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财务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2 17:49:26

中小企业财务论文

中小企业财务论文篇1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中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财务战略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研究。

(一)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人们才逐渐接受公司财务与战略管理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并有选择地应用于实践。80年代以后,随着企业经营环境和管理要求的不断变化,企业财务战略研究的对象已经从单纯的筹资、投资、营运以及股利分配等转向企业的资金流动。财务战略最先是在战略管理的职能层次中被提出并随后在战略管理的战略实施阶段被加以研究的。如:哈利森(E.FHarrison)和约翰(C·HJohn)认为:财务职能因其控制着企业经营战略所需要的最重要资源之一—资金—而在组织中具有战略地位,并在其著的《组织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出了“财务战略”一词,并且把财务战略定义为:企业为配合其发展与竞争战略的实施而须提供的资本结构与资金的计划,该计划包括一系列的财务决策,如合适的负债杠杆、资金来源、资金计划、资金与费用预算、各利益相关集团的财务利息以及股利政策等。美国著名战略管理专家纽曼(W.H.Newman)指出:在制定关于资本运用和来源的战略时,最需要关注的是现金流量。英国学者卢斯·班德(R·Bender)在其《公司财务战略》一书中将财务战略定义为“企业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其总体竞争战略而募集所需资本,并使这些资本在组织内有效地运用和管理,是企业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此外,卢斯·班德还在该书中探讨了企业所处的阶段特点,阐述了与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相对应的最优财务战略,建立了财务战略分析模型,强调了财务战略的实际作用。DavidAllen(1991)在《财务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出战略财务管理是“管理者为寻求实现其战略目标而设计的一套战略管理系统,从而保证企业财务状况长期、稳定、健康发展。”JohnEllis(1993)在《公司战略与财务分析》一书中将财务战略分析作为全书一个重要部分,从会计角度对公司战略进行了分析。TonyGrounds(2002)所著的《公司财务战略》从价值的角度对财务战略进行了分析论证。

(二)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国内对财务战略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侯龙文(1993)在《企业财务战略研究》,首次分析了财务战略的内容和性质,归纳了12个方面的财务战略。刘志远教授(1997)在《企业财务战略》一书中给出了财务战略的定义---“为谋求企业资金均衡有效地流转和实现企业战略,为增强企业财务竞争优势,在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对资金流动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资金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谋划,并确保其执行的过程。”陆正飞教授(1999)在《企业发展的财务战略》一书中认为财务战略是“对企业总体的长期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财务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魏明海(2001)在《财务战略——着重周期性因素影响的分析》一文中采用的财务战略概念是“在企业战略统筹下,以价值分析为基础,以促使企业资金长期均衡有效的流转和配置为衡量标准,以维持企业长期盈利能力为目的的战略性思维方式和决策活动。”贾旭东(2003)在《现代企业财务战略研究》一文中认为,财务战略应定义为:财务战略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以企业总体战略为指导,以价值分析为基础,以保证企业未来长时间的资金均衡,有效流转和配置为标准,以维持和提高企业长期盈利能力为目的而制定的企业财务管理的战略性方针和原则。刘安(2004)在《成长型企业财务战略》中把财务战略定义为:在企业总体合作与竞争战略目标的指导下,以实现企业资金均衡有效的流转和合理配置为基础,以维持和提高企业长期盈利能力为出发点,为实现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而从全局角度做出的一种战略性财务决策。

三、中小企业财务战略选择研究的意义

中小企业财务战略是以企业长期发展为目标,能够根据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制定出用于指导企业资金均衡有效运动的战略管理规划,也是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财务战略的制定需要考虑中小企业内外部环境等很多方面的因素来制定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财务战略,灵活地将企业财务战略的相关思想和理论应用到我国中小企业上,这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本文研究的意义如下:

(一)财务战略的制定使得中小企业更加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和实力弱,内外部环境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非常明显。如果中小企业没有制定长远的财务战略,那在遇到内外部环境急剧变化时就显得力不从心,这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非常不利。财务战略的制定能让中小企业在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从而制订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目标与方法,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保障了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

(二)财务战略的制定能够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

财务战略的制定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发挥企业财务方面的优势,增强企业财务方面的竞争能力。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资金相对比较匮乏,这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中小企业要实现快速的发展,就必须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财务战略。在财务战略的指导下,中小企业就可以更好地利用好企业有限的资源,促进企业的发展,从而慢慢在市场中让企业提升竞争优势,使中小企业能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

中小企业财务论文篇2

一、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会计工作目标定位的不明确

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都制定了中小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与财务报告规范,以加强中小企业会计管理。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确定,不仅直接涉及会计规范的价值取向和会计方法程序的选择,同时也有利于会计目标理论体系的完善。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在规模、组织结构和资金来源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别,这些差别导致中小企业会计信息需求发生了一些变化。

(二)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

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都是以股份制企业或上市公司为背景制定的财务会计规范,与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生产模式和资金运行的模式差异较大,再加上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研究和制度建立上的缺位,财会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限制,使中小企业的财会人员,不可避免地陷入选择适用性财务会计制度的困惑。

财会人员的双重受托责任,源自于委托关系,他要求财会人员同时维护所有者和经营者双方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履行核算控制和监督经营者的双重责任。按照我国现行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国有中小企业、集体企业、个体企业、乡镇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等均属中小企业之列,他们中的大多数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却浑然一体,企业所有者自行管理企业,也就是企业不存在委托关系。财务会计人员只接受所有者委托,监督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有无偏离原定的企业目标,确保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此时,却仍要求财务会计工作代表利害关系各方,保证为所有利害关系人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实践证明是不现实的,这是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又一困惑。

中小企业在会计制度方面正面临着漠视相关法规和制度,对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同时还存在由于受到规模、财力和人力的限制很难进行内部控制,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要构建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中小企业老板必须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进行必要的投资,聘请高质量的会计人员,会计出纳必须严格分人管理,控制资金风险。

二、针对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中小企业财务论文篇3

 

一、中小企业及财务负责人的含义

(一)中小企业含义

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2003年2月19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发布),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二)财务负责人含义

财务负责人,目前在会计法、公司法、税收征管法等法律中尚无明确定义。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从这里可以看出,会计机构负责人的任职条件较一般会计人员从业资格更加严格。这主要是由会计机构负责人的地位和职责所决定的。 二、财务负责人应当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认真研究财务负责人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对中小企业有深刻意义。财务负责人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负责会计核算

财务负责人应根据国家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制定本企业适用的会计制度。国家的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只是一个共性的框架。企业有自身经营的特点。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制定企业适用的会计制度是财务负责人的基本职责:

(1)确立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模式。这是影响企业核算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有哪些数据需要归纳、总结、提炼,财务部门就应该根据管理需要设置独立的核算账户和分析体系,以适应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

