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资源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5 11:33:03

微课资源论文

微课资源论文篇1

二MOOC理念对微课资源网站设计的启示

1MOOC概述

MOOC,是英文AMassiveOpenOnlineCourse的首字母缩写,中文译为“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维基百科的解释为:MOOC是由大量参与者经互联网并免费开放的网络课程。除了提供传统课程材料,如视频,阅读,和问题集外,MOOC还帮助学生、教授和助教们搭建一个网络互动社区[2]。MOOC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其完全开放性、超大规模、用户自组织和社会建设性的特点造就了其在互联网迅速普及的神话。所有的MOOC课程都是完全免费开放的,这些课程不是搜集,而是一种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学习者通过某一个共同的话题或主题联系起来的方式方法。MOOC课程提倡共享资源,汇集大量用户思想以获得更多的知识,这种理念来自于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与联通主义的基本观点相对应,Downes等人总结出MOOC课程的若干基本原则。(1)聚集。在传统课程中,学习内容是由教师提前准备好的。而在MOOC课程中,大部分内容是动态汇集的。课程为分布在互联网各处的海量内容提供了一个集合点,这些内容会通过网页或课程通讯(Newsletter)等形式聚合以提供给课程的使用者。这些内容是无止境的,学习者很可能不能读完所有的内容,他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要学习的内容。(2)混合。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将课程中的内容和课程外的内容相互混合,将学习者自己的资源和课程资源混合。通常的做法是撰写博客,通过社会性书签记录和分享新资源,参与论坛讨论,使用Twitter发表简短的意见等。(3)转用。根据学习者自己的目标转用聚合的课程资源以及混合后的资源。课程的目标不是让学习者重复课程的已有的内容,而是鼓励他们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学习者可以基于课程已有知识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编撰新的内容。(4)推动分享。学习者应该积极与课程的其他学习者以及课程外的所有人分享自己所创作、混合或转用的创意和内容,引起更多的回应和评论。分享的内容可以是新资源、新观点、新见解等。这些内容中有价值的部分也会被课程协调人聚合到课程通讯中[3]。

2MOOC课程的运行模式

根据李青等[4]对国际上流行的MOOC课程分析,MOOC的一般运行模式如图1。每门MOOC课程都会有一个中心平台(一般会采用Wiki或Blog等简单易用的社会化工具),由课程协调人管理和维护。通过该平台的课程信息包括课程概要、内容资源、每周话题、活动通知、组织教师介绍等等,以此组织整门课程的学习活动。学习者可自由选择论坛、微博、社交网站等个性化学习工具。在MOOC课程中,教师话题和活动,协调学习者的讨论,推动学习进程;学习者则通过各种平台和工具,浏览、讨论、完成作业,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这一流程对于微课资源网站设计的启发是,微课资源网站不应该只是一个资源的、下载站点,应该更加注重教学互动,为师生提供专属讨论区、自由的资源共享权限、灵活的资源分享方式,成为一个集资源分享、社区讨论为一体的教学平台。

三基于MOOC理念的“微课”网站设计分析

1“微课”网站总体规划

(1)页面风格设计。“微课”网站界面的设计应当以简洁、美观为主,色彩、文字、图片、视频的使用风格要同意,排列清晰有序。网站页面以浅色为主,营造轻松、舒适的页面感受。

(2)系统功能结构设计。网站功能模块主要包括:网站帮助系统、资源中心、论坛、检索系统、后台管理五大模块,具体功能结构如图2。网站的帮助系统主要包括网站使用说明、资源上传规范说明、留言板和论坛版块使用说明,同时提供系统留言板,支持匿名留言,解答用户使用中的疑难问题。帮助系统帮助用户有效操作“微课”资源网站。“微课”资源中心是“微课”资源网站建设的核心。对资源中心的资源分类依据校内学院系部课程进行划分,这样有助于校内用户迅速查找相关课程资源,同时,在论坛模块以同样的方式划分论坛版块,与资源中心相呼应,并将注册用户的操作信息同步,例如,在资源中心上传资源后,会在论坛相应版块自动一条带有超级链接的至该用户上传资源的帖子。资源中心支持所有用户的资源查询、浏览、下载,支持注册用户的资源上传、订阅、收藏、推荐与评价功能,同时通过设置注册用户的角色信息,实现对注册用户的个性化资源推送功能。资源订阅功能,通过XML语言实现资源库对不同注册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推送。一旦网络上传了用户订阅的偏好资源,系统即可以向用户以短信、邮件的形式直接向用户推送该资源。资源收藏功能为注册用户提供网络在线资源收藏功能。用户对自己上传、下载或喜爱的资源,可以直接分类保存在用户网络收藏夹中,以便于用户管理自己的学习资源。资源的检索功能分为分类检索和综合检索。分类检索是用户可以依据资源的专业、年级、学院属性直接进行检索;综合检索中,可以实现以标题、关键字、专业和作者等数据的核心资源属性进行检索。资源评价功能可以实现用户对“微课”资源的评分、评论,评分结果计入系统推荐功能模块,在首页实现对资源的评分排序推荐。论坛功能为用户提供交流的平台,论坛版块分类与资源中心的资源分类同步,当资源中心注册用户上传相关资源后,在论坛相应版块也会直接新建帖子,提供该上传资源的链接地址。同时,论坛可以实现与QQ账号绑定,个人发言信息可以在腾讯微博同步广播。注册教师用户可以根据教学的需求,向管理员申请新建课程讨论版块,对版块内讨论内容,教师有权进行审查、删除。后台管理模块可以对网站的所有上传资源、论坛、网站注册用户进行管理,并且可以实现对注册用户网络学习行为的统计,包括注册用户在线时长,发帖频率,资源上传与下载频率等,并以报表的形式呈现给后台管理员。在网站管理模块中,管理人员的角色划分为网站管理员、教师、学生三个不同权限的组,每组的具体权限划分详见下文“用户角色权限”内容。

(3)用户角色权限根据“微课”网站的使用对象,将网站用户分为四类:教师、学生、匿名用户、网站管理员。各类用户的角色权限如图3所示。匿名用户权限包括检索、查询、获取资源,可以对访问的资源进行留言评价,还可以通过网站留言板获得支持。学生注册用户除了拥有匿名用户的权限外,还拥有以下权限:资源管理权限:资源的上传与下载、对自己上传的资源进行再编辑,包括查看、删除、修改;对喜爱资源进行收藏,订阅。论坛权限:用户基本信息维护,参与论坛讨论,申请加入特定教师课程讨论组,向论坛注册用户发送站内短消息,留言版块留言。教师注册用户除了拥有上述学生用户的所有权限之外,再资源与论坛权限方面还拥有以下特权:资源管理权限:教师可以对所属学院类目下的“微课”资源管理,包括该学院类目下所有资源进行查看、删除、修改、上传与评价。论坛权限:教师有权申请设立独立的课程讨论版块,并有权新建用户组,对该用户组学生用户进行管理。例如,教师能够为新建用户组的学生发放学习资料、发送群组消息、推荐资源、管理组内学生上传内容、查看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统计信息,包括学生上网时长、逗留版块、发言频次等。网站管理员对用户的管理包括添加、删除、修改学生和教师用户的信息与权限。对网站的资源的管理,包括对于资源入库的审核,资源的编辑、删除;对论坛的全面管理,包括帖子审核、屏蔽、删除、修改;同时也可以查看整个网站注册用户的网络行为统计信息(包括登录次数、在线时长、发言频次、登录板块分布等)。

(4)微课网站运行流程通过上述功能设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MOOC课程建设理念使用微课网站辅助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首先通过微课资源网站课程相关信息,包括使用论坛专属版块、教师个人微博、邮件推送等方式,向班级学生提供课程资料(包括微课视频、教学课件、讲稿等)、布置课程任务、提出讨论主题,学生及时参与互动,自由上传搜集来的各种课程相关资源,由教师审核后至网站,为课堂教学的展开打好基础。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依据自学的网络课程资源与讨论主题,在课堂与教师展开互动,依据网站平台的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统计信息,对已经参与网络学习讨论的学生,直接回答其学习疑惑;对未进行网络学习的学生,引入新课,讲解要点,布置任务,督促学习,有针对性地区别辅导。课后,再次通过微课资源网站,汇总讨论问题,上传新课任务(如图4)。学生在课前通过微课资源网站与教师腾讯微博邮件等方式,自主学习教师布置的新课任务,收集学习各类课程相关资源,并将自己认为较好的资源上传至微课网站,提交教师审核,同时整理学习疑问,在课堂上集中与教师和同学讨论,课后再通过微课资源网站发帖或向教师发邮件解决遗留问题,接收教师新课内容,开始下一单元学习(如图5)。

微课资源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4-0203-02

Abstract:Microlecture as a new type of education resources, more and more get the favour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Microlecture and emerging background,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omputer basic teaching,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applied in computer Foundation teaching, and in the form of case Microlecture make concrete steps is give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Finally, practice shows that Microlectur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Microlecture; foundation of computer; teaching resources;application research

1 微课概述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便捷移动式学习日益成为学习者新的需求,微课在此背景下产生,同时“互联网+”时代以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所带来的颠覆性冲击,使得“微”教学模式在全球范围内逐渐蓬勃发展。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它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在10~20分钟的时间内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有别于传统的教学资源主要体现在,微课教学过程不仅仅包含知识导入、讲授,巩固练习等教学环节更重视运用多媒体技术,融合PPT、音频为一体,内容精炼、主题突出,形象生动再现知识点。微课学习内容的短小精悍和富有针对性也能很好的解决学习者的认知负荷问题,微课视频及辅助学习资源总容量有限也有利于网络传播,特别是通过移动设备观看。

