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与规划合集12篇

时间:2023-05-30 08:36:25

产业发展与规划

产业发展与规划篇1

一、《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重点是“大传媒”产业,“超媒体”发展面临空前机遇

从传统媒体发展到“新媒体”,从网络新媒体到网络后的“新新媒体”,从单一媒体到“跨媒体”、“全媒体”、“大媒体”,再到“非媒体”――“超媒体”,这样一个传媒产业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传媒业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史”。在广告之外求财路,在传媒之外找商机,在本地之外谋空间,这是金融危机背景下传媒发展的基本逻辑。而所谓“超媒体”,就是“超越媒体、跨越行业、跨越地域”的传媒发展模式。"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发展大媒体、超媒体,实际上就是把传媒业放到整个文化产业大系统中来思考,充分发挥传媒业在文化产业中的枢纽作用,创新传媒业赢利模式,求得更宽视野下的传媒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提到的加快发展的重点文化产业――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都与传媒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出版、广告等本身就属于大传媒,其他都属“超媒体”范围,足见国家对传媒业的重视,传媒业的机遇清晰可见。

二、《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关注传媒融合,为传媒业发展指明方向

媒介即信息,随着以3G网络为代表的核心技术的推广引用,我国即将进入“动网文化产业”(移动网络文化产业)新时代,传统的网络业、传媒业、移动通讯业三大行业分立的局面将得以改观,传统的文化产业业态将发生根本转变,现有的新闻出版发行业、广播电影电视业、网络文化服务业、娱乐业、广告业等多种产业类型可能被整合为一种新型的文化产业。#传媒业也将突破传统媒体的单一形态,朝着“超媒体”方向发展,传媒深度融合将成为未来传媒业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即实现报纸、广播、电视、杂志、音像、电影、出版、网络、电信、卫星通信等媒介形式深度融合系统开发,实现信息跨媒共享、资源跨行配置、文化跨域交流,并且凸显以传媒为核心的关联产业涟漪式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调整规划》出台后,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在《文化产业进入国家后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之构想》一文中提出,鉴于3G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与3G密切相关的文化产业政策规章,与《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调整规划》等相对接,支持鼓励文化企业和机构积极寻找与3G业务紧密关联的产业生长点,抢占“动网文化产业”制高点。$此次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提出,积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升级,这无疑为传媒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传媒业发展的制高点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领域,进军方向是整个“动网文化产业”,传媒只有顺势而为,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释放管理体制能量,将极大解放传媒生产力

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突破传媒业发展瓶颈的要害也在传媒管理体制上。传媒业本身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虽然我国传媒业在市场化的道路上不断迈进,但国家对传媒业的管控决不会放松到完全交由市场调节的程度。我国大部分传媒机构还属于“事业单位”,我国对传媒业采取的是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模式,再加上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犹存和某些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等,造成我国传媒业在吸纳社会资本和外资,在上市融资,在跨地区、跨行业运作等方面困难重重。

此次《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在管理体制上放宽了对文化产业领域的限制,提出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要降低准入门槛,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参与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加大政府投入和税收、金融等政策支持,为规划实施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可以设想,传媒业也必将从中大大获益。虽然现在具体的规划细则尚未出台,尚不清楚对传媒业到底可以开多大的口子,但从规划透露的信息来看,管理政策的日益宽松、开放是一定的。因此可以预计,传媒业的生产力将进一步提升,在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里得以释放。

四、《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统筹城乡发展,为我国传媒业开拓农村市场保驾护航

我国是农业大国,13亿中国人口中农村就占了8亿,农村市场空间广阔,潜力巨大。然而,农村市场却未能得到有效开发,涉农文化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就传媒而言,对农村市场的忽视和轻视也是其长期以来的发展痼疾。不少传媒津津乐道于“四有新人”(有点权、有点钱、有点闲、有点品位)、“三高人群”(高收入、高学历、社会地位高)的定位,着眼点仍在城市人群。从传媒经济收益和成本消耗等因素考量,定位于城市人群似乎并没有错,传媒结构分层也要求某一部分传媒专注于某一部分人群,但若绝大多数传媒甚至全部传媒都盯着城市居民的钱袋,熟视无睹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受众群,则绝对是短视行为。从错位发展的定位守则来看,也等于失掉了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统筹城乡发展,提出不断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新变化和审美新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扩大文化消费。发展文艺演出院线,推进有线电视网络、电影院线、数字电影院线和出版物发行的跨地区整合,繁荣城乡文化市场。可见,无论谈到扩大文化内需还是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都提到了农村和农民,我国传媒业必须重视农村市场的拓展,方能开辟一片新蓝海。

五、《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扩大产业规模和对外文化贸易,为中国传媒业走向世界提供良机

中国文化产业欲称雄于世界,必然要夯实根基,做大做强走出去。而国家对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扶持政策,是中国跻身世界文化产业强国之列的重要保障。在过去国家有关政策的基础上,《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高瞻远瞩,提出在全球范围内统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坚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结合,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确提出,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推进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项目;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统筹规划,加快建设一批产业示范基地,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落实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的政策,扩大对外文化贸易。国家对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大力扶持,这其中也包含了传媒业外向发展的机会。

国与国之间软实力的竞争,一定意义上是传媒传播力的较量。几十年来,我国传媒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综合实力远远不及世界强国,在世界舞台上只能发出微弱的声音,扮演弱小的角色,这与我国世界政治大国和经济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因此,传媒业惟有强身健骨,不断发展壮大,增强自身实力,培育大型跨国传媒集团,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而《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目标和相关举措,将为我国传媒业的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实际上,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前,文化体制改革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就曾透露,要“集中打造大公司,通过上市造出市值过千亿元的文化产业‘航母’”。据新闻出版总署知情人士透露,未来的“千亿航母”,很有可能在出版传媒企业中诞生。

当然,原则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在实践中贯彻落实,规划不仅仅是概念刺激,还需将其落实到政策推动、资金扶持等层面上来。任何规划的出台和实施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前进中必然有曲折。国务院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消息传出后,尽管传媒类个股如赛迪传媒、电广传媒、粤传媒、华闻传媒等走势较强,但也有不少传媒股指数并未立即上扬,反而出现了阶段性的震荡,7月23日开盘之后更是一路狂跌,即为明证。因此,应理性看待《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后的市场反应。而从长远来看,《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会利好传媒产业,推动传媒资本市场走俏,推动传媒产业的总体发展。《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之帆业已扬起,我们期待着,中国的传媒舰队从此步入海阔天空的新航程,乘风破浪,驶向世界!■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注释:

蔡尚伟、苏惠文:《金融危机:“超媒体”发展之机》,《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2期

蔡尚伟、刘锐:《3G开启“动网文化产业”新时代》,人民网2009年4月15日

蔡尚伟、刘锐:《文化产业进入国家后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之构想》,人民网2009年4月15日

参考文献:

蔡尚伟、刘锐:《〈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意义与几点意见》,人民网2009年7月24日

蔡尚伟、张h:《1929-2009:金融危机与传媒业发展》,《现代传播》2009年第1期

蔡尚伟、王理:《内外统筹全面开启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时代》,人民网2009年4月24日

产业发展与规划篇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为了适应市场化经济形势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就要注重城市规划和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因此,本文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析,目的就是为了做好城市建设工作,实现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

1.城市规划对区域经济产业的影响

1.1城市规划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市场

要想带动一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就要注重该地区内城市规划建设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市场化经济时期,要对经济的发展进行针对性的规划,采取区域合作,产业结构优化的模式。与此同时,还要与城市规划结合在一起,充分的利用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水平,实现战略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城市规划范围的扩大,会为社会发展带来充足的物质保障,提供相应的基础服务设施,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对该区域内经济产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一般城市规划都要依据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对城市发展起到了指引、引导及经济基础的作用。首先,区域经济影响城市规划的总体方。其次,它影响城市规划的实施。

1.2城市规划增加了客户群体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呈现着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很多地区,城市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乡镇经济的发展,同时乡镇的发展也会反作用于城市的发展,使城市化的范围不断扩大。因此,对该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也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增强购买力,促进消费,为该区域内的一些服务性产业提供更大的客户群体,使区域经济水平得到普遍性的提高。城市规划工程的建设,会促进该区域内各企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各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带动区域内客户消费群体数量和消费额度的增长,也为农业创新和农民增收提供了信息和渠道支持。

