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的作用和意义合集12篇

时间:2024-01-07 16:22:39

创新意识的作用和意义

创新意识的作用和意义篇1

进行历史思维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社会现象,都能从背景根源、特点、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规律,得到准确结论。如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形态和社会性质的变化及变化根源有较清楚的认识,并能发现和得出社会向前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认识上,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就能把它们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条件)下去分析。所谓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指的是一种教学模式,一般来说创新思维是指人们在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思维过程。它属于人的认识活动范畴,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创新意识则侧重于各种新活动的自觉性和创新活动中自觉行为的养成。

创新意识的作用和意义篇2

内容提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当正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中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规律,大力拓展意识形态的功能作用,积极探索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途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这一要求,积极探索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途径,使意识形态的功能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加强与拓展,已成为时代提出的重要课题。全面审视构建和谐社会对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要求社会意识形态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任务的提出,必然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对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定位提出了新要求。意识形态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核心价值目标的确立,但这种价值目标能否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并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南,则取决于意识形态功能和作用发挥得如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意识形态工作应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对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容任务提出了新要求。具体来说,一是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始终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不动摇。同时,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思想保证。二是在价值取向上,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社会氛围的形成。应注重激发社会主体的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三是在舆论引导上,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赋予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以新的时代内容。舆论引导讲求喜闻乐见、入心入脑,舆论监督着力化解矛盾、推动工作,努力营造“人心顺、士气高、干劲足”的良好舆论氛围。对意识形态建设的方法途径提出了新要求。好的方法可以充分有效地展现意识形态内容的科学性,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凝聚力。经过长期努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人心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但也必须看到,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因此,应坚持与时俱进,在继承以往好的经验与做法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和策略,使其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增强亲和力与渗透力。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努力形成有利于意识形态工作保持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的新机制;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文化需求的新方式;紧密结合现代传媒的发展趋势,根据人们接受信息途径发生的新变化,探索运用高新技术拓展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手段,从而使主流意识形态牢牢掌握思想舆论阵地。科学把握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规律意识形态工作有其特定的规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着重从三个方面来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规律。在为确立社会和谐理念提供理论支撑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观念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上层建筑的重要部分,表现在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形式中。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意识形态理论体系的确立和完善,有利于提高社会成员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增强人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从而坚定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社会未来发展的信心。因此,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着眼于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作出新概括,开辟新境界,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为协调多元利益关系提供整合机制的过程中不断拓展。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它通过对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进行舆论引导,使人们对一些问题形成共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成员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人们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纠纷和利益冲突,理性合法地表达自己的利益和愿望,把人们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统一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先进文化的正确轨道上来。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秩序保障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形式与方法的创新,既可以充分凸显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内涵与目标导向,又可以有效整合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应积极探索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新形式和新方法,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当前,尤其要充分利用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各种信息传播平台,丰富和拓展意识形态工作的载体及领域,进一步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应进一步提高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水平,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把先进性与广泛性统一起来,把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切实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适应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使意识形态建设富于创造性创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根本所在。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使意识形态工作富于创造性。正确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同于其他阶级意识形态的一个根本特征,就在于它能够正确地反映和说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规律,继续推进理论创新。首先,回答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时代课题是实现理论创新的首要途径。对时代课题进行正确的解答和系统的阐述,实质上就是理论创新的过程。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深入阐述党为完成历史任务所提出的纲领、政策和主张,把思想认识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以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其次,遵循认识规律是实现理论创新的重要步骤。任何新理论的形成,既要以当时社会实践的新状况和新趋势为基础,又要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汲取前人和同时代人的优秀思想成果。要在批判与继承、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运动中形成创造性的理论成果。再次,指导实践发展是实现理论创新的根本目的。理论创新并不是抽象的纯粹的思辨活动,而是基于对社会实践的概括、服务与指导。只有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才能不断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充分体现意识形态建设的广泛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同于其他阶级意识形态的又一根本特征,就在于它始终反映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意识形态建设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提供思想保证。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立足于人民群众创造新生活的伟大实践,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努力运用各种宣传教育形式,使社会主义思想观念深入人心。理论只有掌握群众,才有战斗力。应关注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了解群众心理变化的特点和趋势,做到既统一思想又尊重差异,既引导群众又服务群众。应把逻辑的力量与事实的力量结合起来,把思想的严谨与表述的生动结合起来,做到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解开群众思想上的困惑,用身边熟悉的事例说明深刻的道理,使理论真正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并转化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巨大力量。努力增强意识形态建设的艺术性。意识形态工作方式的创新,是提高意识形态建设成效的重要保障。必须在继承实践经验和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原则,对于社会成员要区分层次,立足实际,因人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进行思想宣传教育工作。在继续巩固报刊出版、广播电视等宣传文化阵地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扩大主流意识形态在各种信息传播领域中的影响力,构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崭新平台。艺术性来源于实践性。主流意识形态应把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生活实践当作思想源泉,不断从生活实践中吸取新鲜营养,增强宣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同时,意识形态工作还应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努力在更为广阔的空间和领域展示先进的思想文化和价值理念。切实提高意识形态建设的实效性。一是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去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二是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意识形态工作新方式。既要针对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构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多层次平台,又要通过对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的规范和引导,保证其正确的发展方向。三是充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舆论导向作用。舆论导向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能否顺利推进。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坚持以人为本,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呼声和要求,正确回答各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创新意识的作用和意义篇3

一、全面审视构建和谐社会对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要求

社会意识形态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任务的提出,必然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第一,对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定位提出了新要求。意识形态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核心价值目标的确立,但这种价值目标能否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并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南,则取决于意识形态功能和作用发挥得如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意识形态工作应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第二,对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容任务提出了新要求。具体来说,一是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始终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不动摇。同时,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思想保证。二是在价值取向上,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社会氛围的形成。应注重激发社会主体的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三是在舆论引导上,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赋予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以新的时代内容。舆论引导讲求喜闻乐见、入心入脑,舆论监督着力化解矛盾、推动工作,努力营造“人心顺、士气高、干劲足”的良好舆论氛围。

第三,对意识形态建设的方法途径提出了新要求。好的方法可以充分有效地展现意识形态内容的科学性,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凝聚力。经过长期努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人心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但也必须看到,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因此,应坚持与时俱进,在继承以往好的经验与做法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和策略,使其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增强亲和力与渗透力。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努力形成有利于意识形态工作保持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的新机制;紧密结合时展的新特点,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文化需求的新方式;紧密结合现代传媒的发展趋势,根据人们接受信息途径发生的新变化,探索运用高新技术拓展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手段,从而使主流意识形态牢牢掌握思想舆论阵地。

二、科学把握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规律

意识形态工作有其特定的规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着重从三个方面来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规律。

首先,在为确立社会和谐理念提供理论支撑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观念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上层建筑的重要部分,表现在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形式中。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意识形态理论体系的确立和完善,有利于提高社会成员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增强人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从而坚定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社会未来发展的信心。因此,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着眼于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作出新概括,开辟新境界,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其次,在为协调多元利益关系提供整合机制的过程中不断拓展。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它通过对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进行舆论引导,使人们对一些问题形成共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成员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人们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纠纷和利益冲突,理性合法地表达自己的利益和愿望,把人们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统一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先进文化的正确轨道上来。

第三,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秩序保障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形式与方法的创新,既可以充分凸显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内涵与目标导向,又可以有效整合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应积极探索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新形式和新方法,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当前,尤其要充分利用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各种信息传播平台,丰富和拓展意识形态工作的载体及领域,进一步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应进一步提高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水平,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把先进性与广泛性统一起来,把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切实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三、构建适应和谐社会要求,使意识形态建设富于创造性

创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根本所在。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使意识形态工作富于创造性。

1、正确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同于其他阶级意识形态的一个根本特征,就在于它能够正确地反映和说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规律,继续推进理论创新。首先,回答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时代课题是实现理论创新的首要途径。对时代课题进行正确的解答和系统的阐述,实质上就是理论创新的过程。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深入阐述党为完成历史任务所提出的纲领、政策和主张,把思想认识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以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其次,遵循认识规律是实现理论创新的重要步骤。任何新理论的形成,既要以当时社会实践的新状况和新趋势为基础,又要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汲取前人和同时代人的优秀思想成果。要在批判与继承、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运动中形成创造性的理论成果。再次,指导实践发展是实现理论创新的根本目的。理论创新并不是抽象的纯粹的思辨活动,而是基于对社会实践的概括、服务与指导。只有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才能不断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创新意识的作用和意义篇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近现代革命史上的伟大创举,其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所体现的理论和方法,对当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早在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就首次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和前途等问题,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并把新民主主义革命概括为“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所谓“新”主要含义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是新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新的革命政党,无产阶级是新的领导阶级,社会主义是新的革命理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通过学习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和革命胜利的实践,我深刻认识到,在农业、农经、水利、统计、交通、工程建设等工作中,如果不用新的思想、新的认识和新的观念,将会直接影响到农业产业、乡村振兴等事业的发展。况且,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更要求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更加主动地适应社会的变革与创新,积极准确寻找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实现自我价值。

二、学习对照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创新与发展,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能

学习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发展历史,要坚持“破除因循守旧思想、树立开拓创新意识,破除消极等待思想、树立抢抓机遇意识,破除小进则满思想、树立创先争优意识,破除畏首畏尾思想、树立敢于担当意识,破除狭隘封闭思想、树立包容合作意识,破除急于求成思想、树立蹄疾步稳意识,破除坐而论道思想、树立真抓实干意识”。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体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新时挥模范作用的“基准线”,必须要一以贯之,坚决落实。

一是学习党史,树立开拓创新的意识。在社区工作中,我们有时对最新政策、大政方针的学习还不深不透、浮于表面,习惯于用老经验、惯性思维、传统方式开展工作,只知道生搬硬套、不知道用活政策,缺乏改革创新精神,导致有些工作推进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所以,我们要时时以最新的理论来武装头脑,站在全局的角度来思考谋划工作,敢于开拓,勇于创新,推动各项工作保持活力。

创新意识的作用和意义篇5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4008007一、引言

设计已经被许多欧美国家的企业看做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但有关设计的学术定义还缺乏统一,现有的设计定义从功能、形式和功能与形式三方面展开。krippendorff重视产品形式,把设计解释为“赋予事物意义”\[1\](p9),并提出产品语义的概念\[2\](p9)。美国工业设计学会正式定义产品语义是“人造形态在他们使用的认知和社会语境中的符号特性,这不仅指物理性、心理性功能,而且也包含社会和文化语境”。可见,产品语义是在符号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组符号使产品具有与消费者对话的语言,每件产品都具有独特的语言和意义。意大利学者verganti继承了krippendorff的思想,深入调研意大利以及美国一些成功的设计密集型企业,从产品语义角度把设计因素引入到创新领域,提出设计驱动创新(ddi,designdriven innovation)的概念,并定义为“产品传达的信息与设计语言的新颖性超过功能与技术的新颖性的创新”\[3\](p36)。设计驱动创新从创新动力源的角度补充了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的创新战略\[4\](p148),与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创新不同的是,设计驱动创新是关于产品与服务意义的创新,更加重视产品语言和意义的突破性创新,强调产品语言的知识管理。

美国苹果公司是设计驱动创新的成功典范,它的设计创新战略引起学术界和管理实践者的关注。最近几年,我国也开始重视工业设计,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各级政府相继颁布了有关促进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文件,一些大中型制造业企业也意识到设计的重要性,新产品开发开始转向设计,通过设计完成产品的创新升级。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方太”)作为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的后发企业,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重视并且运用设计手段加强产品创新,并取得成功。设计战略的成功让方太在短短15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设计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加强,成为我国厨电行业的领先者。为了揭开设计创新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神秘面纱”,本文选取方太进行案例研究,重点解决了以下两个问题:产品语义创新增加了哪些企业价值?构建设计创新网络又会创造哪些企业价值?本文是设计驱动创新的中国化应用,研究结果不仅解释设计驱动创新在我国企业创新行为中的价值创造机制,而且能够引导企业完善和应用设计创新战略。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7月第12卷第4期陈国栋,等:设计驱动创新的企业价值研究——基于宁波方太的案例分析二、理论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设计驱动创新