2 微课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应用的可行性

作为高校公共基础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由于授课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原有知识积累各不相同,教师比较难兼顾个体的差异。而以短小视频为特征的微课在兼顾个体差异上有技术方面的优势,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微课视频,无论学生的接受能力如何,都可以提供满足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时间,也都有充分的学习时间。这对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提高学生整体计算机水平,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工作环境都是极具意义的。

计算机基础课程应用操作性强,课时有限但技能点多,可以先将复杂的技能点进行科学的拆分,拆分出来小的知识技能结合具体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化的组织与建设,制作成微课,众多讲解小知识技能的微课进而形成微课程。短小的微课视频有利于学习者保持注意力,也有利于使用者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有选择有重点地碎片化学习。

通过微课在课程的应用可以满足学生的差异化、自主化学习的需求,体现了“掌握学习”的教学理念,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使用微课是可行的。

3 微课在计算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作为一种碎片化的学习资源,在设计时要遵循认知负荷理论,以联通主义为指导设计有效的框架,以使用者设计理论为依据设置学习路径,引导学习者有效利用微课资源进行学习。微课教学资源是半结构化的,在设计时应该依据拆分重构的策略,以构建主义为指导,伴随着教学需求的变化、资源应用的开展、学生学习的反馈而不断的修改完善。

3.1 教学设计

微课的教学关键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我进行有深度的学习才是教学的核心。在这里我们选择“使用word进行小论文的编辑”作为此次应用的选题,一方面论文的编辑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另一方面通过这个选题能够很好地巩固字体格式、段落格式的设置等技能点及掌握对论文格式规范的熟悉。在教学设计上,根据此次教W任务,设计论文编辑的微课程情境。接下来带领学生熟悉小论文的结构构成及格式要求,针对具体的格式要求分析使用Word的那些功能才能达成效果,然后操作演示整个小论文的排版过程,最后进行简短总结。

3.2 微课视频资源的制作

本文中微课程的学习资源的主要呈现形式是微视频,微视频要按照教学设计和学习者的思维类型进行组织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建构,以问题引领学习路径,以问题来推动内容讲解,有助于学生引发对所学内容的思考进而激发学习兴趣,在视频画面上要美观大方,符合学生的审美,结构设计上有创意最好,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于此次选题的讲解涉及微情景引入、PPT播放及技能点讲解、软件操作演示,故采用“微电影+录屏”的方式比较合适。微视频的开头采用微电影的引入方式时间控制在3分钟,小张同学面临毕业苦于论文格式的编排遂到办公室向老师求助,老师拿出规范的已出版论文带着小张一起分析格式要求。接下来展示PPT授课课件介绍此次微课涉及的技能点并打开论文原稿进行排版演示,在PPT播放和操作演示环节采用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进行录制,其中技能点介绍控制在2至3分钟,操作演示控制在10分钟左右,整个微课视频不超过20分钟。在整个录制的过程中有几点需要注意,微电影环节采用手机录像的方式,主要拍摄时画面的稳定性及镜头的组接。录屏环节要调整好话筒的位置及音量,打开PPT讲课界面准备开讲后再点击“录制”按钮,录完后在使用软件对教学视频进行必要的剪辑和美化。

3.3 反馈与辅助资源的完善

微课视频制作完成后,教师可以采用“反转课堂”的模式,课前通过课程的微信教学平台微课视频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反馈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课堂上教师应注意与学习者的交流,了解学习者的疑问和需求。教师应该明确微课视频仅仅是一种教学资源,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教学,必须配套学习指导方案、练习题目、学习测试,并伴随着学习者的需求而不断完善。学习者通过指导方案更加有效地学习,通过练习题目进一步巩固知识点,通过学习测试了解自己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复习已学的知识,达到温故而知新,从而营造一个正循环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4 结束语

通过实际课堂教学和学生技能水平测试的反馈并综合调查问卷情况的分析,都表明微课有助于学习者理解和深化知识,提高其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大多数学习者经过反复学习能完全掌握技能点,进而验证了微课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应用的可行性及实用性。微课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微课改进教学方式,在后期继续对微课及辅助资源的设计开发并进行及时的跟进和修改,不断的实践和创新,满足教学的需求。将微课的引入教学符合“互联网+”时代碎片化学习的需求,给传统的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微课的学习方式下学生也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非常可贵的。

参考文献:

[1]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 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 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2] 钟琦,武志勇.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 现代教育术,2014(2):26-33.

[3] 余毅. 基于微课程模式的资源共享课建设探讨[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5):34-35.

微课资源论文篇3

毋庸置疑,一线的语文老师对于作文教学资源共享肯定是持赞成和欢迎态度的。即使是再优秀的老师,他在作文教学上也不是全才,不能将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做得尽善尽美,他肯定也想从别人那里获取优秀的作文教学资源来改善自己作文教学的不足,弥补自己作文教学的短板。但在目前作文教学实践中,要想获取足够而有效的中学作文教学资源却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1.当下的中学作文教学各自为阵,资源共享意识不强。

新课标虽提出了一些阶段性、方向性的作文教学目标与要求,却未给出可操作性的方案。新教材就作文教学内容虽作了相应的安排,但对教学方法却无明确的指导。一线教师开展作文教学基本上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规划和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校与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你按你的做,我依我的做,作文教学缺乏合作交流,大家各自为阵,资源共享意识淡薄。这对于中学作文教学的整体改进与提高是不利的。

2.当下的中学作文教学可供共享的资源不丰富,共享途径不 通畅。

目前,人们对中学作文教学资源共享的探索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资源库的建立至今未提上议事日程。因而,一线教师想找到适合自己的作文教学资源并非易事。这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可供共享的作文教学资源还不丰富,二来是因为当下的中学作文教学资源共享途径还不够通畅。

时下,少数语文教学期刊(如《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或作文教学期刊(如《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作文成功之路》等)会刊发作文教学方面的文章,但这类资源的数量相对较少,且这些期刊普及的程度也不高,共享这些资源的途径也不够通畅,一般要通过期刊网付费下载,难以满足中学作文教学资源共享需求。在一般情况下,教师获取作文教学资源主要还是通过教学资源网站(如语文学科网、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等)。这些网站提供的资源一般都是作文教学课件,优秀作文范例等,资源质量水平参差不齐,数量也非常有限,难以满足教师教学的需求。当然,参加一些作文教学研讨会也可以获得一些资源,但这类资源的数量极其有限,且共享仅限于极小的范围内。

二、作文教学微课化,作文教学资源共享的新途径

1.何谓作文教学微课化?

要说清楚什么是作文教学微课化,首先要从微课说起。

微课近两年受到人们的热捧。但目前,国内学界和教育界对微课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有人将微课作为教学资源、课程资源、学习资源,也有人将微课作为教学活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还有人将微课作为教学研究及教师的专业发展形式。教育部首届中小学微课大赛的“微课”评审新标准指出:“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程”,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之有机结合体。

对于中小学的一线教师而言,微课主要还是用于课堂教学,因此,在我们看来微课主要还是一种教学资源。按照这个理解,我们将“作文教学微课化”理解为:

按照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要求,将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结构思路、材料选择、修改润色等)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制作成微课,用之于自己或别人的作文课堂教学中,以达到作文课堂教学的精练、简洁、高效以及资源共享的目的。

从这个定义看,作文教学微课化是一种作文教学资源开发形式,也是作文教学资源共享的 途径。

2.作文微课化资源共享新途径,新在哪?

相对于传统的作文教学共享资源形式,如课件、教案、论文、优秀作文范例等,作文微课化资源共享新途径,新在哪?

首先,载体新。传统的作文教学资源主要以文字为载体,辅之以图表,记录设计者(作者)的作文教学思路或作文教学思想,使用者一般要经过自己的转化和讲解才能作用于自己的课堂和学生。而作文微课以视频(5~10分钟)为主要载体,辅之以声音、文字、图表等,它记录了教学的全过程,使用者可直接用之于自己的课堂,作用于 学生。

其次,主题突出,目标聚焦度高。传统的作文教学资源当然也是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但传统的作文教学资源一般是根据一个话题或一个课时来设计,选题切口相对较大,教学目标往往不止一个。而作文微课受时间限制,选题尽可能集中,教学目标高度聚焦,一般聚焦于作文教学中的重 难点。

再次,教学语言凝练,教学过程简洁流畅。微课配有画外音,微课制作者在录制画外音之前,一般都会根据时间限制和教学内容写好解说底稿,这样,微课的整个教学语言相比平时的课堂语言要凝练得多。教学过程相比平时的课堂要简洁流畅得多,不会像平时的课堂受意外情况的干扰。这有助于提高相同时间内的课堂教学效率。

最后,面向学习者。传统的作文教学资源,无论是课件、教案、论文还是优秀作文范例,面向的是教师而不是学生。而作文微课主要是面向学生,微课视频主要是播放给学生看。

3.作文教学微课化有利于作文教学资源共享,优化教师作文教学。

首先,作文教学存在一定的教师个体差异,有些老师擅长记叙文写作教学,有些老师擅长议论文写作教学,有些擅长讲解文章结构,有的擅长讲解作文审题立意等等。作文教学微课化可以把教师自己擅长的版块做成微课,供大家资源共享,也可以借鉴别人的优秀成果辅助自己的作文教学。这样,作文教学微课化可以让老师在作文教学中扬长避短,优化自己的作文教学,进而整体改进和提高中学作文教学。

其次,作文教学微课化便于资源共享。作文教学微课是电子资源,资源容量较小,一节10分钟左右的微课容量一般不超过15MB,这便于资源的存储、上传、携带。微课使用方便,共享者可流畅地在线观看,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这些都便于建立微课资源库,共享资源。

