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合集12篇

时间:2023-07-07 09:21:54

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

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篇1

在我国广袤辽阔的土地上共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而由于我国各地区地形多样、文化背景复杂,使得各少数民族之间在艺术形式和情感表达上形成了迥然不同的风格。而少数民族音乐就是其艺术表达中的典型代表。在上千年的发展中,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表达习惯对音乐进行艺术加工,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而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为高等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提供了多样化的资源,因此随着我国教育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明确少数民族音乐的文化价值,对于实现少数民族音乐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

我国灿烂的音乐文化成就离不开少数民族对音乐的贡献。在我国历史发展长河中,各民族之间相互交融、相互吸收、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下特点:(一)变异性,即由于地理位置、生活习惯以及社会风俗的不同,各少数民族在表达同一事物时采用的音乐风格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异;(二)即兴性,能歌善舞是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特点,而在生产生活中,这些质朴的人们会根据心情的变化对音乐风格进行即兴创作,而这种创作方式不仅创新了音乐形式,也丰富了少数民族音乐内容;(三)地方性,即少数民族音乐是在其本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既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性格特点,也蕴含了浓厚的地方特色。

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社会不良思潮充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而大学生接受这些思想的侵蚀,逐渐形成了民族精神、民族责任感淡薄等问题,因此,如何实现对大学生的民族主义渗透,成了高等教育中的重点,而少数民族音乐作为抒发民族情感的独特形式,其对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责任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精神品质。音乐文化中不仅包含着优美的音符旋律,还包含着深厚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以及精神气质。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特殊群体,其精神品质在其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少数民族音乐中包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内核,如北方少数民族中具有勇敢、无畏的精神品格,而学生在学习中可以从或欢快、或苍凉的旋律中真切地感受到其独特的民族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品质融入在自身品格的塑造中,从而激励着大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敢于进取、不断开拓。

三、少数民族音乐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启示

(一)实现了教学过程中的文化渗透。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其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学生在不同的音乐内容中,可以感受到少数民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拜、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尊重,而这种在音乐中形成的文化渗透比任何说教式的文化传承都具有感染力。高校在公共艺术教学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少数民族音乐的渗透引导当地大学生形成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进而提高其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另一方面还可以开阔外地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对中国传统音乐多样性的认识。(二)增加了课外活动中的审美体验。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通常都是与一定的社会活动相关联,如广西壮族的歌圩、云南傣族的孔雀舞等,这些音乐与舞蹈、社会活动相结合的形式既体现了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民族特点,同时也为大学生开展课余文化活动提供了资源,因此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学校可以根据少数民族音乐为大学生组织文艺活动,以丰富其在实践中的审美体验。

四、结语

在中国民族文化中,各民族音乐别具特色,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少数民族音乐作为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元素,其具有丰富的史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因此高等院校在公共艺术教育中,应该深入挖掘少数民族音乐内涵,并结合科学的教学方法,吸取国内外音乐教学经验,以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邓春慧.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分析[J].大舞台,2015,(05):177-178.

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篇2

 

一、少数民族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 

少数民族文化,是今天的显学——文化学密切关注的内容。实际上,它不仅是文化学者展开学术研究的丰富矿藏,也应该是地方艺术院校培养艺术人才最值得重视的文化背景和教学资源。因为,中国内地大多数地方艺术院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许多珍贵艺术文化的形态较为完整地存留下来,构成了当地艺术院校办学的区域文化背景或者说是办学的区域文化基础。如果有正确的文化态度,就会将这种背景或者基础,当做自己办学的资源优势加以很好地利用;如果价值判断不准确,常常会将这种背景或基础当做妨碍前进的包袱或是自惭形秽的发展低起点。尽管随着多元文化价值的强调,这样的意识和心态已经越来越少,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基础来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培养人才,创新艺术,却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积极探索并深入研究的问题。 

文化背景,主要指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在学校培养的艺术人才的成长过程当中,成为他们对少数民族艺术认知系统所建立的重要基础。只有对少数民族风俗民情、历史社会、语言行为等有所了解,成为自有知识,才能对少数民族艺术有深切的体会和真挚的情感,才能产生自觉的传承行为与创作热情。但是,如果面对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只是将其存在当做一种背景知识来介绍,让学生掌握,那就太大材小用、重鼎轻置了。实际上,应该在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上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中国众多的民族大家庭,“少数”民族文化展现了文化构成的“多数”部分。 

教学资源,主要指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经过学校专家学者的耙梳、整理,总结出典型代表、规律性的东西,进入学校课堂,成为现代规模化教育的教学资源,成为学校艺术人才培养的知识系统中的重要部分。 

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延绵不绝、自立自新、发扬光大,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的链条上得到充分体现。 

 

二、特色教材:少数民族艺术变为艺术人才培养资源的重要途径 

少数民族文化,在今天的社会里,成为许多社会活动的重要资源。譬如,文化研究、宗教研究、法学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经济研究、社会文明研究、生态研究等等。而作为艺术院校,尤其是地方艺术院校的教育资源研究,如何将少数民族文化转化为艺术教育资源,近些年越来越多地被人涉足,但是,常常是一时一地一得的议论或心得。其实,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系统思考的问题。 

意识到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是一回事,将这种资源变为切实有效的教学资源则是另外一回事。有理念,有思想,还要有行动、有措施。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如何行动”“什么措施”。 

云南大学出版社与云南艺术学院合作,通过特色艺术教材出版、重点学科丛书出版和艺术精品课程教材出版项目,探索了一些路径,积累了一些经验。 

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篇3

一、少数民族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

少数民族文化,是今天的显学——文化学密切关注的内容。实际上,它不仅是文化学者展开学术研究的丰富矿藏,也应该是地方艺术院校培养艺术人才最值得重视的文化背景和教学资源。因为,中国内地大多数地方艺术院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许多珍贵艺术文化的形态较为完整地存留下来,构成了当地艺术院校办学的区域文化背景或者说是办学的区域文化基础。如果有正确的文化态度,就会将这种背景或者基础,当做自己办学的资源优势加以很好地利用;如果价值判断不准确,常常会将这种背景或基础当做妨碍前进的包袱或是自惭形秽的发展低起点。尽管随着多元文化价值的强调,这样的意识和心态已经越来越少,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基础来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培养人才,创新艺术,却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积极探索并深入研究的问题。

文化背景,主要指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在学校培养的艺术人才的成长过程当中,成为他们对少数民族艺术认知系统所建立的重要基础。只有对少数民族风俗民情、历史社会、语言行为等有所了解,成为自有知识,才能对少数民族艺术有深切的体会和真挚的情感,才能产生自觉的传承行为与创作热情。但是,如果面对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只是将其存在当做一种背景知识来介绍,让学生掌握,那就太大材小用、重鼎轻置了。实际上,应该在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上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中国众多的民族大家庭,“少数”民族文化展现了文化构成的“多数”部分。

教学资源,主要指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经过学校专家学者的耙梳、整理,总结出典型代表、规律性的东西,进入学校课堂,成为现代规模化教育的教学资源,成为学校艺术人才培养的知识系统中的重要部分。

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延绵不绝、自立自新、发扬光大,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的链条上得到充分体现。

二、特色教材:少数民族艺术变为艺术人才培养资源的重要途径

少数民族文化,在今天的社会里,成为许多社会活动的重要资源。譬如,文化研究、宗教研究、法学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经济研究、社会文明研究、生态研究等等。而作为艺术院校,尤其是地方艺术院校的教育资源研究,如何将少数民族文化转化为艺术教育资源,近些年越来越多地被人涉足,但是,常常是一时一地一得的议论或心得。其实,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系统思考的问题。

意识到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是一回事,将这种资源变为切实有效的教学资源则是另外一回事。有理念,有思想,还要有行动、有措施。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如何行动”“什么措施”。

云南大学出版社与云南艺术学院合作,通过特色艺术教材出版、重点学科丛书出版和艺术精品课程教材出版项目,探索了一些路径,积累了一些经验。

1.跟踪:采风经常化

采风,是艺术院校许多年以来坚持的一个传统,无论从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还是学习民间哪个意义上讲,采风都是需要的。问题在于,采风不仅仅是到社会生活的基层当中去感受和吸收鲜活的生活素材,经过整理进入艺术创作;而且是要在人民群众生活当中切实地体验人们的情感、愿望、表达方式。这些内容,也是文艺创作从生活汲取灵感最重要的部分。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样的事实,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复、生活节奏的加快与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们变得越来越浮躁,沉潜到基层长期静观默察、广泛学习采风变得越来越困难,成为一种难于复制、不敢追求的奢侈。偶有出游,用相机、录音机、摄像机记录一些声音影像,回家再慢慢回忆,以此为创作题材进入创作,真正是“浮光掠影”。实际上,那些声音、影像背后,最为鲜活的情感、饱实的内容、隐藏的意义,被忽略掉了。今天许多所谓的民族题材、民族色彩的艺术产品,做出来令人感到存形失魂,原因就在于此。浮光掠影采风来的外在色彩,替代了对民族情感内容与情感方式的真正深入。

所以,办学环境地处边疆的艺术院校要清醒地意识到这种状况,将自己的办学路数中“采风经常化”的做法固定下来,学生、教师都如此。地处边疆的艺术院校,采风的便利十分明显,就应该用好用足这种天然的便利。云南艺术学院的一些教师,尤其是研究生导师,这方面的意识很强,做得比较好,其教学成果和人才培养效果也就显著得多。音乐、舞蹈、艺术设计、民族民间美术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收成。音乐人类学方面、少数民族音乐乐器研究方面、云南特色工艺美术研究方面、民族舞蹈艺术研究方面,云南艺术学院都有了值得骄傲的成果。

