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分析

时间:2023-03-07 15:39:11 关键词: 企业 管理 课程 教学 改革 实践 分析

摘要: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对传统行业带来显著冲击,市场人才需求标准相应改变,必须与时俱进调整教学目标、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文章以首批部级一流线上课程《现代管理科学基础》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为例,探讨基于OBE模式的面向理工专业管理素养课程混合式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包括确定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构建创新型培养机制和完善保障体系。结合课程教学改革阶段性评价结果,对未来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反思

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分析

1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

在技术与高等教育逐渐融合的背景下,高校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应该进行针对性地改革。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Education,OBE)[2]最早出现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改革。美国学者斯派帝[2]把OBE定义为“清晰地聚焦和组织教育系统,使之围绕确保学生获得在未来生活中获得实质性成功的经验。”他认为OBE实现了教育范式的转换。因为,在OBE教育模式中,学生实现了什么样的学习目标比怎样学习更为重要。作为一个学习产出驱动整个课程活动和学生学习产出评价的结构与系统,教育者在OBE理念指导下[3],必须对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能力及其水平有清楚的构想,然后寻求设计适宜的教育结构来保证学生达到这些预期目标。这同传统上内容驱动和重视投入的教育形成了鲜明对比。从这个意义上说,OBE教育模式可被认为是一种教育范式的革新。因此,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应前瞻性地辨明人才需求方向,调整教学目标,指引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和工具,为学生创造多元化、灵活自主的学习空间,是高校课程的改革思路。国内关于OBE理念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主题主要聚焦于工程教育改革[4-6]、课程教学改革[7-9]以及OBE应用于在线教学的探索[10-11]。然而,对于OBE在跨专业通识类课程应用的研究非常少[12],而考虑学习者多元化教育背景和差异化教学目标、结合通识类课程建设与在线教育创新的探索则是空白的。面对人工智能引发的人才管理技能需求,基于OBE理念构建管理类通识课程的多元教学平台是综合性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2基于OBE模式的课程改革实践方案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解为主、适当提问进行课堂交互,对学生的考核主要分为布置作业和试卷考试,导致学生理论理解不够、现实不会应用、能力没有提高;教师教学缺乏生命力。网络平台无限拓展了教学时空,并提供了灵活多样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构建以学习者为主导的自主化、智能化、互动式学习成为重要的教学改革方向。课程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秉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构建“成长型思维”为目标,设计创新型培养机制,实现德育与智育融合、线上与线下融合、传统与信息化融合(如图1所示)。

2.1教学理念:立德树人

第一,将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贯穿于课程大纲、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考试各环节。立足管理理论和中国管理文化精髓,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通过系统地梳理和研讨,深度挖掘提炼管理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第二,授课过程中加强课程思政的全方位融入,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从管理视角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第三,课堂理论与课外实践有机融合,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紧密跟踪、解析国家战略和我国企业管理发展轨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2教学目标:知行合一

混合式教学要求课程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信息技术,不断探索和践行“融合传统课堂、翻转课堂和慕课”在内的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多维度、立体化的优质学习资源,最大化地提升教学效果。对于企业管理素养课程,其总体目标在于:指导学生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经典原理、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从科学管理的视角、历史辩证的视角去客观分析经济发展中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管理问题,探讨企业竞争力提升路径,并将管理的思想应用于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在丰富学生知识体系的同时,提升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客观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职业生涯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而言,学习本课程后,期待理工科学生能在以下方面获得提升:(1)知识层面。从知识的角度而言,帮助理工科学生掌握管理基本职能和原理、深入了解企业管理的各项工作,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了解企业管理的部分前沿热点和最新的管理实践。(2)能力层面。通过课程学习,培养理工科学生对最新管理实践的敏锐感知,能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企业和用户等双重视角思考和分析问题,推动学生建立持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决策能力。(3)素质层面。在教学过程中,立足全球协作视角和中国管理文化精髓,通过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帮助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

2.3培养机制:融合创新

OBE模式特别强调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了什么,强调教学过程的输出而不是其输入,强调研究型教学模式而不是灌输型教学模式。因此,在这个模式中,学习目标的实现方式非常重要,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方面进行培养机制设计。

2.3.1教学内容创新

线上教学是混合式教学充分借助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应充分借助MOOC等在线平台丰富的功能模块,面向本校学生、其他高校学生、社会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满足不同专业学习者、不同层次学习者、不同职业生涯阶段劳动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知识单元模块以基础知识为主,而教辅资料则着重学术前沿、实践拓展和最新政策的解读,比如制造业智能化背景下的“生产管理的新理论”、“‘共同富裕’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后疫情时代企业管理方式的创新”等(如图2所示)。

2.3.2教学方法创新

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多样化的教学环节,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有助于学生建立“成长型”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高阶能力,基于企业管理内容的教学方法创新路径包括:

(1)小组合作式辩论

教师提前具有正反观点的辩论题目,指定小组立场,并如何阐述立场的指导,课堂中邀请持正反观点的小组轮流发言,并向全班发起投票,找出具有说服力的论述(如图3所示)。小组合作式辩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

(2)情景角色扮演式学习法

企业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企业运营的主体是企业所有者和客户,特定情境下的角色扮演能够提供更完整的话题视角,帮助学生从不同主体视角全面分析问题(如图4所示)。

