本原则之下,目前医疗成本控制机制包括对参保人的限制性规定,譬如起付线、封顶线等,还有对医疗机构的限制性规定,即总额预付费制度等。虽然这些措施节约了大量的医疗保险基金,可是它们却最终造成参保人的医疗负担依然沉重。(一)门诊费用开支过大现代社会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是非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等。与大病相比,它们具有更高的发生率和更长的发病时间,而且发病初期不为患者重视。因而患者往往需要更长时间的门诊治疗,花费大量的门诊费用。可是,由于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目前是以满足参保人的住院和门诊大病需求为重点,所以很多门诊费用并不能享受报销。特别是,当患者的病情已经不可逆转时,他们将蒙受更大的损失。因此,“保大病”的政策导向不利于减轻参保人沉重的门诊费用负担。(二)报销水平较低、范围狭窄目前各地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标准一般是根据医疗机构的三个级别来进行划分的,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在低档次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较大,中档次居中,而在高档次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较少。与城市中低收入居民和农民的收入相比,住院和大病治疗的报销水平仍然较低。其次,各项基本医疗保险的起付线偏高,封顶线又偏低,而且报销比例将随着医疗开支的增加而降低。再者,很多地区还是要先垫付后报销,很多患者由于经济负担而放弃了治疗。很多药品和检查费用都是在报销范围之外,这将促使医生和医疗机构诱导患者过度医疗。因此,参保人的自费负担依然很沉重。(三)总额预付费制度名不副实目前基本医疗保险的支付方式已经从总量控制转变为总额预付费。这种转变的初衷在于防止医疗保障部门拖欠医疗机构的医疗经费。可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各地的总额预算仅仅是指标上的预定,医疗保障部门并不会将医疗经费预先支付给医疗机构。所以这种总额预付费与原来的总量控制没有实质的区别。显然,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是医疗机构收益的重要来源。为了最大化自身利益,医疗机构注定要使医疗费用达到总额预定的标准。此外,为了防范得不到补偿,医疗机构又要防止超过该标准。这样一方面,在达到预算总额之前,医疗机构将诱导参保人过度消费医疗服务,甚至不惜以各种方式同参保人合谋来骗取医疗保险基金。另一方面,在完成预算总额之后,医疗机构将以各种理由拒绝提供服务或者为参保人提供自费服务,从而也造成参保人医疗负担沉重。

四、变革医疗成本的控制机制

现有医疗成本的控制措施加重了参保人的医疗负担,必须对当前的控制措施进行如下六个方面的变革,形成控制医疗成本的新机制,又不会增加参保人的经济负担。放宽对参保人的限制性规定首先,转变“保大病”的政策导向,扩大参保人的受益面,将普通门诊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保证参保人在患病初期得到及时治疗,降低其以后的经济损失,从而节约医疗成本。其次,降低或取消起付线并提高封顶线,从而降低参保人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提高保障水平。原因在于,正如Schellhorn(2001)研究瑞士卫生制度改革的发现,设置更高的起付线并不会降低任何道德风险。再者,将事后报销改变为直接按比例付费,保证参保人不会因为垫付不起医疗费用而放弃治疗,从而提高其就医积极性。还有,自付比例随参保时间的增长而递减,实现先后参保者之间的公平。这也能促进医疗保险异地转移接续问题的解决。

医疗资源的重要性篇9

从广义上来讲,人力资源是对社会上拥有智力及体力能力的一类人群的总称,它涉及到了质量和数量两个层面。从狭义角度来说,它是指一个机构组织所拥有的提供服务和制造产品的人力。医疗保险属于我国社会保障五大险种之一,是指通过法律或合同的形式,由参加医疗保险的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或个人在事先确定的比例下,缴纳规定数量的医疗保险费汇集而成的、为被保险人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和管理带有强制性,不以营利为目的。在目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医疗保险已经成为一个可以整合和重组社会人力资源的重要部分。因此,我国的社会保障在不断规范的同时,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医保行业的人力资源出现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风险。目前医保管理机构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解决医保行业出现的有关问题,促进我国医疗保险的人力资源管理以更好的态势向前发展。