1.3城市规划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商机

城市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的表现就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相应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备,一些交通、通讯越发便捷,会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与此同时,由于城市各方面功能的加强,会吸引大量的投资者,来开发本地市场,这样就会带动相关的产业也随之发展,所以说城市规划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商机。除此之外,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信息量也会逐渐增加,尤其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量的快速更新和积累就意味着市场动态的有效掌控,有利于决策的制定。

2.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居民居住环境改变,城乡户籍变更困难较大

在现实生活中,城市居民的户籍和乡镇居民的户籍所受到国家给予的待遇是有差异的,面对就业、升学、养老、医疗等方面存在的不同之处,为政府相关部门带来了一定的工作难度。根据地域(地理位置)和家庭成员关系(血缘继承关系),我国将户籍属性划分为农业户口(农村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城镇户口)。随着城市规划工作的进行,农业户口都要更改为城镇户口,这就需要政府在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福利和服务等方面来加大投入,才能保证基本的生活需求。在乡镇与城市相融合的过程中,户籍变更过程中所引发的问题较为常见,这一过程,工作量较大,且情况复杂,容易出现问题,除此以外,户籍变更后的居民在某些方面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为当地政府带来一定的压力。比如说养老问题、医疗卫生问题、教育问题、就业问题等等,很多问题无法及时解决,需要政府根据实际情况来逐渐完善。

2.2城市规划所引发的环境问题与耕地减少问题

产业发展与规划篇3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188-02

为进一步加强我旗马铃薯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特制定此发展规划。

一、产业现状

1.基本情况:我旗马铃薯产业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扶持种薯繁育企业发展为核心,以调查品种结构及加快良种推广为重点,以中、小型初级淀粉加工企业为依托,在“增加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注重效益”原则的指导下,马铃薯产业稳步发展。全旗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30万亩,占实有耕地面积135万亩的22.2%,总产量45万吨以上,平均亩产稳定在1500千克/亩。主要种植品种有:克新一号、夏波蒂、费乌瑞特、紫花白、旱大白。马铃薯繁育体系建设快速发展,2010年,扶持筹建了以服务克旗为主的马铃薯繁育企业“民悦君丰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基地建设规模已达1万亩; 2011年引进河北雪川公司,基地规模达2万亩。中小型淀粉加工企业初具规模,已发展到76家。基地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设备、技术、管理经验,效益也明显增加。基地采取集中连片、配备大型指针式喷灌设备和机械化作业,在种植上采用高垄栽培、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措施。目前民悦君丰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建喷灌圈11个,雪川公司已建21个,总面积达3万亩,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4家,农民专业经纪人200余人,已成为马铃薯销售的桥梁和纽带。

2.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及政策支持:克旗种植马铃薯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 。1、克旗地处东经116°21′至118°26′,北纬42°23′至44°15′,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达2~4℃,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降雨充沛,年平均降雨量达250~500毫米,雨热同季,≥10℃的有效积温1500~2900℃,无霜期90~150天。耕地资源丰富,实有耕地面积135万亩,土壤以黑钙土和栗钙土类型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平均含量达18.9克/千克,所生产的马铃薯表面光滑,薯型整齐,干物质含量高,深受广大消费者和种植户欢迎。2、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东西大通道、306国道、303国道、集通铁路贯穿全境。乡村公路及旅游公路四通八达,城控电话覆盖全境,信息网络基本普及。3、近年来,旗委、政府高度重视马铃薯产业发展,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农牧业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放在优先位置,突出抓好落实,出台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引进了具有一定实力的大型马铃薯繁育加工企业,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马铃薯产业的优先发展和较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

3.存在问题

近年来,尽管我旗马铃薯产业的规模逐步、品质不断提高、效益明显增加,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3.1良种推广率低。一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优质种薯价格居高不下,导致投入不足。二是良种繁育企业针对性不强。三是政策支持力度小,每年全旗优质种薯推广补贴在40万元左右,远不能满足农民的种植需求,从而导致产量相对较低、效益不高。

3.2种薯繁育体系不健全。目前种薯繁育处于引种扩繁阶段,没有自己的组培室,在品种选择上有局限性,从而导种薯价格偏高,质量难以保证。

3.3农民的社会组织化程度较低,没有规模优势,大型现代农业机械推广难度大,产品的质量没有保证。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示范、推广工作滞后,品牌意识滞后,没有品牌产品。

3.4马铃薯加工企业规模小,抵御市场的风险能力较差,在很大程度上起不到产业带动及调节市场的作用,其桥梁和纽带作用不够明显。

3.5销售流通环节拥堵,由于没有现代储藏设备,农民所生产的马铃薯90%在短期内集中涌入市场,导致秋季马铃薯销售市场价格低,甚至出现滞销现象,不能形成四季平衡销售,某种程度上动摇了部分农民种植的信心,也导致农民收入相对下降。

3.6交易市场少而且功能不完善,特别是现代信息网络建设不配套,种植户难以掌握市场行情变化,相当一部分利润流失在流通环节。

3.7科技投入不足,全旗135万亩耕地,旗、乡两级仅有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不足30人,甚至有的乡镇没有农技人员。科技示范资金投入不足,功能较弱,远不能满足种植户的需求,从而导致示范、带动能力较差,是制约马铃薯产业发展的软致命点。

二、产业发展规划

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要坚持稳定面积、创新体制、革新技术、提高产量、增加效益、改善品质的原则。积极与全国知名的大型马铃薯加工企业挂靠、联合,与高等农业科研院校建立科研联结机制,强化产品质量体系建设,逐步使全旗的马铃薯产业形成集科研、繁育、生产、推广、加工、销售系列配套的产业化发展格局,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品牌的产品,努力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1.发展目标

全旗马铃薯产业发展目标是:2011-2015年期间将把克旗建设成为赤峰市主要的种薯基地,全区重要的专业薯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35万亩,亩产达1750千克/亩。夏波蒂种植面积达3万亩,产量达到3000千克/亩,费乌瑞特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产量达到2500千克/亩,大西洋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产量达到2100千克/亩,专业薯种植面积达总播种面积的25-30%,紫花白、早大白等高抗品种种植面积达25万亩。同时,积极引进试验2-3个符合我旗气候条件特点的新品种。

2.加快龙头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生产转化能力,特别是要抓好民悦君丰和雪川两个龙头企业的建设与发展,给予一定的资金、政策支持,尽快完善繁育体系建设。抓紧规划,建设马铃薯深加工生产线,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

3.注重储窖建设,保证马铃薯四季平衡销售。政府加大在种薯繁育区、主要种植区、经棚中心城市销售区储窖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建设现代化的规模在3000吨以上储窖5处,并进一步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及体系建设,强化信息服务功能,保证信息畅通,逐步实现种植户网上交易和四季平衡销售。

4.突出强化种薯繁育体系建设。政府及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以民悦君丰和雪川为依托,2015年前建立组培室两处,年生产微型薯达1000万粒。

5.强化品牌意识。鼓励支持专业化合作组织、马铃薯生产企业打造出有地方特色的马铃薯品牌,积极申报国家、自治区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努力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6.区域布局

6.1种薯生产基地以达来诺日镇、经棚镇、芝瑞镇、浩来呼热办事处、桦木沟林场为主,逐步建立稳定专业生产村、组。这些地区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繁育种薯感病轻、品种好、耐储存,便于种薯扩繁及管理。

产业发展与规划篇4

【导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林业建设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林业建设的力度也随之加大、林业面积不断增多,相对于其他行业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林业在其中所占的比重更大,这有效的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而在林业经济发展中,离不开营林生产这个重要的因素,因此,可持续发展理念随之深入,但是一个主要的矛盾出现在林业发展中,即开发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加上现今林业发展与资源利用不匹配,造成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发展难度较大。

1营林、林业的现状

1.1营林的工作结构

营林工作首先是对林苗的培育,树苗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对林业的生长至关重要。因此,树苗的培育要格外的重视。对于一些生命力不旺盛的树苗更加爱护、悉心照看,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方案制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营林工作规模的制定。在实施营林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林种、树种、种植的树龄以及营林区的规模面积。根据具体的营林内容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同时在营林的过程中需要对树苗进行有效的监管,保障树苗的健康成长。

