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3篇

时间:2023-02-28 15:50:08 关键词: 水稻 高产 栽培技术

摘要:发展绿色水稻产业,应用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是核心,要进一步提高对栽培技术的重视,加强对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技术推广手段,促进水稻产业化发展进程。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3篇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篇1

摘要:龙垦2002以龙粳40为母本、龙粳40与龙粳39的F1代为父本配置组合,系谱方法选育而成。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区域种植平均产量为9350.8kg/hm2,较对照增产6.1%。抗病接种鉴定结果:叶瘟0~1级,穗颈瘟0~1级。耐冷性鉴定结果:处理空壳率10.7%~21.2%。综合来看,该品种具有高产、抗倒性强、株型收敛、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黑龙江省≥10℃活动积温2400℃区域推广种植。

我国作为世界上粳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1-5],寒地粳稻种植面积在中国占比30%左右,其中90%以上分布在黑龙江省[6-9]。黑龙江省属于寒温带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10-13],是寒地稻作主要栽培区域,在国家水稻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显著,是全国最大优质粳稻主产区,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13,14]。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充分发挥黑龙江“压舱石”的作用,重点推广新型早熟多抗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尤为紧迫[15-19]。本文简述了龙垦2002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抗性情况及配套栽培技术等,以期为龙垦2002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20-23]。

1选育过程

龙垦2002是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北大荒垦丰(佳木斯)水稻科技有限公司选择以黑龙江省早熟优质品种龙粳40作为母本,龙粳40/龙粳39的F1代为父本,经海南杂交F0代,佳木斯F1代,再到南繁加代,后期系谱方法选育而成[24-28]。其中龙粳39为早熟高产型水稻,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子粒饱满的突出特点[29,30]。2017~2018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垦区区域试验,同时进行抗病、耐冷等相关鉴定和品质分析,2019年参加生产试验。2020年通过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垦审稻20200010,同年完成引种备案试验。

2特征特性

2.1农艺性状

龙垦2002为普通粳稻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0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400℃左右。该品种主茎11片叶,株高99.1cm左右,穗长14.3cm左右,椭圆粒型,每穗粒数92粒左右,千粒重26.8g左右。该品种株型收敛,剑叶上举,叶色浓绿,秆强抗倒,结实率高,适种面积广[31]。

2.2抗性表现

龙垦2002在2017~2019年的抗病接种鉴定结果均为叶瘟0~1级,穗颈瘟0~1级,较CK(龙粳31)有较为明显的提高,3年耐冷性鉴定结果为处理空壳率10.7%~21.2%,与CK(龙粳31)基本处于同一抗冷水平。符合黑龙江省水稻审定标准。

2.3品质表现

龙垦2002的2年品质分析结果为出糙率82.5%~83.4%,整精米率69.4%~70.2%,垩白粒率1.5%~8.0%,垩白度1.0%~2.2%,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5.34%~18.0%,胶稠度77~77.2mm,粗蛋白(干基)7.93%~9.17%,食味品质评分为80分。结果表明该品种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二级。

3产量表现

3.1区试试验

龙垦2002连续2年参加区域试验,各点次均增产,其中2018年建三江点次异常,数据未采用,其它点次正常。2017年,龙垦2002在9个点次,平均千粒重为28g,平方米穗数为536.3穗,产量为9557.4kg/hm2,较对照品种CK(龙粳31)增产比达6.3%,其中查哈阳农场产量最高,垦丰佳木斯站增产最明显。2018年8个点次,平均千粒重为25.9g,平方米穗数为582.7穗,产量为9144.1kg/hm2,较对照品种CK(龙粳31)增产5.8%。该品种连续2年17点次平均产量为9350.8kg/hm2,较对照品种CK(龙粳31)增产6.1%。