一、 医疗保险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

人力资源又被称为劳动力资源,它能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是指全部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在经济学中,把生产活动中能创造物质财富的诸类要素都称作为资源,包括了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等。在这些资源中,人力资源显得格外丰富宝贵,称之为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有智力与体力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从现实应用状态来剖析,可以将其分为智力、体质、技能、知识这四个内容。根据资料统计,有80%的部门只关注人力资源的技能和体质,而不注重另外两个方面。一般而言,人力资源可以分为质量与数量两个方面的内容。在社会的经济发展中,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有着无法取代的推动促进作用,随着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发展的不断提高,人力资源在社会的经济发展中的功能体现显得愈来愈重要。我国的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相应的立法强制实行的一种保障性的措施,而医疗保险是针对公民的健康和大病制定的一项社会保障,其基本目标是当劳动者这一人力资源受到伤害或者生病时,能够获得社会或国家给予的一定经济补偿和医疗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因此,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作为劳动者的一项社会保障,甚至可以说是用人单位给予员工的一项福利,它的全面覆盖能够极大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促进我国人力资源事业的健康发展。随着我国法律的不断完善,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更加的广泛,种类也更加的多元化,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公平分配和社会进步。[1]

二、医疗保险从业人员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

医疗保险管理机关作为一个国家机构,其工作人员的录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考录制度,这就要求广大医保工作者都必须爱祖国,爱人民,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同时,必须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医疗保险管理机关还是一个服务机构,这就要求广大医保从业人员有良好的道德操守,有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能够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此外,医疗保险管理机关有巨额的医保基金及庞大的医保网络,因此医疗保险管理机关不仅需要健全的互联网以及财务方面的规章制度,还需要一定数量的计算机及财务方面知法、懂法、守法的专业技术人才。这样的人员结构,使得医疗保险管理机关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显重要与刻不容缓。现阶段以来,医疗保险参保人群越来越多,覆盖面越来越广,呈现出 “高参保,广覆盖”的局面的同时也暴露出来一些管理上的问题:如厦门市的参保人员骗保案,莆田市医保管理机关工作人员索取病人药品回扣费案、三明市医保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与参保人员内外勾结,伪造票据骗取医保基金案等,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也给医保基金的管理敲响了警钟。因此,我们的政府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同时,也要重视医保管理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要加大对医保管理机构的财政、人员投入,保证医保经办机构有相应的财力、人力、物力;要解决当下医保工作人员工作负担过繁过重、一人兼多职的问题;要根据当地经济水平,切实提高医保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提高医保工作人员的生活质量;关心员工、为员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做到爱岗敬业;建立、健全晋升和奖励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些举措如果能够切实改善员工工作、生活条件,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杜绝经济犯罪滋生的土壤,稳定医保工作人员队伍,减少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员流失的极大的不确定性,降低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人力成本重复投入与流失的风险。

三、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

最近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医疗保险体制已经从公费医疗转化为基本医疗保险。从目前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到,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更加的广泛,险种也更加多元化;从服务层面来看,参保人群是医疗保险这项保障制度顺利实施的人力资源,我们必须发现并解决参保人群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尽量减少参保人员流失。调查发现,目前医疗保险虽然已经实现广覆盖,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在我国一些偏远的农村,存在一定数量的“漏保”人群,而且很大一部分人群是老年人;

(二)医疗保险的享受待遇即报销比例,因政策或是缴纳的保费不同,城乡有很大的差距;

(三)存在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由于各种原因暂时中断缴纳保费,从而在欠费期间失去享受医保待遇的现象。

以上“漏保”、“断保”问题侵蚀全民医保成果,造成这部分人群随时面临疾病的风险而不能获得基本医疗保障,既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又影响整个医保制度的公平和可持续发展。以上第一个问题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第二个问题因险种及政策差异暂不讨论。

我们讨论第三个问题。关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断保”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参保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存在“精打细算”的心理。根据对江苏、四川、广东、福建等省市的调查,23%的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对基本医疗保险认识不足,风险意识淡薄。在参保一段时间后,由于参保人员当前身体好,存在只交钱没享受“吃亏、浪费钱”的心理,于是退保,这部分人员在断保人数中约占36%。

2.相对来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率偏高,导致部分低收入人员缴不起保费,从而断保。以福建省宁德市为例,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015全年的保费为3006元,另加60元的商业补充保险费,基本需一次清,的确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3.跨统筹地区流动就业人员的医保关系不能及时接续,造成断保。以福建省为例,由于福建省医保有全省转移接续软件系统,福建省内的医保转移接续比较及时,可是如果是跨省的医保转移接续,因各种原因有少部分参保人员几年的时间没有接续上的例子是存在的。

