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道德教育合集12篇

时间:2023-09-22 09:12:35

校园道德教育

校园道德教育篇1

二、职业院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当前的职业院校学生群体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这样特殊的背景下,造成了他们家人们对他们的期望都较高。而他们本身的自我控制、约束能力,独立性较差,这就使职校德育工作的难度加大。在这同时因为德育工作要求过于理想化,而学生的自觉性和参与性较弱,这就造成了德育工作成为了一个形式,产生的效果不明显。总的来说,就是以下几点:一,因为学生之间的家庭背景各异,成长环境不同,这导致了他们在认知不同,职业院校教育方式的局限性,使得在道德教育的工作中,以群体性教育为主,没有针对性。或许在学生之间产生了影响,但实际的效果并不明显。二,在职业院校学生中,学生的生活习惯懒散,行为举止较为夸张、缺乏社会公德意识。面对这些问题,如果开展德育工作仅仅是以制度约束,通报批评教育为主,不仅不会得到学生的认同,反而让其抵触,起不到教育的效果。三,职业院校的学生中考的成绩低于重点高中的学生,这使他们中很多人产生了自卑心理,对未来的生活缺乏信心,导致大多数人迷恋于上网、游戏、恋爱等。

三、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及如何去发展

(一)在校园文化基础建设中把德育理论列入进去,让学生重视德育理论校园的文化建设展示的是一个学校的传统的历史、优良的精神道德风貌、正确的价值理念、卓越的目标追求。构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把学生和校园文化建设融为一体,形成以学生思想追求为主体的精神风貌以这种他们为主的感召力,引导学生把自我的追求和发展目标和学校的发展统一起来,弘扬和发展德育工作建设。

(二)根据不同类的学生展开不同类型的校园文化职业院校的学生伴随着年龄的渐渐增长和对生活的体验增加,所遇到的问题是截然不同的,处理的方式也是带有个人感情特色的。例如:刚懵懵懂懂进入职业院校生活的一年级新生,首先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开始适应新的生活;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一年的磨合,适应了学校生活,但是又会产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生活观念等问题;三年级的学生则基本是学业的压力;四五年级的学生通常就是就业的问题。因此,对于他们的德育工作的展开要有针对性和着重点,相应的校园文化活动要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设计,最大化的激励学生的参与热情,共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比如说对一年级新生用入学教育、访谈、晚会等系列形式让他们融入进学校生活,融入进校园文化。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开展主题辩论赛、主题班会等活动扩展他们的交际,同时将所遇到问题和解决办法通过活动的形式展示出来,启发他们去思考,和体会进而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另外一点,对于个别个性有差异的学生,可以利用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兼容性以及特色的奖励体系,弘扬和发展德育建设,发展不同类型学生的特长,培养特色的社会人才。

(三)组建优秀的学生团队(学生会或社团),让学生参与到德育建设中让学生参加到德育建设管理的队伍中,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加强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同时也是一次学生自己锻炼和提高自己德育方面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认同德育工作。在学生团队建设的过程中,要动用一切有利的因素,激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团体的建设中去。着力训练一支素质过硬的学生团队,培养其团队队员对学校德育建设工作的认可,从而激励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潜能,通过他们影响周围的人和其他学生群体,通过学生和学生沟通合作,有利于拉近彼此的距离,比死板的条例更能赢得学生的认可和信任,使德育工作顺利的进行下去。总的来说,学生才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只有把德育教育理念,转化成学生的个人思想认识,才能培养出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

校园道德教育篇2

中国社会正在走向工业化和城镇化,社会生活中的传统价值基础也趋于瓦解,社会道德失范问题十分严重:都市病、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盛行、心态冷漠、公德缺乏、信仰缺乏,等等。社会转型中出现的传统价值丧失已经给学校德育造成有目共睹的危机。这些道德危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校德育所处的社会道德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二是青少年生活的家庭环境发生变化,三是学校德育面临学生亚文化群体的影响。

1.学校周遭:社会病态严重侵蚀公共生活的道德环境

中国目前正在跨入现代之门[1],正在努力推进经济、政治体制的现代化转轨。从整个社会发展的大环境看,现代化成为今日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而人们观念的现代化则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在传统社会中,每个人都作为族群个体而存在着,现代化强调个人作为主体的价值,这就引发了价值观体系的重大变革。一方面,我们看到个人的主体性价值得到承认,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发挥每个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个人从压抑中获得人性的解放,伴随着西方现代文明中的个人主义思潮影响,个性的解放也导致人的私欲泛滥。严重利己行为、吸毒等各种社会病态严重侵蚀着公共生活的道德环境,失业问题、贫富分化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等成为凸显的社会问题,这一切都使得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社会转型的阵痛。这也是学校德育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

随着现代化在中国的推进,商品经济社会也正在改变着人与人的传统社会关系,市场经济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驱动着个体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满足。人与人之间淳朴的充满温情的交往关系变成了以物质利益为基础的交换关系。迅速膨胀起来的个人主义侵蚀着社会生活共同体的价值基础,由此造成了整个社会传统价值观体系的瓦解,原本相对稳定的社会道德生态环境也失去了平衡。从企业造假到官员腐败,从对弱势群体的冷漠到暴力事件的发生,等等,诸多社会问题都使得学校教育的社会道德资源变得十分匮乏,教师和学生也因此陷入了不同程度的无奈与迷茫,直接表现为学校道德教育权威地位的丧失。学校里的道德教育与校外的道德恶化现象形成巨大的反差,教师对学生的道德教导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日益变得软弱无力。

从文化普及的角度看,大众传媒正在影响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等方面的变革。但是,由于文化管理体制与法律方面的不健全,文化市场的混乱导致文化经营者为追求商业利润而表现出媚俗的倾向。低俗的文化产品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种途径冲击着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在网络制造的虚拟生活世界中,传统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都失去了约束力,个人主义发挥至极端,一些人已经丧失了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良知。这些都严重影响青少年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力。学校教育在与大众传媒的对抗中,其教育效果不断受到削弱。例如:“网瘾”现象已经成为青少年的普遍心理问题之一。“网瘾”表面上是心理问题,实质上则是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对孩子失去吸引力的一种表现。

2.学校逐渐失去稳固的后方基地:传统家庭生活结构的解体

对于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来说,除了学校生活之外,家庭是他们成长的重要生活环境。家庭生活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学校生活质量。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的家庭结构及其稳定程度正是发生剧烈的变化,这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质量。

从城市家庭生活的结构来看,尤其是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大城市,核心家庭、单亲家庭的数量不断增加。不仅家庭日趋小型化,而且家长的工作时间也不断延长,无法与孩子进行充分的思想交流与心理沟通。这样的家庭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会有助于孩子自主能力的发展,但是,潜在的危机则是家庭关系与社会关系的缺损导致家庭生活中长辈对孩子道德影响力的减弱。孩子在家庭生活的时间里,如果失去家长的有效影响,他们的生活时段就可能被电视、网络所侵占。这些孩子就可能模仿传媒中的成年人,而这种“偶像崇拜”中存在着向善或向恶的不同可能性。

从农村家庭生活的结构来看,由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的转移,大批青壮年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与此同时,农村传统的相对稳定的家庭结构不复存在了。随着父母进城务工,农村出现了大批“留守儿童”,他们多数是与年迈的祖辈生活在一起。这正是当前农村中小学校面临的新问题。这一切变化都使得原来由家庭承担的对儿童教育的职责无法实现,无形中增加了学校教育的负担。

另外,现代社会发展也带来家庭生活中的文化反哺现象。例如,在信息化时代里,孩子们掌握新技术、接收新信息的能力明显优于家长,这更加剧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代沟问题。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变得十分困难。

家庭生活原本是学校德育的基础环境,但是,如果家庭生活无法给孩子提供安全感、依恋感,那么,家长的权威作用也会受到某种程度的衰弱。家庭也就无法与学校形成教育的合力。

3.不和谐的校园:学生群体的亚文化对学校德育的影响

在相对封闭的传统社会中,学校主流文化制约着学生亚文化群体的发展方向。现代信息社会的开放使得学生有可能接受到不同亚文化的影响,加之青少年群体之间容易相互影响、相互模仿,因此,当代学校生活中可能出现不同层次的学生亚文化群体。这些亚文化群体在价值观方面存在与学校主流文化和主导价值观相抵触的一面。

学生亚文化群体中出现的偶像崇拜就可能与学校的榜样教育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学生心目中的英雄与学校树立的榜样在价值观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对很多青少年来说,他们过着一种两极性的生活:一极是枯燥乏味、劳神费力的学习;一极是对偶像的神魂颠倒。”[2]也许,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青少年的偶像崇拜现象,但是,青少年对娱乐明星的热情超越对人类文明史上思想家和科学家等杰出人物的注意力,将导致学校教育在这些学生心中的直接降格。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青少年的成长越来越多地受到校外各种环境的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都超出学校教育的有限作用,并给学校德育带来各种干扰。如果学校德育无视信息社会中小学生亚文化群体的特征,单纯固守传统道德教育的老路子,只能使学校德育陷入困境,而且,在困境中挣扎的学校道德教育正在走向边缘化、外在化。我国著名德育理论专家鲁洁教授对这种倾向进行了具体的阐述:第一,边缘化,指道德教育既然在使人从事某种职业或具有某些技能方面无能为力,它就不可避免地沦为无用的教育,在学校中的容身之地越来越小。第二,外在化,指道德教育的价值己经丧失殆尽,道德被认为是外在的行为规范和规则,人们关于道德的认识就是遵守规范和规则,而这些规范规则又被视为源于客体世界的运行规律,与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几乎没有关系,这样,道德学习也就变成了一种没有任何自我涉入的学习,当然也就生成不了任何自我道德定位及明确方向的道德态度。[3]