2.培植:研究项目化

艺术院校的学术研究,历史上常常有几种做法:一是以创作代替研究,认为研究思考已经在创作过程当中酝酿、创作成果里面体现了,不必一定要用文字来总结它;二是认为研究是个人的事,而且,艺术研究就像艺术创作一样,是随心所欲,因情所致,完全根据个人爱好兴趣,所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由于这样的认识,造成的直接后果,是艺术与人文科学家族里的其他学科相比,显得理论成果薄弱,所谓艺术研究停留在经验层面的探究、认识上。而且,就艺术整体研究看,作为专业、学科的整体性研究与结构性建设的意识淡薄。在这样的状态下,就应该在对接各种渠道的项目研究之外,针对自己学校的办学设想,针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的布局,设计一些整体推进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研究项目,作为建设与发展的理性分析、科学发展的导引,这十分重要。将学校开展研究的个人爱好与零星行为,引领到项目、引领到彼此相关的项目群当中去,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通过研究项目凝聚精神、锻炼队伍、整合力量、打造品牌。

以云南艺术学院《云南特色民间工艺》的出版为例: 教师们从长期下乡采风的积累中,从特色民间工艺大师进入大学课堂的教学实践中,也从各级政府不断整理、确定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政府行动中,深切感受到高等艺术院校应该承担的相应责任。于是,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教师们在耙梳资料,补充采访采录,条分缕析后,于2008年编辑出版了《云南特色民间工艺》一书。该书出版后,成为云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教学辅助用书,也获得了第十二届云南优秀出版物三等奖。2009年开始,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将此书作为一项概论式成果,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立项运作,将15种云南特色民间工艺成果以项目化的形式运作为一个系列成果,这个成果将于2011年以高校“十二五”规划艺术教材的形式陆续出版。

3.支持:成果课程化

研究成果课程化,实质上是焊接教学研究与教学过程的办学行为,十分有力、有效,对于办学综合实力的生成也非常重要。大学里的研究成果,有的可以转化为经济成果,有的能够体现为社会效益成果,还有的,可以转化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当中去,建立一门课程或一种课程体系。以云南艺术学院为例,近年大力开展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教学成果以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精品课程、特色专业等形式体现出来,涉及教学环节的教师个体、教师梯队结构、专业特色优势与课程品牌各个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实际上,教学质量工程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落实在“教什么、如何教、谁来教、谁有资格教、为什么教”这样一些具体问题上的工程。

成果课程化,最有力的支撑显然来自教材编写。如何将少数民族艺术资源编写成可以在现代教育行为当中广泛教学传播的内容,就是一个考验教师和教学团队的关键所在。课程建设、专业建设都涉及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过程控制、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检测的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都在解决“教什么、谁教、谁有资格教、如何教、为什么教”的具体问题。这些问题首先是理论问题,是文化立场姿态与艺术价值判断的理论问题,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就是教材编写中体现出来的教师能力的增强与水平的提升,从一知半解的“知道者”变为专家。

出版社根据艺术院校的课程建设、专业发展、学科建设需求,积极回应,支持项目,扩大合作,在精品课程、特色课程、重点学科建设方面为艺术教育提供服务。

具体说,出版社用出版教材的方式支持地方艺术院校在办学当中强调特色,发展优势,支持他们在精品课程建设当中突出教学内容的特色优势,突出他们在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形成的丰厚资源基础上的教学优势,突出他们在整理和创新民族艺术方面身置其中所具有的深切体验。云南大学出版社近年来陆续出版的《云南特色民间工艺》《图形创意》《傣族舞蹈教材》《云南民族复调音乐研究》等,就是将院校教师或艺术家多年的研究所得整理出版后又把它们转化为课程内容,突出了少数民族艺术传承过程在现代大学里通过教学完成的实验。以《图形创意》教材的编写出版为例:云南艺术学院这个学科的教师从艺术设计课程的角度多年下乡采风,搜集了大量的民族民间图形,教师们把这些积累作为本地的图形元素运用到图形创意的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了这一专业基础课程的本土特色。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提炼完善,逐渐建设成了一门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于是,精品课程教材也顺理成章、应运而生了。

民间艺术,少数民族艺术,通过现代大学教育,变成规模化、群体性、科学化的科学可控的过程,为中国艺术的繁荣预埋下了“草根情怀”的种子。我们看到,云南艺术学院的学生,通过学习,除了艺术院校大学生都应该掌握的一般人文知识、艺术技能外,还可以获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知识的技能。这是他们拓展生存空间和发展平台的重要社会竞争力。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通过这样的学术研究和教材编写,艺术教育单位润物无声地准备了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的团队。经过了下乡采风实践、课堂教学运用、问题思考、项目研究,再回馈到教学实践中,经过如此锤炼的队伍是那种用别人的教材、鹦鹉学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队伍所无法企及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云南大学出版社在支持艺术教育单位的教材与研究成果的出版中,也支持了艺术教育单位的人才培养、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

成果课程化“一石双鸟”,既转化了研究成果,又培育了专家和教学团队。

三、出版社在艺术人才培养规划当中的自觉意识与积极作为

艺术人才的智力贡献与创造能力,是建设文化大省与文化强省的关键,要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民族文化传承者和创新者,就地取材、因人施教的教材编写尤其重要。2002年,云南大学出版社出面运作,由云南艺术学院牵头,召集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玉溪师范学院、大理学院等办有艺术专业或艺术学科的大学开会结盟,统一认识,将“继承传统、学习民间”的区域文化特色与地域艺术优势的内容结合到艺术教育的普遍性规律中,搭建了“新世纪高等院校艺术专业系列教材”的基本框架,至今,已经陆续出版了《艺术美学导论》《艺术概论》《艺术教育管理学》《艺术英语》《云南民族美术学》《中国水墨画:源流、审美、表现》《图形创意》《电子杂志设计》《云南高等美术教育史研究》《云南民族民间戏剧概论》《戏剧导演思维与训练》《欧美现当代名剧赏析》《云南民族舞蹈史》《傣族舞蹈教程》《诸子论音乐》《审美意识与音乐文化》《音乐美学教学论稿》《音乐素质通用教程》《电视导播》等教材,社会反响和教学效果良好。

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篇4

一、少数民族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

少数民族文化,是今天的显学――文化学密切关注的内容。实际上,它不仅是文化学者展开学术研究的丰富矿藏,也应该是地方艺术院校培养艺术人才最值得重视的文化背景和教学资源。因为,中国内地大多数地方艺术院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许多珍贵艺术文化的形态较为完整地存留下来,构成了当地艺术院校办学的区域文化背景或者说是办学的区域文化基础。如果有正确的文化态度,就会将这种背景或者基础,当做自己办学的资源优势加以很好地利用;如果价值判断不准确,常常会将这种背景或基础当做妨碍前进的包袱或是自惭形秽的发展低起点。尽管随着多元文化价值的强调,这样的意识和心态已经越来越少,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基础来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培养人才,创新艺术,却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积极探索并深入研究的问题。

文化背景,主要指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在学校培养的艺术人才的成长过程当中,成为他们对少数民族艺术认知系统所建立的重要基础。只有对少数民族风俗民情、历史社会、语言行为等有所了解,成为自有知识,才能对少数民族艺术有深切的体会和真挚的情感,才能产生自觉的传承行为与创作热情。但是,如果面对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只是将其存在当做一种背景知识来介绍,让学生掌握,那就太大材小用、重鼎轻置了。实际上,应该在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上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中国众多的民族大家庭,“少数”民族文化展现了文化构成的“多数”部分。

教学资源,主要指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经过学校专家学者的耙梳、整理,总结出典型代表、规律性的东西,进入学校课堂,成为现代规模化教育的教学资源,成为学校艺术人才培养的知识系统中的重要部分。

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延绵不绝、自立自新、发扬光大,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的链条上得到充分体现。

二、特色教材:少数民族艺术变为艺术人才培养资源的重要途径

少数民族文化,在今天的社会里,成为许多社会活动的重要资源。譬如,文化研究、宗教研究、法学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经济研究、社会文明研究、生态研究等等。而作为艺术院校,尤其是地方艺术院校的教育资源研究,如何将少数民族文化转化为艺术教育资源,近些年越来越多地被人涉足,但是,常常是一时一地一得的议论或心得。其实,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系统思考的问题。

意识到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是一回事,将这种资源变为切实有效的教学资源则是另外一回事。有理念,有思想,还要有行动、有措施。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如何行动”“什么措施”。

云南大学出版社与云南艺术学院合作,通过特色艺术教材出版、重点学科丛书出版和艺术精品课程教材出版项目,探索了一些路径,积累了一些经验。

1.跟踪:采风经常化

采风,是艺术院校许多年以来坚持的一个传统,无论从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还是学习民间哪个意义上讲,采风都是需要的。问题在于,采风不仅仅是到社会生活的基层当中去感受和吸收鲜活的生活素材,经过整理进入艺术创作;而且是要在人民群众生活当中切实地体验人们的情感、愿望、表达方式。这些内容,也是文艺创作从生活汲取灵感最重要的部分。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样的事实,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复、生活节奏的加快与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们变得越来越浮躁,沉潜到基层长期静观默察、广泛学习采风变得越来越困难,成为一种难于复制、不敢追求的奢侈。偶有出游,用相机、录音机、摄像机记录一些声音影像,回家再慢慢回忆,以此为创作题材进入创作,真正是“浮光掠影”。实际上,那些声音、影像背后,最为鲜活的情感、饱实的内容、隐藏的意义,被忽略掉了。今天许多所谓的民族题材、民族色彩的艺术产品,做出来令人感到存形失魂,原因就在于此。浮光掠影采风来的外在色彩,替代了对民族情感内容与情感方式的真正深入。