三、作文教学微课资源共享的关建在于建立资源库和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作文教学微课资源共享的关建在于建立供大家方便使用的微课资源库和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目前,国内已有不少中小学微课教学资源网站和微课资源共建平台,如中国微课网、优优微课网、浙江微课网、广西中小学微课资源网、微课教学资源共建平台等,这些微课资源网站有部分作文教学微课资源,但数量非常少,难以满足资源共享的需要。要真正实现作文教学微课资源共享,就必须建立专业的作文教学微课资源库和资源共享平台。

建立作文教学微课资源库和微课资源共享平台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丰富作文微课资源,二是建立作文教学微课资源共享平台。

首先,如何丰富作文微课资源,即如何保证资源库里有足够数量的作文微课资源。没有足够丰富的作文微课资源,就谈不上资源共享。

作文微课资源共享于一线教师,也应来源于一线教师。一线教师直面作文教学问题,他们针对问题而开展创作性的教学对于其他教师有借鉴和启示意义。若把创造性解决作文教学问题的内容制作成微课供大家共享,这对整体改进与提高中学作文教学具有极大的价值。因此,要丰富作文微课资源,就要在一线语文教师中普及微课知识,教会老师如何制作微课,让一线语文教师手中都有自己的作文微课,这是作文微课资源共享的前提。

同时,要树立教师作文微课化意识,鼓励教师将自己作文教学中擅长的内容和版块制作成微课。一旦教师形成作文教学微课化意识,教师手中的微课就会慢慢多起来,作文微课资源自然会慢慢丰富起来。

微课资源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6-0064-02

微课是微时代的产物,也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资源,微课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深化。运用微课资源构建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能让学生灵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并且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互动活动,这样既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又保证了学生的教学质量。因此,微课和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有益补充和提升。

1 “微课”和“翻转课堂”的发展背景

作为新型教学资源,微课(Micro-lecture)最早是由美国北爱华大学的LeRoy 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60-Second Course)演变而来的,后来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c-ture,简称OML)对微课这一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

现在的微课概念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于2008年提出的。他们主要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录制一系列1~3分钟的教学视频,突出关键的概念、主题和活动[1]。美国青年Salman Khan创立的可汗学院在微课领域影响巨大,他尝试用互联网对学生进行异地教学:首先录制一系列10分钟左右的微型教学视频,视频内容只围绕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展开,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教育方式。在可汗学院这种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国内外的许多教师尝试改变以前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应运而生。在我国,自2010年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基于现有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率先给出微课概念以来,中小学纷纷开展微课的录制和应用;在高校英语教学方面,外研社于2013年举办了首届高校微课大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推广普及微课教学[2]。

2 微课和翻转课堂的内涵

对于微课和翻转课堂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各自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笔者根据查找的资料作出如下梳理总结:微课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短小的教学视频,同时,一个完整的微课视频资源应该包括与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课件素材、巩固练习、师生评估反馈等信息。微课是基于传统单一教学资源类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教学资源,它主要针对的是某个学科具体的知识点或课堂教学环节录制的短小视频,并且支持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翻转课堂是针对传统课堂模式提出的一种新兴教学模式,它是指知识传授不是由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而是通过学生运用技术信息手段在课外提前完成,课内则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的讨论和总结,进行翻转学习。

3 利用微课资源构建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电子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发展,使得基于各种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学习模式变得成熟,这一切都为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保障。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具有适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所需要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保证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序、有效实施。这种教育模式符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相应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师生互动为辅的现代教育模式。基于微课资源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能够实现对学生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教育。同时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较之传统的课堂模式具有更高的趣味性和学生参与性,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因,其价值和作用会在日后更加显现,也一定会为现代教育带来勃勃生机。

那么,如何利用微课资源构建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呢?

1)运用微课资源构建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①要想构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必须使教师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路。观念决定行为,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3]。开展讲座,转变教师观念,明析微课、翻转课堂概念。破除过去一些过时滞后的做法,不再提倡用满堂录的录像课来作为教学资源。高校英语教师普遍具备年龄结构年轻化、接受新事物积极的特点[4]。运用这一特点,可以对高校英语教师普及微课和翻转课堂的相关理论,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②要研究如何运用微课资源构建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③教师要制作英语微课资源,需要明白一个好的微课视频应该包括哪些环节,制作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怎样的设计才能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定位,如何在制作过程中更好地实现设计意图。

2)利用微课资源给学生设置自主学习指南。在学习指南中,教师应该明确学生要掌握的学习内容有哪些,学习方法是什么,学习目的是怎样的。在指南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课程内容,课上时间进行讨论。

4 结论

1)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利用微课资源构建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研究分析结果会从另一个角度为大学英语有效教学这一论题提供数据支撑,并以此进一步验证并丰富建构主义理论和语言输入理论。研究的相关成果可在高校英语课堂普及微课及翻转课堂的概念,使英语教师充分了解微课资源库建设和翻转课堂理论的发展与走向。微课理论和翻转课堂理论的有机结合能够促进微课资源库建设。

2)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①学生自学意识增强的意义。基于微课资源构建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适合于高校学生进行英语自学,首先因为视频时间短,有利于学生保持高度注意力,透彻理解视频中的针对某一知识点教学内容。它符合人的注意力集中规律,尤其适合在没有教师督促的情况下学生自学。

②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本课题的研究能够带动一线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尤其提高使用屏幕录像软件和视频处理软件方面的能力。能够促成大部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恰当地使用微课,一批优秀教师掌握微课的设计制作,并将相关资源运用到翻转课堂教学中来。

③丰富微课资源库建设。在大数据时代,微课细化到知识点和具体某一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资源库索引。此时,微课作为知识体系的一个“标准零件”,适用于各种教材版本,将会变革资源库建设理念。

教师在运用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时,应该及时总结概括出行之有效、实用性强、增强教学效果的基于微课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方法。学校相关部门也应该大力支持,定期组织学校内部校级公开研讨课,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模式验收课活动,对教学模式取得较好效果的班级和教师应鼓励其为全校师生上示范课,定期举办校级课堂教学比赛。教师之间可以举行经验交流会、专题培训等多项活动,不断提高研究水平,解决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追求课堂教学优质高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卢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4(4):33-36.

微课资源论文篇5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教学改革实践都会凭借其指导理论自身的优势而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但与此同时,任何一种教改理论也都会因其自身的局限性而无法解决它所面对的全部教学问题。因此,无论是颇受任课教师喜爱的大学英语微课改革,还是深受研究者提倡的翻转课堂理念,都有相互整合的必要。特别是在英语微课视角下,探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实践的诸多问题,更能在提升任课教师执教能力的基础上,拓展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

基于英语微课视角下的翻转课堂实践的探索主要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任课教师应该在理论层面上,明确微课与翻转课堂教改理念的核心是什么?其次,在实践层面上,如何实现两种教学理论的整合。下边就结合自己的思考对相关问题阐释如下并以期实现抛砖引玉之目的――引发任课教师对于教改理论整合实践及其相关课题的关注。

一.微课与翻转课堂

对这一部分的说明,主要完成两个问题的阐释,即,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教改理论核心是什么以及两者整合的必要性。

1.微课

“微课”是一种教学改革实践,对于其内涵的界定,不同的研究者持有不同的意见。从另一个层面v,在目前的学术界,对于“微课”的界定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但也正是这样的争议才使我们对于“微课”的理解不断深化。下边通过对“微课”争议的列举来探讨其核心意义所在。

首先,所谓“微课”之“课”是“课程”的意思。即,“微课”是一种课程。持有这种观点的研究者认为:“微课程”简称“微课”,既区别于传统单一类型的教学课程、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复合型教学资源。[1]这也就是说,探讨微课及其相关问题,既要有课程研究的视野,又要有课程开发的能力。否则,对于微课研究而言就是一种缺欠。

其次,所谓“微课”之“课”是一种教学活动。持有这种观点的研究者认为:“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2]这也就是说,微课是课堂教学必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以视频呈现为主要手段,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讲解的、简短的教学环节。

在此,虽然不可能穷尽全部的微课界定,但却可以通过对微课内涵界定的发展历程明确“微课”的基本内涵,从而确定本次的研究视角:人们对微课概念的认识经历了“微资源构成”一“微教学过程”一“微网络课程”三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完善的发展阶段。[3]

“微课”既可以理解成一种课程资源,也可以理解成一个课堂教学实践的特定教学环节。因为,“微资源构成”也好,“微网络课程”也罢,它们都可以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出现在特定的“微教学过程”之中。因此,“微课”的实质就是一种针对性极强的教学环节和课程资源。但是如何运用这种课堂资源,如何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融入这样的教学环节微课及其相关理论的研究则关注较少。

2.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针对传统教学实践的一种改革理念。一般认为,所谓的“翻转课堂”,它将知识讲授工作从教师职能中删除,交给互联网技术,而将知识的内化作为教学重点,使协助学生内化知识成为教师的主要职能。[4]所以,在这种观点的基础上,有研究者这样总结翻转课堂教学的优势:翻转课堂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团队协作精神、创新精神、课堂氛围以及知识的内化均比传统课堂更有优势。[5]因此,“翻转课堂”的核心在于“翻转”两个字上。因为,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而言,所谓的“翻转”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上:首先,学习方式与内容的翻转。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传道”和“解惑”。而且这两种作用是有机而又和谐统一的。“传道”之中有“解惑”;“解惑”之中也有“传道”。可是在翻转课堂里,“传道”一般由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了,而“解惑”则成为了课堂教学的核心。其次,课堂教学职能的翻转。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既要关注知识的传授,又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在翻转课堂里,课堂教学的目的主要解答学生学习中的疑问。因此,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否则就会因为学生的“无疑”而失败。

总之,微课与翻转课堂虽然有各自的理论优势与实践价值,但它们却不能解决全部的教学问题,因此,取长补短式的相互整合就成为了英语教学的必然。从另一个层面讲,大学英语微课的改革实践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而翻转课堂的成功实践则又提升了微课资源的利用效率。所以,微课视角下的翻转课堂实践可以成功地实现两种理论的互补。