设计驱动创新的核心内涵是产品语义的突破性创新\[5\](p128),产品通过符号(颜色、材质和线条等)表达语言,产品语言知识作为中介反映的是社会文化和流行趋势。因此企业的设计驱动创新意味着开发产品的新符号,表达新语言,从而把产品的价值传达给消费者。

设计驱动创新注重产品的符号意义(象征性或者情感性价值),以及企业所处的社会文化氛围,其创新的动力不是技术能力,也不是用户需求,而是产品意义的新颖性,这需要一种能够理解、预感和影响新产品意义的能力。然而,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把企业置于一种开放式创新环境中\[6\](p1),不断加强与企业外部的知识诠释者(包括用户、企业、产品分析师、交流媒体、文化中心、学校、艺术家等)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交流的机制就是“设计对话”\[7\](p444)。dellera进一步补充了创新合作交流机制,提出企业内部组织的交流环境:设计驱动的实验室\[8\](p4)(成员有技术专家、社会学家、市场专家、丰富的媒体、交流频率、时机、自主权和与外部的关系),设计对话与设计驱动实验室之间的“桥梁人物”是设计师。设计对话、设计驱动实验室和设计师就组成了企业的设

计创新网络。

(二)企业价值理论

企业作为经济主体,其实质就是不断地追求利润,创造价值,这既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又是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从企业角度来讲,价值就是“利润、效用、效益、财富和收入等”\[9\](p52)。copeland将影响企业价值的变量分为三个层次:投资回报率、从具体经营单位识别价值影响因素和基层的操作性价值影响因素\[10\]。投资回报率从利润角度讨论企业价值的影响,几乎适合所有的经营企业。sullivan从人力资产和智力资产两方面分析企业价值创造,人力资产是公司员工、供应商等所具有的经验、技巧和创造性等\[11\]。brooking认为企业价值是由有形资产与智力资产组成的,其中智力资产细分为市场资产、知识产权资产、以人为中心的资产和基础设施资产\[12\]。市场资产是与市场相关的、潜在的无形资产,例如企业品牌、形象、营销渠道、特许经营合同与协议等;知识产权资产是保护企业资产的法律机制,包括企业专有知识、商业机密和专利等;基础设施资产是保证企业发挥功效的技术、方法和过程,包括企业文化、管理过程和方法、沟通渠道等;以人为中心的资产与sullivan提出的人力资产类似,本研究采用人力资产来表述。

(三)研究假设

现有的设计驱动创新研究成果可以总结为设计驱动创新的内涵和成长机制两部分\[6\],产品语义创新是设计驱动创新的内涵,设计创新网络是设计驱动创新的成长机制。

1产品语义创新与企业价值。首先,产品语义创新增加了投资回报率。突破性产品意义创新经常与产品销售的更高利润联系起来,这是因为具有情感性和象征性意义的产品通过产品符号表达出来,更能引起消费者的关注,把产品置于一种社会文化氛围中能占领更高的市场份额,获取更高利润。tether的调查研究也证明了该结论,他发现设计项目一旦投入市场,89%的企业获得的毛收入已经超过项目投资,取得了良好的利润,同时产品意义开发还减少了生产成本,增加了边际利润\[13\]。 语义创新创造的市场资产主要表现在引领用户消费和企业品牌建设方面。与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的创新战略不同,产品语义主导的设计驱动创新的核心理念就是风格、象征与符号可以引领时尚并创造市场的需求,它在产品和服务方面的创新不是依据已经明确的市场需求,而是创造新的市场机会,这种创新不是为了推动新的技术,而是为了推广新的消费观念。设计驱动创新注重产品语义的开发,利用产品表达的信息为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制造一个新的理由,让消费者意识到“原来我需要的正是这种产品”\[14\](p60)。在设计驱动创新型的企业中,设计师和管理者致力于企业品牌建设,拥有良好的品牌就表明企业具有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者因此可能愿意为此支付更高的信誉溢价,设计师创造的这种独特的品牌正是来源于产品意义的突破创新。

最后,产品语义创新创造了更多的知识产权资产。关于外观设计的专利大都来自产品的外形和功能概念,然而产品的外形及功能设计更容易被模仿,只有当外形和功能的互补性资产真正转化为创新的时候,竞争对手的模仿才会变得异常困难,这种互补性资产是企业品牌和产品语义开发能力。企业品牌不仅是企业的形象更是企业的服务标识,它在一定程度也是企业知识产权资产\[15\](p62)。产品语义创新不但能创造企业的市场资产(如品牌效应),也创造了专有技术、专利和服务标识等。

因此,本文提出假设h1:产品语义创新创造了投资回报率、市场资产和知识产权资产。

2设计创新网络与企业价值。设计创新网络是企业设计创新过程中知识内部整合和外部扩散的环境,以设计师为知识中介,在与社会对话与设计驱动的实验室成员知识交流后,完成了关于产品语言知识的创造。

设计创新网络创造了市场资产,主要表现在产品销售的渠道上。与传统的分销渠道不同,企业与设计对话营造了一种环境,通过这种环境把产品的核心设计理念、核心意义传达给用户,从而影响用户的需求,引导用户消费。与产品语义创新创造的知识产权资产不同,设计创新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知识产权资产创造的源泉,同时提供了把创意转化为商业价值的能力,设计师在设计创新网络中更能获取关于社会文化趋势的知识,并且把这种知识通过产品符号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形成了关于产品语言的专有知识,同时产品的设计方案又转换为企业的专利

设计创新网络所提供的环境是企业知识产权资产形成的最初阶段(如图1所示)。

图1设计驱动创新的企业价值的研究假设

设计创新网络是一种集成的创新环境,设计师是设计创新网络中的桥梁人物,通过与设计网络的对话,设计师能更准确把握社会文化趋势,提出新颖观点,解释产品意义,反之,诠释者通过网络交流机制也能更好地认知产品意义,并且把产品意义传达给用户,影响用户的需求,这种开放式环境不仅能增强设计师对专有知识的理解能力而且也能促进网络诠释者的认知能力。设计创新网络所创造的人力资产表现在网络成员的能力增强上,包括网络诠释者专有知识的获取能力、设计师创造能力。创新网络创造的基础设施资产表现在社会文化的沟通机制上,包括与设计驱动实验室成员的知识整合能力、与设计对话诠释者的知识共享能力等方面。

因此,本文提出假设h2:设计创新网络创造了市场资产、知识产权资产、人力资产和基础设施资产。

三、研究设计

在研究问题和结果不明确的情况下,采用案例分析能够从企业的实际运作层面发现规律。本文选取方太进行案例研究,秉承“抽象具体抽象”的研究思路,分别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问卷)等方法查阅文献资料、访问网站、检索期刊与报纸,制定合理的访谈问卷,对方太的设计师和设计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和电话访谈,深入分析设计驱动创新的企业价值。为了达到研究目的,我们制定了详实的研究计划。

首先,研究假设的提出。研究假设的提出是基于前期的文献研究,从现有的设计驱动创新研究成果中发现设计驱动创新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设计驱动创新是从语义角度理解设计,语义创新是设计驱动创新的核心理念,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中,产品语义开发需要企业设计师不断与整个社会环境进行“对话”,企业需要构建一种开放式的交流机制,这种交流机制即为设计创新网络。因此,本研究把设计驱动创新拆分为产品语义创新与设计创新网络两个子概念,企业价值可以从投资回报率、市场资产、知识产权资产、人力资产和基础设施资产五个子概念来描述,从而构建了设计驱动创新与企业价值的理论假设,为后文的案例检验提供方向。

其次,研究案例的选择。设计驱动创新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设计密集型企业提出的新理论,不一定适用于我国的民营企业,但是方太作为民营企业,重视并大力发展产品设计,用设计完成产品创新升级,从而引领市场,引领厨卫消费趋势。方太的产品设计战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考虑到方太新产品开发的技术与设计的耦合特性,选择方太作为案例分析的对象能够进一步挖掘设计驱动创新的企业价值,从而填补设计创新研究的空白。

最后,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规律,验证假设。调查研究是围绕着研究假设展开的,根据设计驱动创新理论与企业价值的概念拆分,提出两者之间的理论假设,制定有效的问答式调查问卷(内容分为设计创新情况概述、产品语义开发与企业价值、设计创新网络与企业价值三部分),对方太设计师和设计管理者进行电话和现场访谈。回收有效问卷,从企业价值创造角度总结企业设计驱动创新的规律,验证本文提到的研究假设。

四、方太的案例分析

(一)方太的设计创新概述

方太是一家厨电类产品生产商,同时还是典型的设计创新型制造业企业,自1996年创建以来,方太始终秉承品牌建设战略,创造了我国民族厨电第一品牌,品牌价值超过50亿元,属行业首位,仅2010年,方太的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有的新产品甚至在投放市场三个月便会有上千万元、上亿元的销售收入。方太取得的成绩与方太的产品创新战略密不可分。在短短的15年发展历程中,方太经历了三次创新转型:模仿创新、二次创新和自主创新,每次创新转型都是以技术创新为主,设计创新为辅。随着方太品牌战略的进一步深化,设计要素在方太的创新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由此也形成了独特的设计创新战略。 例分析中,我们总结方太的设计创新经历了三个阶段(如图2所示):第一阶段是基于功能的设计创新(方太创建至今)。方太产品设计最初是基于产品功能,产品语义的表达也必须以功能适用性为基础,对于设计创新刚起步的方太来说,功能设计从根本上解决了产品的样式、拆洗、噪音和耗电量等方面的问题,产品刚进入市场就以独特的功能俘获了消费者。第二阶段是基于符号的设计创新(2003年左右至今

)。产品符号表现产品的语言,材料、线条、颜色等产品符号的使用既是设计创新又是技术创新,因为新符号催生新设计,同时也催生了新样式,突破性设计需要符号表现产品的意义,同样需要突破性的技术顿悟\[16\](p384),突破性设计与突破性技术不仅创造了精致的产品,更能创造出产品的内在气质。第三阶段是基于文化的设计创新(2007年左右至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看重产品的文化属性,产品的文化内涵才能真正让消费者体会到“这正是我需要的”。方太的设计师也把握住时代需求,新产品设计时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努力把产品的实用、文化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产品的人性化含量,这种体现情感性、心理性与民族性的产品文化创新很好回答了高端产品如何引领市场的难题。

图2方太设计创新的发展历程

目前方太已经逐步走向基于文化的创新,但是基于功能、符号的创新并没有止步,从历史的演化机制来看,三个阶段有并行发展的趋势。从方太的设计创新基本情况分析可以看出方太重视产品设计,因此选择方太作为案例研究更能准备解释本文的命题。

(二)产品语义开发与企业价值

自我定位“厨房专家”的方太,产品持续创新是一贯原则,并以产品设计、创新能力和品牌资产为核心构筑企业竞争力。方太的产品创新先立足产品语义设计,再寻求创造一种产品意义的获取与传达的机制,坚持走设计创新引领市场的战略路线。由于方太系列产品较多,本研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新“银家三系”厨电系列、“银睿五系”厨电系列和otouch 光影 6 系三系列产品分析产品语义开发对企业价值的创造(如表1所示)。

选取的三系列产品仍然以功能(技术)突破为主,在此基础上使用色彩、线条和材质等符号语言表达产品的文化属性,这种符号设计的创新确实创造了更多的企业价值。总结表1可以发现如下规表1产品的语义开发与企业价值

产品系列产品概述语义开发概述价值贡献新“银家三系”厨电系列2006年7月份上市,采用“烟灶无线联动”技术。

在改进功能的基础上,力求产品外观的突破。通体亮银色航空级铝合金材质,非凡质感浑然一体;线条干净利落,超薄简约;消毒柜镶嵌镜面玻璃,精致带有灵动。

该系列产品在颜色、材质、线条和功能方面的搭配,彰显东方神韵,体现中国的厨房文化和饮食习惯等文化元素。“银睿五系”厨电系列2008年上市,融合了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嵌入式烤箱与嵌入式微波炉。用户定位在25~55岁高端精英人士。高端厨电“成套化”、“嵌入式”趋势的引领者。质感硬朗的不锈钢搭配优雅的“琴键黑”,寓意人们可以如同驾驭音乐一般驾驭自己的厨房。嵌入式烤箱和微波炉颠覆了传统的“三套系”理念。