(2)谙熟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特别是劳动、工资、税务、外汇管理、重要的优惠政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会计账务处理。

(3)强化企业数据分析能力。表现在数据的统计上,很多细节数据需要统计出来供管理者参考。

在会计核算上尤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会计核算的及时性;二是企业经营及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性。

(二)深化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的目标是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中小企业的流动资产一般就是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主要是房屋和机器设备;投资很少。基于以上特点,财务负责人在资产管理上的目标应该是:①货币资产的高效使用和快速收回。②财务负责人应该重视存货的周转财务论文,存货价格变化频繁时需要提醒企业负责人谨慎决策,财务上核算存货的出库成本应该做合理选择。③应该重视固定资产的投入可行性研究,结合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投入,研究是否会因为固定资产的投入使企业现金流量枯竭。

(三)严格资金管理

⑴筹资。中小企业的筹资渠道主要有:银行信贷资金、内部职工集资、外部企业及个人的资金融通及新发展起来的债务工具融资等。

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筹资的临界点。二是谨慎性筹资。⑵资金营运

财务负责人主要通过资金预算的方式控制营运资金的管理。

⑶投资

财务负责人往往负责处理短期投资,对长期投资财务负责人一般只是参与,基本上不起主要作用。

⑷股利分配

财务负责人管理的空间非常有限。中小企业的股利分配一般比较简单。

(四)规范税务管理

⑴正常的税收核算、申报管理、培训学习。这些都是企业的税务管理日常工作。

⑵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在企业完全符合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下用好税收政策。

⑶搞好税收筹划。税收筹划的要点是合法性、合理性。⑷税收政策的研究、预测。

⑸税收风险控制。

(五)挖掘成本管理

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是一个难点。主要原因是财务负责人一般在会计核算和税收的筹划上功力相对较深,而在成本管理上的功夫相对较弱,这种弱点就映射到财务管理上。财务负责人在成本管理上的作用表现如下:

⑴透彻理解全面成本管理的概念。

⑵克服成本核算上的难点。在成本核算方面比较好的思路是:设计适合企业自身的核算模块运用电算化核算

⑶在成本分析上做有益探索。

⑷成本绩效考核。这也是财务负责人在成本管理上最头痛的事。

(六)落实内部控制管理

内部控制一般目标:促进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促进维护资产安全;促进提高信息报告质量;促进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企业发展战略。

内部控制的应当遵守五项原则: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和成本效益原则。上述内部控制目标中发展和资产安全是中小企业的主题,制衡性和成本效益原则是主要原则。财务负责人应该在此方面发挥主导积极作用,和企业其他部门一起制定出一套既有效又高效运转的内部机制。在内部控制上财务需要和监督、审计部门协作。

(七)严格绩效管理

财务负责人应该积极参与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设计。

(八)深入沟通协调。两个方面:

一是对外的沟通。与银行、税务、财政、审计、工商、外管、劳动管理等方面。

二是对内的沟通。一是与财务部门内的沟通协调,其次是与财务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沟通协调,再次就是与企业领导人的沟通。沟通的出发点是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甚至是不违反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如何使企业的效益最大化。沟通的主要内容是:执行的企业的规章制度;执行的国家法律法规;财务管理的理念;执行的财务会计制度;技术部门、经营部门的技术和知识;市场行情。沟通的出发点是本着做好本职工作、整个企业一盘棋的思想,如何使企业效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

三、财务负责人的应对措施

为适应企业的上述需求,财务负责人应该确立以下应对措施:

(一)树立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理念。

企业的理财理念应该是股东权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围绕这个概念,很多实务就比较容易把握尺寸。

(二)树立现代成本管理理念。推行全面成本管理。全面的成本管理理念涉及全员、全面、全过程管理。

(三)树立开拓创新精神。学习和创新是财务工作中永恒的主题。

(四)守法经营,合理理财,是财务工作的出发点。

(五)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的手段管理财务。如何迅速获得这些信息,利用计算机管理手段就是一个便捷途径。因此使财务工作数据化程序化是财务工作成败的关键。

中小企业财务论文篇4

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一般是合伙投资,资金多是业主家庭自己积累或向亲朋好友借的,这使得企业的资金规模受到很大的限制。而这些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又不健全,基本上还是非公开,信息透明度差,可抵押资产又少,使得的借贷信誉都大打折扣。我国的金融机构也没有面向中小企业贷款的政策优惠,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介机构又不健全,使得中小企业以贷款形式获得融资成本高,筹资不太容易。这些使得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导致企业规模较小,难以扩大发展。

2.财务管理的目标定位不系统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原动力,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中小企业的规模小,自有资金短缺,筹资困难,对于筹到资金的,又要面临还债的成本风险,企业经营中承受损失的能力有限,这使得企业经营活动偏重于短期,他们总是希望尽快的回收投资,利润最大化基本上是中小企业的唯一目标。大多数中小企业的领导者缺乏长期规划,追求短期利润形成,忽略了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制定。中小企业的管理能力相对缺乏,而他们为求得尽快收会投资又需要积极地投资,能力的缺乏使得企业投资往往显得很盲目,投资方向把握不准。造成很多企业不但收不回投资,还落得倒闭的结果。

3.财务控制力差,监管力度差

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管理理念落后,对现资管理方法和资本增值方法了解不多,使得企业资金浪费严重。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财务管理人员的资本增值意识薄弱,经营活动中偏重于用现金交易,提早支取,延后结算,造成资金的闲置和浪费,损失利息收入和投资收入;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发生坏账呆账的风险加大。中小企业的竞争激烈,大多企业为了争取客户,采用赊账方式,但在催收措施上不力,造成发生呆坏账的几率加大;三是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周转缓慢。中小企业对存货的监管不力,没有规范适合的存货计划,使得存货有时占用资金较大有时又会发生存货不足的情况,影响资金运营效率;四是资产流失、浪费严重。企业定期盘存实施得也不到位,产品保管不力,资产丢失、损坏等时有发生。资金监管不力使得资金闲置、浪费严重,资金周转率低,降低了企业的获利能力。

4.财务管理人员思想观念落后,业务水平低下

企业管理人员大都还受制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经营权和所有权高度统一,企业的经营者同时又是所有者,企业管理权利集中,这种管理模式势必会影响财务管理的效绩。许多中小企业管理者认识不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对财务管理重视不起来,在机构设置上层次不清,权责不明确,财务管理混乱。同样的原因,受限于企业管理者本身管理能力不高,在对高素质高水平的财务人才聘用和培训上欠缺。财务管理人员还是老套的管理模式,现财方式、管理理念不了解,风险意识薄弱,业务技能不高,缺乏创新能力。这些都使得企业内部管理上职责不清,企业管理效率不高,缺乏创新。