所以,办学环境地处边疆的艺术院校要清醒地意识到这种状况,将自己的办学路数中“采风经常化”的做法固定下来,学生、教师都如此。地处边疆的艺术院校,采风的便利十分明显,就应该用好用足这种天然的便利。云南艺术学院的一些教师,尤其是研究生导师,这方面的意识很强,做得比较好,其教学成果和人才培养效果也就显著得多。音乐、舞蹈、艺术设计、民族民间美术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收成。音乐人类学方面、少数民族音乐乐器研究方面、云南特色工艺美术研究方面、民族舞蹈艺术研究方面,云南艺术学院都有了值得骄傲的成果。

2.培植:研究项目化

艺术院校的学术研究,历史上常常有几种做法:一是以创作代替研究,认为研究思考已经在创作过程当中酝酿、创作成果里面体现了,不必一定要用文字来总结它;二是认为研究是个人的事,而且,艺术研究就像艺术创作一样,是随心所欲,因情所致,完全根据个人爱好兴趣,所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由于这样的认识,造成的直接后果,是艺术与人文科学家族里的其他学科相比,显得理论成果薄弱,所谓艺术研究停留在经验层面的探究、认识上。而且,就艺术整体研究看,作为专业、学科的整体性研究与结构性建设的意识淡薄。在这样的状态下,就应该在对接各种渠道的项目研究之外,针对自己学校的办学设想,针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的布局,设计一些整体推进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研究项目,作为建设与发展的理性分析、科学发展的导引,这十分重要。将学校开展研究的个人爱好与零星行为,引领到项目、引领到彼此相关的项目群当中去,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通过研究项目凝聚精神、锻炼队伍、整合力量、打造品牌。

以云南艺术学院《云南特色民间工艺》的出版为例: 教师们从长期下乡采风的积累中,从特色民间工艺大师进入大学课堂的教学实践中,也从各级政府不断整理、确定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政府行动中,深切感受到高等艺术院校应该承担的相应责任。于是,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教师们在耙梳资料,补充采访采录,条分缕析后,于2008年编辑出版了《云南特色民间工艺》一书。该书出版后,成为云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教学辅助用书,也获得了第十二届云南优秀出版物三等奖。2009年开始,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将此书作为一项概论式成果,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立项运作,将15种云南特色民间工艺成果以项目化的形式运作为一个系列成果,这个成果将于2011年以高校“十二五”规划艺术教材的形式陆续出版。

3.支持:成果课程化

研究成果课程化,实质上是焊接教学研究与教学过程的办学行为,十分有力、有效,对于办学综合实力的生成也非常重要。大学里的研究成果,有的可以转化为经济成果,有的能够体现为社会效益成果,还有的,可以转化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当中去,建立一门课程或一种课程体系。以云南艺术学院为例,近年大力开展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教学成果以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精品课程、特色专业等形式体现出来,涉及教学环节的教师个体、教师梯队结构、专业特色优势与课程品牌各个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实际上,教学质量工程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落实在“教什么、如何教、谁来教、谁有资格教、为什么教”这样一些具体问题上的工程。

成果课程化,最有力的支撑显然来自教材编写。如何将少数民族艺术资源编写成可以在现代教育行为当中广泛教学传播的内容,就是一个考验教师和教学团队的关键所在。课程建设、专业建设都涉及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过程控制、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检测的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都在解决“教什么、谁教、谁有资格教、如何教、为什么教”的具体问题。这些问题首先是理论问题,是文化立场姿态与艺术价值判断的理论问题,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就是教材编写中体现出来的教师能力的增强与水平的提升,从一知半解的“知道者”变为专家。

出版社根据艺术院校的课程建设、专业发展、学科建设需求,积极回应,支持项目,扩大合作,在精品课程、特色课程、重点学科建设方面为艺术教育提供服务。

具体说,出版社用出版教材的方式支持地方艺术院校在办学当中强调特色,发展优势,支持他们在精品课程建设当中突出教学内容的特色优势,突出他们在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形成的丰厚资源基础上的教学优势,突出他们在整理和创新民族艺术方面身置其中所具有的深切体验。云南大学出版社近年来陆续出版的《云南特色民间工艺》《图形创意》《傣族舞蹈教材》《云南民族复调音乐研究》等,就是将院校教师或艺术家多年的研究所得整理出版后又把它们转化为课程内容,突出了少数民族艺术传承过程在现代大学里通过教学完成的实验。以《图形创意》教材的编写出版为例:云南艺术学院这个学科的教师从艺术设计课程的角度多年下乡采风,搜集了大量的民族民间图形,教师们把这些积累作为本地的图形元素运用到图形创意的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了这一专业基础课程的本土特色。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提炼完善,逐渐建设成了一门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于是,精品课程教材也顺理成章、应运而生了。

民间艺术,少数民族艺术,通过现代大学教育,变成规模化、群体性、科学化的科学可控的过程,为中国艺术的繁荣预埋下了“草根情怀”的种子。我们看到,云南艺术学院的学生,通过学习,除了艺术院校大学生都应该掌握的一般人文知识、艺术技能外,还可以获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知识的技能。这是他们拓展生存空间和发展平台的重要社会竞争力。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通过这样的学术研究和教材编写,艺术教育单位润物无声地准备了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的团队。经过了下乡采风实践、课堂教学运用、问题思考、项目研究,再回馈到教学实践中,经过如此锤炼的队伍是那种用别人的教材、鹦鹉学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队伍所无法企及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云南大学出版社在支持艺术教育单位的教材与研究成果的出版中,也支持了艺术教育单位的人才培养、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

成果课程化“一石双鸟”,既转化了研究成果,又培育了专家和教学团队。

三、出版社在艺术人才培养规划当中的自觉意识与积极作为

艺术人才的智力贡献与创造能力,是建设文化大省与文化强省的关键,要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民族文化传承者和创新者,就地取材、因人施教的教材编写尤其重要。2002年,云南大学出版社出面运作,由云南艺术学院牵头,召集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玉溪师范学院、大理学院等办有艺术专业或艺术学科的大学开会结盟,统一认识,将“继承传统、学习民间”的区域文化特色与地域艺术优势的内容结合到艺术教育的普遍性规律中,搭建了“新世纪高等院校艺术专业系列教材”的基本框架,至今,已经陆续出版了《艺术美学导论》《艺术概论》《艺术教育管理学》《艺术英语》《云南民族美术学》《中国水墨画:源流、审美、表现》《图形创意》《电子杂志设计》《云南高等美术教育史研究》《云南民族民间戏剧概论》《戏剧导演思维与训练》《欧美现当代名剧赏析》《云南民族舞蹈史》《傣族舞蹈教程》《诸子论音乐》《审美意识与音乐文化》《音乐美学教学论稿》《音乐素质通用教程》《电视导播》等教材,社会反响和教学效果良好。

云南大学出版社与云南艺术教育界基本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一个从云南艺术教育单位毕业的学生,如果对云南、对西南、对中国艺术状况知之不多、一知半解,那他就不是一个十分合格的学生,就远不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者、创新者的“候选人”,他的资格就差得很远。如果这样的状况是由于他所毕业的艺术教育单位造成的,那么,这个艺术教育单位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定位就很值得怀疑。

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篇5

一、少数民族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

少数民族文化,是今天的显学——文化学密切关注的内容。实际上,它不仅是文化学者展开学术研究的丰富矿藏,也应该是地方艺术院校培养艺术人才最值得重视的文化背景和教学资源。因为,中国内地大多数地方艺术院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许多珍贵艺术文化的形态较为完整地存留下来,构成了当地艺术院校办学的区域文化背景或者说是办学的区域文化基础。如果有正确的文化态度,就会将这种背景或者基础,当做自己办学的资源优势加以很好地利用;如果价值判断不准确,常常会将这种背景或基础当做妨碍前进的包袱或是自惭形秽的发展低起点。尽管随着多元文化价值的强调,这样的意识和心态已经越来越少,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基础来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培养人才,创新艺术,却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积极探索并深入研究的问题。

文化背景,主要指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在学校培养的艺术人才的成长过程当中,成为他们对少数民族艺术认知系统所建立的重要基础。www.133229.CoM只有对少数民族风俗民情、历史社会、语言行为等有所了解,成为自有知识,才能对少数民族艺术有深切的体会和真挚的情感,才能产生自觉的传承行为与创作热情。但是,如果面对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只是将其存在当做一种背景知识来介绍,让学生掌握,那就太大材小用、重鼎轻置了。实际上,应该在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上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中国众多的民族大家庭,“少数”民族文化展现了文化构成的“多数”部分。

教学资源,主要指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经过学校专家学者的耙梳、整理,总结出典型代表、规律性的东西,进入学校课堂,成为现代规模化教育的教学资源,成为学校艺术人才培养的知识系统中的重要部分。

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延绵不绝、自立自新、发扬光大,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的链条上得到充分体现。

二、特色教材:少数民族艺术变为艺术人才培养资源的重要途径

少数民族文化,在今天的社会里,成为许多社会活动的重要资源。譬如,文化研究、宗教研究、法学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经济研究、社会文明研究、生态研究等等。而作为艺术院校,尤其是地方艺术院校的教育资源研究,如何将少数民族文化转化为艺术教育资源,近些年越来越多地被人涉足,但是,常常是一时一地一得的议论或心得。其实,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系统思考的问题。

