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的现状合集12篇

时间:2024-02-18 14:42:01
媒介融合的现状篇1

“媒体融合”(mediaconvergence),最先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所提出的,原本的意义指的是各种类型的媒介表现出集多功能于一身的发展动向。它的概念包含着狭义与广义两层意义,狭义上指的是将各种类型的媒介形态“融合”起来,以实现“质变”,进而构建出一种全新的媒介形态,包括了:数字杂志、博客新闻等;而就广义而言,“媒介融合”其范围更为广泛,当中包含了所有的媒介及其相关要素的结合以及融合,其不但包含了媒介形态的融合,同时更包含了媒介作用、传播方式、所有权以及组织结构等不同要素之间的融合。

2媒介融合下的现状与问题

2.1虚假新闻泛滥新媒体的涌现,媒体形态的丰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飞跃。但是,在其拥有积极意义之时,也存在着各种问题,有部分媒体总喜欢从“网友曝”当中“找新闻”,这也是导致假新闻产生的一个原因,一样是不容忽视的。比如2014年出现的朱自清《背影》因“违反交规”被逐出教材、香蕉得艾滋病濒临灭绝等假新闻,便是某些网络媒体相互转发而发酵起来的。像上述的假新闻,没有进行深入调查便已经被进行,容易导致严重的影响,更严重者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繁荣。

2.2新闻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媒介的融合,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人与人之间更多的交流机会与空间,然而同样会存在着不足,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包括其侵害了一般人的私隐,直到最后不得不走司法途径的情况也经常出现。例如:“人肉搜索”便是典型的案例。如此不但需要受众拥有较高的判断能力,而且也要求政府有关机构必须要加强管治力度,例如实施上网实名制等工作。

2.3信息的同质化在媒介融合形势下,信息的同质化是不可避免的,媒介融合使得信息量急剧提升、传播速度逐渐加快的同时,也让新闻原创性逐渐下降,致使新闻同质化问题不断提温。常常会发生相同的一条信息,于不同媒体上被报道其报道方式与形式均是相类似的,甚至有些报道更是从标题、内容乃至结构均是完全相同的,然而却来源于不一样的媒体以及记者,如此的同质化现状不但大大浪费了媒介资源,而且更使得媒体的公信力下降,钝化媒体工作者的创新能力以及深度加工能力。

3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

3.1政府规范法制,防范虚假新闻、网络暴力的发生目前,虚假新闻泛滥,网络暴力事件经常有之,导致其出现的原因除了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社会各界具备了更多新闻传播的渠道、而且受众自身素质普遍较低等因素外,还因为现今我国政府法律法规存在空白以及漏洞所致的。只要政府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规范,并实施大力的宣传与普及,才可以让大众明判是非,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在当今,准则缺乏的形势下,常常让大众感到力不从心,无所适从;只不过是无心的一个动作便有可能给社会带来不安,所以,政府需要尽快地有针对性的明确法律法规的限制,避免虚假新闻、网络暴力事件的频发。

3.2对社会及受众实行媒介素养教育在当今信息泛滥的媒介环境下,社会受众必须要具备正确的是非观以及判断能力,能够科学地判断信息是否有用,这便需要对社会及受众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具体措施:可以通过各社区的宣传栏,政府官方网站,各大媒体等定期对于信息泛滥时代,公民应该培养的素质以及信息筛选方法,网络防毒等相关知识,以让大众能够对存在的不正当的信息实施科学的判断,并规范好个人行为,从本质上实现尽可能的降低虚假、垃圾信息泛滥、信息同质化等带来的负面作用。

3.3重视内容创新在媒介融合环境下避免新闻内容的同质化,应该要重视内容的创新。懂得依照目标受众的价值定位以及社会立场以决定媒体在信息采集、处理以及话语表达上面的差异性,在新闻策划、采访、产品制作以及广告营销等环节当中做好统筹规划工作,让采集到的信息资源于不同媒体上实现合理分配,以适应不同媒体特质的新闻产品。

媒介融合的现状篇2

仿佛如一夜春风,吹来了百花盛开。媒介融合在我国对农电视节目之间目前已深度展开,短短数年间对农电视节目就跨入了媒介融合传播的大时代。

台网一体:打造对农节目收视平台。媒介融合环境下对农电视节目相互渗透、整合,对农节目由台网互动向台网融合、“台网一体”迈进,形成强大的传播合力,开创了对农电视节目传播的新局面。“农民网”是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的官方网站,于2009年5月1日正式上线,实现了新媒体与对农电视节目的融合。作为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新媒体平台,“农民网”在对农民频道进行24小时网络同步直播的同时,也对农民频道的节目资源进行了整合,全力打造“随时随地的农民频道”。农民频道所有节目可以在“农民网”随时在线点播,和节目主持人面对面交流,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台网一体”在受众中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官方微博:延伸对农节目在线服务。近年来兴起和不断发展壮大的微博,以其内容简短、信息实时深受众多网民喜爱,成为对农电视节目与受众互动的重要平台。微博融合了博客、论坛等多种传播媒介的传播特点,各地对农电视节目相继在网站开通微博,以网络技术为依托,与受众进行直面交流,答疑释惑,解决难题。对农电视节目开通微博后,服务重点大都定位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积极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农业方面的方针政策。二是利用微博手段,构建对农电视节目双向互动的服务体系,在线接受政策咨询,切实为农民排忧解难。三是通过微博,积极宣传对农节目服务内容,广泛征集受众对节目的意见和建议,提升节目品牌和对农电视节目在当地的社会影响力。

智慧社区:创新对农节目使用模式。随着对农电视节目与媒介融合的迅猛发展,对农电视节目的功能不断拓展。“智慧社区”是江苏常熟广电部门依托有线数字网络开发的一项集电视、通讯、互联网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农村信息化服务项目,对农电视节目的智慧化应用渗透到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常熟电视台利用数字化技术,所办的对农节目在“智慧社区”中的功能不断延伸,如新办的对农电视节目“智慧康博”,开设了“政务信息”等栏目和“村务公开”“健康档案”等52个子栏目,让农民能随时了解最新的村级政务情况、政策动态,增强了与农民的双向互动。农村居民只需通过点按电视机遥控器,就可知晓掌握生活知识,了解农事建议等,还能办理各种费用代缴业务。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对农电视节目实现了从“看电视”到“用电视”的转变。

手机媒体:拓展对农节目报道空间。对农电视节目与手机媒体的融合很好地适应了农业生产的开放性、移动性和变化性的特点。“浙江手机台”是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旗下重点打造的核心产品之一,提供浙江电视台公共新农村频道的《翠花牵线》《新农村纪实》《聚焦新农村》《农技110》《政策面对面》《新农村戏曲大观园》等节目的在线直播、节目点播回放。通过手机电视、手机报等媒介踏踏实实服务“三农”,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知识信息需求。

特点:像雾像雨又像风

媒介融合环境下对农电视节目实现转型升级,有以下三方面的传播特点。

对农节目融合传播的资源共享。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是媒介融合环境下对农电视节目的主要运作特征。首先是节目资源的共享。对农电视节目根据不同的媒介将共享的对农电视节目内容制作成文字、图片、视频等,并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形成全新的对农电视节目采编流程,以不同的媒体平台相继传播给各自的受众,提高对农节目的利用效率与传播效果。其次是可检索性。数字化技术使得对农电视节目建立起自己的专业资源库成为可能,同时也为对农电视节目资源的搜寻检索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对农电视节目成为可查询、可检索的信息资料。同时为其它媒体共享电视信息资源,特别是视频资源创造了条件。其三是信息的开放性。媒介融合环境下的对农电视节目通过对资源的全面优化配置与深度开发利用,确保各类“三农”信息及时、客观、全面的。同时媒介融合环境下的对农电视节目信息资源对每个人都是公开的,人人都可以共享信息内容,都可以轻易地使用互联网、手机与接收信息,随时参与对农节目的讨论,发表个人见解,展现了受众的平等话语权,信息传播也变得更加广泛与开放。

对农节目融合传播的互动方式。媒介融合环境下的对农电视节目具有多向互动的传播优势,得天独厚的多媒体特性,使得多向互动成为现实。一是与传统媒体的互动。对农电视节目可以和广播、报刊实现互动,对农电视节目体现了多种传播媒介的组合,使多向互动成为现实。二是与电视网站的互动。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推出一档带有河南特色的对农拳头栏目《乡村服务社》,该栏目立足乡村、贴近民生、服务百姓,为城乡搭建互动平台,为百姓提供维权帮扶。《乡村服务社》建有官方网站,首页开设有《专家在线》《站长推荐》《站长帮忙》《有理说理》等栏目,对农电视节目《乡村服务社》和网站互相联动,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三是与受众的互动。媒介融合环境下对农电视节目链接不同媒体的受众群,传者与受者一律平等,促使不同媒体之间的受众进行多向的沟通和交流,实现更广泛、更迅速的互动。

对农节目融合传播的个性特征。媒介融合使电视节目传播进入了个性化时代,对农电视节目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

首先,个性化传播。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与河南省农业厅、河南联通三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合作策划推出了大型三农服务节目《12316-9#直播间》。《12316-9#直播间》利用联通公司的3G网络在全国电视节目中率先进行3G视频直播,每名“乡村情报站站长”配发一部3G手机,全省各地无论发生什么样的新闻事件,不同季节农村不管发生什么样的农作物病虫害,乡村情报站站长都可以通过3G手机和《12316-9#直播间》的农业专家实现互动,现场解答疑问。媒介融合下的对农电视节目使大众传媒和个性化传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达到了“点”对“点”传播的效果。

其次,自主性接收。媒介融合的大潮将人类带入了全新的数字网络时代,受众对自由和个性的追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受众可以主动上网或用手机电视收看自己喜欢的对农电视节目,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时点播节目。媒介融合使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习惯,以多种方式获得想要的“三农”信息,也能通过链接浏览互联网寻求在线帮助获得农业科技信息,不受时间、地域等因素限制,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其三,指向性内容。媒介融合环境下对农电视节目在节目内容上更加具有指向性和针对性。《科技苑》是中央电视台节目整体结构中唯一的专门制作农业科教节目的栏目,《科技苑》栏目十多年如一日,持续不断地为农业科技的推广默默耕耘,到目前共播出了2000多个小时的农业科教节目,介绍了5000多个农业科技成果和科技项目,每个节目几乎都刻成光盘发行,累计发行光盘40万张以上。《科技苑》不但可以网上点看、《手机报》订阅,而且指向性内容非常明确,打破了农业科教节目晦涩难懂的瓶颈,成功塑造了《科技苑》这个“中国农业科教节目的第一品牌”。

