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成本管理论文

时间:2022-05-02 11:01:26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论文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成本管理工作对中小企业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逐渐被企业重视起来。从本文的分析我们看出,当前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在未来的时间里,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完善措施,从而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论文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论文:加强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论文

1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特点

1.1成本管理目标单一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目标较之大型企业相对简单,前者是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后者则除了要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外还要兼顾经济市场中其他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要求。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降低成本以实现利润最大化,既是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动因,也是其目标的直接体现。

1.2成本管理观念落后在我国,传统的企业管理主要通过规模效益和增强供应商与分销商的谈判能力来降低产品成本,期望以此达到转移成本的目的。然而,因中小企业的规模又与市场需求有着紧密联系,当今消费者个性消费需要使得商品趋向规模缩小、种类增加。传统的成本管理观念已不再适应市场潮流,呈现出落后势态,其目的仅局限于降低成本,而较少从效益角度来分析成本效用。从现代成本管理角度出发,一味节约并降低成本的手段很可能降低产品质量并降低企业的总效益。由此可见,传统的成本管理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是消极的,已不再适应竞争逐渐激烈的经济环境。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自身特点,通过成本管理创新并运用作业成本管理、成本企划等方法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市场占有率。

1.3成本管理方法灵活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并受到人员及制度的限制,其成本管理方法也具有差异性。大型企业规范的成本管理方法具有刚性特点,而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方法则比较灵活多变。

1.4成本管理环境较弱我国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促使其形成了有别于大企业的成本管理特点。经济环境角度来看,中小企业多为民营企业,从其经济结构、资金来源、企业组织形式、发展水平及经济政策影响等方面都与大型企业存在差异。法律环境来看,企业成本管理由于过分侧重其内部管理属性,使得适应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相关法规较少。从文化环境来看,中小企业则多为家族式管理模式,同时其员工的专业素养与大企业相比普遍较低。目前大企业已采用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成本管理制度,具有刚性特征,而中小企业的柔性化特征则较为明显,这种成本管理环境较为薄弱。

1.5成本管理组织的协调性差合理的组织结构是科学管理、有效控制的前提,它不仅有利于内部协调,提高工作效率,还便于进行相结合的检查和制约,防止并纠正各种错弊。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组织的小规模、融资难、易创建及管理结构简单等特点决定其受环境影响程度较大、协调性较差。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组织结构在成本管理上缺乏开拓与创新意识,评价中小企业组织合理性的标准主要包括有效性、指挥性、管理层次、责权对等和协调一致。

2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2.1对成本管理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对滞后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比国外晚,其系统性也较差,针对单一成本管理方法进行研究,缺乏对方法间联系的研究,进而无法形成全面系统的方法体系。在成本管理方法应用方面,也缺乏继承连贯性;并且仅局限于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研究而忽略了对竞争对手的研究,缺乏战略思考。与现代成本管理中对信息的及时性、全面性、准确性与实时共享性相比,传统的手工操作则很难达到。

2.2对成本管理不够重视,成本管理观念落后通过企业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及手段等方面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对成本管理还不够重视,其多认为成本管理就是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并将范围也局限于内部生产耗费过程,而忽略了对其他相关企业及相关领域成本进行研究与管理。成本管理的目的也仅局限于降低费用而较少从效益角度分析成本效用,并主要通过节约方式来降低成本。

2.3成本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多数中小企业看似有着完整的成本管理框架,实则其内部缺少管理措施,即成本管理制度的缺乏导致成本管理效果不明显,甚至有些中小企业未建立严格有效的管理制度,导致无法控制成本管理,久而久之使得企业成本不断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逐渐受到阻碍,并最终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4企业领导者成本管理意识较差在我国,由于多数中小企业的领导者不是出身于财务工作,对成本管理的内涵了解相对较少,因此其成本管理意识也比较淡薄,成本管理意识较差,不会在成本管理进行事前成本预测、成本决策和成本计划,也不会进行事中的成本控制与事后的成本分析、成本考核和成本检查。目前中小企业各级的成本组织目标和责任相对还不够明确,造成成本管理混乱局面,使得企业各部门间难以相互协调与默契配合。

