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研究论文

时间:2022-05-07 05:20:37 关键词: 职业 教育 职业教育论文

摘要:职业教育运行机制的现代化就是要放弃传统的终结性、封闭式的运行机制,实行终身化、开放化的灵活运行机制。传统的职业教育社会化程度不高,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以教育部门为主制定,容易造成供需双方的脱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职业教育必须走开放式的道路,主动与企业和社会“联姻”。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

摘要:在对中国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探讨,并结合黔西南州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实际,针对黔西南州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探索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模式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职业教育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建设”的认识高度,把职业教育纳入政府经济工作日程,打造与区域经济联动的开放性。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战略

中国先后实行了三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建国之初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20世纪70年代末的区域重点发展战略;20世纪90年代以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三)中国的区域职业教育发展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均衡发展阶段:建国初期,职业技术学校不仅数量少,为了配合区域均衡的经济发展政策,当时在中西部地区大力开设中等技术学校。

非均衡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由于财政的分权管理,地方对职业教育的投资有了自主权,各地职业教育发展的差距开始出现并逐渐拉大。

和协调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地区间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开始受到重视。

(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模式

1.中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

发达地区发挥职业教育体系较为完备的优势,提高职业教育的层次和质量;发展中地区职业教育采用“以特色求发展”力求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构建适应农村贫困地区人才培养需要的职教模式。

2.职业教育发展的三种具体模式

技术导向型模式、技术开发型模式和技术扶贫型模式。技术导向型模式适应于经济发达地区;技术开发型模式和技术扶贫型模式适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指职业教育要以培养具有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产品的实施型技术人才和技能操作人才。

3.确立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

职业教育体系。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应考虑建立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而应根据地方经济实力和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职教体系。

职业教育层次。经济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所占比重较大,而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应重视初等和中等职教的发展。

职业教育类别。发达地区由于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三个产业的结构趋于现代化,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因此职业教育的类别、专业设置上应以第二、三产业为主。而在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应更多地为农业服务,主要面向第一、二次产业培养所需人才。

政府主导与市场化。政府主导和统筹硬件建设,在办学上引入市场机制,职业教育机构主动寻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与之形成良性互动。

二、黔西南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围绕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坚持扶贫与促强相结合;加速推进兴(义)安(龙)兴(仁)“一小时”经济圈建设;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契机,加快以电、煤为重点的能源工业发展;充分利用南昆铁路的扶贫效应,加速推进南昆产业带建设,巩固壮大“电、烟、酒”三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矿产(煤、金)、建筑建材、重化工、非公有制经济、医药工业、旅游业、草地畜牧业”等新的增长点。

2.充分利用两条通道。利用集资源、电力、通道为一体的组合优势;利用南宁至昆明铁路、“两江一河”航运、兴义机场、关(岭)兴(义)高等级公路,形成一批龙头企业和特色经济。

3.切实加强四项建设。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通道经济建设;农业生态建设;小城镇建设。

4.加快开发四大资源。以水能为主的能源资源;以煤、金为主的矿产资源;以中草药林为主的生态资源;建设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中药品牌企业。

5.努力实现两个提高。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坚持把教育放到首位,下大力解决好第一生产力问题;增加人民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三、黔西南州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一)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

1.学校办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

职业学校加强了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巩固和扩大了原有的就业市场。职业教育学校2007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0%。

2.重视对失业人员及离地农民的转移培训

针对农民及下岗工人文化基础差、职业技能低的情况,分批分年龄地进行组织,灵活地开展各类各层次的实用性的技能培训,从而让很多人重新找到的工作岗位。

3.职业学校建设取得了较大突破

职业教育学校建设的投资力度有所增强,六所中等职业学校合并组建成立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4.师资队伍建设有所加强

政府十分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通过自身的培养、人才的引进,有的学校已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大学本科、研究生学历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趋于合理。

(二)制约黔西南州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有差距,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

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上高校扩招引发的普高热,社会上重视普通教育、学历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情况较为普遍。

2.管理体制不顺,资源配置不尽合理

缺乏有效的统筹管理。职业教育的行业分属不同的部门等多头领导。部门掌握有大量的资源,处于闲置状态。

3.经费投入渠道不畅,办学条件相对滞后

长期以来,地方财政对教育的有限投入主要是在义务教育,用于职业教育的微乎其微,经费短缺已经严重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4.就业准入制度贯彻不够理想

企业对员工的劳动技能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准入制度在实施执行中还存在差距,这直接影响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

四、对黔西南州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如何协调发展的思考

(一)从州情出发,确立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全州农业人口基数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任务十分繁重。黔西南州农业突出问题是“四低”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低;劳动生产率低;抗灾能力低;农业科技水平低,特别是科技的载体——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偏低。

2.城镇职工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大。经调查,造成这些人员失业的主要原因是在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原有的知识技能不能适应新岗位的要求。

3.黔西南州工业规模小,发展相对滞后。总体来说,工业呈现出规模不大、技术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的特点。

4.州内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据黔西南州区域经济的特点,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兴义、安龙和兴仁“一小时”经济圈,应该发挥职业教育体系较为完备的优势,提高职业教育的层次,走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二)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与培训同步发展

黔西南州目前有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一家,其他职业技能培训机构10家。

1.与经济联动发展,构建职业技能培训平台。三类人才为区域内紧缺人才:一是面向煤化工和精细化工高级技能人才;二是面向金矿的高级金属冶炼技术人才;三是面向现代农业园区的高级农技人才。

2.以行业为依托,整合资源,增强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积极促进校企合作;加大投入,提高硬件水平;引进人才,优化师资队伍。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发挥品牌优势。

(三)着眼长远,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开放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是:以高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教育与培训相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构建互相衔接、相互贯通,多层次、多元化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将职业教育体系纳入终身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应该使所有人在一生工作的各个时期都能与继续教育有效衔接,实现工作与学习的相互交替、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相互贯通,改变成才道路单一化现象。

2.实行办学形式的多样化。职业教育要尽可能满足所有人千差万别的学习需要。不仅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能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各种不同需要。

3.建立投入保障机制。政府应该对已经选择的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应有的条件,保障其正常的运行。使之形成“政府统筹、社会参与、学校承办的办学体制”;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办学效益;加大职业教育管理改革的力度,增强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能力。

(四)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措施

1.加强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

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及《黔西南州人民政府政府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认真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要通过多种途径,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舆论氛围,促使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

2.成立职业教育发展委员会,统筹协调

成立由党委、政府分管领导挂帅,由人事、教育、劳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职业教育专门委员会,进行统筹、协调、研究,分析人才需求,确定和实施近期和远期的职教发展规则,总体安排设点布局,使各部门信息通畅,配合密切,并组织督导评估。从而真正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形成综合优势和整体合力。

3.加强人才需求的调研,使职业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准确把握我现有的各类人才的人数,正确预测我未来五年、十年、二十年所需各类人才的人数,根据两者的差额,制定周密的职业教育未来几年的总体规划和分年度实施方案。

4.加强执法力度,增加经费投入,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职能部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职业教育加强监督、管理,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例如反映最多的经费问题。认真落实《黔西南州人民政府政府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

再如就业准入制度问题。“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用人单位应当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征书的人员中录用。国家未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鼓励用人单位优先从经过相应职业培训的人员中录用。”这一规定也未得到认真贯彻。

5.文化教育、技术培训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职业教育中,要克服重技能轻文化素质或重文化轻技能的倾向,鼓励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要坚持技能培训与学历培训并重,学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职业教育的行政管理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英国职业教育行政管理

论文摘要:英国职业教育的行政管理经历了一个从冲突到协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其教育与就业统筹管理和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实行分层管理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尽管英国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但其职业教育在工业化国家中,却起步较晚,发展缓慢。20世纪80年代以后,英国政府意识到劳动者素质不高是英国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调整和完善职业教育的行政管理,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就是这一系列措施中的重要一环。

一、英国现行行政管理机构及职能

英国的教育行政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与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共同组成的。学校主要由地方教育局管理,中央不直接设立和管理学校。学校校长权力很大,有决定课程的权力。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只通过财政援助、视导工作和其他协助方式进行指导和监督。英国的教育行政体现了中央权力和地方权力的结合和合作,这是它的一个特色。

(一)中央管理机构及职能

英国现行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是教育与技能部。1899年以来,英国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称为教育署,1944年改称为教育部,从1964年起更名为教育与科学部;1995年教育部与就业部合并,改名为教育与就业部,2001年6月,英国大选之后,工党政府即把教育与就业部更名为教育与技能部。由于英国的英格兰以外的三个地区(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存在着某种分权状态,因此,英国现行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只有下列两项职权:对苏格兰的各级各类教育进行指导和监督;指导大不列颠的大学、学术研究和文化艺术工作。北爱尔兰是完全自治的,不受教育与技能部的领导。教育与技能大臣通过内阁向国会提出教育法案,而论文后根据国会的决议命令和制定有关学校和教师的各种规章制度,同时对地方教育行政当局和私立学校进行指导和监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臣的权力有所加强,但也只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为了防止独断专行,设立各种咨询机构,如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等等;规定大臣的行政措施必须经过议会的承认和质询;为大臣和部规定权力的界限,如不能直接控制大学,不直接开设和管理任何学校,不管教师的任命和升级事宜,不决定课程、教科书和教学方法。

在英国教育与技能部,职业教育主要由基础教育四司、成人高等教育二司和成人高等教育三司管理。基础教育四司一处负责城市技术学院的管理工作;成人高等教育二司负责制定有关成人教育的政策及拨款事宜,与成人教育拨款委员会及就业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为十六岁以上青年制定职业技术培训标准;成人高等教育三司负责成人教育,其中包括扫盲和函授教育、基本技能培训及远程教育,负责职业继续教育。

(二)地方行政管理机构及职能

英国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就是各地方的议会、教育委员会、教育局和教育局长。议会是地方自治的最高机关,同时也是地方教育行政当局。从英国的地方行政体制来看,以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为例,该地区设有47个非都市郡议会、36个都市郡区议会、33个伦敦自治市镇议会和郡一级的夕利群岛议会。这些议会均为地方一级的行政机构,也是负责本地区有关教育事务的法定机构,即地方教育行政当局。目前,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的地方教育行政当局共有117个。议会由民选的议长和议员组成。英国的地方议会是兼有决议和执行两种职能的机关,有权开办学校,任用教师,分配补助金,提供教材、设备等,即对本地区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行使行政权力。不过事实上是委托教育委员会、教育局长和教育局行使这些权力的。每个地方教育行政当局都设有教育委员会,这是一个法定的机构。教育委员会由议员和专家组成,其比例一般为二比一。但各地方教育行政当局具体工作的执行机构是教育局,它通常设立在当地政府大楼内。大的郡通常还会在各地设立教育分局,负责片内的教育事务。教育局通常采取三级行政官员结构,从高到低分别是教育局长、副局长和助理局长,后者的人数通常为5名,教育局长由议会任命,他是教育行政事务的负责人。另外,各地方教育当局还存在与局内科室部门并列的直属于局长的称之为总顾问、高级顾问和顾问的人员结构。他们主要负责学校的视导和督察工作。地方教育行政当局在继续教育方面具备某些职责和权利,主要负责16~19岁青少年的部分时间制教育,并在成人非职业教育、青年培训、就业指导方面承担职责。

二、英国现行业务管理机构及职能

(一)课程与资格委员会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的教育制度在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及参与国际竞争上,遇到严峻的挑战,英国在职业资格体系上进行了巨大的变革,这一变革给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带来了一场革命。1986年10月,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成立,它是代表政府劳动就业部门具体负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职业资格制度的权威部门,后与教育部门的课程委员会合并,现名为课程与资格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各级学校校长、教育和工商业界知名专家和政府官员组成,其职能是设计、管理和调整全国性职业资格标准,开发全国性的职业资格体系,鉴定、认可与授权颁证机构并对其进行监督、检查;收集、分析和利用国内外有关职业资格信息,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该机构实质上是在教育与就业中提供的政府框架内的一个公共机构。

(二)产业指导机构

产业指导机构一般都是行业性的民间机构。目前英国有150多个产业指导机构,覆盖了所有主要的产业部门。该机构代表产业界的利益,负责本行业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制定。它接受教育与就业部和课程与资格委员会的指导。每一产业指导机构都必须得到教育与就业部的认可,产业指导机构也要把他们开发新标准的计划通知课程与资格委员会。当这些标准得到教育与技能部和课程与资格委员会批准后,其具体实施也由该机构负责。除此之外,许多产业指导机构也具有工业培训的职能。

(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颁证机构

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颁发是由各相关领域或行业的颁证机构负责的。这些机构都是经过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批准授权的。其主要职责是: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具体负责审定和设立鉴定站,审定鉴定站的考评员和检查员的能力水平,管理鉴定站的鉴定工作,培训督考员,对鉴定工作的质量负责。伦敦行业教育协会、商业与技术教育协会、皇家艺术协会是三家最大的颁证机构。

三、管理途径与手段

(一)改革教育体制,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

英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其历史上的绅士文化传统对英国的文化教育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英国,以培养绅士为目的的公学和传统大学格外受尊重,而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在主流社会中却被看成是下等知识和下等职业的化身。直到20世纪60年代,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英国各种与职业教育紧密相关的技术学院和技术大学才得到较大发展。但由于受到绅士文化的影响,招生人数严重不足。为了扭转这种对国家长远发展极其不利的局面,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政措施,改革现有的教育体制,打通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间的通道。首先,英国政府于1986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并使职业资格证书与普通学历文凭相沟通,在两者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如职业资格证书NVQ4级大体相当于学士学位,NVQ5级大体相当于硕士学位,同时可以相互转换。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三级,可以直接申请进入大学学习学士学位课程,经过大学预科学习达到Alevel而没考上大学的学生,也可以转入职业资格证书体系中进行学习。其次,英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把一批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的技术学院改名为大学,与英国传统大学并列,结束了技术学院与传统大学分道行走的历史,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互相融合。

(二)改革就业制度,加强职业培训

在职业资格制度推行以后,英国政府规定新就业或再就业人员必须持有GNVQ或NVQ证书。企业不同的技术岗位必须录用具有与其相应等级的GNVQ或NVQ证书的人员。此外,英国政府还加强了职业培训的管理。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开展了系列培训活动。1978年针对未就业青年开展“青年机会计划”,针对已就业而未接受正式职业经验及培训者开展“统一职业准备”,1983年开展“青年训练计划”,1988年推行“共训工程”,1994年实施“现代学徒计划”等。进入21世纪后,英国政府在全新理念的指导下,制定了一些非常有力度的职业教育管理措施,以期对新世纪的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2002年底,英国教育技能部《2006年战略计划》对未来四年英国教育的目标和策略作了非常具体详尽的阐述。其中提出从2002~2004年,取得二级水平证书的19岁学生的比例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到2006年,再增加三个百分点;为成人提供更多学习机会;2003~2004年,在一半以上的继续教育学院新建“卓越职业教育中心”;在每个地区建立2所技术学院;推行国家“生活技能”战略,从2001~2007年,将累计提高150万成人的基本技能水平,从2003~2006年使100万的已就业人员取得国家职业资格。

(三)引进经济手段辅助管理

为了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英国政府设立了与普通大学教育基金并列,由政府拨款的职业教育基金会。该基金会负责制定一套完整的资助评分标准,对每一所接受拨款资助的职业学校进行质量评估,将评估结果与该校每年的在校学生人数结合起来确定拨款数额。英国职业学校每年的经费有75%来自政府职业教育基金。除直接给职业学校拨款外,英国政府还给培训与企业协会拨专款,并对参与GNVQ和NVQ学习与培训的人员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制定相应的政策对重视职业教育的培训单位和个人给予经济上的资助。如通过调整工资和扩大级差的政策来鼓励进修,对未就业者给予免费学习,对已就业者给予带薪学习或减免税金的优惠,并建立个人学习账户,政府为其注入资金。

四、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生产力得到高速发展,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从数量到质量都有了极大的提高。我国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是,当前一些地区和行业却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这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人才“结构性”短缺的征兆。这种现象与英国20世纪60~70年代的情况颇为相似。更主要的是,中国与英国在文化教育方面有着相似的历史背景。中国的科举文化与英国的绅士文化一样,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对职业教育的态度。“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点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心灵土壤之中。因此,虽然中国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就大力提倡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可是二十年来成效却不显著,职业技术学校普遍面临招生严重不足的困境。这种困境的摆脱,极大地依赖于国家行政管理的到位。英国职业教育行政管理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教育与就业统筹管理

英国政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以教育部和就业部的合并为标志,最终结束了职业教育中教育与培训分离的局面,使英国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现阶段同样面临着英国当年教育与培训分离、教育部与就业部(劳动部)各自为政的问题。我国职业教育总的来看有两个体系,一是隶属于教育部门管理的职业学校,一是隶属于大型企业或行业管理的技工学校,它在行政上接受劳动部门的管理。这种管理上的分治局面极不利于我国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尤其不利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推广。我国现行的职业资格管理办法是由劳动部负责制定职业技能国家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政策。但教育部却为自己管理的职业学校大开方便之门,不参加统一的职业技能鉴定,获得职业资格,而是以学历证书等同于职业资格,这就使职业资格证书的严肃性大打折扣,职业教育的质量缺乏应有的保障,同时,劳动部门管理的技工学校及其他岗位培训在教学方面也不接受教育部门的管理,教育教学的科学性也难以得到保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英国的经验给我们很好的启迪,我国职业教育要迈上新台阶,必须在统筹管理上做好文章。

(二)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分层管理

职业教育的发展受教育、就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际运行中问题千头万绪,涉及多个部门,管理起来难度不小。其次,职业教育的发展既有政策的制定与检查监督的问题,又有具体事务的推行与落实的问题。英国在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这些问题时,实行设立专门机构,分层管理的办法,值得我们借鉴。