前瞻:农村是个大舞台

随着更多新技术的出现,媒介融合环境下对农电视节目的发展步伐还将不断加快,对农电视节目天地广阔,大有可为。

媒介融合催生对农服务新内容。首先,精准服务。媒介融合环境下的精准服务体现的是一种个性化服务理念,将受众的个性化、特色化需求视为服务的出发点。媒介融合环境下对农电视节目可以考虑到受众的收视习惯和延伸需求,实行个性化的手机电视内容定制,在有限的手机屏幕上,显示用户最感兴趣的“三农”节目内容,快速传输图文并茂、生动丰富的农业信息。

其次,立体服务。媒介融合拓展了对农电视节目传播者为受众服务的范围,使服务的内涵发生变化,服务的外延得以增加。辽宁白城电视台对农节目《美丽田野》设置了专门的热线电话,每天24小时开机,栏目编导轮流值班。一方面介绍各方面的专家给需要帮助的农民受众,另一方面,也会选择有影响或者有代表性的问题制作成节目呈现给电视机前更多的农民朋友。同时适当增加一些网上视频来烘托采访的内容,如在采访《鸵鸟养殖》时《美丽田野》的编导下载了“鸵鸟心态”的视频,引出鸵鸟养殖规程,对同样服务内容采用不同媒介组合,使服务增值,魅力独具。

其三,营销服务。一个新的传播形态的出现不仅是生产方式的转变,也是服务理念的转变。在媒介融合的新格局下,对农电视节目积极利用媒介资源,为广大农民提供营销服务。河南周口电视台对农服务类品牌栏目《乡村服务社》集“特约记者站、农村服务站、文化活动点、产品代购点”四大特点于一身,通过《乡村服务社》品牌栏目带动,依托“快道(周口)乡村服务社有限公司”,做好“三农”相关的商品经营,搞好农民的农业生产资料、生活用品服务,实现栏目与产品销售的“双赢”。

媒介融合刷新农业科技指导模式。媒介融合环境下对农电视节目为农民提供实用的科技知识和致富信息,开拓农民的致富门路,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重要指导,从而为增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远程培训。媒介融合环境下对农电视节目利用自己传播迅速、普及面广的优势,通过介绍最新农业科研成果、开发经验,让农民及时了解最新农业科技发展现状,看到农业新技术的好处,学会农业新技术的操作规范和方法,使这些农业科研成果能够迅速地得到推广和普及,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解决科技推广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福建广电集团公共频道开办的对农电视节目《农村新事》,从2010年3月起每月直播《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远程培训通过卫星、网络同步传输到全省15331个行政村,参加培训人数累计超过上百万人。

其次,上门救助。媒介融合环境下对农电视节目紧密结合“三农”实际,坚持“实用”原则,为广大农民提供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陕西杨凌电视台农业科技服务栏目《阳光大地》开辟“农事110”板块。“农事110”主动与当地两大农业院校(包括5个科研院所)的专家联系,以陕西本土农民受众为主开通日常救助热线,配备救助专车,牵头协调并组织有关专家一起到事发现场,具体指导农民破解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和管理难题。

其三,以点带面。湖北襄樊电视台《垄上行》栏目在《热线帮忙》中,把农村受众的电话求助向农业技术专家请教,然后通过主持人口述的方式公开播出,以点带面,方便有同样疑难问题的农民对照观看。在节目播出过程中,《热线帮忙》还通过游动字幕的方式,把农民的供需信息播出去,服务农村供需市场,使受益者不再局限于个体或者小部分群体。

其四,个别指导。媒介融合环境下对农电视节目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主要作用是架起党和政府与农民沟通的桥梁,为农民提供实用的科技信息,展示最新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和科技意识。只有农民真正具备了科技意识,成为科技型、知识型的新农民,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农科直播间》由山东广播电视台农科频道创办,每期请权威专家走进《农科直播间》,就农业生产、农产品市场、农资服务、涉农政策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直接与受众对话,实时直播。《农科直播间》以演播室嘉宾访谈为主,穿插外拍短片,将受众电话、手机短信引入直播节目中,与演播室嘉宾实现“点对点”交流。

媒介融合激活对农节目受众市场。首先,热情参与。媒介融合环境下对农节目受众从信息的接收者变成为信息传播的参与者,他们更注重自己的意见表达,更注重反映和表达他们的主观愿望。河南周口电视台通过随机电话抽访、邮寄调查问卷、短信群发、入户调查等方式,走访了一千多户农民家庭,发现农民最关注的对农节目内容是:农民负担问题和社会治安问题,其中包括农村经济的政策、科技致富信息、新型种植养殖技术、乡镇干部的腐败现象、乱收费、乱摊派等。这说明,对于农村受众来说,对农节目是农民群体的代言人和忠实可信的朋友,是公共参与的重要手段。

其次,满足需求。在媒介形态不断创新、融合,媒介渠道增多,受众日益多元化、分众化的今天,对农电视节目要创新节目的形式,提高节目质量,加大农民娱乐节目的制作,为农民提供真正喜爱的电视节目,从而满足他们的心理诉求。对农节目要重视农村电视节目议程设置,多为农民提供“合口”的精神食粮。节目内容要多反映农村的新人、新事、新气象、新风貌,要多把镜头和话筒对准农村,了解农民的所思、所想,把触角深入到农村中去,反映农民的智慧、农民的伟大,在新媒体环境下满足农村受众的多样性需求,以此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其三,受众细分。媒介融合环境下对农电视节目改变了受众对信息的获取方式,受众细分使融合媒介纷纷推出了个性鲜明、具有针对性的“三农”节目。媒介融合传播形态满足受众的细分要求,使得受众获得及时、多角度、多听觉和视觉满足的媒体体验。事实证明,媒介融合环境下对农电视节目原有的受众没有减少,反而大大增加了,而且受众群的年龄结构、职业分布、性别比例也在发生着变化。农业电视节目应开展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要切合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域、不同风俗习惯的实际,为农民受众提供想看、能看、爱看的节目。

(作者单位:常熟电视台)栏目责编:邵满春

参考文献:1.幸敬华:《从“垄上频道”看媒体如何履行为农服务职责》,人民网,2012/03/30。

2.卢小雅:《媒介融合对电视业的影响及对策》,人民网,2012/07/18。

媒介融合的现状篇3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5)151-0061-02

21世纪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即时通讯工具的创新,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媒体工具出现至今,经历了冲突对抗到共存共荣的艰难融合过程,最终才造就了今日的媒体融合趋势与科技传播的进步状态。但科技已一步步入侵了我们的现实生活,甚至改变了我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当前,社会的知识化与共享化已经离不开科技传播的辅助。从某种程度上看,科技传播不仅推动了各行业的发展,也驱动了社会整体的进步;除此之外,科技传播工具的完善,也进一步丰富了科学本身的使用价值与隐藏在科技背后的文化意蕴,使得民间不同地区的文化能够打破空间限制被传播给其他地区的公众。总的来说,科技的发展使传播越来越方便快捷。

科技传播的发展,少不了媒介的助推作用。一方面,媒介为信息传播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渠道;另一方面,媒介本身的功能爆发性特征也强化了媒体技术的革新,使媒体形态实现了自身的演变,科技推动信息更有力地传播。

1 当前媒体融合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日本学者植草益在2011年结合通讯行业的信息发展现状全面阐述了媒介融合作用。他认为,媒介融合是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放宽限制为契机形成的现象,其最终的目的是减少行业贸易的限制,强化企业与企业、行业与行业的竞争。同时,他提出,当前,不仅在信息传播行业,金融、运输等产业也在积极聚焦媒体产业融合。而后,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负责人AndrewNachison提出,真正的媒介融合是动态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化、战略的互动联盟。由此可见,融合在媒体领域涉及技术融合等多个方面。

在20世纪末期与21世纪初期相交之际,世界信息技术得到了显著发展,不同信息技术力量相互融合形成了媒介形态,加之各种交流工具,如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日益兴盛,促使各种媒介实现了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同时,各种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将不同终端的信息相互整合为一体,实现了信息的有效传播与共享。从当前的发展状态来看,媒介融合已是不可阻挡之势,尤其是在新闻媒体等信息传播行业。媒体融合在新闻行业的最初尝试是美国媒介综合集团将其旗下的报刊、电台与互联网统一在一座大厦中,并以各种方式将各个媒介中的信息传播到另一个媒介上,从而实现新闻资源共享。此时,不少记者甚至同时担任报刊记者、电视采访员与网络新闻采访者,我们统称其为背包记者。当前,伴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全面进步,广播电视、电信、互联网实现了相互合作;手机、电脑与广播等终端设备也融合为一体,使得信息的传播有了产业融合的支撑。媒介融合趋势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新媒介的出现提供了依据,如我国近些年由联合通讯研发的原版数字报纸、电子杂志,还有其他网络广播等。由此可见,媒介融合,不仅是技术上,同时也是组织结构上的相互联合,而且这种联合也突破了原有传播方式的限制,有效扩张了传播平台。

2 媒体融合对科技传播的影响作用

在媒介融合趋势下,不同媒体技术之间的融合变得越来越普遍,媒介机构间的合作也变得越来越亲密。同时,科技传播的速度、内容以及受众的反映也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2.1 提高科技传播主客体的传播效率

信息传播速度显著加快是媒介融合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媒介融合,为信息传播打造了一条畅通的“高速公路”,使得信息能够被即时上传和即时接收,也避免了传播资源的浪费,节约了传播时间,提高了不同媒介或不同地区受众的互动速度。科技传播在新媒体的助力下大大提高了传播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受众实时及接收信息的能力,扩展了受众筛选信息的空间。换言之,媒体技术的发展与科技传播的进步,大力推动了传播主客体的传播效率。除此之外,科技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科技知识的创新。如果说过去是以日时来计算更新时间的,那么在媒体融合趋势下,则是用分秒来计算的。由此,科技传播改变了以往传统传播,提高时效速度,达到即时传播和时时互动。

2.2 科技增加信息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通过利用互联网传播平台,新闻信息拥有了更多的传播渠道,如一条信息或以直接性文字、或以图片、或以视频、或以音频的方式对外传播。不同媒体相互融合,进一步丰富了科技传播的形式,使传播主题能以更生动的方式表达出来。综合来看,多媒体传播并非是单一媒体的传播,而是媒体融合下的多样化传播。同理,受众在接收信息时也可采用不同方式最快掌握信息内容或发表自身的看法,真正实现科技传播的作用。随着媒介融合趋势愈演愈烈,网络媒体等多种媒体的优势也日益凸显。如网络打破了时空限制,使信息得以被保存或迅速扩散;又如,网络能储存海量信息,只要公众需要并作适当的搜索,就能从网络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如果信息具有适用性和趣味性,还会得到公众的分享与转发,进而实现进一步对外传播。这些媒体特性,都成为了强化科技传播的有效动力。