上述事实表明,学校生活充满着危机,这种危机总是意味着可能引发不幸,但是,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把危机理解为开创新起点的机会”[4]。当然,这个新起点不是简单地恢复中断的发展,而要对迄今不合适的学校生活加以批判性分析,恢复被抛弃的良好的教育开端。

二、学校生活:教育价值秩序的颠覆

当代社会,效率主义与功利主义主宰着现实社会的诸多领域。学校教育似乎已被淹没在实用与功利主义的冰水中。[5]学校被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在种种利益诱惑面前,学校似乎已经放弃应该追求的道德教育理想,学校的功利倾向已经浸染着整个校园。学校生活的价值秩序已经被颠倒了,这也正是今天学校教育的“道德软肋”。

1.升学为圭臬:教育丧失本义

对教育的本义之思,有必要进行词源学的回溯和教育史的回眸。英语中的“教育”(education),源于古拉丁语。拉丁文“Educare”的词源是Ex(出)-Ducere(引),原初义为“引出,引领”。其实,“引出”不仅表示教育影响出自内发,而且表示之所引的方向。这个方向暗示教育旨在使人向善。因此,本来意义上的“教育”,是指“善”的影响,也可视为“道德教育”的同义语。制度化学校教育出现之前,教育的价值追求在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时至今日,教育价值并非在于培养孤立的个体,而是一定社会的成员,即“教育旨在促进个体社会化,并尊重不同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个性差异”[6]。

今天,功利取向浓厚的社会生活不断浸染着校园文化。在急功近利的文化影响之下,无论是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都迫切需要一个好的升学率提升其社会知名度,进而获取各种利益。因此,学校生活中的一切都以升学为圭臬。从知识学习到特长培养,都以升学为第一要务。在现有国情之下,升学总是以选拔性考试为依据。学生为了摆脱被淘汰的命运,只能拚命地学习那些应试所需要的书本知识,他们不可避免地沦为学习的工具。一个沦为学习工具的孩子,仿佛就是教师或家长手中的提线木偶。

竞争和淘汰早已经是校园里游荡着的幽灵,学习的压力已经占用了孩子们太多的时间了。于是,大部分孩子摆脱书本的方式就是电脑(网络)和电视,而对于那些不堪忍受学校生活重负的孩子,虚拟的网络世界似乎成了他们的“世外桃源”。他们在网络游戏中肆意宣泄着他们对学校生活压迫的怨恨与不满。人在某些网络游戏中,除了暴力、色情之外,就剩下一个空洞的人的躯壳了。在此,无论是学校生活中的“好学生”,还是沉溺网络中的“坏学生”,都是一个“单向度的人”。教育的本真价值在时下校园里遭遇被颠覆的命运,教育迷失了最原初的意义。

2.爱的缺失:教育无所依托

我国著名教育家夏尊先生曾把“情”和“爱”比做教育上的水。他说:“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7]在夏先生从教的时代,学校教育从制度和方法上走马灯似地更变迎合,好像掘池,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因此,夏先生担心学校教育忽视生命所在――人的培养。其实,在今天的信息社会中,技术理性变得日益强大,夏先生对爱的教育的忧虑依然存在。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现代社会中,学校教育被视为一种产业,学生被视为知识的消费者和学校教育产业的产品。学校片面地强调培养学生的理性或智力。旁观者知识观[8]支配着学校的学习生活,教师很少关注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学生心灵的关系。封闭式考试、单一正确的答案造就了学校生活氛围充满了压力与恐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功利和冷漠。换言之,我们的教育总是强调精确、预见和控制,而不去寻求智慧和心灵的安静。这就造成了一个人与自身的疏离。“这种疏离遮蔽了自我的感性本质和社会性的类本质。这种自我疏离的原子式的主体成了在物质经济利益的竞技场上自我谋划和自我计算的自私自利者”。[9]

这种教育的直接弊端就是造成了学习者的异化。学习已经演变成近乎残忍的学术训练,这种教育在导致人被异化的同时,也带来学校生活中的道德冷漠。道德冷漠就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10]。学校生活到了现在这个样子,真是空虚极了,孩子们可能会因为得不到爱而失去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现时代的学校教育在培养知识人、工具人的单车道上已经走得太远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他们的智力水平也许越来越高,但是,其心灵的健全却令人忧虑。当然,没有一个教育者愿意把风险和责任揽在自己身上,但是,教育者必须把威胁到青少年生活的事情纳入到教育学的思考视域之内。

三、重构学校道德生活的始基:爱的教育

雅斯贝尔斯说:“爱是教育的原动力。”[11]针对学校教育面临的严峻现实,有识之士开始质问:“有谁真正关心什么东西对孩子们才是真正重要的?对我们也是真正重要的?难道我们只是像棋子一样被推到国际竞争的棋盘上吗?”[12]具有使命感的教育者必须认识到,关爱孩子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恢复或重建学校道德生活的始基就要从爱的教育入手。

1.以爱作为学校德育的价值诉求

自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观点以来,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就是崇尚理性贬低情感。在技术理性日益昌盛的今天,人们不再将情感生命视为一种富有价值的事件。现代人无法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道德也失去生活目的的奠基。在德国著名现象学伦理学家舍勒看来,这正是现代人所犯的时代错误。在我国社会现代进程中,学校教育正在饱受这种错误所造成的侵害。学校道德教育一直在时代的困境中挣扎,正在走向被边缘化和被外在化。学校德育被外在的道德规则遮蔽了道德关怀,儿童从家庭进入学校后,其道德感成长的连续性受到阻断。于是,学校的道德教育也变得有“道”无“德”了,学校用一系列外在的规范约束学生,但是,学生的内心世界并未真正受到触动。

舍勒认为:“在人是思之在者或意愿之在者之前,他就是爱之在者,人的爱之丰盈、层级、差异和力量限定了他的可能的精神和他与宇宙的可能的交织度的丰盈、作用方式和力量。”[13]从舍勒的视角看,爱作为人的基本道德天性,为意志指明了方向。在生活共同体的成员之间,爱使他们具有了休戚与共的情感体验。人的最初的、原始的道德体验就是爱的体验,这种体验就是在这个家庭生活情境中诞生的。家庭是一种以爱为根本特征的道德生活实体。家庭是儿童道德感的诞生地,是道德教育的始基。

儿童进入学校生活的时候,他内心并非是一片“道德空白”,道德感的基调已经在家庭生活中形成。学校的道德教育也是在家庭道德教育基础上的必要发展。始于家庭,并不意味着限于家庭,孩子会长大,他会从家庭走进学校,再从学校走入社会。如果学校的道德教育关注儿童道德感生长的始基,就会关注“爱”的教育。学校德育也将开辟一个新的视域。从正本清源的角度看,爱的教育可以从根源上使得学校道德教育复归人文的本性。

2.爱的教育氛围: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心境

事实证明,教育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生活环境中一定的内部气氛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一定的情感态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德国著名教育人类学家博尔诺夫曾把教育氛围理解为情感、情绪状态及对教育抱有好感或厌恶等关系的总和[14]。从儿童的视角来考察其生活质量,幸福、无忧无虑、不为恐惧和担忧所困扰是基本心境。保护和发展这种愉快心境是教育者的职责所系。因为,我们从海德格尔那里得知,“现身的有情绪从存在论上组建着此在的世界敞开状态”[15]。正是这种错以为最无关宏旨的情绪,以一定的方式解释和说明世界和生活。简言之,情绪历来支配着我们把握事物的方式,也构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各种行为方式。

与成年人相比,情绪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可能更大。如果一个孩子处于忧郁的情绪中,他的整个生活就会变得阴沉,他也无力去保持与外界的关系,可能退缩到自我之中,冷漠地过着颓废的生活。当前,来自学校生活的压力造成一些未成年人的情绪低落。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学校与其说是一个学习成长的场所,不如说是一个丧失快乐、丧失自我的场所。于是,网络世界的游戏生活成为这些孩子逃避现实,摆脱伤害的“好”去处。

与之对照,愉悦心境能够催人奋进。愉快的心情能够使一个孩子振奋起来,有勇气扫除一切枯萎的影响,以向一切美好的事物敞开心扉。因此,教育者必须尝试去促进学生形成愉快的情绪,避免或防止学生产生忧郁的情绪。好的情绪不仅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良好的效果,而且对其各种能力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学校有责任也有必要营造充满爱的教育氛围。在爱的教育氛围中,教师眼中没有“差生”或“弱者”,只有对每一个需要教育的孩子的关爱与信任。爱和关怀引导着儿童的道德生活,他(她)在体验被爱与被关怀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爱老师和关怀同伴的道德直觉。学生与教师就置身于一种充满爱和关怀的教育关系之中。

总之,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学校教育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学校教育的合法性地位正在被削弱,学校生活对于孩子的魅力也正在逐步消逝。但是,源自教师的爱和期待能够产生一种创造力,进而改变一个孩子的生活境遇。在这些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与险阻,但是,只要他们心中有爱,就永远不会迷失方向,永远有前行的信心和勇气。

参考文献:

[1]“2007年中国公民价值观蓝皮书”选取社会价值观的视角分析了我国社会的基本特征。基本结论是,当代中国的社会价值观已经跨进现代社会的门槛。参见:赵孟营.跨入现代之门:当代中国的社会价值观报告[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6.

[2]高德胜.道德的时代遭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8.

[3]鲁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J].教育研究, 2005, (12).

[4][14]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4、41.

[5]金生.教育:思想与对话[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主编之语.

[6]陈桂生.普通教育学纲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18.

[7]亚米契斯.爱的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译者序言2.

[8]“旁观者就像一个身在监狱,注视着窗外下雨的囚徒,对他来说,窗外下不下雨都是一样。”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37.

[9]哈特.从信息到转化:为了意识进展的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译者前言、14.

[10]朱力.旁观者的冷漠[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7,(2).