3.2生产试验

龙垦2002在2019年参加生产试验,多点试验平均产量为8721.6kg/hm2,较CK(龙粳31)增产7.9%,其中在二九〇农场产量最高,较CK(龙粳31)增产13.1%,在八五四农场产量最低,较CK(龙粳31)增产4.6%。

4栽培技术要点

4.1适期播种

严格掌握播种期,当外界气温稳定通过5℃以上时播种,最佳播种期为4月15~20日。三膜覆盖(大棚模、小棚模、地模)可适当提早。智能机械播种,严格控制播种量。机插中苗,播芽谷125g/盘。

4.2移栽

在4月下旬做好泡田、整地等工作。在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2℃左右开始插秧,最佳插秧期为5月15~25日,秧龄30~35d,插秧规格为30cm×12cm,每穴5~6株。

4.3施肥

一般施用纯氮100kg/hm2,氮∶磷∶钾=2∶1∶1.5。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按基肥、穗肥分别施入,基肥60%、穗肥40%;氮肥施用方法为基肥∶蘖肥∶调节肥∶穗肥=4∶3∶1∶2。根据水稻秧田实际情况及水稻长势,合理增加硅肥和叶面肥施用。

4.4水分管理

采用“干湿交替”的方式进行水层管理,分蘖末期注意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7月下旬注意温度变化,做好“深水护胎”准备,确保安全生产。

4.5收获

当水稻95%以上的粒颖壳变黄、2/3以上穗轴变黄、95%的小穗轴和副护颖变黄,即黄化完熟率达95%以上进行收割。

作者:李丹丹 曲红岩 赵洋 李晓蕾 蔡永盛 单位:北大荒垦丰(佳木斯)水稻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篇2

1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的技术要点

1.1绿色水稻种植区域选择

绿色水稻生产要选择生态环境好、无空气污染、土壤肥沃、地势平坦、病虫害发生率低、具备灌溉排灌条件、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的区域。徽县在2011年12月通过了原甘肃省农牧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适宜绿色水稻种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部浅山丘陵区,包括城关镇、银杏镇、伏家镇、栗川镇、江洛镇、榆树镇等乡(镇),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2/5,平均海拔在1100m以下。伏镇河发源于江洛镇和榆树乡,水质优良无污染,高于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河水流经伏家镇、栗川镇,经银杏镇、大河镇流入嘉陵江,是种植水稻主要的灌溉水源。

1.2选用高产抗逆优质良种

根据不同区域的土质、天气环境、地力条件等因素,选择高产、优质、抗逆抗病性强的早熟或生育期适中品种。推荐主栽品种主要有辽丰、隆兴、单垦、香稻、宁粳等。通过连续2年的试验种植,新引进的品种秋然(早熟)、绿旱1号、长粒香的表现优于当地平均水平,因此也可推荐种植。此外,在湿润低洼的田块还可推荐种植旱稻。

1.3适时育秧,培育壮苗

徽县是一季稻区,采用旱育秧方式培育秧苗,提倡适度提早播种,将秧龄控制在30~35d。一般进入4月中旬,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时就可播种。旱育秧技术重视秧苗地上地下同时发展,注重培育秧苗根系,提高了秧苗素质,增强了抗逆性和抗病性,培育的壮苗耐寒力强,生长健壮,移栽后无缓苗期,早发快发。