以上三点,可以看出目前医疗保险管理机构的管理观念还是比较滞后。这可能与医疗保险管理机构财政、人员投入不足、服务方式单一、手段落后、服务观念陈旧等有关。根据多年在基层从事医保管理工作的感受,我认为医保管理机构首先必须从制度实效和参保患者受益实例的角度进行引导宣传,不仅让广大参保人员对医保政策耳熟能详,还要有到“因病返贫”的风险防范意识,才能做到“应保,尽保”。其次,改革医保缴费方式,积极考虑实行弹性的缴费,实施多档缴费管理办法。简单来说就是“多交多报销,少交少享受;享受待遇与参保年限挂钩”等原则;再次,建设全国统一的医保网络系统,实现参保数据共享原则,解决跨统筹地区医保关系转移接续,降低跨统筹区转移接续花费的时间成本和空间成本。以上几点看法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断保”问题,却可以极大方便参保人群,让各种层面的参保人群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及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缴费方式,这样既可以降低参保人员的经济负担,又减少了参保人群的资源流失,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2]

四、改善医疗保险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根据以上几点问题分析,可以相应的提出解决策略。首先,需要提升医保管理机构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知,想要改善目前的状况就需要在源头上改善。而观念是最先需要改善的一个方面。这就需要部门领导开展有关的培训,提升所有员工的素质和意识。同时,要做好宣传工作,让公民认识到参加医疗保险、及时缴纳医疗保险保费的重要性,这样双方才能建立起合作的意识,保证工作效率和工作实效性。其次,要建立健全医疗保障机制。在参保人员受到人身伤害或疾病等情况时,能够得到来自社会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或是物质条件的帮助等社会保障。公众居民的医疗费用可以由个人、单位以及国家共同承担,从而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资金负担,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这就需要我国有关部门积极建立有关的政策,完善立法,保证医疗保险的执法力度,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如“参保时间长,享受待遇高;缴纳保费多,报销比例高”等,促进参保人员按时缴纳医疗保险费,使其建立医疗保险可以将疾病风险防范在可控范围,防止“因病返贫”的风险意识,从而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医疗保险参保的风尚。最后,需要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作用。人力资源管理是进行一切工作的前提,如果不能进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社会秩序就会发生混乱。进行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就可以保证社会良好的竞争水平,使单位保持积极创新的势头,才能在单位内部形成一定的凝聚力。[3]

五、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在基本医疗保险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需要管理机构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合理规划和分配,促进医疗保险的规范与实施,保证社会公平和分配。(作者单位:宁德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医疗资源的重要性篇10

二、医院人力资源危机产生因素及预判方法

医院人力资源危机的产生既包含医疗人员个人因素,又与医院和社会其他相关因素密不可分,具体表现为:就个人因素而言,一方面部分医疗人员将医院作为自身职业规划的一个跳板,当遇到薪酬待遇和发展空间更大的医疗机构时,其通常选择离职;另一方面是部分医疗人员不堪医院工作所带来的压力,而选择压力较小的其他医疗工作;就医院方面来说,医院管理体制不合理、医疗人员激励机制不完善、薪酬奖惩机制不健全以及医院文化氛围不足等因素是导致医疗人员离职的重要原因,这造成了大量优秀医疗人才流失,导致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危机严重;就外界因素而言,随着医疗市场的日益开放,社会各种形式的医疗机构对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冲击,相应的对医院医疗人才流失带来巨大冲击。部分外部医疗机构为吸收优秀医疗人才,提供了较为优越的薪酬待遇和发展平台,这无疑对医院人才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成为诱发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危机发生因素,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对危机提前做出预判,可通过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在内部因素方面,主要从医院的整体发展规划、工作管理效率、人才结构组成等方面分析,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符合医院未来发展规划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体系。在外部因素方面,应充分的考虑外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变化,诸如社会经济形势、健康消费观念、医疗保险制度等,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应紧跟社会发展形势,从根本上保障医疗人员的根本利益。当前,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危机预测方法通常采用现状规划法、德尔菲法、计算机模拟法以及经验预测法。