英国职业教育管理体系中,政策的制订与检查监督由教育与技能部负责,职业教育的具体事务如职业资格证书的运行、职业标准的制定、课程的开发等事务却由一些专门的机构来执行,这些机构如课程与资格委员会、产业指导机构等。教育与技能部并不参与这些事务的管理。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中,政策的制定与检查监督和职业教育的具体事务的运行两种职能皆由教育行政部门执行。教育行政部门过多地卷入具体事务,影响了其对职业教育更宏观的思考和管理,不利于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教育行政部门自己制定政策,自己指导执行政策,最后又由自己检查监督,不利于政策的真正贯彻执行,而且容易滋生腐败。

英国在职业教育的行政管理中,把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一些公共机构和民间机构的功能进行有机组合,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网络,能够充分发挥各种管理渠道的自有优势,使职业教育在政府的宏观政策指导下,吸收各种社会、民间力量的参与,取得较好的效果。我国职业教育若能吸取英国的经验,让许多诸如编制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定相关行业的标准、编制教材、证书考核等相关事务由一些公共及民间机构去完成,既能更好地调动与职业教育有关各方如学校、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又能更好地协调各种关系,使各个不同部门更有效地合作。如此,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定能跨上一个新台阶。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道德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重要性研究论文

摘要:道德、健康和知识,既是人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而道德又位居人的核心竞争力之首。大学生是将来的某一个职业的中坚骨干,懂得职业道德规范,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课程,掌握某一职业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将有利于大学生毕业后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关键词:道德建设职业道德素质教育

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后备力量。要承担起这样的重任,大学生不仅要“有知识”,还应当“有道德”,努力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在强调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的基础上,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这不仅是对全社会道德建设的要求,也是对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专业实用型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职业教育的日益深入,在教师、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上的种种误区逐渐显露了出来。表现之一:部分教师常常把职业教育片面认为是一种培养目标十分简单、突出实用技术培养的就业培训,而削弱甚至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制观念、健全人格及健康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教育与提高。以至于这些学生大多缺乏社会责任感,公共道德修养不高,不关心集体,不守纪律,不知谦让与互相帮助,心中只有自己。从企业反馈的对毕业学生的信息来看,表明不受企业欢迎的大多学生不是因为技能低下不适应生产需要,而是因为不会做人。

职业教育虽有素质教育的优势,但它并不等于是素质教育,那种认为职业教育无须实施素质教育或职业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的观点都是片面的,错误的。我们能够看到,虽然职业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并无追逐“应试之弊”,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素质,但在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培养上,职业教育并不占优势。职业教育不是天然的素质教育,它与素质教育有着一定的区别。从教育目标来看,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为核心,重视一般素质和迁移能力的教育,而把职业能力放在职后教育阶段,职业教育则强调职业能力也就是职业角色教育。从教育过程来看,素质教育重视基础性、面性和可发展性;职业教育则强调定向性、用性和灵活性。从教育策略来看,素质教育重视终身教育,要求从学校到社会实行终身学习。职业教育则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而把文化课、理论课限定为以“必需”和“够用”为度。职业教育的现状与素质教育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教育工作,特别是职业教育工作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传统的思想教育、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等虽然是这个系统工程中已被足够重视的主要部分。但尚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完善与发展,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必须着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而道德素质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

道德就是一种力量。数千年前,老子迫于过关,留下《道经》、《德经》,首创“道德”一词。今“道德”一词已成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的总称,它更突出约束性与规范性。其实,“道德”一词本义于《道德经》,为“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反映”。国有国德,人有人德。以德治国,是一个国家的美德。以德做人,是一个人的美德。道德层次的不同,决定着一个人的精神价值高下和生命意义的美丑。人无德不善。美的道德是一个人屹立于传扬社会的脊骨。道德的内涵应当包括勤劳,真诚,勇敢,善良,明理和创造相统一的精神体现。《公民道德规范建设实施纲要》,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集中概括为20个字:“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道德很“大”又很“小”。说道德很“大”,是因为它凝结着民族性格,展示着社会文明,构筑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持续发展的基础。说道德很“小”,是因为它时时体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真切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道德是人的核心竞争力。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们认为,道德、健康和知识,既是人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而道德又位居人的核心竞争力之首。道德,是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它决定人生的方向,方向一错,全盘皆误。因此,修身先修德,做事先做人。没有道德的人,知识再丰富,也难成大器。道德建设要务实不要务虚,要少说多做;少指责别人,多反思自己;要少教育他人,多教育自己;要少说空话,多做实事;要强调自觉而不要依赖别人约束。每一位具有道德的中国人,都应该加入到这场道德文化鼎兴的伟大实践中,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而奋斗!不重视继承传统美德,凭空是不可能建设新道德的。道德建设表现在社会阶层各个方面,但是表率的示范作用影响力最大。从排队、不随地吐痰和遵守交通规则做起!尊老爱幼,乐于助人,这些都是做人的基本准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尤其需要道德来维持和平衡社会秩序与人的心理状态。道德建设靠自己,靠社会,靠国家。道德就是家风国风。在职业教育中德育素质的培养,主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和理想追求,培养为国家、集体及他人的奉献精神。养成遵守纪律、谦让助人的良好品格。以保证在他们走向社会后,能够成为有文化、有道德、讲文明、懂礼貌的合格人才与守法公民。其中职业道德素质培养是重要的一方面。所谓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职业道德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和结果。社会上有多少种职业,就有多少种职业道德。因此,职业道德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职业道德既具有职业特征,又具有各个职业所共同具有的一般要求。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第一步工作是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这是职业学校对学生的特色教育内容,也是多年来的传统教育内容。学校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学动机。学生可以通过征文、演讲、报告会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此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个人要能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意志、毅力、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良好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求。培养他们的心理相容性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学会正常的人际交往。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在我国的现代化的进程中,每一个大学生都应恪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性职业道德准则,这是各个行业都应遵守的。大学生是将来的某一个职业的中坚骨干,懂得职业道德规范,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课程,掌握某一职业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将有利于大学生毕业后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中英职业教育对比研究论文

[摘要]英国职业教育与我国职业教育一样,也经历了一个由不重视到重视的过程。学习与借鉴英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消除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文凭差别;不断创新职业教育证书制度和办学体制,设立职业教育的学位序列;改革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为职业教育正名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关键词]中国;英国;职业教育;文凭差别;办学体制;管理体制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于2006年春赴英国剑桥进行了访问,期间对英国的教育(包括职业教育)有一定了解,英国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对于我国的职业教育有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

英国是世界最早的工业化国家,也是现代教育的发源地。英国的普通教育曾经引领世界,英国的职业教育比起普通教育发展较迟。在欧盟等发达国家中,英国的职业教育比较法、德等国也有一定距离。英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才开始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采取了包括推行职业技术教育试点、建立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英国的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英国政府又陆续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与培训》政府教育白皮书以及“国家教育和培训目标”等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关法规,把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以期振兴英国的经济。我国的职业教育是在上世纪末学习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德国、加拿大)的成功经验而兴办起来的,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政府重视,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这种发展更多地表现在数量与规模上,而质量与特色则没有跟上来。我们认为,对于职业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应该更多地向德国、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学习;而在制度与政策上的国家与政府作为,我们应该更多地学习英国。

二、英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1.消除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文凭差别

为了有效地增加青少年受教育年限,提升教育水准,2001年英国教育与技能部提出了14—19岁教育阶段的概念。他们认为,14—19岁是人生观及知识、技能形成的关键时期。2001年1月24日时任教育与就业大臣的大卫·布鲁凯特(DavidBlunkett)在经济协会年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随着就业性质和经济行为的变化,拥有灵活的技能和技术的劳动者必须能够保持相应的变化,这对于经济的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同年6月教育与就业部颁布的《国家技能纲要》,进一步强调了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实施意见。后来的教育大臣埃斯特尔·莫里斯(EstelleMorris)和现任教育大臣查尔斯·克拉克(CharlesClarke)都坚持了同样的观点。2002年4月,教育与技能部《14—19岁,更多机会、更高水准》咨询报告,提出了延长义务教育时间,推进职业教育,提高社会劳动力素质的具体方案,职业教育被摆在14—19岁教育阶段的重要位置。一是在国家课程中增加职业类课程的比重。继续在必修课中保留科学和技术两个科目,在其他学科中渗透技术和技能教育,增加职业指导内容。二是建立职业和普通教育的混合考试机制。鼓励学生在14—16岁阶段选择职业方向。这个阶段考试,既可选普通学术科目,也可选职业类科目,由学生按兴趣自由选择。2005年,设立8个职业教育考试科目。三是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公民责权、职业性方面的学习以及广泛的课外活动,例如艺术、音乐和体育。四是打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界限。在正式表述中,义务教育阶段的GCSE证书和高中阶段的文凭(Alevels)不再冠以职业的或学术的。如工程机械与数学、艺术和设计等有同等地位。

我国于199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八届人大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国务院在2005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又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会议和《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十一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具体是: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十一五”期间,为社会输送2500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100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进一步发展,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上亿人次,使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在国家目标的宏观指导下,各地也相应制定了地方发展目标。以湖南为例,该省《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达到35万人,在校生达到100万人左右;高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达到20万人左右,在校生达到60万人左右;年培训农村劳动力500万人次,年培训在职职工200万人次,年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0万人次。湖南省教育的“十一五”发展目标,提出了重点打造的“八项举措”,其中一项谈到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并举,到2010年,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含中专)的在校生人数应该大体相当。但职业教育的实际又是如何呢?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近年来普通高中得到发展,而职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的规模却在萎缩。1998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6.72万人,占全省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58.29%,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为54.12万人,占整个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52.86%。1999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上年下降2万多人,2000年比1998年减少约1万人。2000年11月,湖南省对岳阳、常德、怀化3个市的农村职业教育进行了实地调查,农村职业学校招生占高中阶段招生份额,已从1997年的49.07%下降到2000年的40.15%。2001年,全省中职学校招生数占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37.64%,2002年进一步下跌至35.65%。至于办学条件与办学经费,职业学校离要求更是相差甚远。2000年,湖南省对11所农村中职学校调查,生均专业教学设备为1369元,与正常标准相差254元。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中,本科以上学历仅占专任教师的42%,比农村普通高中学校低19个百分点[1]。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社会的重普教而轻职教,如果政府能从证书上取消二者的差别,统一学历,也就从根本上消除了对职业教育的歧视。

2.不断创新职业教育证书制度和办学体制,设立职业教育的学位序列

中等教育上连升学和就业,下接初等教育,具有升学准备和就业准备功能。如何实现这双重功能,历来是个棘手的问题。从建立文法中学和技术中学的双轨制,到推行兼顾升学与就业的综合中学,再到实施中学后就业培训计划,英国人从未放弃对中等教育功能实现路径的探索。证书制度的变革是其中重要一环。1994年德林报告(DearingReport)提出,学生在义务教育结束后应有三条出路:直接就业者参加国家职业资格(NVQ)考试;学术升学导向者参加高级普通教育证书考试(ALevel);职业升学导向者参加普通国家职业资格(GMVQ)考试。根据英国政府1991年5月《21世纪的教育和训练》白皮书规定,这三类证书在国家资格框架内相互融通。其中1992年专为16—19岁青年设置的GNVQ最有特色。它介于普通教育证书与国家职业资格之间,采用单元课程与单元学分累积制的方式,使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通过中介性课程过渡成为可能,构建了普教与职业课程一体化的技术平台。GNVQ一经实施就得到中等学校的广泛欢迎。1992—1999年有189000名学生注册,涉及2000所学校。2002年6月,66000多人参加了中级GNVQ课程的学习,参加初级GNVQ课程学习的人数达到14500余人。2003年5月,英国课程与资格委员会宣布,将于2006年8月逐步以职业课程普通教育证书(GCSEsinvocationalsubject)取代中初级GNVQ。这个变化很值得注意,它标志着英国人又在审视GNVQ实施中的新问题,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证书制度,力求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通、与劳动就业的结合问题,最终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等值。

我国的职业教育仍然定位在专科层次和职业培训、减轻政府的就业压力上。教育部长周济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的这种定位,形式过于单一,而且不设学位,没有形成序列。这种短期的教育培训形式在客观上必定受到就业形势的影响而变化不定,对市场的依附性太强,缺乏教育主体的主动性和科学性。职业教育自身没有高等教育,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名义上为高等教育,其办学条件无论是设备、师资、资金投入等都不能与普通高校同日而语,其生源质量也是最差的。职业教育“先天”就不足,后天又缺乏营养,只是一时应急之举,权宜之计,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生自灭。职业教育既然是与普通教育并重的一种教育形式,为什么不能设立职业教育的本科、研究生教育,并授予自己的学士、硕士、博士呢?说到底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政策,还只是缓解政府就业压力的一种策略。

3.改革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为职业教育正名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体制不顺,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顽症。对这个在许多国家都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英国人率先提出了大胆的解决方案。近30年来,英国中央教育行政管理机关几经变化。1991年由教育科学部更名为教育部;1995年教育部与就业部合并,更名为教育与就业部(DepartmentforEducationandEmployment)。两部合并从宏观管理层面上解决了教育与就业之间的矛盾。此前英国与许多国家一样,教育部和就业部在职业教育的管理上职能相互交叉、相互制约,彼此有着很多矛盾。英国于1986年成立了由就业部领导的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负责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政府明文规定,职业资格与普通教育文凭互通。这无疑侵犯了教育部的利益。后来发生了两部对培训和资格证书及其授予权的争夺战。两部合并后,1997年原教育部所属的学校课程及评估委员会与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合并,争夺战也由此而告终。此举不仅得到了本国工商界和学术界的赞同,而且也为世界各国解决教育与就业的管理提供了借鉴。同时,两部合并为长期分离的学术和职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职业教育成为与普通教育等值的教育提供了可能,是职业教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篇章。2001年6月大选结束后,教育与就业部又更名为教育与技能部(DepartmentforEducationandskills)。新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将提高全体劳动力技能水平作为政策核心,突出了对技术教育的重视。新机构成立两年多来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说明了这一点。

我国的职业教育在管理体制上,高等职业院校并没有归入高教部门,而是单设了职成司、职成处,把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放在一起。成人教育在上世纪80年代曾盛极一时,在上世纪末,基本上烟消云散了。现在的职业教育如果不引起国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很可能要重蹈成人教育的覆辙。过去,设置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要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审批,现在下放到省市,国家连审批都不管了。审批权下放到地方后,高职院校的数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地方政府对这种很难显示自己政绩的职教工程是只批不管,更不愿意出钱,挂完牌就万事大吉了。

由于没有列入教育部门专管,在社会上职业教育也很难得到认可。港商与爱国人士对教育的捐献,普通高校、普通中学甚至希望小学都能得到,唯独职业院校从来没有得过一分钱。从理论上说,职业教育关系到国家千千万万的第一线技术人才的培养与造就,它的回报率是最高的,也是最需要大力投入的,只有先进的设备、先进的实验实训条件、最好的师资才能培训最优秀的人才,但实际情况却是职业技术院校的实验实训条件远远不如先进企业的生产设备。这就好比一个发展中国家培养的学生到一个发达国家去就业,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吗?一些地方政府宁愿花钱修建一些使用几天,闲置一世的楼台场馆(如一次性使用的体育赛事场所)也不愿给当地的高职院校出资。

4.发展教育事业的自身诉求与教育产业的双重动力

世界上排名第一的美国哈佛大学,排名第二的英国剑桥大学(上海交大的2006年世界大学排名)都是私立大学。按照经济规律,资本的投入是以赢利为目的的。据世界有关机构调查,全世界赚钱的行业中,教育培训排在中上的位置。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是12.3%,在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这一指标更是高达20%。在英国,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剑桥、牛津这样的城市就是靠大学支撑的。每一个中国学生自费到英国读大学(预科两年,大学三年)约花费100万至200万元人民币。英美这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国际学生都要收取比本土学生高得多的高昂学费。留学生交纳的不仅仅是高昂学费,还有生活费、住宿费及其他费用,带动了第三产业。每一个留学生同时也给留学国家增加了一个就业机会。目前有超过60000名的中国大陆学生在英国接受全日制教育,占到所有欧盟国家中国留学生总数的60%。2006年赴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签证发放数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增加了21%,达到20640份。英国的海外留学生中,中国学生占到将近15%,绝大多数是自费留学。除了学历教育外,英政府还大力兴办专为非英语国家幼儿提供全日制教育的寄宿学校,以及与之相衔接适合各年龄段的各类学校。据英官方统计,仅英语教学这一产业每年即可为国家积汇10亿英镑。英国还在全球设立英语水平等级考试与培训,如英国文化委员会设立的雅思考试和剑桥大学设立的剑桥商务英语考试。这两种考试也形成了一个产业。2006年,140000名中国学生参加了雅思考试。中国加入WTO后,教育作为一种跨国服务行业,已经向世界开放。目前,82所英国高等教育机构(约占全部英国高等教育机构的一半)正致力于在中国开展教育交流活动。英国已经在中国建立了两所中外合作高等院校,它们分别是宁波诺丁汉大学和西交利物浦大学。

发展职业教育事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自身诉求。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经济上的穷国。我国有13亿人口,近10亿农村人口正在走向城市成为农民工。如何把这样一个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无疑是一个明智之举。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舒尔茨早在20世纪60年代明确指出,人力资本的收益高于物质资本。发展职业教育对提高国民的科技素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留住本国教育资本同时吸引外国资金。我国邻近的东南亚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如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等国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榜样。同时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的国际地位也越来越高。开发与利用我国文化资源也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兴办教育,招收国际学生无疑是一条传播中华文明与提高教育收益的双赢之路。但时至今日,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还没有招收过一个国外学生,招生市场眼睛向内抢生源而不能到国外去争取一席之地根本原因是政府政策的制约。