2.3 推动科技传播手段和方式的变革

在媒介融合趋势还未出现之前,受众与信息提供者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信息传播速度慢,而媒体融合则打破了这个限制。融合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播变成了双向交流模式,传播主体既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接收者,进而满足了传播者信息发送与接收的双向需要。与此同时,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势,还可进一步细化受众的目标,进而针对不同受众目标,提供实用信息,真正凸显受众的主体地位。所以,为了获取更多的受众,巩固现有受众群,科技传播要利用好媒体融合的优势。

3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科技传播新思路

非线性是展现科技传播特殊性的最显著特征。在当前的媒体融合时代,科技传播已不再趋向单纯的信息传播,而更注重实现传播信息传递方与接收方的互动。

3.1 传播主体

在科技传播系统当中,传播主体与其信息接收者都被包含在一个整体的动态反馈系统内。就当下的传播主体来看,政府、媒体、公众、非政府机构与科学共同体,是占据分量最重的五大主体。其中,政府可通过建设各种科技政策来助力传播,以媒体力量助力国家宏观调控,如建立大型场馆设施等;从某种程度上看,非政府机构减少了政府失灵状态下的宣传盲区,同时,因为多媒体传播架构灵活,传播形式越来越多样,非政府机构在政府政策宣传等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科学共同体则是指按照某一个既定的规范,科学信息与科学知识的创造者与生产者相互组合形成的群体。就整体而言,不管是政府,或是科学共同体,其在新媒介的助力下,都大大强化了信息传播的主动性。

新媒体互相嵌入的多元主体特征,使得动态多变机制逐步贯彻落实在了科技传播模式当中。新媒体存在一个不断循环的内部系统,而在这个内部系统中,不同主体相互联系,进而使得科技传播呈现出多样化特色。如公众既成为了信息的提供者,也成为了信息的接受者。在传统的科技传播中,传播者往往更关注有哪些传播通道,而忽视了媒介之间的相互融合。通过媒介融合,科技传播复杂性更明显。如在传统传播模式下,传播者在发表自己的评论时首先要定位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但媒介融合则无需如此。在媒介融合之下,传播主体可以直接一对一或群体发送信息。多媒体的出现与发展,让传播主体乐于相互粘聚或互动交流,进而实现媒介的交叉融合。媒介作为传播活动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播主体的原有的合作模式,使得主体合作既可以组织结构为基础进行融合,又可以战术为基础进行融合。由此可见,在传播环境日益复杂的状态下,多线路网状结构已经进一步丰富了科技传播模式。

媒介融合的现状篇4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各种传播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新的媒介形态层出不穷。与此同时,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各种新媒体,在组织结构、传播手段上日益相互渗透和融合,媒介间的技术和形态界限日渐模糊。

这场遍及全球的“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革命,不仅给传播业务和传播产业带来了结构性的变化,而且使传统的传播规制政策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媒体分立时代所构建的政策架构,已经成为媒介融合在推进过程中最主要的障碍。因此,对媒介融合语境下的传播规制政策变革的必要性以及路径、模式等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已成为一项在实践和理论两个领域都非常迫切且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本文立足于文献研究,在对媒介融合研究现状进行回顾与厘清的基础上,探讨了媒介融合语境下规制变革的必要性以及相关研究的现状。

一、媒介融合的研究现状

有关“媒介融合”的思想可以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McLuhan)。在媒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视野里,没有一种媒介能够独立存在。“任何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媒介。文字的内容是言语,正如文字是印刷的内容,印刷又是电报的内容一样”。这种媒介观事实上便已包含“媒介融合”思想的基因。

不过,“媒介融合”思想真正萌芽的始点一般认为是美国未来学家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olasNegroponte)提出的观点:“广播电视业”、“电脑业”和“印刷出版业”将在数字化浪潮下呈现交叠重合的发展趋势。20世纪70年代末,在麻省理工学院(MIT)媒介实验室(Media Lab)的筹建演讲上,尼葛洛庞帝提出了这种“传播与资讯通讯科技终将汇聚合一”的思想,并用三个重叠的圆圈来描述计算机、印刷和广播三者的技术边界,认为三个圆圈的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

自尼葛洛庞帝提出“三个重叠的圆圈”之后,媒介问的融聚汇合便备受关注和讨论。但“媒介融合”真正作为一个学理概念,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伊契尔・索勒・浦尔(IthielDe Sola Pool)首先提出的。在1983年出版的《自由的科技》(Technologies of Freedom)一书中,浦尔首次提出“形态融合”(convergence of modes)的概念,并率先对媒介融合的内涵作出界定,认为媒介融合是“媒介间界线日渐模糊”的进程。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媒介间的融聚、汇流便在数字化的潮流中日渐得以显现和证实。而媒介融合作为一项前沿课题也逐渐得到广泛关注,相关研究也开始得到接续和深入。目前,西方学者对这一课题的研究热情非常高涨,相关论文和研究成果的数量逐年增多,美国一些大学甚至专门开设了媒介融合专业或方向。从已经问世的成果看,西方学者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视角比较多元化,目前已开辟了媒介技术融合、媒介所有权融合、媒介文化融合、媒介组织结构融合、新闻采编技能融合等多个研究领域,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我国学者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即开始关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存、互动以及整合、融合的问题。但具学理意义的“媒介融合”的研究,则一直到2004年才由中国人民大学学者蔡雯在考察美国媒介发展状况过程中引进。2005年开始,以蔡雯为首的一批学者以极大的学术热情迅速投入该课题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随即迅速增多。目前,国内各学者围绕该课题的研究已获得了第一批成果。

一些先行研究者围绕“媒介融合”的概念内涵、研究范围和层次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而系统的整理,初步搭建起该课题的理论架构。从2006年开始,以蔡雯为代表的学者开始从应用新闻学角度对“融合新闻”(convergence Journalism)进行研究与探索,对“媒介融合”语境下新闻传播方式和流程的变革、新闻资源开发、新闻报道策划以及新闻人才技能的更新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此同时,研究者也开始尝试以一种相对宏观的视角,探讨“媒介融合”对传媒产业和社会可能带来的变革与影响,研究视角逐渐呈现出微观、具体视角和宏观、思辨视角并重的局面。

综观既有研究,我国对“媒介融合”的研究已开始进入理论化、系统化的阶段,学界的研究视角正在趋于多样化。不过,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背景下,其理论的研究仍然落后于实践的发展,虽然研究的广度得到拓展,但深度比较欠缺。而且,既有研究大多关注的是媒介形态、功能的融合。对媒介所有权、组织结构上的融合还关注不够;同时,基本基于一种“技术决定论”(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的理论取向,对媒介融合过程中的技术推动力量持一种过于简单和乐观的态度,而普遍忽视了政策规制、社会文化等因素对媒介融合进程的制约作用。不过,目前学界已开始认识到这一问题和局限。从研究的整体趋势来看。在媒介技术融合、产业融合等既有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化的基础上,一种基于社会、文化领域的宏观研究视角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二、规制融合:“社会形成论”视野下的新视角

从尼葛洛庞帝开始。技术因素便被定义为媒介融合的直接诱因,而媒介间的融聚、汇合过程被认为是技术驱动的进程。如,在浦尔的最初理解中,媒介融合不过是由于数字化的发展而导致的通信和广播的形态融合。Pavlik(1996)将融合定义为“在计算机技术驱动下,传播媒体的所有形式汇聚到一个电子化、数字化的平台之上”。

确实,在许多人看来,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和电视之所以会产生碰撞而导致边界模糊,主要是由于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的使用和影响。但这些将数字技术(或者称为“计算机技术”等)视为媒介融合唯一前因的观点,显然充满了技术决定论(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的色彩。在技术决定论的理论视野下。技术被看成是形塑社会的最具影响力的因素,甚至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唯一逻辑。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技术单向决定社会发展的线性模式便已受到众多批判。作为最主要的批判理论,技术社会形成论(Social shaping theory,SST)十分强调技术的社会因素塑造。注重考察社会、体制、经济以及文化等力量对技术的形塑和影响作用,认为技术并不是完全按照技术自身内在的逻辑发展的,而是由创造和使用它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情境所决定的。

因此,遵循技术社会形成论的认识论,一些学者对媒介融合技术决定的论调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技术因素并非媒介融合在现实社会中实现的唯一因素,媒介融合作为技术变革的产物,并不完全依赖于技术的内部逻辑,而要受到其

运作环境和社会情境的限定。即使媒介形态在技术上实现了融合,但媒介融合的社会进程必然是缓慢和渐进的。正如Winseck所指出的,媒介融合其实在数字化之前就开始了,并且一直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但是媒介私有化的制度以及政府规制等种种限制阻碍了其进程。

事实上,媒介融合在当下所面临的困境也已经证实了技术社会形成论的观点。如今,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媒介融合作为媒介的发展趋势,受到了各国和地区的普遍认同和追捧,但在产业、组织等现实推进中却是困难重重。政策规制变革的滞后、产业和市场融合所面临的种种壁垒、盈利模式的探索和转换以及相应人才资源的匮乏……种种社会条件的限制,成为了进一步推进媒介融合的束缚。

在种种限制性社会因素中,不能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现状和趋势的传统媒介规制体制无疑是最主要的阻力之一。在大部分的国家,传统的媒介规制方式都由基础技术平台的分类所决定。如在我国,报刊以及印刷出版归属新闻出版局管理,广播电视归属广播电视局管理,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等归属信产部管理。但在媒介技术平台日益汇流以后,媒体功能出现重迭,传统媒介产业之间乃至于媒介产业与通讯产业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原本处于不同产业中的报刊媒体、广电媒体、网络媒体以及通讯渠道相互渗透和交叉竞争。在这种情势下,传统的基础平台分类为依据的产业分立规制体制便面临着出现双重标准、规制失灵等问题,而媒介融合无论是在技术平台上的融合,还是内容产品、媒介组织乃至媒介产业的融合上,都毫无例外地受到了牵制和阻碍。

基于媒介融合融合的现实困境和发展规律,一些学者提出了一个“规制融合”(regulatory convergence)的概念,认为,所谓“规制融合”,其实意味着通过展开一系列因应媒介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和产业融合的媒介规制变革,从而“建立一个能够适应所有融合领域的共通的规制框架”。从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来看,“规制融合”的推进是一项涉及到机构变革、政策调整等方方面面内容的系统工程。如,不仅包括规制主体和对象的融合,而且要求建立适应媒介融合领域的规制政策以及更灵活、更具融合性的市场准入制度,并且建立相应的市场监管制度,以促使市场的有效竞争和充分竞争。

就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而言,政策规制的变革往往滞后于技术的变革,而政策规制的调整与变革往往是进一步推进技术变革的重要条件。但对于媒介规制融合与媒介技术融合以及媒介产业和市场融合之间的关系,西方学者们并不赞同以一种单向线性的思维,简单地将之构建为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如,在迈阿密大学传播学院的Bruce Garrison和Michel Dupagne设计的“媒介融合”模型(图1)中。既可以是技术融合作为经济融合(即市场或产业融合)和规制融合的先决前提,也可以是经济融合和规制融合带来技术的融合。但无论是哪一种模式,融合效果的最后产生都是技术、经济和规制因素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这样一种系统论的思维出发,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媒介融合不仅仅是技术和平台的聚合和产业、市场的融汇,也不仅仅是规制政策的应对和融合,而是多种因素(既包括技术的,也包括社会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结果。