三、应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危机的对策

针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危机产生因素,可采取以下几方面对策应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危机,具体有如下几点。第一,不断强化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危机预警意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加强日常医疗人员生活工作沟通,做到“提前发现,及早预防”。同时,面对人力资源管理危机时,一方面做好相关应急预案,另一方面总结原因,以得出最好的相关解决对策。第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薪酬奖惩机制等。加强医院员工文化氛围建设,通过举行一系列的讲座培训、文娱活动等丰富医疗人员工作生活,促进医疗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把握好医院人才引进关,在医院医疗人才引进过程中尤其重视对人才人品、医德和忠诚度等的考察,同时还需注意人才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等品质的考察,做到从根本上降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危机。此外,应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危机,还需加强医疗人员日常业务素质能力培训,提升医疗人员业务能力等方面下功夫。总而言之,医院应尽量为医疗人员提供较多的切实可行的服务与便利,为其发展创造更大的平台。

医疗资源的重要性篇11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8. 045

[中图分类号] R197.32; F27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8- 0081- 02

目前,我国的医疗机构发生了多项深刻的变革,产权制度已从单纯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模式,一些历史遗留的地方医疗机构、行业医疗机构逐渐实施属地管理,如何安置处理好这部分医疗资源,成为许多医疗机构管理者的难题。为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合理均衡配置当地的医疗资源,许多地区医疗机构管理者探索成立大的综合性医疗管理集团,对区域性医疗资源进行整合。而医疗资源整合不能是形式上的算术叠加,而要将全新的管理理念与医院实际相结合,整合涉及的不仅是控制设备资产、技术与人才、资金与市场,还有组织结构调整、管理风格差异、员工期望与文化融合,因此在整合的过程中,人力资源整合是确保整合成功的关键环节。

1 医疗资源整合过程中人力资源整合容易出现的问题

1.1 人力资源整合介入较晚,缺乏周密的计划

在一些实施的医疗资源整合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管理者更关注被整合医疗资源的资产、设备、医疗市场,而对职工的关注过低,造成职工的猜疑、焦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最终导致职工内心对整合的反感、不接受,失去对管理层的信任,影响整合后医疗资源的效率。

1.2 忽视整合过程中的文化整合

医院文化是一个医院的灵魂和核心,任何一家医疗机构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积淀,整合后,由于医院文化的间接性和深层次性决定了其整合不像经济行为那样容易看到效果,因此在整合过程中容易被忽视,而原有的医院文化依然会在重组后医疗机构中延续并存在的,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出现对立、冲突等困扰,加大了整合后的工作难度。

1.3 高端人才的流失制约整合后医疗资源的发展

近年来就业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健全,使得医院在人才竞争上日益激烈,整合后的医疗资源由于其过多的不确定性,在人才竞争上处于极大的劣势地位。一些高端人才出于自身的发展和整合后人力资源的竞争,有选择性地离开整合后的医疗机构,使整合后的医疗机构失去部分人才、技术、市场,降低了整个整合的预期值。

1.4 人力资源整合危机预案建立的缺失将影响整合的顺利实施

任何危机的爆发都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公众性、复杂性的特点,鉴于危机带来危害巨大,因此医疗机构管理者及整合双方要做好处理危机预案。由于整合的过程也是组织优化、人员重组的过程,这中间不免会出现降职、调岗的现象,从而在职工心中产生不满、紧张、忧虑、甚至仇恨的心态,这些可能不会直接表现出来,但会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散播不利于医疗机构的流言、职工之间互相猜疑、大量核心员工的调离,甚至影响到医疗服务的质量问题,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在整合危机中最严重的就是上访、罢工等极端方式,这会给医院和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以至于影响整合的进程。

2 人力资源整合在整个整合过程中的对策

2.1 整合前的准备

管理者要制订详细的人力资源整合计划,深入整合与被整合资源的内部,充分了解该医疗机构的组织结构图、薪酬福利制度、人财物的管理方式等。同时,应详细了解高层管理,以及对医院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关键人才、高端人才动态,尽早与他们进行非正式沟通,了解其对整合的态度,并说明整合的缘由,以及新医院对关键人才、高端人才的态度和政策。通过沟通让职工了解整合的动因、目的和效应,让职工找到自己在未来工作中的定位,以尽量减少因整合产生的恐慌情绪及人员流失。