1.3.1大田整耕,苗床准备上茬作物收割后及时进行深耕晒田,推荐采取秸秆机械还田翻耕措施,促进营养成分和土壤相互融合,并增加土壤通透性,田块应耙细耙平,整洁平整。根据地力条件,底肥施农家肥22500kg/hm2或45%水稻专用肥(20∶13∶12)600kg/hm2。为增加秧苗移栽适应性,缩短缓苗期,推荐就地在大田起育苗床,将床土精细整理,土层要求土质肥沃、深厚平整、疏松透气。播前分2~3次浇透床土,将少量过筛细土与秧肥充分混合均匀后撒入苗床。1.3.2种子播前处理选用25%咪鲜胺(1ml浸种1~2kg,浸种12h)或者1%的石灰水(浸种2~3d)对种子进行消毒,提高种子的抗性。播前对种子进行破胸催芽,温度控制在30℃进行,然后摊晾晒种,提高发芽率。1.3.3适量播种,确保苗数合理密植匀播,一般用种量为120~150kg/hm2。根据土壤肥力、不同品种、当地种植习惯密度、适宜的苗株距等确定苗数用量,秧苗的面积应与大田的面积比为1∶100左右配置,确保苗数。将种子均匀撒播在苗床上,覆盖消毒细土,以盖住种子为宜,不能过厚,再覆盖地膜,外层小拱棚覆盖,用细土压实四周。1.3.4苗床管理,培育壮苗播种至出苗前期以保温、保湿为主,保持棚内温度在30℃左右,湿度控制在90%以上。秧苗现青后及时撤除地膜,将棚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温度过高时及时将棚两头打开通风降温,保持苗床湿润,利于促进扎根立苗。一叶一心期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900g/hm2,兑水450kg/hm2进行喷雾,控制秧苗高度,促进扎根,增加分蘖,预防病虫害及烂秧,更好地促进秧苗合理均衡生长。二叶一心期开始将温度控制在20℃左右,注意观察温度变化,及时通风或半揭棚膜。膜内气温低于15℃或者遭遇寒潮要及时覆膜保温,以免发生冻害。三叶期开始炼苗,白天、晴天棚膜半揭或全揭,促进秧苗适应外界环境。秧肥可用腐熟的农家清粪随水追施,培育壮苗,增强秧苗抗性。

1.4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移栽前清理大田杂物,整细、整平田面,为提高移栽质量,移栽前1~2d留水泡田,进行泥浆沉淀,降低田块内的高低落差。在耕地后,对杂草发生严重的地块,可用60%的丁草胺进行化学除草。秧苗5~6叶时开始移栽,适时移栽,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光温条件,促进秧苗低位节分蘖率,提高结实率,培育大穗。一般中等肥力稻田21万~27万穴/hm2,每穴2~3粒谷秧苗,根据实际操作,肥田早栽宜稀,薄田可合理增密,增加稻田总体产量。

1.5科学管理,构建高产群体

移栽后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和苗情长势,结合实际生长情况对缺苗、稀疏的地块及时补苗,按苗情分类管理,全面落实科学管控措施,促进秧苗早发、培植壮苗。

1.5.1合理配方施肥,加强肥料利用率绿色水稻的施肥原则强调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以有机肥为主,结合专用肥,补充施用速效化肥。对水稻施肥时,基肥的施入量一般为需肥总量的60%~70%,剩下的肥料可以作为分蘖肥和穂肥分次追施,并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于灌浆期进行叶面施肥。底肥要“施足、施深”。有机肥、专用肥或者磷肥都可作为底肥使用,施用有机肥22499kg/hm2,或45%水稻专用肥1200kg/hm2,或45%氮、磷、钾复合肥450kg/hm2+碳铵600kg/hm2。在深翻耕田后、耙地整地前,将肥料均匀撒施埋在地下10~15cm,深施能减少硝化作用和分解发挥,保证肥料被土壤充分利用,降低肥料损失,并促进水稻扎根。分蘖肥要“早施、准施”。在移栽后7~10d,可以结合除草追施分蘖肥,施有机肥1500kg/hm2或尿素105~150kg/hm2,追施在根部周围,促进水稻分蘖早生快发。过1周以后进行观察,并对弱苗进行二次补施,促进苗情转化,平衡全田生长。穂粒肥要“巧施、精施”。根据追肥的作用和时间,在出穗前30d施尿素150kg/hm2+钾肥75kg/hm2或45%复合肥225kg/hm2,此时施加的是促花肥。过10d再追施尿素105kg/hm2,有减少颖花退化的作用,这是保花肥。穗粒肥还应按苗情施用,前期底肥充足、生长旺盛、苗数偏多的田块减少氮肥施用,防止疯长倒伏。因苗情弱小,僵而不发,群体不足的田块,要尽早追施且要加大施肥量。1.5.2科学灌溉,合理管水干湿交替,适时搁田,促蘖强根。移栽时在20~30mm浅水中栽秧,在50~60mm深水处护秧立苗。在返青分蘖期进行浅水湿润灌溉,分蘖初期大田水层保持在20~30mm,便于提高表层水温和土温,以促进早分蘖、多分蘖,争取较多大穗。一定要密切关注苗情发展,当全田总颈蘖数达到预期高产目标数量的80%时,及时指导农民开始脱水晒田,多次轻晒,促进通风培气养根、壮杆保叶养芽,抑制无效分蘖、防止旺苗田、烂泥田,总茎蘖数不超过450万个/hm2,营养生长过旺要重晒,晒到田边发白,田间叶色挺起褪淡,白根上翻为宜;发苗不足的田块,适当推迟搁田,适度轻搁,在分化期前全部结束搁田。孕穗至抽穗期田间始终保持浅水层,齐穗后1周至灌浆期田间以湿为主,进行干湿交替灌溉,保持根系活力,成熟前5d自然落干田水,防止断水过早导致叶片早衰。

