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学业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11-22 09:04:00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 服务体系

摘要: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是知识类的(难题、学习方法不对、学习疑问等),有些是情感类的(学习动机不足、缺乏自信心、对未来迷茫等),这些问题需要专业的指导教师来一对一解答,预约系统就是要为师生创造一个沟通渠道。

高职院校学生学业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

1问题的提出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进程,高职院校的招生人数呈现增长势态,目前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职业教育体系,共有职业学校1.12万所,在校生超过2915万人,高职院校3年累计扩招413.3万人[1]。招生规模的扩大,加之社会中学历偏见的存在,高职大学生面临着愈来愈大的竞争压力。就业压力演变为学业压力,高职院校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遇到的学业问题日益复杂化、多元化、普遍化,面对这种“学习困难”现象,各大高职院校高度重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业支持服务。构建一个有效的学业支持服务体系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至关重要,旨在协调利用各种相关资源,通过专业的学业支持手段,辅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各项学习问题,指导学生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与途径,最终保障学生能够成功完成自己的学业并实现自我价值。2021年1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着力提升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随着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应用于教育领域,学校学业支持服务的信息化发展是必然趋势。

2信息化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的学业支持服务现状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为应对日益增长的大学生学业支持需求,纷纷成立了专门的学业支持服务机构,依托学校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学生的学业支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比如在学校的官网中设置专门的栏目来提供精品网络课程,搭建师生沟通平台方便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但在学业支持服务体系的整体构建与推进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信息化在学业支持服务中的作用还未受到重视。

2.1缺乏统一性规划

高职院校目前缺乏统一性的学业支持服务体系信息化规划,在学业支持服务方面没有相应的标准规范,各个院校的学业支持服务工作尚未形成完善的信息化体系,这些导致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学业支持服务存在形式单一、内容狭窄的问题。例如,现在普遍化的做法是为学生分配“学业导师”,由导师来对学生进行指导,但是导师的学业指导工作缺乏统一性、专业性的培训与规范,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再加上教师的工作重心仍在教学与科研方面,使学业支持服务工作被忽视。甚至很多导师与学生的沟通方式仍是建个群、聊个天的实践模式,而学校管理层的工作比较分散,难于对学业支持服务进行全面的管理,很多只是停留在布置任务、收取材料的层面。对于学业支持服务体系的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信息、指导咨询、学业调查等各个应用系统彼此孤立,数据不能共享也无法跟踪,缺乏统一性规划。

2.2技术支撑服务不够

高职院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已经拥有完善的教务管理平台、招生就业平台、科研管理平台、学工管理平台等,各个信息平台在学校的日常运转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学业支持服务工作方面,一直缺乏成熟的信息平台,很多院校只是在自己的官网上开辟了一个信息窗口,点击进入后发现里面只有些简单的介绍内容和新闻信息。学业支持服务的信息化需要足够的技术支撑,高职院校应当对学业支持的工作体系、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进行细化、量化、数据化的处理,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在原有的教育管理信息平台有机融合,建设一套专业的学业支持服务信息平台。要建设一个专业性高、服务力强的学业支持服务平台,需要足够的技术支撑,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形式的应用,应当满足当下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和学习智能服务。

3构建学业支持服务体系的基本依据

信息化背景下的学业支持服务与传统的方式不同,因为其注重的是采用智慧学习来辅助应用型人才培养,所以学业支持服务的全过程都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辅导与咨询服务、学习资源服务、教学评价服务。

3.1人才培养目标制定

学业支持服务是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的,这是整体学业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基础。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培养的是将来能够适应行业需求的复合人才,学生也越来越重视在自己专业所长基础上拓展依据自己的兴趣来拓展学习内容。每个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各不相同,即便同一专业、同一班级的学生也有着丰富多样的人生目标,因此,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业支持服务,要遵循个性化原则。构建信息化学业支持服务体系,就要充分开发新技术在学业支持服务中的价值,精准对接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其提供适配个性化需求的学习支持服务。

3.2教学辅导与咨询服务

教学辅导与咨询服务应努力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地提升和发挥网络教学的功能[2]。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将精力放在了课堂教学,在网络教学辅导与咨询方面没有多少作为,很多院校只是借助网络来分享教学内容,教师上传与学生观看、下载是一种单向传递,没有实时交互的“被学习”对自律性较差的学生来说毫无效果。而且很多教师习惯了面授,不愿意花时间来探索网络教学与咨询手段,发挥不出信息化的优势,对此,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强化信息技术在教学辅导与咨询服务中的应用。比如,应用教育大数据来实现学习者特征分析,根据个体差异化来精准施教,提供契合度更高的学习支持。还可以利用智能算法来优化学习过程的设计、学习过程的管理,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偏好来推送专业的知识、学习方法,给予学生针对性更强的建议和参考。

3.3学习资源服务

学习资源服务是学业支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各类课程学习材料和其他辅助材料。在高职院校中该任务主要由图书馆承担,纸质书籍、电子图书、网络资源等需要学生自行进入图书馆或通过相应的信息系统来自行检索获取。目前,学习资源越来越多,课程资源建设跟不上脚步,学生虽然可以获取大量的学习资源,但是却不知该如何下手。因此,院校需要使用“智慧化”的技术手段,精细化管理各类型资源,并且依据学习者需求智能推送,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来筛选出优质的学习资源。