三、媒介融合语境下规制变革研究现状

在媒介融合趋势初露端倪的20世纪末,西方一些学者便开始关注传播规制政策的变革。如,Clements和Blaekman在1998年便注意到了电信产业与媒介产业的融合趋势。并对相关产业政策的调整进行了探讨。不过,当时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于融合趋势对广电频率资源以及电信产业政策的挑战,而关于传统媒介内部规制政策的探讨较为鲜见。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数字化对传统媒体内容与流程的影响日渐扩大和普遍,关于融合趋势下媒介产业内部政策调整的研究开始逐渐增多。学者们主要围绕媒介融合对传播规制政策的挑战与冲击以及传播政策的调整与变革两个问题展开研究。在媒介融合对传播政策的挑战与冲击这一个问题上,学者们的认识比较一致:基本上都认为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过往将不同媒体以不同模式分别监管的政策将面临挑战。但在应该如何建立适合媒介融合趋势的传播政策这一问题上,研究者们的意见比较多元。如,香港中文大学的粱丽娟在对比台三地传播政策的基础上,从“政府角色”、“规管模式”和“竞争法律”三个方面探讨了媒介融合对传播政策的影响,认为在媒介融合语境下,政策架构由多重规管简化为单一架构以及引入竞争法律将有利跨媒体竞争;因应世界电信发展大会(WTDC-02)而成立的ITU-D(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研究小组在大规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由事前监控的产业政策(sector specific ex-ante law)转向事后追惩的竞争政策(ex-post application ofcompetition law)的建议:而台湾政治大学硕士研究生袁常捷则针对台湾地区广播电视市场,提出了一种层级模式(layered model)。

与此同时,一些学者从各国或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个案分析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台湾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陈立兴在其毕业论文中,对媒介融合语境下台湾地区有线电视与电信事业的相关管制规范与竞争机制进行了研究;伦敦吉尔德霍尔大学的MarkWheeler对英国传播政策在媒介融合语境的调整与变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伦教城市大学社会学系传播政策项目负责人Pesos losifidis探讨了媒介融合刘欧洲各国传播政策的影响和冲击,并初步勾画了融合时代欧洲新的政策架构。总体来言,在个案研究方面,欧盟各国传播政策的调整与变革被认为是目前较为成功和成熟的做法,尤其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相关研究成果比较多。

近两三年来,媒介融合语境下的传播规制政策研究也开始引起我国学者的学术关注。相关的研究论文和学术观点开始散见于各级学术期刊。如,蔡雯及其博士研究生黄金在分析、比较美国、欧盟、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媒介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媒介规制的变革乃是媒介融合的必要前提”的观点;肖燕雄在其论文《论应对媒介融合的法制管理原则》中,总结了西方国家和一些发达地区应对媒介融合的法制原则:法律政策整合原则、管理分散原则、管理国际化原则。同时,一些大型的科研课题也开始将该议题纳入研究框架,如蔡雯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资助项目“数字化时代媒介融合发展与新闻传播改革研究”。重点关注了传播规制政策的变革;肖燕雄主持的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现代传播技术变革与新闻传媒法律、政策”,则在媒介技术变革与传播政策变革的宏观框架下,对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政策变革进行了探讨。而在今年10月,我国第一场有关“媒介融合语境下的内容规制与传播政策”的主题研讨会也将在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举行。

总体而言,我国对媒介融合语境下传播政策研究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不仅成果数量少。而且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足。就研究的关注点而言,目前我国学者的研究还处于总结西方经验的初始阶段,不仅对于媒介融合对传播规制政策的挑战与冲击这一问题的研究未及深入,而且还基本没有涉及我国传播规制政策调整与变革这一问题。

媒介融合的现状篇5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5-0034-03

在当前关于媒介形态的理论与发展实践中,特别是在传统媒体转型领域,媒介融合无疑都占据着主流,“媒介融合是大势所趋”,这是经常出现在文章中的句子。从舆论宣传的角度看,媒介融合确实能够有效扩大舆论传播范围与效率,提高舆论影响力,这也是当前相关部门正在力推媒介融合的主要原因。但是从媒介形态发展的角度看,融合并不是规律和趋势,而仅仅是手段和方法,分化才是媒介形态演变的规律与趋势。

1 媒介形态多功能一体化

追溯最早的有关媒介融合的论述,应该是在197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尼葛洛庞帝在一次演讲时提出聚合的概念。他用三个圆分别代表印刷出版业、电脑业和广播和动画业,三个圆的中间有交叉和重叠,体现出聚合的情况。尼葛洛庞帝认为这3个行业正在走向汇聚,“所有的传播技术正在遭受联合变形之苦”,他认为,这三个圆重合的地方将是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 1 ]

以此作为起点,传媒业界和学界开始了对媒介融合的研究。可以说,尼葛洛庞帝有关媒介融合的论述,即使是从今天来看,也是切合实际的,也非常具有理论价值。但是后人们在对媒介融合理念进行阐述时却更多地重视三个圆圈交叉的地方,也就是融合的部分;而纷纷忽视三个圆圈中没有交叉的部分,也就是分化的部分。

到了1996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浦尔教授对于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的阐述将这种倾向发挥到极致。他认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是传播形态聚合的主要原因。媒介融合就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2 ]“最初人们关于媒介融合的概念主要是指⒌缡印⒈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3]

实际上,浦尔有关媒介融合“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就是尼葛洛庞帝的“三个圈”合成一个圈的趋势,或者说那么多的媒介形态最终变成了一个媒介形态。

致力于媒介形态演变研究的传播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保罗・莱文森也认同这个趋势,他说:“我认为媒介会朝着类似人类的功能和形态发展,尽管我没有用融合这个词,但是我曾经提到,随着媒介形态的进化,每个媒介所能做的只会越来越多,直到所有的媒介形态都融合为一体。”[4]

国内学者在探讨媒介融合时,也大多秉持这个观点。很多人甚至认为未来将会出现一种融合所有媒介功能为一体的超级媒介,而这个超级媒介则以互联网为基础,彻底代替所有的传统媒介。有人认为,媒介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形成一个终极融合媒介,在物理形态上表现为新的媒介终端,这个媒介应该叫“融媒”。这是媒介的最终形态,也是最终表现形式,现在的手机终端、电脑终端已经初现端倪。[5]

2 媒介形态只会越来越多

媒介形态到底会不会最终融合为一个“超级媒介”,对于这个问题,美国的学者罗杰・菲德勒在他的《媒介形态变化――发现新媒介》一书中,引用了1950年代美国对于当时一种名叫“万能运载器”工具的研究给予媒介融合以形象的分析,他说:尽管媒介融合被一些人鼓吹,但是我们不能够预测,人们家中的各种媒介,比如电视机、广播、报纸、期刊、书籍、电话、传真机等会由某个“超级媒介”取代。那种认为所有媒介形态将融合成一种“超级媒介”的设想,几乎与流行于1950年代的“万能运载器”一样难以实现。人们以为所有的交通工具和交通形式将被“融合”成一种“万能运载器”,这种“万能运载器”将汽车、轮船、飞机和直升机等所有交通工具的功能“融合”为一身。既能够飞、还能够跑,还能游。尽管多部邦德电影里都有类似“万能运载器”的展示,很能抓人眼球,但是,在实际的运营中,这种汽车飞机船从来没有被人们使用,也不可能推广开来。

实际上,1885年,卡尔・本兹发明了汽车;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1906年,飞行汽车就被发明出来。之后飞行汽车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但是却从来没有获得市场认可。但由于它比较吸引人的眼球,一直都在持续地被“发明”出来,2011年7月6日,美国一家名为“脱离地球”的公司又发明了“飞行汽车”,2013年5月,美国特拉弗吉亚公司又研发的“世界首款”飞行汽车。它们都没有获得市场的认可。

同样,一个想把所有媒介形态的功能都融合起来的“超级媒介”,也不大可能把所有的功能都表现得特别好。[6]根据菲德勒的观点,一味地追求全能,实际上出现的并不是集众家之长的“万能媒介”,而是集所有媒介的短处的“四不像”。

尼葛洛庞帝等人在分析“媒介融合”时认为:媒介融合实际上是一种强调传播新形式的创新机制,而这种创新机制则是由媒介业和数字技术的汇聚融合而产生。再进一步,媒介融合的内涵实际上是在肯定媒介形态的“丰富性”和“多元化”,这是媒介形态演化的基本规律,也进一步验证了媒介形态“‘越来越多’的历史”①。但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尼葛洛庞帝在着重阐述“融合”对未来媒介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时,并没有特别强调“分化”的内涵,而后来的研究者的研究更是一直在强调“融合”的价值和意义。

实际上,现存的媒介形态不会因为媒介融合而变得越来越少,而是由于媒介融合而越来越多。这一点,谁也无法否认,媒介环境千变万化,受众需求丰富多样,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现在的媒介形态变得越来越多,更多元、更丰富。

3 新媒介形态出现是分化的结果

对于媒介形态演变的规律,保罗・莱文森认为,人是媒介形态进化的“自然环境”,媒介形态进化遵循“人性化趋势”,任何一种媒介形态都是对过去某一种媒介形态功能的补救或补偿,媒介形态呈越来越“人性化”的趋势。[7]

而菲德勒认为,媒介形态为了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都被迫去适应和进化。否则,就得死亡。新媒介绝不会自发地或孤立地出现――他们都是从旧媒介形态中逐渐进化出来的。每个媒介形态都在这个系统中共同相处于共同进化。每当一种新媒介形态出现时,它就会影响其他媒介形态的发展,其他媒介形态也会主动积极地适应它,并共同进化。[6]

可以看出,莱文森有关媒介进化的理论是从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中得到的灵感,从费德勒的媒介进化理论中,我们也能看到自然进化论的影子。但是,他们都忽略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另一个主要内容。达尔文的进化论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他认为进化是包括两个进程的进化:一个进程是渐变,就是指生物从祖先到现在状态的逐渐演变,也称为“前进进化”;另一个进程是分化,就是生物从祖先分裂出去创造新的生物分支的过程,也叫做“分支进化”。[8]在生物学中,渐变和分化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彼此独立的过程。渐变让草莓大如李子,但不会产生李子,分化则能做到这一点。[9]达尔文这样描述:“因此,在任何物种后代的变异过程中,在一切物种都努力增加个体数量的斗争中,后代的性状越分歧,它们就能获得更好的生存机会……”[4]

实际上,媒介形态的进化与分化是不可分割的两个过程,媒介融合只是媒介形态进化与分化所采用的一种手段和方式。新媒介形态的产生源自于两种方式:

一是尼葛洛庞帝有关媒介融合理论的三个圈中,其中相叠的部分,新媒介形态从那里产生,也就是融合产生新媒介。“媒介融合”推动一个新媒介形态的产生是以一种“组合”的方式,媒介融合通过把传统媒介的某些功能、渠道、内容、产业形态等当成创新元素,然后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吸收借鉴融合别的媒介形态(也包括新媒介形态)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元素间的重新整合,最终的结果是新的媒介形态被分化出来。这是融合进化。

二是这三个圈中,没有相叠的部分,媒介形态独立进化。其作用机制是:媒介形态根据媒介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应性的调整,逐步量变进化,直至完成质变实现分化。这样的例子也不胜枚举,比如党报在媒介环境的变化中逐步改版,最后转型分化为都市报。这是自身的独立进化。

在图1中,我们可以较为直观地理解这样的两种进程,传统媒介在刚开始的时候是独立进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开始融合进化,一个一个的媒介分支被创造出来,当然也有一部分分支依然在进行着独立进化,比如党报,比如某些现在依然存在的短波电台。在这样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媒介形态由于不能适应媒介环境的变化而消失。

从媒介形态演变的历史来看,在数字媒介还没有出现的传统媒体时代,由于媒介形态较少且单一,各媒介形态间的融合表现在吸收借鉴别的媒介形态的一些传播方式方法上,如电视出现后,报纸开始读图时代。这些年来,数字媒体不断发展,使各种传统媒体有了融合的基A和条件,媒介融合也变得更便利更快捷,新的媒介形态通过融合而创新速度加快。这是一个呈几何几数的过程,随着新型媒介形态的日益丰富,融合的速率加快,媒介分化的进程也会加快。媒介会越来越丰富、多元。呈现出一个五彩斑斓的媒介世界,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4 媒介竞争要求媒介发挥优势

媒介形态为什么要分化?这主要是媒介形态竞争的需要,在媒介竞争中,媒介需要将自身优势发挥到极致,才能够勉强获得竞争优势,获得人们的青睐和关注。导致生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每一种生物在生存竞争时必须要把自己的某些特性,也就是独特优势发挥到极致,才能够“勉强”应对竞争。达尔文说“自然界青睐极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猎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它为了保证跑得最快这个特性和竞争优势,在其他方面,主要就是体型上做出了巨大牺牲,以至于它不能够保护它到手的猎物,它还进化出了长长的尾巴,以保证快速奔跑时的方向。[10]可以说,猎豹的整个身体构造就是为了保证跑得最快这个独特优势和核心为目标的。

媒介的竞争也是如此,竞争青睐极端。传媒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在没有充分竞争的时代,传媒供小于求;必定是以综合性的,提供全面、丰富信息和服务的传媒形态;传媒在发展,不断地有新的竞争者加入,随着竞争者的增多,要想从中出类拔萃,赢得人们的关注就变得相当困难。要让人关注你,必须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再将长处充分发挥。

将独特性发挥到极致的结果便是分化,是在融合各方优势基础上的分化。分化以后,才能满足了不同细分市场不断发展的需求,才能让受众关注和使用。

在如今传播渠道越趋多元,媒介形态越发丰富的竞争格局中,毫无疑问,综合性的媒介是没有什么前途的,必须分化。所以说,在当前的传统媒体转型中,当务之急并不是数字化,而是专业化、细分化,然后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数字化转型。综合性的内容,即使数字化到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平台中,也依然无法获得竞争优势。

以前传统媒体讲“马太效应”,也就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在数字媒体时代,“马太效应”进化成“赢家通吃”。在传统媒体的竞争中,前二、三位的仍然可能有赢利机会。可是在新媒体上,赢家真的是通吃,根本不会给落后者留下多少市场空间。在新媒体中,受众相互间很容易进行交流和沟通,每个人都习惯于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从而导致“羊群效应”。在这种效应下,市场份额的细微差别一定会被放到很大,在新媒体领域排名第一的媒体与排名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的差距会非常巨大。

另一方面,用某种产品的人越多,感到不得不采取同样做法的人就越多,否则,人们就无法与别人顺畅地沟通交流。笔者称其为“沟通效应”。比如即时通讯软件,QQ和MSN,使用某种软件的人数越多,人们就不得不也使用同类软件,否则无法与别人交流。因此QQ才能这么火爆,MSN却怎么也发展不起来。而现在,微信才有这么多的拥趸。

人流、关注都在朝着某一个领域的“赢家”集聚,这就更要求分化。当然,这种分化可以是以融合作为手段和方式的。

5 融合是手段,分化才是目的和结果

融合绝不是媒介形态演变的最终结果,也不是目的,而是媒介形态变化中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如何在媒介形态日新月异的今天更好地把握媒介形态演化的历史与未来,还需要有多维的辩证思考。

莱文森说:“在英语中,convergence所指的通常是过程,而非终结状态。”[4]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彭兰教授认为,媒介的“融合”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她认为,媒介融合将促成媒介形态的多样化。经过媒介融合,媒介产品变得更加灵活,媒介间才容易相互嵌入。媒介融合的结果当然不是产品单一化,而是媒介形态格局变得更加多元、个性化。最终,市场提供的媒介产品越来越多,受众就可以更容易地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产品。[ 1 1 ]这样的理解,笔者认为更符合媒介形态演变的规律。

针对媒介形态在互联网或移动互联上汇聚的现象,我们可以将互联网或移动互联当成一个媒介形体汇聚的媒介平台,而不是一个媒介形态。这样的理解就完全能够解释为什么互联网、移动互联平台中媒介形态融合的问题。在论文《媒介融合时代的“合”与“分”》中,彭兰认为:“媒介融合并不仅仅意味‘合’,更意味‘分’。”[ 1 1 ]

媒介融合与媒介分化都是媒介形态演变中不可缺少的进化进程和机制,如果没有媒介形态最开始的分化状态,媒介融合就无从谈起。在媒介形态刚开始分化的阶段,传统媒介之间虽然是界限分明,但是仍然可以通过内容共享等方式进行初步的融合共享。在互联网技术取得突破后,新兴媒体出现的频率加快,媒介的融合速度加快,但是各个媒介本身的独特性却愈发明显了,媒介也被融合成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种类。从这个意义上说,融合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分化。

注释

①美国传播学者埃弗里特・罗杰斯和其他媒介学者都提出过类似的观点,即“传播的历史是‘越来越多’的历史”,参见Rogers,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26页.

参考文献

[1]曹漪那,付玉杰.从尼葛洛庞帝“三圆交叠”说看媒介分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12):223.

[2]刘颖悟.媒介融合的概念界定与内涵解析[J].传媒,2012(1):73-75.

[3]孟建,赵元珂.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7):24-27.

[4],田维钢.媒介融合的前世、今生和未来――美国著名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访谈[J].声屏世界,2012(1):25-27.

[5]靖鸣,徐轲.媒介形态的擅变:媒介融合催生“融媒”[J].视听,2010(1).

[6]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发现新媒介[M].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69-170.

[7]保罗・莱文森.莱文森精粹[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8]达尔文.物种起源[M].舒德干,等,译.北京:北京大W出版社,2005.

媒介融合的现状篇6

1.媒介融合与地市级电视台。截至2014年7月30日,发现研究“媒介融合与地市级电视台”理论命题文献的相关论文有287篇左右,其中有代表性的论文:《媒介融合背景下地市级电视台发展策略》(费毅恒,《采写编》,2014年1月)提出媒介融合背景下地市级电视台存在的弊端,分析其发展存在的困境;《媒介融合中电视台网站发展探析——以凤凰网为例》(韦颖,《东南传播》,2007年8月)一文探讨了在媒介融合中电视台网站应如何和电视媒体进行良性互动的问题,并分析了凤凰网在媒介融合中是如何把握自身优势而成为电视台网站中较为成功的典范;《媒介融合的现状及对传媒业的影响》(邢仔芹,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一文展示了媒介融合的发展现状,探讨目前的媒介融合实践及这一背景下传媒业存在的问题。从这一方面的文献研究来看,媒介融合环境给地市级电视台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定困难:强势卫视、互联网媒体的垄断、同类电视台节目之间的竞争等。

2.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研究发现“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理论命题文献的相关论文有370篇左右。同样,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若干思考》(詹正茂,《现代视听》,2007年7月)一文中提出了我国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观念陈旧,革新意识不强、组织结构老化,运行效率低下、人力结构不合理,员工发展缺失、测评标准不明晰,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地市电视台人力资源的问题分析》(张健,《中华新闻报》,2004年5月)一文中指出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困境:人力资源建设理念模糊、人力资源结构失衡、部分人员专业失范、普遍欠缺人力资源的再开发机制等问题;《内蒙古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的困境及对策》(任佳琪,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5月)一文通过研究内蒙古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以及抽样调查的补充说明,提出高端人才匮乏是内蒙古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最大困境,并探讨可产生其问题的主要原因:对高端人才价值认识不足、招聘机制不完善、薪酬评价体系不科学以及激励竞争机制不健全等。从多篇文献的梳理中可以发现地市级电视台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根据上述的研究现状可以发现,关于研究媒介融合环境对地市级电视台生存和发展的影响等相关文献较多。不论是对地市级电视台发展现状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证分析,在媒介融合环境的影响下,新媒体的发展和强势媒体的壮大都对地市级电视台的生存带来较大的冲击和挑战。关于研究地市级电视台在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等文献也较为丰富。但是,综合研究发现,关于媒介融合环境对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等方面的文献研究却存在较大的空白。

(一)媒介融合环境下地市级电视台的生存困境1.新闻时新性被弱化。在新媒体出现之前,具有地域特色的地市级电视台在信息和更新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话语权,获得当地人的喜爱和青睐。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兴起,媒介融合环境让新闻、信息的渠道变得广泛化,地市级电视台的收视率迅速下降,其优势逐渐被新媒体所取代,新媒体的信息更迅速,甚至成为传统媒体信息的重要来源。2.广告投放量逐渐减少。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广告商对地市级电视台的广告投放量逐渐减少,转而投放在收视更高的网站、视频等相关新媒体中。《2013年视听新媒体蓝皮书》分析表明,“在近年视频行业的高速发展中,视听节目网站的媒体价值逐步被认可,广告数量稳步增加。全国在线视频行业收入在2010年只有31.4亿元,但2011年实现62.7亿元,再到2012年增加30亿元达到92.5亿元”。3.受众更加老龄化。新媒体具有全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等优势,引领媒体产业潮流,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吸引着更多低龄人群,逐渐导致传统媒体的受众人群老龄化。地市级电视台同样面临受众老龄化的现状,国家广电总局的《2013年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显示,“40岁以上的消费者成为电视受众的主流群体,电视受众群的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