二.英语微课视角下的翻转课堂实践

在大学英语微课视角下,探讨英语翻转课堂的实践及其相关问题,既要注重英语微课对翻转课堂实践的客观影响,也要关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实践对大学英语微课发展的反作用。因此,从以下四个层面上对其进行了解析:

1.课程资源的整合化

正如上边分析的那样,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一定的课程资源作为支撑。而大学英语微课的改革实践则丰富了传统的课堂资源。但是,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微课并不一定都满足英语翻转课程实施的具体需求。所以,它需要任课教师进行整合性应用。这里所谓的整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上:

首先,校内外资源的整合。即,任课教师要结合本校的英语微课发展实际,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以网络为媒介整合校内外的微课资源。教育发展具有不平衡的特点,对于微课而言也是如此。例如,广西财经外语学院,针对英语微课应用性不强的教改实际,提出了“顶层设计、系列化和共享性”的财经类大学英语微课实践策略;针对微课教学模式研究的缺失,又有研究者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微课改革实践。因此,为了提升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任课教师需要对微课进行相应的整合准备。

其次,学科内部的资源整合。微课改革涉及到全部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特别是在英语学科内部,以微课针对的教学内容为标准,英语微课可以分为四类,语音微课、语汇微课和语法微课以及文化背景微课。针对delicious这个单词的微课,既要有英音与美音的语音微课,又要有针对其核心意义“美味的”、“精细的”、“甜美的”等诸多意义的词汇微课,还要有针对其构词法的“语法微课”。例如,delicious的形容词、副词的构词法讲解。因此,在翻转课堂的实践中,需要对这些微课资源进行整合性使用。

2.问题处理的简易化

利用微课可以分类化处理学生在翻转课堂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使学生减轻自己的学习负担,从而实现教学问题简易化处理的目的。例如,针对delicious这个词汇的学习而言,学生可以通过语音微课处理语音学习上的问题,包括其英音与美音的讲法;学生还可以把构词词缀的变化而引起的词性转换作为一个探讨构词法的例证,进而学习其相关的语法问题。甚至是针对某一语汇的微课还会涉及到文化问题。例如,针对fish一词的学习,还要涉及到短语drink like a fish(豪饮)这样的文化性差异讲解。因此,针对不同的学习问题,学生可以在翻转课堂的实践中选择不同的微课类型进行解Q。

3.学习方式的碎片化

众所周知,在教学实践中,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影响是相互的。翻转课堂对大学英语微课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学习方式的碎片化处理上。所谓学习方式的碎片化就是指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策略的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安排相应的学习时间,提升自己的英语素养。例如,无论是语音微课,还是语法微课,因其有特定的针对性内容,所以,学习这样的微课耗时也会相对较少。因此,它可以实现学习时间上的碎片化。但通过针对某一特定内容的全部微课的学习却又可以实现系统化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例如,针对delicious而言,既语音知识的学习,也有语法知识的识记,甚至还有文化差异的讲解。因为在“in delicious drink”、“in many delicious dishes”“in the delicious sense”等的翻译中,还会涉及到语境对词汇意义选择的影响。

针对词缀“ab”的语法微课,可以使学生掌握以“ab”作为前缀词汇的大概意思,继而培养学生的推测生词能力。例如,根据“absent”中,词缀“ab”表示“反常”的意义,可以培养学生推测“abnormal”的能力。因为,“ab”表示“反常”的意思,因此,与“sent”(出席)相反的“词”就是“缺席”;从而可以得出与“normal”(正规)相反的词义就是“不正规”。

4.学习内容的选择化

在微课的视角下,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实践还具有另外一个特点,即学习内容的选择化。在传统的教学中,因为任课教师要面对全部的学生,因此,他要毫无选择地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而在翻转课堂实践中,学生却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进行英语实践。针对初学者而言,对于delicious的讲解,既需要有语音微课的支撑,还需要有语法微课的辅助。而对于发音较好的学生而言,他就可以略去语音微课的学习,从而选择针对delicious语法微课或针对其文化背景讲解的微课来提升自己的翻译能力。这种学习内容的选择化,既是前边碎片化学习得以深化的基础,也是学生分类化处理学习问题的客观性选择。

总之,微课与翻转课堂是对大学英语教学影响最大的两种教学改革实践。如何克服各自理论中的局限性,从而在彼此相互的匹配中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应该是所有教师都必须思考的课题。因此,本文结合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对微课与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整合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和实践层面上的探讨,以期引发广大同仁对教学改革实践的反思。

参考文献

[1]彭博,吴娜.大学英语课程中“微课”应用实践的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J].英语广场.2015(07)

[2][3]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04)

微课资源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02-0018-04

全球化和信息化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新的信息技术的出现极大促进了其发展的进程。近年,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引发全球高等教育及教学信息化的又一次革新运动。在这个背景下,许多高职院校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本校专业特色,尝试开展微课资源的建设以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在研究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的特点和优势基础上,以行业英语教学为例,探讨微课在内容组织、平台设计、资源利用和师生互动等方面的思考和启示。

一、行业英语微课建设的现状

一是行业英语师资力量薄弱。从调查来看,行业英语教学主要还是由公共基础英语教师来承担,由于这些教师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对企业的工作环境、专业知识、技能、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了解不够,很难将行业英语的应用能力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影响了行业英语教学的针对性,不利于行业英语微课的开发与设计。

二是教师在微课建设方面形式单一。受传统课程教学的影响,部分教师依然将微课建设局限于教材开发、多媒体课件制作、教案设计和音视频素材的整理和使用,缺乏将相关教育理论以及行业英语目标需求和信息技术在微课中应用的通盘考虑,与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差较远。

三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单向传输,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缺乏工作岗位和职业情境下的互动学习,学生在有限的教学空间中被动接受统一的教学内容,其职业化、个性化的学习与协作学习无从谈起。

四是课程教学评价看重结果而轻视过程。教师习惯于在课程结束时根据平时、期中、期末的测试给学生一个分数,没有突出学习过程中的考核,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参与性。考试的内容也多侧重于知识要点的考核,难以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协助精神。

显然,行业英语教学要主动迎接MOOC、微课带来的挑战,必须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流程、方法手段、师生互动等进行优化与重构,切实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MOOC对行业英语微课的影响

(一)MOOC和微课的概念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国内译称为慕课)是指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最早起源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是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免费网络课程,后来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高校也纷纷加入该计划,于2012年先后推出Udacity、Coursera和Edx三大免费网络课程平台,在很短时间内,有来自220个国家超过600多万的学习者参加这三大平台提供的课程的免费学习[1][2]。其中,Udacity和Coursera提供部分课程的学分认证,即学习者在学完课程后,将有可能将其转换为大学里的相应学分,而Edx没有提供学分认证。

国内复旦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率先于2013年与Cours-era在线课程签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等世界名校共建、共享全球网络课程,上线了上海高校课程中心(ucc.sh.edu.cn)。随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国内高校加入Edx平台,在此基础上研发推出了中文应用平台学堂在线(xuetangx.com),国内暂无一所高职院校加入上述MOOC平台。

微课程(Micro-lecture)最早见于美国McGrew教授提出的60秒课程,后被认为微课程创始人的美国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指出,微课程的核心理念是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其构成要素有“教学内容支持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时间一般持续1~3分钟”、“突出关键的概念、主题和活动”、“利用网络工具”、“学习者自己构建所需的知识”[3]。如今我国多数学者认为,国内的“微课”是“微课程”本土化的一个概念,认为“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内容短小精悍(一般10分钟左右),目标明确,集中说明并解决一个问题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4]。微课具有快餐化、简单化、实用化、多样化、聚焦化、智能化和趣味性等鲜明特点,适合网络平台的共享和传播,非常符合学生碎片化学习、移动终端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要求。

(二)MOOC对行业英语微课资源建设的影响

MOOC之所以能快速风靡全球,主要原因是网络化的共享与交流符合现代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学习内容实用也不乏趣味性,教师教学的魅力与幽默并存,学习成员的相互互动与吸引等。微课作为一种教学的新模式,无论是课程的教学设计、内容组织、方法和手段的使用,还是技术的应用,都值得借鉴MOOC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1.完善行业英语微课平台建设

平台建设是微课设计和发展的基础,有专门技术人员运维的平台是MOOC能稳定成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高职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平台的建设和维护,以及微课制作的部分技术工作,交给专门的部门或第三方机构,以保障微课资源平台稳定运行,教师专心做好在微课制作方面擅长的那部分工作。一种低成本、高效率建设微课平台的可行途径是充分利用校内现有的一些平台,如网络课程中心、课程资源库等作为微课平台来使用;利用公共微课平台,如中国微课网、微课在线等,要建成和完善基本的微课平台,让微课有落脚之地,让教师有机会来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不断改进和升级,促进微课的快速成长。

2.构建“微课+面授+讨论”的混合教学模式

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线上线下主题讨论学习方式是其主要特色,但这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并不一定适合学生的行业英语学习情况。由于行业英语既要融于行业知识和能力,又要衔接基础英语知识,会给部分学生造成枯涩难学的印象,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差,难以形成 讨论主题。另外,课堂网络环境的优劣和相应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也会影响课程教学的效果,一种“微课+面授+讨论”的混合教学模式可能更适合学生的行业英语学习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巧妙设计的视频录像,其间穿插一些企业文化、行业知识小问题和小测验,并利用网络链接资源,及时切换和补充行业其他类型资源。以机电专业为例,围绕“机电产品介绍”“阅读机电设备说明书”“填写产品设计表格”“机电常见业务与问题交流”等主题场景立体展现学习内容。