实际上,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职业教育与培训都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有资料显示:中国培训教育市场的潜在规模达3000亿元,并保持着迅猛的发展速度。IT培训、英语培训和少儿教育已成为目前培训教育业的三大支柱。2005年整个IT教育和培训服务市场销售额达到41.49亿元,并仍然保持着年增长率30%以上的发展势头。当前中国英语培训市场的市场总值大约是150亿元,预计到2010年,我国英语培训的市场总值将会达到300亿元人民币。在未来五六年中,我国婴幼儿教育市场消费额将达到上千亿的规模[2]。2006年9月7日,新东方在美国成功上市,成为我国首家在美国上市的教育企业。这也说明职业教育不仅仅是投入,也有产出。但必须投入在先,产出滞后。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论文

[摘要]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职业教育领域里的权利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就其中的基础性权利关系、核心权利关系和程序性权利关系进行了具体阐述。高等职业教育领域里的权利关系是公权利与私权利对立统一的混合权利关系,其中私权利关系内涵丰富,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关系的价值中枢,并构成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权利关系。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基础权利;核心权利;程序性权利

在高等职业教育由最初的国家福利性质向市场福利性质转变的过程中,市场力量的介入和市场机制的引入,形成了一种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关系不同的新型高等职业教育关系。这种新型高等职业教育关系最重要的特征是权利主体的多元化和权利内容的多样化①。认识和把握这种新型的高等职业教育关系中的权利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权利关系

在高等职业教育关系中,首先存在着一种基础性权利关系。这种基础性权利关系,决定了政府、学校、企业及学生等高等职业教育关系主体各自的权力、权利及义务的基本属性和基本内容。

首先是公权利②关系。此处公权利指法律所表达的由高等职业教育过程和结果所体现的国家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政府及社会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既是为了从一个方面满足公民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此系政府责任,同时也是为了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此系全体社会成员义务。在高等职业教育活动中,就政府、学校而言,是通过权力的运作来实现国家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就学生及其家长作为公民来说,是以积极履行受教育义务以及其他相关义务的形式来实现国家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高等职业教育活动的所有参与者,均为义务主体,都必须为特定的公权利的实现而承担相应的义务。

此外,高等职业教育关系中的公权利还包括学生作为公民依《宪法》规定所享有的受教育权利和劳动权利(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权利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劳动者必须具备相当程度的职业素质与技能,而职业素质与技能通常需要通过接受高等职业教育获得。因此,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权利可以说是受教育权利和劳动权利的具体结合)。学生作为公民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权利,仍属于公权利。公民可以依《宪法》及《职业教育法》(第五条)向政府主张的权利,此时,公民是为该项公权利的主体,而国家负有给付义务,政府应通过行政权力运作,满足学生作为公民的该项权利要求。

但是,当高等职业教育在较大程度上由国家财政福利转变为市场福利之后,根据公共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理论,至少已不完全是公共产品,而属于准公共产品甚至私人产品。近十余年来,政府主导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实践,正是在不违背高等职业教育公共性原则的前提下,以选择性而非普遍性的资源分配取向和分担式的支付方式进行的,从而逐步形成目前有限财政拨付、个人给付、市场供应的局面。

我们认为,如果个人全额给付或者给付比例足够大(这同时意味着学校没有获得政府财政支持或财政拨付额度极为有限),则学生与接受给付的学校之间的关系,除了教育伦理上的契约关系外,还存在双方作为权利主体的以财产利益、精神利益为客体的私权利关系。

根据法律规定,企业或其他民间财团作为办学主体进入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后,其经营可以是赢利性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必需的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这实际上确认了非政府的社会力量在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时,享有向学生收取高于其经营成本的费用的权利。该权利主体即民间财团或学校(法人)本身,而义务主体应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在这样一种权利关系中,双方均为平等主体,双方各自享有的权利当属于私权利。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基础权利关系,是上述公权利与私权利对立统一的混合权利关系。其中的私权利关系内涵丰富,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关系的价值中枢,构成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权利关系。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权利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关系中的私权利关系主要表现为学生与学校之间所缔结的高等职业教育合同中的权利关系。这是高等职业教育关系中最现实、最具体、最直接的双边权利关系,因而可视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权利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合同关系,因合同主体之不同而大体上有三种:一是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同关系,一是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合同关系,一是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合同关系。

实践中,最主要也最典型的,是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合同关系。这种合同关系又分别有三种不同情况:在双方义务呈对价关系的情况下,为真正双务合同;在双方义务不构成对价关系的情况下,为非真正双务合同;在仅部分构成对价关系的情况下,则为不充分的双务合同。学生同完全以市场方式运作的职业学校之间的职业教育合同关系,双方的义务呈对价关系;学生同公益性质的职业学校(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管理范围的职业学校)之间的职业教育合同关系,双方义务不构成或仅部分构成对价关系[1]。

对高等职业教育合同中的对价关系作出上述区别,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因为对价关系及其充分程度,将具体决定合同当事人的合同权利。比如,在为真正双务合同的情况下,双方享有充分的合同履行抗辩权利,在为非真正双务合同的情况下,学生作为享有合同权利的一方,其履行抗辩权利就要受到严格限制。

在这种合同权利关系中,对学校一方来说,作为合同权利要素的,首先是财产利益,包括学校一方按规定所应收取的学费及其他费用。其次是学校一方基于教育服务的特殊性而产生的其他权利要求,比如要求学生遵守学校某些规章制度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讲,遵守学校所制定的与实现特定的职业教育合同目的密切相关的规章制度,是学生一方所应承担的合同义务)。

合同权利表现在学生一方,其标的是由特定的职业教育结果所包含的精神利益与财产利益。

学生通过接受高等职业教育而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与职业资质。职业技能与职业资质尽管以人身为载体,但并非人身组成部分,因此不属于人身利益范畴。就其内在价值而言,主要还是一种财产利益,我们甚至可以按一般标准,对该财产利益的市场价值进行测定①。

①比如数控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数控技工职业技能与职业资质,其所包含的内在价值,可以目前行业平均工资3500元/月标准为基本参数来计算;空乘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空乘职业技能与职业资质,则可以目前行业平均工资5000元/月标准为基本参数来计算这种可能性使附着于人身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资质,可以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合同标的,并且可以形成明确的合同对价关系。

此外,符合国家、行业标准或高等职业教育合同标准的良好职业资质,不仅可以在经济意义上为个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条件,还包含某种预期或潜在的精神利益,比如较高的社会地位,良好的职业声誉,等等。

因此,就学生一方来说,合同权利包含了上述两个方面的利益成分,一种兼括财产利益与精神利益的复合权利,并构成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权利关系。

鉴于学校一方处于强势地位而学生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法律应向后者倾斜,当然也不能以牺牲学校一方合同利益为代价。也就是说,学生应对学校一方履行的合同义务,一般不可以打折扣。只有在双方相互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况下,才能最终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合同目的,双方才能实现自己的合同权利。

实践中,在学生一方不能履行合同规定的某些义务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免除该义务,但是该义务本身不能缺省。比如,当学生无力支付学费或者不能按时足额交纳学费时,学校只能针对极少数的贫困生减免学费或允许其延缓交纳学费,并以不影响学校基本财政状况为限。而多数学生的该项义务可以在政府或社会公众的帮助下得到履行,如政府提供的奖学金,金融机构对学生的助学贷款,还有来自社会公众的对学生或学校的捐赠,等等。这些做法实际上可视为直接、间接地代学生履行给付义务。这也正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公益性质的具体体现。

就学校来说,如果出现重大违约的情况,比如学校方面未尽义务而致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没有达到相应的职业素质与技能的培养标准,则学校所应承担的违约责任中,除了退还学费、免费补课或“召回”外,鉴于教育的不可逆的特殊时效性,还应包括特定精神利益方面的损害赔偿(精神利益损害赔偿不同于精神损害赔偿。后者属于广义的人身伤害所引起的法律责任,限于侵权行为领域;前者则可以纳入违约责任范畴。理由是:职业技术人才的规格与价值存在一个通行的市场标准,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不符合依合同可预见的市场标准而致学生精神利益如社会地位、职业声誉等损失,大体上是可以确定的,学生对学校所履行的给付义务与这种特定的精神利益同样构成对价关系,故应将其视为学生的合同利益之一,一旦学校违约致其受到损害,理应赔偿)。高等职业教育的公益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以学生权利为本位来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权利关系。

三、高等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中的程序性权利关系

在高等职业教育关系中,还存在两种重要的权力关系。其一是政府对学校的行政管理关系,其二是学校作为法律授权组织,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关系。

第一种权力关系有法可依,自无问题。第二种权力关系则较为特殊,故法律没有也不可能对学校的教育行政管理行为作出具体规定,因此,学校主要还是依传统的教育伦理规范而制定校规,并依校规对学生行使教育管理权力。

一般说来,校规除了可能存在实体意义上的不合理甚至不合法外,更容易出现的问题在于无视学生作为相对人在具体的教育管理行为过程中的程序性权利。

多年来,高校学生诉学校当局及教育行政管理行为违法的案件甚多(最早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典型案例有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刘文燕诉北京大学案[2]),其中主要的问题是,学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程序违法,不尊重甚至恣意剥夺学生作为相对人的程序性权利(人民法院在审理这类案件的时候,通常的做法是:当查实被告确系程序违法,如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未允许被处罚者提出申辩意见,或者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后,未直接向被处罚者宣布或送达,等等,一律判决被告败诉。至于原告在案中有否应受行政处罚的违规情节,在所不论)。

赋予并保障学生在教育行政管理过程中作为相对人的程序性权利,其意义有二:其一是程序性权利所具有的“工具”价值,能使学生的实体性权利得到更为有效的维护,进而从一个方面更好地巩固高等职业教育关系中的核心权利关系;其二,程序性权利本身还具有另一些独立的价值,这些价值包括民主参与、个人尊严、理性、公正等等。在学校教育行政管理过程中,无论实体结果如何,学生都应受到公正和富有尊严的对待。教育管理行为过程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教育,一种合法、合理的教育管理行为过程,非常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培养和民主意识的培育。

因此,确认并保障学生作为相对人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的程序性权利,也是教育本身的价值体现。

学生作为相对人在教育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程序性权利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听证权。从一般意义上讲,听证的内涵就是在行政主体作出影响当事人权益的决定之前,必须听取当事人的意见,从而保障相对人平等有效地参与有关决定。就学校教育行政管理而言,学生作为相对人的听证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收费,一是行政处罚。

在收费方面,传统的做法是,基本学费标准由政府行政部门与学校共同决定,其他收费额度由学校决定。

学校既为行政主体,同时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合同的一方而为民事主体。在兼有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主体身份的情况下,学校与教育部门共同或由学校单方面制定收费标准,不能绝对保证公平合理。所以有必要建立收费听证制度。

教育收费听证的内涵就是要求收费一方,主要是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听证会上说明收费的理由。而交费的一方,主要是学生或学生家长,则应该说明反对收费的理由或者是提出自己的收费方案。听证的结果应该是各方利益的平衡,并不仅仅是学生及其家庭权益的保障,当然更不是维护教育部门利益的保护。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收费听证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高职专业门类较多,不同专业的教育成本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别。通过听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收费合理。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实际上可以将收费听证过程视为高等职业教育合同双方就收费条款磋商或谈判的过程。因此,听证程序为高等职业教育合同权利关系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保护机制。

在行政处罚方面,现行法律没有就学校当局对学生的行政处罚作出特别的具体规定。前不久,北京市教委出台《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违纪处分程序的若干规定(试行)》,该规定要求,学校拟对学生处以开除学籍处分时,应当书面告知拟被处分的学生有要求听证的权利,拟被处分的学生要求听证并且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书面申请的,学校应组织召开听证会。我们认为,除开除学籍以及勒令退学外,作出其他较重的处分决定,也应实行听证制度。

学生因为违纪违法被学校开除或受到其他较重处分,他理所应当享有提出申辩或异议、请求校方减轻或取消处分决定等权利。但以往的情形常常是,学校开除学籍的决定一旦正式作出,就没有任何回旋余地,被开除的学生即便深感委屈,也只能被动接受。在学校与学生“实力”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这个决定从程序意义上讲则可能是不公平的。建立行政处罚听证制度,一则可以弥补学校作出的处分决定在程序意义上的不足,更重要的是为拟被开除的学生提供了一条权利救济渠道,将有助于推动学校权力和学生权利之间的平衡。

需要注意的是,是否行使听证权,应当由违纪学生本人决定。学校在送达违纪学生的处分意见书中须明确告知学生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如果该违纪学生及其监护人对学校处分意见书中关于其违纪行为的事实认定和拟给予的处分并无异议,或者认为听证无必要,则可以书面申请放弃听证权。学校应当尊重其放弃听证的决定。

其次是要求学校说明理由的权利。当学校对学生作出行政处分决定时,必须向当事学生说明作出该处分决定的理由,包括事实理由与法律理由。整个程序的进行,应当是一个说理和以理服人过程。当然,也可以是当事学生不断抗辩的过程。虽然行政处分本质上是行政强权的表现,但是学校在作出处分决定的过程中的强权主义作风是非常有害的。

最后是申诉权(程序抵抗权)。学生申诉权是《教育法》赋予学生的一项法定权利。它是指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过程中,认为其受教育权以及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受到学校或教职员工的侵害,依法向教育行政机关或学校申诉理由,要求重新处理的权利。

学生申诉权作为学生的一种救济权,本身是一种抵抗权、监督权,它在权利结构体系中起着安全通道和反馈调节的作用,同时是对学校管理权的一种抑制和监督,有利于防止权力滥用,制约程序主持者操作程序时的恣意和专横,从而保护学生受教育权利与其他权利免受侵害。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新农村建设与农村职业教育研究论文

[摘要]分析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与新农村建设需要所存在的差距,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依靠农村职业教育,提出农村职教创新要以新农村为主线,从理念创新、保障机制、创新的关键要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教育创新;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宏伟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然而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伟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新农村建设需要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农村的现代化,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型转变,从而推进农村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并向城乡一体化发展。

1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与新农村建设需要所存在的差距

进入21世纪,我国农民素质尽管有了一些提高,但大多数农民还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特别是与新农村建设提出的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差别和分别管制,加之农村经济和农民居住的分散性,客观上形成了城乡的二元结构,形成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公分配。义务教育实行20多年后的今天,我国农民子女接受教育年限只有6.7年,还达不到义务教育规定的年限要求。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农村有五亿劳动力,文盲和半文盲占7.4%,小学文化程度占31.1%,初中文化程度占到49.3%,高中文化程度占9.7%,接受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只占劳动力的13.6%。而同期城市受教育年限为10.2年,小学文化程度是农村的18倍,高中文化程度是农村的4倍[1]。由于文化低,致使大多数农民只能从事简单的传统农业,新技术和新知识接受能力普遍较低,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1.2农业科技知识缺乏,生活生产状况较差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农民文化水平偏低,导致农民的科技素质不高,表现在:一是农民科学种田知识严重不足,大多数农民仍然按传统的观念进行生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作物的防病、防灾害知识欠缺,面对多种病虫害不知如何防治,导致农作物减产。二是农民科技意识不强,大部分农民不重视科技信息,市场信息不灵,农副产品卖不出好的价钱,影响农民自身的收益;三是实用技术知识能力不足,进城打工的大部分属苦力作业,在同类作业中,拿的是最低工资,如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大部分属此类,大部分农民不懂技术修理技能,不能取得相应的资格证,目前农村建筑所用的泥瓦工,一般都没有上岗的资格证,直接影响其待遇。四是农民居住分散、地域广泛,以户为主的作业方式,农民的生活和劳动纪律松弛,法制观念淡薄,生活环境和卫生健康状况不佳,文化生活单调,精神生活相对空虚。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中国农村的现状,分析起来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和农村经济结构造成的。由此可见,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关键。

2新农村建设人才需求与农村职业教育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农民进城打工的打工型经济增长方式,使一部分农民实现了身份的转变,而纯农业经济增长却出现停止与萎缩状态。与前两次新农村建设不同的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是在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国家财力十分宽裕的情况下提出的,在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开始逐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近年来,中央十分重视“三农”问题,无论是取消农业税、还是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退耕还林和农作物补贴,以及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等,都是在经济发展和国家财力十分丰厚的前提下实施的。因此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具有建设时间的持续性、财政支持力度的增强性、建设思路的超前性、建设规模的宏大性。最终目标是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经济、文化生活的一体化。从前两次新农村建设情况来看、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并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中国农民的知识化、现代化、职业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保障条件。

从根本上看,新农村建设需要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必须发挥各类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应该说农村职业教育在培养农村适用性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除此还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农村职业教育还存在着社会认可度低、办学方向错位、经费投入不足、保障机制不全、教师队伍薄弱和双师型教师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依赖技术进步,新农村建设更需要技术和人才。只有培养出农村留得住、用得上千百万计的农村青年,就能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从而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3以培养新型农民为主线的农村职业教育创新

3.1农村职业教育创新的思想基础

实现思想观念的创新,是农村职业教育创新的思想基础。以往发展职业教育,仅仅局限于数量与规模的扩大、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这种发展思路虽然具有许多好处,但从建设新农村角度分析,存在较大差异。实现思想观念上的创新,就要了解什么是新农村建设?充分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人才需求,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等。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不仅只是盖集体农庄,不仅只是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还包括(1)农村工业化、产业化建设;(2)农村各种保障事业建设;(3)农业经济的增长率和农副产品附加值提高,从粗放作业到精细作业;(4)农村人口的城市化管理;(5)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6)农村环境卫生、安全稳定等方面的综合治理;(7)农村各种资源的整合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总之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是我国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的重要过程,是农村分散经济形式向集约型经济建设的过程,是全面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的过程。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从思想上充分认识什么是新农村建设,建设的内容及实施步骤,是农村职业教育创新的前提条件和思想基础。分析其实质,农村职业教育创新要始终围绕新农村建设人才需要进行,培养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3.2农村职业教育创新的保障机制

3.2.1投资与融资机制

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决定了农村职业教育只能是以县为主的投资体制。这种体制在一定程度了制约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是中央政府投资不足;二是县级经济差别较大,南北东西经济发展不平衡;三是城乡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投资差距较大。因此农村职业教育的创新,必须建立与创新发展相适应的资金来源体系,就是要建立以中央、省和地方政府和民间资金相结合的投资与融资体制。