(3)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大纲,将教学内容和生动有趣的游戏结合起来,有利于快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提高记忆效果,并通过游戏后思考引导学生实现从记忆理解进阶到评价创新的学习目标(如图5所示)。

(4)对比式案例教学法

选择具有对比效果的案例,有助于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从纵向时间维度和横向空间维度全面分析企业发展内外环境。如在分析企业的社会责任时,围绕精准扶贫、灾害捐赠、数据隐私保护、规制网络平台垄断经营、企业赋能、网络游戏监护等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热点话题,提供正反两方面企业的资料,让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并通过题板展示,有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企业担当社会责任的鲜活案例分享,引发学生爱国情感共鸣,潜移默化培育学生经世济民的价值观。

2.3.3教学评价创新

OBE强调过程导向,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线下一张卷的考试模式。首先,增加过程考核的内容,将单元测试、单元作业、思考讨论等环节都纳入考核,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予及时的反馈与学习方向的引导。其次,采用多元评价方法,合理评价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发展,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学习,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主观与客观考核相结合,全面、全周期考核学生对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掌握和运用,逐渐构建适合学科、学生特点的评价规则与标准(如图6所示)。

3课程教学改革评价与反思

3.1课程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基于OBE理念,教学改革的实施需要进行及时的效果评价,并根据实施效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形成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本文以《现代管理科学基础》为例,该课程依托MOOC平台一共开展了8轮混合式教学。为了对比课程改革效果,课程组在第8轮课程结束后选取翻转课堂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分为课程内容设计、线上课程组织与实施、授课效果3大模块共31个题目。其中课程内容主要评价是否体现企业管理职能、是否结合企业管理前沿;课程组织主要评价视频内容与时长、教辅资料、话题讨论、疑难解答、考核方式、进度管理等是否与学习者的学习特征与学习预期相符;授课效果主要评价是否在知识掌握和解决问题能力提升方面有所促进。问卷调查的主要结果如表1所示。问卷调查结果与在线课程的总体评价基本一致,肯定了教学改革设计的合理性。为了更详细评估8轮课程学习者体验,了解包括在校大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在内的不同学习体验,课程组对MOOC平台提供的所有在线课程评价文本进行主题分析。剔除“很好”、“非常棒”等体现学习体验满意度、但没有主题的评价内容,共筛选出107条包含较为明确主题的有效评价。由于评价较短,课程组采用人工方式对评价按照主题进行了分类(如表2所示)。

3.2教学改革反思与未来规划

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很多同学对于管理类通识课程不够重视,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实现基于OBE模式的学习目标,基于问卷调查结论,对比课程教学改革框架,未来应进一步加强:

3.2.1培养目标方面

在培养目标方面,课程设计较好实现了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但对于人文素养、职业素养等素质目标没有明确的反馈。实际上素质目标较难定量衡量,后续应进一步明确素质各子目标包含的内容,选择可以量化的指标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评,并注重在课程中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加强管理与思政的融入,从而实现知识培养、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的教学目标。

3.2.2培养机制方面

在培养机制方面,学习者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方面肯定了时间灵活性、形式多样性提高了学习体验,但同时也提出了改进目标,比如视频时长影响学习者注意力时间、视频清晰度影响知识展示。基于眼动技术在学习者注意力方面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眼动技术在数字阅读推广方面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在数字化教学方面的研究几乎空白。为了客观评价在线视频教学效果,授课教师应该与传媒专家合作、结合眼动技术实验设计符合学习者注意力机制的教学视频,精炼视频、提高视频清晰度,将教学内容与案例、实践应用话题紧密结合,提高视频的趣味性和清晰度。

3.2.3保障机制方面

在保障机制方面,学习者对于案例的契合度、新颖度以及教师互动支持特别关心,这也充分体现了企业管理通识课与技术类通识课程的差异,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和更新是很快的,如何使用传统的理论解决新出现的问题、新的管理实践是否对传统管理理论提出了挑战,都是学习者非常关心的问题。因此,课程组应当及时更新案例视频;同时,教师应当对于话题讨论给予明确引导、及时反馈,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建立知识贯通学习思维。

参考文献:

[1]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梅丽莎·邦德,等.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教育工作者的角色何在?[J].中国远程教育,2020(6):1-21,76.

[2]SPADYWG,MARSHALL,etal.Beyondtraditionaloutcome-basededucation[J].EducationalLeadership,1991,49(2):67-72.

[3]申天恩,斯蒂文·洛克.论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J].高校教育管理,2016,10(5):47-51.

[4]顾佩华,胡文龙,林鹏,等.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7-37.

[5]胡文龙.基于CDIO的工科探究式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163-168.

[6]孙晶,张伟,任宗金,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毕业要求达成度的成果导向评价[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4):117-124.

[7]岳金霞,吴琼.OBE理论视角下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9(5):90-94.

[8]何茂刚,张颖,刘向阳.OBE教育模式在工程热力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S1):121-123.

[9]于丹,宋晓兵,李迎秋,等.基于OBE的普适性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探析———以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2):183-189.

[10]柏晶,谢幼如,李伟,等.“互联网+”时代基于OBE理念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结构模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1):64-70.

[11]汪潇潇,刘威童.基于OBE理念的MOOC课程设计与案例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7,35(6):104-110.

[12]苏芃,李曼丽.基于OBE理念,构建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与评估体系———以清华大学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2):129-135.

作者:林萍 刘宁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