意识到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是一回事,将这种资源变为切实有效的教学资源则是另外一回事。有理念,有思想,还要有行动、有措施。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如何行动”“什么措施”。

云南大学出版社与云南艺术学院合作,通过特色艺术教材出版、重点学科丛书出版和艺术精品课程教材出版项目,探索了一些路径,积累了一些经验。

1.跟踪:采风经常化

采风,是艺术院校许多年以来坚持的一个传统,无论从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还是学习民间哪个意义上讲,采风都是需要的。问题在于,采风不仅仅是到社会生活的基层当中去感受和吸收鲜活的生活素材,经过整理进入艺术创作;而且是要在人民群众生活当中切实地体验人们的情感、愿望、表达方式。这些内容,也是文艺创作从生活汲取灵感最重要的部分。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样的事实,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复、生活节奏的加快与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们变得越来越浮躁,沉潜到基层长期静观默察、广泛学习采风变得越来越困难,成为一种难于复制、不敢追求的奢侈。偶有出游,用相机、录音机、摄像机记录一些声音影像,回家再慢慢回忆,以此为创作题材进入创作,真正是“浮光掠影”。实际上,那些声音、影像背后,最为鲜活的情感、饱实的内容、隐藏的意义,被忽略掉了。今天许多所谓的民族题材、民族色彩的艺术产品,做出来令人感到存形失魂,原因就在于此。浮光掠影采风来的外在色彩,替代了对民族情感内容与情感方式的真正深入。

所以,办学环境地处边疆的艺术院校要清醒地意识到这种状况,将自己的办学路数中“采风经常化”的做法固定下来,学生、教师都如此。地处边疆的艺术院校,采风的便利十分明显,就应该用好用足这种天然的便利。云南艺术学院的一些教师,尤其是研究生导师,这方面的意识很强,做得比较好,其教学成果和人才培养效果也就显著得多。音乐、舞蹈、艺术设计、民族民间美术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收成。音乐人类学方面、少数民族音乐乐器研究方面、云南特色工艺美术研究方面、民族舞蹈艺术研究方面,云南艺术学院都有了值得骄傲的成果。

2.培植:研究项目化

艺术院校的学术研究,历史上常常有几种做法:一是以创作代替研究,认为研究思考已经在创作过程当中酝酿、创作成果里面体现了,不必一定要用文字来总结它;二是认为研究是个人的事,而且,艺术研究就像艺术创作一样,是随心所欲,因情所致,完全根据个人爱好兴趣,所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由于这样的认识,造成的直接后果,是艺术与人文科学家族里的其他学科相比,显得理论成果薄弱,所谓艺术研究停留在经验层面的探究、认识上。而且,就艺术整体研究看,作为专业、学科的整体性研究与结构性建设的意识淡薄。在这样的状态下,就应该在对接各种渠道的项目研究之外,针对自己学校的办学设想,针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的布局,设计一些整体推进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研究项目,作为建设与发展的理性分析、科学发展的导引,这十分重要。将学校开展研究的个人爱好与零星行为,引领到项目、引领到彼此相关的项目群当中去,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通过研究项目凝聚精神、锻炼队伍、整合力量、打造品牌。

以云南艺术学院《云南特色民间工艺》的出版为例:教师们从长期下乡采风的积累中,从特色民间工艺大师进入大学课堂的教学实践中,也从各级政府不断整理、确定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政府行动中,深切感受到高等艺术院校应该承担的相应责任。于是,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教师们在耙梳资料,补充采访采录,条分缕析后,于2008年编辑出版了《云南特色民间工艺》一书。该书出版后,成为云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教学辅助用书,也获得了第十二届云南优秀出版物三等奖。2009年开始,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将此书作为一项概论式成果,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立项运作,将15种云南特色民间工艺成果以项目化的形式运作为一个系列成果,这个成果将于2011年以高校“十二五”规划艺术教材的形式陆续出版。

3.支持:成果课程化

研究成果课程化,实质上是焊接教学研究与教学过程的办学行为,十分有力、有效,对于办学综合实力的生成也非常重要。大学里的研究成果,有的可以转化为经济成果,有的能够体现为社会效益成果,还有的,可以转化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当中去,建立一门课程或一种课程体系。以云南艺术学院为例,近年大力开展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教学成果以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精品课程、特色专业等形式体现出来,涉及教学环节的教师个体、教师梯队结构、专业特色优势与课程品牌各个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实际上,教学质量工程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落实在“教什么、如何教、谁来教、谁有资格教、为什么教”这样一些具体问题上的工程。

成果课程化,最有力的支撑显然来自教材编写。如何将少数民族艺术资源编写成可以在现代教育行为当中广泛教学传播的内容,就是一个考验教师和教学团队的关键所在。课程建设、专业建设都涉及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过程控制、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检测的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都在解决“教什么、谁教、谁有资格教、如何教、为什么教”的具体问题。这些问题首先是理论问题,是文化立场姿态与艺术价值判断的理论问题,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就是教材编写中体现出来的教师能力的增强与水平的提升,从一知半解的“知道者”变为专家。

出版社根据艺术院校的课程建设、专业发展、学科建设需求,积极回应,支持项目,扩大合作,在精品课程、特色课程、重点学科建设方面为艺术教育提供服务。

具体说,出版社用出版教材的方式支持地方艺术院校在办学当中强调特色,发展优势,支持他们在精品课程建设当中突出教学内容的特色优势,突出他们在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形成的丰厚资源基础上的教学优势,突出他们在整理和创新民族艺术方面身置其中所具有的深切体验。云南大学出版社近年来陆续出版的《云南特色民间工艺》《图形创意》《傣族舞蹈教材》《云南民族复调音乐研究》等,就是将院校教师或艺术家多年的研究所得整理出版后又把它们转化为课程内容,突出了少数民族艺术传承过程在现代大学里通过教学完成的实验。以《图形创意》教材的编写出版为例:云南艺术学院这个学科的教师从艺术设计课程的角度多年下乡采风,搜集了大量的民族民间图形,教师们把这些积累作为本地的图形元素运用到图形创意的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了这一专业基础课程的本土特色。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提炼完善,逐渐建设成了一门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于是,精品课程教材也顺理成章、应运而生了。

民间艺术,少数民族艺术,通过现代大学教育,变成规模化、群体性、科学化的科学可控的过程,为中国艺术的繁荣预埋下了“草根情怀”的种子。我们看到,云南艺术学院的学生,通过学习,除了艺术院校大学生都应该掌握的一般人文知识、艺术技能外,还可以获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知识的技能。这是他们拓展生存空间和发展平台的重要社会竞争力。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通过这样的学术研究和教材编写,艺术教育单位润物无声地准备了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的团队。经过了下乡采风实践、课堂教学运用、问题思考、项目研究,再回馈到教学实践中,经过如此锤炼的队伍是那种用别人的教材、鹦鹉学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队伍所无法企及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云南大学出版社在支持艺术教育单位的教材与研究成果的出版中,也支持了艺术教育单位的人才培养、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

成果课程化“一石双鸟”,既转化了研究成果,又培育了专家和教学团队。

三、出版社在艺术人才培养规划当中的自觉意识与积极作为

艺术人才的智力贡献与创造能力,是建设文化大省与文化强省的关键,要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民族文化传承者和创新者,就地取材、因人施教的教材编写尤其重要。2002年,云南大学出版社出面运作,由云南艺术学院牵头,召集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玉溪师范学院、大理学院等办有艺术专业或艺术学科的大学开会结盟,统一认识,将“继承传统、学习民间”的区域文化特色与地域艺术优势的内容结合到艺术教育的普遍性规律中,搭建了“新世纪高等院校艺术专业系列教材”的基本框架,至今,已经陆续出版了《艺术美学导论》《艺术概论》《艺术教育管理学》《艺术英语》《云南民族美术学》《中国水墨画:源流、审美、表现》《图形创意》《电子杂志设计》《云南高等美术教育史研究》《云南民族民间戏剧概论》《戏剧导演思维与训练》《欧美现当代名剧赏析》《云南民族舞蹈史》《傣族舞蹈教程》《诸子论音乐》《审美意识与音乐文化》《音乐美学教学论稿》《音乐素质通用教程》《电视导播》等教材,社会反响和教学效果良好。

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篇6

一、对自然属性的认识

(一)自然属性的概念

自然属性是人脑对自然界事物的面貌、规律、现象本质属性的反应和认识。自然界中的存在物都是人们模仿灵感的来源和依据,也是给人适应自然的理由,自然带给人类创造的灵感,人类又用创造适应和挑战着自然,从而创造出具有自然属性的文化艺术。

人类对自然的模仿是一种天生的行为,是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的现象。模仿存在于人类文化发源之初,存在于漫长的人生过程的每时每刻,人从出生就模仿动物四脚爬行,模仿身边的语言和声音,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道德经》中就提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也反应了早人类对自然事物的模仿和融合,人类效法天地,并顺应自然,融合自然,形成具有自然属性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系。

(二)民族与自然的关系

民族孕育于大自然之中,与大自然中一切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其在特定区域通过对自然的模仿和融合,形成独特的文化艺术体系。民族作为自然发展的内在动因之一,对自然的变化发挥着作用;自然作为民族生存的载体,为民族的形成提供物质和精神的条件,自然的变化影响着民族的产生和灭亡,影响着民族的发展。