中央、省和县级政府投资比例占到总资金的90%以上,其中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投入应不低于60%。近年来,农村职业教育之所以出现滑坡现象,是因为中央和省级政府投资较少的因素所致。为了保证农村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中央和省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并根据地方经济情况,可采取灵活方式,把地方经济形势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采取对经济形势差的县倾斜的办法,适当减少经济形势好的县的投资比例,达到总体平衡,从利益角度分析,在国家、个人、企业三方面中,国家是职业教育最大受益者,理应承担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重任[2]。

融资机制是指社会、企业和个人对农村职教的资助或投资,国家对资助款应采取减免税收的政策,保障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资金。资助包括实验设备、实训基地和场所、师资力量等,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建立以政府为主,企业、个人为辅的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机制,在融资方面,根据“利益所得”的原则,吸纳民间资本筹措办学资金。农民作为职业教育的受益者,应承担部分费用[3],从企业所征的教育培训费用于农村职业教育,以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改革,建立农村职业教育资金保障机制,农村职业教育资金来源是多渠道,经费结构是多元化的,包括中央、省、县级政府的投资、企业和个人的捐资或融资、学生个人的学费部分、学校教学实验实体创收收入、学校举办各种培训和技术推广收入等。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是农村职业教育资金保障机制的重要前提。

3.2.2政策与管理机制

当前农村职业学校老师队伍素质普遍不高,究其原因是农村职业教育经费不足,老师待遇不高,好的留不住,这是市场规律所决定的,因此必须从政策上给予倾斜,保证农村职业学校教师的工资水平,稳定老师队伍.、并配之以相应的管理激励机制,特别是要保护“双师”型教师的利益,提高其待遇。同时建立适应现代农村职业教育的科学的管理机制,健全农民免费培训的管理。“十五”以来,中央财政职业教育经费与专项经费向农村地区倾斜,投入十多亿专款,提高了县级职教中心和农村职校的服务功能,2006年有近160万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免费或减免学费,2005-2006年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达9314万人次,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0%[4],2007年国家对教育部所属的六所师范院校实行免除学费的政策,要求毕业生回农村一定年限。应该说,中央十分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技术培训和农村城填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保证政策到位和经费的落实,有些地方向农民发放免费培训证的做法值得推广,其培训费用由政府转移给农村职业技术学校,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职业学校经费不足与招生困难的问题。农村职业教育除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外,还应鼓励教师深入农、林、牧、副、渔生产中做技术指导和推广,培养新农村建设专门技术人才,对农村经济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做出较大贡献的教师,政府要予以适当的奖励。

3.2.3农村的社会保障与服务机制

新农村建设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需要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对此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在全国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应该说,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既能促进农民从事有一定风险但潜在回报相对较高的活动,从而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活跃农村消费市场,促使社会公平和谐稳定,同时又能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正在逐步扩大,截止2005年底全国共有31个省、市、自治区的1870个县(市、区、旗)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农保工作,参保农民5400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正在全面建设,全国有678个县(市、区)开展了试点工作,覆盖农业人口2.36亿;农村社会救助也在同步发展,截至2005年底,全国已有1534个县(市、区)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有384.5万个农户和776.5万个村民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社会救助应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存权为原则,以政府财政投入为支撑,以低保制为主体、以临时救助为补充,配以医疗和住房救助,解决农民基本生存风险[5]。

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对农村职业学校老师具有保障作用,使其安心工作;更能激发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使农民子女看到中国农村发展前景。健全的农村保障机制不仅能促使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而且有助于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为农民子女就读于农村职业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农村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农村职业教育的服务体系主要是建立地方政府统筹有力、较完善的连接初、中高级农村职业教育网络系统,使农村高职、中专和地市职教中心为龙头,以职中、广播电视学校、乡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和基础教育一体化,使各级各类学校共同组成责任明确、互为补充、分工合理、运行有效的职教网络体系[6]。

3.3农村职业教育创新的关键要素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与新农村建设赋予农村职业教育的任务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办学理念落后、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以学历为主单一办学模式等。这些都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人才需要。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创新要在全新办学理念的指导下,以管理创新为龙头,从教学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着手,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适用性人才为目标,始终围绕这些关键要素进行创新。

3.3.1办学理念创新

职业教育是培养职业性、技能性和社会生产建设一线需要的实用性人才,农村职业教育是面向广大农民的教育,是培养数以亿计新型农民的教育,不仅只是学历教育和技能教育,除此还应担负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重任,广泛开展技能培训、文化培训、在城乡农民集中的地方开办农民夜校,延伸农村职业教育的职能。应该说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在办学理念上有所偏差。表现在一是守着学校办学,没有深入到农民中去;二是以专业教育为主,技能培训为辅;三是以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轻视农村需要的人才培养。要正确认识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人才的关系,因为大部分农民工最终还是回家建设,他们的回家是把资金、技术和观念带回来进行创业,只有少部分留在城市继续发展,转变为城市劳动者。因此农村职业教育要创新办学理念,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要办学。理念创新的重点是培养学习型、技能性,懂生产、会技术、会经营管理的新型农民。

3.3.2教学内容创新

职业教育并非学科教育,技能性人才也并非学科性人才。因此农村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上要改变传统专业学科教材的内容,突出实践性教学,以实践教学为主。以实践教学为主,并非不要理论教学,而是以实践教学内容促使理论教学内容,进行教材改进,激发学生的理论学习兴趣,从而消化理论教学的内容。教学过程应该是:实践——理论——再实践。第一次实践是让学生了解某一产品的结构、性能等,第二次实践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学会动手操作,考取技能证书。客观地说,职业学校尤其是职业中学的学生与有能力考上大学的学生特别是考上二本以上大学的学生存在一定的智力差距,他们在理解理论知识、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等方面较差,所以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教学内容安排,对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习动力,理解理论知识方面很有作用,是切实可行的内容创新。

教学内容的创新重在教材创新,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要求,编制适合职业学生特点需要的教材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与学科教育在教材上没有大的区别,在内容上变成了大学教材的压缩本,教学内容偏深,理论过多,教材不能适应职业性、技能性人才要求,没有自成体系的教材。更新教材内容,重在补充实践内容,缩减理论部分,完善实践环节。与此同时,要加快实训基地和实习设施建设,使实训课程与教材内容相适应。作者曾考察过多所职业院校,条件好的职业院校学生上课教室就是实训教室,一边讲理论,一边是实训模型,设备的结构、部件、功能和特点直观而生动,学生一目了然,加之多媒体课件,更能加深理论课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3.3.3办学形式创新

目前农村职业教育不能适应新农村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办学形式不活,一是单纯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学生;二是开办的短训班较少;三是学生毕业或结业时不能取得相应职业的资格证。针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这些问题进行,就是要从不活到活,以培养技术的实用性和资格证为目标,改变单一的入学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培养不同规格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人才。农村职业教育应该是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长远专业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学校培训与田间培训相结合;城市职校与农村职校联合办学;技术培训与文化教育相结合,办学形式灵活多样。招生和就业方面要做好三个衔接,一是初中与职业中学的衔接;二是职中与高职的衔接;三是招生与就业的衔接[7](订单式培养)。培养目标是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一技之长的能生产、懂技术、会管理的多方面人才。总之,农村职业教育的创新主要是围绕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市场从理念、教材、教学、办学形式等进行改革和创新,发挥新农村建设生力军的作用,加速县级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农村职教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职业教育泛化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职业教育泛化是指职业教育远离具体的职业岗位(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而走向专业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泛化是学校职业教育的一种无奈选择,是社会经济对教育制约的一种表现形式。但职业教育的泛化并非都是有害的,它可以使更多的适龄人口得到专业教育。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通过加快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接环节建设,如发展独立的培训机构、发展规范的学徒制等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不仅是学校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弱势群体职业教育的需要。

【摘要题】理论经纬

【关键词】职业教育/泛化/职业教育延伸/培训/学徒制

随着素质教育这一时髦的词汇被引入教育以来,在各种教育研究的论述中如果没有素质一词的使用似乎成了一种落后的观念。职业教育也不例外,在近几年的职业教育的研究中,素质一词的使用频率也在不断地攀高,刚引入且得到推广的“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和CBE等教学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为了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无论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无不对学生开出了庞大的、系列化的教育内容清单,一种我们自己都无法描述、解释不清的理想化的教育目标追求在教育界快速地膨胀起来。职业教育似乎对这一问题更为显著,无论中职还是高职,所提出的教育目标所涉及的知识范畴和能力要求,可能是一个人一生所要追求的目标与境界。然而无论是高职还是中职教育,学生的学习时间毕竟只有短短的三年,这既有时间的约束,还有正规学校教育成本的约束,在三年之中我们要培养一个理论知识上似乎可以赶上专科或普高,在实践能力上可以达到高级工或中级工所需要的能力在现实中却是天方夜谭,通识教育已走到了职业教育的前列。这种理想化的追求实际上把职业教育进到了泛化,之所以称为泛化,是因为任何专业教育实质上都是职业教育,好像这样的教学目标追求可以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强的能力,能够更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所提出的更高要求。而现实的实际却是学生就业难,企业更不满意。职业教育追求教育内容远离具体的岗位知识和能力的这种泛化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还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呢?这不仅涉及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涉及到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问题。

一、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我们之所以提出职业教育的类型,或者说职业教育的概念,是因为职业教育应与职业紧密相关,职业教育应培养学生具有相应的职业能力应该是理所当然的目标,而且职业能力中的职业是具有某特定范围的,它应直接对应于社会生产(广义的生产)相关的岗位或某类岗位。因为不存在没有岗位的职业,培养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本质所在。职业能力不仅存在于我们目前所认为的职业教育之中,也存在于任何的专业教育之中,包括我们所说的普通高等教育。关于职业教育的本质问题,笔者已在相关文章中作了探讨,并提出了职业教育的标志:完成初始职业化,在这里不再过多地赘述。

既然是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过程中,就必须参与特定的职业活动或至少是在模拟的职业情境中使学生对已有的知识、技能、态度等进行整合并内化为某职业的具体岗位能力。但是职业教育的泛化,使职业教育本应追求的教育过程受到了更多的批判,以人的全面发展、以人的未来学习能力等为主要价值取向的职业教育观念似乎已占了主流,通识教育的泛职业化理念已得到不少人的认可。通识教育最早是由纽曼提出的,通识教育就其是各种学科都要具备的、公民的、广泛的知识讲,它是通识教育;就其是所有公民都应具备的理智能力和一般知识讲,它是普通教育;就其基于人性,以人性为目的教育而言,它是人文教育。是不是在这种广泛知识的教育中,可以使人得到一种基本的技术实践能力呢,徐国庆在其《试论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展开顺序》一文中对此进行了否定。反过来讲,即使我们把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在针对某岗位群,而不是某具体的岗位,职业教育应追求的是什么,知识在什么样的教育过程中才能内化为个体的职业能力,因为在职业教育不断泛化的背景下,职业教育走向了知识化,而非职业能力的养成上。我们说转岗能力也好,进一步学习能力也好,适应能力也好,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否在狭窄的职业教育过程中,即以某岗位的岗位职业能力为具体培养目标,或者说是教育方式下,学生就难以具备这些发展能力呢?其实,即使从一种狭义的职业教育作为出发点,或课程的组织方式,其转岗适应能力也未必就差。如机械维修工,如果某个体精通于维修机床,当他转岗到汽车、纺织、食品等行业来做维修工是极其容易的,因为机械维修的故障判断、修理过程所涉及的思维方式与操作过程是极其相似的。再比如一个精通车床操作的车工,他若转为一个铣床操作工,或一个磨床操作工等其它机床操作工并不是什么难事,甚至是在对设备的具体熟悉过程中,就基本可以胜任。如果说当个体不能进行转换,可能是所涉及到的其它基础能力太弱,如计算能力、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应用能力等,如果是这样,那只能说明我们所设计的职业教育的文化基础太低,它不能达到这类岗位的基本要求,这时就应当提升这类职业教育的基础层次。由于不同行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不同,职业教育的基础层次也应当有所区别,在职业教育期间不断地强化基础文化知识教育也是职业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即使职业教育基础层次设置得很高,我们也不可能在短短的3年之间就能完成个体一生所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它更需要个体在今后的一生中不断学习。我们不能一方面高喊每个人都应该成为终身学习者,而另一方面总是在试图努力在短短的3年之间就把一个人一生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都培养出来,这既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它需要更高的成本。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能在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养成过程中,把这种学习过程内化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学习方法、一种思维过程,在今后的转岗等过程中形成一种具有广泛应用的、可迁移的学习能力,这是职业教育应当追求的目标之一。

二、职业教育泛化的原因分析

职业教育既然是针对某岗位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教育。为什么职业教育的泛化在各种教育理念的支持下似乎已成为一种主流的声音呢?其实,这是目前我们所说的职业教育一种无奈的选择。首先,我们可以从职业学校的现状进行分析。目前,我国的职业学校主要是由高职学院、普通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所组成。高职学院大多是过去的普通中专所改建,与普通中专的教学模式有着无法分割的历史渊源;而过去的普通中专的培养目标是技术员,它的教学内容与培养模式与普通高等教育又具有极其相似之处,而且大多数学校的教学设施,尤其是涉及工业企业生产的教学设施,离能真正地开展职业教育相距甚远。职业高中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由方式形成的,其教学设施的落后程度不言而喻,甚至可以说大多数学校就不具备职业教育的基本条件。最具有职业教育特征的是技工学校,但技工学校(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技工学校)由于企业转制等各种原因造成严重的经费短缺,设备更新缓慢。同时,近十年之中,第二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一直不强,就业弹性就全国而言在某些年还是负数,学生就业难的客观现实使技工学校,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技工学校不得不放弃这种传统的领域,向第三产业拓展。在这种情况下,技工学校的职业教育特征不但没有得到加强反而削弱了。其次,从职业学校的师资看,进行以岗位能力为基本目标的培养也难以达到要求,对“双师型”教师的大力呼唤就是师资状况的一个确切的反映。第三是职业学校的运行机制的影响。收费上学,学生分摊教育成本后,学生规模的扩大无疑成为职业学校追求的目标,因为只有有了规模,才能得到更多的收入。但问题是,对学生的收费标准是由政府规定的,学生规模的扩张所得到的收费难以弥补真正开展职业教育所需要的经费缺额。在这种背景下,以基础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思潮无疑为职业学校摆脱困境找到了一种合理的出路,得到许多人的认可成了必然。

职业学校的泛化虽然给职业教育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如不具备基本的上岗能力等等。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其积极的一面。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庞大的教育适龄人口是一个基本的国情。在学适龄人口庞大而教育经费不可能无限增长,要使更多的适龄人口接受职业教育,或者说哪怕是一种基础的专业教育,或是一种职业引导教育,也是对我国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的重要渠道。我们面临着两难选择,但也必须做出一种选择:大力发展真正的职业教育,教育成本高,在现有的经济支撑能力下,只有少数人得到专业教育。或者大力开展基础专业教育,在经济支撑能力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使更多的适龄人口接受到基础的专业教育。这种选择是不依我们的规划,我们的设想为转移的。这是社会经济对教育制约的一种表现形式。市场规律无时不在影响着企业、个人和学校的决策。

目前,虽然职业教育泛化的问题是广泛的,但在不同地区,它所表现出来的趋势是不一样的。这也是学校自主办学面临社会经济状况而做出的一种选择,而正是这种多样化的选择,才满足了社会和个体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经济支撑能力强,就业岗位相对充足,职业教育的泛化问题就不是那么严重;而在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支撑能力脆弱,就业岗位严重不足,职业教育的泛化就相对具有市场。我们无法判断这两种教育理念孰是孰非,哪一种对社会经济发展是不利的。即使是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舒尔茨和韦尔奈的实证检验也只是局限于教育在培养个体农场主的适应不平衡能力中的作用,也并未涉及教育如何提高流水线工人的劳动生产率这一问题。关于学校教育是否可提高产业工人的劳动生产率,至今尚未有严格的证明,目前只有证据显示,更多的学校教育与较高的收入相关联。这说明,提高人口的受教育年限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因此,对职业教育的这种泛化,我们无须更多的担心。

三、学校职业教育的延伸

虽然我们无须担心职业教育的泛化问题,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是怎样才能把学校教育与企业的具体岗位职业能力协调起来,或者说衔接起来。因为,只有在对口就业时,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在工作中得以应用,才能显著提高生产率,在对口就业不畅的情况下,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在非对口岗位如何才能快速地成长为岗位合格人员,这一问题仅靠教育系统是不能解决的,最好的一种途径是广泛地开展企业的岗前或在岗培训。然而对企业来说它们更注重追求利润,只有当他们觉得培训投资有利可图时,或者当他们的培训投资不需太多的投资成本时他们才愿意投资于员工培训。因为,企业投资培训也面临着风险,对员工过多地提供培训,当受培训人员培训后未对其很好工作就离开企业时,企业就会损失投资。关于受培训员工跳槽所引起的劳动关系纠纷问题在各种媒体屡见不鲜。即使法律健全的西方国家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从目前看,实力较强的企业,由于其实力对员工吸引力强,对员工的职前和在岗培训已引起广泛重视,但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由于经济实力以及对人才的吸引力弱,对员工的培训还微不足道。但是,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会增加就业人员的快速流动性,人员流动得过快,延长了就业人员成为岗位熟练者的时间,降低了人力资源开发的效率,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不仅是解决社会问题,而且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出口问题也影响极大。我们应当通过职业教育的延伸来解决这一问题,而不应强制所有的学校都面向更具体的工作岗位进行教育,也不应对企业采取严厉的培训程序来解决这一问题,解决这一问题至少可以有两种途径。