“琴键灵感”符合美国人“休闲饮食”理念,嵌入式烤箱更加关注西方人的饮食习惯。此系列产品洞察西方人的饮食文化,体现西方人的饮食价值观。otouch 光影6系2010年上市。包括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微波炉、电烤箱以及电蒸箱。该系列新品是由方太与全球顶级设计公司美国 ideo 公司共同研发。touch技术与嵌入式结合,按键全部隐匿设计,采用大平面深咖啡色玻璃镜面缀以橙色光圈。

touch技术与键入式成为未来厨电的流行趋势,咖啡色搭配橙色等时尚的色调展现流行简约风格;引进新的生产工艺,完成该产品的开发。投资回报率:2010年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有的新产品投放市场三个月便会有上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销售收入。“银睿五系”厨电系列曾在广东等地一度脱销。

市场资产:以品牌建设为先导,“银睿五系”厨电系列获得2008年if奖,2010年,otouch 光影 6 系获得红点奖,提升了方太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万科、金地、珠江、合生创展等四大房地产商与方太达成战略合作。《南方周末》、《京华时报》等重量级媒体上发布了由13家协会、商会和研究单位联合支持、全国36所高校联合大规模调查的“2008中国消费者理想品牌”结果,“方太”以超过第2位一倍的百分比被消费者认知为烟、灶第一理想品牌。方太集团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发布了《2010—2012 年全球厨电设计趋势报告》。方太先后参加《家用厨房设备》国家标准、《整体厨房》建设部标准和《住宅集成化厨房建筑设计图集》的编制,并成为了建设部住宅厨房标准化示范基地,以及《吸油烟机》国家标准的第一个起草单位,成为厨电行业标准

制定者。

知识产权资产:新的生产技术与生产工艺是企业的专有技术知识;授予专利45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60余项,外观设计专利200余项。其中,“银睿五系”厨电系列获得43项专利。资料来源:问卷调研内容的

律:(1)产品语义是通过创造性的产品符号表达出来的,创造性的产品符号需要色彩、线条和材质的完美组合。产品语义开发表达的是产品的文化属性和流行趋势,设计师巧妙地把产品置于一种社会文化氛围中,让产品逐渐占领了中高端消费市场份额,由此也引发“银睿五系”厨电系列在广东等地一度脱销的现象。可见,产品语义创新能够给企业带来丰厚的投资回报率。(2)市场资产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语义开发所创造出的市场资产是设计能力的增强和品牌价值的提升。方太产品先后获得工业设计大奖的if奖和红点奖,它的设计能力得到认可,也参加了相关产品设计标准的制定工作。同时,设计能力的增强会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品牌价值不仅是企业的高附加值产物,而且好的品牌效应会让消费者愿意为产品支付更高的信誉溢价。因此,产品语义创新创造较高的市场资产。(3)产品语义创新创造了企业专有技术、专利和服务标识等,语义作为难以模仿的设计能力,能够迅速转化成企业的知识产权资产,表1中的三款产品在2010年就被授予专利450余项,其中外观专利200余项。 方太的产品语义设计实践验证了假设h1,产品语义创新能够创造丰厚的投资回报率、市场资产和知识产权资产。

(三)设计创新网络与企业价值

根据上文的描述,设计师、设计对话和设计驱动实验室组成了企业的设计创新网络,因此分析设计创新网络需要单独分析设计师、设计对话和设计驱动实验室(如表2所示)。

从产品语言知识的获取到产品意义的表达,方太设计创新过程完全处于一种开放式环境中,通过高峰论坛、与顶级设计团队合作等形式获得产品研发创意,认知社会文化趋势,理解有关产品语言的知识,通过体验店、展厅、宣讲会等形式对产品表现的核心价值意义进行宣传。

(1)市场资产方面,设计创新网络营造了一种表2设计创新网络与企业价值

企业行为表现评价创造的价值设计驱动实验室资金投入:每年5%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

组织建构:6 000平方米实验室、系列产品展厅、技术开发部、品质部、厨具研究所、cad设计中心、市场分析部门等组织机构,其中电器实验室是部级实验室。

媒体:发布《2010—2012全球厨电设计趋势报告》、发行《方太人》报、与央视等媒体合作,播放广告。资金投入是持续创新的动力;完成产品语言知识的内部整合与获取;新产品意义全方位地进行传达。设计师2009年与美国顶级设计公司ideo合作;2010年签约德国顶级设计师stefan ambrozus领衔的设计团队;企业雇佣的本土设计师。接纳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学习国外著名设计师的工作方式;培养本土设计师的设计能力。设计对话用户方面:方太体验店。

相关企业:stefan设计团队对德国厨电企业的研究。

文化交流:举办方太柏厨杭州体验店“设计师交流会”,举办方太柏厨“对话德国设计师高峰论坛”, 举办中国设计师高端对话论坛,参加国际工业设计节。

教育培训方面:与高校设计学院(研究所)合作,校园招聘宣讲会。关于产品语言知识的外部扩散;为企业营造一种理解、获取和影响产品意义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企业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企业能更好理解社会文化模式的演化,企业创造的产品意义得到更好传播。市场资产:销售渠道及理念的突破创新,通过展厅、媒体、论坛和宣讲会向用户表达方太的创新理念,引导用户消费,方太专卖店的数量已经突破 300 家,其中部分为加盟店;与方太合作进入连锁店;与淘宝商城合作,进入电子商务领域。

知识产权资产:从决策、产品研发到营销,创新网络所提供的创意方案最终转化为商业价值,体现了网络解释者的共同智慧;获得if与红点等国际工业设计大奖。

人力资产:吸纳了来自海尔、三星等知名公司的设计师;与国内著名设计公司合作,签约国外顶级设计团队。

基础设施资产:方太体验店让用户体验现代厨卫的新范式;方太以“不断创新、追求卓越”为指导思想,方太文化与产品设计理念完美融合;设立100万元设计创新大奖。资料来源:问卷调研内容的

能够

引领市场趋势的能力,通过展厅、媒体、论坛和宣讲会向用户传达方太的产品理念,引导用户消费。同时方太还通过创建专卖店、与淘宝合作的形式不断完善自己的产品销售渠道。(2)知识产权资产方面,不同于产品语义开发,设计创新网络为知识产权资产的产生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通过与网络诠释者的合作,企业形成了关于产品语言的专有知识。知识产权资产是网络参与者的共同智慧,因此,设计创新网络为企业知识产权资产的形成提供制度机制。(3)人力资产是在与外部设计师交流和对设计师培训的过程中产生的,设计师是设计创新的核心因素,方太重视引进有经验的设计师,并为他们创造各种条件使其发挥最大潜能,同时对于企业培养的设计师,一方面可以向引进的高水平设计师学习设计经验、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等,另一方面加强对设计师的培训,增加设计师对外交流的机会。在不断与外界合作的过程中,方太逐渐形成了宝贵的人力资产。不难看出,方太在营造创新网络的过程中,注重与专业设计师进行技术和设计方面的深入交流,采用“干中学”和“学中用”的方式,加之自身注重学习吸纳和知识积累,消化吸收了先进的设计技术和设计理念,实现设计能力从委托设计师团队向自身的转移,逐渐形成了自主设计创新能力。(4)基础设施资产主要有软件基础设施和硬件基础设施两方面,软件基础设施包括人力资产和企业文化的建设,硬件基础设施是与设计创新相关的场地、设备等基础设施。方太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每年投入销售收入的5%作为研发基金,为了鼓励创新,每年投入100万元作为设计创新奖励。同时,方太充足的智力型劳动力把企业文化与产品完美融合在一起,增强了企业形象。

方太所构建的设计创新网络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假设h2:设计创新网络能够创造市场资产、知识产权资产、人力资产和基础设施资产。

五、结论与启示

方太以品牌战略为导向,把自身对中国厨房以及厨房文化的独到理解融入产品的设计研发中,是成功的设计辅助型(非主导型)企业,方太的产品研发创新之路为我国制造业企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升级提供新的思路。

本文从文献研究开始,提出研究假设,通过方太的案例研究,得到以下结论:企业注重产品语义开发能够创造投资回报率、市场资产和知识产权资产;加强设计创新网络建设则对创造市场资产、知识产权资产、人力资产和基础设施资产有利。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方太的成功转型得益于不断坚持走“专业、高端、精品”的路线,如今方太已经成为世界一流的厨房集成化领域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方太发展的15年也是我国制造业企业设计创新管理发展的15年,方太设计创新发展的重要启示是:

1企业设计创新是伴随着技术创新发展的,由于一般企业的技术创新都经历了模仿创新、二次创新和自主创新三个阶段,设计创新也相应地经历基于功能、基于符号和基于文化三个阶段。其中,基于符号和文化的设计创新是产品语义创新阶段,处于该阶段的企业把设计看做是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其战略地位已经等同于甚至超过技术。本文的研究已经证明产品语义的突破性创新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投资回报率、市场资产和知识产权资产,有创业精神的企业有必要考虑大力发展产品设计,从而赢得更多的投资回报、市场资产和知识产权资产,因此,产品设计成为企业产品转型升级的新思路设计创新网络创造市场资产、知识产权资产、人力资产和基础设施资产,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资产的创造,而设计师是设计创新中的人力资产最核心的成员,等同于技术创新领域的技术工程师,设计师同样是设计创新的桥梁人物,毕竟,企业创意来源与产品方案都要经过设计师才能表达出来。方太的事例表明,企业首先要寻找优秀的设计团队来合作,这种合作一方面是雇佣的关系,即雇佣优秀的设计团队为企业服务,另一方面是学习关系,即邀请或者参与到优秀设计团队中,从中学习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获取关于产品方面的新观点、创意和知识。其次,企业需要为设计师营造一种交流氛围,即重视设计创新网络的建设,良好的交流机制能激发更多的创意,同时也是设计创新成功的保证,企业的创新管理已经进入了开放式创新的时代,企业也意识到大多数有价值的创意都来自于企业外部,为了创新,企业寻找各种方法完成分布式知识的获取。

当然,本文的研究也

一定的局限性:一是研究设计创新与价值创造的关系时,总结前人的研究结果,对企业设计师和管理者进行访谈,缺乏对分析模型进行数量性的实证研究;二是作为案例分析,以总结案例企业为主,其结论带有一定主观性,并且对于设计创新与价值创造的关系研究缺乏多案例分析,难免存在片面性。参考文献:

[1] krippendorff,k.on the essential contexts of artifacts or on the proposition that “design is making sense (of things)”\[j\].design issues,1989,(2).

\[2\] krippendorff,k.,r.butter.product semantics—exploring the symbolic qualities of form\[j\].journal of the industrial designers society of america,1984,(3).

\[3\] verganti,r.design as brokering of languages:the role of designers in the innovation strategies of italian firms\[j\].design management journal,2003,(3).

\[4\] dosi, g.technological paradigms and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a suggest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terminants and directions of technical change\[j\].research policy,1982,(11).

\[5\] 陈国栋,陈圻.设计驱动创新再审视——内涵和成长机制的视角\[j\].经济体制改革,2012,(1).

\[6\] 陈劲.设计驱动创新——一种开放社会下的创新模式\[j\].技术经济,2010,(8).

\[7\] verganti,r.design,meanings,and radical innovation:a metamodel and a research agenda\[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8,(5).

\[8\] dellera,c.,r.verganti.designdriven laboratories:organization and strategy of laboratories specializ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radical designdriven innovations\[j\].r&d management,2009,(1).

\[9\] 李海舰,冯丽.企业价值来源及其理论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3).

\[10\]copeland,t.e.,t.coller,j.murrin.valuation,measuring and managing the value of companies\[m\].new york:wiley,1996.

\[11\]sullivan,p.h.valuedriven intelectual capital:how to convert intangible corporate assets to market value\[m\].new york:john wiley & sons,2000.

\[12\]brooking,a.intellectual capital:core asset for the third millennium enterprise\[m\].london:international thomson business press,1996.

\[13\]tether,b.the role of design in business performance\[eb/ol\].bis.gov.uk/files/file14796.pdf,20120102.