1.6农药减量控害综合防控

绿色水稻种植要求以不施用或尽量减少农药用量为最佳。农药减量控害综合防控技术是采取农业、生态、物理、生物等各种综合措施防治农田虫害的一种技术,可有效降低水稻病虫害发生为害程度。根据植保部门预测预报,适时精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控制病虫危害,组织集中连片区域开展统防统治,可达到农药减量增效目的。

1.6.1农业防治

包括选用抗(耐)性品种;提倡集中连片种植;翻耕灌水杀蛹,降低虫源基数;壮苗栽培,宽行稀植,增加水稻群体通风透光性,构建高质量群体;降低氮肥使用量,增施磷钾肥,提高水稻抗逆性。

1.6.2生态调控

包括在稻田道路两侧种植诱虫植物香根草,减少螟虫在水稻上的着卵量;在田埂种植大豆或草花等植物,保护黑肩绿盲蝽、蜘蛛等捕食性天敌和赤眼蜂、缨小蜂等寄生性天敌;在田埂保留禾本科杂草,为天敌提供栖息地,构建稻田生态系统,发挥自然控制的作用。

1.6.3理化诱控

包括物理阻隔育秧,育秧期采用20~40目防虫网全程覆盖,阻隔灰飞虱和白背飞虱,还可预防病毒病;性诱剂诱捕二化螟,集中连片使用性诱剂诱捕二化螟雄性成虫,诱捕器放置高于水面60~70cm,平均放置15个/hm2,选用长效性诱剂,每隔50天更换1次。

1.6.4科学用药

包括播前种子处理、药剂拌种,移栽前带药下田。播种前药剂拌种可防控白背飞虱、灰飞虱和稻蓟马。生长前期尽量不施药,水稻倒三叶抽生期和水稻剑叶抽出的这两个关键节点做好药剂防治。水稻倒三叶抽生期用药主要防治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和稻飞虱等。水稻剑叶抽出时用药,重点预防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等。

1.7适时收获

水稻成熟即可进行收割,不可过早或过迟。收获过早稻米口感欠佳,加工容易碎粒,应适时早收,抓住当地新米上市价格居高的机会,及时销售。收获后的稻谷不易暴晒,要通风贮存,防止受潮。

2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措施

2.1调整产业布局,推动绿色发展

徽县积极调整产业布局,把发展绿色水稻、扩大种植面积、促进水稻产品升级、产业升级列上重点工作清单。将城关镇、银杏镇、伏家镇、栗川镇、江洛镇、榆树乡等6乡(镇)纳入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建设区,争取项目资金,实施水利配套工程,使灌溉用水达到灌溉条件和标准,为进一步开发当地稻田面积,扩大稻米的生产潜力,促进产业化发展铺好路。