3.灵活使用各种网络资源和教学辅助工具

微课的开发和学习离不开各种网络资源的使用,主要包括:百度词典、金山词霸查阅和记忆专业单词;利用51Talk(51talk.com)、第一口语(1speaking.com)进行行业商务口语的练习;在线英语听力室(tingroom.com)、人人听力网(rrting.net)进行听力训练;句酷批改网(pigai.org)进行行业写作的专门训练;网易公开课、微课在线、爱课程等网站就某一主题进行在线学习。掌握常用的在线学习工具能提高行业英语学习的效率,如利用共享标签来收藏和分享在学习过程中感兴趣的网页,利用QQ群或微信来开展主题讨论或共享学习素材,利用微信公共平台通过订阅及时向学生推送学习内容,或利用Emai收发电子作业,利用Blog、BBS交流学习心得等,通过多渠道进行行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训练,集多种网络学习功能于一体,促进学生行业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发展。

4.开发优质的微课资源

好的微课是一堂微课教学和应用的基本保证,在教学中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开发设计微课资源前,要做好微课资源建设的整体规划,确定建设方案和技术标准,协调好参与微课开发的各方关系,分批次、有选择性地实施。行业英语微课开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程。首先,主讲人应具备丰富的行业背景知识,了解行业岗位群和工作过程,有类似开发精品共享课程这样的经验,保证选题设计符合典型工作任务要求。其次,后台的微课制作团队要积极配合教师做好视频的拍摄、音视频剪辑和素材整合工作。最后,要严格按照微课上报环节,做好在线报送、审核发布和评价反馈工作,确保微课的质量。另外,微课资源的开发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招投标或课题申报的方式吸引有教学实力的教师自愿参加,对于那些在实践教学中广受学生喜爱的微课,后期给予主讲教师相应的荣誉或物质奖励。

三、微课设计原则与资源建设

(一)微课设计原则

行业英语微课的实质是借助网络平台以共享、便捷、有趣的方式来学习行业英语,这种理念符合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和行业英语本身作为一项行业应用技能的要求。行业英语微课的设计应符合以下开发原则。

趣味性。微课在考虑高职生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的基础上,要突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教师讲解的幽默及生动。行业英语的学习本身就缺乏较强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这就要求主讲教师能灵活运行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引用业界的重大事件和领军人物作为案例,采用动画、动漫的形式呈现行业工作场景,以模拟仿真的形式展现生产过程等,将课程内容串联起来,使之鲜活而形象。

应用性。行业英语微课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未来工作中的难题,提高学生在专业“词汇、语法、听力、阅读、写作、翻译”等方面的能力,在具体情境或情景中熟练运用英语解决生活、工作问题。同时,英语微课要符合当下学生时间碎片化和移动学习的需要,做到短小精悍,流畅下载和观看。

行业性。行业英语微课是针对工作中的某个实际问题或技能点专门制作的视频,目的是在真实自然的工作情境中,提升准确运用语言来解决工作问题的能力。无论是视频中的背景和人物,还是主题内容,都应该以行业中常见的真实案例为素材进行语言训练。教学的目标指向明确、重点突出,具有较强的学习指导性和行业针对性。

(二)微课资源建设

微课资源建设不是行业英语课程相关资料和素材的简单堆积,建设的定位和目标不应仅停留在静态存储和被动的访问上,更应注重基于微课资源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导航学习,以及资源知识树的自我成长[5]。微课平台要提供资源的发布、下载功能,提供教学的互动功能,为生生、师生提供在线学习讨论区,成为一个集资源分享、课程学习和线上讨论为一体的教学平台。行业英语微课设计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微课来源于课堂,最后又扎根于课堂。微课作为教学资源,不仅是微视频的呈现,更是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承载。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外界环境进行分析,观察学生在学习行业英语方面的行为特征,了解学生学习行业英语的需求等,并学习和掌握教学环境、行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微课相关支持理论。同时,要将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设计完美融合,以新颖、多彩、流畅的技术形式来展现和连贯教学活动。这就要求微课视频不仅界面简洁明快,音视频清晰,而且内容行业性强,相关资源相互关联、充满生机。师生基于微课平台开展教与学的活动,并相互构建学习内容,在原微课视频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充实和完善课程,使得微课资源本身也不断成长。

(三)微课资源的应用

对高职院校而言,微课的推广应用、帮助学生克服语言学习障碍是其主要的核心价值。微课资源的应用如图2所示。推动微课的广泛应用,首先,要让教师、学生熟悉微课资源利用流程,通过亲自的参与学习和实际体验,切身感受微课新颖的学习方式和不一样的学习效果。如学生利用微课平台,就能很快开展课前有针对性的预习和相关问题的整理,提高自己在课堂谈论问题的参与度和效果,并借助平台提供的各种链接资源和应用工具,构建师生、生生间的线上交流平台,帮助学生高质量完成课程学习任务。教师利用微课平台,借助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高整合课程相关资源的效率,简化发布学习任务、收发学生作业等工作,将更多的教学精力投入到教学设计和讨论答疑方面,以提高教学效果。其次,微课的利用要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或机构作为技术保障,如由学校的信息中心负责微课资源的协助开发、平台的运行与维护,提供多种访问渠道和方式,保障师生随时随地流畅地访问微课资源。最后,在学习过程中,要合理有效地利用其 他学习协作工具,如微信、博客、邮件和RSS等,将分享学习融于课程学习之中,促进学习的凝聚力和知识树的成长,让学生真正享受学习。

四、结语

在MOOC的影响下,行业英语教学面临冲击和挑战。教师要主动迎接微课带来的教学变革,认真分析微课的优势和不足,在微课的主题选择、内容设计、资源整合、方法手段和评价反思等方面与行业职场英语充分融合,以适应信息化技术支持下的英语课程教学和改革,将MOOC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微课教学中,开阔学生的行业英语视角,激发学生学习行业英语的兴趣和主动性,提升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英语应用能力,以满足行业对所需人才的英语技能要求。

参 考 文 献

[1]杨劲松,谢双媛,朱伟文,等.MOOC:高校知识资源整合与共享新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 (2):85.

[2]王祖源,倪忠强,王瑜,等.从OC到MOOC大学物理课程建设再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4 (6):53.

微课资源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1问题的提出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关心支持特殊教育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残疾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应和普通学生一样享受优质教学资源和平等的教育。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知识及技术的更新变换速度变得越来越快,如何让特殊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微课是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与技能点而精心设计的,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微型视频资源课。当前,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能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已是大家所共同认可的事实,但实践应用中仍面临多种问题与挑战需要我们加强研究解决,因此,笔者将研究主题锁定在“微课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上,力图研究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通过什么策略或方法,设计和开发符合听障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微课?(2)设计与开发的微课该如何有效应用于听障学生课堂教学,进而提高听障学生信息素养以及课堂学习效果?

2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1国外研究现状

通过对国外相关文献的调研发现,国外直接对应的高中听障学生微课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相对较少,因此笔者扩大范围搜索了国外教育视频资源在听障学生的教学应用的研究。

国外的研究分为开发与应用两方面,在教育视频资源的开发方面从开始的关注听障教育节目的质量逐渐向关注听障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需求以及注重教育视频字幕的设计方向转变。比如Golos等 在2010年的研究中认为听障学生可以通过基于美国手语的教育视频探索从学习语言到探索科学、参与社会及数学学科等领域。Colwell(2005) 等人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视频材料提供字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成绩。Margaret S(2001)等人 通过研究结果显示,阅读理解水平依赖于对字幕的理解,在有字幕环境下,聋生能较好的理解节目。Anderson-Inman等人认为对重点的学习词汇,通过插图或概念图提示学生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关注度以及学习的效果。澳大利亚聋人电视节目认为字幕应该突出设计在底部,并且字幕的颜色、大小的设计应符合一定规范,方便聋人的观看,比如,可设计白底黑字,或者黑字白底等。

而国外在听障学生的教育视频应用方面,注重为聋人提供视觉的教学媒体与服务,注重听障学生的操作技能,协作交流能力的发展,注重教学平台的建设以及注重教学视频资源在听障学生教学应用的评价以及应用效果研究。

2.2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通过cnki,谷歌学术等渠道搜索国内高中听障学生微课的开发策略与应用效果的相关文献,发现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从听障学生缺陷补偿的角度,研究微课的开发策略。如王冠 认为现行的教师采用口、手同步讲解课堂教学内容的形式会造成听障学生接受信息的遗漏,因此,依据可视化基于高职听障学生的认知理论、听觉性认知缺陷、补偿教学理论及听碍学生教学法设计了可视化微课设计开发模式。

2.2.2从微课的设计制作角度,研究障学生微课的开发策略,如金肖健 认为微课能让原本枯燥的手语教学变得更有意思,符合聋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提出使用录播教室,数字视频摄像机配合普通教室,数字视频摄像机配合笔记本电脑三种符合听障学生微课的开发模式。

2.2.3从微课教学应用的角度,研究微课的开发策略。如高媛媛 在一对一效应,全纳教育理念,多元智能理论下设计语文课程的微课,提出聋校学生的微课在微视频设计过程中,艳丽的色彩和动态的画面是对听障学生视觉的利用,在一些概念性的词语加上手语注释或字幕,可以给学生与以往不同的视觉刺激。

综上所述,本研究整合国内外面向高中听障学生微课的开发以及应用方面的研究,以教学设计理论、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理论,特殊教育理论以及缺陷补偿以及潜能开发原则为指导,提出了面向高中听障学生微课的开发策略。

3面向高中听障学生微课的开发策略

借鉴已有的微课,依据微课开发的微型性,实用性,学习者为中心以及资源完整性的原则,依据教学设计理论、电视编导与制作理论、缺陷补偿以及潜能开发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听障学生的学习特点、微课学习环境、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源的特点,本文提出面向高中听障学生微课的开发策略。