[1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91:92.

[12]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

校园道德教育篇3

一是实施领导班子素质提高工程。按照“走出县门多学习,请进专家搞培训,结合自身定思路,统一思想促行动”的工作思路,我们利用暑期和双休日,先后组织中小学校长赴湖北襄阳、江苏昆山、安徽铜陵、河北承德、山东济南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并邀请专家来我县开展培训,使全县学校领导班子统一了思想、优化了作风,实现了学校领导班子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是实施中小学教师培训工程。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对外出参加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校长、班主任、教师,报销一切培训费用,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聘请外地市知名的校长、班主任、教师来我县,对学校管理、班级管理、课堂教学、班级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培训。一系列培训提升了我县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我们充分发挥梯级教师中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成立相应的工作室,积极开展教师结对帮扶带动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目前,我们已拥有部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81人、市级骨干教师292人、县级骨干教师896人,各级学科带头人219名。

三是实施城乡联动教研工程。坚持中小学联片教研活动,及时对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找对策、想办法、出主意、搞攻关,一个个小问题变成一个个小课题,一个个好点子变成一个个好办法,一个个单一的思考碰撞为多元的思路,重点解决了导学案的编写、小组有效合作等一系列问题。督导组对高效课堂、书香校园、艺术校园、道德校园的创建进行“望闻问切”,及时解决疑点、难点问题。

四是实施中小学德育创新工程。从师生的言行举止抓起,积极开展“日行一善、周明一礼、月养一习”道德长跑活动,突出学生“荣誉申报、全员参与、个个成才”,强化学生自主教育,促进中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断创新德育载体,先后评出“最受欢迎的教师”43名,让他们到各乡镇学校进行师德巡回报告,以良好的师德影响学生。积极利用节庆日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师风、教风、学风。

校园道德教育篇4

中等职业学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中专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相比较,校园文化建设有着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在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坚持创新发展,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载体作用。校园文化在中职学生道德养成上具有十分有效的功能。它的功效具有潜在性、渗透性、永久性,其作用是隐形的、缓慢的、持久的。正如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中等职业学校道德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与隐患

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仅有几十年的历史,已经从重视规模建设转变为内涵发展。但是由于发展时间短,中等职业学校生源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基本素质参差不齐,综合素质相对于大专院校的学生相说普遍偏低。因此道德养成教育存在许多问题与隐患。

1、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随着一体化、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不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道德认识倾向物质化、利益化、虚拟化。对于行为准则的是非、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中等职业学校高于大专院校,而且存在上升的趋势。据调查表明,中等职业学校1/2的学生认为,目前社会道德生活状况是假恶丑多于真善美,而认为真善美多于假恶丑的学生不到1/10。还有2/5的人是摇摆不定的,认为现在有很多事情说不清楚是好是坏。

2、道德感情比较淡薄

道德感情是伴随道德认识所出现的一种内心的体验。如衷心喜悦、心安理得、内心不安、悔恨自责等等。由于认识的偏差,往往许多学生虚荣享乐、追求金钱、刺激、舒适、悠闲,并引以为荣。学习则是课堂睡觉、课余沉溺于网络、考试抄袭舞弊,但并不会因此内心不安、悔恨自责,而是坦然处之。受社会背景、校园环境、家庭因素等原因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道德感情这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

3、理想信念意志不强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道德意志是人在抉择道德行为时的决心和毅力,表现出来责任感和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精神。中职学生生在学校的生活有一定自由性:时间安排的自由、学习方法的自由、信息获取的自由和金钱使用的自由。同时中职学生在社会上地位不高,难于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部分学生认为教育最后的出路不大,毕业后没有前途,所以出现逃避学习、追求享乐、考试舞弊等复杂现状。对于理想信念的追求意志不强、缺乏执着、进取的精神。

4、实践行为能力较弱

道德实践行为是指具体履行道德义务的实践活动,表现为道德言论和道德行为。中职学校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存在脱节现象,他们的道德观念还不够深入,且并未付出行动。在日常的生活中,部分学生沉浸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课桌文化庸俗不堪、言谈举止社会化、恋爱感情轻率化等等;校园活动中,部分学生参与热情不高、功利性强。

二、探析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道德养成教育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面构成。如何使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道德养成教育相统一,避免校园文化的建设误区,下面从四个方面进行浅谈:

1、物质文化建设的道德养成功能

校园物质环境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物质功能、更重要的是传达文化信息、是通识教育的场所。它沉淀着校园文化、传统、历史的特质之性,通过对它的理解与领悟,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融入校园,体会与校园有关的文化、历史、人物,学会思考与交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隐性教育效果。(1)自然——花草树木,美化环境,净化心灵。例如校园之中一年四季花开花落,叶荣叶枯。春季万紫千红,绿草茵茵:夏季荷塘月色,青蛙夜鸣;秋季枫叶似火,丹桂飘香;冬季寒梅怒放,青松挺拔。这些都是纯粹大自然的艺术杰作,通过观察、学生能够从大自然中领悟自然之“道”,一切事物都有自身的法则。使学生感受美的氛围,向往、追求真、善、美。达到培养学生情智、净化其心灵境界的效果。(2)物象——格言标牌,蕴涵精神力量。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园环境建设中,不要仅仅追求硬件的美化,更要在其中渗透着育人功能。如在宣传栏中名言警句,如“战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等等;草木花卉旁标示警语格言,“足下留情,地上留青”、“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提醒,其实是对学生养成关爱自然、尊重自然价值,培养科学的、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观都有难以低估的育化功效。(3)建筑——教学楼、实验楼、广场、雕塑等蕴含文化品位。如学校教学楼可命名为:明德楼、日新楼、励志楼等,实验楼则可命名为:行知楼、精业楼、求真楼等,更彰显了学校文化蕴含。其图书馆设计在在湖边,犹如一打开的书本的形状,蕴含着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翱游。每尊雕塑是艺术作品,美化校园环境,美化更表达的是一种美感思想、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的道德感情。这些都在默默地对学生们起着鼓舞和鞭策的作用,进而使道德养成意识能够内化,心灵得以净化,道德品质得以升化。

2、制度文化建设的道德养成功能

校园文化要发展,必须要有相配套的管理机制。要把校园文化纳入法制的轨道。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实行了校长负责制和民主集中制的管理体制,并逐步提高依法治校的水平。要办好一间学校,将其办成“名校”,需要学校具有一套严格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民主科学的管理方法。英国剑桥大中专院校于1856年就颁了《剑桥大中专院校法》。(1)制定各类规章。要坚持以人为本、民主科学、公正和谐的原则,反映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现学校的办学精神。同时又能促进学生品德的养成、个性的发展。制度文化的制定者一定要经过缜密调研、查清事、发扬民主、广泛讨论等,调动学生的积极地参与,让其他人去管理转化为学生自律。(2)贯彻落实规章制度。要与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相统一,争取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真正达到“物我合一”的和谐境界。在执行过程中,必须强化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确保其有效执行。同时也要因材施教,要随机应变地采用动态方法,使“权力化”的制度变得“人性化”。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由他律向自律转化,那么道德品质便逐渐养成。

3、行为文化建设的道德养成功能

道德养成最根本途径是实践活动,在活动与交往过程中,亲身去感受去体验,对道德知识进行修正、充实、完善、提高,促使学生的道德认知一步一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而内化成自身的品质。正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生活与生活磨擦才能起教育作用”。但是由于机制所制约,中等职业学校往往高度重视,狠抓落实招生、教学、就业等一系列显性问题,而对于在校园内开展校园文化艺术以及学术科研活动支持力度并不够。(1)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多姿多彩的校园活动为中职学生提供一个展示、锻炼、提高、发展自己的舞台,也为其实践志趣、爱好、扩大交往开辟一个广阔天地。也能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更重要的是应把娱乐学生身心、陶冶性情、潜移品性、培养情操、塑造灵魂,作为指导思想。在种种校园文化活动中,引导学生,去抗御社会上的不正之风。(2)以技术创新为主题,开展技术创作、讲座交流等各项活动。一方面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同时可以通过创新、讲座活动让中职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另一方面引导他们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技术创作氛围,中职学生的创新素质必定逐步提高。(3)以勤工助学的方式,参与校园实践活动。劳动是一种美德,学校各种岗位如:教室清洁工、园区保洁工、物业管理员、食堂服务员等方面,可以留一部分岗位让学生参与实践。一方面,可以减轻部分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能获取物质上的帮助。另一方面,学生大部分都是消费者,并没有创造财富,他们通过这一方式,可以体验劳动,感受生活的真实的一面,从而更加珍惜劳动成果,养成为他人服务的良好品德。(4)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借鉴大中专院校成立“学生管理委员会”,让部分学生参与校园管理工作之中。如轮流担任诸如“书记或校长助理”、“主任助理”、“班主任助手”等方式参与校园建设与管理。这样,首先,可以学生直接献言献策,领导者可以亲听学生的心声;其次,可以增进学生了解学校,增强教育效果;再次,可以促进学生成长、成熟、成长;增进责任意识、民主意识、管理意识、社会意识。

校园道德教育篇5

构建和谐校园,是高职院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内涵,是促进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集中体现,也是维系校园安定有序、增强校园创造活力、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客观要求。但是,长期以来高职院校道德教育存在缺陷,加上学生受社会大德育环境和家庭小德育环境的不良影响,造成部分学生道德素质不高,影响了和谐校园的构建。因此,必须不断创新高职院校道德教育模式,发挥道德教育功效,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推动和谐校园的构建。

一、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素质缺失及危害

目前高职院校以多种形式开展道德教育,这对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高职学生的个性素质发展是必要的。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意识不断增强,科学、文明、健康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已成为高职学生追求的时尚,高尚的思想道德已成为高职学生道德建设的主流。但我们也应看到,长期以来高职道德教育存在缺陷,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