(二)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困境1.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弊端显露。在我国传媒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事业单位管理制度长期以来根深蒂固,在经济落后时代,事业单位制度能够保障固定收入和社会福利,有利于传媒单位的人事稳定。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在传媒业中,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由于安稳,导致许多工作者缺乏创新,缺少竞争意识,不利于传媒业进步。所以,在近几年,传媒单位人事管理制度逐渐从事业单位向企业化转型,地市级电视台人事管理部门也面临转型期的重重困难。2.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不合理。我国传媒市场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进入和退出机制不科学。在传媒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部分人事部门不能根据媒体发展的实际情况招聘人才,尤其是地市级电视台,很难引入专业型人才,更多是根据主管单位的要求来安排人员,甚至有一些与传媒业不相关的人员进入此行业,占据许多辅岗位,存在严重的因人设岗问题。与此同时,不适合岗位的工作人员由于占有事业编制,没有形成合理的退出机制,从而影响传媒单位的整体发展。

(三)媒介融合环境对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情况分析我国学者在此方面的相关文献研究较少,但若从媒介融合环境下地市级电视台的生存困境,以及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面临的问题分析,媒介融合环境也直接或间接地对当下地市级电视台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较大的影响。1.注重地市级电视台“创意型”人才的培养。媒介融合环境彻底重塑了市场竞争格局,并强化了市场竞争。一方面,新媒体的发展趋势逐渐强大,导致传统媒体陷入生存困境,电视台等相关产业的自然垄断属性被不断弱化;另一方面,电视台在内容制作上存在同质化问题,商业性质过于严重,同类节目的“山寨”现象尤为突出,并缺少技术上的更新,导致地市级电视台收视率偏低。究其原因,传媒业生产的是内容和信息,由于产品性质不同,人才已经成为传媒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若改变地市级电视台的发展现状,必须要注重“创意型”人才的培养,重新审视人才的重要性。“创意型”人才不但要具有新媒体的技术和思维,还要有营销理念和方法,确保地市级电视台在媒介融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吸引受众的眼球,挖掘自身特色,以此改变地市级电视台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现状。2.减少地市级电视台人才流失。当前,媒介融合环境间接改变了传媒业的人才结构,传媒业的人才流动频率逐渐增大,地市级电视台普遍存在留不住人的现象。比如:更多技术型传媒工作者选择新媒体、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主持人、播音员也在机遇面前另择良木,选择更广阔的发展平台。长期如此,致使地市级电视台整体水平落后,难以在节目中进行创新和突破。对此,人事部门需要深刻认识到人才流失的瓶颈,并采取相关措施改变现状:在人才管理上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媒体人在工作中感受到自身尊严;人事部门要科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并提供培训平台,让工作者能够给单位创造价值;地市级电视台应该丰富单位的激励机制手段,有针对性地在精神上给予员工更多的关怀和鼓励,在物质上为员工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让人才在自身工作岗位上得到满足,以更好地留在人才。

媒介融合的现状篇7

1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分析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各类院校在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方面必须优化自身培养理念,并以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来引导培养改革。高校要以实践应用理念、时展理念以及真实性理念为基础,不断整合和运用新媒体和新媒介,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正确的新闻传播理念,下面对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进行研究和分析。

1.1真实性培养理念

新闻传播必须以真实性为基础,在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时,坚持真实的培养理念,让新闻媒体人才能够说实话、办实事,更好地传播正能量,为社会赋能。与此同时,高校要重视培养学生们社会责任感以及分析新闻、判断新闻的能力,最大限度减少虚假新闻传播给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

1.2应用实践培养理念

在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时,院校教师必须要重视引导学生多参与新闻传播实践活动,不断积累新闻传播经验,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就业和从业,从而更好地发挥新闻传播工作的作用和价值。与此同时,高校在进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理论基础,还要积累实践经验,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使学生们更好地完善和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业务素质,使学生自身能够更好地适应变化发展的媒介融合时代。

1.3时展理念

近年来,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闻媒介应运而生。在这个多种新闻媒介相互融合的时代,高校在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方面必须坚持贯彻时展理念,不断引导和帮助学生与时俱进,学会捕捉时代热点和新事物。与此同时,高校课程设置也要不断改革和创新,将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形式和理念融合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新闻传播能力与素养,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新时代新闻媒体人才。

2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在媒介融合时代的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培养理念和体系与实际培养方案和教学存在很大差异,缺乏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和重视,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存在很大局限。下面对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现状进行有效分析。

2.1缺乏健全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制

很多院校在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方面,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一些院校过分重视培养学生们的专业新闻传播能力,而轻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这使得很多学生即使具有一定的专业新闻传播能力,却缺乏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涵养和分析能力,这使得很多新闻传播内容显得非常空洞,不易感染人,达不到更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2.2学校新闻传播教学缺乏时代性

在媒介融合时代,很多高校并没有重视社会上并存的多种媒介,只是单纯将社会上的媒介分别对待,没有将各种新闻媒介进行有效融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媒介融合思维和能力。与此同时,学校很多教学工作和内容都与时代相脱节,教学平台和教学模式比较传统,学校对于新媒体的教学意识和观念比较保守,缺乏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因而不利于新闻传播人才综合培养。

3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学校为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新闻传播人才,必须充分结合这个媒介融合的时代,充分运用时展资源,丰富新闻传播教学内容,结合时展现状以及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进一步拓宽人才培养路径,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让学生在媒介融合时代更好地整合媒介资源,充分发挥媒介资源的优势,有效提升学生素养和能力。下面对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路径展开探讨和研究。

3.1培养新闻传播人的新闻意识和理想

在进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前,必须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新闻传播意识,只有具备新闻传播的意识,才能做好与新闻传播相关的工作和事情。与此同时,高校在进行新闻传播教育时,要引导学生树立新闻传播理想,让学生能够正确认知新闻传播的作用和价值,建立积极、正向的新闻传播思想。高校在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时,要向学生全部展现新闻传播的各类媒介,新闻传播的标准、价值观,让学生能够有效运用媒介来传播正能量,维护社会正义,遵守国家法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2创新多样化、丰富化的新闻传播培养体系

在媒介融合时代,高校要想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新闻传播人才,就要不断创新多种教学方法,丰富新闻传播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新闻传播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各项新闻传播技能和方法,推动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新闻传播能力和水平。而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信息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国家和社会上的新闻媒介也在从传统的报纸、杂志等形式逐渐发展和演变成电子形式的新闻传播媒体,且影响力和传播力不断提升。高校在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时,要完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媒体与网络的有效融合,增设信息媒体化课程,改善新闻传播课程结构,丰富新闻传播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新闻传播技巧,运用更多新闻媒介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新闻传播能力和水平,从而有效实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

3.3壮大新闻传播教师队伍,培养高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

媒介融合的现状篇8

二、大学生媒介使用与媒介素养现状

随着大众传播的快速发展,媒介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器”,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通道,也是大学生认知社会与世界最重要的凭借。首先对大学生媒介使用与媒介素养现状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对90后大学生媒介使用情况的调查走访,对他们的媒介使用现状可以做出如下简单的归纳:

1.网络媒体与手机媒体是大学生接触时间、接触频率最高的媒体

90后大学生都是新媒体的积极使用者,他们一方面通过网络媒体获得一定的休闲娱乐与学习资料;另一方面又通过手机媒体进行简单的社交活动,尤其是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对他们而言,这些新媒体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媒介方式,而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2.在融合媒体的语境下,大学生张扬个性,善于创造性使用媒体

由于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大学生对融合信息产品兴趣颇浓,包括电子杂志、播客、网络小说等形式,都是他们喜欢探索和尝试的新媒介形态。但这种创造性使用仍然只是简单创造,甚至是基于他们对新鲜事物的追求,一旦发现更有意思的信息产品,便会转移兴趣。

3.对于媒介以及媒介讯息,大学生的思辨能力较弱

面对媒介形态的日益丰富,大学生对不同的媒介有着不同的信任度,总体而言,他们更倾向于利用新媒体获取信息,但更信赖传统媒体。同时,他们对于网络流行文化基本没有抵抗力,甚至会不加批判地全盘吸收。对媒介与媒介内容盲目跟风,缺乏理性思辨,这是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不足最重要的体现。根据以上简要分析可以得出,当前90后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在选择媒介的问题上,大都无法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媒介,而是集体对网络等新媒体缺乏免疫力;在理解和质疑媒体的问题上,有盲目跟风的现象,缺乏理性的批判思考;在创造和生产的问题上,媒体更多地被大学生当成了休闲娱乐的工具,而非提高自身素养、丰富完善自己的有效途径。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几种发展路径

传播学大师威尔伯施拉姆提出:“大众的基本责任,是运用一切可能性,使自己成为机警而又有能力的阅听大众。”但要提高媒介素养,仅仅依靠大众自己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当前的大学生而言,由于基础教育阶段媒介素养教育的普遍缺失,要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就要探寻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几种发展路径。

(一)高校教师要加强自身媒介素养

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介所建构的拟态环境,以及融合媒体的发展浪潮,要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高校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水平,以应对飞速发展、鱼龙混杂的媒介信息,适应新形势下教育、科研对自身媒介素养的需求。首先高校教师要培养媒介意识,要能够根据需要选择、使用恰当的媒介;其次要具备媒介认知与媒介运用的能力,了解传播环境,利用媒介来进行制作和创作;最后要培养对错误或者不健康信息的批判与反思能力。高校教师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构建,不管对于高校学生还是教师自身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媒介素养教育的背景下,高校教师要成为大学生学习时的指导员及学习伙伴,在提升自己的同时,帮助学生获得较高的媒介素养。

(二)构建全方位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

受商业动机的驱使,一些消费型媒介所推销的“低水平”的满足,让大学生获得娱乐消遣,却无法让他们精神升华、能力提升。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就需要在高校构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如今,媒介素养教育也已陆续成为各国学生的必修课程。面对我国高校媒介素养课程种类和数量单一的现状,要在国内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就要构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提出层级式培养模式、梯度教学目标和多样化课程设置策略。即对传媒专业和非传媒专业进行分层培养,对媒介素养教育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进行梯度教学,同时将课堂理论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三)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

以数字媒体为主导的融合媒体,浸染着高校校园文化。在大众媒介文化的影响力无所不在的今天,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手段,通过提升大学生解读和使用媒介的能力,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一是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传媒使用习惯,进而促进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二是提高大学生解读、欣赏传媒信息和传媒文化的能力,帮助他们正确辨别、选择、理解传媒信息并判断其复杂的内涵和性质;三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传播观念,主动抵制不良内容的流传,净化校园文化空气;四是增强大学生创制信息、回应传媒的能力,让他们懂得如何利用传播为自我和发展社会服务。作为一种新教育主张和问题疏导解决手段,媒介素养教育对建设和管理高校校园文化有其独特的作用。