1.2林业的现状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分析

根据林业局近期的数据显示;目前的全国林业用地面积为26329.5公顷,森林面积15894.1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为16.55%,活立木总蓄积量124.9亿立方米,全国人工林面积为4666.7万公顷,人工林蓄积量10.1亿立方米,林业覆盖在每年的数据上都会产生大幅度的流失,解决林业覆盖的水土流失情况就需要有序进行的营林造林,有了营林造林做基础保障,才能可以尽最大可能弥补林业覆盖的面积,因此,新生林木的培育对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有着重要作用。

1.3林业发展的问题近年来,旅游业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兴旺起来,给各景区带来游客的同时,人为的破坏也随之增多。在树林里生火的现象屡见不鲜,一旦发生火灾情况不仅给当地政府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还为再次造林工作加大难度。由此可见,人为破坏是林业发展形成的一个重要阻碍。为进一步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政府应该加大教育宣传工作。避免人们因为行为不当带来的意外损失与公共损失。天气原因对林业的发展也会产生影响,若是天气持续高温没有降雨的话,林木极其容易着火,并且火势会进行蔓延。因此,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充分的认识到责任,加强监管力度,避免灾害的发生。

2实现营林生产和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1加强生产管理

通过合理制定营林生产的管理措施,来提高营林生产的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从目前的营林生产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的营林生产方式依然处于工程化集约生产和集中连片式。这样的生产方式并不成熟,导致在生产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管理问题而影响到营林的正常生产。针对这一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营林生产管理。

2.1.1针对林业种植中所必须的种子与苗木进行严格的挑选,确保使用的是优质苗木,并且还需要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更好地进行苗木的种植。

2.1.2要想更好地保护林区的生态资源,除了要重视苗木的种植以外,还需要对林种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才能有效的提高林区的病虫害防治能力,以进一步加强林区生态资源的利用。

2.1.3在苗木的种植过程中,肥料的施入与农药的喷洒对于苗木的生长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过度的肥料施入以及农药喷洒也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损害,因此,一定要适当使用肥料以及农药。

2.2运用先进科学技术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而在营林生产的过程当中,不仅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同时还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帮助营林生产进一步的发展,确保其产业化、规模化程度的提高。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加强关于营林生产以及林业生态资源保护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研究,并且在实践的活动当中积极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理念进行指导,这样一来才能帮助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就是要积极引入不同的高品质植被产品到林区当中,不断完善并调整林区的种植结构。最后,就是要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参与到营林生产以及林业生态资源的保护工作当中,这样才能更好的将新技术以及新理念应用到营林生产当中,从而进行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2.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要想M一步加强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相关法律法规是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因此,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与完善工作,这样才能为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而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3.1对林业现有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要进行修订,基于当前的社会现实以及我国的实际国情,进一步地调整、完善,使其更加符合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的要求,从而进一步保障营林生产的科学发展以及林业生态资源的保护。

2.3.2加大执法力度,确保相关法律法规真正落到实处,这样制定的法律法规才能发挥作用。

2.3.3加强监督和管理工作,对法律法规的执行进行监督,以此确保营林生产在法律法规的保障之下更好地进行产业化与规模化发展。

结语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这句话经常贯穿在人们的脑海中,但是还需要人们的实际行动。只有充分的认识到林业保护对环境、生态的重要作用,制定相关的具体措施,才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伤害。从而使得林业真正的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强林业发展的重视,积极的做好营林、造林工作,是当前我国林业保护的首要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宝生,张锋,李文龙.探讨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3).

产业发展与规划篇5

近日,农业部印发《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对“十三五”期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布局、重大工程、保障措施等做出全面部署安排。

《规划》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的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和激活农村发展活力为目标,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支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保障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强化农产品加工业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建设,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动要素集聚优化,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发展。

《规划》提出,到2020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更加稳定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农业生产结构更加优化,农产品加工业引领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产业融合机制进一步完善,主要经济指标比较协调、企业效益有所上升、产业逐步迈向中高端水平,带动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促进农民增收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用持续增强。

《规划》确定了四方面重点任务。一是做优农村第一产业,发展绿色循环农业、推进优质农产品生产、优化农业发展设施条件,夯实产业融合发展基础。二是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大力支持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全面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整体水平、努力推动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提升产业融合发展带动能力。三是做活农村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各类专业流通服务、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拓宽产业融合发展途径。四是创新融合机制,培育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发展多类型产业融合方式、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激发产业融合发展内生动力。

《规划》结合主要任务,依托自然和区位优势、重点产业、优势产业集群,对融合发展区域功能定位、重点产业结构、农产品加工园区和产业融合先导区建设进行了合理布局。围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提出了专用原料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产业融合试点示范四项重大工程。

产业发展与规划篇6

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未来发展的总体蓝图,是城市未来工程建设的指导方向。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可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并引导城市和谐稳定的发展。

1.信息化时代对城市规划带来的影响

1.1使城市规划更加科学合理

利用利用GIS及VR等技术开展城市规划,使城市规划设计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充分掌握城市的各类信息,结合数据分析结果,为城市规划策略的制定提供准确的依据。

如厦门市2011年到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就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不仅划定了厦门市的生态控制线,还合理控制城市规模。而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紧密联系,在确保厦门市总体生态面积达成规划目标的基础上,做好其他建筑、设施的布局。这时就需要利用GIS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分析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之间是否存在不协调的地方,不断优化设计方案,使城市总体规划更加科学合理。

1.2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开始了翻天覆地的战略改革,信息化时代也为我国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与机遇。厦门信息化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厦门软件园已建成一期和二期,厦门软件园(三期)总规划面积达10平方公里,正在加紧建设。软件园一、二期汇聚近1000余家规模以上信息和软件企业。与此同时,新形势下激烈的竞争环境促使制造业不断进行工业3.0和工业4.0升级,一批制造业企业抓住机遇快速发展。信息化在商贸流通上显现得更为明显,专业物流园区、规模电商聚集区等园区的投入运营不断刷新眼球改变着商业与物流的运营模式。产业经济布局还更为合理呈区域化发展,如厦门市2011年至202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指出,未来阶段内,岛内和岛外将形成五大工业区域,并在各个工业区域内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产业经济区域化发展,可有效提高城市资源的利用效率。总之,各产业在信息时代拥有了新的出路,传统分散型工业经济也逐渐转变为密集型信息经济模式,不仅优化了城市产业结构,还提高了各产业发展速度,促进了城市经济的总体增长。

1.3改善城市规划空间结构

在产业局域化的基础上,城市规划空间结构会进一步得到优化。如城市的居住区、商业区、文化区等,一改过去呈密集分布的结构模式;体现了更多的产城结合模式。产城融合是指在区域发展中,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和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一般具有四个特点:一是明确发展的两个基本着力点――城市功能完善和产业发展;二是要求将产业集聚、服务配套、功能以复合方式落到空间布局上;三是侧重于城市形态适应和配套产业业态;四是强调城市形态和产业业态的共同发展,科学处理产业园区和城区(镇)之间的关系,在空间融合、功能融合、人口融合三个方面实现和谐统一:

空间融合方面,表现为产业园区和城区扩展位于同一轴线上,现有产业园区纳入城市管理体系。具体的量化指标是“园区与城区空间距离”、“居民平均通勤时间”等。

功能融合方面,表现为产业园区与城区之间具备便捷交通;城区基础设施、商贸、医疗、教育等资源为产业园区所用;产业园区成为城区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具体量化指标是“市政设施产城共有率”和“公共设施产城共有率”等。

人口融合方面,表现为园区对从业人员的需求与城区人力资源相匹配;园区从业人员有条件、有能力在城区购置住房并安家,实现“职住一体”;具体量化指标是“城区居民在本地就业率”和“园区职工在城区落户率”等。

海沧、集美、同安、翔安等多个新城的建设结合了辖区行业分布及产业升级,有效提高城市建设的效率

1.4 改善城市交通问题

解决交通问题是城市规划的重点内容。而过去阶段中,城市规划解决交通问题的方式无非是加大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限制私人用车的发展等,或是优化城市整体交通网络,增添高架等。信息时代下,城市更新与新城建设更加合理业态分布,大大降低了人们出行距离,如居民可在网上进行购物,甚至现在正在不断发展的VR虚拟现实技术,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体验到现实生活中“逛商场”的乐趣。而人们出行量的减少必然会改善城市交通。其次,交通部门利用信息技术可对城市交通进行实时监控、交通信息互动平台建设等,在交通组织管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再者,城市建设中点面的有效贯通人口融合方面,表现为园区对从业人员的需求与城区人力资源相匹配;园区从业人员有条件、有能力在城区购置住房并安家,实现“职住一体”;具体量化指标是“城区居民在本地就业率”和“园区职工在城区落户率”等。如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强调了要大力加强城市交通网建设。如规划中提出了在2020年之前建设一条跨海通道,来缓解已有跨海桥梁和隧道交通的压力。其次,新增了四条地铁线的建设规划。