1.学生诚信品德匮乏

高职学生中不守信用、不重承诺的现象时有发生。“替人考试”、“论文”已见怪不怪;毕业生使用假材料、假成绩,甚至“克隆”别人的获奖证书,以骗取用人单位的信任;签约毁约,网络欺骗等,也屡见不鲜。诚实守信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和谐校园应有之义。诚信是一个人起码的道德品质,是做人之本,也是谋事之基和成事之道。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守;同样,学生无诚信,校园不和谐。

2.学生的团队精神削弱

高职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也普遍缺乏团队精神。具体表现在个人主义盛行,重视个人的价值和作用,忽视集体的力量和作用,对集体活动凭兴趣参加,对学校规定看自己的喜好行使。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学校的和谐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从而使构建和谐校园缺乏合力。

3.学生的责任意识不强

今天的高职学生都是在长辈们倍加呵护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挫折教育,“依赖”心理严重,稍有不顺,就会怨天尤人, 缺少责任感和自省力,高职学生中易产生妒嫉、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形成不健康、不正常的同学、师生关系,既不利于建立与老师、同学之间和谐关系,也不利于消除同学间产生距离和隔阂,更不利于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从而导致构建和谐校园的精神动力缺乏。

以上种种现象的存在,虽然是少数高职学生,但它在校园乃至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巨大的,与和谐校园是格格不入的,因此,我们必须在高职院校加强道德教育,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道德水准,为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素质缺失原因分析

1.学生辨别能力弱,易受社会阴暗面的影响

当今社会在发展中存在一些工作人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有些当权者搞“买官”、“卖官”,有些企业“造假”、“卖假”,坑害群众,有些人不诚实守信,弄虚作假等等一些阴暗现象,这些现象对于涉世不深的学生来说容易模糊他们的是非界线,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接受正面教育,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了一些反差,导致了不真诚、不守信现象的发生。

2.学校道德教育欠缺陷,学生道德索质降低

一是学校道德教育内容片面化。二是学校道德教育方法简单化。三是道德教育过程形式化。四是道德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

因此,难以培养出期望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能力。

3.家庭教育不力,学生道德观念根浅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将儿女托给了老人,造成了大量的“留守孩子”。他们在隔代老人的溺爱和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下,许多人形成了自我为中心,自私固执,不能容人等不良性格,加上祖辈和父辈的文化素质普遍较底,文盲和半文盲较为常见。他们便成了高职院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启蒙教师,这些道德素质不高的家长,经常以哄带骗去教育孩子,平时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起居,不注重道德教育,在这种家庭环境条件下长大的孩子,其道德素质是有问题的。

三、创新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

1.全社会参与高职院校道德教育,创造和谐校园环境

社会各界要共同参与对高职学生的德育教育。高职学生的品质教育不仅仅是学校一方面的责任,社会各界也要非常重视品质教育,并在各方面予以配合。大学招生时,不再仅满足于考生的学习成绩,而更重视他们的品质状况、进取精神和责任心,大企业招聘员工时,除进行业务能力考核外,还特别注重对他们的道德品质进行考核。在我们国家,长期以来,道德教育主要是在政府推动下由学校独立进行,其他领域较少参与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学生一方面在学校接受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另一方面又在社会上碰到一些因各种制度的不规范而形成的腐化堕落、见利忘义、损人利己和坑蒙拐骗等道德败坏现象。在理想与现实的反差面前,一些大学生轻而易举就抛弃了多年接受的道德观念。道德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的灵魂的崇高而艰巨的事业,它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社会每个领域、每个组织、每个人都有义务参与这项事业。也只有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下,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才会有成效。

2.高职院校创新道德教育方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路径

首先,把道德行为训练寓于各种课堂教育之中。教师要言传身教, 真正成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传播者, 高尚的思想品德的身体力行者。以人格塑造人格, 以品德培育品德, 以素质提高素质, 这才是道德教育的康庄大道。

其次,是把道德行为训练寓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之中。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师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所创造的体现群体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具有校园特色的思想和精神氛围。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们既是享受者,更是参与者。他们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通过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互动,能切身体验并不断强化对各种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理解和认识,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高雅而活跃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人文、道德素质的提升起着积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大学生在领略中外优秀文化无穷魅力中提高精神境界,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

再次,把道德行为训练寓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之中。社会实践是把大学与社会结合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教育方式。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有助于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增长见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使良好品质得到检验、巩固与提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第一,调研式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带着某一专题,深入社会实际进行调查研究,一般与所学专业有直接的联系,是课堂的深化与升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他的终极表象成果通常表现为书面材料。第二,助学式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到特定的地点进行参观考察、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等,它是一种向社会学习知识,提高社会化程度、增长社会见识的实践活动,是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对理论的检验与再证。第三,适应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生存考验、生产劳动、社会兼职、勤工俭学活动等,主要让学生接触社会、体验复杂的社会关系,感受世间的喜怒哀乐,确立自己的大是大非、价值标准,感悟人生真谛。第四,服务式社会实践活动。通常表现为知识性的和非功利性的,如:文艺演出服务、家电维修服务、法律咨询服务、卫生常识服务、心理诊断服务等。在社会服务的实践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更主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体会社会角色的意义,接受来自劳动人民群众中的人文、道德教育,养成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精神。

最后,是把道德行为训练寓于各种学校公益活动之中。学校公益性活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首先,“卫生环境”方面的公益性活动。例如开展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的实践活动。第二,“安全防范”方面的公益性活动。例如开展防盗、防火、防疾、防暴等安全防范的实践活动。第三,“关爱他人”方面的公益性活动。例如开展帮助特困生、残疾生等度过难关,顺利完成学业的实践活动。第四,“管理服务”方面的公益性活动。例如开展维护公共秩序的实践活动,包括公共活动秩序、公共生活秩序、公共学习秩序等。在公益性活动中,充满了道德行为养成训练的痕迹,也同时洋溢着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

3.结合家庭道德教育,夯实和谐校园基础

建立与家长联系制度。要与家长建立紧密联系,依靠学生家长,以身作则影响,共同做学生工作,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家长在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是高职院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启蒙教师。道德素质高的家长,能做到孝敬父母、正直善良、互相友爱、勤劳勇敢,不以哄带骗去说服孩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懂得循循善诱,引导其分清什么是好品行,什么是坏品行,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其道德素质必然较高,得到社会认可。那些造假制假、买假骗取钱财品行不正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其道德素质是有问题的。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目前我国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一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或根本不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有的家长全然不管学生的一切,任凭孩子“自由发展”,有时甚至把错误思潮带回家中,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等等。这些对孩子道德素质的养成都是不利的。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性格的养成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都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必须率先垂范,使整个家庭形成高尚的道德品德氛围。

参考文献:

[1]陆飞霞.和谐校园文化探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5).

[2]杨明.当前高校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0,(5).

[3]蔡娟.高校道德教育与和谐校园的构建[J].南通大学学报,2007.

校园道德教育篇6

旅游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空间环境进行的,校园这一独特的环境,正是进行旅游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它积淀着历史、传统 、文化和社会的价值,具有潜在而巨大的旅游职业道德教育功能。

一、旅游职业道德教育及大学校园环境的内涵

(一)旅游职业道德

旅游职业道德是旅游从业人员在旅游职业活动中所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品质以及所应该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道德规范。

据全球第二次旅游教育国际会议上所作调查和反馈的情况,与会的旅游教育界和实业界人士对旅游从业者应具备的从业素质这一问题比较集中的意见表明,在18项素质中,伦理道德列居第10位,占84.9%。数据足以说明旅游从业者的道德素质的重要地位。而只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旅游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才能获得真正的实惠,旅游者的经济付出与体验收获才能成正比。旅游院校教育承担着输送高素质旅游人才的任务,所以旅游院校除了开展专门的旅游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之外,还应系统的研究如何通过美化校园环境,构建良好的校园硬环境和软环境来铸造学生的旅游审美引导情趣以及道德情感,正确对待旅游活动中各种道德关系,激发学生们在从业时应具备的道德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旅游职业道德意识。

(二)大学校园环境

大学校园环境既是满足人们“可居”需要的物质基础,又是满足人们“可赏”需要的精神食粮,具有其独特的美学个性和艺术规律。校园环境一方面具有用功能,是一种工程技术建设;另一方面,又具有审美功能,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旅游院校的校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 。

教育环境可分为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和社会育人环境.其中学校教育环境尤其是大学教育环境非常重要。大学心灵教育的有效实施,必须优化校园环境,坚持全员育人。梁素华、陈家诗(2009)认为优化校园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校园生态环境、课堂教育环境、管理环境、服务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及校园物质环境等六个方面。本文借鉴次分类,讨论了高校校园环境的旅游职业道德教育价值。

二、大学校园生态自然环境的情感陶冶作用

良好的校园建筑园林环境融多种艺术为一体,在其艺术空间中,各门艺术自己固有的审美特征被校园环境艺术同化,互相渗透、交汇,产生出一种综合效果,成为校园环境美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大学旅游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环境。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完善人格

旅游在一定程度上是一门审美艺术,对美的欣赏直接决定着旅游体验质量。旅游从业人员作为服务提供者,是美的主要传递着和引导着。

真正的美和善总是有着天然的渗透的。审美活动具有储善性,即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中善性的储存或潜在形态。旅游职业道德教育就是要通过道德理论、规范的传授与学习唤醒的学生的伦理心理结构,实现外在的旅游职业道德文化的移植和内化。审美活动还具有导善性,即通过审美可以导向或达到善的特性。这主要是因为审美过程的超功利性,人类只有超越当前功利走向超功利状态时人才是审美主体,才能谈得上审美。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实质上是在实现个人与他人的对话,是在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审美活动还具有立善性,它揭示了审美活动对于道德人格塑造的高效性和创造性。优美的校园环境本身给人以美感,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着崇高的审美理想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学生通过对建筑、景观等反映的审美趣味、价值取向和艺术追求的感受,能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在感化陶冶中提高审美创造能力。这样有利于加深旅游专业学生对善、恶界限的理解,要求他们用积极的旅游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