第一,大力发展独立的培训机构。从目前看,需要技能培训的不仅是刚从校门出来的学生,我国存在的大量失业、下岗人员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也急需转岗和再就业培训,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这一问题可能更为严峻。因此,我们应建立一定区域的技能培训中心,这一技能培训中心以区域的产业结构为依据来确定具体的培训项目,通过短期培训来缩短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适应过程。引入培训机构这一中间环节,有以下几点好处:(1)独立培训机构的专业化和针对性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为企业提供适需的劳动者。(2)学校主要从事专业基础教育更易发挥其规模效益。(3)可以减少学校设备投资的浪费,因为,学校设备往往只能用于在校的少数学生,中间培训机构可以更广泛地用于社会失业、转岗的人员再培训。(4)有利于缓解企业与就业人员在培训问题上的纠纷,尽管在培训中,个体负担了更多的成本,但这种成本能够在进入企业后,由于其熟练程度高而增加收益来得到弥补,这实际上也是企业最易接受的雇佣形式。(5)由于独立培训机构的培训可以给从业人员工作能力一个明显标识,比企业培训更有利于劳动者的流动,这样的流动对企业没有损失,但是企业所能支付的较高工资实际上也是对职业教育的投资。这种中间独立培训发展的经验,在我国的香港以及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都有可资借鉴的经验。

第二,发展规范的学徒制。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但是在我们高喊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经验之时,却把德国职业教育的本质——学徒制扔在了一边,基本上废除了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制度的学徒制。当然,我国那时的学徒制是存在缺陷的,它的主要缺陷,一是没有明确的进入标准,学徒制主要是工人子弟接班和计划安排的新增就业人员的岗前培训,由于没有明确的进入标准,过低的文化基础,如有的小学不毕业就当上了学徒,使学徒制培养的工人适应能力差。实际上,在那时学徒制只是社会用人制度的一部分,而非人力资源开发的手段。二是没有明确的学习内容和标准,尤其是专业基础理论。三是对于指导学徒的师傅没有筛选机制,师傅本身的操作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对学徒工的学习成效影响甚大。但这并不是学徒制本身的问题,主要是一个不规范问题。学徒制的取消对我国产业工人的培养,损失是巨大的。目前,这一问题已经显现,上海已实施了庞大的职业见习计划,在其它经济发达地区也正在发展,这说明学徒制有其自身的优势。需要指出的是,发展学徒制更易解决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在学徒期间无论是否得到工资,它都远比学校教育成本低。在社会的现实中,多数弱势群体的职业教育就是通过学徒制来完成的。由于我们没有学徒制度,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体即使有学徒的需要,但学徒在企业的存在可能将会被认为是一种非法用工,尤其是在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情况下,更为无职业技能的人员进入企业带来了困难,企业接受愿意学徒的人员对企业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这是大多数企业不愿做的。如果把它进行规范,使之合法化,也是对职业教育的多元化投资。我们不能只强调企业把大量的资金给学校,学徒制可能是企业更容易接受的投资职业教育方式。这对解决我国庞大的贫困人口就业问题和满足企业需要大量的熟练工都是有益的。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职业教育兴衰与教育思想研究论文

【摘要题】职教史

职业教育的兴衰起落从来都不是孤立发生的,而是始终伴随着新旧教育思想的更替,反映了整个教育制度的进步与落后。

回顾20世纪中国职业教育的百年发展历程,实际上也是中国新旧教育思想不断更替的过程。这一过程,既表现了中国教育制度不断进步的主流方面,也反映了中国教育制度中落后势力的陈腐与顽固。

现代职业教育是在师徒传习制度基础上为适应工业大生产需要而产生的教育类型,源于较早发生工业革命的欧洲国家。在20世纪最初的20年里,我国机器工业规模的较快增长是促使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动因。从平均每年新注册的工厂数量来说,1903-1908年是211家,1913-1915年是413家,1916-1919年为1246家。

清朝末年对各种力量为农、工、商、矿等实业所举办的实业学堂,通称实业教育。职业教育一词在我国首见于1904年时任山西农林学堂总办姚文栋所写的《添聘普通练习文》。(注:刘桂林《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第136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中国的职业教育与早期实业教育,多数学者认为就其基本功能及其教育思想演变过程而言,两者一脉相承,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将这两者仅仅看成是“正式改名”(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第520页)。因此一般都把实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早期阶段进行研究,从而普遍认为中国的职业教育发轫于1866年由左宗棠奏请并于1867年1月开学的福州马尾船政学堂。(注: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1981年,第23-24页)

我国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实业教育,经过早期洋务派、改良派、维新派的倡导和推动,晚清政府主要仿效日本的教育制度,于1902年和1903年(壬寅、癸卯)首次制订了现代学校教育的学制体系,实业教育被列入其中,尤其在1903年学制中,实业教育不仅有初、中、高不同层次,而且与普通教育完全并列。然而实业教育的发展十分缓慢,从1898年至1910年间,在清政府学部立案的高等实业学堂只有17所;到1909年,全国中等实业学堂也只建立了254所,学生16649人。

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于1912年和1913年(壬子、癸丑)制订新的学制体系,把实业学堂改名为实业学校,分甲、乙两种。但与实业学堂并无本质区别,发展仍然十分缓慢。1912年至1916年,两种实业学校总数从425所增加到525所,而学生数却从31736人减少到30029人。在此期间,教育界部分人士考察欧美各国的教育制度,越来越多的学者推崇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宣传西方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的教育制度。以黄炎培为代表的一大批职业教育先驱于1917年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为标志,开始进入大力宣传并努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新时期。同时,职业教育思想与平民教育思想及乡村教育思想汇合,形成了一股推进教育改革的思想洪流。黄炎培为首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也与陶行知为首的“中华教育改进社”以及晏阳初组织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分工合作,大力推进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使有关当局于1922年修订出包括职业教育的新学制。该学制以美国教育体制为主要范例,部分地吸纳欧洲的做法,规定在小学设职业预科,在普通初中和普通高中设职业科,同时允许在高中阶段独立地分设职业学校。至1925年,全国职业学校数从1921年的842所增加到1548所,达到了新中国建立以前的最高峰。然而由于内外因素的阻滞,职业教育又迅速沉寂,到1929年,全国的职业学校仅存194所。为此,职业教育界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黄炎培先生认为“我们所希望,百分之七八十没有达到。”(注:《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征求同志意见》《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二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431页)从而率先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的主张,认识到发展职业教育,决不能仅从职业学校,仅从教育界,甚至不能仅从农工商几个产业下功夫,而必须参与整个社会运动。

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教育、农林等部门相继制订了以《职业学校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的法规体系。职业学校从整个教育体系中重新分列出来,形成逐级分流的格局。遂后,抗日战争爆发,职业教育的发展遭遇新的困难,在此后的近20年时间里,就全国而言,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唯当时的解放区,围绕抗日战争需要所举办的职业教育,有较扎实有效的实施,其特点是面向工农大众,短期为主,灵活多样,力求实用,以应战时急需。

半个世纪过去,黄炎培、张謇、蔡元培、陶行知、陈嘉庚、陆费逵、顾树森、李梦鳞、江问渔、杨卫玉等一批职业教育先驱,为中国职业教育思想的传播和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做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而且有过丰富的教育实践。然而由于社会环境过于恶劣,难有大的建树。截止1949年,全国仅有中等职业学校564所,学生77095人。

新中国建立以后,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和突飞猛进的经济建设,强烈带动教育的全面改革和发展,其中中等专业教育和技工教育获得空前发展,并明确成为新中国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1950-1965年间,虽有大起大落的波折,但总趋势是迅速发展的,其中技工学校从3所增加到400所,学生从3600人猛增到18.3万人;中等技术学校从500所增加到871所,学生从9.8万人上升到39.2万人。

“”期间,全国各类职业教育遭受空前浩劫,学校停办,校舍被占,队伍失散,思想大乱。1969年,技工学校几乎被摧残殆尽,中等技术学校的学生数只剩3.2万人。“”后期,特别在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期间,职业教育曾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增长。1976年,技工学校达1267所,学生21.1万人;中等技术学校1461所,学生为38.6万人。但普通高中畸形发展,在校生多达1483.6万人。职业学校学生数仅占高中阶段学生总数1543.4万人的3.87%。(注:根据教育部计划财务司《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统计资料》转录或计算)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的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政治上的拨乱反正,思想上的正本清源,带动职业教育在恢复中有发展,在调整中有提高。邓小平早在1978年4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强调要“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1980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都、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1982年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特别提到要“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的问题;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系统地做出了“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指示。1986、1991、1996年分别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1991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颁布实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推动力度是史无前例的,在国际上也属罕见,职业教育事业也获得空前的发展。1980年至2000年间,全国普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未含成人学校)招生总数、在校生总数和专任教师总数分别增长2.79倍、5.43倍和2.7倍。三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注: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00》(人民教育出版社)相关资料计算所得):

在20世纪最后的20年里,中国职业教育事业的一个新特点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蓬勃兴起。1980年,首批地方性的短期职业大学在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高潮中应运而生,并迅速扩展。1985年,原国家教委开始试办初中后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至1996年有22所学校被批准实施五年制。20世纪末期,国家要求所有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都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一样,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从而把这些院校实施的教育统称为“高职高专教育”。截止2000年,全国此类教育的各项数量指标占整个高等教育的比例都超过50%。具体数据如下表(注:《中国教育报》2000年9月28日第1版):

现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在一本书的序言中写道:“现代职业教育引入我国已经130多年了,其发端比普通教育还早。但步履之艰难,远甚于普通教育”(注:顾明远为彭世华著《职业教育发展学》写的《序》,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纵观我国这百多年的教育历史,就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者相比较而言,顾明远先生的论断是千真万确的史实。甚至进入21世纪的今天,职业教育虽然在法律上和一般的理论观点中已经明确:“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3条)然而在许多人——包括部分教育决策人员——的潜意识中,职业教育仍然是低于普通教育的次等教育,是普通教育的补充。因此,在教育规划中,职业教育往往仅仅成为调节普通教育生源盈亏的缓冲系统,在招生和经费投入政策中,把职业教育放在保证普通教育需要之余的次要地位。

然而如果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考察,不难发现它在这百余年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虽然举步惟艰,却在缓慢的前进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着自己,愈来愈显示出它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说明它的存在确实是社会的客观需要而非主观愿望使然。

为什么经历百余年的努力,职业教育仍然没有被教育的正规系统所完全接纳?这有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本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政治因素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20世纪前半叶,政治黑暗,政府腐败,列强入侵,战乱不止,虽有一批仁人志士为职业教育在中国的兴起而历尽艰难,奋斗不止,最终却成果有限。“”期间,一时的政治失误也曾给职业教育带来惨痛的损失。

经济因素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是直接的,因为职业教育是适应机器大生产对劳动力的新需求而产生的教育类型。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教育是学术化的,因为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师徒或父子关系获得传承。随着工业生产的产生和发展,社会才提出批量培养工业劳动力的需求,而且在原来由“工匠”统揽一切的状况,逐步有了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分工,遂后又有工程设计人员、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分工,形成了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等不同的人才类型。由于培养这不同的人才类型需要有不同的课程体系,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教育类型。职业技术教育是专事培养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类型,从而逐步地与传统的学术教育有所区别。

我国的机器工业起步于19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比西方国家晚了近一个世纪,而且发展十分缓慢,差不多再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1949年,我国的工业化率才达到12.5%,城市化率只有10.64%。新中国建立后的半个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20多年,经济总量和工业化水平都大幅度提高。到2000年,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高达50.9%,第一产业的同类比重降至15.9%。从1978年至2000年,人均GDP增长了4.59倍。这是这一时期职业教育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社会动因。另一方面,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仍然高达50%,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和从业人员比重分别只有33.2%和27.5%,城市化率也仅有36.2%,而第二产业比重居高不下,这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而且发展极不平衡。这又不能不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文化因素和教育因素是不可分割的。在教育普及程度很低的情况下,教育只能面向少数人,实施精英教育。在长期的精英教育制度下,逐步形成了鄙薄劳动、轻视实践、排斥大众的思想观念,并成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在这种思想文化指导下制订的教育制度、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阻碍着面向大众而又崇尚实务的职业教育的发展。

现在,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也达到了大众型水平,可是精英教育的传统思想依然存在,甚至还是我国教育系统当前的主流思潮。我国封建教育制度持续时间特别久远,传统教育思想中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许多精华被束之高阁,而“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思想却影响犹深,这也许是使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步履之艰难,远甚于普通教育”的历史原因。

精英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关注少数精英的培养,以单一的学术标准评价所有的学习者,选拔出少数,淘汰掉多数。而职业教育思想则要实现“学校无不用之成材,社会无不学之执业,国无不教之民,民无不乐之生”(注:黄炎培《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二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182页)的目标。职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也会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决不限制任何人的个性发展而必有益于个性发展,因此他不排斥精英的培养,但不强调选拔和淘汰,而致力于人人“学会”,人人成功。这恰恰与传统的精英教育理念相悖,于是常常被认为是不正规的、低水平的教育而不容易受到公平对待,使职业教育不能不在不懈的抗争中求生存、图发展。然而教育的大众化、多样化和实务性的增强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也就自然地反映了新旧教育思想的消长和更替,尽管新旧教育思想的碰撞、消长与更替并不局限于某级某类教育,而是从教育整体上体现的,但职业教育发展所引起的教育思想更替至少是一个重要的侧面,集中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的宗旨是面向少数人还是面向多数人;二是教学的原则是崇“虚”还是崇“实”。

首先是面向多数人的问题。

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是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他们都是从事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务性人才,占从业人员的绝大多数。同时,职业教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3条)就业是民生之本,关乎每家每户的切身利益。因此,大众性几乎是职业教育从产生的时候开始就具有的基本属性。然而并不是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就必定能够面向大众,关键之一是思想观念问题。而确立面向大众的教育观念是很不容易的,即使是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积极倡导者也完全自觉。例如现在人们都知道女性“半片天”,忽视女性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就根本谈不上职业教育的大众性。可是历史上解决这一问题是特别困难的,当年张之洞力主实业教育,但反对女学;张謇专为女子举办蚕桑讲习所,但响应者寥寥,无法成班;张謇竭力倡导女学,却不屑于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允许男女同校。真正解决男女平等问题还在新中国建立之后。说明新旧思想和价值观的更替是一个十分艰巨而长期的历史过程,特别是关乎民主、平等和惠及大众的事业,往往会倍受旧势力的阻碍。

其次是祟尚实用的问题。

“实”的对立面是“虚”。如果“虚”的含义是指某种“道理”或“理论”,那么“实”是指道理或理论的实际应用,“实”离不开“虚”,应该强调的是“虚实结合”。然而我国传统文化中往往沿袭着重虚轻实、重理轻用,重道轻器,重学轻术,以虚为高,以玄为深,以实为低,以用为浅等陋习,热中于坐而论道。这种认识和习惯在教育领域的长期渗透,形成了理论脱离实际的痼疾,很不容易改变。黄炎培先生在自传式专著《八十年来》中说:“我和六员省视学、各师范学校校长相互地调查研究,发现小学校学生很大的弱点:尽管学习过算术,但是权度在前不会用。尽管学习过理科,略知植物科名,但是庭有草不识它是什么草,家县的木材,不识它是什么木。……于是,实用语文呀,算学呀,纷纷出版。不久具体化为职业教育”。“我们一群人觉悟到‘君子劳心,小人劳力’这是充满了社会毒素的话,因此,想在‘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上面做些工作,提出了教育与生活、生活与劳动不应脱节的主张”。说明我国当年的职业教育先驱们在倡导职业教育之初,首先觉悟到的是普通教育脱离实际,他们首先致力于普通教育的改革,对于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自然更加强调实用。黄炎培先生甚至直言:“盖职业教育犹是实用教育也”(注:黄炎培《实用主义产生之第三年》,《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一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第321页)。张謇要求他所举办的各级职业学校都要注重实用,他说:“顾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注:张兰馨《张謇教育思想研究》第133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然而提倡实用十分不易,职业教育注重技艺,崇尚实用,反而成为它屡受传统思想鄙薄的原因之一。我国历时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从来重道轻技,视技术为“奇技淫巧”。在实业教育兴起之初,清皇朝一名为官山东的官员张盛藻为此专门上奏朝廷,认为朝廷命官应学孔孟之道,“何必令其习为机巧,专明制造轮船、洋枪之理乎?”(注: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第25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甚至直到今天,职业教育仍然因为它侧重技艺、崇尚实用而常被视为浅薄的低水平教育。

就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而言,最大的困难也在贯彻实用的教学原则,它既要职业教育内部牢固的思想基础,又要有充裕的经费和设备支持。辛亥革命后,学界批判实业教育,其核心内容是说实业教育脱离实际;而到20世纪30年代初,学界总结轰轰烈烈的职业教育事业之所以很快衰落的内部原因,主要也在学非所用,分析失败的客观条件时,主要是缺乏实习和实训场所。新中国建立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虽然由于政治运动的影响以致时而走向极端,时而走回老路,总的趋势是向好的方向发展的。问题是脱离实际的现象至今还严重地存在着。小学的劳作课和中学的生产劳动课程在多数学校已经名存实亡,劳动和技术至今未能成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各级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能力培养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也没有完全解决。重视实用、注重能力的教学原则常常被批评为违背全面素质教育的狭隘的功利主义。殊不知强调实用与能力,与全面素质教育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它无非是在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强调了某个侧面。何况离开实际生产和生活,良好的素质又如何能够养成?普通教育一当脱离实际势必误人子弟、殃及大众,不讲实用的职业教育将不仅导致职业教育的衰败,而且将使整个教育脱离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由此可见,发展职业教育决不仅仅是职业教育的事,它的发展不仅有赖于职业教育自身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同时有待于普通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整个社会思想观念的转变,要使“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注: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07页)。因此,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对职业教育的接纳、兼容程度,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水平和这个社会的思想水平。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对策研究论文