总结

信息时代下,各行业产业纷纷开展了关于“互联网+”的改革,并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由过去疏散型分布演变为密集型分布。产业机构的优化使城市规划拥有了更大的空间,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城市规划可有效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并改善了过去形势下存在的交通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参考文献:

产业发展与规划篇7

关键词: 产业物流;发展模式;系统规划;研究

Key words: industry logistics;development mode;system planning;research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018-02

1研究的目的、意义

陕西省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亚洲段的中心和进入中国大西北的“门户”,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在西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物流节点”角色,再加上省域经济及社会快速发展所释放的巨大物流需求,客观上要求必须持续推动陕西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现代物流产业地位的提升、交通物流基础设施投入的快速增加、特别是《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的引导,陕西省的物流基础设施规模持续扩张,物流通道和物流节点建设初见成效,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与水平也逐步提高。但是,面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的新背景,陕西省物流业依然存在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专业化的高端物流服务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中原因,除了受到特定的产业发展阶段、市场成熟度、产业规制等因素影响之外,还与区域物流的发展模式选择有关。

陕西省始终坚持发展大交通、大物流的战略,重在建设物流通道和城市物流节点,以完善物流服务网络,所采用的物流发展模式多是基于城市节点的综合服务型模式、基于区域的多产业服务型模式、或者基于交易市场的综合服务型模式,而上述模式由于侧重提供更具普适性的多样化综合物流服务,往往缺乏对特定产业物流需求特性的深入关注,因而无法满足专业化、个性化的产业物流需求。有鉴于此,文章立足于陕西省重点产业的发展需要,系统研究基于节点或区域的综合服务型与基于产业集群的专业服务型相结合的产业物流发展模式,以寻求产业物流需求“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产业物流系统规划。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如何发展物流业的研究很多,涉及创新与应用现代物流技术、改革管理体制、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和产业政策及法规等诸多方面。在现代物流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方面,发达国家已经构造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技术格局,并正在努力推动其向智能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技术创新与应用达到了较高水平;而我国则处于现代物流技术的初步应用与积累创新阶段,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在管理体制方面,国内外至今还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成立专门的物流产业管理部门,基本上都是在保持“各个物流环节分属不同部门管理”的格局下,通过加大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来实现对物流业发展的有效引导与管制,不同的只是管理内容的集中程度有所差异而已。在制定发展战略或规划方面,除了对基础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之外,更多的则体现在政府或地方对区域物流规划重要性的充分认知和大胆实践上。目前,基本上我国各省都出台过物流发展方面的战略或规划,陕西省也不例外。在物流产业政策及法规方面,发达国家的研究大多立于宏观层面,或是强调通过法律和市场手段推动物流业自由发展(典型的是美国),或是强调政府的充分干预(典型的就是日本1997年出台的《综合物流施政大纲》和2001年《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但总体上都强调政府应该在本国物流系统构建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在我国,汪鸣、丁俊发、黄国雄、陈文玲、夏春玉、海峰、林勇、赵娴等人都曾对我国物流业的现行政策进行过深入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了各自政策框架构想,对完善我国物流产业政策体系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各级政府部门也在积极研究和出台专项的物流产业相关政策,如国家九部委共同的《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国家税务总局颁发的《关于试点物流企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等。

由上述分析可见,与物流业发展对策相关的研究文献和成果十分丰富。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这些研究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那就是多基于宏观视角,针对区域内所有产业综合进行物流体系研究,重视需求在量上的共性,而忽略了不同产业物流需求的在质上的个性。这往往会导致制定的很多有关物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显得空泛,所提出的措施和战略难以落实,无法满足产业发展与升级的需要。而就理论研究而言,现有研究往往又割裂了产业物流需求的共性与个性,要么侧重于区域综合物流系统建设,推行基于区域或节点的综合服务型发展模式,要么侧重特定产业物流的专业化发展,推行基于产业或产业集群的专业化发展模式,而缺乏对区域物流资源整合和产业物流需求的统筹规划,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当然,也有部分学者持续关注产业物流发展问题,但研究焦点多集中于跨产业的产业联动问题,或是汽车物流、农产品物流、花卉物流等特定领域的物流理论与技术问题。其中的缺陷是在重视提高产业物流专业化程度的同时,没有将其置于区域物流系统中加以综合考量、优化,容易陷入“专业化陷阱”。

3陕西省产业物流发展模式与系统规划研究

论文研究旨在克服上述缺陷,立足区域和产业两个层面,综合考察产业物流需求的共性与个性,进而研究新的综合型产业物流发展模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以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为手段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已经成为陕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目前,涵盖石油化工、煤化工、电力、盐化工、航空、输变电设备、汽车等领域的20个产业集群已经初步形成,其产值占到全省工业的90%以上。此时,更多地关注产业物流需求,科学选择产业物流发展模式,并进行产业物流系统规划,必然能为产业集群的快速成长和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基础支撑与引导,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抓好重点任务和部门分工的落实。抓紧物流业规划编制工作,积极支持物流业重点项目建设。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认真做好重要商品市场监测和调控。要在“预”和“实”上下功夫。加强市场监测,加强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研究,及时提出保障重要商品市场供应的政策建议,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做到措施具体,责任明确,重在实效。

3.2 对产业物流发展模式的创新性研究不但有助于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指导区域物流发展规划,更好地满足产业发展与升级的需要,而且能够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与配置提供更充分的依据。陕西在物流结构与发展潜力方面,优势明显;但在物流规模和物流经济贡献方面,陕西却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陕西应构筑物流发展的良好环境,整合现有资源,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不断加大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与物流市场主体的建设,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发挥人才在提高物流发展水平中的作用。

3.3 研究基于节点或区域的综合服务型与基于产业集群的专业服务型相结合的产业物流发展模式,以及产业物流系统的规划方法,能够弥补区域物流理论研究的部分缺陷,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全力推进物流业快速发展。加强流通项目管理,确保中央、省级政府投资项目见实效。要加强项目调研,主动服务,包装、策划、储备一批流通领域好项目,严格执行基建程序,并在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的同时,加强项目后续管理,加大对项目监督检查的力度。要加强学习,深入调查研究,结合经贸领域的实际,明确“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加强对内外贸市场形势的监测和分析,加强重要商品市场宏观调控,提升以物流业为主的现代流通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耀平.21世纪初美英澳运输与物流战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高海军.浅议汽车产业物流发展方向[J].汽车工业研究,2009(10).

[3]林勇,王健.我国现代物流政策体系的缺位与构建[J].综合运输,2006,(1).

产业发展与规划篇8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党中央倡导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所谓的资源节约,指的是在社会生产、建设、消费等领域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使资源利用呈现科学化、合理化,进而达到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资源节约的提出,旨在通过消耗最少的资源以在最大程度上获取经济、社会效益。资源节约的提出,对我国长期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2中国高尔夫旅游发展现状

我国高尔夫旅游业起步比较晚,处于初级阶段。经调查、研究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广东中山高尔夫球场建立起,高尔夫球场一直处于被限制、压制的状态。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的交流等不断加强,旅游业的蓬勃兴起,推动了高尔夫旅游业在中国的发展进程。近年来,中国高尔夫球场数量不断攀升,呈现出“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

中国社会经济、信息技术等迅猛发展,高尔夫旅游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高尔夫旅游业在旅游形态中占据首屈一指的位置,其具备综合功能:经济、文化、社会等。通过开发、利用高尔夫旅游业,可以满足国外游客的不同需求,进而促使当地经济、相关新兴旅游项目得以提高、发展。中国地大物博,在资源方面存在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在这种背景下,我国高尔夫旅游业应以自身实际发展状况、市场导向等为参考依据,在资源利用方面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以最大程度获取高尔夫旅游效益,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旅游业的发展。

3高尔夫旅游业对资源利用现状

3.1高尔夫旅游业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区

众所周知,高尔夫旅游活动主要依托自然环境,其属于大型户外活动。较其他户外旅游项目而言,高尔夫旅游呈现出休闲、平和的特点。基于高尔夫旅游的体育运动属性,其大都建立于地势相对平缓的丘陵、平原地区。例如:在山地较多的地区,建立高尔夫旅游区须进行平坡、运土,以形成适于开展高尔夫运动的球道。在此过程中,平坡、运土除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还会破坏原有的土壤结构、自然性,甚至造成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