创新意识的作用和意义篇6

江泽民同志集中全党智慧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所实现的理论创新进一步促使我们去揭示理论创新的一般性规律,揭示理论创新对主体的共性要求,这不仅有助于理论创新的实现,同时也有助于以理论创新为先导的实践创新,从而全面地与时俱进。

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理论创新是最关键的,它是实践创新的先导,同时也是与时俱进的先导。“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也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历史的发展证明,单纯的观念变革或新的理论学说,不足以引起社会变革,但社会变革必须有理论变革的参与并以理论变革为先导。只有理论创新了,我们才能用发展的理论指导发展的实践,推动实践创新。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理论创新实质上是主体的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理论活动过程,一种理论境界,它与人的创造性活动是不可分的。因此,要实现理论创新必须做到:

第一。从事理论创新的主体必须首先要解放思想,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培养和树立创新意识。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指导下进行的,理论创新活动也不例外,它要以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变革为前提。一般说来,思想观念的变革越彻底,创新活动就越顺利只有观念上更新了,人们才能以新的眼光新的视角去审视各种事物,并进而把创新作为自己的一种自觉行动。只有不唯上、不唯书,不惧怕权威,不拘泥传统,勇于尝试敢于冒险的人,才有可能在理论创新上有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首先就要归功于马克思对旧理论的批判和否定,归功于马克思的创新意识。

当代许多研究创新理论的学者,尽管各抒己见,但有其共同点,即都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说明着主体的意识、观念在理论创新乃至整个创新中的先导作用。美国著名学者埃弗莱特·罗杰斯认为,“创新就是一种被个人或单位当作新东西而采纳的观点、实践或目标。它几乎不管这一观念‘客观上’是否是新颖的,即不管它从时间上看是否是第一次应用或发现。个人主观上新颖的思想。决定了他或她对此的反应。如果一种观念对于个人来说是新颖的,这种观念就是一种创新。

第二,主体的理论活动要具有创造性。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体现,也是理论创新对主体活动的基本要求。这种创造性本质在理论创新上有多层次的表现:从空间的角度来看,有全局性、根本性的理论创新,如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相对论的提出等等。也有局部性、个别性的理论创新,如某种新观点的提出、新研究方法的应用等等;从创新程度的角度来看,有原创性的理论创新,即第一次提出的新理论、新观点,如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胜利的理论,毛泽东关于中国民主革命道路的理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以及关于“一国两制”的理论等等。也有理论与具体情况相结合,在应用中的与时俱进,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等。

第三,主体理论活动的结果要实现理论发展上的扬弃和辩证否定。任何新理论的产生都是有根据的,其根据源于新的实践对理论的需要,而过往理论已经无法满足实践的新需要,主体通过自身的理论活动实现对以往理论的扬弃和辩证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了西方近代哲学特别是扬弃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辩证法和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唯物主义,作为对他们哲学的批判继承,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是一种既唯物又辩证的哲学。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并非只是对二者批判继承基础上的简单相加,它在扬弃以往哲学的基础上作出了根本性的创新。不仅克服了近代哲学家由于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分离开来而在哲学理论上存在的各种片面性和局限性,实现了哲学发展理论上的革命性飞跃;更为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哲学的使命不只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它把自身的理论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革命性飞跃。

理论创新的主体是人,他具有一般主体(人)的特性即自然性、社会性和思维性,但其自然性、社会性和思维性与一般主体有所不同,其中创新意识是理论创新主体的特殊素质,同时也是他从事理论创新的首要素质。从外延的角度揭示其构成要素,将能更直接地帮助人们培养和树立理论创新意识。

怀疑批判意识是理论创新意识的构成要素之一,也是主体必备的首要创新意识。只有敢于怀疑,勇于批判,才可能有所创新。因为,任何怀疑批判都可能蕴涵着一种否定,对以往实践的否定或对以往理论的否定,或两者兼而有之,只有否定旧的,才能创立新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不少学者把创新意识也称为怀疑批判意识。

促使马克思主义诞生和推动它在一百多年问得以发展的内在的和外部的动因很多,其中不可回避的主要一种,是这一理论的那种本质上的批判精神,那种与生俱来的批判品格。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首先就要归功于马克思对旧理论的批判和否定,他批判和否定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自己的学说。马克思一生主要进行的就是理论批判,当然他也同样关注“武器的批判”,无论哪里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他都给予满腔热情的支持。马克思早在其世界观形成时期就区分了“武器的批判”和“批判的武器”,即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他清楚地意识到,“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在马克思看来,理论批判的本性根源于实践批判本性,而实践批判本性根源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会停留在任何一个支点上。其批判理论给我们的重大启示是:对现存的一切理论都不能无批判地接受,要用怀疑、审视的眼光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现存理论被超越的条件和途径,批判地超越和创新才是理论发展之路。

敢于冒险意识是理论创新意识构成要素之二。理论创新意味着批判旧理论,创立新理论,也就意味着破除陈规,推翻权威,这就要求主体必须具备敢于冒险的意识;理论创新主体必须具有敢于冒险的意识还在于理论创新本身只是一种可能,在理论创新作为成果出现之前,即当理论创新作为过程而存在时,它所揭示的更多地是未来现实世界的一般规律,而不是把握未来现实世界中的具体,即便是掌握了未来现实世界中的特殊或个别,但那也是一种思维具体,而思维具体本质上还是一般,它远没有未来现实世界具体、丰富、多样,因此,理论创新活动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人们有可能实现理论创新,也有可能相反,这就要求主体必须具有敢于冒险的意识。

自主为我意识是理论创新意识构成要素之三。自主意识既是主体活动追求的目标,同时又是主体进行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其目标的必要条件。主体之所以能发挥其能动的创造性,就在于他具有自主意识和能力。任何主体只有切实地感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人时,才能产生活动的热情,才能进发出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是为我的,主体是根据自己的主观需要和价值目标去创造,去创新理论。在理论创新活动之初,主体的需要、价值目标等个人的自我投射十分丰富,这是创新活动得以发生的不可缺少的主体素质,应当说离开了主体的个性张扬以及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活动的展开和实现将成为不可能。这是因为,创造性寓于个性之中。创新的根本条件是个性的发展,创新的源头是人的个性化。

社会责任意识是理论创新意识构成要素之四。随着创新活动的展开,主体的理论创新日益超出仅仅为了个体需要满足的范围,而具有了满足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特点。在理论创新之初,主体可能最初是从自身“小我”的需要出发去创新理论,但是最终以满足社会“大我”的需要而告终;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的理论创新活动可能是由单独的个体来具体实施的,但个体的活动离不开他人的活动以及他人的劳动成果,他的活动只能是全社会活动的一部分;不仅如此,创新成果虽然是创新主体活动的结果,是其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深深打上了主体的印记,但是,创新成果所取得的意义、所拥有的价值绝不仅仅限于创新主体个人,而应归于全社会。因此,无论创新多么富有个性色彩,它同时又必然具有鲜明的社会性。这就要求创新主体必须具有社会责任意识,明确创新的目的和动机最终是为了社会的发展。

创新意识是理论创新的前提,只有具备这个前提,才有可能去进行理论创新。然而,理论创新的实现不单只需要创新的观念和意识,同时还需要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的外延构成主要包括:

1.善于发现和解决可能导致理论创新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理论创新的重要环节,是理论展现其生命力的关键。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即“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的声音”,是“时代的口号”。准确地把握和解决这些时代的问题,是理论不断发展并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决定因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就是从问题发现开始的。包括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在内的近代哲学家们由于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分离开来而在哲学理论上导致了各种片面性和局限性,因而无法指导19世纪中叶的无产阶级实践,而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为了提高无产阶级实践的自觉性,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就是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中实现的。

2.善于抓住理论创新机遇的能力。机遇通常使主体能得到意外的新收获。然而机遇的获得既不是凭空想象,也不是偶然得之的,它必须立足于必然,以围绕创新问题所做的信息搜集为基础。创新问题的确定为理论创新起到了定向的作用,它决定了理论创新的方向与课题,使主体的信息搜集有了明确的目的。经过对创新问题的艰苦而细致的孕育,把主体要解决新问题所需要的信息加以充分地搜集与储存,向问题目标逼近,并通过各种渠道,使显意识转化为潜意识,为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做好充分准备。一旦出现了理想的机遇,有某个事件作“导火索”,使人脑中储存的已达饱和状态的信息突发出新的闪光点,从而使潜意识瞬间转化为显意识,长时间在认识上困惑不解的问题,会闪电般得出结论。

3.交互主体的能力。“交互主体”一词最先出现在胡塞尔的《笛卡尔的沉思》中,在胡塞尔那里,“交互主体”主要还是一个认识论范畴。在他看来,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特殊的认识主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主体性,每个人的“生活世界”都显示着自己的主体性,为了避免认识中的主观性,人们就要相互承认主体,同时还要彼此相互交流,转换视角,这样人们就能扩展自己的主体性,并可以把世界理解为“共同的世界”,理解为一个“交互主体的世界”。

创新意识的作用和意义篇7

******同志集中全党智慧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所实现的理论创新进一步促使我们去揭示理论创新的一般性规律,揭示理论创新对主体的共性要求,这不仅有助于理论创新的实现,同时也有助于以理论创新为先导的实践创新,从而全面地与时俱进。

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理论创新是最关键的,它是实践创新的先导,同时也是与时俱进的先导。“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在十六大报告中也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历史的发展证明,单纯的观念变革或新的理论学说,不足以引起社会变革,但社会变革必须有理论变革的参与并以理论变革为先导。只有理论创新了,我们才能用发展的理论指导发展的实践,推动实践创新。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理论创新实质上是主体的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理论活动过程,一种理论境界,它与人的创造性活动是不可分的。因此,要实现理论创新必须做到:

第一。从事理论创新的主体必须首先要解放思想,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培养和树立创新意识。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指导下进行的,理论创新活动也不例外,它要以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变革为前提。一般说来,思想观念的变革越彻底,创新活动就越顺利只有观念上更新了,人们才能以新的眼光新的视角去审视各种事物,并进而把创新作为自己的一种自觉行动。只有不唯上、不唯书,不惧怕权威,不拘泥传统,勇于尝试敢于冒险的人,才有可能在理论创新上有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首先就要归功于马克思对旧理论的批判和否定,归功于马克思的创新意识。

当代许多研究创新理论的学者,尽管各抒己见,但有其共同点,即都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说明着主体的意识、观念在理论创新乃至整个创新中的先导作用。美国着名学者埃弗莱特·罗杰斯认为,“创新就是一种被个人或单位当作新东西而采纳的观点、实践或目标。它几乎不管这一观念‘客观上’是否是新颖的,即不管它从时间上看是否是第一次应用或发现。个人主观上新颖的思想。决定了他或她对此的反应。如果一种观念对于个人来说是新颖的,这种观念就是一种创新。

第二,主体的理论活动要具有创造性。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体现,也是理论创新对主体活动的基本要求。这种创造性本质在理论创新上有多层次的表现:从空间的角度来看,有全局性、根本性的理论创新,如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相对论的提出等等。也有局部性、个别性的理论创新,如某种新观点的提出、新研究方法的应用等等;从创新程度的角度来看,有原创性的理论创新,即第一次提出的新理论、新观点,如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胜利的理论,毛泽东关于中国民主革命道路的理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以及关于“一国两制”的理论等等。也有理论与具体情况相结合,在应用中的与时俱进,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等。

第三,主体理论活动的结果要实现理论发展上的扬弃和辩证否定。任何新理论的产生都是有根据的,其根据源于新的实践对理论的需要,而过往理论已经无法满足实践的新需要,主体通过自身的理论活动实现对以往理论的扬弃和辩证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了西方近代哲学特别是扬弃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辩证法和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唯物主义,作为对他们哲学的批判继承,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是一种既唯物又辩证的哲学。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并非只是对二者批判继承基础上的简单相加,它在扬弃以往哲学的基础上作出了根本性的创新。不仅克服了近代哲学家由于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分离开来而在哲学理论上存在的各种片面性和局限性,实现了哲学发展理论上的革命性飞跃;更为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哲学的使命不只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它把自身的理论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革命性飞跃。