3.1访谈调查研究,确定主题,满足学习者需求

通过对聋校微课使用情况的调查发现,目前聋校微课资源针对语文、数学以及生活科目的较多,针对信息技术科目的较少,针对培养听障学生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协助下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较少。高中听障学生的阅读能力,认知能力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信息素养也相对低年级有更高水平,从课程目标要求出发,微课的选题应该满足促进听障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解决其日常生活的需要,因此微课可以选择听障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较多的技术工具类课程主题,以满足听障学生学以致用的要求,从而确定选题。

3.2 听障学生为本位,目标导向,确定重难点

手语与文字语言的区别,导致聋生所写的书面语非常不通顺,高中甚至大学的聋生所写的文字材料都会出现语句颠倒,语句不通的情况 。聋生的认知能力普遍偏低,高中聋生也不能准确恰当地选取与主题相关的素材,并且他们对知识学得快,忘得也快,聋校高中信息技术课没有统一的课程大纲,因此,本研究参考广州市聋人学校Photoshop课程的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目标,确定本研究微课的教学目标,并确定操作步骤为重点,修复工具的原理为难点,采取对一些抽象的专业名词进行多次解释的方法,加深听障学生的记忆。

3.3依据微课理念,缺陷补偿原则,组织学习内容

微课的理念是以小见大,用微课堂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适当的让学生动手做 。教育学上的缺陷补偿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依据障碍学生身心特点,综合使用一切有利因素,通过多种途径替代、促进、改善或恢复因障碍而造成的功能性损伤,从而促进障碍学生充分发展的活动过程 。面向高中听障学生的微课的开发,应结合微课的开发理念,以及高中听障学生的学习特征,设计符合他们学习需求的微课。

3.4.学习者为主体,技术包装,设计多样表现手法

3.4.1依据缺陷补偿原则,融入亲切手语表达

高中听障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使用手语进行交流中,手语以手形、手的位置、手的运动方向、手的朝向以及面部表情等手段来表达其语意,有自己的语法体系 。因此,在以视频为主的教学资源中,融入手语表达,能够拉近与聋生的距离,吸引听障学生的学习兴趣,补偿他们听力上的缺陷,是激发高中听障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良好方式。

3.4.2以听障学生为导向,视频添加字幕

在高中听障学生的教育中,字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8-19岁的高中聋生的阅读理解的能力相当于8-9岁的健听生的能力,他们能阅读简单字句,能看懂字幕的提示,因此,字幕能替代声音帮助听障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培养其在对语言符号的强化和感知,并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微课中加入字幕提示满足听障学生的学习需求。

3.4.3步骤讲解,操作演示,重复模仿

根据调查显示,高中阶段的聋生的模仿以及表演能力比较强,他们喜欢操作性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他们可以通过重复模仿教师的操作从而习得知识。因此,通过操作演示,重复模仿,能够提高中听障学生的学习效果。

3.4.4多种资源辅助,提高学习效果

微课除了主要的视频资源外,还包括其他辅助学习的资源,其中包括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等。微教案有助于高中听障学生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但是微教案的设计应浅显易懂,尽量通过插图其他方式来表现课程计划,因为这样他们可自主了解课程要求,微练习检测听障学生学习的效果。

3.4.5平台整合,注重资源可拓展性

最后,把所有制作的微课整合到一个平台里,平台设计界面精美,导航清晰,简易操作。课程学习网络平台注重资源的可拓展性,方便资源的更新及下载。

综上所述,整合面向高中听障学生微课的开发策略,如图1所示。

4结语

本论文研究建构了“需求分析,确定主题,满足学习者需求―听障学生为本位,目标导向,确定重点―依据微课理念,缺陷补偿原则,组织学习内容―学习者为主体,技术包装,设计多样表现手法”的面向高中听障学生微课的开发策略,以期为后续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和策略的支撑,高中听障学生属于特殊教育群体,是需要重点关心关怀的对象。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具有形象生动,短小精焊、主题突出的特点,特别适合应用于听障人群。在高中听障学生群体中应用微课开展教学将有力地促进特殊教育领域教与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Lipton DS,Goldstein MF,Fahnbulleh FW, Gertz EN Social Sciences Innovations Corporation,American Annals of the Deaf .1996,5:370-8.

[2]Colwell, Chetz; Jeffs, Anne; Mallett, Elizabeth. Initial requirements of deaf students for video: lessons learned from an evaluation of a digital video application. Learning, Media and Technology.2005, 6:201~217.

[3]Margaret S. Jelinek Lewis and Dorothy W. Jackson,Television Literacy: Comprehension of Program Content Using Closed Captions for the Deaf,J. Deaf Stud. Deaf Educ. 2001,6:43~53.

[4]王冠.可化微课模式对高职听障学生专业课堂教学补偿性的研究.湖北函授大学报,2014,06:125~126.

[5]金肖健.微课程在聋校的建设与运用.现代特殊教育,2014,04:22~23.

[6]高媛媛.“微课”对聋校语文教学的启示.现代特殊教育,2014,03:50~51.

[7]熊雪婷.聋校高中信息技术课运用网络辅助教学的实践研究.硕士论文.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8]百度百科.微课,http:///link?url=bxD8 R1bpXYBc1FgyeTrsueXHHtWGyVqUbpupHkWdLe2rKvZUF3O5xSIsVTsLtmCNOcjP_i2iSymTu-7KWUyxya,2015-09-28.

[9]吕晓.学前听障学生个别化教学设计研究.博士论文.重庆:西南大学,2012.

[10]季筱桅.电视手语新闻现状与对策探究.理论观察,2012,5:119~120.

[1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微课资源论文篇8

作为初中政治教学的一名老师,在大量了解微课资源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微课资源在教学运用上的正确认识,并对微课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进行了探究。

一、正确理解微课教学

1.微课教学的内容

众所周知,微课以简短的视频呈现方式满足了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要求,不仅时间短,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视频清晰,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随时插播各种政治新闻。同时微课可以记录教师的上课过程,之后做成视频,可随时重播。也可以播放大量信息,例如,重要I导的讲话、重大新闻等,微课还可以广泛借鉴前人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微课的各种优势恰如其分地提高了传统初中政治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享受政治学习的乐趣中,轻松理解知识,提升学习能力。

2.微课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作用及发展空间

政治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该学科要求全面的知识,例如,传统文化、基本国策、经济形势、基本法律等,涵盖面广。教学中需要时时引入案例,规章或清晰的法律。每个微课小视频主题明确,只要教师加以收集归纳,课堂便能清晰地呈现。其次,微课集中了声音和图像两项技术,可以动态播放,生动形象,读图时代学生更容易对视频留下深刻印象。将微课资源运用到政治课堂,让学生接触到广阔的知识,使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与外界新闻和各种领域的文化知识相结合,是其在政治教学中最大的优点。

二、微课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微课在预习和授课中的应用

初中政治理论较多,虽然新的课本已经大量减少理论,但面对思考问题,学生如雾里看花,把握不住预习重点,提不出相应疑问,容易导致在正式的学习中比较盲目。利用微课展开预习可以让学生清晰把握重点,辅助预习。教师可以在微课中设置问题,方便学生合作探究。例如,在讲“民族精神”这一知识点时,课本主要介绍了不同时期民族精神的表现,那么在当下中学生如何理解民族精神?教师可以在微课中提出问题,留出足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结合实际,并且教师应该在微课上播放视频,例如“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视频,让学生从当下爱国者的优秀事迹中把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内涵。

2.微课在创设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初中政治有很多不适合做微课视频的内容,例如,关于友情、师生情、亲情等,这些内容适合展开讨论交流。但有些课题必须引入视频,比如坚强的意志力、爱国主义、安全意识等,因此,微课视频的选题至关重要。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归纳需要引用的微课资源,才能事半功倍。微课的课件制作要清晰,使用高分辨率,同时有明确逻辑,辅助课堂教学。在设计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呈现热点话题,让学生展开积极讨论,运用所学知识点展开辩论,最终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微课在政治教学环节的独特应用。

3.微课在教学交流环节中的应用

微课要增加交流环节,在视频里加入讨论区,方便师生交流,或者利用上课时间在一节微课结束后,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步调向老师索要更多资源,自主观看,可以分基础班、提高班、知识积累班或者能力拔高班等,鼓励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微课可以让教师用更加简明、精炼的方式来进行讲授。微课往往聚焦于某个单一的、重要的主题,展开师生讨论,在讨论区还经常可见学生对微课政治教学的各种意见。笔者经过一个月的微课实践发现很多学习认真刻苦的学生,更加适合传统的教学方式,大量做笔记,听老师讲解,课后巩固。微课信息广,但有效的考点信息传递并不多,如何让其更好地与传统政治教学相结合,让各种学生受益,还有待更多的研究,但毋庸置疑,微课资源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有很广的发展空间,总之,无论是前置性预习还是巩固类的复结,微课的使用能给课堂带来活跃、轻松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知识的内化,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综上所述,在当下的信息科技时代,微课的教学方式已然不能忽视,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地将新事物传递给学生。在初中政治教学方式上教师应当多展开讨论和研究,最大限度地用微课实现信息资源传递,同时也要解决上述笔者提到的问题,更多地研究学生学习的效果、反馈的意见等,希望今后微课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更加成熟。

微课资源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048-02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1]。移动学习(M-learning)Alexzander Dye中对m-learning作了一个较具体的定义:“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进行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斯坦福大学学习实验室(SLL)的研究表明:人在“移动”中,注意力是高度分散的,学习者在一定零碎时间中进行学习,其移动所带来的各种新的情境关联也与固定、大容量等学习方法是不同的。因此,移动学习这种“碎片”的学习经验要求学习材料的小规模。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利于学习者投入到视听材料中,有利于学习者充分利用琐碎时间,学习内容应该成为资源开发的切入点[2]。