(二)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

青年学生尚处于长身体的时期,整齐清洁的校园、优美高雅的景致,能够给人以自由舒畅、清新向上的感觉。通过绿化植物的种植,改善校园内的小气候,起到调节温度、湿度、防风减尘、降低噪音、净化空气等生态效应。校园内的一些修读点和景点,可以使学生在紧张繁忙的学习之余,放松身心、调节思绪、愉悦心情。

三、大学课堂教育环境的认识导向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不但要有较高的旅游专业业务水平、政治理论水平及文化知识素养,还必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荣誉感、高尚的品德和完美的人格。

旅游专业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知识的传授者和人生的领路人。也是旅游职业道德教育中最重要的实施者。 专业教师必须丰富相关的人文知识、美学理论和艺术审美等相关知识,从而提升旅游教育工作者的内在审美素质;同时还需要充实有关旅游体验及体验经济,体验教育和心理学方面关于体验传递的相关知识,从而能更好的理解和发挥体验教学的方式。这样才能首先理解审美观和体验观的旅游职业道德教育,引发自身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领悟,促使这种道德影响力的外化,影响学生的心理道德体验和审美道德意识。这样才能在学生心目中产生威性和威望。产生人格魅力,成为学生的楷模,形成人格力量。这种力量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具有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作用。尤其是旅游职业道德教育课教师在这方面更应慎之又慎,或许你的宏篇巨论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就在你不经意的一句牢骚或粗话中被抵消。甚至留下负面影响。

四、大学管理环境的心灵净化作用

现代科学管理已经从式管理、以物质为中心的管理,转向内涵式管理。注重人本管理、文化管理。突出以人为本,强化人文性。各层次管理人员是高校管理体系中的骨架。他们除了用管理制度去规范和匡正学生行为外。他们的理论水平、管理水平、工作态度、思想品德和为人处事也会通过他们的言行展现在教职工和学生的面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素质的培育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海南三亚琼州学院是以旅游管理学科为重点的院校,应随时、随地注重学生的旅游职业道德教育,但目前一些职能部门还是“官本位”、“利本位”,对青年学生的世界观、素质、鉴别能力负面影响很大。所以,各级干部必须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和政治理论。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修养、慎于言行。分析处理问题要客观公正,不以权压人,要以理服人。领导干部必须是群众的表率,是群众学习的楷模。而旅游职业道德教育的特殊性受到校园管理活动中所追求的精神放飞与人性陶冶的影响,领导干部首先从内心体会到这种陶冶的境况,从而内化、升华自身的精神境界,通过新的道德实施方式使自身的人性得到陶冶,从中体会豁达、完美、积极的人性,在旅游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享受到自我、体验主体个性、心灵得到净化,人生境界得以提升,从而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服务环境的旅游服务意识渗透作用

旅游活动是实践层面的,但其内核却是精神意识层面的。旅游教育也是一样的,教育本身是实践的,但是其内核却是精神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意识决定行为。服务意识在整个旅游服务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旅游职业道德这种行为规范是依靠旅游从业者的思维主导而起作用的。

大学服务人员的主要任务是为大学组织的健康、有序、高效运转提供保障条件。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服务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渗透的过程。服务人员虽然不对学生直接实施教育,但他们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他们的敬业精神、业务水平、服务态度、接人待物、衣着面貌、言谈举止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尤其是在精神文明、生活习惯等方面会产生明显的浸润作用。大学环境是一个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环境。因此,学校应当树立起旅游专业学生全员育人的意识,严格要求所有的工作人员学会关怀、关心和关爱.提供优质服务,处处对学生施以爱心。把最美好的东西展现给学生,以减少负面影响。增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实效性,逐渐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服务意识。

六、校风和学风的行为规范作用

一个清洁、有序的校园,有利于学生公共道德、卫生习惯和环保意识的培养。一个优美、幽静的校园,可以提高学生的修养和文明程度。优美怡人的环境能抑制不符合环境氛围的思想和行为。在一些雕塑、石刻、宣传栏等硬环境中融入学校的校风、学风、校训、校规等,可以对学生产生刺激和影响,潜移默化地影响和规范他们的行为。

现实的旅游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强调对学生的约束作用,强调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重视统一性、标准化,强调对概念化的职业道德标准的服从。

旅游职业道德实质上是要帮助学生实现道德上的学习和超越,塑造其美的道德人格。旅游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应该与其说是用宽容倒不如说是以珍视的心情注视旅游专业的学生的自由成长,呵护促进这种自由成长,在传教的同时也促进学生们道德理想与人格完善的结合[1]。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是滋养旅游专业学生德行的重要土壤。好的学风、好的校风一旦形成,对学生影响极大。人是群居者,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如果大多数人都具有正确的认识,则少数在认识和行为上存在偏差的人就会因为离群而感到孤独,从而自觉改正,自觉向大多数人看齐。要引导学生学会关爱。学生群体的学习活动场所,也是同学们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集体环境,应当是政工干部和相关教师精心营造的关爱教育阵地,借以促进和谐,杜绝马加爵类似事件发生。

七、大学物质环境的情感体验保障作用

物质环境包括校容校貌、校园的物质设施、教学和实验设备条件、生活条件和校园自然生态环境等。教学实验设备条件之优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掌握业务知识和实践能力,即影响学生的业务素质。

旅游专业的学生在接受职业道德教育时必然要与体验经济下的旅游实践活动相融合。毕竟道德情感及道德境界并非凭空说明就会让学生理解、领悟。旅游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旅游专业的学生能更好的适应旅游活动的需要,为旅游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学校应根据旅游专业的特点建设专门的实验室,并且模拟企业环境和服务环境,一方面教育者将自身的经历融入其中,引导启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将这种意识通过感应、移情、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与学生的心理活动交融、撞击,使其内化为学生自我的感悟,指引学生的实践选择。

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这种体验的感悟和转化,体会情感,升华道德,将其在内心转化,并外化为旅游实践关系中的道德情感体验,指引其融通实践关系达到道德境界。

校园道德教育篇7

校园网络化扩大了诚信道德建设的范围,但诚信的内涵并没有因此发生改变。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诚信道德建设面临更为复杂的情形,其体系建设的根本内容,也较之发生了根本改变。诸如阵地建设,由课堂转向了校园网络;渠道建设,也向网络化发生转移;监管手段、方法,也发生了质的变化。诚信档案建设、诚信道德的评价机制,较过去面临更为复杂的情况。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较本科生在群体上的特点表现为:综合素质相对较弱,思想更易嬗变,对各种网络行为是非判断力整体表现较差,对不良的网络现象缺乏相应的免疫力,这也是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等问题发生的原因之一。

一、网络校园文化诚信道德教育的目标高职院校在信息网络化时代,诚信道德建设显然面临着与过去迥然不同的新情况。过去的理论体系都是基于现实社会而建立的,而随着网络向校园生活各个领域的渗透,“虚拟社会”在很多方面逐渐取代传统的现实社会。较之传统社会,因网络虚拟特征,缺乏一套针对诚信道德体系的有效的评价监督机制,更易“失信”、“失德”,不但导致网络沉迷、网络暴力、网络侵权、网络色情、网络犯罪、网投求职材料造假、网络虚假信息造假或等行为发生。这也对学生的现实生活行为带来冲击,学生考试作弊、骗取特困生补助、骗取助学贷款等不良现象骤增。对于网络校园文化诚信道德的建设,更需要制订一套新的理论原则、方法,以及对其进行评价、制约的新体系。网络诚信道德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校园网络化时代,通过网络手段如何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各种现实和网络行为中“立诚守信”,建立一套完善的诚信道德教育建设体系,来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网络校园诚信道德教育的现状目前,高职院校的诚信道德建设体系是滞后于校园网络文化发展的,现有的体系中,未纳入在普遍实现网络化后,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政工作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所表现出的新特征,以及所应采取的新对策。由于网络的普及式发展,其提供信息访问的开放、高效、高速、多元、便捷、远程、互动和即时性,已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校园生活已普遍表现出浓厚的网络文化色彩。在这样的校园氛围下,传统的诚信道德体系再无法满足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政工作。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当前的网络渠道,创新诚信道德建设体系,使高职院校的诚信道德建设,更符合时代特征,紧密结合网络化发展的现实以及学生的实际,以达到最终帮助学生“守诚立信”“循道泓德”的目的。

三、网络诚信道德建设体系内容范围网络化时代,诚信道德建设的对象、渠道、管理机制、效果评价机制都已发生了质的变化。仅学生交往渠道而言,其网络工具就远比现实中直接的面对面交往要丰富得多,学生的社交范围得到空前扩大,跨市、跨省甚至跨越国际的交流,都能很迅捷和很容易实现。一方面,其个体的“失信失德”行为,因其交际范围的扩大和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难于发现;另一方面,因网络的病毒式传播,其群体效应更易造成大面积的道德沦丧和发生大范围的群体效应。显然,利用传统的诚信道德建设体系来对学生进行监管,难于实现。1.诚信道德建设基本的原则、方法体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思想理论、原则、方法,结合校园网络化的实际,来探索更适合于当前新情况下高职院校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体系。2.诚信道德建设的阵地建设。网络诚信道德建设的主阵地是校园网络文化,也成为高职院校诚信道德建设的主阵地。这一主阵地所具备的新特点、所表现出的问题以及建设内容、形式、方法,都是重点解决问题。3.诚信道德建设的渠道建设。网络呈极数范围放大的快速传播特性,决定了高职院校诚信道德建设新渠道的开辟的必然性。渠道建设问题,是获得建设实际效果以及提高建设效率的根本保障。以校园网络文化为建设主渠道,显然更利于诚信理念、意识、行为的传播,更利于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4.诚信道德建设的档案建设。传统的高职院校诚信档案建设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对于网络化时代学生的“失信”“失德”问题,如何记录。应利用网络化方式,来解决学生的诚信档案建设问题。5.诚信道德建设的监管建设。时代的显著变化,需高职院校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监管手段、方法、渠道、原则等随之发生变化。应利用现代的即时通讯工具,对学生的诚信道德进行不留死角的监管。6.诚信道德建设的评价体系建设。即在网络化时代,关于高职院校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评价机制研究。包括评价指数、评价方法、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模式的研究,等等。