南宋时期的理学大师朱熹说过:“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由此可见,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效益关系密不可分。在长期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在教学方法的创新、分类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由于教学方法改革不是孤立进行的,它与课程及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构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资源建设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之我国现代意义的职业教育办学历史较短,包括教学方法自身在内的教学各个环节正处于摸索之中,所以,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操作过程存在诸多实际问题,亟待解决。

一、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理论研究体系不完善

纵观10年来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历程,研究的深度、广度和西方现代职业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若干理论问题都没有进行科学的界定和分门别类的研究,完善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西方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人云亦云,在多篇研究文献中,在同一层次上阐述同一个问题,并不罕见。例如,关于行为导向教学方法的研究,很多文章介绍其内涵和几种典型的教学方法,论述的深浅程度基本一致,没有新意。②对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中普遍运用的典型教学方法研究力度不够,单纯就一种方法进行研究,缺乏系统的归类、比较、分析,虽然强调了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但忽视了综合性和互补性。③某些基本概念认识模糊,甚至出现歧义。例如关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概念认识不清,在一些研究文献中可见将教学模式混同为教学方法的现象。

(二)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结构体系亟待健全

我国现代意义的职业教育起步已有20多年,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也进行了多方的探索,但至今我国还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科学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分类体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分类依据不够科学。合理的分类是构建、完善教学方法体系的基础。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分类注重教学外部形态和知识的呈现形式,忽视了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的关系,也忽视了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对象是教学方法选择的基本标准,选择教学方法必须考虑教育对象,包括教育对象的规模、参与程度等等。(2)内部的教学方法没有及时更新,尤其是从国外引进的新的教学方法没能有机地融入我国职业教育方法体系之中,教学方法的内容显得陈旧。教学方法分类体系是否科学,直接制约着教师对教学方法选择的行为,也即教师能否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教学方法分类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程度。

(三)教学方法改革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近年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专业建设、课程结构体系建设以及教材建设等方面都有长足进展。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相继颁布了统一的专业目录或指导性的专业目录。近年教育部建构了中等职业学校新的课程结构体系,将传统的三段式课程结构模式,变成模块化课程结构,增强了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柔性化,同时编写了相应的教材,改变了按原有学科体系构建教材的定势,实现了教材内容体系综合化、模块化。相对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进展很慢,在全国没有形成自上而下的统一的行动,各级各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出于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短期利益,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从而忽视了对教学方法改革的人力、财力的投入,因此,教学方法改革长期以来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而日常的教学方法改革往往是任课教师自发地进行摸索,进行局部、点滴的方法革新,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四)我国职业教育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制约了教学方法的改革

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受普通教育影响,主要采用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教师的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其他类型的教学模式都是辅助的,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颠倒了现代教育理念中的师生关系。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内核是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作用是指挥、引导、协调。职业教育套用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很难出现突破性进展。教学模式不改变,新的教学方法难以实施。

(五)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制约了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应用

我国职业教育大多是由普通教育改制而来,城市与县级职教中心目前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主体,这些学校一般是由城镇或农村的普通中学转制而来,而高等职业学校多是“三改一补”或是普通高等院校的二级学院、职教系。由于我国职业教育载体具有明显的普通教育的特性,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延续普通教育的模式,采取班级授课制,以课堂教学为主体,而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适宜采用协作教学、现场教学、能力分组制、开放教学等组织形式。

(六)现行的升学考试制度影响了职业教育学方法的改革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采取高考制,而且近年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困难,学生、家长、学校都把焦点集中到了升学率上。“3+X”或“3+综合”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是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技能考核只是附加项目。高考的方向、模式制约了职业教育教学的运用。为了提高升学率,怎么考,就怎么讲;考什么,就讲什么。如果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把以知识教育为主转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轨道,将会导致学生整体学习成绩下降,学校升学率降低,这样不仅影响学校的生存,也影响学生的前途。基于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招生高考制的实施,任何一所职业学校也不敢放手大胆地对传统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进行彻底的革新,只能在实践教学等环节进行局部的试验,以渗透新的教学理念。

(七)现有职业教育师资素质难以适应新的教学方法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如下弱点,阻碍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①我国职教师资队伍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经过系统、严格的教师培训,教育教学理论与技能水平没有达到要求,教师资格证书的获得不是经过严格的考核,而只是经过常规的认证。②专业课教师双师素质达不到应有的水平,而且在日常教学工作的运行中,专业理论课教师实践能力低,实践课教师专业理论水平不高。教师智能结构单一,难以全面实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常常是一体化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例如行为导向教学法既教理论,又教技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同一个过程展开。

(八)学科本位的课程与教材体系制约了新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实施

教学方法指向特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教育的价值观决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目标的确定,与此同时也就决定了教学方法的选择。此外,教学内容及教材与教学方法是统一的,方法总是特定教材的方法,教材总是方法化的。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没有完全摆脱学科体系。中等职业学校尽管改革力度较大,但在课程内容构建以及整体结构上仍然带有学科课程模式的基本特征,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基本是本科课程的压缩,课程改革没有明显的进展。学科体系的课程与教材往往只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在思想观念上就给新教学法的引进带来很大的障碍。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在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上普遍缺乏对新教学法的适应;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实施新教学法需要应付两种不同的课程体系,这确实是一件相当吃力的工作。

二、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对策

(一)加强理论研究,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理论研究体系

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支稳定的研究队伍,对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展开全方位的研究与探讨,从理论到实践,从微观到宏观展开深入研究,完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的理论体系,依据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及时更新研究内容,拓展研究领域,使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材建设的新成果能够在优化的教学过程中得以巩固。另外,我国有着悠久的教学理论研究历史,从春秋战国到两汉,以至唐宋,出现了许多知名教育家和享誉中外的教育理论家,研究中应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财富,并注意将这些理论与从国外引进的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论体系结合起来,构建符合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际需要的教学理论体系。

(二)对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进行科学分类,完善教学方法体系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重新分类的依据要突出考虑以下两个方面:(1)教育类型的特殊性。职业教育以传授技术为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教学的核心环节,知识传授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学科教育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以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为主要目标,而实践教学主要目的是验证理论。不同的教育类型需要建构不同性质的教学方法分类体系。职业教育方法分类要充分考虑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方法应该占有突出重要的位置;学科教育教学方法应突出知识传授教学方法的重要地位。(2)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一般动手能力强,形象思维比较发达,而且兴趣广泛,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和风险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参与某个项目实施的全部过程;普通教育的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较强,专注于书本知识的学习,以被动接受学科知识为主,因此,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应该比普通教育更为丰富多彩,更为灵活多样,以适合职业教育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三)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投入力度,对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进行监控和统筹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尽早把教学方法改革同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一同纳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轨道,充分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为改革试点提供倾斜政策,鼓励在教学中运用新方法。建议教育主管部门成立专门的机构和组织,开发研制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把教学方法改革纳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轨道,巩固和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应该突出两点:①提高教师素质,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职业责任感以及执教的基本技能、技巧。参照国外的做法,非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外聘的兼职教师等必须经过一年以上严格的专业训练,系统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并经过统一的考试考核才能够上岗。②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具有两年以上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验,并且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定期到企业、公司进行一段时间的锻炼,永远保持与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在发达国家职业院校一般不直接从大学毕业生中选择教师,都是选具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从业人员到学校任教。我国职业院校的教师(兼职教师除外),一般都直接来自大专院校的毕业生。教师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够在教学中自由地运用各种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五)构建教育立交桥,改变原有的职业教育升学考试制度

改革教学方法也要建立在改革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基础之上,逐渐取消高考制,实行开放制或证书制,发达国家普遍采取上述两种入学制度,宽进严出,比如英国的开发大学、美国的社区学院等。实行开放制或证书制,教师不再为应付高考而集中全部精力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也会从枯燥的课本中走出来,拓宽学习的空间,丰富学习内涵,教师将集中更多的精力选择先进的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技巧。

(六)转变传统的办学形式,创造适宜运用新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环境

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必须建立在整体办学形式转变的基础之上,因为教学方法的运用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等存在于同一统一体内部。职业教育应尽早建构模块化的课程结构,转变传递─接受教学模式以及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学习空间,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模式,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走出课堂,转变师生角色,为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创造有利的教学环境。比如,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典型的教学方法是项目教学,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书本知识教育,摆脱书本、课堂的制约,学生自由分组、合作在教师指导下共同实施某个项目,小组成员团结、协作,师生关系发生根本的变化,教师是指导者、协调者,整个教学活动学生都是处于积极参与状态,而不是被动的接收。因此,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原有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等都需要发生结构的性的转变,否则难以运行。

教学方法决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教学的其他环节构成了相辅相成的整体,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所以教学方法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方法体系的建立不单是教学论自身的问题,而是需要牵动教育教学的整体。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农村职业教育研究论文

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与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的。按照国外经济学家的观点,经济发展阶段可以划分为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工业化阶段、发达经济阶段。我国有些学者认为,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阶段。将一些国家和地区进入工业化阶段之后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对于研究21世纪初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不无借鉴作用。

一、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实行国家干预1.制定颁布配套的法律法规以美国为例,从1917年联邦政府通过的标志着美国职业教育制度最终形成的《史密斯??休斯法案》开始,到1994年的《2000年教育目标:美国教育法》和《学校??工作多途径法案》,近80年的时间由政府的有关职业教育法律(案)达数10部。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法案,极大地强化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干预,使职业教育在政策的导向作用下,朝政府设计的方向发展。

2.提供经费支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政府直接拨款。如美国,政府出台的每一部有关职业教育的法案,几乎都有一部分内容规定配套专项经费的数额。1965年,为开发经济教育水平落后的阿巴拉契亚地区,政府通过了《地方重新开发法》,在这一地区实施了上千个职业教育项目,拨款达3.3亿美元。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投入约占职业教育总经费的50%。新西兰大约70%的职教经费来自政府。二是通过政府促使企业投入。如法国法律规定企业完成各项缴税义务后必须承担至少两项支出:即按上一年职工工资总额1.5%的比例提取继续教育经费,用于本企业职工的在职职业培训;按一上年职工工资0.5%的比例缴纳“学习税”,用于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

3.实行并强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是国家干预职业教育的基本策略之一。目前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以及新近工业化国家如韩国等,都颁布并实施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澳大利亚从90年代开始逐步对各行业制定全国统一的职业技术教育标准,颁发统一的资格证书。英国1986年由国家资格委员会创设了全国职业技术教育文凭??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该证书几乎覆盖了英国所有的职业领域,在英国境内都得到承认。1992年又实施了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该资格既可作为就业的依据,又可作为升大学的依据,使学生在升学和就业方面更具灵活性。在法国,由于农村职业教育学制和专业不同,法国大学以下有五种证书:农业徒工证书、农业专业能力证书、农业专业技术员证书、职业教育证书、农业高中证书(准备上大学)。

4.实行普职分流英国的义务教育是到16岁,义务教育阶段后实行普教与职教分流,据1993?1994年统计,普教职教就学人数分别为42%和58%。法国的义务教育也是到16岁,义务教育阶段后普教职教是在16~19岁这4年逐年分流.重点是在16岁分流,据1993?1994年统计,普教职教就学人数比例分别为47%和53%。

二、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办学上述国家和地区,除国家举办职业教育外,还积极鼓励各部门、行业、私人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在西德,许多大型企业把执行职业教育法作为企业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应尽的义务,企业提供的职教经费达155亿马克,是各级政府支付额的7倍多。日本职业教育的办学类型有正规学校教育中的职业教育、企业内部的职业训练和公共职业训练机构的职业训练。还有一些欧洲国家由于地理位置冬长夏短,学生不能在漫长的冬季进行农田作业,在短暂的夏季为了抓紧农田作业,就不安排课堂教学,而采用季节制;农村职业中学以完成义务教育后的农村青年为对象,利用2~3个冬季,每季有4个月的时间进行教学;为便于农民子弟就近上学,这些学校的位置都距家近,学校规模小但分布广。

其他一些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也都十分重视多主体举办职业教育,私立学校在职业技术学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美国培养技术人员的五年制高等专门学校有23%是私立学校,韩国这一类的学校甚至超过90%。可以说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办学,是这些国家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重视对职业教育教学和培训过程的改革80年代以来,职业教育逐步超越了传统的“为经济服务的”的思想,而被认为是实现人们“在就业、地位和个人发展上创造公平机会”的途径。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突破了传统狭隘的职业教育观,而逐步确立了包括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与培训在内的大职业教育观,并使职业教育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观念主导下,职业教育也随之发生着相应的变革。

1.增强受教育者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为防止受训者狭隘的专业化,德国要求获得某一职业资格的受训者熟悉7~8个工种所要求的岗位技能。

2.调整专业设置一是针对与农业相关的职业的不断出现,对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开设与农业生产相联系的和与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的专业,如装潢园艺、农业供应、农业机械、农业设备、农业市场等;二是打破行业、企业界限,以“通用工种”为标准,对工业职业教育相关的专业进行合并,组成新的综合化专业。如德国已将12种工业电子专业的职业学徒培训合并为4种。

3.改革课程内容一是强调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培养复合型人才;二是在强调能力本位的同时,普遍强化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共性知识,为学习者个人生活和提高工作效能,以及升入高等学校提供更广泛的准备;三是强调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并把这方面的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能力看待;四是更加关注外语能力和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受训者更有效地运用对外交往的工具。目前,德国、法国、英国等正采取拓宽专业的措施,重新安排培训内容,编制“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为受训者提供更宽的知识面和职业能力。

4.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一些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类型和水平的职业教育体系相匹配。如韩国从1945年到60年代初,主要是个农业国,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扫盲和基础教育上,职业教育发展较慢且以农业职业教育为主。1960年,全国职业高中279所,其中农业高中129所,占46.2%。60年代初期韩国开始进入工业化阶段,职业高中由279所增加到1970年的479所。其中,农业高中减少到123所,而工商等其他职业高中达356所,占74.3%。70~80年代是韩国经济大发展的时期,经济形态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逐步实现在技术密集型基础上的工业和科技升级。因此,该国在持续稳定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同时,以专科学校为代表的高等职业教育开始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专科学校在校生人数1970年还是零,1980年增到16.5万人,1990年增到32.3万人。90年代后,为适应科技的飞速发展,同时满足受教育者终身学习的要求,韩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对职业教育体系进行调整。一是调整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学生比例,从1990年的68∶32调整到1995年的50∶50,并通过在普通高中开设职业课程等多形式发展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二是大力发展专科学校和开放大学,1995年这两类学校学生数为1990年的1.84倍。三是鼓励高等专科学校招收在职人员,灵活办学,对劳动者进行更广泛的继续培训。四是在中等教育阶段开设升学与就业指导课程,根据学生的成绩与爱好提供多种选择。

四、重视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和就业一些国家为加强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和就业工作,制定了保护毕业生就业的法规。如英国1948年通过立法规定了学校对毕业生实施就业服务有四项任务:一是传递工作信息;二是给予工作选择指导;三是毕业生职业安置;四是保持与离校但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的联系。日本对高中阶段毕业生的就业制订了《就业保障法》,使招工过程成为一个在法律保护下有序的教育竞争过程。通过竟争,企业招到了满意的人才,学校做好了就业服务,学生树立了刻苦的学风,国家收到了职教的投资效益。

五、保护农业职业教育一些国家和地区尽管农业劳动力和农产品产值所占比重很小,但为了满足本国、本地区居民的农产品需求,扩大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这些国家和地区仍然把农业发展和农业劳动力素质提高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加强对农业职业教育的保护。

1.明确提出培养新一代农民的目标如韩国政府1981年开始组织实施农渔民后继者培养工程,政府的支持工作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选拔,通过宣传教育,父母的劝导,让农村青年报名,再通过一定程序公开、公平、公正选拔录取;第二步是培养,对选拔录取的对象,通过农业院校或职业中学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培训,使之成为合格的农渔民后继者。我国台湾地区,70年代初期以培养农业经营者为目标,制定了培养8万“核心农民”的计划,先后在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和农业专科学校试办农场经营管理科。

2.对农业职业教育学生实行优惠政策如我国台湾地区,对要求学农者,由基层农会审查推荐,对其家长实际耕作面积水稻在1公顷以上,蔬菜、花卉0.6公顷以上,毕业后志愿从事农场经营3年以上的学生实行优惠政策:保送农会每期给学生发给奖学金4000新台币;学校组织开展示范作业,收入60%归学生;减免学杂费、实习实验费1/3;毕业前返家实习优先办理贷款;毕业后经营农场1年以上,成绩优良,推荐进入农业专科学校的经营科或农场管理科学习。这些优惠政策,使台湾农业专科学校毕业生从事农业本行或创办农业企业者逐步增加。

3.对毕业生提供创业资助韩国政府1980年制定了《农渔民后继者育成基金法》,对毕业生创业提供2000万~5000万韩元的资金援助,年息5%,5~10年内偿还。法国1995年由总理与各农业协会主席签署了《青年就业国家宪章》,按照该宪章,政府与农业组织之间建立契约,筹集至少34亿法朗基金,支持农业教育与培训,每年帮助0.8~1.2万名农业职业教育毕业生创业。正是这些政策使法国农业职业教育招生形势看好。1995年,法国只有约75万农业生产者,而接受农业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学生总数则达28.54万人,占农业劳动者总数的38.1%。

值得指出的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曾出现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流动,相应出现了农业职业教育的滑坡。一些国家和地区尽管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日本1960年之后通过对农产品如稻米高价收购、低价供出、财政补贴等办法,提高务农的比较利益,但并未给农业职业教育带来多大起色,毕业生回农村去的仍然很少。因此,究竟采取哪些措施能更有效地保护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尚待进一步研究。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职业教育开放性研究论文

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的讲话中指出:"21世纪,我国既需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也仍需要发展各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样化的,这是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他特别强调"努力办好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是一篇大文章。"为了落实江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把职业教育这篇文章做大,做好,通过教育结构调整,一批新的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运而生。经过社会多渠道投资办学,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结构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应用性人才,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对我国人才结构、教育结构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终身教育的理念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并针对教育体制改革引发了一系列深入思考。按照终身教育的原则,人们的职业发展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之中,它包括对职业的认识、准备、确立、再准备、转业等不断追求完美的诸阶段。因此,职业教育应该贯穿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始终。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纵向贯通,横向立交,能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式结构。否则,职业教育就不可能适应形势的要求和人们的需要,更不能实现健康的发展。笔者认为,要构建这样一个开放性的职业教育办学体系,需要解决好如下几个问题。