3加强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研究

3.1建立可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制度建立可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制度是进行成本控制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成本控制的激励约束机制可从几个方面进行:结合企业部门业务特点来确定业绩评价对象,明确业绩评价目标,结合不同的行业特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对业绩评价对象进行评价并将结论进行总结,提出评价报告并对评价结果进行考核与激励。建立严格的成本控制考核机制,奖惩兑现。

3.2尽快实现现代化的成本管理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大范围普及,计算机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同时也成为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其具有传统方法无法相比的效果。因此,中小企业应重视对这些新技术的运用,适当投入财力、人力与物力,统筹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规划并建立ERP系统,以达到减少企业各自为战、盲目投入现象。

3.3强化员工专业素养建设中小企业应提高对专业人才的吸引与任用,针对在职成本管理,员工则要加强培训与再学习,以提高其专业知识的同时开辟降低成本的新途径。企业可以通过定期进行专业考核来提高员工科学文化素养,增加员工的激励约束力度,并结合一系列激励措施,鼓励员工进行成本管理方面的了解和创新。

3.4树立成本管理的系统观念企业应通过对各种程序与规范进行完善来保证成本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实施,加强企业成本管理能够得到良性发展。树立一系列的业务处理、业绩评价的奖罚措施,并通过对组织结构的设定和职能分工的划分使企业各项活动的进行能够利于降低成本,同时也以利于成本管理的方式进行。尽管这些措施的功能无法直接作用于成本发生过程本身,但对处理业务的行为要按成本管理需要加以倡导与约束。

总之,成本管理在中小企业发展中极为重要,成本管理是企业效益的根本所在。企业只有通过运用适于自身发展的成本管理方式才能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

作者:尹东单位: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论文: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论文

1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目的与现实意义

在我国,中小企业是社会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承担者,同时劳动力也是维持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充分动员和组织企业全体员工,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力求以最少的生产耗费取得最大的生产成果,即成本管理的目的所在。在企业管理中,成本管理占据核心位置。成本管理并非只是要求降低成本,而是通过员工素质的提升来科学有效的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与最终收益来加强企业的竞争力。总之,成本管理能够建立并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在于通过细化考核和明确责任来真正实现成本降低目标;有利于价格决策。全面的成本管理能够有效的细化每个工序,使每个步骤都有专人对成本负责,同时能够整合管理系统,并保证信息的共享,这就为成本管理创造了良好环境,并真正实现成本降低。另外,中小企业在当前市场上对商品定价不够规范,其多是由于企业对成本计算不精确所致。通过成本管理,建立全方位成本管理系统,能够将产品全程成本详细列出,并通过结合市场调查与分析,即可大幅提高商品定价决策的准确性。

2成本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1成本管理的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提高成本管理信息的有用性以及通过利用先进计算机技术来拓展成本管理功能,并提高成本管理效率等。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英国人肯尼斯·西蒙兹就提出了战略成本管理理论,他是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地位角度来行研究的。随后,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其著作中提出运用价值链分析战略成本的方法。1988年,英国人罗宾·库伦提出另外一种战略成本模式,其核心是作业成本制度,即把作业成本法全面引入传统的成本管理体系,进而促进了战略管理会计岗位的产生。

2.2成本管理的国内研究现状

由于我国前期的计划经济影响,以及对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相对较晚,使得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相对较低,通常只注重企业内部产品生产过程管理来满足对外会计报表提供成本数据的需求。我国一些研究部门与学者随着经济发展逐渐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并通过引进借助国外成本管理先进思想,运用信息技术载体及作业成本管理等来实时提供各项资源和各项作业成本管理分析。结合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现状来看,很多企业依然实施传统的成本管理,其水平较落后。

3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现状的原因分析

3.1缺乏先进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

在我国,手工操作依然是多数中小企业在成本管理上所采取的手段,这种看似成本最低化,实则会使员工陷入循环的工作状态而不去寻求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普及与应用,其高效准确与及时性越来越受到认可,甚至对手工操作所无法控制的原材料消耗与流向都能够进行很好处理,以克服手工操作的诸多弊端,协助管理者做出准确决策。