四、主要实施步骤1.完善理论,确定建设模式。基于诚信道德建设的内容、阵地、监管渠道、诚信道德档案建设以及诚信道德评价体系都已发生改变的现实,建立和完善更适合于校园网络化时代,针对学生诚信道德的体系化建设。2.加强配置,完善平台建设。为更好地通过网络渠道,一方面对学生开展诚信道德教育,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现实社会不诚信行为以及诸多网络诚信缺失不良行为的监管。加强软硬件建设相关配置的同时,完善校园四大网络建设。并充分利用信息时代新技术,发挥各种即时通讯工具在信息传播的优势,加强和完善更适合化校园网络化时代的教育平台建设。3.强化实践,建立评价体系。针对所提出的诚信道德建设体系,设计具体的实践模式,在部份高职院校进行了具体应用。并根据应用结果建立诚信道德建设的评价体系。实践表明,网络化诚信道德建设体系的建设有效遏制校园网络化时代,学生在现实社会和网络平台上种种诚信缺失行为。总之,加强高职大学生网络校园文化诚信道德教育研究,利用网络工具创新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建设,任重道远。其途径和方法还需不断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刘健康.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1).

[2]马红.高职学生个人信用状况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2,(4).

校园道德教育篇8

一、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近期就网络道德行为规范的问题,面向济南职业学院财经系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在2014年9月26日到9月28日三天中,向济南职业学院财经系学生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50份,其中有效问卷243份。

调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 问项数 回答方式

个人基本信息 5 填写、选择

网络应用情况 5 选择

网络文明情况 25 选择(单选、多选)

二、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和利用都是比较好的,在道德行为上做的也不错,但是其中也不免有一些问题。下面分别按照性别和年级性质对调查问卷进行了相应的统计并同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1.按性别统计(如表2所示)

接触网络的时间:

男女生接触网络的时间相差不大,一般都是在上了大学之后,但有少部分男生在初中、高中就接触了网络,这种情况在女生中很少见。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预见了一种趋势: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会越来越早。

上网地点:

男女生上网的地点都集中在网吧中,其次是宿舍和机房。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意学生上网的德育教育,并且应该及时整顿学校附近的网吧,使得学生有一个良好的上网环境。

网络应用情况:

男生上网的频率普遍比女生高,上网的时间也比女生长;男女生都喜欢上搜狐、网易、新浪等公共网站,对教育网的热情不是很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认识到了一点,那就是对教育网的改革是刻不容缓的。我们要考虑如何增强教育网对学生的吸引力的问题,使教育网成为学生的首选网。

网络文明情况:

在关于“黑客”的理解方面,男生的反映要比女生强烈得多。男生对黑客一般都是崇拜,有要成为黑客的想法;女生有的只是对黑客计算机知识的羡慕,一般没有要成为黑客的想法。令人担忧的问题是有一个同学的问卷中出现了“在网上散步过病毒”的答案。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的网络道德教育工作做的还不够,我们必须认真地对待这个问题,及时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对于我校bbs作用的问题,男女生的态度差异不是很大。但是可以看出学校的网站以及BBS对学生来说意义还有一定影响。学校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注意校园网站和BBS的管理,使之能成为一个更好为学生服务的场所。

2.按年级统计(如表3所示)

上网地点:

大一的学生上网一般都在网吧,而高年级的学生一般都在宿舍和机房。

表2

变量 性别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接触网络时间 男 1% 3% 34% 62%

女 0 0 10% 90%

上网地点 性别 宿舍 网吧 机房

男 32% 54% 14%

女 40% 43% 17%

网络应用情况 上网一般干什么 性别 聊天 玩游戏 查询信息

男 18% 43% 39%

女 37% 20% 43%

平均多久上一次网 性别 每天 每周一次 更长

男 70% 29% 1%

女 50% 43% 7%

每次上网时间 性别 1小时 2-4小时 更长

男 0% 38% 62%

女 21% 68% 11%

网络文明情况 进入他人网站做什么 性别 看看而已 留言发表意见 进行破坏活动

男 2% 60% 38%

女 40% 39% 21%

是否想过在网上散布病毒 性别 做过 想过,未做过 完全没有

男 10% 53% 37%

女 1% 40% 59%

认为我校bbs作用 性别 发牢骚 提意见 热点讨论 其他

男 51% 36% 1% 12%

女 40% 41% 11% 8%

表3

变量 所属年级 宿舍 网吧 机房

上网地点 大一 0% 73% 27%

大二 2% 54% 44%

大三 45% 21% 34%

网络应用情况 第1题喜欢上什么网 所属年级 搜狐、新浪、网易 校园网 其他

大一 87% 11% 2%

大二 54% 43% 3%

大三 45% 43% 12%

第2题上网一般干什么 所属年级 聊天 玩游戏 查询信息

大一 67% 23% 10%

大二 54% 34% 12%

大三 32% 36% 32%

网络文明情况 第6、7题知道电脑防火墙或电脑病毒 所属年级 很清楚 一知半解 不清楚

大一 2% 78% 20%

大二 5% 87% 7%

大三 7% 90% 3%

第8题网上是否填写自己真实的个人资料 所属年级 不会 会的 有时会

大一 56% 1% 43%

大二 17% 38% 45%

大三 11% 1% 88%

第28题认为我校学生的网络文明状况 所属年级 很好 一般 很差 不知道

大一 45% 30% 9% 6%

大二 32% 54% 10% 4%

大三 10% 65% 14% 11%

第30题认为大学生至少应具备以下哪些网络道德(多) 所属年级 诚实 守信 文明用语 遵守法纪

大一 100% 100% 100% 100%

大二 87% 83% 100% 100%

大三 65% 88% 100% 100%

网络应用情况:

网络资源的利用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高。这一现象可能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1)高年级的学生对上网聊天、游戏失去了兴趣;2)高年级的学生由于课程的需要要使用网上的信息。但是也不排除高年级学生会沉溺于游戏的情况。

网络文明情况:

6、7题的数据显示:高年级学生对网络安全的了解高于低年级的学生。年级越高这种情况越明显。这充分说明了学生对网络安全必备知识的缺乏,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基础学科的学习。8、9题的数据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大,学生对网络的警惕性越来越高。产生这样的原因有二:1)低年级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缺乏;2)高年级学生对网络知识了解的加深。这一倾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发突出,差异十分明显。28题的数据显示:我校学生普遍认为我校的网络文明状况一般,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态度“很差”的比例也在随着升高。30题的数据显示:学生普遍认为网络道德需要诚实、守信、文明用语和遵守法纪,但是随着接触网络时间的加长,部分学生认为“诚实、守信”是不必要的。高年级学生过分的自我保护,忽视了网络“真实”的一面;而低年级学生对网络有很高的好奇心,并且缺乏警惕性。这就要求我们及时进行网络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让学生用一个正确态度去对待网络。

三、关于网络道德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高校在德育课程中应做的改革

1.学校组织学生集体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2.学校应加强校园网和BBS网站的建设,增强校园网对学生的吸引力,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网络及网络资源;

3.学校教育应当把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成熟度作为网络德育最迫切的目标,着力培养和形成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道德评判力以及道德自制力,使他们在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里健康邀游,免于成为“迷途的羔羊”;

4.注重道德意志力的训练,使学生的道德标准与道德实践统一起来,避免“我看到善并赞同善,但我做的却是恶”的道德认识与行为的分离,以抵御不良信息的诱惑,并且开设网络道德课程,让学生掌握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强化他们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责任感;

通过网络开展德育可以有如下的形式:一是作为德育的辅助工具。二是开设网上德育课程。三是建立有教育意义的网站。

学校的网络德育要遵循理解、尊重和信任的原则探索德育的新方法,把正面疏导作为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启发他们的道德思维,自主建构正确的道德理念,培养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二)在网络道德建设中大学生也应该实行严格自律

1.对反动、色情、迷信的信息,自觉地不看,不听,不信。对这些精神“”,不要抱着好奇、试试看的心理,一“吃”就上瘾,一上瘾就难以自拔。与其以后进“戒毒所”,不如一开始就抵制它。一个不懂得抵制的人,总是跟着感觉走、跟着时髦走的人,是不可能实现道德自律的。

校园道德教育篇9

一、理工科大一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特点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接受到了不同文化的冲击和影响。部分的大学生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时代紧迫感。但是,部分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境界和人生追求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1)政治思想不稳定。理工科大学生的政治鉴别能力有待增强,政治热情较高,能够理性的看待国内外大事,但是政治取向不坚定,虽然关心,但是缺乏自己的观点。(2)比较关注自身发展,重视自我的实现,理工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比起社会价值更重视现实利益。(3)心理承受力较弱。理工科的大一学生刚入校,各方面都面临新环境的挑战,他们对于大学校内外的道德失范现象的承受力较弱。

二、理工科大一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成因分析

理工科大一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出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社会变化的冲击。传统价值观念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得部分大一学生在进入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后,现实问题和他们本身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出现了参差不齐的变化。同时他们本身又具备了的90后自我、开放、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又使得他们乐于接受现实,长此以往,极易会诱发个别学生产生边缘个人主义的思想。