理论创新的主体是人,他具有一般主体(人)的特性即自然性、社会性和思维性,但其自然性、社会性和思维性与一般主体有所不同,其中创新意识是理论创新主体的特殊素质,同时也是他从事理论创新的首要素质。从外延的角度揭示其构成要素,将能更直接地帮助人们培养和树立理论创新意识。

怀疑批判意识是理论创新意识的构成要素之一,也是主体必备的首要创新意识。只有敢于怀疑,勇于批判,才可能有所创新。因为,任何怀疑批判都可能蕴涵着一种否定,对以往实践的否定或对以往理论的否定,或两者兼而有之,只有否定旧的,才能创立新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不少学者把创新意识也称为怀疑批判意识。

促使马克思主义诞生和推动它在一百多年问得以发展的内在的和外部的动因很多,其中不可回避的主要一种,是这一理论的那种本质上的批判精神,那种与生俱来的批判品格。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首先就要归功于马克思对旧理论的批判和否定,他批判和否定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自己的学说。马克思一生主要进行的就是理论批判,当然他也同样关注“武器的批判”,无论哪里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他都给予满腔热情的支持。马克思早在其世界观形成时期就区分了“武器的批判”和“批判的武器”,即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他清楚地意识到,“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在马克思看来,理论批判的本性根源于实践批判本性,而实践批判本性根源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会停留在任何一个支点上。其批判理论给我们的重大启示是:对现存的一切理论都不能无批判地接受,要用怀疑、审视的眼光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现存理论被超越的条件和途径,批判地超越和创新才是理论发展之路。

敢于冒险意识是理论创新意识构成要素之二。理论创新意味着批判旧理论,创立新理论,也就意味着破除陈规,****权威,这就要求主体必须具备敢于冒险的意识;理论创新主体必须具有敢于冒险的意识还在于理论创新本身只是一种可能,在理论创新作为成果出现之前,即当理论创新作为过程而存在时,它所揭示的更多地是未来现实世界的一般规律,而不是把握未来现实世界中的具体,即便是掌握了未来现实世界中的特殊或个别,但那也是一种思维具体,而思维具体本质上还是一般,它远没有未来现实世界具体、丰富、多样,因此,理论创新活动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人们有可能实现理论创新,也有可能相反,这就要求主体必须具有敢于冒险的意识。

自主为我意识是理论创新意识构成要素之三。自主意识既是主体活动追求的目标,同时又是主体进行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其目标的必要条件。主体之所以能发挥其能动的创造性,就在于他具有自主意识和能力。任何主体只有切实地感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人时,才能产生活动的热情,才能进发出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是为我的,主体是根据自己的主观需要和价值目标去创造,去创新理论。在理论创新活动之初,主体的需要、价值目标等个人的自我投射十分丰富,这是创新活动得以发生的不可缺少的主体素质,应当说离开了主体的个性张扬以及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活动的展开和实现将成为不可能。这是因为,创造性寓于个性之中。创新的根本条件是个性的发展,创新的源头是人的个性化。

社会责任意识是理论创新意识构成要素之四。随着创新活动的展开,主体的理论创新日益超出仅仅为了个体需要满足的范围,而具有了满足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特点。在理论创新之初,主体可能最初是从自身“小我”的需要出发去创新理论,但是最终以满足社会“大我”的需要而告终;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的的理论创新活动可能是由单独的个体来具体实施的,但个体的活动离不开他人的活动以及他人的劳动成果,他的活动只能是全社会活动的一部分;不仅如此,创新成果虽然是创新主体活动的结果,是其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深深打上了主体的印记,但是,创新成果所取得的意义、所拥有的价值绝不仅仅限于创新主体个人,而应归于全社会。因此,无论创新多么富有个性色彩,它同时又必然具有鲜明的社会性。这就要求创新主体必须具有社会责任意识,明确创新的目的和动机最终是为了社会的发展。

创新意识是理论创新的前提,只有具备这个前提,才有可能去进行理论创新。然而,理论创新的实现不单只需要创新的观念和意识,同时还需要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的外延构成主要包括:

1.善于发现和解决可能导致理论创新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理论创新的重要环节,是理论展现其生命力的关键。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即“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的声音”,是“时代的口号”。准确地把握和解决这些时代的问题,是理论不断发展并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决定因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就是从问题发现开始的。包括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在内的近代哲学家们由于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分离开来而在哲学理论上导致了各种片面性和局限性,因而无法指导19世纪中叶的无产阶级实践,而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为了提高无产阶级实践的自觉性,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就是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中实现的。

2.善于抓住理论创新机遇的能力。机遇通常使主体能得到意外的新收获。然而机遇的获得既不是凭空想象,也不是偶然得之的,它必须立足于必然,以围绕创新问题所做的信息搜集为基础。创新问题的确定为理论创新起到了定向的作用,它决定了理论创新的方向与课题,使主体的信息搜集有了明确的目的。经过对创新问题的艰苦而细致的孕育,把主体要解决新问题所需要的信息加以充分地搜集与储存,向问题目标逼近,并通过各种渠道,使显意识转化为潜意识,为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做好充分准备。一旦出现了理想的机遇,有某个事件作“导火索”,使人脑中储存的已达饱和状态的信息突发出新的闪光点,从而使潜意识瞬间转化为显意识,长时间在认识上困惑不解的问题,会闪电般得出结论。

3.交互主体的能力。“交互主体”一词最先出现在胡塞尔的《笛卡尔的沉思》中,在胡塞尔那里,“交互主体”主要还是一个认识论范畴。在他看来,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特殊的认识主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主体性,每个人的“生活世界”都显示着自己的主体性,为了避免认识中的主观性,人们就要相互承认主体,同时还要彼此相互交流,转换视角,这样人们就能扩展自己的主体性,并可以把世界理解为“共同的世界”,理解为一个“交互主体的世界”。

创新意识的作用和意义篇8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它的核心是重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强调以人为中心,视人为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教学中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只对学生的知识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由于数学本身的建构性质,因而建构主义对数学教育,尤其是数学创新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而任何一次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在教师,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冲击下,教师的角色该如何定位呢?

1 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1.1 教师自身科学观和教学观的转变

人类任何活动都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指导,数学教育活动也是这样。教师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对于他们的教学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正如塞姆(R.Thom,1971)所说的“事实上,无论人们的意愿如何,一切数学教学法根本上都是出自某一数学哲学,即使是很不规范的教学法也是如此。”因而教师观念的更新是必要的。当今的数学观已从传统的静态的、绝对主义的观点向动态的易谬(经验主义和拟经验主义)的数学观念转化。因此数学教学中不应该把数学看成是简单符号的汇集,仅注重于具体的结构和公式,而应该注重对知识发生过程的深入分析。由于数学的建构性质,我们就应承认数学的猜测性,在数学中除了严格的逻辑证明以外,应教会学生猜测的方法。同时,应由行为主义指导的接受———授予学习理论转移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即认为数学学习并非学生对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的主动地建构过程。事实上,许多教师深受行为主义观点影响,“题海战术”就是以此为渊源的,使学生不断地强化训练,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起联系,而不是强调理解、认知和创造性。这样的教学活动抹杀学生之间所必然存在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建构主义的数学观具有重要的教学含义,由于数学对象并非现实世界中的真实存在,如果学习者不能首先在头脑中实际地去“建构”出相应的对象,即使借助于语言“外化”的对象重新转化为思维的内在成分,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数学知识。

1.2 教师作用的重新认识

1.2.1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激励者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包括学习的社会性动机和认知性动机(好奇心、求知欲、兴趣等)。教师应当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不只是一堆无用的符号和公式。“兴趣是创造的源泉”,如果没有兴趣,是不可能会有创造的。教师首先要利用数学的应用的广泛性、趣味性、优美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产生创造的热情。

1.2.2 教师应当很好地发挥教学组织者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活动,教师较多的考虑“教”的技巧而较少探索“学”的规律,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形成了惰性和依赖性。因而教师必须对数学知识的建构进行设计和组织,将书本上的内容转化成具有探索性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主动参与,完成知识的建构活动。

1.2.3 教师应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

由于教学活动是在学校进行的一种社会化活动,学生通常不能清楚地意识到所建立的知识和已有经验的局限性,更不能自觉地去设计学习目标,并自发地形成更为合理的思维方法和建构起系统的理论知识。所以教师应在教学中很好地发挥“启发者”、“置疑者”、和“示范者”的作用。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不应是从天而降的“救世主”,而应作为一个有益的启发者,调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适时地点拨,循循诱导,使其摆脱困境,启动创造机制。而当学生取得独立进展时,教师应当给予及时的反馈,明确其进一步的前进方向。

2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创新意识

2.1 创设情境,启发创新思维

建构主义提倡情境性学习,主张学习应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目标。而数学知识产生于社会实践,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首先通过创设情境架设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桥梁,改变学生认为数学无用论的观点;其次通过低抽象度的数学情境,帮助学生获取必要的直观经验和预备知识,按照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计教学情境,激起认知冲突,使学生主动地参与知识的探索,启迪创造思维。

2.2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发挥思维的创造性

教育家罗杰斯曾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在公平的环境中,学生务须设防,没有限制,才会有求异探索的勇气和创新改革的意识。由于建构活动的自主性,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就成为教师的重要责任。在其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享受合理的自由思维的空间,充分发表和交流自己的见解。由于任何认识活动都是主体主动地建构活动,因此即使是同一数学内容学习,不同的个体完全可能由于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而有不同的思维过程。所以在充分肯定教学活动规范性的同时,我们不应过分追求统一性,例如:计算结果必须要用小数和分数表示,解题必须有哪些步骤。相反要注意提倡思想的开放性与创造性,“数学的本质是自由的”,应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考虑问题,寻找创新的闪光点。

2.3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发展思维的创造性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不只体现在课堂积极地回答问题,而应该表现为内在的思维上的主动。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多提问题,使思维始终处于问题提出———问题求解———问题解决的状态中。而现在的学生大多只会学,很少问,提不出问题是不可能有创新的,所以首先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特别要注意防止学生用一种习惯了的固定的思维模式去考虑问题,尤其是不要轻易将方法和结论“施舍”给学生,而应当鼓励学生去猜测、去探索。

3 再现“脚手架”,提高创新能力

3.1 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数学是人类建构活动的产物,由于它的形式特性,数学思想方法相比具体的数学知识更有意义。只有认识到隐藏在具体数学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才能深刻的理解和牢固地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就新的创造性工作而言,具体的数学知识只是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仅是生活“建筑物”中的“脚手架”,关键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大小,这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对有效的思维模式的自觉地运用和创造。另外,从教学的角度分析,大多数学生将来并不从事专门的数学研究,也未必用得上任何稍微高深一点的数学知识,而数学思想方法则有着十分广泛的普遍意义。它不仅可以用于数学研究,而且可以用于人类社会生活与文化研究的各个领域。由于数学思想方法不依赖于任何物质形式,单纯凭借“思维的想象和创造”就可以构造出各种可能的量化模式,从而为人类的创造性地发挥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因而,我们应把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学会数学地观察世界、解决问题看成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

3.2 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这实际上可以看成是建构主义的一个必要结论,因为任何认识到最终都必须通过主体相对独立的建构活动才能完成,因而对主体的相对独立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支架式教学主张学生的主体参与,最终将指导监控学习任务由教师向学生转移。要培养学生成为“会数学地思考”的人,独立完成建构活动,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都离不开认知活动中的自我意识,离不开元认知水平的提高。元认知简单地说就是关于认知的认知,是以人的认知活动的各方面为意识对象,并对人的认知活动进行监控、调节和评价,其实质就是人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

数学学科的自我监控能力的往往是在对所学知识的系统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它的重点在于对思维活动的检查和调节:反思自己是怎样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利用了哪些基本的思想方法、技能、技校;走过了些弯路;由那些容易发生(或已经发生过的)错误,原因何在;该汲取经验教训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给学生反思技能的指导和训练,使学生自觉地进行反思,提高元认知能力。

4 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创新个性品质

建构主义非常重视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形式,更重要的是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它关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群体间的人际关系和交往活动,追求建立一种相互接纳、互相理解的友好的人际关系。这不仅有利于个体获得集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提高自我教育水平,实现个体与社会的沟通,同时也极大地激发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师和学生都获得自我的充分发展。数学发展史告诉我们,数学交流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产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概率最初就是在费马和帕斯卡的书信交流中产生的。数学具有典型的思辨性,在学习中,通过同学间的交流,学生不仅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的观念进行表述和辩论(反省),而且也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适当的评价。没有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就不能得到周围环境的支持,不能与人友好的相处,也就没有创新的基础,因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我们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

建构主义学习观至20世纪80年代至今是最热门的话题,它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以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的主动地建构及完善自身认知结构的过程。当今的建构主义者提出了许多富有创建的教学思想,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探索性、建构性;对学习做了高级学习和低级学习的区分,批判教学将低级学习的教学策略不合理的推进到高级学习中;提出改变教学脱离实际情况的情境性教学;重视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主张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具有深远的影响,建构主义虽然没有给你数学教育开一张“新处方”,但犹如一缕春风打开了人们对数学教学的新思路,为我们从根本上改善数学教育,特别是创新教育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它目前正是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如何结合我国的教学特点,创意我们自己的教学理论,促进数学教育的发展,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研究课题。特别是,如何利用建构主义指导数学教学实践,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创新意识的作用和意义篇9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它的核心是重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强调以人为中心,视人为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教学中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只对学生的知识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由于数学本身的建构性质,因而建构主义对数学教育,尤其是数学创新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而任何一次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在教师,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冲击下,教师的角色该如何定位呢?