2.2 整合中的落实

根据整合前的调研制定的政策和计划需要有强有力的执行,明确人力资源整合的目的、态度,为确保整合后医疗资源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公开选拔具有一定管理才能和诚实可靠的的人员担当部门主管。由于整合后人力资源的重叠性,需要制定好合适的职工任用原则,确保职工利益和整合后的医院利益不受损失,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2.3 整合后的跟踪

整合完成后在最初运行的过程中,① 加强监督,完善监督机制,落实好各项人力资源管理规定和激励措施。② 加强文化整合,通过不断地组织活动和人员培训,形成一种新的医院文化。③ 培养职工主人翁意识,增强职工对整合后医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使职工在新的医院中更加勤奋的工作。医疗资源在深化改革中重组是大势所趋,其成败关系到医疗系统改革的成败。在目前的实践过程中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只能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不断地完善,通过不断地资源整合,合理地分配医疗资源,实施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全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努力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医疗资源的重要性篇12

中图分类号:FS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0)01-0089-05

一、问题的提出

医疗卫生服务可以区分为两个方面:一类是公共卫生服务,例如免疫预防、传染病防治等;另一类是普通的医疗服务,即对个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现代社会没有任何政府完全放任市场力量解决医疗卫生服务问题,而都通过公共财政在其筹资和保障领域加以干预,其主要原因在于公共卫生服务具备显著的外部效应、规模收益递增和公共物品的特征;而普通的医疗服务具有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性、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可能发生的诱导性消费等特点,导致“市场失灵”和次优水平的供给。尤为重要的是,人们普遍将接受必需的医疗卫生服务看做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符合社会基本价值观的要求。这个观点通过多数国家的公共支出支持“卫生医疗系统的扩展以及个人以低成本获得医疗服务普遍化”得以证明。

虽然政府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能矫正“市场失灵”和增进社会福利,然而,也会存在着干预“失灵”。我国在转轨过程中政府对医疗卫生市场干预的“缺位”就是导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为了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病有所医”的民生目标,必须合理定位和有效发挥政府在承担全民医疗保障责任中的主导作用。

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干预主要通过政府卫生支出(即政府致力于开展医疗卫生活动所使用的全部公共资源)来实现,相应地,医疗卫生保障就转化为公共财政的投入问题。政府应当通过何种方式来承担其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责任?在多大程度上“主导”?对此问题国内存在着“政府主导派”和“市场竞争派”的观点分歧。在“政府主导派”看来,政府增加的投入应当投向医疗服务提供体系,控制医疗服务提供体系,并承担医疗部门的投资和医务人员的薪酬,促使其采用免费或降低收费的方式向公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从而降低公众的医疗负担。在“市场竞争派”看来。政府出资应当投向社会医疗保险体系,通过向低收入阶层提供补贴的方式组织建设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同时要促进医疗服务提供体系的竞争以提高效率。  上述观点的偏颇之处在于注重从筹资的角度,对公共财政投入的规模以及投向进行分析,而忽视了对投入的绩效研究。从我国政府卫生支出的规模看,随着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政府对卫生的投入力度有所加大,全社会卫生筹资总额中,政府卫生投入所占比重开始回升。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某些关键指标已经接近韩国、并领先印度,说明在一致口径的比较下,政府卫生支出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出台的《中国卫生总费用研究报告2006》显示,1978~2005年,卫生总费用年均增速为11.47%,增长略快于GDP增长速度。2008年1~11月,全国财政收入58068.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5%;全国财政支出45825.34亿元,增长23.6%;医疗卫生支出1948.71亿元,增长37.3%。

但是,在政府卫生支出规模扩大的同时,我国的医疗卫生保障并没有切实形成公平和效率的机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及公平性均呈下降趋势,集中体现在医疗费用的超常快速增长、医疗费用负担不公平、低收入人群医疗可及性下降、医疗服务水平改善幅度有限,多数居民对医疗问题消极预期,以及医疗卫生资源供给不能有效满足个人对医疗卫生的需求,等等。可见,为了实现“建立全民医疗保障制度,保证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在政府医疗卫生投入增加的同时,公共政策的取向应逐渐从“扩大投入”转向“有效投入”,更加关注公共财政投入方式的有效性及其所产生的政策效应,提高政府医疗卫生资金使用的目标效率。