一、克服封闭职业教育发展的诸多因素1、观念封闭因素:我国由于长期处于封建社会文化和观念的影响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理念深深地渗透到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形成了"重普教、轻职教","重科学、轻技术","重知识、轻能力"的文化传统,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目前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6O%-80%的水平,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严重短缺。因此,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过程中,经常遇到来自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巨大阻力。一种普遍地重视"精英"教育,而忽视大众教育的倾向,引发了人才市场上的"高消费"现象。我国现行的分类、分阶段的招生方式以及有些地方采取的"高二分流"的做法,更加剧了对职业教育的轻视。一些学生家长,即使孩子分数偏低,也不愿让他上中职、高职,造成高职学校录取后,仍有不少生源流失。这种观念在人才招聘会上,表现为许多用人单位把录取条件规定为大本以上,使大专层次的高职毕业生处于被动的境地。这些社会反响和观念的流行,更加强化了"精英"教育在全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2、体制封闭因素:目前在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后,我国便实行"双轨制"。一轨为高中,它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另一轨为中职,它主要是以就业为目标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虽然除招收高中毕业生外也招收少量"三校生",但多数中职毕业生只能面对就业市场。高职毕业同样是一种教育的终结。可喜的是现在有些省市正在探讨扩大中职接高职、大专接本科的途径,但从体制上仍然是阶段封闭的、相当独立、以就业为培养目标的教育。这种体制封闭的弊端,造成了学生的期冀受限,扼杀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压抑了一批想继续深造的学生的意志,从而限制了职业教育生源的广泛性,造成了目前中职招生十分困难的局面。在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类型的结合上,缺乏灵活、顺畅的接口,使职业教育发展受限,缺乏活力,得不到社区和企业的重视和支持,限制了职业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职能作用,造成了教育格局中"冷热不均"的现象。此外,有些地区在管理体制上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有的地方把职业大学、中专升格的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校的二级职业学院和成人高校的管理分别归属在不同的职能部门,造成了相互沟通上的困难。

3、办学封闭因素:国际经验证明,职业教育是多数应用技术性人才终身学习的重要基地。因此,在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学历教育,也要加强非学历的职业培训。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功能定位,以及它与社区和企业的紧密联系,决定了它在社会人才培训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西方一些国家既有像剑桥、哈佛大学等一批国际一流大学,也存在一大批像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美国的社区学院、德国的职业学院等从事职业教育的院校,它们之间互相贯通而又各有定位和发展空间,同样得到社会和学生的尊重。而我们虽然建立起一批职业教育的院校,一些综合性大学也成立了二级高职学院,但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着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专业教学区别不明显;教学过程与社区、企业结合不紧密;职业培训不广泛;开放性办学不足等缺陷。因此,其社会作用尚未被广泛认可。

另外,在教学管理体系上,还有许多与职业教育特色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比如实行学年制,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机会和条件等方面就存在欠缺。尤其在高校扩招后,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生知识水平差距拉大的倾向,班级授课式的学年制教学难以适应新的情况。学年制的管理也限制了一批在职人员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利于终身教育办学体系的健康发展。因此,要使职业教育呈现宽泛的弹性和适应性,在办学过程中应对包括课程体系、评估模式、招生就业、学籍管理、学生管理等一整套规章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通过改革打破封闭,构建开放性职业教育新体制。

二、贯通职业教育的纵向办学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绝不能仅仅理解为数量的增加。就我国目前情况看,已有的教育资源如何整合,结构和布局如何调整和规划,自身体系如何完善使其真正实现内在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应该认真关注的。任何肌体要健康运转和充满活力,必须有通畅的循环系统,职业教育也不例外。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只是其办学层次中的一部分,绝不能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终结性教育。

职业教育的作用和特色,决定了它不可能只是单一的低层次教育,而应为多层次、复合型教育。在职业教育系统内,不应该只有中职和大专两个层次,还应该有高职本科、应用性硕士、博士等各种层次。除学历教育外,还应该有非学历的在职培训、转岗培训和继续教育。这些办学层次和办学形式之间不能是孤立的、割裂的,而应该是互相连接,上下贯通的统一整体。最近,拉谢尔、哈蒂根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上,以《流行新学位》为题介绍了美国职业教育创新型硕士学位的办学情况,称"现实世界中具有针对性的最新型硕士学位开始将神话的博士学位挤下学术界的中心舞台,这些创新型硕士学位正在越来越成为人们必须拥有的文凭。这些新硕士学位中的大多数结合各种不同专业,运用于具体工作。"在美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社区学院担负着重要使命,其学分在整个美国都得到承认,不同学历层次都是上下贯通,任人选择的整体。当然,提高学历层次是要经过考核才能得到确认的。

现在,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努力实现大众化教育和终身教育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要提高应用性技术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质量,必须使职业教育的不同办学层次上下贯通,形成体系,使每个层次的毕业生既可以选择就业,也能够选择升学;在每个层次的学习阶段中,既可以贯通完成学业,也可以暂时中断学业,选择就业,而后再续接学业,直至毕业。由此可见,整个职业教育的体系模型应该是宝塔型的。它可以通过不同层次办学,向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种类型的应用技术人才,它可以提供各种办学模式,满足不同求学者渴望得到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三、架设职业教育横向办学的立交桥构建开放性职业教育体系,除系统内上下贯通外,还应与其他教育类别建立接口,形成立交桥,使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毕业生可以顺畅地选择其它教育形式进行继续教育,也可以运用其它教育形式开展职业教育。通过不同教育形式的沟通、融合和衔接,构建和发展适应经济建设及社会成员对学习多样化需求的终身教育体系。

1、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接轨在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高中教育阶段实行普高和职高并存的制度,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是适应大众化教育要求的。但二者应该相互沟通,彼此渗透,要在办学主体、管理体制、教育结构、办学模式等方面,走个性化发展道路。应改革现行高考制度,改变过于强调学科理论的要求,逐步形成标准多样化,适应多种求学者,培养多样化人才的高考制度,使中职毕业生既可以选择就业,也可以选择进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同时还应根据不同毕业生的个性需求,选择普通高等教育或成人高等教育,获得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机会。逐步缩小中等教育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差距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在这里恰当设置接口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在高中二者如何融通也是需要我们认真实验和探讨的,尤其在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在高中适当开设职业教育课程,可以满足一部分学生进入社会的要求,也为地区高考制度的改革创造共同的基础。

2、高等职业教育与其它高等教育的接轨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定为专科层次的办学,很多专科毕业生非常希望有机会获得本科教育,乃至研究生教育的机会。如果高职院校自身设置本科专业,这个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但是就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多数院校在一定时期内仍需主要从事专科教育。这就需要我们为专升本路径设置多种接口。要使普通高校转变观念,对高职专升本的学生实行应用性本科而非研究型本科教育。在入学考试方面,现在我国多数省市都已经着手进行这方面的尝试,通过一定形式考核,允许一部分高职专科毕业生进入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学习,但存在的问题是数量较少,考核标准偏重基础理论,这对于高职特色而言是不相适应的,门槛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在面对高职学生进行专升本考试时应考虑高职的专业特色,适度考核基础,重点考核应用能力。只有这样,这个接口才是适宜的,这条渠道才是畅通的。

3、要探索利用自学考试等成人教育形式开办高等职业教育我国高教自学考试制度已经实行二十多年,为在职人员继续深造、提高素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赞誉。以终身教育的思想去审视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具有灵活的办学形式,有长期的,也应该有短期的;有正规系统的学校教育,也应该有非正规的在职培训。教学场地也应有多种选择,有校内教室、实验室或实训基地,也应有校外企业的车间,甚至包括现有的工作岗位。多种形式办学决定了职业教育多渠道特色。因此尝试用自学考试等成人教育形式办学,侧重应用能力的培养,采取通考和校考相结合,知识考核和应用能力测试相结合,伴以技能证书制度,使广大在职人员和求职人员能随时获得高等职业教育的机会,是完全必要和可行的。

四、建立面向市场和企业的开放性办学体系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行业第一线的应用性技术人才,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办学形式,办学特色必须适应社会、社区、企业及纳税人的要求。也就是说,职业教育面对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应该主动适应、紧密融合、及时调节、满足需求。在办学过程中,专业设置应以市场需求为前提;教学实践以社会资源为依托;学生就业由社会供求来调节;职业培训以岗位要求为内容。离开了社会需求,职业教育无立足之地,更无发展的可能。因此要强化职业教育的市场意识、社会意识、开放意识,广开办学渠道,不拘一格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种应用技术人才。要树立大职业教育的思想,打开围墙,面向社会,不断扩大学校的内涵和外延,举办社区学院,为完善社区功能,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公民素质,扩展就业渠道作出应有的贡献。要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建设虚拟学校、网上学校,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职业教育的功能,实现职业教育突破地域和时空的限制,满足各类人员的学习要求。

在教学管理制度上,要改革传统的、刚性的学年管理制度,实行学分制,以便于和其它教育类型接轨,建立与终身教育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学分制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学生因材施教,根据自己爱好,特长和基础条件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课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发挥教师专长,促进教师知识更新和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各种教育形式、教育层次之间的课程互认、学制沟通和衔接。当然,变学年制为学分制,需要进行课程体系、学籍管理、学生管理等一系列改革,应积极稳妥、有步骤地推进。不管学生今后是就业还是要升学,都能使他们具备相应的基础,留下灵活的接口,创造必要的条件。

在投资体制上,通过职业教育为社会、企业服务,逐步建立开放性的适应市场经济和职业教育要求的多元投入体制。总结国外职业学院的投资体制和我国一些地区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一方面靠政府支持,用优惠政策扶持职业教育加快发展,解决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的基础设施和教育用地相对紧张的困难,弥补教学经费的不足;另一方面要和企业建立紧密型的服务关系,不拘一格地为企业进行人才培养和在职培训,通过产学研结合,争取社会和企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资金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同时积极鼓励一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投资举办职业教育,广泛争取国内外职教项目资金,促进中外合作和交流。通过我们办学和服务,逐步实现职业教育由单纯的"输血"投入到按市场运作的"输血、造血"相结合的战略性转变。

在突出职业特色上,要继续推行教师"双师"和学生"双证"(或多证书)制度,进一步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真正实现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规范化。除对学历教育的不同层次要求具备不同等级的职业技能外,还应面向企业、面向社会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使企业职工、就业人员、转岗人员均需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等级的职业技能证书才能合法上岗,规范从业。职业教育院校要充分发挥已有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作用,不仅面向学校学生,更要广泛地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提高社会成员的就业能力,提供就业条件,培养社会急需的多技能、复合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尤其在我国即将加入WTO之际,培养大批国际通用技术人才的资格认证工作,将是非常紧迫和艰巨的任务。因此,要扩大职业技能鉴定的覆盖范围,提高高级职业资格等级鉴定的比重,不断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使其成为建立开放性职业教育体系、完善职业教育的功能、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制度保证。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职业教育研究论文

台湾职业教育体系指高级职业学校、专科学校和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三个层次。至1997年止,台湾职教体系中高级职校有204所、专科为61所;技术学院(含附设专科部)16所;科技大学6所、大学附设技术系2O所。近1O年来随着台湾社会转型、技术升级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其技职教育也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其中的问题因此凸现出来。

1.重学轻术根深蒂固

在台湾,长期以来,各级学校升学风气相当浓厚,一方面在文化传统上,台湾文化传统与大陆是一脉相承,各个家庭不论贵贱贪宫,都极尽所能供子女上学,以求得最高学问;另一方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蓬勃发展,台湾经济已取得相当成效,岛内民众收入较以前也大为改观。据统计,台湾人均国民收入由1955年的二三百美元到1995年达12,000美元。国民收入的大幅提升,使民众有能力追求更高的教育投资。在台湾,国民小学6年和国民中学(初中)3年为一贯制的国民基础教育。国民中学后高中分为普通高中和高级职业学校,而各类高级职校、专科学校的科类,专业设置彼此没有衔接,大多为终结性的教育,学生毕业后只得就业;同时专科学校以上的技术学院,科技大学数量极少,致使职校、专科生在职教体系内升读学院、大学的机会极低。尽管近几年职业类高校有了大的发展,但台湾社会重学轻术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许多父母纷纷把子女送进普通高级中学(甚至国外),但苦于普通高中学额有限,只好暂时寄身于各类职业院校备考升学,导致在读职校及专科生为了学位文凭不得不进补校学习,准备插班升大(普教系统)考试。据统计,1994年就有15万专科毕业生参加大学插班考试。很显然,无论是职校生还是专科生,均无法专注于在校时职业技能的学习,而想方设法进补校补习,以备来日升学考试之需,而越来越多的职校为了生存,也只得投其所好,更多地让学生修习一些文化及理论课程。其结果是职业院校的功能日见弱化,职教体系与普教体系一样,陷入所谓的“恶补”困境之中。

2.职校招升困难重重

首先,进入20世纪90年代,台湾人口出生数呈逐年减少趋势。据统计,90年代初台湾人口出生大约维持在32万人,1993学年度学生数更是国民中学三年级的395,920人降至国民小学一年级仅309,106人。未来台湾学生来源将日趋减少,各校(包括各职业院校)招生也必然更感困难;其次,近年来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不断出台措施,扩充高中(职)等招生规模,以致国民中学毕业生升学机会得到进一步提升。据统计,近些年台湾每位应届国民中学毕业生的升学机会率高达123%。升学机会扩充使学生选择学校就读的意愿更有了弹性,但也造成了各类职业院校生源不足、学生素质低下,甚至中途退学等,如1994学年度,全台湾高级职校退学人数就高达1.18万人之多,其中多数为自愿退学;再次,普通大学的迅速扩招,形成了普通高校招生的强势,也必然造成职业高校招生的弱势。表(一)显示:台湾普通高中毕业生升读大学及大专的机会,1992学年与1993学年分别为11O.5%和105.2%,而同期高级职校毕业生升学的机会则仅仅分别为27.9%和28.3%。显示高级职校升学机会十分有限,就读职校事实上就成了终结性教育,难怪职校招生困难重重。

3.师资设备仍显不足

首先,技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育各类技术人力,所以开展各个层次职业技能的学习与实务训练是其中心任务。在台湾,高级职校教师主要由师范院校培养。由于长期没有解决好师范院校的理论学习与职业院校所需要的实际技能之间的脱节问题,使各职业院校师资虽然有一定的知识及学术水准,但其职业科类、专业实践知识及技能往往十分有限,因此也就无法满足从业时的需要;其次,在台湾,尽管部分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了建教合作方式,但并没有像德国那样在全社会建立一种“双元制”职教体制,也没有像美国和日本那样积极推行产学合作的职教模式,其结果是职业院校与产业界经常保持沟通的管道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在产业及职业结构发生不断变迁的当今台湾,职校教师因未能及时了解业界发展的实际情况,导致其现有的知识及技能结构与现实社会的要求产生了日益严重的脱节现象;第三,在职教师进修意愿不强。即使进修由于所修课程大多为理论科目,实践知识及实用技能的学习并不多,所以进修后对提升现任教师的业务水平没有太大的帮助。第四,台湾各专科、技术学院教师主要是由各大学研究所培养的,而一般大学研究所也比较缺乏职业教育需要的实践教师及相关设备,所以研究所的毕业生到大专职校任教,也往往缺乏开展职业教育的实践能力,当然所培养出来的各类职业人才,也就难以符合产业界所需的标准。

4.职校投资捉襟见肘

通过对台湾高中(职)占各级学校的学生结构与教育经费结构的比较,即通过把教育经费结构除以学生结构,我们就可以得出单位学生分配教育经费的情况。根据表(二)不难看出,1993年台湾普高与职高单位学生分配教育经费之比为:1.43:O.72。通常情况下,职业院校由于设施设备的大量投资等因素,与同类其他学校相比其教育成本理应更高,但在这里职高教育成本只有普高的5O%。就其生均经常支出看,根据有关统计台湾私立职校生均经常支出,也明显低于公立职校和公立高中。需要说明的是:在台湾,多数职校是私立的,因此私立职校生均经常支出的低水平,说明台湾整体职教经费的不足,其结果必然影响职校的教育质量。再来看看专科教育,台湾专科多数为“短、平、快”的人文及商贸科类,其原因正是这些专科投资少而见效快,但也因此造成了台湾专科教育质量日见低下的困境。

5.职业教育脱离社会

近年来,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与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台湾高新技术产业的进步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促进了经济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大批传统产业逐渐被新的科技产业所取代,并因此要求职业及人才结构能作出相应的变化。根据台湾经建会最近的预测:1993年总就业人数中各业所占的比例分别是农业11.5%、工业39.1%、服务业49.4%;至1996年调整为农业9.8%、工业38.9%、服务业51.3%。可见,在就业人数中有半数以上从事服务业。2000年,农业及工业部门所占比例继续下降为8.0%及38.4%,而服务业则上升至53.6%。很显然,台湾产业结构中的服务业将从1993年的49.4%增至2000年的53.6%,而同期的农业与工业则相对减少。就人才结构而言,高级技术人才及基层技术人力所要求的比例在增加,而对中级技术人员的需求逐年在减少。据台湾经建会1993年预测:1994至2000年平均每年短缺高级人才2.8万人、基层人力23.5万人;而中级人力则过剩2.4万人。再来看看台湾各职业院校科类设置的依据,每年各类职业院校在科类及专业方面的增减,主要根据各校办学成绩、师资、设备及意愿等申请设科增班,而不是根据社会需要来统筹规划。公立职校扩充规模以争取员额预算;私立职校增科设班以增加学生人数、谋求收入。这种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近年来已经造成各职校毕业生供需产生结构性失调,具体表现为一方面职业教育结构与经济及产业结构不匹配,直接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学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产业界却求才若渴。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农业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化研究论文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要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必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当前,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的集约型转变,使农业的增长由依靠土地、资本、劳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主,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以促进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主,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质的飞跃。