微课程(Microlecture)概念是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David Penrose[3]提出的。在我国,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基于现有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创新性地提出了以微视频为中心的新型教学资源――“微课”。“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4]。相比Penrose提出的微课程,胡铁生从教育信息资源的角度深化了微课程的概念:Penrose的微课程概念实质上改变了网络课程教学形式,但并没有考虑资源的“活性”,即微课程是否同传统的开放教育资源一样面临着低利用率的问题,而胡铁生认为只有那些满足教师与学生需求,并且具有半结构化、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才具有活性,能够提高微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将微课程的受众从学生扩大到教师,就像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教师也可以选择有针对性的微课程作为教学资源并促进其专业发展;将微课程定位为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补充与拓展资源,并且促进信息技术更好地整合于教与学,时间与规模都是微型的,而微课程则以微视频为核心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可以整合常规课程教学,也可以供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发展所用式学习或兼而有之[5]。由于微课的短小精炼(通常10分钟以内)非常适合在移动终端上观看,因此可以认为是移动学习的一个应用。2013年中国境内的智能手机销售量预期将达到3.29亿部,相比2012年增长67%。“90后”的大学生现在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这为大学的微课教育的普及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从力学与机械的英文单词不难理解机械和力学同源,《理论力学》是机械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后续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和机械振动等系列课程的重要基础,是研究力学中最普遍、最基本的规律[6]。《理论力学》是培养学生发现工程问题和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关键课程。由于精英教育变为普及型教育导致课程的改革,《理论力学》课程的课时大幅度被压缩,只有原来课时的三分之二。《理论力学》是公认的一门比较难学的课程。《理论力学》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以高等数学为基础的物理学,一本书里有相当数量的知识点,覆盖了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学生当堂不一定能够完全理解。这些知识点不掌握理解的话,很难想象可以学好理论力学,从而引起后续课程的学习也难以理想。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逐年下降。这就要求在现有的课时条件,另辟蹊径。顺应微课的发展趋势,结合“90后”大学生的特点,本课题组针对理论力学的课程进行了相应的针对移动客户端为主要对象的微课设计,将理论力学的学习融入到移动学习中去,一节微课只讲解一个特定的知识点,时长控制在8分钟。以便于学生在零碎时间进行补充学习,有助于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点。由于手机屏幕尺寸所能展现的空间受屏幕尺寸的限制,手机屏幕相对于大屏幕所呈现的视觉效果,在分辨率、色素、色差和对比度上无法相比,所以要求手机的视频背景构图颜色系统相对简单。“画面背景颜色不能复杂多变,构成手机视觉交互系统设计的要素分别是:色彩、布局、图标、文字、动态。”[7]基于以上要求,本微课的制作采取屏幕录制软件CamtasiaStudio+PPT的模式,PPT的设计除了黑色和白色外,最多搭配3种颜色。

总之,理论力学微课的实践才刚刚开始,随着实践的深入,相信会有更多的成果与大家分享。

参考文献:

[1]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高文,徐斌艳,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余胜泉.移动学习――当代e-Learning的新领域[J].中国远程教育,2003,(22):76-78.

[3]http:///forskning/mobile_edu-cation.pdf,2001-10-04.

[4]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微课资源论文篇10

【关键词】微课 数据 系统

1 前言

随着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学生智能手机的普及,微课程实现了对教师“教”的资源和学生“学”的资源的有机融合。微课教学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探索,更加适合网络平台的共享与传播。“微课”网站的建设一方面能够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促进高校课堂教学改革,另一方面能够辅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微课”的兴起将逐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必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2 系统开发意义

微课是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下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多的教师录制了微课进行教学改革尝试,只要有无线手持设备,就能随时随地在线进行自由、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更符合现代学生学习习惯,也越来越多的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所接受。

我校现阶段是中职、大专并存,学生人数急剧增多,而各个阶段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大专学生学习能力很强,课堂上的知识有吃不饱的现象。作为一线学科教师,如果只停留在对微课了解上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微课做深入的研究探讨,了解微课的特点及微课的制作方法,并在课堂教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微课教学模式。面对不同课程的微课资源,如何能利用成熟的网络技术,将他们聚集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多教学资源,放在同一个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是我们现在目前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开发“微课资源管理系统平台”是非常有必要的。

3 系统功能模块组成

微课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是根据用户的不同权限进行功能划分的,有学生用户、教师用户、管理员用户三种角色,不同的用户对于系统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

3.1 用户管理模块

对用户进行注册、登录及分权限管理。

3.2 微视频管理模块

教师能进行微课程上传、更新、删除操作,学生能进行微课程在线观看、下载。

3.3 微课件管理模块

教师对微课配套的课件进行、修改、删除操作,学生可以对课件进行下载。

3.4 微评价管理模块

学生、教师、专家都可以对微课进行课后评价。

3.5 微讨论管理模块

教师可以就某门微课进行发帖、讨论。

3.6 微练习模块

教师上传、修改删除微课练习,学生对微课知识点进行专门训练。

各模块功能和系统模块功能图如图1所示。

4 系统数据流程图

根据系统功能需求,不同的使用者具有不同权限。本系统的使用者主要有学生、教师、管理员。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如图2所示。

5 主要数据字典描述

主要数据字典描述如表1、表2、表3、表4、表5、表6所示。

6 系统结构设计

微课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基于B/S架构,可以在Windows,Mac,Android等多种平台下运行,以多媒体课堂教学为中心,构建“微课资源管理”平台,建成集“微视频、微课件、微评价、微讨论、微作业”管理于一体的教育教学应用系统,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系统结构设计如图3所示。

7 主要实体属性图

微视频信息实体属性图如图4所示;微评价信息实体属性图如图5所示;微讨论信息实体属性图如图6所示。

8 数据库逻辑设计

E―R图主要是将用户的需求进行抽象总结,把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联系抽象出来的过程。关系模型主要是其中的实体和实体间的联系均是由单一的结构类型即关系(表)来表示的。通过对系统数据库的需求分析得知应建立“会员信息表”、“微视频信息表”、“微课件信息表”、“微评价信息表”、“微讨论信息表”、“课程总结信息表”、“微练习信息表”。数据库整体文件E―R图如图7所示。

9 总结

微课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是根据我校实际需求设计开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高职学生在学习中“赶不上或吃不饱”的情况,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满足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教学的目标,实现我校微课程资源有效利用和共享,提升了教师信息化教学教研水平和教学积极性,也为其他兄弟学校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供了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01).

微课资源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136-02

一、前言

“微课”是为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新型学习方式,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体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作为一个新的教学新概念,“微课”而如今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接受。而基于微课的多种颠倒课堂模式,混合学习模式,也正在初高中学校的践行中不断推广。在高校与高等教学中,国外有可汗学院等在试行,但国内特别是高等教育、教学中开展还不普遍。

微课资源的建构,虽然融入更多现代教育技术成分,但微课显然仍属于课的范畴,而“课是有时间限制的、有组织的教学过程的单位,其作用在于达到一个完整的、然而又是局部性的教学目的”。而观察和分析一节课的组成,其要素仍然是教师―学生―教学目的―教材―各类数字化媒体―教学活动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与反馈―学习环境,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运作,其起点仍是教师的备课,而且备课的质量也决定教学质量。微课这种新教学模式,也概莫能外。

教师备课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关键内涵。而教师集体备课则又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因为利用好该环节,可以把零散式的个人备课,分割的个体经验,整合为一种高效的集体行为和集体素养,反过来又能提升个体的备课质量、备课的工作强度,加快教师的经验积累和传承,形成更有专业素养和团结精神的教师团队,因此,教师的集体备课是决不容忽视的环节,这也是本文立意的所在。

微课作为备课的产物,其具备一些新的特点:微课具有知识内容精悍、视频长度短小、网络环境支撑三个特点。知识内容精悍,视频长度短小,必然要对原来大内容、多主题、多知识点,长时间的备课任务进行分解,变成小任务、小主题,甚至一个知识点。这样反而带来管理的目标的细分,有利于责任落实、反馈的加速,也就有利于管理监控。这也是为什么以本研究以微课而非一般性备课为目标的原因与契机。

另外,微课网络环境支撑的特点,则说明微课离不开网络环境,现在我们也恰好置身于一个网络化的时代,网络往往可以打破时空阻隔,使分布在不同空间节点的学习参与者,实现学习的实时性、交互性、协作性,形成的所谓网络学习共同体,其优势与成效已得到充分挖掘与论证。

二、微课的备课基本策略与实行模式

综上所述,我们尝试以学习共同体与协作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微课备课为目标,以网络与相关软件为平台,开展一种“网络分布式”的教师备课的管理模式的研究。

首先,我们略述一下所谓学习共同体和“分布式”的相关概念。学习共同体主要是指一个同学习者与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具有共同的目标,经常在一定的支撑环境中共同学习,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进行相互对话、交流和沟通,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协作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通过共同活动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并对这个团体具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简单地说,学习共同体的目的和成效在于可以更有效地集体学习协作。受上述概念的启发,我们开展并实践了一种“基于网络的分布式微课备课”模式。其实践过程如下:

1.资源整合。在备课组长组织、指导下与共同协商下,实现内容的细分,形成子课题,围绕子课题的微课资源建设,形成子任务,负责人构造相应的资源辐射图,然后结合个人意愿、经验、特点,协商分工,明确责任。按照大家约定的分工。并利用软件的“插入超级链接”,链接、插入上其备课所用的相关资源,形成一个教学文件的基本雏形。其中我们前期与后续工作,充分利用了MindManager软件,它是一款创造、管理和交流思想的思维导图软件,界面友好功能强大,能进行头脑风暴,会议管理及项目管理工具。而本研究中,它构成了我们资源整合与管理的工具平台,起到关键作用。