二、解决中小企业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因此要全面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多方面的积极的改进措施。不仅要注重外部环境的改善,最重要的还是企业自身内部管理体制及方式的改革和完善。

1.创造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的政策环境

企业的运转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对符合条件且有发展后劲的中小企业,国家可适当放宽贷款条件,给与积极的金融支持。在此基础上,要支持设立商业性或互信用担保机构,完善信用方面的支持系统。缓解和分散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的金融风险,改进企业的筹资条件,使企业更容易筹到发展资金。

2.正确认识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和实现目标的保障条件的关系

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但最终目标的实现要有相关保障条件的配合。良好的财务状况是实现目标的条件和保障。但是良好的财务状况需要企业管理者协调好企业经营活动的各项关系,处理好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只有规划并实施好企业发展的长期战略,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和发展。此外,企业在投资前要实事求是的做好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调查分析市场情况,确定投资产品的可能产销情况,减少投资盲目性。

3.改变落后的财务管理观念,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主动的学习现代管理方法。企业在招聘财务人员上,要严格遵守《会计法》规定的人员上岗资格,及对财务管理人员经常进行在职培训,使他们能够尽快的更新观念,接受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人员管理体制,采用激励措施提高财务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定期进行业务考核,竞争上岗。

4.健全财务管理资金控制制度,做好各项资金进出计划

企业应做好资金的支出安排,尽量延长资金的增值时间,对购买物资所需资金尽量采取转账方式,缩短资金的闲置时间。健全产品赊销政策,组织一支高水平、高效率的清欠队伍,开展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清欠方式加强收款力度,减少坏账损失。要尽量准确的计算物资使用数量,做好物资购进时间、数量等的计划安排,使得物资库存量、进货量、使用量衔接起来。积极地开展清仓查储,定期盘存物资,减少超储和断料的情况发生,减少资金占用损失和物资丢失问题。

参考文献:

[1]何学红周海琼: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西部科技,2008,4,54~55

中小企业财务论文篇5

1.循环经济的内涵分析

循环经济这一说法,于19世纪60年代被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首先提出,她认为,在自然资源、人文社会和科学技术组成的宏观经济系统内,在销及生成废弃物的过程中,形成以保护生态为重点的资源循环型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生产低排放、资源低开采和高利用。其运行原则是“降低耗费、再利用、再循环”。降低耗费是在满足社会生产消费需要之后,积极应用先进的科技方法,转变社会公众的消费理念,极力降低投入的资源和物质资料的耗用量。再次利用,采用尽可能多次的或者是使用更多的方法来使用产品,进而达到减少消耗资源和环境污染;再循环指资源化废弃物,减少对废弃物的处理数量。

2.循环经济下财务管理的特点

(1)同时具有价值管理和行为管理的属性财务管理的核心是价值管理。财务管理是利用资本、收入、成本、支出等一系列价值指标来分析、衡量企业的资金管理和经营活动,对资金的融资、运营、分配等活动进行管理,以资金价值运动中所体现的经济内容来考核企业的业绩。因此,其基本属性为价值管理。还有协调企业内外部相关各利益方的权益冲突,财务管理是否能够控制和激励各相关利益方的行为,防止互相之间进行财务操纵和道德冲突,对企业财务绩效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因此财务管理也是企业行为管理的一种。(2)兼有“财”与“权”的管理能力现代社会是责、权、利的统一。“财”指微观经济组织的价值流;“权”指能够对资金、资本和经济运行实施指挥、调动的权力。从产权的视角看,单位产权的交易流动,其实质上相当于价值的流动,即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权责利和收益权的交换。产权流动的背后并不是人与资源间的关系,而是由于资源的存在和使用价值,致使人们彼此之间,对其相对应的权责利和收益权等权利进行交换的经济行为关系。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微观经营组织需要考虑好,如何做到尽职尽责,行使自身的权益权利、怎样促进资本保值增值的运作等内容。因此,对于财力资金,与权力权益,需要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3)循环经济下包括控制、决策等多样的工作手段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财务上的决策和资金预算执行中的控制。因为市场经济复杂多变,社会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因此,不管是盈利性微观经营主体还是非盈利性微观经营主体,其财管职能部门都需要依据外部环境的改变,对每个不确定因素要实时做出分析判断,为经营主体自身的决策提供详细、深入的资料,以作为决策和控制的依据。以上论述的内容主要反映了财务管理的决策功能。另外,其决策的方向对于微观经营主体的发展进程也产生直接影响。对于微观经营主体来说,其经营活动既是商品生产流通过程,同样也是资本保值增值和资金流通的过程。而商品的流通都会伴随着金钱的流通,所以通过管控资金收支的规模和结构就能有效的控制商品运动的过程。(4)具有独立行职权和服务管理的职能传统粗放型的财务管理与微观经营主体的经营管理活动是合为一体的,都侧重于为生产经营行为服务。现代的循环经济下的财务管理不仅挂钩于生产经营行为,还与金融市场相联系,形成了新的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理财经营活动,即资本运营要考虑企业外部化的问题。循环经济模式下的财务管理要考虑企业经营行为的外部成本,并将其内部化,计算收益率和财务成本风险等财务计算时,要将外部成本囊括进去,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出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财务决策。

二、传统粗放型财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1.传统粗放型的财务管理上的问题

传统的粗放型的财务管理存在多处可改进的地方,与循环经济的要求存在差距,例如,落实环保的发展战略并没有科学的组织结构进行保障;操作向导不明确;管理手段相对落后,与快速发展的信息环境相冲突;价值链、供应链管理等经营环节并没有结合循环经济的要求进行;绩效评价的标准为局部最优,没有考虑全局,资本流动机制不完善等等,以上问题对于实现循环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循环经济下制定的财务制度和目标不同于传统财务管理的目标,其不仅强调财务上的效益,同时还要兼顾环境成本对社会的影响。微观经营主体不仅应依法纳税,还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考虑到资源限制约束,要做到节约和合理耗用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环境改善,使微观经营主体持续发展同环境和谐相处。

2.会计理念上的问题

微观经营主体的经济效益核算是通过基础性的会计核算来反映。会计核算反映了微观经营主体的所有资产,和经营使用这些资源的权益关系,体现了微观经营主体的产权。会计核算反映了微观经营主体经过一单元的生产周期后,又开始新一轮的生产周期,但目前会计核算在反映资源的再利用和再造价值上,并不科学完善,主要反映的是一轮又一轮的投入产出的循环。目前会计核算单纯的反映经济效益,尚不能够详尽地反映在微观经营主体在经营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和相关损失,更无法体现环境污染给经济带来的代价,对于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没有科学的核算系统,产生的损失在企业风险中无形化。