2.2建立示范基地,探索新型模式

徽县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化肥减量增效、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融合示范等项目的实施,在江洛镇、伏家镇、栗川镇建立了千亩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示范推广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持续开展试验研究,筛选适宜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和新型种植模式。

2.3打造绿色品牌,引领优质价格

徽县一直致力于绿色水稻产业发展,依靠品牌优势,打造纯天然健康食品,大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在江洛镇游龙村,以山泉水为水源,经再造水田流转整理,以原生态种植模式恢复濒临灭绝的徽县“游龙贡米”纯正的天然品质和口感。在加工过程中不抛光、不色选,不加任何添加剂,使得大量的营养和膳食纤维得到保护,使这一历史品牌仍以原生态传统种植加工的优良品质面世。目前研发生产的“原丰霸田”游龙贡米和具有保健作用的“游龙糙米”受到广泛好评,市场前景良好。

2.4吸引能人大户,发展订单生产

充分利用优质稻地资源,采取“基地+企业+专合组织(种植大户)+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与企业、公司挂钩,吸引专业合作组织、生产大户和种田能手,签订种植协议,发展订单生产,开展集约化种植,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逐渐形成规模,吸引更多的农户加入到这项产业的发展中来。

2.5强化宣传培训,引导观念转变

利用电视、广播、微信等媒体,大力宣传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乡(镇)、集市和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和实地指导,并为种植户免费发放良种、肥料、农药机械等物资,引导农户转变观念,尝试绿色水稻种植,让水稻产业真正变成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2.6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徽县持续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旨在营造社会环境,改善轻农现象,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生产能力,并不断扩大培训群体的范围,尤其是种养大户及头脑灵活的示范户等。统筹利用好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提升培训质量,保障农民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3结束语

发展绿色水稻产业,应用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是核心,要进一步提高对栽培技术的重视,加强对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技术推广手段,促进水稻产业化发展进程。

作者:刘爱红 许晓慧 梁琼 单位:甘肃省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篇3

1基本情况

乐至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沱、涪两江分水岭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部略有突起。全县大部分区域海拔400~450m,最高海拔558m,最低海拔295m。地形地貌较复杂,属构造剥蚀成因的丘陵地形,境内群丘林立,漕地棋布,沟谷纵横,形成“山中有盆,盆中有山”的奇异地貌,中丘区占全县面积的64.6%。乐至县年均气温16.8℃,≥10℃有效积温5193.4℃,年日照时数1264.4h。水稻是乐至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达1.40万hm2,总产达10.5万t,水稻生产对稳定粮食安全意义重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水稻机插秧应运而生。据统计,2020年,乐至县有插秧机194台,水稻机插秧面积0.64万hm2,平均产量8182.5kg/hm2,较人工插秧增产729.0kg/hm2,省工节本增效达3万元/hm2以上。

2水稻机插秧优缺点分析

水稻机插秧技术栽插效率高、栽插秧质量好,用机械代替了人工,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对水稻生产节本增效、高产稳产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作用。

2.1水稻机插秧的优点

1)省秧田。机插秧育秧面积只需约人工栽秧育秧面积的一半,省秧田。2)提高栽秧质量。一是机插秧苗16.5万穴/hm2,较人工栽插(13.5万穴/hm2)增加3.0万穴/hm2,促进了水稻增产增收。此外,若秧田薄膜管理不到位可导致烧苗,肥水管理不到会出现于枯和肥害,病虫害预防不到位会发生立枯病、青枯病害。二是机插秧有利于秧苗早发,为高产打下基础。三是宽行密植,能充分利用温光资源,满足高产栽培要求。3)省工增效。乐至县区域内主要选择的四行手扶式步行插秧机,每小时可插0.13hm2,较常规人工栽插省工60个/hm2以上,省工节本增效4800元/hm2以上。