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核心是知识和技术的集约,关键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只有培养大量的科技与管理人才,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并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先进的生产与管理知识,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益,才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正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农村从业人员的素质状况要实现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没有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就不可能得到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就无法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就难以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目前,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低,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只有39%,每年2000多项能应用的科技成果推广不到1/3,其根本原因是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差,大部分劳动力不能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仍然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方法从事生产,加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足,致使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难以推广。另外,我国建国以来培养的104万农业科技人才,目前只有50万左右尚留在农业战线,平均每万农业人口中科技人员仅6.6人。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极为低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严重不足,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普遍提高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大量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人才的需求农业产业化以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促使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为基本特征,它注重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因而,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1.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能运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农业生产者。

实现农业产业化,需要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效率,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来满足社会需要。它有赖于农业生产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而这些应用离不开新型农业生产者。

2.能研究、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的技术指导与推广者。

我国农业生产基本上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规模较小,缺乏对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能力,而农业产业化注重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非常需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产前、产中环节提供有效的服务,这就离不开大量的农业技术指导与推广人才。

3.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有开拓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

农业产业化强调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而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现状是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生产和经营,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也影响生产效益与生产者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去做好产后服务、开拓市场、促进销售,从而带动农业生产。

4.能不断开发和应用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与包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农产品加工者。

实施农业产业化,要使农业产业由目前的低效益、弱质产业向着高效益产业转变,需要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以适应市场需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对农业初级产品进行保鲜、贮藏、加工和包装,而这些都需要农业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去完成。

搞好农业职业教育,适应农业产业化需要我国目前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较低、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低,与现代农业相配套的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闭塞,农业生产管理落后,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广大农民,普遍缺乏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有限的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农业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本身优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培养出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为提高农民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1.明确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

农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要适应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农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和新型农民。

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围绕上述培养目标,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与优化,使之与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相联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从总体上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以更好地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

2.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

农业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应以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逐步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念,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有选择性地开设课程,注重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在传授给学生以先进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主选择能力,以提高其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本领。

3.加强实践教育,注重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承担实习基地的生产、经营任务,产教结合,教师既传授知识,又作为师傅传授技能,实地指导生产与经营;学生既学习知识,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增加感性认识,掌握生产技能,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既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又培养和提高了生产经营能力。因此,农业职业教育应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实验实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去培养和训练实践技能,并加强考核,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4.推动教师深造,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农业职业教育中的教师,不仅是理论教学的设计者与执行者,还是联系实际的实践者和指导者。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业职业教育目标,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根本保证。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更新专业知识,树立素质教育新观念,积极探索和实践农业职业教育的新方法、新形式,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实践与专业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开展农业科研活动,密切关注教学与专业发展新动向;努力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历和职业技能。

5.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职业教育培养输送的新型劳动者,应是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因此,农业职业教育应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牢固树立起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观念;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使学生在农业产业化建设中体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具备深厚扎实的文化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具备创新意识、竞争能力、适应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一专多能、能适应多个职业岗位的能力;具备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顽强的意志,能经受挫折和承受环境变化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职业教育改革思路研究论文

目前,各地职业教育的发展都遇到了一些困难,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比较突出的反映在两大问题上,一是受“普高热”的冲击,职业学校招生难,生源减少且质量下滑,致使中等职业教育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和在校生的比例下滑。199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占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58.3%,1997年则下降为56.2%,1998年下降为55%。二是毕业生就业难。对出现的这些问题怎么看?我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职教外部的原因,也有职教内部的原因,最根本的、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受整个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近几年来,各地都在进行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之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速度减慢,国有大中型企业正在进行改组改制,出现了大量职工下岗,对一线劳动力的需要大幅度减少,就业形势异常严峻。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发展联系是最密切的,因此,不可能不受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当然,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譬如:(1)对职业教育的认识问题,社会上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还根深蒂固,一些人总认为职业教育是低层次、低水平的教育,学生进了职业学校就没有了前途。因此,不少家长都不愿意子女考职业学校;(2)不少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较差,不能教给学生真本事,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等等。我们正确地分析和认识当前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对当前职业教育形势总的分析还是一分为二,总体来说就是“有喜有忧”。我认为可喜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可喜之一:改革开放20年来,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创造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初步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职业教育的路子,为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关于20年来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

中等职业教育有了长足发展,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局面,初步形成了从初等到高等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1979年中等职业教育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比例仅为4.7%,现在招生和在校生均达到56%以上,一些大中城市则达60%以上,这一成就不仅改变了中等教育结构,而且改变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架起了人才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在中等职业教育有较大发展的同时,初等职业教育也有了适度发展,招收小学毕业生的四年制职业初中,全国目前已有1500余所,有在校生80余万人,此外“3+1”、初二分流“2+2”等多种形式的初等职业教育也有一定发展。从80年代开始起步的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已有短期职业大学74所,国家正式批准的职业技术学院27所,还有一大批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校也在进行高职实验,此外,一批中专也开办了高职班。20年来高等职业教育有了初步发展。这一框架体系得到了法律认可,在《职业教育法》中有明确规定。

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和职业技能、有纪律的高素质劳动者,有力地改善了我国劳动力队伍的素质结构,特别是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得到了强有力的改善,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各行各业的发展,促进了劳动就业和社会稳定,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许多行业在总结改革开放20年来取得的成就时,都提到职业教育的发展为行业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其中旅游业有些四、五星级的大饭店90%多的职工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

职业教育的支撑服务体系正在建立健全。除了中央的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外,许多省市也都建起了一批职教研究机构。全国还办起了一些职业教育专业期刊。此外,教材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中专所开课程已有95%以上被全国统编教材所覆盖,职业高中所开课程全国统编教材的覆盖率也已达到60%以上。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依托普通高校建立教师培训基地。全国现在有100多所高等学校在为职教师资培训服务。

职业教育领域的各项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在办学体制上打破了过去单一由政府办学的格局,民办职业学校有了很大发展。全国目前有1000多所民办中专和职业高中;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办学体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一些学校实行了校董会、与企业联合办学等新的管理体制和模式;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取得很大成就,许多学校在精简机构、教职工全员聘任、工资、人事和后勤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运行机制方面也进行了改革,中专实行了收费并轨,许多学校实行双证书制度;在教学改革方面我们吸收借鉴了国外的“双元制”、“CBE”、“MES”等先进的教学思想。

职业教育开始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1996年国家颁布了《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地位、作用、体系、结构、方针、原则、管理体制及经费筹措的条件、保障等做了法律规范。全国绝大多数省市也专门以政府名义召开了贯彻实施职教法工作会议,出台了贯彻实施职业教育法的文件,有些地方人大还出台了配套的地方法规,这些都对促进职业教育依法治教起了推动作用。

20年来,我们还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职业教育的路子:

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邓小平理论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强大思想武器,20年来职业教育取得的成就,重要的一点就是贯彻了邓小平理论。

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对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在推进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坚持把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摆在突出位置。

在办学体制方面,必须始终坚持在政府统筹管理下,实行包括政府办学在内的多元办学主体并存的办学体制,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共同兴办职业教育。

在构建职业教育体系方面,必须始终坚持与社会各方面、多层次的人才需求相适应,与社会的产业结构、人才结构、就业结构相匹配。坚持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初、中、高相互衔接,并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这是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而制定的。

在速度结构和发展模式上,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不能搞一刀切。

在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方向上,必须始终坚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行产教结合。

在培养目标上,必须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在经费筹措方面,必须始终坚持多渠道依法筹集的路子,职业教育法规定的筹集经费的10条措施必须认真落实。

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坚持不懈地吸收和借鉴国外发展职业教育的有益经验,不断加强和扩大职业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

这些宝贵经验为我们职业教育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喜之二: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特别是我国的新一届政府成立后,明确提出,本届政府最大的任务就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央专门成立了科教兴国领导小组。小组成立后专门听取了教育部的汇报。根据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教育部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并得到了科教领导小组的原则通过。国家将对这一计划给予强有力的经济支持。

同时新一届政府还提出,今后对教育经费每年要增加一个百分点,也就是每年增加50多亿元人民币。这是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大好形势和希望之所在。

可喜之三:随着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出现,越来越需要大量的掌握现代知识和技术的高素质劳动者。要实现我们未来的发展目标,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这是大势所趋。

可喜之四:我们有一批十分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兢兢业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勇于开拓、奋发向上的职业教育队伍,这是职业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职业教育能够得以发展的根本所在。

我们在看到可喜的一面的同时,还必须看到当前职业教育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社会上鄙薄职业教育的传统根深蒂固,这其中有社会的问题,也有教育部门的问题。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职业高中更显突出,很多学校还缺乏必要的实习、实验设备,缺乏高素质的教师。由于办学条件,学校缺乏吸引力。

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布局、专业布局不合理,资源浪费严重。这是过去条块分割的体制所造成的。

四、教师队伍与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还不能适应。中专相对好些,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68%以上;职业高中则相对较弱,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仅占33%,这是由于原来的学校基础造成的,而且有些专业大学本科也没有开设,所以没有这方面的本科人才。此外,专业课和文化课教师的结构不合理,文化课教师比重偏大的问题也还普遍存在;教师年龄结构也不尽合理,35岁以下教师占到70%多,因而造成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少。年轻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职业教育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不相适应,缺乏必要的工作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

五、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

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思路

面对上述这些问题,包括近几年出现的中职招生和在校生占高中阶段的比例下滑、毕业生就业困难等问题,我们既不能惊慌失措、消极等待和无所作为,也不能麻痹大意,必须予以重视,采取切实措施,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今后3~5年,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总的思路是,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大力宣传,积极发展,深化改革,调整布局,分类指导,提高质量和效益的方针,面向21世纪努力开创职业教育的新局面。

今后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进一步树立教育为经济服务的观念,解决好如何面向市场办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二是在工作重点上,要从过去比较注重速度、数量的发展,转向质量、效益的内涵发展,特别在城市更要强调这一点;三是农村职业教育在解决质量、效益的同时,要扩大数量的发展,建立起县乡村三级网络,使职业教育能够真正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服务,为农民脱贫致富服务;四是抓好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五是抓好课程体系改革和教材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论文

一、国家现代化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动因现代化通常被认为是社会变迁的一种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变革过程,是“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变过程”。这种变革,可以改变社会的目标、体制、组织、准则,以及改革人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这一转变过程涉及社会和人类生活多方面、多层次的深刻变化。从广度上来讲,现代化可以看作是经济领域的工业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和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的互动过程;从内容上来讲,现代化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它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深度上来讲,现代化进程涉及到物质层、制度层和思想行为层三个层次。

我国的现代化,就是要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把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从本质上来说,我国的现代化包合两力面内容,即物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两者相辅相成。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物是人造出来的,又是通过人加以利用的,因此,人的现代化比物的现代化更加重要。职业教育要现代化,就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经济建设培养大批合格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劳动技术大军;职业教育要现代化,就要进行自身的改革,改革教育体制,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教育体系。

经过近20年的努力,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尽管如此,职业教育的观状还很不适应现代化的要求,不论是体制、规模,还是质量都存在诸多不适应之处。近两年来职业教育无论是招生数还是在校生数,都有所下降,某些专业出观了一定程度的滑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职业教育还是传统的职业教育,没有向现代职业教育转化。教育观念落后,管理体制僵化,办学形式封闭,不适应整个观代化的罢求。因此,改变职业教育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目标、办学模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教育的发展策略,实现由传统职业教育向现代职业数有的转变,使职业教育观代化,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加速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

二、观念现代化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职业教育的现代化,首先要实现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有一种观点认为,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带来了现代化社会的科技进步,带来了社会经济与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社会发展呈现出“信息化”、“智力化”、“知识化”的趋势。于是在现代社会中,职业教育已失去了它原有的重要地位。在当前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重高级专门人才轻劳动技术大军、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的思想。我们知道,“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和民族素质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经济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没有这样一支劳动技术大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设备就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职业教育是各类教育中与经济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教育,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为的桥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高级专门人才的作用固然相当重要,但从事物质生产第一线的人员却总是占多数的,只有提高占多数的广大劳功技术大军的素质,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提供高效益的服务,才能为现代化提供雄厚的基础。职业教育正是培养和提高千百万劳动技术大军的基本途径,其现代化与否,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制约着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职业教育是一种适应未来需要的事业,必须坚持“三个面向”的方针,确定其发展战略、发展目标,使其体系结构、发展规模和速度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根据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需求及我国的实际情况,今后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进一步推进三级分流,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适当发展多种形式的初等职业教育。目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中等层次的人才总是占多数,他们是从事物质生产第一线的主力军,只有大力提高他们的素质,才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符合我国的国情。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急需职业教育培养和造就大批高层次的实用技术和管理人才,教育自身的发展也需要通过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以促进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因此,以高等职业教育为突破口,是职业教育继续发展的契机。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尚未普及的贫困地区和偏远地区,可以适当进行小学后分流,发展多种形式的初等职业教育。

实现上述发展战略目标,需采取的发展策略主要是:办好现有学校,特别是骨干示范性学校;改办、创办高等职业学校;鼓励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办好乡农技校。骨干示范学校是职业教育的主要阵地。办好骨干示范学校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基础工程,各地要下大力气抓好。适应职业教育的现代化,骨干示范学校的重点要放在改革与建设上,做到办学模式、管理体制、课程与教学的现代化,做到教学条件、基础设施等物的现代化和培养人才素质的现代化。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采取“三改一补”的途径,充分利用现有救育资源和设施来改办与创办高等职业学校。民办职业教育能适应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农村、乡镇企业、集体企业等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采取鼓励与扶持的政策。乡农技校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主阵地.是农村经济发展、科技辐射的场所,一定要办好,以促进农村的快速发展。

三、人的现代化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归宿社会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人是现代化进程中最基本的因素。只有国民在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上都经历了一场向现代性的转变,形成了现代化人格,这样的社会才能称作是真正的现代社会。职业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发展职业教育可以增加社会的受教育机会,这对个人而言,拓展了受教育者自我发展的渠道,对社会而言,则是提高全体国民的现代性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职业教育对加速人的现代化的作用主要在于为个人得到职业满足和获得成就创造条件。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能有效提高人的职业能力,使其更好地胜任所从事的职业;能提高人的应变能力,使其适应现代职业的变化;能提高人的社会化程度,使其与现代社会所认同的价值观相协调。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那么,什么是高质量的职业技术人才呢?高质量的职业技术人才主要体现在其培养目标和教育质量上。来社会劳动者的素质不仅仅指某项专门职业素质而应是其综合职业素质,它既包括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还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以及合作共事的能力与处理矛盾的能力等,即要求所培养的劳动者既有扎实的职业技能基础,又有适应转岗、换岗的能力。根据这一要求,观代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创业意识、现代意识、敬业精神,以及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现代实用人才。具体来说,包括这样4种类型的人才:农村的专业示范户、科技致富带头人;各类企业的高素质的技术工人、管理人员、营销人员,个体工商业主,国内外劳务市场的技术型“打工仔”。要用现代的思想和眼光来判断和评价人才标准,改变传统的认为农业示范户、个体户和“打工仔”不是人才的观点。

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现代化,就是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改变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形成适应现代社会体系、经济体系、科技体系和教育体系的职业教育思想、制度、管理体制、内容、方式和方法等等。改变学科本位的教学模式,实行能力本位教学,以社会和产业组织的需求为导向,从劳动力市场分析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合理设置专业,开发新的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市场、面向经济设置专业,做到专业设置与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发展相适应。以“供应”为目标,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开办什么专业。课程设置要突出岗位实际需要与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不要一味强调系统性,教学内容要有地方性和时代性,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经济思想的特点。

四、管理现代化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职业教育管理的现代化集中体现在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代化上。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现代化,就是指职业教育要放弃传统的单一政府办职业学校的体制,而应以企业为主,形成企业、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办学体制。实施办学多元体制,是市场经济的要求。首先,职业教育因其与经济联系最密切、最直接,是现代企业制度劳动力开发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具有很强的企业行为,企业是职业教育最大和最直接的受益者,企业理所当然要承担职业教育的大头;其次,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必然包含政府行为,政府应承担办学的责任;再次,职业教育属非义务教育,它以提高国民自身素质和个人的职业地位、经济收入为目的。因此又具有社会行为和个人行为,要求社会承担办学的义务,同时个人也应交纳一定的学费。此外,为了适应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农村、乡镇企业、集体企业等对人才多样化的要求,要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为下岗、转岗人员的再就业创造条件。目前由于利益的多元化,加上政府宏观调控的办度不够,各办学主体之间还缺乏必要的协调与配合,直复办学现象比较严重,致使有限的职业教育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其效益。因此,今后在进行职业教育办学规划时,应做到:第一,坚持区域规划、区域覆盖的原则,学校布局实行省、市(地)、县统筹,以地市为主;第二,打破部门与行业界限,实行普高、职高、中专、技校、成人中专等同层次学校统筹布局;第三,对办学规模小、条件差、质量低的学校予以合并或撤消;第四,做到职前、职后并举,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结合,发挥职业教育的整体效益。

职业教育运行机制的现代化就是要放弃传统的终结性、封闭式的运行机制,实行终身化、开放化的灵活运行机制。传统的职业教育社会化程度不高,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以教育部门为主制定,容易造成供需双方的脱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职业教育必须走开放式的道路,主动与企业和社会“联姻”。同时,职业教育要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走终身职业教育的道路。此外,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学校在职业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日益重要。为了真正发挥学校的自主权,学校要把自己办成社会法人实体,彻底改变主管部门和企业与所办学校之间的“婆媳”关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合同关系;彻底改变按指令性计划配置教育资源的方式,主要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彻底打破各类职业学校之间的严格界限和封锁,开展公平合理和正当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