3.4学业指导评价

学业指导评价是学业支持服务的考核环节,通常学业指导评价由学生评价、导师自评、学生中心评价和学院评价四部分构成[3]。传统的评价方式太过单一、主观,无法构建出一套基于学习过程体验和学习效果的服务质量评价机制,因此,学业支持服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便是创设“智慧评价系统”,通过长期的数据跟踪与分析,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效果、导师的学业指导效果等等做出一个直观的分析结果。有了可靠的数据支撑,才能明确学业支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为提升学业支持服务质量指明改进方向。

4信息化学业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业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目标是将学业支持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将原来教育教学管理系统中的相关数据(选课情况、考试成绩、家庭信息、获奖情况等)按照学业支持标准进行采集应用,再专门建构学业支持服务的工作系统,使其流程化、系统化。

4.1构建学生画像系统

学业支持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因此学业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信息化学业支持服务体系的第一步便是打造学生状态数据库,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建立学生画像系统,以此作为科学施策、精准服务的基础。它汇集关涉学生学业情况的各种数据,充分利用大数据挖掘等技术,创建呈现学业成绩、出勤率、诚信度、心理健康度、学习状态等不同维度的需求模型,刻画学生全维度画像[4]。学校的学业支持服务工作者可以根据学生画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问题,精准定位自己的帮扶措施。

4.2构建学业档案系统

学业支持服务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在校阶段一般分为入学时的引导期、二年级左右的探索期和毕业前的定向期,在不同的学业阶段学生有着不同的表现,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需要针对性地指导。院校应该建立一套专门的学业档案系统,集中管理学生培养方案、课业成绩情况、学习成绩异动情况、学业完成情况、成绩排名情况、奖惩经历、出勤情况、社团活动情况等和学生学业有关的数据,从入学到毕业持续跟踪记录。学业档案系统还应加入预警机制,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及时予以关注,必要情况下可以联系家长来协同处理。

4.3构建学业监控系统

学业监控系统一方面可以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比如图书借阅数据、课程考核数据、预约指导记录等,监控系统对收集到的监控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判断出目前学生的学习状态,比如专业课是否有所欠缺、学习态度的主动性是否强烈、优势课程和劣势课程等。监控系统既可以帮助学业支持服务工作者把控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以便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做出调整。另一方面,监控系统可以分发调查问卷,比如学业困惑调查、学情调查、心理健康调查等,为鼓励师生参与调查,还可以实行一定的奖励手段。通过调查可以查找现阶段的学业指导存在哪些问题,从哪个维度来进行调整。

4.4构建学业预约系统

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是知识类的(难题、学习方法不对、学习疑问等),有些是情感类的(学习动机不足、缺乏自信心、对未来迷茫等),这些问题需要专业的指导教师来一对一解答,预约系统就是要为师生创造一个沟通渠道。预约系统的另一功能是组织开办一些学业指导活动,比如就业讲座、心理辅导、个性化咨询等活动,学生可以通过预约系统报名,管理人员根据报名情况来组织开展。预约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业监控系统数据来推送一些辅导资源,做到重点关注。

4.5构建学习资源数据库

学习资源数据库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智能的资源服务,主要有这样几种资源类型。一是学习方式方法资源,主要告诉学生该如何学习,不同专业、不同课程内容配置适合的学习方法,便于学生做好学习规划。二是知识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检索相关的知识进行学习,对于课堂没有听懂的内容也可以课下以线上学习的方式来弥补。三是题库资源,除了课程题库还可以配置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库等,便于学生进行自我检测。四是讲座资源,学术大师、社会精英、优秀毕业生等都可以成为讲座的嘉宾,给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些启发。高职院校应立足信息化2.0时代背景,基于“专业—课程—任务”“职业—岗位—技能”双重维度,搭建系统化资源层级体系[5]。

4.6构建学业指导评价系统

该系统可以完成涉及多元主体的学业指导评价工作,学生评价、导师评价、学业指导委员会评价、学业支持服务管理人员评价等,当然这里面最重要的还是学生评价,可以通过相关的数据设计来衡量学生的满意度和指导效果。通过系统的反馈数据,学校管理者可以清楚知道导师的指导态度、学业支持服务的预期效果是否实现、学生对指导过程与结果是否满意。评价系统是对学业支持服务工作人员的有效监督手段,也可以辅助工作人员寻找问题所在,提升服务质量。

4.7构建毕业生跟踪系统

高职院校大学生对就业格外关注,学业指导是否成功,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是关键。该系统主要用于收集毕业生就业相关的数据,比如就业企业、工作岗位、就业满意度、哪些课程对就业起到了帮助、目前尚存的不足和缺陷等。任课教师常年在学校授课,对社会职场的情况未必清楚,毕业生的就业数据则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实际情况,为他们对下一届学生的学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5结语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业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一定要体现“服务性”,面向服务架构的核心思想是服务,体现的就是一种提供按需服务的解决方案[6]。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满足学生需求为重心”,通过信息化学业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形成服务全贯通、信息全流转的学业指导系统,提高学业支持服务的质量。

作者:苏小林 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