二、医疗卫生公共财政投入有效性的厘定

在医疗卫生的供求链条中,公共财政投入对供求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如图1所示)。一方面公共财政的投入转换为公共卫生资源,形成医疗卫生商品和劳务的供给;另一方面,形成对个人直接补助以及医疗保险机构的补贴,进而影响对医疗卫生需求的选择。由于个人对医疗卫生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获得医疗卫生服务是满足健康需求的一个根本途径,因此,合乎逻辑的供求有效性的衡量标准是,通过公共财政投入形成的医疗卫生供给能满足居民获得有效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实现预期的健康改善目标。

从供给方面看,公共财政投入的有效性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层面的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应包含四个基本的维度:(1)从经济学的角度,确保具有公共物品性质、外部效应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提供和避免社会福利的净损失。(2)既定预算下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医疗卫生支出的边际产出最大化。即同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或商品,应该以尽量少的成本获得,或者单位支出能够形成最大数量的医疗卫生服务。(3)医疗卫生资源协调配置。表现在不同地区、不同级别、不同医疗卫生项目之间,尽可能减少投入方向的资源配置错位问题,避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4)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效率和质量能形成有效的医疗卫生需求。

我国公共财政医疗卫生投入对居民健康的改善作用并不明显,突出表现在医疗卫生资源主要投向城市的大中型医院,基层卫生机构资金匮乏,预防资源与医疗资源失衡。在投入的项目上,更多地投向固定资产,忽视了卫生人员素质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改进。根据卫生总费用研究报告分析,1990~2005年,城市医院所占卫生费用比重基本保持上升趋势,从32.76%上升到50.09%;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占卫生费用比重均有明显下降,特别是乡镇卫生院所占比重从10.62%逐年下降到6.26%。这样的资源配置引起城乡之间、地域之间、预防与治疗之间的不平衡,以及不同社会群体受益程度的很大差别。因为对医院(特别是高级别医院)利用程度高的人群主要是居住在城市的高收入居民,农村或低收入人群受各方面条件制约,不可能充分利用这部分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医疗卫生投入的总体效果欠佳,对大多数人的健康影响比较小。

在公共财政医疗卫生投入预算既定条件下,投入的有效性还取决于公共医疗卫生部门服务供给的效率和质量。高效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是投入与实现健康改善目标的传递和转化机制。如果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效率低下,或者医疗卫生机构

和人员提供过度服务,政府投入就无助于健康状况的改善,居民对医疗卫生的可及性、可获得性、满意程度都会下降。从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的现实看,尽管在全国大部分省市基本上都实现了乡镇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所,但由于医疗设备条件差,医务人员素质低,不能满足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医疗需求,农民很难通过政府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增加自身的健康资本存量。此外,服务质量低还会引发医疗卫生的规避(Bypassing)行为(患者选择更高成本,如距离更远、价格更高的卫生医疗机构进行治疗),进一步降低了公共医疗卫生设施、资源的使用率。  从需求方面看,公共财政医疗卫生投入对需求的有效影响是:通过降低居民需求的机会成本,提高其购买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最大程度地获得与其需求相耦合的服务质量。依此来设计公共财政投入机制。

1 合理确定政府和个人的费用负担比例

医疗卫生费用对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是一个决定性因素,特别对于低收入群体而言,它的影响更大。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居民医疗卫生需求水平与个人负担的医疗卫生费用水平成反比。个人医疗卫生自费比例越高,政府支出对个人需求的影响越小。如果政府支出不能减轻个人在医疗卫生需求上的负担,那么政府的投入就不能引致有效需求。在世界范围内,尽管低收入国家个人负担的医疗卫生费用很大,但居民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却远远低于高收入国家居民,这是因为后者能够免费或以更低的价格获得公共医疗卫生部门提供的服务。我国卫生总费用构成中,政府预算卫生支出从1990年的25.1%下降到2007年的20.3%,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则从1990年的35.7%上升到2007年的45.2%。所以,尽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个人对医疗卫生需求的水平却在不断降低,居民对公共卫生医疗机构的规避行为有加剧趋势,这也是导致我国内需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2 适度界定医疗卫生保障的范围