民族对自然的模仿行为具有合理、不合理的两面性。合理的行为能促进其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各民族交流,从而促使各民族文化艺术的交融,滇中的彝族学习白族的三坊一照壁形式,同时压缩庭院面积,减去正房两边的漏阁,从而显得格外灵巧和秀丽 ;不合理的行为,小则损伤,大则灭亡,甚至影响到其他民族的失调,导致全面消失。自然对民族这一影响其发展的动因给以反应和启示,让一个有各责任的民族去思索影响自然发展的合理方式,融合于自然,创造出璀璨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

二、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中自然属性的特点

(一)功能性

任何自然的模仿行为都脱离不了其功能性,这种功能性包括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在早期,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所构成的严重威胁,天然的洞穴是人们最早的选择和直接利用,但由于人类的繁衍,天然洞穴具有其局限性,于是人们又受到自然的启示,如仿喜鹊造窝等,原始先民通过对自然的模仿,建造出穴居空间,从而满足人类繁衍和躲避自然灾害物质功能的需求,同时人们精神上安全感得到提升,满足了人类的精神功能的需求。

云南少数民族在其特定区域更是具有其所需的功能性。由于云南地理环境复杂,独特的气候特点,民族特点,信仰不同,也有着对功能性特殊需求,如傣族干栏建筑,其对自然的模仿满足了当地雨季多雨,防洪水和野兽袭击的功能,同时模仿狗倾斜的脊背,建造前后高低两面坡的房子,称作“杜玛些”,满足当地防雨的需求。

(二)神话性

云南许多民族的民族文化中流传着关于其民族起源的神话,苗族流传着始祖姜央出生于枫树干上的传说,因此枫树成为其民族崇拜的图腾;布朗、佤、拉祜、怒等民族都有祖先是生于葫芦诞之中的神话;德昂族、阿昌族有当地茶叶是其阿祖的传说,;白族认为自己是白虎的后裔;彝、纳西、傈僳等族认为自己是黑虎的后裔;傣族神话中充满了对水、大象和孔雀等的崇拜。彝族、白族、哈尼族、侗族、苗族、水族、瑶族等许多民族中,他们普遍有对树崇拜的文化,认为树木春繁夏茂,秋落冬眠,其根延伸至地狱,其冠直上云霄,是自然界的神灵化身和沟通者。可以说云南云南少数民族的精神崇拜很多来源于对自然界的植物、动物或者是自然中事物的演变,正是这种对自然敬畏和崇拜,合理正确的引导云南少数民族对自然的模仿和融合行为,自然生态得到了保护,在云南不少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至今人们还能看到大量的原生态森林、湖泊、河流资源等,造福着自己的子孙后代。

(三)原始性和原生态性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边区,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相当对低下,交通条件不便,一部分民族甚至刚刚步出原始社会或者仍然保持着原始社会的习性,如纳西族的支系摩梭人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社会走婚的习俗,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的基诺族1949年前仍处于原始社会等等,云南少数民族对自然的模仿比较原始,主要是对自然界困惑的事物和事物形态的直接模仿,同时由于对自然有着无限的崇拜、敬畏和感恩,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基本维持了原生状态,许多树木树龄在上百年以上,至今依然主干粗壮、枝叶旺盛。

(四)多样性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中自然属性的多样性特征与各民族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是密切相关的。云南各少数民族因地制宜,选择其所在自然区域环境中事物进行模仿,从而形成不同民族建筑样式,不同的民族服饰纹样,不同的民族神灵崇拜文化。即使同一民族,由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居住在丽江坝子的纳西族,因为周围土多石少,墙体多为夯土墙;居住在金沙江两岸的纳西族,则恰好相反,其周围石多土少,因而墙体大多采用石头砌成;居住在森林茂密的山区的纳西族则全用木材建造出井干式建筑。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里有着不同的自然事物,因此人们对自然的模仿对象是不同的,产生的文化艺术也各具民族特色,云南自然地理环境的复杂性造就了其民族文化艺术中自然属性的多样性。

(五)不平衡性

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篇7

舞蹈可以说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因而每一种舞蹈在背后都具有文化建构,具有该文化的特点。云南花腰彝舞蹈也是如此,作为一种起源于彝族人民日常生活的舞蹈,其具有很强的地域文化特色。因此,对花腰彝舞蹈进行研究必须将其放在文化背景中。也只有这样,花腰彝舞蹈的艺术特色才能原原本本地展现出来。

1 具有美感的动作姿态

花腰彝舞蹈由于节奏明快,所以很有动感,在动作上既表现出朴实的生活场景,又极具艺术性。特别是花腰彝舞蹈的脚步动作,纷杂变化的同时还会以篝火、群舞等表现形式展现其丰富的姿态,极富美学价值。结合具体动作分析,花腰彝舞蹈动作中,最突出的就是“顿足踏地”以及“腹前击掌”。这两个动作是根据原始部落人们的动作加以演化而成,包含着原始的美感。“顿足踏地”就是用脚与地面接触以发出声音,并通过有韵律地接触创造节奏;“腹前击掌”则是人利用自己的身体发声,完全没有打击乐器的参与,原本地展现了原始的美感。在进行这种节奏的同时,伴随着呼喊使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原始气息。

除此之外,“围篝火”也是极富有特色的元素,一方面,“火”具有象征意义。在原始社会和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低下,因而对火有很深的依赖。“围篝火”这样的一个动作,就是在表达对火的崇拜。而花腰彝舞蹈对这一元素的应用,实际上是对原始力量的一种崇拜,有一种肃穆的美感。“舞龙”则取材于花腰彝传统的祭祀仪式。由于在花腰彝的概念中,舞龙也有雌雄之别,因此在祭祀的时候需要两条龙一起舞动,生动却又不失严肃。这种舞龙的动作也是花腰彝祭祀仪式的美感展现,其深层次的含义就是人们对于龙的崇拜和认同,是在当时低下生产力的客观条件中脆弱、渴望庇护的一种体现,因而具有庄严的仪式美。

2 蕴含着乐感与痛感文化的母题

在花腰彝中,忧伤和欢快都表现得十分极端,这从文化根源上不难解释。花腰彝的文化具有痛感文化和乐感文化共同的母题,一方面是由于这些文化产生于花腰彝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另一方面是由于深受本民族文化影响的花腰彝族人在后期创作中提炼出来的。首先是“大地母题”,在许多少数民族的文化中,都有对这一主题的表现,这是因为对于大多数少数民族而言,大地十分重要,也十分熟悉。因此,在花腰彝舞蹈中就有对大地的深情,诸如“屈膝弓腰”这个动作,就展现了对大地的尊敬。这里的尊敬应当一分为二来看,一方面这是花腰彝人民对于大地的一种崇敬,向大地寻求庇护,表达感谢;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敬畏,由于生活生产过度依赖土地,对地震等自然灾害原理不明,导致了畏惧大地的心理。

花腰彝舞蹈中,还有对于生死主题的展现,对于这个母题,花腰彝同样有两种态度。在花腰彝的祭祀舞蹈中,大部分都会涉及舞龙,这表现的是对死者的敬畏。由此还引发了对于生命的思索,一方面,人们惧怕死亡,向死神表达着自己的畏惧与服从;另一方面,人们必须经历死亡,死亡也是人最终的归宿,自然而又具有皈依感。花腰彝舞蹈将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生死感悟有机地融合在了舞蹈中,并通过看似激烈变幻莫测的舞蹈动作展现出这种纠结,有一种矛盾的美感。

此外,生殖崇拜也是花腰彝舞蹈表达的母题之一。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殖的崇拜会逐渐减弱,这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获得了有更多生存的机会,所以死亡率大大降低,而死亡率降低又意味着不需要扩大出生率来维持种族的繁衍。在一些相对闭塞的地区,其生产力水平仍然没有很大的提高,思想水平也与现代社会脱节,所以在花腰彝的舞蹈中还是存在着生殖崇拜的痕迹。在舞蹈服饰上,花腰彝舞蹈的服饰以大红色为基础色调,男性通常会上身,展现出活力。

3 花腰彝舞蹈的感官价值

舞蹈艺术本来就能调动观众的视觉与听觉,并通过视听的结合充分调动起观众的感官。花腰彝舞蹈在视觉方面,尤其是动作、色彩给人很深刻的印象。大部分花腰彝舞蹈的动作幅度都不算太大,但是有很强的节奏感。观众在欣赏花腰彝舞蹈时,会感受到自己的视野被净化了。因为动作的细小,所以会仔细关注那些细微的动作,不会被其他因素影响,有效地提升了视觉的灵敏度,从而摒除杂念,专注于舞蹈动作,更好地感受到舞蹈的美感。在听觉层面上,花腰彝舞蹈重视延长声音以及曲调的应用。花腰彝舞蹈要求舞蹈是四二拍,而歌曲却是四三拍,因此舞蹈的呈现常常是舞步声与歌唱声错乱,但是却又不紊乱。并由此展现出与视觉截然不同的体验,让人感到仿佛是视觉与听觉割裂了开来,因为眼前的景象的确与耳边的声响没有在一个节拍上。但是,这一切却又有一种纷乱的美感,让人忍不住沉醉其中。此外,具有花腰彝民族风情的唱词与音乐,同样丰富了人们的感官。

4 结束语

云南花腰彝舞蹈独具艺术特色,首先体现在其美学内涵上,通过原始美、庄严美、仪式美的内涵展现,让人们沉醉于美学的境界中。其次,体现在母题上,由于花腰彝舞蹈设计的内容与其文化背景密不可分,所以其母题中关于土地,关于生死的内容独具民族特色。最后,花腰彝舞蹈的艺术文化特色还体现在其展现的感官价值上。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影响,花腰彝舞蹈让人们深切地体会到了民族舞蹈之美,并被花腰彝文化艺术深深折服。

参考文献:

[1] 彭艳云.花腰彝“舞龙”文化传承的现状及思考[J].文山学院学报,2010(02).