三、循环经济下财务战略规划和管理

1.财务战略与企业战略相协调

着重关注企业的财务战略是否适应企业战略及二者的动态性,注意企业的现实的财务能力,注重与企业战略相协调的预期的企业财务能力的培养、形成和发展。培养财务人才,激励与凝聚财务人才的力量,使财务部门具有与企业的战略要求相匹配协调的财务技能。

2.树立新的成本管理思想

树立战略管理成本意识,即从战略的高度实现成本管理与控制。企业的成本管理需要多方面发展,构成一个企业系统的工程。重点强调整体与全局的发展,形成企业内部全参与,分析全过程,对成本管理进行全方位的控制的一个系统;发展宏观成本效益的理念,达到由传统的节约、节省转变为现代的效益观念;建立科技驱动型的成本管理理念,中小企业通过研发新产品、创新工艺技术、改进机器设备、提高员工素质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企业科学化管理,把降低成本和实现技术的进步有机的结合起来。

3.强化管理营运资金

对现金加强管理,留存一定数量的现金以备不足之需,确保日常资金周转灵活,避免由于经济波动和贷款困难给企业资金带来影响;设置科学的库存储备,施行到地理位置最近的地方进行采购及销售,以节约流通费用、交易费用;应收账款的管理系统应大力建立健全,采用科学的手段识别和控制风险;建立和完善营运资金的归口管理的责任制,清楚确认责任单位以及享有的权力、义务和责任,构建合理有效地、具有操作性的责任评级和奖惩制度,实现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率达到最大。

4.加强企业的财务预算

充分发挥预算文化的价值引导作用。企业的预算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引导作用,可以使员工对预算管理提高重视,切实地认识到预算管理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预算文化能够推动企业发展,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预算文化还具有行为导向的作用,使员工在日常生产销售过程中清楚了解企业的预算目标,努力实现企业的预算目标,使企业员工自觉执行预算管理,推动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盈利水平。

中小企业财务论文篇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强化自身内部管理,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纳税筹划(Taxplaning)是指纳税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事先进行筹划和安排,最大限度地利用税收优惠条件,选择最优的纳税方案,以达到税负最小化目标的纳税规划。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部分,其实质是依法合理纳税,最大程度地降低纳税风险,以求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具有合法性、合理性、筹划性、目的性等特征。纳税筹划不同于偷税、漏税、逃税或抗税,它是在不违法的前提下进行的。中小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它贯穿于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整个过程。现对中小企业在筹资、投资、经营三大方面的纳税筹划略陈管见。

一、筹资过程中的纳税筹划

筹集资金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先决条件,企业可以从多种渠道以不同方式筹集所需的资金。一般来说,从纳税筹划的角度分析,可将企业的筹资方式分为(1)负债性筹资(包括:向银行及非金融机构的贷款或企业借款、企业内部筹资、发行债券等)(2)权益性筹资(包括企业自我积累、发行股票等)(3)其他筹资(租赁、赊购等)三种形式。[1](P44)从纳税角度看,这些筹资方式产生的税收后果有很大的差异,这就需要进行筹资决策。在筹资决策中进行纳税筹划,有助于企业降低资金成本,优化资金结构,增加所有者收益。通常情况下,企业内部集资和企业之间拆借方式效果最好,金融机构贷款次之,自我积累效果最差。其原因在于内部集资和企业之间的拆借最容易使纳税利润规模分散而降低。就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筹资而论,发行债券比发行股票更为有利。这是因为,发行债券所发生的手续费及利息支出,依照财务制度规定可以计入企业的在建工程或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作为抵税项目可在税前列支,企业也就可以少纳所得税。而发行股票支付给股东的股利却是由税后利润支付的,比发行债券要多纳所得税。另外,租赁已成为中小企业实现节税筹划的重要手段。对承租人来说,租赁既可避免因长期拥有机器设备而承担资金占用和经营风险,又可通过支付租金的方式,冲减企业的应税所得额,减轻所得税税负。对出租人来说,出租既可免去为使用和管理及其所需的投入,又可以获得租金收入,此外租金收入按5%缴纳营业税,其税收负担比产品销售收入缴纳的增值税低得多。因此,企业筹资时在不违反国家经济政策的前提下,可通过税收筹划实现资金的筹措却又节税增资的目的。当然,应该注意到,在筹资决策的税收筹划中,有时税收负担的减少并不一定等于所有者收益的增加。因此,不能只关注筹资中的所得税,而必须以企业是否能获得税后最大收益作为选择筹资方案的标准。[2](P121)

二、投资过程中的纳税筹划

税负轻重,将对企业投资决策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在投资决策中的税收筹划,主要从投资方向、投资地点、投资方式及投资伙伴的选择等方面综合考虑,进行优化选择。(1)就投资方向而言,国家为了优化产业结构,在立法时对鼓励类和限制类行业制定了不同的税收政策。可投资国家鼓励类项目,借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减轻税负。(2)从投资地点来看,国家为了支持某些区域的发展,一定时期内对其实行政策倾斜,如对经济特区及西部地区的税收政策。根据不同的投资地点,也能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有很大的纳税筹划空间。(3)从投资方式来看,企业投资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指把资金直接投放于生产经营性资产的投资。如购置设备、兴建工厂、开办商店等。间接投资是指对股票或债券等金融资产的投资。税法规定,购买国库券取得的利息收入可免交企业所得税,购买企业债券取得的收入需缴纳所得税,购买股票取得的股利为税后收入不交税,但风险较大。这就需要企业进行权衡。直接投资涉及的税收问题更多,需面临各种流转税、收益税、财产税和行为税等。(4)从投资伙伴上来看,股份有限公司的营业利润除征企业所得税外,投资者分配的股息还需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合伙制企业的营业利润不交纳企业所得税,只交所分收益的个人所得税;外资企业中的紧密合作型企业,享受国家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而松散合作型企业,则部分享受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总公司所属的分公司,因其不是独立的法人,虽部分的承担纳税义务,但不能享受地区的税收优惠待遇,而子公司不仅可独立的参与市场经济活动,而且可以享受注册地区的税收优惠。[3](P205)

由于企业的经营目的不同,应该根据自身的状况,谨慎选择投资方向、投资地点、投资方式及投资伙伴,已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三、经营过程中的纳税筹划

经营过程中的纳税筹划是依照国家制定的财务政策所允许的收入确认原则、成本核算方法、计算程序、费用分摊、利润分配等一系列规定进行的内部核算活动。通过有效的纳税筹划,使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达到最佳值,实现减轻税负的目的。但是,企业财务政策一旦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故在选择财务政策上要有前瞻性。