2.2水稻机插秧的缺点

一是若育秧质量差,会导致漏插20%以上,同时会出现播量不匀、盖土不均、秧盘和底土接合不严等现象,影响水稻产量。二是机插秧容易伤苗、露苗。三是秧龄弹性小,仅25d左右。四是整田要求平,水深需3cm左右,不好把握。

3水稻机插秧

3.1育秧前的准备

1)秧田准备。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背风向阳、交通方便的两季田或浅泥脚的冬水田作秧田,不要选择冷浸的冬水田作秧田。秧田∶大田比例宜为1∶(80~100)。根据播种时间提前3~5d精做秧板。秧田的苗床厢面宽1.6~1.7m,长度视需要和地块大小确定,一般不超过10.0m,秧板之间秧沟留宽30~40cm、深5cm。秧板面达到“实、平、光、直”。秧池沟深40cm,围埂平实,埂面一般高出秧床15~20cm,开好平水缺。2)种子准备。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的品种,如宜香优2115、F优498等,用种量18.75kg/hm2。浸种时必须使用浸种药剂,如使用25%使百克1mL兑水3L,浸种1kg,浸泡48h,再用清水洗净浸泡1d。浸种时间随气温而定,一般1~3d。3)育秧材料准备。一是育大田的机插秧需准备专用育秧盘330张/hm2(规格580mm×280mm×25mm)。二是用2.0m宽农用薄膜67.5m/hm2。三是用长2.0~2.1m竹片105根/hm2。

3.2秧沟泥育秧

1)消毒。装秧沟泥时,每22个秧盘用65%敌克松20g兑水3L对秧板和软盘进行消毒,防止水稻青枯病发生。2)顺次铺盘。为充分利用秧板和便于起秧,每块秧板横排两行,依次平铺,紧密整齐,盘与盘的边要重叠排放,盘底与床面紧密贴合。3)施肥。每330个秧盘用水稻育秧壮秧剂15kg,将其均匀地撒入秧沟中。切忌施用尿素、碳酸氢铵和复合肥等。4)匀装秧沟泥。在播种前1~2d,将搅拌好的泥浆舀入已铺好的秧盘内至盘满,泥浆的粘稠度在49%左右为宜,抹平,经沉实后,盘内泥浆厚度应保证在1.8cm。待泥浆收旱时(一般为次日)播种。5)精量播种。在播种前12h捞出浸泡好的种子。播种时按秧盘称种(以浸泡后总重量除以总秧盘数,可知每盘应播稻种重量)。为确保播种均匀,可以每厢为一组进行播种,播种时要做到分多次细播,力求均匀。6)匀撒覆土与盖膜。播种后均匀撒盖细土,覆土厚度为0.3cm,以盖到种子70%左右为宜。盖完后再用65%敌克松兑水进行喷雾,视干湿度确定盖膜,盖膜时2张秧盘用1块竹片。在选择盖土时应注意,一是不要选择喷施除草剂的土,喷施除草剂的土作盖土会影响种子的出苗率;二是不能用岩土,因岩土保温保湿效果不好,遇高温时易烧苗;三是盖土最好选择菜园土,所有盖土应经0.3cm的目筛过筛。