第二,社会认知的多远化,造成意识形态的混乱,个人主义、崇尚自由成为目前在校大学生的主要信仰,大一学生在学长们的影响下,他们的认同会趋向一致,混淆了他们原本自己的观点,使得不少学生不关心祖国的命运和前途,只顾个人利益。

第三,目前的教育使得学生在学期间缺乏适当的道德教育和训练。应试教育,只会让学校单纯追求升学率,只会让学生以学习成绩来衡量是否有才,刚考入大学的理工科大一学生往往会忽视了自身的思想道德的培养,虽然文化程度是大学生,但道德水平却不高。

三、校园文化对理工科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

(一)目前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这几年的教育产业化的浪潮下,部分高校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开设一些就业形势“热门”专业,同时以毕业生就业率、校园基础设施、社会口碑等内容来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优劣的重要指标;而家长在帮子女选报专业时,也会根据现实就业情况侧重于经济回报相对丰厚的专业。其次,校园文化建设趋同现象严重。当前,许多国内高校不是以自身办学特色来推进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而是一味强调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校风校训、管理体制。第三,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力量过于薄弱。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传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对学生、社会以及公民团体在其中的作用重视,使得“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融通和互动不是很明显,甚至处于隔膜的状态”。

(二)校园文化对于理工科大一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

第一,规范约束作用。校园文化主体可以通过制定一定的纪律性和规范性。它要求理工科大一学生的行为举止必须与之相符,并对违反这种规范的行为施以相应的谴责或处罚。

第二,凝聚强化作用。这种凝聚强化,主要取决于校园精神,共同的校园文化背景,使大一学生易于相互理解和亲近,在思维和行为方面产生趋同倾向,进而将个人理想归置在共同的校园精神之中。

第三,扩充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力量。随着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界限的日渐模糊,固守传统的办学模式显得不合时宜。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应日趋多元化。大学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机构,一方面,应注重用充足的资金来充实校园文化建设,另一方面,部分社会团体本身具有较强的学术性质,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邀请不同的团体的代表来高校举办专题讲座,以此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

第四,校园文化建设主体力量的多元化。在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发展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影响,在此情形下,校园文化建设应充分聆听理工科大一学生的需求,重视社会和理工科大一学生的需求,集思广益,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的民主性、科学性。

第五,校园文化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教育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校园文化环境应既包括高雅、舒适、充满人文气息的建筑,也应包括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社团组织、文体比赛、创建文明宿舍等动态的环境。

四、营造校园文化的几个注意点

第一、要注重校园文化的特色建设。曾经指出“高校办得好坏,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要办出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高校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定位和学科设置,要立足自身特点,走高、精、尖发展道。还应注意对目标定位的坚持,纵观世界知名学府,这些学府一直坚持有几百年历史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理念,不为外界的经济和政治所影响,始终站在人类文明的前沿。

校园道德教育篇10

我国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上“礼仪之邦”的美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一直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并把德育作为整个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近二十年来,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急剧转型,出现了新的现象与思潮,极大地冲击了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师普遍认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下降的趋势,管理起来困难重重。

近几年,从中职学校走上社会的部分毕业生,由于思想道德意识薄弱,与用人单位的素质要求不符,上岗后难以适应而被淘汰。一些不遵守单位规章制度、不懂文明礼貌、不守职业道德,还有违规违纪的现象时有耳闻。因此,学校的道德品质教育应采取相应对策。

一、 学生道德失范的种种表现

1、 校园中存在的不社会公德存在的不良现象。

时下,在校园中,很多学生不遵守社会公德,行为失范。在学校课室,墙壁和课桌上乱涂、乱写、乱贴的比比皆是;有的学生满口脏话,甚至漫骂老师;有的搞破坏;打架斗殴,甚至偷、抢、骗等现象十分严重;没有学生形象,缺乏修养,中学生就有酗酒、抽烟,畸形怪异的打扮、超前的装束等等。

2、 学生中出现了诚信问题。

社会上不诚信的不良风气也影响到学生身上。学生在学习中“造假”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作业互相抄袭,考试作弊、欺骗老师同学等等。如果这些行为得不到纠正,形成一种习惯,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会是十分巨大的。

二、 冲击校园道德品质教育的各种因素

1、外来不良思潮的影响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引进了国外资金、技术、设备及管理方法的同时,西方的一些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的思想大量涌入,在我国流传甚广,严重地冲击了人们的思想,各种不健康的、丑恶的现象甚嚣尘上。对校园道德品质教育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广大青年学生由于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对这些丑恶现象盲目模仿,造成了一部分学生行为举止失当,严重的更是误入岐途。

2、道德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削弱,给反道德现象的存在和滋长赐予机会。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一个时期放松和削弱思想政治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整个社会的道德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受到极大的削弱,使一些人本来就不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下降,违公德的行为大量出现。

3、 舆论导向的失误,错误思潮泛滥,助长了个人主义思想和利己主义行为。

作为担负着舆论导向重任的有关部门、有关媒体,没有很好的负起正确导向的作用,放任错误思潮的泛滥,甚至在很多方面推波助澜,助长了个人主义思想和利己主义行为,导致整个社会风气的下滑,也影响了广大青少年。

4、学校道德品质教育本身出现的问题。

学校道德品质教育存在着内容与形式老化,说教严重,与社会现实相脱节的情况,这些都大大削弱了道德品质教育的实效性。

5、家庭教育的问题。

现在很多家庭只注重孩子的学习,完全忽视了对孩子的道德品质教育,有很多学生家长只注重文化学科的学习,忽视政治思想和道德情操等方面的修养。有的家长进行了一些不正确的灌输和引导。有的家长自身道德品质、日常言行问题多多,给孩子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导致了一些学生不良思想与行为的发生。

三、 改进校园道德品质教育的对策

为了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建设服务,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文明礼貌,思想品德的教育。

1、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我们中国人有自己的优良传统,尤其是有思想美德方面。因此必须在学生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修养与生活风格在新一代青年学生中发扬光大。

2、改变学校、家长的教育观念

学校的全面教育由德、智、体、美构成。德是方向,智是才能,体是德、智两者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还是家长还是学生,都要从根本上重视校园道德品质教育,不能再有任何的轻视。

3、改进校园道德品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自我道德修养。

虽然部分学生有这样那样的不良习气,但大部分学生还是积极向上的,所以作为教育者要重视学生的这种主观能动性,顺势而为,鼓励学生进行自我道德修养。要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用赞扬、激励等正面的方式充分调动起他们自我修养的积极性。

(2)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

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道德品质素质。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所以学校应该以多种各种方式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得学生能够尽快地融入到社会大家庭中去,能够在将来的工作中恪守职业道德规范,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3)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

校园道德教育篇11

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是高等教育机制的重要环节,是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因素。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校园的每个人,因此,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是高等院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必备氛围。

一、校园文化是高等院校的一道风景线

校园文化是指各高等院校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着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精神氛围。它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即凝聚力和向心力。生活在校园内的大学生、教师、管理者是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

高等院校是从地域上相对独立的教育社区,它既是一个教育环节,同时又是一个文化环境(即校园内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既包括教育者的主观努力,还包括更多的客观因素。它与社会文化背景和历史文化传统相联系,对人的成长既有积极的、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反面的影响,且与人的发展的一切方面相联系。在文化环境中,教育者—教师和管理者,受教育者—学生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动、双向影响的,且两者都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注重各学校的个性,指导各个学校形成有鲜明特色的、培养不同层次规格的各种人才。校园文化作为高等院校师生的校园生活存在方式,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人们对象化活动的一种产物。它既是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又是高等院校精神文化的必需物质载体,是体现一定价值目标、审美意向的物态文化,是富有教育内涵的人文环境,可以起到控制行为、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作用。主要有三种形态:1.环境文化:主要是校容、校貌。如校园设计、建筑群布局、室内外的美化、绿化等。2.设施文化:行政装备、教学设施。如办公设备、后勤设施、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等。3.方式文化:主要是传播精神文化的载体,如精心布置的教育教学场所,在适当场合张贴的标语、名言、名画,科学家、领袖画像等。

(二)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主体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群体心态。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无论你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无论你是否有意识去构建,它都存在变化与发展着,它是学校长期的文化演变与发展中,对各种文化要素的选择、抽象、积累的文化构建,可以内化为学生内在的品格,从而形成理想化人格。

(三)校园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包括学生组织规章制度、校园校纪、道德规范。一切文化对其主体都具有约束功能,校园文化也是如此。校园规范文化可以对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管理,是树立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保证,良好的风气和氛围又必然对其主体产生约束和规范,从而使在这种氛围中的每个成员逐渐养成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一)自我教育性

人是文化的载体,在校园文化中生活着的每一个人,既是文化所影响的对象,又是文化建设的主人,无论是教师、管理者还是学生,都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同时又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使人产生心灵感应和人格升华。

(二)渗透性

校园文化作为高等院校所特有的环境力量,渗透于学校的一切活动之中,贯穿于各个方面,从学校组织的大的活动,到每个成员的交流,以及各自的形为方式中,均可见校园文化的影子,这就使它的作用具有全面性的特点。

(三)个性化

不同的高等院校由于各自发展历程不一致,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校园文化,一般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这种个性特征不仅表现在不同学校之间,就是同一所学校的不同时代也具有了不同特色,使校园文化富于时代精神,校园文化的个性化导致各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各具特色。

(四)多样化

高狡校园文化在活动内容、组织形式、目标类型等方面都呈现出多样性特征。活动内容既包括学术讲座、知识竞赛、科技制作、文学欣赏、电影电视等活动,也包括具有校园特色的闲暇娱乐,以及大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所反映出来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群体氛围等。组织形式多样性体现在既有个人、小组、跨院系、跨校际的参加人数的多层次,又有学生自发组织、社团组织、学生会组织等多种多样的组织活动的部门层次。目标类型多样性体现在既有以满足个体兴趣需求的求知型,也有完善个体自身知识结构和提高自身能力的提高型。