[2] 魏美仙,蒋少华.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艺术的生存与传承――基于云南彝族、傣族两个村落的田野考察[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04).

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篇8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085-01

在我国广袤辽阔的土地上共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而由于我国各地区地形多样、文化背景复杂,使得各少数民族之间在艺术形式和情感表达上形成了迥然不同的风格。而少数民族音乐就是其艺术表达中的典型代表。在上千年的发展中,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表达习惯对音乐进行艺术加工,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而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为高等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提供了多样化的资源,因此随着我国教育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明确少数民族音乐的文化价值,对于实现少数民族音乐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

我国灿烂的音乐文化成就离不开少数民族对音乐的贡献。在我国历史发展长河中,各民族之间相互交融、相互吸收、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下特点:(一)变异性,即由于地理位置、生活习惯以及社会风俗的不同,各少数民族在表达同一事物时采用的音乐风格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异;(二)即兴性,能歌善舞是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特点,而在生产生活中,这些质朴的人们会根据心情的变化对音乐风格进行即兴创作,而这种创作方式不仅创新了音乐形式,也丰富了少数民族音乐内容;(三)地方性,即少数民族音乐是在其本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既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性格特点,也蕴含了浓厚的地方特色。

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社会不良思潮充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而大学生接受这些思想的侵蚀,逐渐形成了民族精神、民族责任感淡薄等问题,因此,如何实现对大学生的民族主义渗透,成了高等教育中的重点,而少数民族音乐作为抒发民族情感的独特形式,其对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责任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精神品质。音乐文化中不仅包含着优美的音符旋律,还包含着深厚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以及精神气质。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特殊群体,其精神品质在其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少数民族音乐中包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内核,如北方少数民族中具有勇敢、无畏的精神品格,而学生在学习中可以从或欢快、或苍凉的旋律中真切地感受到其独特的民族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品质融入在自身品格的塑造中,从而激励着大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敢于进取、不断开拓。

三、少数民族音乐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启示

(一)实现了教学过程中的文化渗透。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其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学生在不同的音乐内容中,可以感受到少数民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拜、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尊重,而这种在音乐中形成的文化渗透比任何说教式的文化传承都具有感染力。高校在公共艺术教学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少数民族音乐的渗透引导当地大学生形成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进而提高其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另一方面还可以开阔外地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对中国传统音乐多样性的认识。

(二)增加了课外活动中的审美体验。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通常都是与一定的社会活动相关联,如广西壮族的歌圩、云南傣族的孔雀舞等,这些音乐与舞蹈、社会活动相结合的形式既体现了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民族特点,同时也为大学生开展课余文化活动提供了资源,因此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学校可以根据少数民族音乐为大学生组织文艺活动,以丰富其在实践中的审美体验。

四、结语

在中国民族文化中,各民族音乐别具特色,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少数民族音乐作为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元素,其具有丰富的史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因此高等院校在公共艺术教育中,应该深入挖掘少数民族音乐内涵,并结合科学的教学方法,吸取国内外音乐教学经验,以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篇9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当代油画创作;陈丹青;西藏组画

一、引言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中国当代油画也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前进,无论是技术、题材还是表现形式都在不断地进步,但是,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少,如何才能将这一外来艺术画种本土化,画出中国油画的个性,画出属于自己的代表作,在画中如何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将艺术融入我们的生活,这是至关重要的。艺术源于生活,它又来自于民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中国当代油画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来自民间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重要元素,也将成为中国当代油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推动其发展。

二、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元素的概念及意义

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元素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文化,它除了具有我们一般所说的“艺术”特征之外,还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其基本特征是:民间性、功利性、从众性、传统性和民族性。民间性源于民间、源于生活,其元素都是来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衣食住行,民间文化的色彩十分浓厚;功利性具有相当多的使用价值,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很多也服务于宗教,所以功利性也显而易见;从众性是集体情感和体验的表现,并不代表着个人,如:山歌、戏曲等,在一些技巧上表现为程式化,也并非代表着个人的创造;传统性和民族性代表自己民族的风格和特点,有其特殊的一面,也有其独特的民族艺术文化元素,只要这个民族没有消失,其民族艺术将会永远延续。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数量虽少,但分布很广,其民族的文化、习俗和艺术也具有独特的一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艺术是整个中国文化和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是中国艺术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需要充分运用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元素,把丰富的艺术资源运用于我们的油画创作中去。近年来,中国油画的发展一直是一个备受众人关注的话题,而对这一由西方传播而来的画种,我们更应该画出自己的风格特点,在创作中应该融入更多的中华民族的艺术文化元素和精神气质,吸取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元素的精华,创作出独特的中国油画艺术表现形式。

由此看来,我国的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元素以其独特的艺术文化特征对我国油画艺术的发展有着特殊的美学意义。极大地提高了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审美价值,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发展。

三、以陈丹青为例看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元素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表现

油画在中国发展百余年,当下它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融入了中国的现代绘画体系,也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本土文化以及个性化的审美意识。中国油画表现形式和风格样式有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变得更加多样、更加丰富,形式感也越来越强,不再一味地模仿西方写实和抽象,而是更偏向于“中庸”的审美表现,这种审美表现推动了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发展。

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语言中,民族和民间的艺术文化元素表现得尤为重要,它将放大和强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世界不断地了解中国当代油画。谈到中国当代油画,不得不提及致力于油画教学和探索的著名油画家陈丹青。在艺术上,他出道很早,自学成才。早年,就在多个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后来,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生深造和学习,使他更好地掌握了油画绘画的技法,他的视野得到开阔,思想也得到升华,为他后来的绘画生涯及创作优秀作品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直接影响了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

早在1980 年,陈丹青便以油画作品《西藏组画》闻名海内外,成为中国油画的杰出代表,这一系列作品也被公认为“文革”后划时代的现实主义经典油画作品,在美术界和文艺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一致的好评,对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发展有着轰动性的影响。其作品冲破了当时长期盛行的教条化主题创作模式,是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一个新的转折点,其新颖的题材和对写实的熟练把握,令人钦佩不已。

多年来,陈丹青和他的《西藏组画》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他放弃了当时流行的强调主题性、思想性的做法,以写生般的直接和果断,描绘了藏民的日常生活片段,所创造出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意义巨大,对中国油画创作影响甚远。《西藏组画》共7 幅作品,分别为《母与子》《朝圣》《洗发女》《牧羊人》《康巴汉子》《进城之一》《进城之二》,所有作品均在西藏拉萨创作完成,作品以写生的方式直接描绘了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将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元素充分地运用于创作当中,表现出他对油画创作的独特见解,画出了属于自己的代表作。作品《母与子》主要描绘的是藏族妇女哺乳孩子的画面,表现出当地藏族妇女的真实生活;作品《朝圣》描绘的是当地居民朝拜的现场,显示出一种庄严美和质朴的民风;作品《牧羊人》中描绘的是一对拥吻的藏族牧民情侣,充分表现出藏民大胆直白的个性;《康巴汉子》则是描绘的几位藏族当地勇猛的青年,人物在画中是并列而立,流露出藏族青年的个性。

陈丹青画风鲜明有力,借鉴了法国乡村画派但又不失个人特色。画面色彩团块厚重,仔细品后味会后觉得画中环境风貌的特征、藏民朴实淳厚的气质给人一种感人的境界,鲜活地传达出粗犷动人的高原美与人性美。陈丹青在绘画中对饱满的色彩运用充满了激情,在衣着、首饰、表情和场景上充分地利用了当地民族艺术文化元素,民族感和民间感浓厚,充分地表达出其个性的复苏,表现出少数民族内在的精神及民俗民风以及西藏浑朴天然的人情风貌和藏民生活朴实醇厚的气质,《西藏组画》是中国油画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四、结语

我国油画在传统艺术文化的影响下呈现多元化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元素将成为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和艺术文化个性的油画作品的重要元素。

回顾中国油画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国油画一直在曲折和困境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在中西艺术文化不断交流和影响之下,中国当代油画也在交融中不断地发展和进步,我们面对油画这一外来艺术画种,我们既要借鉴其好的一面,也要不断探索、改变和创新,创作出具有自己特色、个性和表现形式的作品。在当下,需要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运用于油画创作中,不断地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精神,挖掘和吸取其精华,在创作中形成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而推动中国当代油画事业的发展,在世界艺术中立足。中国当代油画事业发展任重而道远,需不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闻立鹏.中国油画的百年悲壮历程[J].中国油画,2000(3).

[2]冷林,赵力.中国当代油画现状[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3.