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包括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不同医疗卫生项目的需求价格弹性大小与政府投入对个人需求的影响呈正相关性,因此,政策制定者应该根据个人对医疗卫生需求的弹性而有目的的选择干预领域。一般来说,对于必需的医疗卫生服务而言,如大病或严重疾病,个人对影响购买这些服务的价格、可及性等因素的变化是不敏感的,而预防服务相对于治疗服务的价格和可及性而言具有较高的需求弹性。

从增加需求的角度,加大健康保健和预防的投入是一个可行的选择。但是,出于增加低收入人群需求的公平理念考虑,在政府财力和管理能力有限的制约下,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还应放在需求弹性小的项目上,因为低收入人群医疗卫生支付能力严格受到收入的预算限制,往往注重需求弹性小的项目。

3 正确考量影响医疗卫生需求的因素

个人对医疗卫生的需求是由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其中主要因素包括收入水平、医疗保险制度和就业状况。此外,医疗卫生机构特征(医疗卫生可及性、可得性、医疗卫生人员、医疗卫生费用、等待时间等)因素也是影响个人医疗卫生需求的重要变量。收入水平高、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就业状况良好直接决定了对医疗卫生需求的程度高,获得医疗卫生资源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增大。相反,收入水平低、自费医疗和下岗无业人群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研究表明,城市居民家庭收入提高10%将会增加他们对医疗卫生机构的需求概率,降低自我治疗的概率(从41.82%下降到36.98%),他们对市级以上医院需求的比例也会大幅提高,相对增长率大约为15%。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增加10%之后,患者选择县级和市级以上卫生医疗机构的概率分别增加15%和38.11%;通过增加城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的比例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的比例,个人对公立医院的需求都会明显增加,而对私人机构和自我治疗的需求都有所下降。但是,由于两种保险在范围、性质、补偿额度等方面仍有较大差别,因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个人医疗卫生需求的增加效应要低于城市基本医疗保险,前者自我治疗概率降低9.9%,而后者降低33.2%。

上述分析表明,公共财政医疗卫生投入只是影响个人医疗卫生需求的一个变量,在制定提高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有效性,或提供有效医疗卫生服务的政策时,还需要综合考量其他相关的公共财政政策,如收入分配政策、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等,把它们纳入到有效改善医疗卫生需求的政策系统,各项政策协调配合,共同实现优化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提供需求机制的目标。

三、公共财政投入结构调整与政策路径选择

在公共财政投入规模一定的情况下,解决公共财政投入的有限性与居民对医疗卫生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矛盾的可行途径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对公共医疗卫生资源进行合理的结构性调整,彻底改变重投入、轻产出,重规模、轻绩效的公共财政支出模式。这对于契合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及在当前的经济危机中保障基本民生、提高消费率、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建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必须由政府承担责任,政府应当保留甚至完善一些布局合理、可及性程度高、费用低廉、以社区为依托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解决贫困人口和一般居民大众的基本医疗问题。鉴于我国目前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不合理布局,公共财政投入的政策取向应是“抓小放大”,重点支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和乡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的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城市居民初级卫生预防和医疗的核心,对于满足城市居民基层医疗卫生需求具有很大的作用,应力争在3―5年基本实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乡镇卫生院服务主要针对的是农村地区,代表着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与农民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息息相关。通过加大农村地区医院医疗设备、业务用房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民就医条件和医疗环境,切实改变乡镇卫生院建设的负增长状态,增强农村居民医疗卫生的可及性和可得性。  2 促进地区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医疗卫生投入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均等化要求全体社会成员不论通过什么样的方式、途径,获取和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机会、数量和质量具有均等性,而不取决于其支付能力。我国财政体制的变化和地方财政分权政策的实施,对不同地区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拉大导致基本医疗卫生发展的地方差距也越来越大。为此,需要改革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使各级政府的医疗卫生支出职责与其财政资源相匹配。中央政府的职责是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通过完善中央与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缩小各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差异。地方政府的职责是提高地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充分利用财政分权的优势,研究设立适合地方特色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标准。在转移支付制度的设计中,要充分运用科学的“因素法”,全面考虑各地税收能力、医疗卫生资源的稀缺程度、提供有效服务的水平、不同收入层次居民需求的程度和居民整体健康水平的改善情况等,确定各地区转移支付规模和对卫生机构、设施、人员补助规模的依据,从而改善地区间基本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能力,提高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社会性、公益性和福利性。

3 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的长效筹资机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