3.3苗期管理

1)高温高湿促苗。水稻播种后需经一段时间保湿保温,保证出苗整齐,一般在4d左右立针,该时段当棚内温度超过35℃时,揭开苗床两头膜通风降温。未立针之前原则上不宜揭膜,如果为4月中旬播种的,晴天应在上午10点前揭开苗床两头膜通风降温,傍晚时应及时盖膜。4d过后,视天气情况和温度高低进行管理,若是阴天就不揭膜;若是晴天温度高就要揭苗床两头膜或中间以防止烧苗;若温度高秧沟里没水应及时灌满沟水,以达到以水控温的目的。2)及时炼苗。揭膜炼苗时间视当时气温而定,一般在2叶1心、最低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揭膜炼苗。揭膜原则为,先揭两头,后揭两边,后期将四周薄膜固定在竹片上,有利于降温,避免太阳直晒和淋雨,插秧前视秧盘泥湿度揭膜炼苗,便于好起秧好机插。3)科学管水。做到以湿为主,达到以水调气、以水调肥、以水调温、以水护苗的目的。在立针至2叶1心期间,厢沟满沟水,表土保持湿润不发白;以后厢沟保持半沟水,以利盘根。晴天中午若秧苗出现卷叶,厢面需保持薄水护苗,雨天放干秧沟水;早春育秧遇到较强冷空气侵袭,要灌水护苗。移栽前3~5d控水炼苗。

3.4大田栽培

1)整田。水稻大田栽前耕整,是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中一项重要内容,一般包括耕翻、灭茬、施肥、碎土、耙地、平整等作业环节。机插秧采用中、小苗移栽,对大田耕整质量和基肥施用等要求相对较高。耕整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栽插质量,而且关系到栽插的秧苗能否早生快发。因此,机插秧大田精细耕整十分重要。耕地质量总体要求:旋耕深度10~15cm,犁耕深度12~15cm,不重不漏;田块平整无残茬,一块田内高低差不超过3cm,表土软硬度适中,泥脚深度小于20cm;泥浆沉实达到泥水分清,泥浆深度5~8cm,水深1~3cm。2)栽插时间。机插秧移栽以秧龄25d左右、叶龄3.5~4.0叶、苗高12~15cm为宜。3)栽插规格。选用“久保田”等高性能机器进行栽插,栽插规格为30.00cm×(16.67~20.00)cm。4)施肥。选用总养分40%复合肥(N∶P2O5∶K2O为26∶8∶6)525kg/hm2左右或45%复合肥(N∶P2O5∶K2O为29∶9∶7)450kg/hm2左右,实行底肥一道青,于耕地后全田均匀撒施,施后1d后栽插。5)水分管理。实现浅水栽插、薄水分蘖,当全田总苗数达到195.0~225.0万苗/hm2左右时开始排水晒田;控制分蘖后,灌浅水3~5d再排水进行第二次晒田,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幼穗分化至抽穗扬花期浅水2cm促大穗;灌浆结实期干干湿湿交替灌溉,养根保叶促粒重。6)除草。根据杂草发生情况,在分蘖期进行1~2次人工除草。移栽返青成活后,用20%锄王450~675g/hm2,拌细土300~375kg/hm2撒于田间除草。7)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根据县植保站病虫预报,一旦发现有立枯病发生,立即喷施6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5月中旬防治一代螟虫,7月上、中旬防治二代二化螟、三化螟,每公顷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mL或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40mL等。三是移栽返青成活后,每公顷用53%苯·苄可湿性粉剂750g,拌细土300~375kg撒于田间除草。

3.5水稻收获及储藏

1)适时收获。稻谷必须充分成熟(籽粒饱满后)再收获。稻谷成熟度达到85%~90%时(85%~90%谷粒黄化)收割,边收边脱。2)晾晒。稻谷耐高温性差,要避免高温曝晒。若曝晒,爆腰粒多,加工成大米后,碎米多、出米率低、成色差。因此,如在日光下暴晒稻谷,要摊稍厚一些,特别是在水泥地晒时,要勤加翻动,以防局部稻谷受温过高,而影响稻谷品质。稻谷含水量在13%以下即可安全储藏。

4结语

乐至县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的运用推广,不仅提高了水稻栽插质量、水稻的产量和种植效益,而且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省工节本增效。

参考文献:

[1]龚江洪,刘开燕,黄岗,等.“在机插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对产量的影响”.[J]四川农业科技,2018(06):41-44.

作者:唐兰英 李远鸿 李云 刘存涛 单位:乐至县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