[3]何林夏,陈丹青.归国十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刘淳.中国油画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篇10

从人类艺术发展的过程来看,无论哪种艺术要想得到传承,就必须要借助一定的传播媒介。只有用一定的传播媒介当作艺术传播的载体,艺术才能够得以传承下去。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作为人类艺术文化的一部分也同样需要一定的传播媒介作为传播载体来不断传承下去。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播媒介技术也不断更新,各种传播媒介形式层出不穷,这大大丰富了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途径。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智能手机技术的日益完善和普及,传播媒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手机上网来接受任何信息,突破了过去传播媒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大大丰富了信息的传播途径,打开了信息传播的方便之门,使信息的传播更加迅速、更加快捷。除了网络和智能手机的传播媒介,传统传播媒介例如电视、广播、杂志等也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过去的手段更丰富、更立体、也更有感染力。也就是说,当前传播媒介的发展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形式多种多样,艺术感染力强,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气质,要使其传承和可持续的发展,这也就需要对其进行传播。多元化的传播媒介为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的传播和继承提供了很好的传播途径,提高了少数民族艺术传播的水平。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多元化传播媒介背景下,我国在少数民族艺术传播中仍存在一定的困境和局限,这极大的限制了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和传承。因此,在当前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多元化传播媒介实现我国少数民族艺术的有效传播和可持续发展非常值得深思。

一、多元化传播媒介背景下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困境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走向经济全球化,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和文化混合在了一起,经济借助文化来发展,文化要依靠经济来传承和发展,形成了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多元化传播媒介虽然促进了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但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和功利化思想的蔓延,使得少数民族艺术在多元化传播媒介传播过程中被渐渐地遗忘和疏远,被当成了赚钱的工具,使人们忘记了少数民族艺术的精神内涵,少数民族艺术在多元化传播媒介背景下的传播遇到了很大的困境,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元化传播媒介传播削弱了少数民族艺术的特色

当前,在多元化传播媒介中,新媒体占据了主要的传播地位。新媒体由于本身具有同步性和复制性,使得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只是截取了少数民族艺术的一部分,甚至是一些简单的少数民族艺术符号,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艺术的整体性和精神内涵的传播。最近几年,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造成了多元化传播媒介的瞬间化、平面化和碎片化,使得这些媒介在传播少数民族艺术的过程中,将少数民族艺术的形式和内容都进行了简单化、分解化、同质化,没有把民族艺术进行整体的传播,使得少数民族艺术离现代的多元化传媒媒介特别是手机、网络等新媒体越来越远,很少能在新媒体中见到少数民族艺术,少数民族艺术特色已经被肢解成简单的文化艺术符号。

(二)多元化传播媒介淡化了少数民族艺术的精神内涵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仍以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为主要目的。因此,在当前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产业发展中,流行着文化艺术搭台、经济唱戏的所谓的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方式。虽然这种发展模式是以多元化的传播媒介作为主要的传播手段和途径,但这种发展方式的最终目的是发展经济,并不是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也许能在这样的发展方式中得到一点发展,但是发展的只是一些数量,少数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并没有得到发展,甚至还被逐渐淡化了。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艺术的标准处在次要的地位,只要市场需要,再正确的艺术标准都不会被采纳。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消费经济。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实际上就是在消费文化。消费文化就意味着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不符合市场需要的东西不断丢弃、不断否定,使得民族文化中宝贵的精神内涵逐渐被忽视和弱化。虽然有很多地方都在讲传统文化特色,但大都只是把传统文化特色当作了宣传的噱头,并没有实质涉及到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实际上,很多的少数民族艺术都已经面临着文化消费的问题。

(三)多元化传播媒介的娱乐性损害了少数民族艺术传承的严肃性

现在的时代是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娱乐性到处可见。当前的传播媒介虽然多元,但绝大部分都是把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作为发展的目标和基本动力。大众的娱乐需求有的是健康的、严肃的,但也有的大众的娱乐需求是庸俗的、搞笑的。现在的传播媒介有很多都是在满足大众这种庸俗的、甚至是低级的娱乐需求,传播了一些不健康的娱乐信息。少数民族艺术在被多元化传播媒介的传播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娱乐化的影响,一些严肃的艺术因大众娱乐需求而被扭曲、被搞笑,完全丢失了艺术的严肃性。例如,在一些电影和电视剧中,对历史人物、民族英雄进行了娱乐化、无厘头式地重新塑造,完全丢失了历史人物、民族英雄的精神意义,失去了艺术的严肃性。一部分少数民族艺术因形势的发展已经逐渐被娱乐化,丧失了艺术的很多宝贵的东西。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在多元化传播媒介背景下出现的这些传播困境,究其原因,一是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通过多元化传播媒介对少数民族艺术传承的影响;二是新的传播媒介技术的不断出现对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并没有相应地作出改变。

二、多元化传播媒介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的传播途径

当前的多元化传播媒介的主要力量来自新媒体,也就是网络和智能手机。据中国互联网络数据中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6.49亿,网络普及率已经达到了47.9%,手机网民更是达到了5.57亿,电视这一传统传播媒介也已经成为互联网新的接入设备,增加了新的传播功能,我国已经成为了全世界新媒体用户第一大国。新媒体的出现大大丰富了传播媒介,极大拓宽了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途径。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在多元化传播媒介特别是网络和手机日益发达的背景下的传承,要与时俱进,自觉适应传播媒介的不断变化,主动寻求在多元化传播媒介背景下新的传承发展。首先,要转变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的传播理念。通过运用多元化传播媒介来转变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在传播上的观念和思想。观念和思想上转变的标志就是要把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通过多元化传播媒介带出少数民族居住地,实现少数民族艺术高效、高速发展。观念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一是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和发展,不仅仅是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更是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软实力;二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的传播和发展,是对全世界艺术文化的丰富,保持了全世界艺术文化的多样性;三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的传播和发展一定要顺应时展要求,一定要紧紧依靠传播媒介技术,充分利用新的传播媒介技术来促进自身的传播和发展。其次,积极寻求多元化传播媒介特别是新传播媒介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新的传播途径。与传统的传播媒介相比,新的传播媒介不仅越来越多元化,而且也越来越先进,传播手段也越来越多样,传播效果也越来越好,为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传播途径,民族艺术的传播有了一个重要的技术支持。因此,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的传播和发展一定要紧紧依靠多元化传播媒介特别是新的传播媒介,不断寻求新的传播途径,促进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和发展。

(一)继续充分利用好电视、广播等传统传播媒介

在新的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促进下,电视、广播等传统传播媒介的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传播手段比过去更加丰富,传播效果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电视、广播已经可以在网络上实现同步直播,宣传途径得到了很大地拓展。电视已经作为网络接入设备,功能有了很大地拓展,已经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电视观看功能。因此,少数民族艺术在充分利用新的传播媒介的同时,也还要充分利用好电视、广播等传统传播媒介,在这些传播媒介上多制作一些专题片、纪录片来大力宣传介绍少数民族艺术,也可以制作一些以少数民族艺术为主题的电视剧、电影等来宣扬这些艺术的感染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上少数民族艺术,使少数民族艺术通过电视、广播等传统传播媒介得到更好地传播。

(二)成立动态的、生态的少数民族艺术博物馆

我国少数民族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聚集地。要想使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艺术得到有效传承,就应该把这些民族艺术集中起来,成立一个少数民族艺术博物馆,使这些民族艺术能够集中保存起来。成立少数民族艺术博物馆,并不是简单地把各种少数民族艺术集中在一起,而是要紧紧依托多元化的传播媒介,建立一个以新的传播媒介技术为展示、保存手段的网络化、动态化的现代的少数民族艺术博物馆。少数民族艺术博物馆要能够体现以下特点:一是展示内容要具有民族性。博物馆的传播媒介所展示的内容要能够使参观者感受到各种各样的少数民族艺术,要能够使参观者看到和听到少数民族优秀的艺术作品。二是展示的内容要具有扩充性。博物馆的传播媒介所记载的内容要能够不受时空的限制,能够不断地扩充。三是民族艺术传播的双边性。在过去,艺术的传播都是发达城市向少数民族地区传播的,是单边性的。少数民族艺术博物馆要通过新的传播媒介把少数民族艺术向发达城市传播,变单边传播为双向传播,使少数民族艺术走出去,扩大影响力。三是要能够实施市场化运营。少数民族艺术博物馆要想获得长期的发展,光靠政府投资是不够的,要吸引更多投资者来投资,实行市场化运营,运用市场运行规则来获取适度的经济利益。当然,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获得一定的社会效益。

(三)开办少数民族艺术网上书店

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篇11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艺术教育并没有充分意识和挖掘其周边少数民族艺术的资源优势,“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在中国美学学科建构中的缺失,不仅使丰富独特的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得不到美学的关注与阐释,也使中国美学缺少了一个多民族国家的美学应有的鲜明的内在丰富性、本土智慧和特质。”[1]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应做出积极响应,充分认识开发利用少数民族艺术教学资源的重要性。

(1)开拓学生视野,促进文化传承。渝东南地区聚集了众多少数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浓郁的民族艺术。这些少数民族艺术资源是中华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为丰富的美学价值。将少数民族艺术纳入高校艺术教育,让学生了解民族艺术内涵,接受民族文化熏陶,有助于加强其民族自豪感,培养民族文化情感,同时也能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拓展学生文化视野和胸怀,提升精神层次和境界。艺术教育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和传承文化、发展文化的功能,高校对少数民族艺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寻找和发掘其内在活力,使其焕发出更多、更新的美学价值,对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的传承、保护和平衡大有裨益。

(2)丰富教育资源,探索教学方式。在全球化的今天,高校艺术教育必将沿着多元文化教育的方向发展,缺失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对高校艺术教育而言,不仅是不完善的,而且还有可能对发展高校艺术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少数民族艺术高校,能够为高校艺术教育提供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符合艺术教育多元化的要求。学校是弘扬民族艺术的主阵地,教师就是这一阵地的引领者,这就要求教师要将富有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艺术融入教学中,构建新的艺术教育体系,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课程结构,同时通过少数民族艺术教学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更好地体现高校艺术教育的民族性、思想性、情感性、教育性。

(3)形成学校特色,增强办学活力。民族艺术要获得发展,必须以当地高校为依托,将地方高校作为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地。同时,地方高校要在文化传播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应肩负起对本地少数民族艺术保护与研究的重责。民族地区高校的艺术教育,在充分尊重艺术教育的共性之外,还应该有自己的个性,挖掘教育的深刻性与丰富性。充分利用丰富的民族艺术资源优势,深入发掘各少数民族的艺术资源文化和审美价值,无疑会成为民族地区院校艺术教育系统中一支建构性力量,同时也使得这些院校比其他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更有特色和活力。