1、收入结算方式的选择与纳税筹划

主要是通过对取得收入的方式、时间、计算方法的选择、控制,以达到节税的目的。具体表现在销售收入结算方式的选择。企业销售货物有多种结算方式,不同的结算方式其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不同。现行税法规定: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不论货物是否发出,均为收到销货款或取得索取销货款的凭据,以将提货单交给买方的当天结算;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以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的当天结算;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以货物发出的当天结算;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以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结算;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以收到代销单位销售的代销清单的当天结算。这样,通过销售结算方式的选择,控制收入确认和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可以合理归属所得年度,从而达到减税或延缓纳税的目的。[4](P132)

2、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与纳税筹划

存货计价方法不同,企业营业成本就不同,从而影响应税利润,进而影响所得税。根据现行税法规定,存货计价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平均法等不同方法。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纳税的影响是不同的,采用何种方法为佳,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物价持续上涨时,应选择后进先出法对存货计价,这种方法符合稳健性原则的要求,可以使期末存货成本降低,销货成本提高,从而减轻企业所得税负担,增加税后利润;在物价持续下降时,应选择先进先出法来计价,可以使期末存货价值较低,销货成本增加,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达到“节税”目的;而在物价上下波动的情况下,宜选择加权平均法或移动平均法,可以避免因各期利润变动造成企业各期应税所得上下波动而增加企业安排资金的难度。

3、折旧方法的选择与纳税筹划

由于折旧要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直接关系到企业当期成本、费用的大小,利润的高低和应纳所得税的多少。因此,折旧方法的选择、折旧的计算就显得尤为重要。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不同的折旧方法对纳税人产生不同的影响。如选择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等加速折旧法,可使得在资产使用前期提取的折旧较多,使得企业少纳所得税,起到推迟纳税时间和隐性减税的作用。延缓纳税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从国家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降低了企业的资金成本。在计算折旧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净残值和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由于新的会计制度及税法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这样企业便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对企业有利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来计提折旧,以此达到节税及企业的其他理财目的。对于处于正常生产经营期且未享有税收优惠待遇的企业来说,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往往可以加速固定资产成本的回收,使企业后期成本费用前移,从而获得延期纳税的好处。

4、成本列支、费用分摊的选择与纳税筹划

对费用列支,纳税筹划的指导思想是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列支当期费用,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减少应交所得税和合法递延纳税时间来获得税收利益。现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费用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在确认有关收入的期间予以确认。费用摊销时的确认,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直接作为当期费用确认;二是按其与营业收入的关系加以确认;三是按一定的方法计算摊销额予以确认。企业在计算成本时可以选择与已有利的方法。同时已发生的费用应及时核销入账。如已发生的坏账、呆账应及时列入费用,存货的盘亏及毁损应及时查明原因,属于正常损耗部分及时列入费用。对于能够合理预计发生额的费用、损失,应采用预提方法计入费用,适当缩短以后年度需分摊列支的费用、损失的摊销期。例如低值易耗品、待摊费用等的摊销应选择最短年限,增大前几年的费用,递延纳税时间。对于限额列支的费用,如业务宣传费业务、业务招待费等,应准确掌握其允许列支的限额,争取在限额以内的部分充分列支。

5、资产减值准备项目的纳税筹划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以提取的减值准备有八项,不得刻意多计提或计提不足。对于那些由于经营情况变化如原材料上涨、投资的股票债券升值、子公司业绩提升等原因引起相应准备的冲回,仍将按有关会计准则处理,并将冲回的准备计入当年的利润。但目前税法对各项准备允许扣除的数额并无具体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及时地、灵活地计提各项准备从而增加计税时的可扣除金额。[5](P138)

纳税筹划是一个企业走向成熟、理性的标志,是一个企业纳税意识不断增强的表现,但由于它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受到企业内部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需要企业的财务、供应和销售、企业管理等多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在企业纳税筹划的过程中,一定要树立风险意识,认真分析各种可能导致风险的因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风险,同时应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并致力建立一种协调融洽、诚信互动的税企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规避纳税筹划风险,节约税费支出,达到创造最大经济利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英法,王全福,宋惠玲.邯郸市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2):42-45.

[2]于反.中小企业如何合理节税[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中小企业财务论文篇7

一、疏通股票融资渠道

股市行情的变动与货币政策和真实经济的关联是毋庸置疑的。但目前我国股市还仅仅是国有企业分散风险、筹集资金的一条途径,广大的中小民营企业则基本被排斥于股票市场之外。在过去“额度管理”的股票发行机制下,广大中小企业很难从相当紧张的发行额中分得一杯羹,高额的佣金成本和成本也使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因此,要疏通股市渠道,就应在继续发展主板市场的同时,积极借鉴和吸取西方国家发展股票市场的经验和教训,努力营造上市环境,为那些成长性较高,但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不适应主板市场要求的中小企业提供新的融资场所。

二、发展和完善投资基金市场

市场机制能确保资金的高效配置,它通过价格调节使资金直接流向需求者,并在保持流动性的同时,不断降低交易成本。我国居民储蓄余额现今已超过8万亿元人民币,这预示着我国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众所周知,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可以通过市场的有效配置,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急需的资本性融资。其中,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对象,主要是参与市场竞争并已产业化的产业或企业;而风险投资基金则专投于尚未产业化的项目,或者是直接投资于技术人员或企业家,即种子投资。投资基金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上市前的创业投资,特别是商业模型好、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强的中小企业,更容易获得产业投资和风险投资者的青睐。因此,发展和完善投资基金市场,是弥补我国中小企业资本缺口的最佳选择。

三、规范地方产权交易市场

对于90年代初我国曾出现的某些区域性股票市场,由于市场极不规范,场外交易出现了很多问题,存在很大的市场风险,被国家责令关闭。目前应考虑在清理整顿的前提下,采取措施实现市场的制度创新,为中小企业的股权交易和融资开辟渠道。

四、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当前基层银行不愿积极发放贷款的原因,与我国中小企业信用透明度不高、信贷担保体系缺乏、信贷风险难以分散和规避有很大关系。通过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担保服务,是解决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重要条件。

1.建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构。目前我国的担保机构多为政策性的,担保机构力量较为薄弱,而且各自为战,不成体系,难以更好发挥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为此,政府应加大对担保机构的政策支持力度,从市场准入、税收等方面提供支持。在资本金的来源方面,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组建多种形式的担保机构,如商业担保公司和互助担保基金,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多种形式并存的局面。