2.共同学习。把该软件的相关文件上传至本“工作组”的“网络公用区”,在指定时间内各位教师按照分布式学习的特点,在现有备课资源与组织的基础上,相互学习、交流,并随时、随地(甚至远程)补充和交流自己的相关备课资源。对突出的重点、难点问题,在约定集中的时间内,大家分布于网络其他空间,但利用mindmanager软件和其他交流工具,进行“头脑风暴”方式进行交流。在约定时间内沉淀出阶段性结果:统一、精练的教学资源,如“典型PPT教案”、“典型WORD教案”等,并由相关教学资源,进入视频课件录制。

3.资源网络化。教师通过分布式备课形式最终形成的课程资源,根据教学实际,进一步整理加工后,利用mindmanager软件“另存为网页”功能,轻轻一点可轻松、高速地转化为网页,也就形成了网络课件。这正是前文指出由于这种集体备课模式实现了成果的电子化与网络化,再借助于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实现其价值的延伸和深化。

该网络课件内容(如原始的科研论文、多媒体等参考资源)和形成特点,其本质上也就构成了所谓基于网络的“知识整合环境”(Knowledge Integration Environment),同时也就为Levin等所提出的“远程师徒制教学”(Teaching Teleapprenticships)提供了F实素材。在这种整合环境中,教师实现了角色的提升,其作用不再仅仅是传递信息,而且为学生设计、创造协作探究的活动机会和经历提供了可能,教师也就可进一步发挥着学术向导和学习促进者的作用。我们还利用mindmanager软件把微课资源核心,即视频制作大致分成四大模块:专人负责视频制作工具和前后修整;相应教师负责从辅助资源提取视频制作素材,最后整合为脚本;有经验教师对最后脚本及严格素材进行评价;表达出色的教师负责教学视频录制;团队与学生进行最后技术评价。

上述过程中,mindmanager软件在微课的开展中始终作为一个设计平台,以其微课主题为目标,可以在相应的节点下,上传资源,帮助完成其资源的汇总与整合,为后续视频的开发以及资源提供软件技术支撑。一旦资源整合完成,利用其网页转化功能,轻松于网上,形成以微课视频为核心的学习资源包。

三、总结

我们通过上述的微课的集体备课模式的实践证明:教师一方面可以减少了重复劳动,提高了微课的备课效率,另一方面充分体验并享受了集体备课(学习)乐趣,让自己既是学习者又是助学者,个体的劳动又在交流与分享中变得更富有建设性,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微课资源论文篇12

伴随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全国各地各级教育部门逐渐认识到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资源在我国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近年来,微课、慕课等形式的教育教学资源逐渐在全国各大教育平台涌现,部分学校也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方面的相关政策,将“翻转课堂”从理论推进到实践。“微”教学模式的逐渐兴起,受到了教育研究人员以及全国广大教师的关注,如何在传统的“应用写作”课程教学设计上结合新型的微课程设计特点,这将是本文探讨的关键。

一、微课程教学设计的认识

(一)微课的概念

我国著名专家教育胡铁生认为:微课程是以微小的视频形式,将某一学科的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等知识点作为核心,从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学生以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在线的视频课程资源。[1]综合各类关于微课的定义,本人认为“微课”是指根据我国教育部对新课标的要求,围绕学科知识点以及教学过程而开展的教师与学生教学互动的全过程。微课程作为新的教学辅助手段,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及教育教学方式的深度融合带来了新的冲击。[2]

(二)微课教学设计的特点

微课以视频为载体,围绕某个学科知识点,以主题精练、内容短小、表现力强而著称。[3](1)微课以更简洁、创新的方式将知识点进行完美呈现。微课作为新的教学辅助形式,以动态的教学资源,借助新型的多媒体平台,给学生新的视觉冲击,一改以往纸质教材资源的枯燥,便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微课作为一种视频资源,导出格式多样,在手机、iPad等设备上都可以打开,更便捷。同时,微课视频资源和传统教学相比,学生可以自由调整学习步调,可以重复学习视频内容。(2)内容短小。微课视频资源一般在5-15分钟之内。时间过短,内容不能完整呈现,时间过长,一方面资源文件过大不便于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另一方面,从心理学角度讲,由于人注意力有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是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因此视频时间在5-15分钟之内,较为合适。(3)表现力强。微课视频资源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如某些实验操作课程,教师讲解的微课视频资源可以作为其强有力的补充。又如在课堂演示过程受到干扰时,这样的补充也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微课视频资源和纯粹的虚拟实验相比,其更加真实,这将会大大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微课程的“应用写作”教学设计的内涵建设

当代大学“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模式以传统的教师讲、学生练为主导,重视理论、轻视实践,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不能举一反三,停留在被灌输状态,缺乏人文精神。而“应用写作”课程的实践性强,理论性弱,从表象看较简单易学,然而却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现象。现代教育模式倡导的是将学生从被动受教育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这将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思维,同时借助新的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来充分引导学生,从而转变学生的受教育者思维,由被动被灌输转变为主动去学习。微课程作为新的教学辅助资源,这就要求教师以大胆的尝试和创新,根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社会各界对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的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归类,对教学重点、难点、疑点等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文体的应用写作课程,有效调整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思维,将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推上新高度。在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时代背景下,与移动学习、翻转课堂等融合互联网精神的学习理念思潮相结合,为微课广泛传播,提供了教育的土壤。[4]

三、基于微课程应用模式来设计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设计

应用写作课程中行政文体包含各类公文(如命令、决议、通知等)、会议纪要、事务文书等;财经文体包含经济新闻、产品说明书、广告等;法律事务文书包含刑法、民法等各类法律事务文书;科研文体如学术论文等。大量研究表明,从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方面来看,教材倾向于理论性、学术性,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知识掌握层面上,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大大影响了学生能力的提升以及自身素质的提升。鉴于此,本人认为不管应用课程中的内容、文体、名称、形式等如何发生变化,在以微课程应用模式来设计应用写作课程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教学内容

微课选题是微课程设计的第一步,首先要对文体类型进行初选,研究加工价值。如文体的概念以及理论性的陈述,可以放到PPT中,然后进行阅读。这些约定俗成的概念,如果不加以辨析,与其做成微课,不如交由学生来自学,或者查阅相关文献,以此来获得更多的专业性、学术性的知识。微课以学科某一特定主题为主,以课程的重点、难点、易错点等相关知识点为核心,这就促使老师在教学设计上明确教学目标、课程主旨,有效分析本课的知识点,尽量使教学内容更加有条理,逻辑清晰,因此,在选题方面,教师要具备将知识点高度浓缩、概括的能力,在教学设计方面,要将本课的核心主旨,更好地呈现给学生。[5]面对着新课程的改革,现在我们的教师应当从“如何教”发展为“教什么”,将教学内容精细化,应当主旨明确,目标清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着力解决这些问题。比如行政文体,重点在于掌握各类公文的特点、分类、构成要素以及用途;事务文书以处理日常事务为核心,它有明确的宣传教育作用,便于上下级之间沟通解决问题。

(二)个性化命名选题

微课选题之后,一个新颖有创意的命名往往比一个概念性的标题更能吸引学生。一个有创意的名字,往往瞬间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更愿意去主动探索,学习。美国普林策奖获得者曾经说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同样如何给设计好的微课命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好的微课命名通常具备以下几点:信息全面、通俗易懂、别出心裁。因此教师在给微课命名时,首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去对课程内容进行分析,是否命名简洁易懂,是否包含了重要的信息,是否能够立即吸引学生的眼球。如:原标题:2017年度行政文体写作要点———行政文体写作重点掌握的十类文体。这个标题共27个字符,其中前缀就占了12个字符,这么长的前缀就为了表示,该课程主要讲述行政文体写作要点,这与后面的行政文体写作重点掌握的十类文体发生了重复,显得啰唆,显然这是极不必要的。因此我们修改成行政十类文体写作要点,意思就更直观,更明显了。

(三)应用多种表现形式

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当存在有部分理论性的教学内容时,这些内容本身是较为枯燥的,这时,如果配以相关的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来辅助教学,来加深学习者对其的理解,将有利于提升学习者观看微课视频的兴趣,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如法律事务文书类,我们可配以相关的图片、动画,而合同类则配以相应的情境、人物动画,这样不仅有助于增强课堂趣味性,更使学生可以在短片中学习,在情境中获得收获。

(四)知识点展现全面

微课选题虽然小,但必须逻辑性强,同时必须涵盖完整的教学过程,避免教学步骤过于跳跃。比如在行政文体类课程设计中,如果将广告类文体介绍穿去,就容易使学习者产生思维的跳跃,影响学生对知识点整体的理解。又如在讲解的过程中,对于主讲的内容没有明确的呈现,在讲一种文体写作要点时,没有说明本知识点的名称,或者配以相应的语言、语调等进行强化,或者在进行案例分析时,没有加入过渡性的话语,或者简介时,学生的思维也极易发生跳跃。如果将学生置于“问题解决”中,增加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十分重要。

(五)做好教学评价与分析

客观的教学评价与分析,不仅有助于教师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指导,更是学校进行强化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教师可以根据对教学的评价与分析,总结经验,查缺补漏,寻找不足,继而制订出下一步的教学计划,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求职欲。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对本结论课程的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及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深刻反思。

四、结语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它以实现教学优化为主要目标,将先进的技术和课程教学紧密结合,以此来提高教学水平。而微课教学在现代教学中颇受各类院校老师的欢迎,为了满足国家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需要将微课程教学技术运用在“应用写作”教学课程中,这表明传统的教学方式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打开了信息化教学的新视野,告别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资源观,开启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全新资源观[6]。所以合理使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将微课资源的制作应用在教学中,不仅是“应用写作”课程老师的必备素质,更是现在每一位教师必备的一种素质。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2):5-13.

[2]谢复玉.基于微课程的“应用写作”教学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4(6):116-120.

[3]郑炜冬.微课情感化设计:理念、内涵、模型与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4(6):101-106.

[4]苏小兵,管珏琪,钱冬明等.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7):94-9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