2 少数民族艺术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

少数民族艺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具有以下几个原则:

(1)遵循教育规律。少数民族艺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能照搬普通艺术教育的做法,其必须遵循一般的教育规律,同时又要遵循自身的一些特殊规律,必须弄清楚它究竟能满足怎样的社会需求和发展定位并以此探寻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对博大精深、包罗庞杂少数民族艺术,应广泛收集,适当筛选,积极创新,以保证选用的少数民族艺术内容适合学生学习。

(2)定位区域特色。开发利用少数民族艺术教育资源,还要考虑区域特色和区域优势,从而形成既有主导,又多元共生的艺术教育体系。在民族特色的艺术教学活动中,有效结合富有区域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为师生构建学习、表现的舞台,从而丰富学校民族文化生活,营造民族文化氛围,体现学校民族特色教育,进而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使民族地区的高校艺术教育走出新路子,做出新亮点。

(3)立足学生本位。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学生,民族艺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应立足学生本位。目前,对于民族艺术资源的利用,有些高校尚满足于举办节日庆典、展示民族装饰,华丽背后,潜伏着问题,丰富的民族艺术没有真正走入教育,走入教师和学生的心灵。要想加强学生对民族艺术的正确认识,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拓展、创新具有地域性、多样性等特征的民族特色艺术教学方式,展示少数民族艺术独有的魅力,传达少数民族文化精髓。

3 少数民族艺术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内容与形式

渝东南地区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艺术资源。仅以音乐舞蹈为例:土家族歌曲种类有摆手歌、哭嫁歌、山歌、挖土锣鼓以及劳动号子;器乐种类有打溜子、咚咚喹、牛角、土号与吹木叶等;舞蹈种类有摆手舞、铜铃舞、茅古斯围猎舞、跳丧舞、八幅罗裙舞、西兰卡普舞、梅嫦舞、跳马舞、团鸡舞和合飞舞等。苗族歌曲种类有苗歌;器乐类有唢呐与打击乐等;舞蹈种类有鼓舞、跳香舞、芦笙舞、调年舞、采桑织锦舞、摘茶子舞、打鸡舞、盾牌舞和苗傩舞等。[2]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少数民族艺术源都可作为高校艺术课程的内容,我们必须在浩繁的资源库里撷取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加以转化改进,并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实现少数民族艺术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1)开设特色艺术课程。在艺术专业教学中,融入当地民族艺术文化教育内容;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少数民族艺术特色课程;面向非艺术专业学生,开设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类选修课程。

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篇12

截至2009年,民族地区高等艺术院校共有在校生约190万名,由于此类院校在教授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方面的巨大优势,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和发展的重担自然成为高等艺术院校尤其是民族地区艺术院校的重要任务和使命。

目前,关于民族地区艺术院校培养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传承意义、传承内容、传承方式和传承趋势等方面,但较少从传承主体素质的角度进行探讨。换言之,当前的研究侧重于物,而忽略了对人的研究。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新疆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贵州大学、云南艺术学院等民族地区艺术院校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艺术传承人”教学活动,形式灵活多样,主要包括开设少数民族艺术传承人培训班,成立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研究所,打造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研究基地、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教学实训基地,开展乡土文化教育班等,并且取得了累累硕果。

事实表明,传承人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质量,进而影响着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大局。换言之,只有明确了传承人素质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地开展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活动。否则,传承效果只会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距离弘扬民族文化的目标愈来愈远。

“文化遗产想要保留下去,关键是人去传承”[6]。由于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为了民族艺术血脉的延续,对于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而言,仅仅拥有艺术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而应掌握大量的相关专业知识。民族地区艺术院校培养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的目的,即是通过向传承人传授系统的专业知识,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本民族的传统艺术,使这些民族瑰宝得以发扬光大。

准确的角色定位

角色的准确定位是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前提,传承人角色的不明确或不准确定位都将直接影响到民族艺术传承的方向和质量。因此,民族地区艺术院校在培养传承人的过程中,应首先做好这项工作,同时必须顾及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育传承人克服民族自卑和蔑视民族艺术的错误想法,这也是当代许多少数民族传统艺术落入边缘化的重要原因。第二,教育传承人须站在整个中华文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对本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每一种少数民族传统艺术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少数民族艺术仅是再现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途径,其最终目的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因此,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就是本民族文化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连接者,培养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也便具有了承上启下的深刻意味。

兼容并蓄的多元化意识

传承本民族传统艺术并非意味着排斥其他民族艺术,相反需要积极吸收其他民族艺术的优秀成果。艺术院校应该教育传承人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艺术精华,并在借鉴和比较中发展自己。只有兼收并蓄,互通有无,融合其他民族的优秀艺术成果,才能振兴本民族的艺术。壮族是广西最大的少数民族,至今保存了诸如嘹歌、壮锦、铜鼓舞等大量优秀的民族传统艺术。这些民族传统艺术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并愈发壮大,在很大程度上是充分融合了其他民族的艺术精髓,形成了颇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所以,艺术院校应教育艺术传承人在坚守本民族传统艺术阵地的同时,积极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艺术成果。

丰富的文化知识

掌握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形式的产生以及演变缘由要求传承人具备大量的文化知识。但是,民族地区艺术院校所招收的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在入校前几乎都生活于少数民族地区,掌握的只是本民族的一些艺术片断,知识缺乏系统性与现代性,这对于艺术的传承极为不利。

由于各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艺术是多种因素之间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民族地区艺术院校首先应该向传承人系统传授诸如工艺、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系统的专业知识。同时,文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考古学、历史学、传播学等相关文化知识对于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文化知识的缺乏或者不系统都可能使民族艺术的传承偏离原来的预想轨道,走向狭隘。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历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文化知识问答题都是必不可少的考核环节。缺乏良好的系统文化涵养,艺术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传承人难以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艺术素质。

扎实的综合能力

民族艺术传承人需要具备挖掘、开发、表演、展示和创新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以及研究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政策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其中,创新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艺术传承不等于简单地将前人的文化财富复制给后代,不是狭隘意义上的再现民族艺术,因此,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并非前人的“传声筒”,而是传统艺术的现代演绎者。传承本民族的艺术,实质是谙熟本民族的传统艺术典范,并且在繁衍本民族艺术风格的过程中,“从传统中归纳总结出具有鲜明特征和规律的艺术体系,以便代代相传”[8]。具体而言:

第一,培养传承人学会掌握挖掘民族传统艺术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少数民族的传统艺术,尤其是那些濒临灭绝的艺术。同时,教会他们从众多纷繁复杂的素材中整理出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东西,并整理形成体系。第二,由于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因此,展示能力对于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展示是一种特殊的外在传播方式,它具有强烈的可观性,可以在短时间内引起观众的注意,并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广西龙州县天琴是壮族三种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曾经几度濒临边缘化甚至失传,如今却依然能够顽强地生存和壮大,不能不归功于展示传播之功。2003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龙州天琴“弹唱组合”一炮打响,引起众人关注,并从此成为了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一张特色名片。龙州天琴女子弹唱、融水芦笙舞、南丹白裤瑶铜鼓队、马山三声部等原声态民族节目,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舞台上一经亮相,便震撼了世界。[9]这些现象都充分说明了展示能力在推动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中的巨大效应。第三,民族艺术传承人在学习其他民族优秀的艺术传承经验过程中,需要“将个人的东西融入民族文化之中”[10],不自觉地对本民族的传统艺术加以调整和重组,并形成新的体系。另外,传承人只有熟悉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尤其是把握政策的实质,才能顺利开展民族传统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活动。否则,任何关于艺术传承的美好设想或许诺都将落空。

正确的研究方法

任何少数民族传统艺术都是一种复杂的、内容丰富的文化综合体,深入研究它们需要艺术传承人采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逻辑与规律、共性与个性、现象与本质、静止与动态等相互结合的方法,避免实施片面的、简单的、主观的举措。因此,民族地区艺术院校不可忽视向传承人传授系统的研究方法。那些不能正确认识传统艺术的过失,往往是由于艺术院校缺乏或没有系统传授研究方法导致的。熟练运用上述研究方法,无疑等于获取了进入传统艺术殿堂的钥匙。

实践表明,尽管当代民族地区艺术院校在培养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方面采取了大量实效性措施,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民族艺术传承人才。但是,人才的综合素养仍有待进一步的提升。例如,传承人对本民族传统艺术的了解有些片面和肤浅,实践性不强,甚至出现了民族性被弱化的迹象,即传承人将独特的民族艺术资源填入主流叙事的基本框架内运行,等等。这些都是当代民族地区艺术院校在培养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人过程中值得深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获得2009年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广西少数民族美术研究” 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0911MS182。

注释:

[1]国发〔2009〕29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参见文化部官网,2010-03-05。

[2]同[1]。

[3] 《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参见中国网.cn,2006-11-09。

[4] 《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参见文化部官网

,2007-08-03。

[5] 《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传承难题》,参见中国文化传媒网

,2010-03-15。

[6]同[5]。

[7] 《第十三届青歌赛启动文化考官还是余秋雨》,参见《华西都市报》,2008-03-06(15)。

[8]张天彤:《高师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关于高师民族音乐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中国音乐学》2004年第1期。

[9]黄新宇、梁航彬:《传播视角下的边境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以龙州黑衣壮天琴文化艺术保护为例》,《歌海》2009年第3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