2.成立再担保机构,降低担保机构风险。建议成立国家和省两极再担保机构,分担担保机构的业务风险。具体模式是:各种形式的担保机构直接面向中小企业,为它们提供融资担保,从银行获得信贷支持,同时,担保机构将所有的担保业务向省级担保机构申请再担保;省级再担保机构以对区域内的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为主要业务,同时负责对担保机构的业务监管和协调等其他事务,省级再担保机构还可以将其承担的再担保业务,拿到国家再担保机构申请再担保;国家再担保机构负责担保行业法律法规的制定、全国范围内的担保业务监管以及最终再担保。以此形成“一体三层”的担保体系机构、共同解决困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难问题,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3.对中小企业的担保合同进行保险,以减少和分散贷款风险。保险机构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开发合同担保保险这一保险项目,为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保险业务。当企业不能还款时,保险公司给予贷款担保机构或银行一定的补偿,以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程度。

五、加强整合,建立银企之间新型的战略伙伴关系

所谓银企之间新型的战略伙伴关系,是指由银行过去对企业单纯的资金支持,上升为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帮助和改进,它是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融合发展的具体表现,其核心内容是银行与企业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发展中小企业的战略实施与我国银行企业化的改革,从根本上决定了银企之间必须重新整合,尽快建立性的战略伙伴关系。

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来看,中小企业要想得到成功发展,离不开政府和银行的支持。美国、日本、韩国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在这方面已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尤其是日本的主办银行制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借鉴它们的成功经验,我国应考虑在中小企业中建立结合中国国情的主办银行制度,重建银企关系:

1.赋予银行更多的权益。

我国目前所实行的主办银行制度,与国外相比,在于银行对企业不控股,只是通过加强信贷管理和改进金融服务方面来建立银企关系,只规定了银行的义务和责任,很少提及权益。而且我国《商业银行法》明确禁止商业银行对企业持股。根据这一规定,银行与企业之间缺乏产权联系基础,银行只能作为债权人从外部服务于企业,很难改变企业内部人控制的现象。而银企结合的核心是要实现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相融合,双方资本互相流动。要实现这一点,一个较好的途径是银行实行股份制。在这方面可选择部分有潜力、成长型好的中小企业进行试点,允许企业与银行相互持有各自的股份。这样可以使银行超越一般债权人的身份,不仅可以促进银行集团化发展,更是解决现阶段银行不良债权、中小企业经营状况不佳的一种手段,密切了银企关系,有利于互相监督。

2.强化银行服务功能。

中小企业财务论文篇8

1.1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够

我国一部分中小企业发展受限的原因之一,就包括并未深入了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我国中小企业在整体管理工作中,并未真正认识到财务管理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作用,集中表现为重视度不够,财务管理理念较旧。这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受自身条件影响,其管理工作表现出高度集权,或只掌握者少数高层手里,在内部财务管理上并未聘请专业财务人员,而是有上级命令,并未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财务管理;基于此,直接造成了中小企业领导高层在管理工作中,并未重点强调财务管理的重要,并未及时更新财务管理理念。

1.2中小企业财务组织机构不健全

中小企业财务组织机构不健全主要是指,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范围涉及面狭窄,而且资金量和流动量较小,专业的财务人员较为缺乏。而且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职能,一般由会计和其他部门共同监管。

1.3中小企业筹资困难

我国中小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但是在我国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破产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在运营中资金链发生断裂,这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并未建立完整的体制,并未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2、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

我国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其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关系简单化,这也是由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特征所决定,在其财务管理模式上,财务管理管理通常表现为简单化。中小企业除了与国家经济存在联系,与其他企业的经济联系是依靠市场交易而联系,其财务管理关系较为简单。二是中小企业权责集中化,这主要是指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权,主要集中在少数高层领导手中。

3、加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为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化,为实现企业长久利益做足准备。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目标在于,为企业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管理,尽量把企业财务花费控制在最小范围,尽量减少企业财务支出,实现企业财务系统的节约管理。现代化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目标的实现手段是利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能够有效监督企业的资金收入和支出管理;而企业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取代人工管理的繁琐,有效减少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与压力,避免财务管理方面出现计算和统计的不准确,有效促进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合理化和高效化。

3.2开辟融资渠道

我国中小企业要想获得长久发展,要想获得最大化经济效益,避免出现融资困难和成本偏高,一是要拓宽融资渠道,让财务管理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是从社会角度来说,是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三是建立健全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

3.3树立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理念

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还要树立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理念,使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面向信息化、市场化和制度化。我国中小型企业设定内部财务管理模式时,首先要树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这是加强和完善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基础。树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主要是为了避免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上出现领导集权,避免出现少数人说了算的情况。树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是为了更好的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向更深层次发展,能够切实转变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方式,使我国中小型企业更能适应现代化的经济发展,向现代化的企业进一步发展。

3.4中小型企业要优化财务结构

搞好中小型财务工作的重点之一,是要优化财务组织结构。优化财务结构,能够促进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促进财务结构发挥各项功能。优化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结构,需要做到:从提高投资回报率的角度,优化中小企业投资结构;中小企业要分类比较各项投资,进行合理比重的确定在降低投资风险的情况最大程度上带来经济收益。

中小企业财务论文篇9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现状

(一)中小企业资产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现阶段,中小企业在资金使用及管理方面,缺乏有力的监督,导致企业资金管理水平低下,从而造成企业资产流失等问题,对企业的资金流动安全造成威胁。另外,一些集团企业中,由于企业资产管理不够完善,导致母子公司之间发生财务纠纷,对企业整体的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二)中小企业资金使用随意性较大

一些中小企业对资源分配上存在严重不合理现象,往往在销售环节放置过多的资源,关注短期经济收益,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容易导致资金投入过量,给企业资金带来严重的风险。加上如果企业对成本控制出现偏差,很可能导致短期投入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回报,对企业下一步的投资项目发展就会造成较大的影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中小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资金使用的灵活性较强,但是如果缺乏有效的专项资金管理,就容易导致企业外部经济紧缩,企业整体的资金面临紧张局面,从而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

(三)中小企业财务决策风险

决策风险在中小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具体表现为:企业在初具规模后,企业经营者就想着多元化经营模式,但是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自身能力,主观盲目性较强,做出极端的错误决策。另外,在企业重大决策实施前,没有做好相应的调查就盲目投资,导致投资收益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四)缺乏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目前,很多中小企业中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并且在具体的工作开展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关制度执行,增加了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另外,中小企业在财务风险方面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财务风险控制仅仅靠企业会计实施,会计部门财务预测以及财务风险功能严重缺失,加上企业会计制度缺乏合理性,财务会计信息不准确,都对企业财务管理造成严重的影响。

三、防范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

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避免的,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能力。笔者基于多年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经验,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有关人员借鉴。