二、健康校园文化的感染力

理想的大学校园文化包括良好的校园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的学术气氛、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的文化生活等。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有积极的、正面的影响,且具有多种教育功能。

(一)人格陶冶

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受教育者的身心产生重要影响,陶冶着他们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格作为由观念、情感、动作等要素结合起来的而且与社会环境有关的行为倾向,来自于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交往,来自于他人对自己的反应以及自己对他人的反应,来自于把社会作用内化的过程。校园文化正是通过个体与同辈和教师群体的交往,通过学生对学校情境中的各个方面、各个要素的认识和了解,而形成一定人格。良好的校园环境、教师的人格魅力、知识的力量和真理的博大等都有利于陶冶学生的人格,因此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起到观念认同、心灵感应、精神升华的作用,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情感熏陶、意志磨炼和人格塑造。

(二)开发潜能

健康的校园文化具有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的功能。校园文化包括了多学科的知识内容,广博的文化内涵,因而充满了丰富的创造活力,积极向上的开拓进取精神。大学生经过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科学研究精神的培养,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有力促进学生各方面潜能的开发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激励进取

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励学生向前人看齐、积极向上、努力进取,为学校争光。同时,它还能产生一种向心力,使广大师生行动与心理上有共同奋斗的目标。

(四)调节生活

健康的校园文化娱乐活动有助于避免学生学习生活的紧张和疲劳,保证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果,调节学生精神状态,活跃学生生活、增添生活情趣。在娱乐的同时,可以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道德情操,在娱乐中受到教育,从而产生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人格升华,做到寓教于乐。

三、高师校园文化的教师职业色彩

高师的校园文化与高师教育活动密切相联。高师院校以培养人民教师、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为天职,其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高师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等一切教育活动中具有特殊性,形成了具有师范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高师校园文化的特殊性

1.高师校园文化主体的特殊性。高师院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必然要受到主体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它作为大学校园文化中的特殊体系,有其固有特征。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人民教师,高师院校的学生是未来的教师,教师的职业角色决定了校园文化的主体之一—受教育者(学生)具有了特殊性。由于受教育者未来从事职业的特殊性,使高师学生对朝夕相处的教师有了更高要求。对教师的心理期望更高,教师被要求为为人师表的楷模,未来职业追求的榜样。教师的学术水平、敬业精神、价值观念、道德修养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因此高师院校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高师校园文化的另一主体—教育者(教师)也具有特殊性。

2.高师物质文化的特殊性。高师院校由于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校园设计,建筑群的布局,教育科学场所的精心布置,人文景观的构建都无不体现出师范特色。

3.高师院校制度文化的特殊性。高师院校的规章制度、校园风俗和行为规范等也具有特殊性,以保证形成优良校风,使学生的言谈举止、行为规范更符合教师职业要求,真正起到为人师表的示范作用。

(二)高师校园文化的特殊功能

高师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高师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辅相成,而高师德育工作的核心环节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因此高师校园文化不仅可以对高师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还具有进行献身教育的事业心、、责任感教育的“教师人格”教育功能。

高师院校由于文化主体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特殊需要,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要求更高,校园文化活动也更为丰富。具有师范特色的系列教师技能训练活动,教育家讲座、特级教师报告、实习基地的实践作用和具有师范校园氛围的校训、雕像、碑铭等,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教师人格、情操风尚、言行规范、素质水平等。

(三)系统构建高师校园文化是实现高师培养目标,做到教师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相结合培养的有效载体。

教师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有利于有效实施高师培养目标。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是职业技能培养的思想基础和依据,有了牢固的职业理想和信念,有了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刁‘有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动力,而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又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坚定教师职业道德和理想信念,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得益彰,因此两者相结合培养有利且更为有效。

高师校园文化建设应体现“师范性”,把强化教师人格的培养和教师职业素质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诸方面建设都应突出师范特色。

高师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各种组织、社团和群体的活动等一切教育活动共同作用,从而构成高师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整体影响作用,这些活动在系统中应是目的一致,前后相联,指导思想相关。因此充分发挥高师校园文化的整体作用有助于实现高师的培养目标。

1.营造物质文化环境,是系统构建校园文化的前提和保障。

高师院校物质环境文化营造既要体现高等院校的学术中心地位,又要符合师范院校的办学特色。所以说,环境文化的营造既要体现出庄重、严整的学术氛围,又能体现青春活力和高雅的美,让人感到不同其他场所的整洁、朝气、幽静的学习氛围,表现出文化的气氛,文明的空气,促使人精神振奋、健康向上,为实现高师培养目标服务。校园设施文化如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运动场等校园公益设施、后勤服务设施等都要围绕环境育人这一中心,结合高师的培养目标、整体规划。校园方式文化主要是传播特定精神文化的某些物质载体,比如经过精心布置的教育教学场所,张贴在适当场合的标语、名言、名画,领袖、科学家、教育家的画像,有意义的碑铭、人物塑像等以师范特色为主题,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高师院校应加大投人,改善文化环境和文化设施建设,营造学生必要的活动场所,积极扶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行和行为习惯,建设好与高师培养目标相一致的校园文化设施系统,为建设健康校园文化提供有效的物质保障。

2.加强建设高师的精神文化是系统构建校园文化的核心。

建设高师的精神文化,集中体现在校风的形成上。校风既是学校的特色和风格,又是一个学校师生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风一经形成,对师生的思想、意志、品质、情感等发生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高师校风的形成,依赖于高师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根据正确的教育思想和高师独特的培养目标,确定校风的内容,并纳人管理目标进行长期培养和引导。高师优良校风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包括以献身教育事业为核心的崇高职业理想,刻苦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态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和谐的人际关系,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

校园道德教育篇12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高校道德培养之间关系的“共性”体现在两者的目标任务、工作对象、引导效果、关注领域等方面具有相似或相近的内容和特征。

1、目标任务的共性

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就是为了达到培养优秀人才、促进校园人的个性丰富,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而高校高校道德培养的最高宗旨正是为了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培养健康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高校道德培养的工作目标是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相一致的,都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归宿。

2、工作对象的共性

。高校道德培养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共同目标的指引下,高校道德培养工作需要摸索对校园人开展德育工作的规律,着力研究人的品德形成、发展以及变化的规律。因此,其工作对象为“人”。而“以人为本”也是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二者的工作对象都是“人”,工作重心都在于“人心”。

3、实际效果的共性

虽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道德培养在高校人才培养上的方式方法均有所不同,但二者都是通过引导青年学生学会如何为人处世,从而帮助其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道德培养任何一方取得实际效果,都将有利于大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并促进另一方的发展以及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

4、研究领域的共性

校园文化建设和道德培养的研究领域同属于意识形态领域范畴。其中高校德育工作是研究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体系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去改造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其建立起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德规范和思想境界。校园文化则是研究如何将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内化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之中并外化为行为,进而形成为师生员工都认同的具有本校特点的共同价值观念、文化特色以及生活习惯。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道德培养的差异性

尽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道德培养有一些共性,但是它们也有着各自的所属范畴、适用范围和作用方式,校园文化建设不能替代德育工作,也不能将高校德育完全娱乐化,更不能认为校园文化可有可无、忽视其存在。

1、所属范畴的差异

校园文化建设和道德培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所属范围有所不同。道德培养是在党的领导下,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说服人、教育人、转变人的行为,属于政治范畴。而校园文化源于学校管理,是直接或间接对教育、教学以及师生员工的行为进行指导和规范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属于管理的范畴。

2、作用方式的差异

高校道德培养是为了使受教育人按照教育人所希望的,有意识地将其道德修养、思想观点等朝着主流的方向发展。因此,它所遵循的原则、方针和内容等都有较强的规定性和方向性。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则有所不同,由于受到国内外和社会大文化环境的直接影响,其作用方式往往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道德培养的功能关系研究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道德培养彼此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功能性关系,有效地将两者的工作内容相互融合,使其工作效果顺利地互相转化,关系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道德培养工作的强化和发展,关系到高等教育能够圆满地完成人才培养的目标。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道德培养的融合

富有成效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融洽和谐的校园环境,在此环境中生活的学生就更乐于接受高校德育的内容和要求。相同的,高校道德培养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使大学生更好地认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更有利于促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另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把道德培养的内容渗透到各种轻松有趣的活动中,寓教于乐,乐中求学,更易于达成道德培养的目的。同时,学生们可以通过选择日趋丰富的的校园文化活动,发现自己、锻炼自己、提升自己,从而弥补了传统德育教育方式的不足。

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道德培养的相互促进

。道德培养教育能促进校园文化的传播。通过教学和举办各种知识讲座、文体活动、学术报告会等活动,宣传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播校园文化。道德培养是校园文化建设进行选择的导向。在国内外和各种社会文化的影响下,校园文化建设要在发展中进行正确而有效的选择,就需要道德培养教育的风向标。高校德育教育不断丰富和发展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道德培养教育内容的更新、方法的改进、理论的升华必然为校园文化建设赋予新的内容。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能够增强道德培养工作的针对性。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满足这种多样化的要求,使所有校园人均可参与进来,以一种立体的、多形式的、多视角的系统工程,加以知识性与趣味性,以同学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将道德培养教育寓于不同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中。

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道德培养的互相制约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道德培养有互相制约的关系,当一方的发展出现问题或受到阻碍时;另一方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如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受到挫折,各种腐朽、庸俗的观念和思想就会蜂拥而至对校园人产生消极影响,导致校园人的思想行为偏离主流价值观,道德培养教育的预期目标就难以实现。同样,如果道德培养教育不够有力,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校园人就会迷失方向,导致自身整体素质的滑坡,并最终影响到校园文化的品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