1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1.1教师自身科学观和教学观的转变

人类任何活动都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指导,数学教育活动也是这样。教师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对于他们的教学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正如塞姆(R.Thom,1971)所说的“事实上,无论人们的意愿如何,一切数学教学法根本上都是出自某一数学哲学,即使是很不规范的教学法也是如此。”因而教师观念的更新是必要的。当今的数学观已从传统的静态的、绝对主义的观点向动态的易谬(经验主义和拟经验主义)的数学观念转化。因此数学教学中不应该把数学看成是简单符号的汇集,仅注重于具体的结构和公式,而应该注重对知识发生过程的深入分析。由于数学的建构性质,我们就应承认数学的猜测性,在数学中除了严格的逻辑证明以外,应教会学生猜测的方法。同时,应由行为主义指导的接受———授予学习理论转移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即认为数学学习并非学生对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的主动地建构过程。事实上,许多教师深受行为主义观点影响,“题海战术”就是以此为渊源的,使学生不断地强化训练,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起联系,而不是强调理解、认知和创造性。这样的教学活动抹杀学生之间所必然存在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建构主义的数学观具有重要的教学含义,由于数学对象并非现实世界中的真实存在,如果学习者不能首先在头脑中实际地去“建构”出相应的对象,即使借助于语言“外化”的对象重新转化为思维的内在成分,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数学知识。

1.2教师作用的重新认识

1.2.1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激励者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包括学习的社会性动机和认知性动机(好奇心、求知欲、兴趣等)。教师应当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不只是一堆无用的符号和公式。“兴趣是创造的源泉”,如果没有兴趣,是不可能会有创造的。教师首先要利用数学的应用的广泛性、趣味性、优美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产生创造的热情。

1.2.2教师应当很好地发挥教学组织者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活动,教师较多的考虑“教”的技巧而较少探索“学”的规律,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形成了惰性和依赖性。因而教师必须对数学知识的建构进行设计和组织,将书本上的内容转化成具有探索性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主动参与,完成知识的建构活动。

1.2.3教师应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

由于教学活动是在学校进行的一种社会化活动,学生通常不能清楚地意识到所建立的知识和已有经验的局限性,更不能自觉地去设计学习目标,并自发地形成更为合理的思维方法和建构起系统的理论知识。所以教师应在教学中很好地发挥“启发者”、“置疑者”、和“示范者”的作用。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不应是从天而降的“救世主”,而应作为一个有益的启发者,调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适时地点拨,循循诱导,使其摆脱困境,启动创造机制。而当学生取得独立进展时,教师应当给予及时的反馈,明确其进一步的前进方向。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创新意识

2.1创设情境,启发创新思维

建构主义提倡情境性学习,主张学习应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目标。而数学知识产生于社会实践,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首先通过创设情境架设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桥梁,改变学生认为数学无用论的观点;其次通过低抽象度的数学情境,帮助学生获取必要的直观经验和预备知识,按照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计教学情境,激起认知冲突,使学生主动地参与知识的探索,启迪创造思维。

2.2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发挥思维的创造性

教育家罗杰斯曾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在公平的环境中,学生务须设防,没有限制,才会有求异探索的勇气和创新改革的意识。由于建构活动的自主性,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就成为教师的重要责任。在其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享受合理的自由思维的空间,充分发表和交流自己的见解。由于任何认识活动都是主体主动地建构活动,因此即使是同一数学内容学习,不同的个体完全可能由于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而有不同的思维过程。所以在充分肯定教学活动规范性的同时,我们不应过分追求统一性,例如:计算结果必须要用小数和分数表示,解题必须有哪些步骤。相反要注意提倡思想的开放性与创造性,“数学的本质是自由的”,应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考虑问题,寻找创新的闪光点。

2.3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发展思维的创造性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不只体现在课堂积极地回答问题,而应该表现为内在的思维上的主动。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多提问题,使思维始终处于问题提出———问题求解———问题解决的状态中。而现在的学生大多只会学,很少问,提不出问题是不可能有创新的,所以首先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特别要注意防止学生用一种习惯了的固定的思维模式去考虑问题,尤其是不要轻易将方法和结论“施舍”给学生,而应当鼓励学生去猜测、去探索。

3再现“脚手架”,提高创新能力

3.1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数学是人类建构活动的产物,由于它的形式特性,数学思想方法相比具体的数学知识更有意义。只有认识到隐藏在具体数学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才能深刻的理解和牢固地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就新的创造性工作而言,具体的数学知识只是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仅是生活“建筑物”中的“脚手架”,关键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大小,这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对有效的思维模式的自觉地运用和创造。另外,从教学的角度分析,大多数学生将来并不从事专门的数学研究,也未必用得上任何稍微高深一点的数学知识,而数学思想方法则有着十分广泛的普遍意义。它不仅可以用于数学研究,而且可以用于人类社会生活与文化研究的各个领域。由于数学思想方法不依赖于任何物质形式,单纯凭借“思维的想象和创造”就可以构造出各种可能的量化模式,从而为人类的创造性地发挥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因而,我们应把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学会数学地观察世界、解决问题看成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

3.2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这实际上可以看成是建构主义的一个必要结论,因为任何认识到最终都必须通过主体相对独立的建构活动才能完成,因而对主体的相对独立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支架式教学主张学生的主体参与,最终将指导监控学习任务由教师向学生转移。要培养学生成为“会数学地思考”的人,独立完成建构活动,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都离不开认知活动中的自我意识,离不开元认知水平的提高。元认知简单地说就是关于认知的认知,是以人的认知活动的各方面为意识对象,并对人的认知活动进行监控、调节和评价,其实质就是人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

数学学科的自我监控能力的往往是在对所学知识的系统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它的重点在于对思维活动的检查和调节:反思自己是怎样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利用了哪些基本的思想方法、技能、技校;走过了些弯路;由那些容易发生(或已经发生过的)错误,原因何在;该汲取经验教训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给学生反思技能的指导和训练,使学生自觉地进行反思,提高元认知能力。

4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创新个性品质

建构主义非常重视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形式,更重要的是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它关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群体间的人际关系和交往活动,追求建立一种相互接纳、互相理解的友好的人际关系。这不仅有利于个体获得集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提高自我教育水平,实现个体与社会的沟通,同时也极大地激发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师和学生都获得自我的充分发展。数学发展史告诉我们,数学交流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产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概率最初就是在费马和帕斯卡的书信交流中产生的。数学具有典型的思辨性,在学习中,通过同学间的交流,学生不仅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的观念进行表述和辩论(反省),而且也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适当的评价。没有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就不能得到周围环境的支持,不能与人友好的相处,也就没有创新的基础,因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我们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

建构主义学习观至20世纪80年代至今是最热门的话题,它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以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的主动地建构及完善自身认知结构的过程。当今的建构主义者提出了许多富有创建的教学思想,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探索性、建构性;对学习做了高级学习和低级学习的区分,批判教学将低级学习的教学策略不合理的推进到高级学习中;提出改变教学脱离实际情况的情境性教学;重视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主张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具有深远的影响,建构主义虽然没有给你数学教育开一张“新处方”,但犹如一缕春风打开了人们对数学教学的新思路,为我们从根本上改善数学教育,特别是创新教育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它目前正是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如何结合我国的教学特点,创意我们自己的教学理论,促进数学教育的发展,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研究课题。特别是,如何利用建构主义指导数学教学实践,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创新意识的作用和意义篇10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5)02-0042-04

“话语即权力”是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提出的著名观点,他认为:“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话语而获得的,任何脱离话语的事物都不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话语关系。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社会团体所认识的过程。” 〔1 〕 (P139 )新形势下,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尤其是大众话语权的建构,有效应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边缘化的风险挑战,是当前党和政府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者要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回应“挑战”,而不是“被动回应”,通过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建构,进而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大众话语的说服力和影响力,是我们党在长期的意识形态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之一。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大众化要紧贴民众生活

在当代中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旗帜,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在传播过程中时刻体现着贴近民众、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大众化,必须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大众话语表达方式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必须做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引导民众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统一起来,形成共同理想信念和共同话语体系。

首先,创新贴近民众切身利益的诉求方式。利益是人们行动的重要动力,人民的奋斗都与自己的利益有关。意识形态发展与利益调整相关联、相协同,它始终是在为特定的利益群体服务,这是其发挥作用的基本特点,也是其根本性特质所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为人民服务的,它始终在为人民的利益作着有力的辩护,没有了物质利益的意识形态将会因为失去基础支撑而坍塌破灭,丧失其生命力和话语权。“通过把意识形态的价值追求转化为可操作性的政策,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利益需求,进而使群众认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2 〕 (P99 )为人民谋福祉,这是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最根本的价值诉求。我们党不仅要在理论上而且要在实践上切实巩固主导价值诉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坚持并在实践中为之努力奋斗,是我们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经验之一。巩固了这一价值诉求,理论主张、理想信念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真心实意地拥护,民众才能理解、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大众化进程中贴近民众生活,最重要的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利益诉求,从群众普遍关心的利益问题出发,准确提炼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中蕴含的人民性价值导向,以此作为不断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的现实基础,为推进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大众化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在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被苦难深重的广大中国民众所接受和认同的最重要原因就在于,它能解决的现实问题,使人民群众获得切实利益。同理,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要为民众所喜爱和接受,就要正视社会现实问题并努力解决之,使得大众话语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和“科学性”。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反映民众利益诉求,解决民众的生活困难,符合民众的思想实际,广大民众才能发自内心地认同和接受,才能内化为民众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创新贴近民众的文本表达方式。恰当的话语表达方式将有助于推动民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当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能获得“话语霸权”,除了西方国家拥有强势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之外,还在于宣传话语的“普遍性”、“中立性”和“隐蔽性”。相较而言,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有着强烈的目的性、针对性和阶级性。在思想单一化的社会里,口号式、标语式、动员式的话语的确能凝聚人心,鼓励民众认同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然而,在思想多元的社会中,民众的思考能力增强,自增大,选择机会增多,以往的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已明显不符合民众的认知需求。长期的假、大、空的话语形式和宣传方式无形地隔离了民众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心理距离,大大削弱了民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和信仰。意识形态建设决不能脱离广大民众的意向而一味地强调高层次,而是要紧紧贴近民众的日常生活,要将学术语言转化为生活语言,把繁琐的、深奥的专业术语转化为言简意赅的生活语言,创制贴近民众生活的亲近性文本。曾说,“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词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生活实际的”。他的“三大法宝”、“糖衣炮弹”、“纸老虎”、“三座大山”、“放下包袱”等话语,邓小平的“摸着石头过河”、“发展才是硬道理”、“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等都是既来源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但又高于日常生活的话语形式。这种亲近性的话语表达形式,是契合大众生活的话语方式。