媒介融合的现状篇9

在互联网普及推广、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不断受到威胁,新媒体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人们接触的信息越来越丰富。在当今开放的环境下,媒体类型有所变化、优劣势明显,对现有的媒介格局提出巨大挑战,由传统媒体、新媒体及其因素所促成的媒介融合是大趋势,其出现及发展有其必然性: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大环境处于相对宽松的状态,宽松的政治环境给媒介融合带来良好的发展氛围;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市场发挥着基础性调节作用,经济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媒介融合的态势,同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客户主观需求日益增涨,刺激媒介发展,推动媒介融合。经济利益、市场竞争、客户主观需求成为媒介融合的助推力之一;三是交通运输飞速发展,互联网、新媒体等技术不断提升,扩大了海内外、国内外交流,加强了中西文化、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包容性,同时,媒介融合实践丰富,刺激着专家学者完善媒介融合理论的想法;四是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发展态势趋好,为媒介融合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解决媒介融合所需要的技术问题,加快了媒介融合的速度。总体上讲,媒体发展壮大,其间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更多是融合共生关系。只有多媒体间融合才能获得彼此共赢,为媒体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满足人们更多的精神需求,推动媒体传播事业发展。

二、校园媒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问题

由于信息需求多元化、社会媒体冲击等因素,不应该孤立地看待某一种媒介,而是要以变化的动态眼光,研究相对的特点。各种媒介的特点是在比较中产生,又是在变化中发展的。另外,原有的将报纸、期刊、广播、电视几种媒体分开,完全不适合时展的需求,媒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旋律。

在校园内部、校园与社会的信息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校园媒体作为大学整个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大学校园媒体处于社会大融合的环境,必然脱离不了媒体融合的规律。与此同时,校园媒体隶属于大学系统,具有独特的个性与共性特征。

高校校园媒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这类型的传统媒体是一种以一对多为主的分散式传播模式,立足于学校、学院的相关情况,通过传统媒体传输到学校、学院各个点,报道学校教学、科研、后勤等多方面的工作,通过主动选择报道的事宜,来引导校园舆论环境,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加强学校、学院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由于传统媒体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所做出的报道具有正向性,肩负着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重任。然而,伴随着新媒体的扩大普及,传统媒体的滞后性、官方性、信息量少、形式单一、互动性不够等,弱化传统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二是包括网络、自媒体等在内的新媒体。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新媒体是以个人为中心的网状结构传播模式,因其即时性、开放性、个性化、分众性、低成本性、融合性等,发挥着舆论引导、丰富校园生活、传播文明、弘扬文化等重要作用。新媒体的多样性、娱乐性可通过丰富的外在表现形式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然而大学生对这些内容乐此不疲,过于沉溺于娱乐形式。同时,新媒体具有信息来源杂、安全性不够、风险不可控制的特点,容易导致信息的不准确、不安全。大学生天生具备的质疑性思维方式、叛逆性价值等,倾向于质疑传统媒体所传播的积极正能量信息。多元的价值视角和多样化的传播内容,干扰了部分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自身价值,加大了思想转化难度,削弱了教育的效果。信息的极度膨胀造成信息的低质化、碎片化、分散化,具有不确定性和离散性,多维的传播模式增加了控制信息源的难度。网络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的限制,表现出包容性和开放性。

三是辅媒体,包括横幅、海报、宣传栏等。这种类型的媒体所占份额较小,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将宣传内容粘贴到大学生的宿舍楼、饭堂、教室,无形中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然而,由于户外媒体的成本大、受众面小、场地的限制、时效性等,导致户外媒体的影响远不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单一的户外媒体影响力微弱,更多地是充当辅的角色。

大学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校园媒体来实现,然而各自独立、自成一体、无法融合的传播格局和媒介形态,已无法适应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在当今的媒体环境下,媒介融合促使媒介各有所长,新的媒介形态产生,拓宽媒体创新和新闻创新的空间。因而,为适应社会发展环境、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必须把媒介融合理念融入大学校园整w环境,提高大学校园媒体融合度。校园媒体融合存在的问题:一是融合发展认识不足,思想观念仍停留在以往状态,转变意愿比较薄弱;二是媒介融合落实不到位,融合力度不够、缺乏一支成熟的专业队伍、媒介融合过程中往往出现同质化发展的现象、融合特色不明显、新媒体发展迅速,主体性不够、监管难度大。

三、提升媒介融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率的途径

媒介融合理念已深入社会大环境,大学生作为活跃、涉世不深的群体,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校园媒体融合是保证大学校园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法,是维护校园和谐环境的有效途径。

1、纳入媒介生态平衡观,增强媒介融合意识

正确认识媒介融合,是理性推动校园媒介融合的重要前提。现存在对媒介融合的认知偏差和误区,没有正确地认识到新媒体出现后对大学生思维模式、话语体系和阅读习惯的改变,在利用新媒体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时,都与媒介环境和大学生自身需求相脱节。只有在理性认识媒体融合的前提下,才能积极应对及参与媒体融合。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之中。[4]校园媒体处于一定的生态环境中,正确处理媒介间关系,需尊重媒介生态平衡观为前提。伴随着新环境的变化,为维持媒介生态平衡,必须将媒介融合理念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不断培养自身的媒介生态平衡意识。在媒介大融合的趋势下,应当以不变应万变,不变的是对传播规律和内涵的尊重,万变的是传播方法和技术的更新变化,以遵循传播规律。

2、提升校园媒介融合的方法

构筑以校园生活为基点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户外媒体相融合的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致力于优化媒体组合。传统媒体必须在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和灵活等优势的基础上,冲破碎片化、浅表化的新媒体信息包围,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打造符合社会实际的高品质内容,集成和深加工社会、校园信息,凸显传统媒体的权威性。新媒体具有很大的优势,如即时性、交互性等特点,符合大学生活跃、包容的心理特征,顺应信息快速扩散的时代潮流。发挥新媒体与大学生间的互动和联系的作用,调动大学生参与到媒体产品的生产、传播、接收和反馈中,使新媒体的发展贴近校园、贴近学生。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克制新媒体信息的过度泛滥、内容碎片化的问题。新媒体难以受到校园内部管理与控制,信息内容繁多且复杂,容易冲击校园内部所建立的信息结构。因而,官方媒体必须及时关注新媒体的动态,提高应急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小损失范围。充分利用户外媒体的辅作用,简洁地、长时间地带给人们直观的感受。传统媒体官方色彩与新媒体开放互动特征、户外媒体辅相辅相成,避免同质化发展,充分发挥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大学生能够及时并充分获得多元价值和多样化的信息。总而言之,彰显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发挥新媒体的交互性,户外媒体的辅力求获取信息的即时性,实现信息渠道的多样性,加快媒介平台整合,在多平台上进行多落点、多形态的传播。避免同质化融合,适合媒体自身特点的信息,丰富报道内容。

3、多管齐下,为媒介融合打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第一、打造专业队伍,提升师生媒介素养

提高师生的媒介素养是应对扑面而来信息的核心所在。良好的媒介素养不仅在于“说服”、“传递”信息能力,更重要的是信息“分析”、“鉴别”、“评价”、“引导”能力,让大学生坚定立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造一支具备较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熟悉大学生成长规律、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的专业队伍。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战线上的工作人员,合理配置人员结构,拓宽实践和理论人才范围,加强校园媒体管理。充分发挥一线专职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着重培养媒介素养,提升媒介传播力;提升宣传部门等职能部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媒介素养相结合,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加强媒介融合监管,突出媒介融合特色

媒介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媒介融合仍然处于发展阶段,新媒体技术发展,触及至校园的各个角落,易影响学生思想状况,必须加强信息监管,规范媒介融合行为。因而,需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信息监管。将媒介融合理念纳入到大学校园这个环境中,更多的是凸显大学特色。加深融合深度广度,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而不是简单相加、重复发送。适应校园新媒体环境,主动占I尚未成熟的校园新媒体阵地,把校园新媒体技术主动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阵地、舆论阵地、学习阵地。

第三、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内容,推动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的现状篇10

“品牌意识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媒体人头脑中凸显并扎根。这既是时代对新闻媒体的要求,也是传播学理论在新的实践中的深化。”如今,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加快了传媒业的融合速度,中国媒体应当抓住这个机遇,发展中国本土媒介品牌,加速我国由媒介大国向媒介强国的过渡。

一、我国媒介品牌现状

1.报网合并下的媒介品牌。

因为网络的出现,报纸市场曾被不断掠夺。但通过集中和融合,报纸和网络可以利用各自不同的特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在新闻传播上化竞争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近两年出现的商业网站涉水传统媒体,就是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如《淘宝天下》就是在浙报集团与淘宝网的合作下创办的,“独到的内容与定位,独有的互动性”,使其发行量、影响力快速增长,成为报网合并下的成功案例。就如《淘宝天下》的付所言:“互联网不是新媒体,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有效结合,才能产生真正的新媒体。”

2.台网合并下的媒介品牌。

遭遇网络的巨大冲击后,电视媒体的受众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众多电视台开始主动与网络合作,有的已在行业中产生了较大影响力,如凤凰网、金鹰网等。以新闻资讯为立网之本的凤凰网,已被誉为国内新闻门户类第一网站,而立足娱乐的金鹰网也成为全国娱乐电视台网站的领军者。

江苏卫视在这方面也做得很不错,其热播节目《非诚勿扰》结合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优势,做到线上线下充分互动,无论是电视平台、官方网站,还是专业相亲网站百合网、世纪佳缘等,都成为受众瞩目的焦点,吸引了众多广告主的目光。

3.新型媒介品牌。

手机媒体被公认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它集四大媒体优势于一身,带来了视听方式和传播模式的革命。手机和报纸融合,诞生了手机报,提高了报纸的竞争力、品牌力;手机和电视融合,打造出新型手机电视,开创流媒体形式;手机和网络融合,更是引发了媒介领域的“地动山摇”。2009年登陆中国的微博客把手机用户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连在一起,让每个用户通过手机最新消息。微博从诞生之初就同手机应用密不可分。与手机无缝结合是微博的主要卖点。手机和微博的融合,诞生了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媒介品牌衍生产品。

另一个重要的新媒介平台就是互联网。综合门户网站、视频网站、新闻网站等对传统媒介产生巨大冲击,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庞大的网民规模直接催生了一批耳熟能详的互联网媒介品牌,如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在中国传媒界具有较高的品牌辨识度和知名度。

二、媒介品牌建设制约因素

1.受制于媒介管理。

由于受各自运用手段的限制,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已经发展为相对独立的产业链条,各媒介之间的联系不多,资源得不到充分整合利用,造成了资源浪费或是相互之间内容雷同、了无新意。同时,长期以来我国媒介内部机构堆叠架立,人员臃肿,办事效率不高,严重影响了媒介品牌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媒介融合要突破各自产业限制,从媒介形式操作层面到产权层面都互通互联。