3.2高尔夫旅游资源与重要水系紧密相邻

3.2.1水系资源能够为高尔夫旅游业提供优质的景观环境

众所周知,高尔夫球场对环境具有很高的要求,环境优雅、气候宜人的地区是其最佳选择。高尔夫旅游区毗邻水系资源,水系资源可作为其天然户外屏障而存在。例如:北京地区的高尔夫球场,永定河、北运河、拒马河等为高尔夫旅游提供了优良的景观资源。此外,水系资源可作为高尔夫球场的自然水障碍。高尔夫球场内部的溪流、湖泊等丰富了高尔夫旅游资源,使其更具趣味、挑战性。与此同时,水系资源在景观建设中发挥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因此,水系资源使得高尔夫旅游资源景观得以丰富、具体。

3.2.2水系资源具有生态缓冲的积极作用

就高尔夫球场周边的水系资源而言,不论其封闭,还是开放,其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稀释、净化高尔夫球场产生的污染物。因此,高尔夫旅游资源毗邻水系资源建立,有利于防治污染物的危害,进而提升自身形象。

3.3高尔夫旅游资源大都分布于交通优越的地区

毋庸置疑,高尔夫旅游应被划分到商业型旅游资源范畴。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其主要依托企业,而企业以获取高额利润为目标,其会特别重视游客群体。经调查发现,高尔夫旅游资源倾向于靠近主要交通干道。这种布局形式,有利于集客、节约游客时间。基于高尔夫旅游的消费特点,游客大都选择自驾方式。对于自驾而言,距离、交通状况等对游客的意向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高尔夫旅游资源选址较为靠近主要交通干道。

4高尔夫旅游业的发展

对于高尔夫旅游业发展规划而言,其应充分挖掘、利用市场资源,竭尽全力满足游客的不同消费需求。此外,加强与体育、文化、市政等部门的协作、联系,以促使其平稳、有序发展。值得注意的是,高尔夫旅游业应注重节约资源,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4.1充分发挥政府对高尔夫旅游业的监管作用

各地政府在进行经济发展规划时,可将高尔夫旅游业纳入考虑范围。监管的重点是高尔夫球场建设的土地审批,应该严格控制不可在耕地、水源地等利用率高的区域兴建球场,而对于盐碱地、滩涂地、废弃矿区、垃圾场等利用率极低的区域可以鼓励兴建球场,以达到节约土地资源的目的。应鼓励兴建中小型球场,严格控制大型球场建设的数量。此外,其应通过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来加强对高尔夫旅游业的管理,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定期进行检查,提高高尔夫旅游业服务质量;顾全大局,保护环境等,制定高尔夫旅游业的收费、收税政策,为高尔夫旅游业创设优良的政策、投资、治安环境。

4.2加大开拓高尔夫旅游业市场力度

我国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且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开拓高尔夫旅游业市场时,其须与其他旅游资源有机结合;球场规划、设计风格须遵循独特、达标、适中等原则,进而满足各种类型球队的多样需求。此外,球场的选址、布局须科学、合理;球场中所涉及的服务应着重体现我国历史文化、民族特色;高、中、低档球场分布合理,促进高尔夫运动休闲走向大众化。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开拓高尔夫旅游业市场的目标,从而提升高尔夫旅游业的档次、质量和规模。如此,我国高尔夫旅游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4.3打造高尔夫旅游业品牌

宣传对高尔夫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大宣传力度,有利于形成高尔夫旅游业品牌效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尔夫旅游业须积极寻求突破,注重与文化产业的整合。在宣传过程中,高尔夫旅游业可借助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手段,并对相关活动、赛事等规划、制订详细的策划、宣传方案,以达到强化人们参与高尔夫球运动的意识,进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4.4注重高尔夫旅游业人才的培养

截至目前,高尔夫旅游业在人才方面较为匮乏。现有的高尔夫旅游工作人员,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的现象,极其不符合高尔夫高端发展的要求。因此,企业须加强对高尔夫旅游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注重对其的培养。基于此种现状,我国高等院院校应准确把握市场需求,通过采取开设高尔夫旅游业专业;高校合作、联合办学;跨校、专业学习高尔夫旅游知识;创办高尔夫旅游培训班等有效措施,以快速、高效培养出复合型高尔夫旅游人才,进而,满足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4.5加强对高尔夫旅游业的资金扶持力度

产业发展与规划篇9

Abstract: China resources city industrial planning of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necessary and urgent. Resources should be how to formulate industry town planning, in case with the exhaustion of the resources and decline, is related to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even the whole country key problems of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Keywords: industry plann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ordinated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资源型城市或城镇随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由于资源种类的不同,可分为石油工业城市、矿业城市、森林工业城市等多种类型。这些城镇由于其兴起条件和背景不同,规划建设有其鲜明的个性,“点多、线长、面广”往往是资源型城市或城镇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很容易造成缺少现代化城市应有的聚集效应,在形成城市精神生活氛围和城市设施建设与合理利用方面有很一定的难度。

资源型城市在我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此类城镇应如何制订产业规划,以防随资源的枯竭而衰落,是关系区域发展乃至全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问题。

1 资源型城市产业规划的必要性

资源型城市是伴随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而兴起,并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由于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发展规律的作用,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

目前我国的资源型城市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非常严峻,主要表现为资源递减与产业经济的增长需求之间的矛盾、产业结构单一与综合经济发展的矛盾、市场化因素先天不足与发展市场经济的矛盾、以矿山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封闭与对外开放的矛盾、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恶化与城市人居环境改善的矛盾、职工下岗失业增加群众生活困难与社会稳定的矛盾等。对这些城市和地区积极实施产业规划和结构调整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2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特点

资源型城市大多依资源而建,位于内陆、边远地区,区位条件差,因而缺乏一般城市的开放性,经济体系处于封闭状态,城市其他社会服务功能紧紧依附于主导资源产业,使得城市的自我发展能力有限。资源型城市兴起于地方资源的开采、开发,其主导产业、支柱性产业较为单一,城市的经济发展对资源产业的发展依存度较大,这必然导致其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不平衡。

资源的开发、开采一般都由有实力的大型企业承揽,几个巨型企业的建立支撑起整个城市的经济框架,而服务业、手工业和中小企业却得不到充分发展。资源企业吸纳了城市中的大部分劳动力就业,这又导致了人力资源结构的单一,劳动力的技术、技能停留在较低层次,择业范围狭窄。世界上许多资源型城市都存在这种经济结构失衡问题,高附加值生产部门的缺乏和初级加工工业众多是资源型城市的共同特性。

3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3.1 政府在产业优化中的重要作用

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的成长,既取决于经济资源禀赋和现有的经济条件,也取决于适宜的产业政策。要实现经济的发展,并使产业结构成长摆脱资源短缺的束缚,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是难以实现的,政府的力量也很重要。应由政府来规划产业结构,实现高效益的产业结构目标,确定带动整个经济起飞的“战略产业”,并通过政府的经济计划、经济立法和经济措施,扶持“战略产业”的起飞,诱导经济按既定的目标发展。

3.2 多元化的发展战略

资源型城市凭借丰富的资源可以高速度地奠定城市发展基础,并实现初期的资本积累。为了避免城市随资源枯竭而衰落,应实施多元化的发展战略。首先要实现资源产业的有序适度开发和集约经营,促进支柱产业稳步发展。其次要适当延长资源产业的产业链,发展资源的深加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附加价值。同时鼓励其他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3 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型城市所衍生的灾害与严重恶化的生态环境影响久远。长期过度和非科学开采会破坏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形成的原始地层结构,致使水、气循环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产生了一系列资源型城市所特有的灾害,如大面积沉陷区变形、开裂及塌陷,水系变化及水质污染,大气环境恶化及爆炸,大型露天煤矿闭坑后灾害及矿井关闭后的矿震灾害等。这些灾害发生频繁,后果严重,极大制约了资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人民生活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经济规划中要考虑废矿的填充和大气环境治理等问题,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把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

4资源型新城规划和搬迁建议

4.1 资源型城市一定条件下考虑城市搬迁或环保搬迁

4.1.1 城市搬迁

资源型城市在两种情况之一出现时可以考虑城市搬迁:

(1)资源枯竭,并且在原城市内找不到合适的接续产业;

(2)环境恶化,难以在短时间内治理恢复或者治理恢复成本过大。

城市搬迁需要注意的2个问题:

(1)考虑可以接受的搬迁成本。资源枯竭型城市本来财政就十分困难,国家也不可能拿出许多钱来支持搬迁,而搬迁需要巨额资金,所以轻易勿搬迁。

(2)通过化整为零,分散原城市不宜生存的居住环境,城市和职工生活基地各奔东西,背道而驰,会降低城市的消费能力和减少就业岗位,既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也不利于提高社会效益。

4.1.2 环保搬迁

资源枯竭型城市,因历史欠账多、产业布局不合理、工业严重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经济发展、就业、环保和社会保障等压力集中在一起,交织成一个高难度的“问题复合体”。长期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导致污染超出环境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再发展已没有容量和空间,此时应考虑环保搬迁,就是通过城市环境容量和质量的改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采取相关措施,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4.2 资源型新城规划建议

4.2.1 产业结构影响之下的城市布局建设

城市布局与建设受到城市产业发展及城市建设政策的影响,以资源开采为主的产业结构使资源型城市布局呈现过于分散的特征,并对城市建设造成很大因难,城市布局迫切需要进一步更新和优化组合。一方面要克服过于分散的城市布局造成了聚集效益较差;另一方面城镇体系建设要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与辐射力的地域中心,综合经济发展形成必要的优化组合空间。

4.2.2 资源新城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建设

根据生态学家理斯提出的“生态脚印”理论,任何一个城市的“承载能力”是一定的,城市的发展必须在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形成良性循环,才能达到发展的可持续性。

资源开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在生产和生活分区不十分明确的城市,因为在资源型城市中,工业生产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较大,工业用地在城市中若得不到合理规划,长远安排,所造成的空气、水质等方面污染必然严重影响城市环境质量,从而对资源型城市的未来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据此资源新城与环境之间一定保持协调建设。

4.2.3 不可急速城镇化

急速城镇化表现为人口城镇化率虚高;空间上建设布局出现无序乃至失控。耕地、水资源等重要资源过度消耗,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了巨大浪费。有资源的地方可以设企业,但不一定要建城市。资源新城规划建设,一定考虑到城市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及外部宏观经济形势所提供的可能性;不可对城镇空间的盲目扩张和蔓延式发展;更不能不考虑人与其生存条件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在作城市发展规划和确定用地规模时,一定要考虑后代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总之,资源型城市通过调整城市规划,对旧城改造、新城布局、城市搬迁、环保搬迁等,目的就是形成规模结构适宜、空间布局合理、分工联系密切、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结构框架和人、城、自然协调共处的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张秀生,陈先勇;中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2.

【2】王大悟;科学发展观与旅游可持续发展[J];旅游科学;2005.01.

【3】刘云刚;大庆市资源型产业结构转型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0.05.

产业发展与规划篇10

关键词:产业规划,可持续发展 ,协调建设

Abstract: China resources city industrial planning of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necessary and urgent. Resources should be how to formulate industry town planning, in case with the exhaustion of the resources and decline, is related to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even the whole country key problems of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Keywords: industry plann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ordinated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资源型城市或城镇随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由于资源种类的不同,可分为石油工业城市、矿业城市、森林工业城市等多种类型。这些城镇由于其兴起条件和背景不同,规划建设有其鲜明的个性,“点多、线长、面广”往往是资源型城市或城镇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很容易造成缺少现代化城市应有的聚集效应,在形成城市精神生活氛围和城市设施建设与合理利用方面有很一定的难度。

资源型城市在我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此类城镇应如何制订产业规划,以防随资源的枯竭而衰落,是关系区域发展乃至全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问题。

1 资源型城市产业规划的必要性

资源型城市是伴随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而兴起,并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由于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发展规律的作用,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

目前我国的资源型城市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非常严峻,主要表现为资源递减与产业经济的增长需求之间的矛盾、产业结构单一与综合经济发展的矛盾、市场化因素先天不足与发展市场经济的矛盾、以矿山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封闭与对外开放的矛盾、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恶化与城市人居环境改善的矛盾、职工下岗失业增加群众生活困难与社会稳定的矛盾等。对这些城市和地区积极实施产业规划和结构调整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2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特点

资源型城市大多依资源而建,位于内陆、边远地区,区位条件差,因而缺乏一般城市的开放性,经济体系处于封闭状态,城市其他社会服务功能紧紧依附于主导资源产业,使得城市的自我发展能力有限。资源型城市兴起于地方资源的开采、开发,其主导产业、支柱性产业较为单一,城市的经济发展对资源产业的发展依存度较大,这必然导致其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不平衡。

资源的开发、开采一般都由有实力的大型企业承揽,几个巨型企业的建立支撑起整个城市的经济框架,而服务业、手工业和中小企业却得不到充分发展。资源企业吸纳了城市中的大部分劳动力就业,这又导致了人力资源结构的单一,劳动力的技术、技能停留在较低层次,择业范围狭窄。世界上许多资源型城市都存在这种经济结构失衡问题,高附加值生产部门的缺乏和初级加工工业众多是资源型城市的共同特性。

3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3.1 政府在产业优化中的重要作用

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的成长,既取决于经济资源禀赋和现有的经济条件,也取决于适宜的产业政策。要实现经济的发展,并使产业结构成长摆脱资源短缺的束缚,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是难以实现的,政府的力量也很重要。应由政府来规划产业结构,实现高效益的产业结构目标,确定带动整个经济起飞的“战略产业”,并通过政府的经济计划、经济立法和经济措施,扶持“战略产业”的起飞,诱导经济按既定的目标发展。

3.2 多元化的发展战略

资源型城市凭借丰富的资源可以高速度地奠定城市发展基础,并实现初期的资本积累。为了避免城市随资源枯竭而衰落,应实施多元化的发展战略。首先要实现资源产业的有序适度开发和集约经营,促进支柱产业稳步发展。其次要适当延长资源产业的产业链,发展资源的深加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附加价值。同时鼓励其他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3 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型城市所衍生的灾害与严重恶化的生态环境影响久远。长期过度和非科学开采会破坏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形成的原始地层结构,致使水、气循环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产生了一系列资源型城市所特有的灾害,如大面积沉陷区变形、开裂及塌陷,水系变化及水质污染,大气环境恶化及爆炸,大型露天煤矿闭坑后灾害及矿井关闭后的矿震灾害等。这些灾害发生频繁,后果严重,极大制约了资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人民生活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经济规划中要考虑废矿的填充和大气环境治理等问题,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把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

4资源型新城规划和搬迁建议

4.1 资源型城市一定条件下考虑城市搬迁或环保搬迁

4.1.1 城市搬迁

资源型城市在两种情况之一出现时可以考虑城市搬迁:

(1)资源枯竭,并且在原城市内找不到合适的接续产业;

(2)环境恶化,难以在短时间内治理恢复或者治理恢复成本过大。

城市搬迁需要注意的2个问题:

(1)考虑可以接受的搬迁成本。资源枯竭型城市本来财政就十分困难,国家也不可能拿出许多钱来支持搬迁,而搬迁需要巨额资金,所以轻易勿搬迁。

(2)通过化整为零,分散原城市不宜生存的居住环境,城市和职工生活基地各奔东西,背道而驰,会降低城市的消费能力和减少就业岗位,既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也不利于提高社会效益。

4.1.2 环保搬迁

资源枯竭型城市,因历史欠账多、产业布局不合理、工业严重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经济发展、就业、环保和社会保障等压力集中在一起,交织成一个高难度的“问题复合体”。长期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导致污染超出环境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再发展已没有容量和空间,此时应考虑环保搬迁,就是通过城市环境容量和质量的改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采取相关措施,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4.2 资源型新城规划建议

4.2.1 产业结构影响之下的城市布局建设

城市布局与建设受到城市产业发展及城市建设政策的影响,以资源开采为主的产业结构使资源型城市布局呈现过于分散的特征,并对城市建设造成很大因难,城市布局迫切需要进一步更新和优化组合。一方面要克服过于分散的城市布局造成了聚集效益较差;另一方面城镇体系建设要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与辐射力的地域中心,综合经济发展形成必要的优化组合空间。