同时,要考虑到不同群体接受方式的差异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产生了新的社会阶层和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在利益诉求、价值观念、政治态度、知识水平上存在差异。因此,话语表达方式、关注话题应区别对待,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例如,社会精英群体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经济水平,他们十分关注国家的大政方针和世界形势,因而可以使用较为专业的语言来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且经济实力较弱,他们更多关注的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如买房、看病、上学等问题,因而可以使用日常话语来宣传马克思主义。

最后,创新贴近民众的传播方式。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离不开传播媒介的作用。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民众获取信息和资讯的渠道日新月异。传统的报刊书籍、广播电视、宣传板报等传播媒介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不可替代,新兴的互联网、手机、微博微信等信息交流平台也极大地推动了信息的传递和沟通。传播媒介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有着天然的联系,必须充分发挥各种传播媒介在传播扩散主流意识形态方面的积极功效,使其在叙事内容上紧紧抓住民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在表现形式上采取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传统传媒与现代传媒的合力作用。一方面,以党报党刊、广播电视等传统传媒工具为主,积极主动地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巩固主阵地;另一方面,以改革创新精神合理运用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兴媒体拉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普通大众的心理距离。在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下,我们要科学运用微博微信、网络论坛等多种新媒体方式,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同时创新传播方式方法,贴近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及时解答人们在现实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活泼的事例灌输传播马克思主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网络思想文化阵地,武装青少年头脑。充分发挥传统传媒与现代传媒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方面的合力,使民众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不断认同和接受主流意识形态,这是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必由之路。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大众化要突出时代特征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论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 〔3 〕。反思意识形态工作,党和国家更加清楚地意识到,主流意识形态教条化和表达方式僵化非但不能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反而疏远了民众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距离,以至于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质疑与日俱增。因此,要以契合时代特征的要求来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在此基础上总结新鲜经验。

首先,要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反映时代特征的理论体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4 〕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具有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使其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巨大吸引力和影响力,这种科学性和先进性体现在对现时代的客观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马克思主义在与新的时代、新的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必然得到继承、创新和发展,形成新的契合时代需求的马克思主义,正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能够长久地繁荣与发展就在于契合了当今和平与发展这个大的时代主题。我们在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曾走过一段弯路,一度使得马克思主义失去了原有的生命力。如脱离现时代的物质生活,无限度地夸大意识形态的功能和地位,造成经济、政治的大破坏和思想文化的大混乱,使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严重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其他学科的创新不同,它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坚守中创新,不是单纯地对以往理论的彻底否定或肯定,而是回到马克思,又超越马克思,使马克思主义深深扎根于现时代之中,解决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课题。缺乏时代性的马克思主义必然被时代所抛弃,也必然遭到民众的抛弃;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才具有生命力,必然获得越来越多民众的认同。偏离时代要求的理论创新,必将导致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过于片面化,这是在长期的意识形态实际工作中总结出的深刻教训。

其次,要凝练具有时代特色的大众话语体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为了适应这一时代主题,创新了很多理论话语、政治话语,不断丰富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核心话语,使广大民众逐渐摆脱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感、偏见。以往走过的弯路警示我们必须重新思考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形式和宣传方式,要凝练出切合时展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大众话语的核心概念,以此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的灵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富有时代气息的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核心概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正能量”、“核心价值体系”、“生态文明”、“核心价值体观”、“五位一体”、“中国梦”、“新常态”、“四个全面”等概念,生动地向人民群众诠释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深化了广大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创新和发展具有时代气息的大众话语,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同时也增强了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当然,这些核心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的,它必将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检验、阐发和凝练。

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大众化需要人才队伍的支撑

新形势下,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大众化需要一批具有崇高信仰、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善于通过实践身体力行马克思主义的高素质的理论工作者。一支高素质的理论工作者队伍是推进意识形态话语权大众化的智力支撑,他们是不可替代的中坚力量。培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高素质的理论工作者,尤其是青年理论工作者,也关涉到党和国家宏伟目标的实现。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不是指普通的人,而是指认识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为之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 〔5 〕 (P190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信仰者,必须有这样的状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深信不疑,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保持必胜的信念,有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而努力奋斗的坚决行动;既不会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信仰,也不会因为前进中的挫折而对信仰有所动摇。做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未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树立必胜的信心。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坚定的信仰的感召力也是无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通过树立坚定的信仰,才能激发理论研究的兴趣和热情,才能自觉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将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同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有机统一起来,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体现在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情感上,体现在理论研究成果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作用上,以及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贡献之中。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信仰,要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武装大众,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其次,马克主义理论工作者要学会运用群众语言传播马克思主义。精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推进马克思主义走向民众,被民众接受、认同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大都处于“遮蔽”状态而隐藏于浩如烟海的经典著作之中,要想使这些基本原理“澄明”就必然涉及到一个“回到”和“重读”马克思的过程。这就需要理论工作者加强对经典著作的研读,才能自如地、准确地用通俗语言来诠释学术理论,才能创造和形成被普通群众接受的通俗语言,进而使经典走进大众生活,形成大众话语。马克主义理论工作者在建构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时,从内容、形式和语言上都要充分考虑到受众群体的需求,用富有生活气息和民族气息的语言和文字传播马克思主义,使其走进平常百姓的生活。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史上不乏这样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们不是制造晦涩的专业术语来迷惑人,而是以通俗易懂的生活文字教化人,降低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门槛,让民众更加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还要具有“民族性”。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熟悉民族文化、民族历史,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中汲取营养,真正使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中。

最后,马克主义理论工作者要以实践为载体诠释马克思主义。适合大众需要的话语形式是由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派生出来的,恰当的话语形式有助于推动实践的发展,也更容易为民众所认同。列宁指出:“只有当概念成为在实践意义上的‘自为存在’的时候,人的概念才能最终地抓住、把握、通晓认识的这个客观真理。” 〔6 〕 (P181)话语形式不能脱离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内容,现实的实践决定话语形式。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是意识形态话语形式的核心内容,话语形式是对改革开放生动实践的表现,二者相辅相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学习和研究理论的目的,不能停留在兴趣、爱好的学术层面,应深入到关注现实生活、解决现实问题的层面,一定要走出书斋,走向实践,走进社会,离开实践层面,任何研究都将失去价值和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仅要体现在思想上,更重要的是在行动和实践上依据马克思主义要求去做,身体力行马克思主义。广大人民群众不会接受只有理想而缺乏现实性的理论,要求理论工作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解决民众的现实问题相结合,在实践中诠释科学理论的价值。通过实践,向广大民众诠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使民众在所见所闻之中感受马克思主义,认同和接受马克思主义,进而使马克思主义主义走进民众的内心。

今后几十年,是我国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应对国外敌对势力实行和平演变的关键时期。如何引导民众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形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大众话语,进而使广大人民群众接受、认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是当前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治河.福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2〕冯 刚.新形势下意识形态相关问题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3〕.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创新意识的作用和意义篇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当代大学在思想上指明了方向。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

1.1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解释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了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同时正确的认识了世界改造了世界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即理论基础)。法国思想家德里达认为,“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只有将来”[1]。 所以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经济的发展,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明确方向。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决定行动,有理想才能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要解决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的目标问题。因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共同理想和信念就等于没有精神支柱,就会失去凝聚力。所以邓小平指出,要有远大的理想,才能保持前进的勇气和方向。作为新一代的新青年就应该有远大的理想。

1.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价值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地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一方面:民族精神是奋发人们向上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的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新时期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尤其是大学生需要的是事实求是、大胆学习、借鉴人类的一切人文成果。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丰富自己敏捷的思维能力。另一反面:展现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大学生立身之本和立德之基。积极主动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课堂使学生从中自觉地遵守和旅行。

1.4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着大学生思想方向的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价值意识的本质体现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四方面讲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学生应该培养出自我创新意识和思想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体现自我创新。

2.1大学生创新思维受哪些因素影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中国兴旺发达的动力。没有创新思维,就没有创新的动力所以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有创新的新颖、创新的方向、创新的独特。主要因素是自信心不强、概括能力不足、思维不敏捷、外界事物接触不够、创新成果较少等问题所引起的。一个人存在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它有意识有创新,它不受个物体的影响。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除了对外界环境的干扰和心理素质的影响外等因素。因此我们需要你自我创新合理利用知识,改变创新思维提高思想意识,借助现代化信息网络,勇于创新形成一种崇尚的知识,勇于探索科研和创新气氛。

2.2怎样树立正确的创新思维观念

创新是我们事业发展的根本,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树立创新思维的观念需要我们去观察去研究新事物有独特的见解做出有吸引力的事情。理想是动力,只有通过培养创新意识、转变思维观念、提升创新能力才能深层面的构思和发展。要以一种新的科学观念及新的创新欲望,在生活中、学习中及管理上不断调整,注重实践更新的技术不喜新厌旧。

3.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思想上的方向

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方面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新一代的大学生就应该脚踏实地、志存高远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3.1社会主义荣辱观,升华思想,实事求是

社会主义荣辱观,脚踏实地办实事,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形成与时俱进、昂扬向上、勇于创新共同追求、努力奋斗。努力自觉地把自己融入进去积极主动的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培养有爱心有默默无闻的良好精神。用心去完成每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事。

3.2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促进大学生思想及心灵上提高

青年学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能否在中国经久不衰,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兴旺发达,直接取决于有没有一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知识分子队伍。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这一切都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活动带来了空前的影响。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2]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精神融入到校园课堂中让学生汲取精华,促使大学生思想及心灵的提高。

结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正是党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正本清源、创建和谐文化的重大战略举措和思想保证。在高校校园大力倡导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和“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国情和形势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对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念和信心,这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思想保证,明确自己人生方向,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做贡献,要时刻谨记社会主义荣辱观,做个爱国的好青年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前提。

创新意识的作用和意义篇12

中图分类号:B0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7)02-0020-05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6年国家社科重点课题"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研究"(06AKS002)阶段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张志丹(1974- ),男,河南信阳人,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意识形态;王兵(1974- ),男,江台人,钟山学院学生处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

内在紧张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力,也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重建的原动力。马克思主义内部有两大思想的紧张――科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阶级和阶级意识的对立,这还需另文专论。在中西方意识形态斗争中争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既与一个政权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有关,又与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实力、国际地位等诸因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因此,绝不可撇开其他因素,单就话语权谈话语权。于是,就有人滑向另一个极端:认为只要综合国力搞上去了,自然而然地就会拥有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实则大谬不然。在“西强东弱”以及社会主义处于资本主义强势压力的背景下,我们不能幻想拥有全球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当务之急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如何才能不被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所宣扬的“普适性”话语所湮没,拥有自己独特的“声音”。要做到这点,必须保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内部的必要张力(tension),与时俱进,把握处理好内核和、汲取和回应、中国特色和普适性三对矛盾关系,这是意识形态斗争中构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争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关键所在。

一、内核和

我们必须从概念上来理解、从话语上来分析意识形态的变化,关注问题探究的不同理论层面,从而深化和拓展对问题的认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塞利格(Seliger)认为,任何政治意识形态都包含两个层面:基本意识形态(fundamental ideology)和操作性意识形态(operative ideology)。基本意识形态是指对“现存制度评价的原则”和“运动和政党的最终目标”;而在政治学和政党政策评价中的那些更多地关注“实用的紧迫的紧急需要”的原则,则构成操作性意识形态。依上述范式,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重建,一定要坚守和继承马克思主义内核(基本的意识形态)毫不动摇,同时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与时俱进、不遗余力地坚持(操作性的意识形态)的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内核就是其基本精神、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不容动摇的。而其创新是在坚持内核的前提下,进行自主创新所产生的理论创见。