(一)强化中小企业资产管理,确保企业资产流动性

为了加强企业资产流动性风险防范能力,实现企业经营效益的最大化,就需要强化企业的资产管理,重点做好现金流管理工作。企业现金流持有量的多少,对企业资产风险具有直接的影响,如果持有的现金流过多,就意味着企业在投资决策方面过于保守,没有把握住发展的机会;如果现金流持有量过少,会影响企业资金的流动性,从而导致企业发生资金紧张现象。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经营情况,从长远利益出发,控制好企业持有的现金流量,确保企业具有一个较好的发展前景。

(二)提高企业自身财务管理水平

企业经营管理者,在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变化。第一,企业管理者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能够发挥管理艺术,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第二,企业管理者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财务专业素质,对财务风险、漏洞等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能力;第三,不仅是企业领导层,对财务部门会计人员乃至于全体企业员工来说,都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财务意识,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全面提升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

(三)优化企业投资,准确市场定位

中小企业在投资前,首先需要在企业内部确定一个明确的范围,确保企业优势的发挥;其次,在投资决策前,需要对投资项目市场份额、市场前景以及各个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同时做好必要的市场调研等,找准自身的市场定位,确保发挥自身优势;再次,需要确保投资项目在未来市场环境中能够抢占一定的市场份额,确保企业获取较大的经济收益;最后,需要对投资时间、投资品种进行严格控制,投资周期越长,存在的财务风险也会相应增大。

(四)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科学化发展

在企业投资过程中,主观投资、经验投资是导致企业投资风险的主要因素,会大大增加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除了找准市场定位外,为了控制投资风险人为因素的干扰,企业还需要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预测体系。将投资项目进行量化指标预测,继而制定出最佳的企业投资方案。严格的按照投资方案进行生产与投资,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企业现金流风险,是企业财务风险规避的重要措施之一。除上述措施外,中小企业还能够利用合理的方式,应对汇率浮动对企业造成的风险进行规避。具体的规避手段包括合同货币的合理选择,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保值操作、经营多原化、财务多元化,对于经济主体在资产负债表会计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折算风险,一般通过实行资产负债表保值来化解。

中小企业财务论文篇10

2.财务内控制度不完善在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建设中,中小企业应当以《会计法》、《公司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又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以使得企业有效加强内部监管,防范经营风险,增加企业效益。但是,在中小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由于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并不像大型企业注册资金高、生产技术完备,发展经营期限较长,同时,中小企业又受到了现代市场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的相关制度并不完善,甚至部分中小企业根本就没有建立相应的财务控制制度。如,会计核算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机构与人员管制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财务分析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等相关财务制度。财务相关制度的缺失直接影响了财务工作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及时性。

3.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两个方面。

(1)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财务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中小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招聘适合企业的财务人员。在《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相关算内容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有些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并没有及时地加强相应知识的学习、培训,导致了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新的会计核算相脱节,不能适应企业的用人要求。比如,财务人员针对企业的收入与支出,没有按照规定纳入会计核算,而是分散在企业内部各之中,各部门享有较大的自主管理权,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造成原始票据资料不全或者账实不符,有的甚至是没有表明资金使用用途,导致了公款私存或腐败行为出生的较大可能性。同时,中小企业财务人员专业认识不到位,往往会有一些非常片面的认识。比如,认财务人员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会很好地管理企业的资金,控制财务风险的产生,这种认识就显得非常的片面。

(2)思想道德素质有待加强。在现行的会计专业教育中,教育机构往往只是重视会计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习者的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再者,由于财务监管、内部审计的缺失,这就导致了在中小企业的财务工作中,时而会发生财务人员根据自己在财务工作上的便利条件,挪用公款和报假账等现象。

4.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

(1)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内部审计监督缺乏独立性。在中小企业的经管管理中,有些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甚至没有建立内部审计机构。有时,即使中小企业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但是,在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审计工作时,可能会受到管理层的干预以及人情世故的影响,这就造成了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独立性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2)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审计质量难以保证。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综合会计、审计、税务和统计等知识为一体的专业性工作,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具备全面的、综合的专业知识。中小企业招聘的内部审计人员有时并不具备较强的会计、审计和税务的知识,同时由于审计方法的落后和审计程序的不规范,在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时,内部审计的质量就不能得到保证。

二、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管理层加强对财务制度的重视程度内部控制制度并不是公司财务或者内部控制部门的事情,它需要所有部门所有员工尤其是公司管理层共同参与,共同制定、完善和执行。公司管理层、各个部门和全体员工必须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不是降低企业工作效率,而是防范风险、提高企业程度,确保公司资产安全、降低因个人原因导致亏损的几率。

2.建立健全财务相关控制制度中小企业应当以《会计法》、《公司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同时结合企业自身的组织结构特点和经营管理方式,建立健全适合企业自身的财务控制制度。

(1)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它要求每项经济业务都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的处理,使得单个人或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其他人或部门的工作相一致或相联系,并受其监督和制约。这就要求中小企业依据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合理设置财务机构及财务岗位,明确职责范围。如:企业资金的收付及保管应由被授权批准的专职出纳人员负责,其他人员不得接触;出纳人员不能同时负责总分类账的登记工作;出纳人员应与货币资金审批人员相分离,实施严格的审批制度;货币资金的收付和控制货币资金收支的专用印章不得由一个人兼管;出纳人员应与货币资金的稽核人员、会计档案保管人员相分离。

(2)授权批准控制制度。授权批准控制要求中小企业应该明确管理层各领导人员以及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职责范围。针对资金开支等经济事项进行审批处理,并按照审批对象的类别界定各审批人员的审批范围,并按照确定的审批层次确定各审批人员的审批权限。如资金支付审批流程:经办人填写报销单或资金请购单(签名)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财务负责人核准审批财务部门会计审核出纳付款。

3.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1)强化财务人员的法制观念,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财务人员必须不断强化自身的法律意识,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和制。同时,财务人员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觉悟,端正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应依法设置财务账薄,做到廉洁奉公,不做违法乱纪的事,不伪造和变更财务凭证和财务账薄,不虚假财务报告。中小企业应该运用各种手段来帮助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不断的提高道德修养,抑制不良的工作作风。

(2)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学习。由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财政、统计、会计、税法等法律法规制度的改革,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及时、努力地学习会计制度的新内容,从而不断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同时,企业还应该安排财务人员参加政府部门或培训机构组织的各种财务知识培训,以提高自身的业务组织,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财务工作的需要。财务人员只有不断的自我学习,增强自身素质,才会更大地帮助企业的发展。

4.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中小企业财务论文篇11

中小企业往往是以合伙投资的形式进行创建的,很多资金的提供是通过投资者自行积累和筹措的,这就使得其极易出现资金不足和融资困难的问题。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它们通常会在财务信息透明度和可抵押资产方面凸显劣势,这就使得其在借贷信誉方面远远低于国有企业或是大型企业,导致了其企业资金规模上的限制性和短缺性,严重阻碍了其可持续发展。而企业需要进行持续生产经营和对外投资就一定需要筹集资金来予以保证,目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筹资难的问题日益严重,形成恶性循环。