4.2.2 资源新城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建设

根据生态学家理斯提出的“生态脚印”理论,任何一个城市的“承载能力”是一定的,城市的发展必须在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形成良性循环,才能达到发展的可持续性。

资源开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在生产和生活分区不十分明确的城市,因为在资源型城市中,工业生产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较大,工业用地在城市中若得不到合理规划,长远安排,所造成的空气、水质等方面污染必然严重影响城市环境质量,从而对资源型城市的未来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据此资源新城与环境之间一定保持协调建设。

产业发展与规划篇11

知识产权服务业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转让与服务,著作权、软件的登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工商登记的服务,无形资产的评估服务,专利等无形资产的咨询与检索服务,其他知识产权认证、与转让服务(不含其中涉及的相关法律服务及科技中介服务),是国家高技术服务业发展中重点培育的行业之一。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国家知识产权局利用2008年度全国经济普查有关数据(由国家统计局提供),对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

总体现状

数据显示,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

截至2008年底,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共有法人单位3506家,占全国服务业单位数的0.3%;知识产权服务业年末从业人员总数为34359人,占全国服务业年末从业人员总数的0.1%。

截至2008年底,知识产权服务业法人单位拥有资产总计为138.9亿元,占全国服务业单位拥有资产总计的0.04%,其中经营性单位拥有资产总计为138.6亿元,占全部法人单位的99.8%。

2008年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法人单位的全年营业收入为74.3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73.9亿元,占全年营业收入的99.5%;经营性单位主营业务收入为73.3亿元,占其全年营业收入的99.5%。

具体相关指标分析

1.知识产权服务业法人单位地域分布及人员情况

(1)地域分布情况

拥有法人单位超过100家的省份有北京(846家)、浙江(401家)、广东(377家)、上海(268家)、江苏(264家)、山东(197家)、辽宁(141家)和湖北(106家),8省市占全国法人单位总数的74.2%。

(2)年末从业人员情况

法人单位年末从业人员总人数超过1000人的省份有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和福建,这7个省市占全国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总人数的76%。

所有法人单位中的年末从业人员男女比例为1.14:1,全国低于这个平均值的有北京、青海、安徽、天津、山西、宁夏、上海及浙江等8个省区市,另外超过2:1的省份有江西、甘肃、广西和海南。

所有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具有大学以上学历人员占52.5%,高于这个值的有北京、上海、山西和四川等4个省市。

所有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约占15%,超过这个值的有贵州、宁夏、河北、四川、甘肃、青海、辽宁、湖北、河南、陕西、北京、天津、云南、山西和湖南等15个省区市。

2.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1)法人单位资产

法人单位资产总计超过5亿元的省份有北京、上海、广东和浙江,这4个省市占全国法人单位资产总计的近7成。

(2)法人单位全年营业收入与主营业务收入

法人单位全年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的省份有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湖南、山东、浙江、内蒙古、辽宁、福建、贵州和吉林,这12个省市区占全国法人单位全年营业收入的91.7%。

(3)法人单位全年营业利润

2008年底法人单位全年营业利润为12.2亿元,超过1亿元的省份有北京、上海、湖南和广东等4省市,占全部法人全年营业利润的62.3%。整体趋于亏损状态的省份有青海和海南两省。全国处于亏损状态的法人单位有938家,占法人单位总数的26.8%,其中处于亏损状态的法人单位数量超过20家的省份有北京(365家)、广东(98家)、上海(95家)、浙江(92家)、江苏(35家)、辽宁(29家)、河南(25家)、四川(23家)和福建(22家)等10个省市。

(4)法人单位所有者权益

2008年底全国法人单位所有者权益超过1亿元的省份有北京、天津、上海、广东、四川、浙江、江苏、河北、贵州、山东和辽宁等11省市,占全部法人所有者权益的93.6%。

(5)法人单位实收资本

2008年底全国法人单位实收资本超过1亿元的省份有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四川、江苏、河北、辽宁、山东和天津等10省市,占全部法人实收资本的90.2%。

2008年底,实收资本中国家资本比例超过50%的有四川、山西、贵州3省;各省集体资本比例均不超过10%,所占比例列前3名的省份为广西、黑龙江、江苏;法人资本所占比例超过50%的有天津、北京、辽宁、海南、江西、重庆、广西、内蒙古、山东和广东等10省区市;个人资本所占比例超过50%的有青海、安徽、湖北、云南、湖南、河南、山西、宁夏、浙江、河北、甘肃、黑龙江、江苏和福建等14省区;港澳台商和外商资本超过20%的有吉林和上海。

3.法人单位注册类型及控股情况

(1)登记注册类型分布及综合分析

2008年末,在3506家法人单位中,有内资单位3464家,占98.8%,其从业人数为32980人,占96%;拥有资产总计为131.9亿元,占95%;全年营业收入65.4亿元,占88.1%;全年营业利润为12.4亿元。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单位分别为17和25家,从业人员分别为237人和1142人,拥有资产总计分别为9518.4万元和60111.3万元,全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502.8万元和75255.6万元。

尽管内资企业的人均利润和营业利润与资产总计比要优于港澳台资企业与外资企业,但内资企业平均年末从业人员总数、平均资产总计、平均全面营业收入、营收与资产比、人均资产、人均营业收入均低于所右企业的平均水平。特别是营收与资产比只有0.5,人均营业收入也只有20.229万元,甚至还达不到港澳台资和外资企业的一半。另外要注意到的是外资企业营业利润为负这一现象,这很可能是由于外商资本投资大都处于回收成本的过程中。

(2)按机构类型分布状况

法人机构类型中企业有3418家,占全部法人单位数的97.5%。

(3)控股情况分布及综合分析

2008年末,在3506家法人单位中:混合资本的单位有125家,占3 5%。私人控股2935家,占83.7%,私人控股从业人数为24636人,占71.7%;拥有资产总计为532085 2万元,占38.3%;全年营业收入为

420340.9万元,占56.6%;全年营业利润为59404.9万元。国有控股和集体控股有219家,从业人数为4793人,拥有资产总计为469135.3万元,全年营业收入为141794.1万元,全年营业利润为45236.6万元。港澳台商和外商控股有41家,从业人数为1148人,拥有资产总计为66578.8万元,全年营业收入为82142.2万元,全年营业利润为-1920.2万元。

根据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到国有和集体控股法人单位的人均利润和营业利润与资产总计之比要优于私人控股、港澳台商与外商控股法人单位,然而港澳台商和外商控股法人单位的营业收入与资产总计比为1.2,远远大于所有法人单位平均0.53的水平,同时其人均营业收入为715.52千元,亦超过所有法人单位平均220.53的两倍以上,这些都意味着它们拥有更强大的盈利能力。而私人控股与国有和集体控股法人单位在盈收方面的表现就有些差强人意,特别是国有和集体控股法人单位,拥有最高的平均资产总计和人均资产,却只有0.3的营收与资产比。

同时也应当注意到港澳台商和外商控股法人单位营业利润为负这一特殊现象,这与其较强的盈利能力不符,由此可以推测这些投资额度大的控股单位正处于回收成本的过程中。

4.法人单位其他指标情况

(1)按产业活动单位数(法人单位所从事的产业项数)分布状况

有3444家法人单位只从事1项产业活动,占到法人单位总数的98.2%。

(2)按营业状态分布状况

处于营业状态的法人单位有3267家,占全部法人单位数的93 2%。

(3)按会计制度分布状况

在法人单位中,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单位有3443家,占全部法人单位的98.2%,从业人员为33910人,占知识产权服务业全部从业人员的98 7%;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有14家,从业人员122人;执行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的单位有8家,从业人员56人;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单位有4家,从业人员23人;其他单位有37家,从业人员248人。

发展特点

1.产业规模大幅扩大

与2004年相比,2008年知识产权服务业法人单位数增加了1084个,增长近45%;资产总计增加98.44亿元,增长243.2%;从业人员增加7400余人,增长27.7%;营业收入增加约51亿元,增长219.6%;营业利润增加约10亿元,增长约4 5倍。截至2008年底,共有经营性单位3443家,占全部法人单位的98 2%,与2004年相比,经营性单位数量增加了1272家,增长58.6%,所占比重提高近9个百分点。

2.资产与营业收入倍增

2008年全国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为73.9亿元,比2004年增加约50亿元,增长超过200%。知识产权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的营业利润为12.1亿元,比2004年增长了5倍多。截至2008年底,经营性单位从业人员数比2004年增长55.6%,资产总计增长2.4倍,主营收入增长2 1倍,营业利润增长4 5倍。2008年底,在知识产权服务企业中,资产总计和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分别有130家和102家。