谈到创新,首先必须澄明的前提是“为什么”创新。这是评价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创新的前提,是防止陷入创新崇拜的一副“解毒剂”。“为什么创新”主要回答的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究竟出现什么矛盾、遭遇什么挑战、要解决什么问题。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1]732同样道理,意识形态创新的原因也是由于“社会的需要”、实践的需要。过去我们讲的“马克思主义的生长点”,实际上它就是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内部处于紧张状态的内在对立。内在的紧张状态是马克思主义也很重视的问题。马克思曾以罗马为例指出,有产和无产的对立,如果没有达到资本和劳动的对立,还不是真正的对立,因此,就没有矛盾解决的出路。真问题是可能有结果的,有结果的就是达到理论内部的紧张关系,而假问题则反之。因此,进行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创新,必须准确、敏锐地把握当代中国现实矛盾、实践需要,既不能一味地超前脱离现实也不能滞后于时代和现实。其次,即便是有了实践的需要,也不能轻率地闻“风”而动,而必须冷静思索“怎么创新”,即创新的路径选择问题。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重建,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与自然科学的创新有着重大的异质性,不能机械照搬自然科学创新模式进行意识形态创新。自然科学创新往往是库恩所说的“范式转换”,新陈代谢,破旧立新,呈现的特点是“另起炉灶”,“另辟蹊径”。而意识形态的革新则不然,它作为软国家机器以服务统治集团利益为旨归,尤其是当它对维护统治还有价值之时,其创新是内敛式的自我拓展和包容,呈现的特点是“返本开新”、“温故知新”,目的是强基固本。这就好比是连绵起伏的群峰,其脉象“一以贯之”。毫无疑问,这是维护阶级统治秩序、保持国家基本制度稳定的前提。

第二,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内核和基本意识形态的基础上,主要应该坚持的创新,操作性意识形态的创新。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有进行了意识形态的革命才算得上真正的革命。之所以作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一经产生就迅速地拥有话语权,是因为其所具有鲜明的特质:理论的彻底性及理论的实践性。要继承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立场和观点。现在关于世界观、方法论和立场的争论不大,而关于观点的争议很大。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继承马克思主义就是继承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这是继承马克思主义精神的“不二法门”。同时,发展和革新也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立场的基础上进行的,脱离就会走到邪路上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复强调:“老祖宗不能丢啊!”[2]

第三,保持内核和创新之间张力的同时,不能失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意识形态,必须高扬我们自己的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作为国家指导思想的意识形态创新必须坚持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一旦丧失核心价值观,就会踏上覆亡之途。在这方面,巨变是我们的“前车之鉴”。尤其是在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复杂背景下,处于弱势地位国家的意识形态创新则更是充满着困难与风险。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打着“科学”的旗号,裹着“普适性”的外衣,时刻没有放松对我们进行“没有硝烟的”意识形态战。因此,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重建,要万变不离核心价值观之“宗”。坚持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我们自己的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劳动优先、人民至上、共同富裕、事实平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既不妄自菲薄,又头脑清醒。

我国近三十年来的意识形态建设史雄辩地证明,不进行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创新,就会僵化,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内核的基本意识形态创新就会成功且充满活力。“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运用”式的创新,回应了时代的需要,敏锐把握了当代中国的现实脉动,是马克思主义创新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始终贯穿马克思主义的“脉象”,准确把握了当代中国的“真问题”,很好地解决了“为什么创新”和“怎样创新”的难题。

二、汲取和回应

作为弱势话语的中国意识形态的当代重建,遭遇的最大理论挑战有三:意识形态终结论;非意识形态化;后意识形态思潮。对上述三种意识形态思潮进行有力回应的前提是搞清问题的实质,研究这些思潮的理论背景。正如马克思所说:“在考察历史进程时……如果不顾生产这些思想的条件和它们的生产者而硬说该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是这些或那些思想的基础――个人和历史环境”[4]99,则自然是有问题的,基于此,借鉴有用的东西为我所用,尤其要注意的是切忌简单化,“一锅煮”、“一刀切”。对它们既要进行学术研究,又要进行应用性研究,厘清这两个层面十分必要。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学术研究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应用性研究的水平。但是幻想纯粹的学术研究是站不住脚的,“我们不能不提出并思考一个问题,现在一些人努力洗刷传统的意识形态话语而身份倾心‘学术话语’,背后是否徘徊着西方主导意识形态的幽灵”[5]。就是说,我们应该做的是,首先要搞清楚别人说的什么及为什么这样说,弄懂别人的理论指向。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所作的批判和结论则一定是非法的,应用研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西方意识形态思潮的回应必定软弱乏力,难以切中肯綮。

恩格斯最早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终结》中提出了意识形态的终结的问题。他认为,“哲学和宗教”是“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以德国古典哲学为代表的意识形态终将“终结”,而为“逻辑和辩证法”即“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1]257所取代。恩格斯坚持了把意识形态与国家权力联系起来进行动态考察的线索,即使到今天还是很有价值的。雷蒙•阿隆在1954年已经预测到西方发达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终结”。十年之后,丹尼尔•贝尔在《意识形态终结》一书中,认为“意识形态已经寿终正寝了”。1989年弗朗西斯•福山提出的“历史的终结”是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又一个版本。在此,要区分清楚几种意识形态终结论的不同理论指向:恩格斯的观点基本是正确的;贝尔的观点要做具体的分析:一方面,他看到了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和时代主题的转换,意识形态随之而变,这一点对我们是有启示意义的,另一方面,他又宣布意识形态终结,则是痴人说梦,堕入误区;福山的观点则印证了西方的文化霸权和自大张狂,个中原因是他们在经济上处于强势地位,“而这意味着他们的思想是一个时代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4]99。

要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非意识形态化”:一是根本否定意识形态存在合法性的“非意识形态化”,即“意识形态终结论”;一是弱化或淡化意识形态的“非意识形态化”。对于前者,我们态度鲜明,必须坚决批判与揭露、反对与抗拒。而对于后者,问题则要复杂得多,应该仔细加以区分,不能“一口封杀”。改革开放以来,在与国际对接的过程中,传统意识形态的地位及其话语方式被弱化。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包围中,缺乏有力的意识形态守护的国家,独立自主和本国特色就无从谈起。从现实看,当代中国思想界很容易走两个极端:要么抓住前一方面淡化意识形态,要么抓住后一方面强化意识形态,其集中表现就是关于“两个邓小平”的误读。如何把握当代意识形态弱化与强化的态势,避免在意识形态问题上的重大失误,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一大课题。如果抽象地谈论强化和弱化,我们无法对其是非得失加以评判,必须明确回答要弱化的是什么,要强化的是哪些方面。时刻清醒的是:一方面,不能把“淡化”等同于“一味的虚化”,不能把某些方面的淡化无条件扩展到所有领域和范围;另一方面,也不能把“强化”不分情况地推广到所有领域。这样必然会丧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话语,进而失去与西方平等对话的资格,面临被剥夺“球籍”的命运。

后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有几种类型:一是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二是哈贝马斯的认为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三是齐泽克以心理分析(精神分析)来分析意识形态。三位论者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从各自独特的视角出发,对意识形态作了迥异于马克思的解读和解释。客观地讲,他们的论述并非一无是处,毫无道理,因此,要充分发掘其思想资源为我所用;同时,必须明确,他们对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构的影响和冲击是负面的,此为问题之大端。

总之,当今意识形态的诸多思潮――意识形态终结论、非意识形态化、后意识形态思潮等,夹杂着正确的“元素”和错误的“因子”,因而对于当代意识形态建构的作用有着正反两面的复杂影响。在研究过程中,应该抛弃的一条研究路径是:把他们的观点和马克思的论断进行简单比照,以其所论与马克思同与不同来断言其是非得失,如果不同于马克思就是非法性阐述。在这样一个扬弃和超越的基础上,正确的路径选择是:应该加以仔细而具体地阐明的是判断之前的“分析”,厘清马克思“这样说”的历史语境及其合理性,他们“那样讲”的历史语境及其合理性,而后展开我们的批判之维,评价其是非得失。的确,这里仅仅是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问题,其答案尚需深入的研究和艰辛的探索。

三、普适性和中国特色

从根本上来说,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主要是在充分汲取世界先进民族(英法德)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创建的。马克思主义的本性是开放的,不是一个自闭的系统。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为内核的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重构不能闭门造车、固步自封,“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如果这样,社会主义就会远离人类文明的大道,与人类进步南辕北辙。但是,改革开放是为了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全盘西化”,回归人类文明的主流。因此,在充分吸收西方文明成果之时,牢牢坚持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的底线不能突破,更不能放弃。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应时代大趋势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构不得不走的路。在一定意义上,我们确实处于一个“被抛”(海德格尔语)的状态。众所周知,当今的世界潮流主要有市场化、全球化、民主化、信息网络化等,这些潮流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如若逆时代潮流而动,只能走向绝路。如果我们一味按照传统的分析范式、理论逻辑来应对今天的时代潮,势必捉襟见肘、难以为继。但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同时还应当坚守中国特色意识形态的底线,不能任人左右,随波逐流,无所作为。主要根据有三:

第一,没有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就没有意识形态的普适性。近一个世纪以来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史表明,重建意识形态的前提是各种文明共存、互补,没有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就没有意识形态的普适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包含着共性。正如所指出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应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6]当然在意识形态选择问题上各个国家和民族也有自己的自决权。西方“普适性”意识形态往往绑缚在其全球化和市场化过程中的产品(商品)上,这就更具有隐蔽性和匿名性,无疑增加了防范和拒斥的难度系数。这就要求我们在顺应西方“普适性”意识形态价值观时要揭穿其背后的意识形态“魔障”,时刻防范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和侵蚀。历史证明,理论认识的任何细小疏忽和偏差,在实践中往往会被放大,产生较大的偏差,甚至酿成大祸。

第二,当代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质,决定着意识形态的中国特色。在顺应西方普适性意识形态话语的同时,中国特色意识形态的底线绝对不容触动。如果拆除了中国特色意识形态的“底线”,势必就架空了重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美好理想。当代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自然我们的意识形态具有中国特色,但并不是说没有被西方意识形态同化的危险。因此,我们要坚持自己的意识形态,树立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崭新形象。化西方意识形态的“普适性”价值之“腐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神奇”,要把“普适性”的价值观融于自己的意识形态框架之中,广纳百川,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防止“左”和“右”的偏向,加快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第三,实践证明,中国特色意识形态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变化,并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不断丰富和完善。应该看到,中国特色意识形态重建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统一完整的学说,它的基本结构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每个组成部分又有许多基本原理。无产阶级政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时,随着时代形势和国家任务的变化,应当把不同方面分别提到首要地位。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教条,不是什么一成不变的学说,而是活的行动指南,所以它就不能不反映社会生活条件的异常剧烈的变化。”又说:“因为具体的社会政治形势改变了,迫切的直接行动的任务也有了极大的改变,因此,马克思主义这一活动学说的各个不同方面也就不能不分别提到首要地位。”[7]今天我们提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本质就是以人为本。这都是中国特色意识形态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创新、丰富和完善的伟大成果,既富于时代内涵和普适性价值,又彰显了中国特色。历史和现实都表明,置身于经济全球化潮流的中国特色意识形态是世界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在政治文明普适性与特殊性的互动中发展。当代中国特色意识形态的建构,既要借鉴、吸纳和整合全球政治文明的积极成果,又要充分提升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新鲜经验,走自己独特而富有创新的政治文明之路,对人类政治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总之,我们要透过意识形态的“普适性”来领悟意识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性。无论是普适性还是中国特色,其目标都是指向当代中国的利益以及广大人民的长远的根本利益,这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重建始终不变的评判准绳和价值皈依。

必须指出,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重构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普适性和中国特色的融合,两种偏向都是不合时宜的:一是奢谈反对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而忽视本民族意识形态的重构,以冷战的思维来看待当代东西方意识形态斗争;另一种认为本民族意识形态重构的惟一选择就是投西方所好,无批判接受、“移植”或“嫁接”西方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并在此基地上与西方“接轨”、“对话”。毋庸讳言,这两种偏向一条是“死路”,一条是“邪路”(邓小平语)。两种偏向的症结在于,没有看到内在紧张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重构的原动力,没有领会和把握意识形态理论内在紧张的辩证法。归结到一点:重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关键在于,既不能陷入“泛意识形态化”的僵化内容,也不能流于“非意识形态化的”空洞形式,而要顺应时代和历史潮流,与时俱进,把握意识形态建构的强化和弱化的辩证法,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构的“正路”,从而拥有马克思主义话语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369.

[3].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人民日报,2006-10-11(1).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9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