2.遭遇媒介技术限制。

技术是媒介品牌塑造的物质基础。虽然技术最新发展表明,媒介融合的技术障碍已被攻破,但中国媒体融合仍受制于技术发展,这种情况在传播手段融合和媒介形态融合方面更为明显。比如“网络传输中带宽速率低,在涉及声音及影像传输时会出现秒差、停格、断讯等接收不良的效果,视频信号解析度也远远达不到电视的播出水平”。而且受手机功能和流量以及信号的制约,网络和手机在融合过程中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3.缺乏专业人才。

对于我国媒介品牌建设来说,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专业化问题。人才是媒介组织的核心资源,是媒介竞争力的核心所在,也是媒介品牌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媒介专业化意味着要掌握全能业务人员,这就对电视台、网站在高技术人才的储备提出了要求。这类人才要具备多项业务操作能力,如文字、图片、视频等。它具有机动灵活、减低媒介运作成本、提升媒介的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4.受制于政策壁垒。

与西方不同,我国的传媒市场是一个高度垄断的行政指令性市场,品牌尤其是大品牌的建立都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中国媒体的等级划分,也使其相互竞争处于一个非公平公正的平台上,久而久之产生一种“大报庸俗化,小报低俗化”的特殊现象,直接影响了我国媒介品牌形象的塑造。这也是媒介品牌缺乏的主要原因。而且,我国媒体互相之间壁垒重重,大大增加了媒介融合的难度,“三网融合”即是如此。电信网、计算机网、广播电视网各自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产业壁垒难以打破,加之部门之间利益纠葛,三网融合之路任重而道远。

2011年是媒介融合的关键一年,各种新兴媒介形态涌现,三网融合迫在眉睫。2012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国际化的媒介品牌建设仍然是未来媒介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我们应该认识到,媒介品牌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品牌的塑造是一个长期任务。目前,我国媒介融合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阻碍因素,但我们相信,媒介融合是趋势,媒介品牌是必须,在媒介发展过程中,我们只有顺应这一趋势,才能够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蔡雯:《试论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创新》,《今传媒》2008年第11期

媒介融合的现状篇11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一、媒介融合态势下节目制作的特点

(一)服务定制化

大众传播的“一对多”的“全覆盖式”传播终于被媒介融合的现实打破。在服务定制化的节目里,大众传媒中无差异的广大受众被分割成了兴趣相投的真正意义上的“小众”甚至个体,媒介不仅仅是受众的“舆论领袖”更是“信息管家”和“贴身顾问”。适合各种口味的信息随处可得,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表自由地选择感兴趣的信息,找到归属感和自由,人们更愿意为这样的个性化服务买单。

(二)接收移动化

移动性以及随之而来的特点是媒介消费方式的改变,车载、手机、MP3、网络终端设备的逐渐普及,所要争夺的正是移动中的人们的注意力、占据“碎片化”的媒介消费时间。这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制作阶段就充分考虑到受众接受移动化的规律,调整内容结构、传递节奏,注意受众移动状态下与信息的结合方式、心态、环境等因素,综合考量,精心打造。

(三)单元微型化

单元微型化的内容制作不仅仅考虑到受众的接受便捷问题,也是数字化媒介时代内容生产集成化,便于组合、转换、通用、兼容、储存的技术要求。与传统媒介的“宏内容”相对应的是媒介融合下更适合编辑整合的“微内容”传播。微内容的制作成本很低,传播和营销成本也很低,便于有效整合和互联互通,能够将看似离散的信息聚拢在一起,形成强大的话语力量和丰富的价值表达。

(四)交互实时化

交互实时化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受众直接参与大众传播的全过程,更在于由交互的实时跟进而带来的整个媒介内容的更新、增量和循环。特定的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每接触一次信息终端,都可以产生新的信息,并以更快的速度进入到新一轮的传播,这被称之为媒介融合中“互动信息传播的边际效用”。这一方面使较为分散的信息增量找到了一个可以实现能量有效聚合的载体,另一方面也使受众更便捷地参与信息增量的制作中,最终在质和量两个方面上分别提升了媒介融合的边际效用。

二、媒介融合态势下对播音主持业务的适应性需求

播音员主持人的有声语言是大众传媒进行信息处理的主要方式,是整个媒介传播活动的起点,他们是语言传播的主要实施者,更是媒介融合态势下节目制作革新性变化的主要体现者和执行者。随着媒介融合态势下媒介内容制作的发展变化,播音主持业务也在随之发生着调整和改变,向播音员主持人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适应性拓展需求。

(一)传播跨界需求

所谓跨界需求,就是播音主持业务为了适应媒介融合下新媒介的发展变化,分别针对播出平台“融合”与“多元”的现实,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传播必须突破以往单一渠道、一贯形态的业务状态,面对多样化播出路径强调兼容化综合适应性能力的口语传播要求。播音主持业务的跨界需求源自于媒体融合带来的传播内容类型化和接收终端的集成化发展趋势。这意味着对播音员主持人口语传播业务的跨界要求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主持人综合驾驭多媒介跨界播出的内容编辑能力;其二是实时信息的处理能力和突发事件的点评能力,第三是突破媒介形态限制的全面的播音主持业务综合掌握能力。

(二)语境细分需求

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介入为显要特征的广播媒介融合,不仅改变着我们对于当代媒介接触方式和内容生产方式的理解,更直接改变着口语传播执行方式的宏观语境。媒介融合带来的受众接收终端是集成化的,但呈现方式却是多样化的,接收语境更加复杂多样。“语境细分”实际上就是针对媒介融合下渠道和平台众多的局面,要求播音员主持人认真分析传播通道异质化所带来的语境差异,有甄别地分析受众接收环境和行为特征,制定最佳的口语传播方案达成直接的语用传播目的。

(三)语效增值需求

媒介融合态势下语言传播实现语效增值的需求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从受众对语言传播的反应来看,可以将语效对应三个层面加以分析:

在心理层面,语效包含着受众被影响程度“从信息接收至采取行动”由浅入深的不同层级。通过语言传播信息,受众对所接收到的重要的或感兴趣的信息内容明晰知晓并引发关注,往往表现为“获知和认识”的行为趋向,属初级的语效层级;借助更有效的语言传播,受众的固有态度和感受得到明显的改变,进一步产生“喜欢和偏爱”的行为趋向,属较高级的语效层级;由于语言传播的完满高效,受众会产生强烈的行动意愿,表现为“相信并采取行动”的理想效果,属最高的语效层级。

媒介融合的现状篇12

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新闻业界不断发生改革,并其对新闻业界也不断提出新课题。因此,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关于新闻教育改革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众多学家研究的课题。根据目前新闻教育改革的发展现状显示,新闻教育改革没有建立能够实际操作的新模式。除此之外,传播的新闻传播格局又不能满足当前新闻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求,显而易见,新闻教育改革的任务势在必行。

媒介融合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主要是要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并且在当前的发展中,媒介融合仍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媒介融合最早起源于美国,开启了具有全球性媒介融合的新时代。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并逐步实现了电视、媒体等多种媒介的融合。但是由于当前新闻业界发展的局限,并没有取得很大的发展,因此,整体上讲,取得的效益并不高。此外,媒介融合严重缺乏一个可以操作的新模式和实践,必须进行有效改善和重建。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模式老套、课程单一。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新闻教育通常情况下主要运用传统化的教学方式,也就是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是主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另外,新闻教育改革教学的课程仅仅采用媒体来实现,过于单一,缺乏“多样化”。举个简单的例子,传统的新闻教育在专业课程方面内容主要侧重于平面媒体、广播电视一广播为主题进行相应的设置,严重缺乏综合性,导致在操作时出现单一状况。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在新闻教育专业课程中,大都十分重视信息的培养,而非技术,此外,还着重强调文字信息内容的学习,可见,传统的新闻教学方法已经远远落后于媒介传播的实际需求。

(2)新闻教育与传播需求存在很大差距。媒介融合背景下,随着媒介融合的教育改革,对新闻教育的理念和传播需求提出了新的挑战。新闻教育改革多元化严格要求新闻教育理念和传播需求进行有效整合。例如,在高校院校新闻教育过程中,新闻的策划、采访、写作以及技术手段等教育理念方面仍不清晰,这样以来,很多学生再就业之后无法适应这种媒体环境。

(3)、新闻教育专业过于细分化。媒介融合背景下,由于新闻传播教育已经被不同媒介形式分割,所以,想要使其达到科学、综合以及专业等特性的有效统一十分困难。例如,高校院校内新闻教育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等等)内容,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和学习领域。媒介融合本身的目的是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将新闻信息与新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因此,新闻教育专业一旦细分化,便会对新闻教育技能培养产生严重的影响等等。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问题的新要求

(一)不断优化新闻教育的课程体系

(1)针对现有教育课程进行改革。首先,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提出第一个新要求就是:积极调整和改革现有的新闻教育传播课程。在目前所有的高校园内现有的新闻课程中进行新闻资源整合和有机融合,逐渐模糊课程之间已经存在的界限,并将其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组成新的内容。除此之外,还必须打破传统的实验方式,重新将新闻教育内容与设备进行融合,促使其形成一种全新的新闻课程体系等。例如,开设新的音频、视频内容制作课程,为学生积极拓展新的媒体传播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奠定基础,从而迎合媒介融合发展的实际需求,从而取得良好的发展。

(2)拓宽新闻学科内容,创新专业特色。伴随着媒介融合脚步的不断加快,大部分院校已经开始逐渐优化教学课程。例如,中国xx所新闻大学早在07年就已经开设新闻数字化传播的专业,以数字化网络技术将学生带入一个更加丰富的学习领域。并且,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新闻专业和新的新闻专业都将取得一定的突破,因此,必须保证新闻教育专业自身的开放、兼容等特性。此外,由于传统的新闻教育专业不能适应和满足新的媒体需要,那么,建立专业化体系来增强实践教学十分必要。高校必须综合自身的能力来创造新闻专业特色,促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能更好的掌握传播技术等。除此之外,还必须提升新闻专业的综合素养,逐渐增强新闻教育设施的建设,为学生们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积极整合师资,引进国外合作

媒介融合背景下,师资力量不仅是进行新闻教育的主力军队,还是连接新闻教育传播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因此,必须加强对师资力量的整合力度。把具有不同新闻专业背景、传播学科的师资整合在一起,并在坚守新闻教育核心任务的前提下,对他们内部的结构进行不断优化和调整,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坚实理论基础、技术手段与传播能力的队伍。另一方面,还必须根据自身发展需求积极引进国外合作,吸取他国经验。或者高薪聘请国外新闻媒体传播讲师传授经验,逐渐与国外形成一种“互动”的良好模式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改革的工作已经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必须加大对新闻教育专业传播改革的力度,前提必须综合新闻教育专业自身的实际需求。另外,积极改善和创建新的媒体设施,为媒体传播奠定“硬件”基础,以便新闻教育事业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建.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