3.法人资本比重迅速提高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产业格局进一步得以巩固。在经营性单位中,2008年实收资本67.7亿元,其中国家资本和集体资本占9.5%,法人资本占67.6%,个人资本占18.7%,港澳台商和外商资本占4 2%,该比例近似于全部法人单位实收资本构成情况。2004年实收资本28.3亿元,其中国家资本和集体资本占13.9%,法人资本占41.3%,个人资本占36.5%,港澳台商和外商资本占8.3%。可以看到法人资本增加了26个百分点,个人资本比例下降了约18个百分点,港澳台商和外商资本也下降了4个百分点,非公资本整体比重上升了约4.4个百分点。

4.私营单位高速发展

2008年私营单位(包括私营独资、私营合伙、私营有限责任和股份有限公司)已达到2700家,占全部内资单位数的77.9%;从业人员21769人,超过全部内资单位从业人员的半数,占66%。在内资企业中,私营企业拥有34 3%的资产,创造了48%的利润,实现了58.9%的营业收入。与2004年相比,私营单位数量增加1119家,增长70.8%从业人员增加8000余人,增长58.9%;资产增加33亿元,增长了2.7倍;主营业务收入增加近28亿元,增长2.6倍。

5.从业人员专业水平逐步提高

2008年,我国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中,17.2%的人员具有大学以上学历,而在知识产权服务业中,具备大学以上学历人员比例高达52%。此外,知识产权服务业中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占14.8%,具有中级工以上技术等级的人员占2.4%,与2004年相比,分别提高了1.1、0.7和1.3个百分点。

6.知识产权服务业区域集中

分经济地域看,东部地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标准,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1个省市)的法人数量为2690家,占全国的76.7%,从业人员数为27917人,占全国的8l 25%;拥有资产106.5亿元,占全国的76.7%;全年营业收入为59.7亿元,占全国的80.4%;全年营业利润为8.5亿元,占全国的70%。北京、广东、上海、江苏和浙江等5省市法人单位个数比例等5项指标比例就已经超过全国总量的一半。

存在的不足与政策建议

尽管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从总体看,我国知识产权服务发展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协调,在服务能力和水平方面亟待提高,相关不足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目前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

1.行业总体规模小,人均资产与利润水平不高

2008年底,知识产权服务业单位数量、从业人员数量仅占到全国服务业的0.3%及0.1%。行业人均资产与人均利润也仅有服务业总体水平的30.7%及72.8%。行业总体规模较小,人均资产及利润尚需提高。

2.发展尚不成熟

一般的知识产权服务多局限在专利、商标登记等方面。综合性、专业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大多是在2001年后成立的民营企业。

截至2008年底,从业人员50人以下和资产总计100万元以下的法人单位分别有3426家和2623家,占到全部法人单位数的97.7%和74.8%,呈现出规模小、实力弱的态势。

截至2008年底,知识产权服务业法人单位拥有资产总计为138.9亿元,占全国服务业单位拥有资产总计的0.04%;拥有实收资本67.8亿元,占全国服务业

单位总实收资本的0.06%。知识产权服务业法人单位平均资产总计为396.2万元,远低于服务业全国平均资产总计3340 2万元;平均实收资本为193.4万元,远低于服务业全国平均实收资本1019 8万元。行业人均资产与人均利润也仅有服务业总体水平的30 7%及72.8%。

3.知识产权服务与创新结合不够,市场化率较低

我国科技经费投入巨大,但知识产权产出不多。以863计划为例,计划实施15年,共投入110亿元,每千万元产出的专利数1.51件、论文45.5件,二者之比为3.32:100。专利产出率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不重视专利信息检索,研发立项起点低,导致研究成果无法获得知识产权。这与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薄弱有关。

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局调查表明,专利转移比重偏低,转让和许可的比例均不到10%(分别为4.1%和5.8%);实施收益低,收益水平超过500万元的总计为9 8%,不到10%。调查还显示,由于各方拥有的信息不对称,国内专利技术交易总体市场环境不佳,缺乏专业、诚信、便捷的常设性专利交易渠道,仅有平均22.8%的专利权人利用了中介机构促进专利实施。

4.知识产权服务层次不高,中高级服务能力不足

长期以来,受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建设落后、专业服务人才能力和数量不足、政府对中介机构扶持政策力度不够等因素限制,一般的知识产权服务多局限在专利、商标登记等方面,能提供高附加值服务的机构数量少,这直接导致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利润率较低(行业人均利润仅有服务业总体水平的72.8%;处于亏损状态的法人单位有938家,占法人总数的26.8%)。总体上看,我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业务以代企业申请专利、商标等相对低层次的服务内容为主,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战略分析及产品市场战略、风险评估和预警等高端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明显不足,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知识产权战略策划、托管、商用化等相对高附加值的业务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提升。

为此,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产业发展与规划篇12

编制工业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的目的是为了理清我市工业产业发展和布局的总体思路,明确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提出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方案、促进产业协调快速发展的措施建议,为修订“十一五”规划和编制“十二五”规划做好准备,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工业发展取得较大成效,产业层次逐步提升,促进了全市综合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但是,工业产业发展和布局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发展重点不够明确,产业政策导向作用不强;产业空间布局比较零乱,空间集聚优势尚未发挥;龙头企业领军作用较弱,产业链条尚未形成;各类工业园区产业雷同,集群创新能力明显不足。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招商引资的无序竞争和资源浪费,制约了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因此,编制全市工业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通过规划引导产业有序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当前我市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工业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涉及行业多,工作难度大。这次规划编制工作,重点是弄清工业发展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和目标,以及工业空间布局方案。规划编制完成经过充分的论证后,报市政府审定批准后实施,并制定落实规划的具体实施细则,为工业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从而促进招商引资工作有序推进,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规划编制的内容

(一)规划期限和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以**年为基期,规划期限确定为**—2020年,规划范围为**市全部行政区域。

(二)具体内容

**市工业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对我市工业产业发展与布局的现状和基础进行分析,重点分析近年来我市推进结构调整、优化空间布局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绩,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二是对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发展趋势以及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进行研究,找出差距,弄清我市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明确产业发展目标和定位。三是通过比较分析,研究提出全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明确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重点和方向。四是对土地适宜开发程度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工业产业布局总体框架和重点行业发展布局方案,确定重点产业带、产业基地、产业园区等相结合的产业空间布局体系。五是围绕强化重大基础设施支撑、完善产业发展配套政策等方面,研究提出促进工业产业发展和优化产业布局的保障措施。

三、规划编制的组织形式

(一)加强组织领导。工业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作为一项战略性课题,系统性强,工作量大面广。为确保高效率、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市发改委牵头,成立专门的规划编制工作机构。各级各部门也要对工业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编制工作高度重视,组成专门班子,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二)搞好协调配合。为保证规划的可操作性,工业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发展规划、有关行业发展规划以及企业发展规划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衔接。为做好规划编制工作,全市各方面要给予全力配合,提供相关资料。

市直相关部门负责提供有关基础资料及布局规划建议;

各县(市)区负责编制本地区工业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方案;

各省级以上开发区负责编制各自的发展规划方案;

各重点企业集团负责编制本企业发展规划方案。

(三)强化社会参与。为增加规划编制的科学性,要按照开门编规划的原则,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努力增加社会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一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一方面,邀请有关方面专家直接参与规划编制;另一方面,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专家对规划成果进行咨询论证。二是认真采纳公众意见。通过网络等形式,征求社会公众对我市工业产业发展与布局的意见,提高规划的民主化水平。三是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规划成果形成后,要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积极吸纳人大、政协等各方面的意见。

四、规划编制的时间步骤

初步考虑,工业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研究工作分五个阶段进行:

(一)4月11日之前,动员阶段。主要是印发工作方案,制定调研提纲、进行各种调查图表的设计,通过动员大会等形式进行安排部署。

(二)4月12日—4月30日,调研阶段。各县(市)区、市直相关部门、开发区、重点企业集团提供相关资料,编制规划方案。市发改委组织相关人员,采取实地考察和座谈会等形式,与县(市)区、市有关部门、重点企业集团进行沟通交流,摸清基本情况,拟定规划大纲,确定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发展方向和重点、产业布局大体框架、鼓励和限制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