(2)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着投资不合理的现象

这是直接关系到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投资不合理会导致企业投资风险性提高,进而会对该企业的财务形成障碍性和局限性影响。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日益激烈使得很多中小企业为提高其自身竞争力而开始技术性改造和设备更新以及新产品开发等改革,然而,由于其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不高并且缺乏相应的优秀财务管理人才,而使得这些改革并不能发挥其预想中的效果。因此,在实际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很多中小企业往往会出现投资回收慢、盲目投资、投资失误等问题,导致了其改革的失败。

(3)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着内部财务管理组织和监控方面的不完善性问题

当前财务管理发展中的出现了一种整合的趋势,包括技术整合、信息整合、管理整合等各方面的整合。然而,在实际的中小企业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科学管理模式,财会人员任用极易出现“家族化”“亲缘化”的问题,这是非常不利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组织和监控方面的有效实施和完善的。在中小企业中不乏对于科研技术人员的各种培养,而对其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往往不够重视,它们通常是被动地处理日常事务,很难有时间和精力主动钻研财务管理中的深层次问题,不能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等核心问题之间的关系,这对于内部财务管理组织的完善也是非常不利的。并且,在当前的中小企业中财务管理往往局限于诸如对于资金流转及资金流动量和结存量等简单的处理,导致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会计业务相对单一性,其具体工作往往只是集中在企业的日常记账、算账和报账上,而组织和监控等方面的财务管理职能作用却很难发挥,使得其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和造假现象严重,这也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财务管理组织和监控方面的不完善性问题的体现和反映。

(4)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着资金运营机制缺失和现金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资金运营机制缺失和现金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会导致其资金管理的混乱性和非顺畅性,这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①现金管理的非科学性。一方面,认为现金越多越好的财务管理理念在中小企业中广泛存现,这就极易造成这些企业中的现金闲置并因此而丧失很多增值机会的问题;另一方面,还有一些中小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中对于不动产的购置较为热衷,导致了资金流动性差的问题。②应收账款的管理不到位问题。目前,在很多中小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中并没有严格的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也没有科学合理的信用调查和评价手段且缺乏有效的收账方法,这就造成了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坏账、资金周转失灵等问题。③存货管理中漏洞较多。中小企业的存货控制力较为薄弱,资金管理不灵活,很多诸如重钱不重物,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无人监管和追究,造成了企业资产浪费严重的后果。

2完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1)中小企业应着重加强其财务管理理念的渗透并进行有效预警分析

指标体系的构建。这主要体现在:①通过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和编制现金流量预算来完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针对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存货管理漏洞较多的问题,应该督促其加强对于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库存和应收账款余额等的监控和管理;合理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保证企业有着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来应对企业的运转和经营;加强企业日常现金评估监管,重视现金的合理使用和占有量,避免盲目扩张。②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并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来完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企业中的财务风险通常是逐渐积累的,而财务分析指标会给予其直接或间接性的反映。因此,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可以及时预报企业中的财务风险信号,对于其财务管理给予巨大的帮助;这种长效性的帮助还可以通过长期预警分析系统的建立来予以保证,使得中小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可以及早采取对策应对所体现出的财务风险。总之,在面对当今市场不断变化的新型环境时,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应具备以高素质的财会人员为基础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高质量的财务信息,加强其财务管理理念的渗透并进行有效预警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以此来实现完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2)中小企业应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并以此来进行融资的优化

这主要体现在:①中小企业应该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来进行融资环境的创建。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中小企业需要积极争取诸如适当放宽贷款条件、信用措施完善、商业性或互信用担保机构等方面的支持,以此来不断改进和优化中小企业的筹资条件和环境,使其更容易筹措到发展资金。②中小企业要进行资金筹集和资金运用相结合的方式来促进融资的优化。资金筹集和资金运用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在促进中小企业根据资金运用的需要来筹集资金的同时又要将所筹措的资金进行有效运用,保证其投入回报和资金抗风险能力的提高。确保资金筹集运用与权益之间的匹配,使得中小企业的运营和资金运作得以有序发展,从而达到财务管理的科学和完善。

中小企业财务论文篇12

中小企业融资是投资的源头,在面对融资困难时,企业必须拓宽融资渠道,运用多种筹资形式。例如,从金融机构贷款或者向其他企业借款,还可成立带有金融性质的机构,类似企业基金,这样就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从而提高了企业的信用度和抗风险能力。而且,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还可建立信用担保体系。俗话说,信用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企业通过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将其与企业其他形式结合起来,为企业的融资担保提供多渠道的服务,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融资困难,同时,良好的信用等级也是企业形象建立的基础。

2.政府给予企业政策上的支持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中小企业促进法》等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但是在有些方面仍然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政府应尽快完善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途径的金融和信用服务,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体系,给中小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外部环境。

3.转变财务管理观念

中小企业在面对新时期的财务管理现状时,必须更新和转变财务管理观念,深刻认识到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其一,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理念。人是财务管理的核心,任何财务活动都是在人的操作下进行的。企业必须对财务管理人员工作质量实行严格的考评,做到责权分明,有奖有罚。同时企业又要给予财务管理人员足够的理解和尊重,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二,财务管理要树立风险观念。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企业发展具有极大地风险性,尤其对于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因此,企业必须培养风险理财观念,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通过有预见性的防范措施,将风险降到最低。例如,企业可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有预见地、系统地辨认可能出现的风险,将风险防患于未然。

4.完善财务投资和控制

中小企业要克服自身投资的盲目性,建立科学的投资管理体系,通过规范项目的投资程序,对投资活动的各环节进行精心谋划,并加强各环节的监督,提高投资的收益率。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对资金方面的调控,当企业实际的现金余额大于最佳的现金持有量时,可采用偿还债务、投资有价证券等策略来调节实际现金余额;反之,可以用短期筹资来调节实际现金余额。对于财务控制来说,要完善财产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严格规范内部物资的采购、使用、维护、保管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手续,对财产物资的进销存进行及时和详细的记录。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在财务管理内部,决不能把财产管理和记录交给同一个人,要强调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从而更好的杜绝。

5.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企业财务人员素质方面来说,必须进行从源头到末尾的综合管理。在从业阶段,国家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来提高从业者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严格把关财务用人市场,从源头上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在聘用阶段,要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掌握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不断更新已有知识,开阔思路。同时,对财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最后,还要严格执行财务人员养老、医疗等保障制度,为员工解决后顾之忧的同时,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还可吸纳更优秀的专业人才加入到中小企业中,来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