3.2缺少专业人才

由于各方面原因使得中小企业难以吸引并留住成本核算方面的人才,且企业的管理者对此不够重视,使得企业没有适应市场管理需求的专业团队,而不可避免的将企业推向粗放经营中。

3.3缺少完善的成本监督机制

成本监督机制是保证成本管理中数据真实性与准确性的重要政策。我国中小企业由于受到企业发展局限性限制,其人力资源与制度上都存在相对较大的缺陷,甚至一些企业只安排一个会计或者出纳来替代独立财务部门来负责企业所有财务工作。另外,人力资源的短缺是导致专业会计人员匮乏的主要原因,而成本监督机制则需要专业会计人员通过对企业内部考察和实际情况研究进行定制,这恰恰是中小企业缺乏完善的成本监督机制的原因所在。

4加强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考

4.1改进成本核算方法,加大成本控制力度

中小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成本核算方法,调整好各部门各环节的成本控制工作,进而实现企业整体的成本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中小企业拥有更大的市场占有率和行业竞争力。

4.2加强企业员工专业素养培养

通过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学习来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同时也要加强对员工的激励与约束力度,鼓励员工进行成本管理方面的学习与了解。此外,中小企业管理者还应提高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与任用,并为他们提供通畅的晋升渠道,以加强其积极探索精神。

4.3完善中小企业成本监督机构

成本监督机构与成本管理工作的效率及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成本监督必须考虑对人力资源的培养,这是企业实施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小企业成本监督机制的设置不是一个急于求成的过程,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构建一个设想的框架,然后分析和探讨这种结构是否合理并符合企业自身情况;其次要对框架进行小范围的测试,测试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也是决定这个框架是否可以实施的依据;最后将调整的框架结构运用到企业中,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成本管理工作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只有进行科学合理,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成本管理方法才能保证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平稳快速的发展。

作者:尹东 单位: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论文:中小企业质量成本管理论文

一、中小企业建立质量成本管理的意义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主导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就是质量和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可以吸引高端消费群体,获得高额回报,低成本低价格的产品可以满足大众的需求,获得广阔的市场空间,两者都是当下企业的主要竞争模式,大企业可以通过详细的市场细分来占领市场,只要其市场定位正确,就可以很容易取得成功。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实力,都无法与大企业抗衡,要想更好的生存,质量成本管理更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具体而言,中小企业建立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具有如下意义:

(一)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个健全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可以从产品的各个方面着手来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而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要求企业从生产准备阶段一直到产品最终完成并包装阶段都要严格进行质量成本的控制,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不仅从原材料采购的源头入手,抓好原材料的质量关,其对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也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成本考核,即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又能够降低成本并提高企业的效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由于在资金和技术实力方面无法与大企业竞争,所选择的细分市场只能是边缘化的产品,也就是大企业不关注的产品或服务,但即使在这样的‘角落’里,由于同样存在着想‘分一杯羹’的中小企业,要想在这样的细分市场里脱颖而出,中小企业同样需要具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这样的核心竞争力,同样也是质量和成本。一句话,控制了质量,降低了成本,不论是与大企业竞争还是与中小企业竞争,都可以取得很好的业绩。

(二)降低产品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将产品质量放在首位,通过全面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各项因素,揭示出制约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保证产品质量及性能的基础上,去除产品的多余的不必要的功能和生产中不必要的环节,力求在产品质量、性能和成本之间寻求一个最优的平衡,也就是力求产品价值的最大化。有了质量过硬的产品,再配以较低的成本,中小企业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个合理的最具竞争力的销售价格,在细分市场中将更容易找到吸引消费者的“卖点”,将会形成相对稳定的客户群,这些稳定的消费群体在适当的情势下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消费者,从而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三)完善内部管理,建立可持续的长效机制

中小企业建立质量成本管理体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其是企业运营过程中始终要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不仅决定着中小企业是否能够发展壮大,更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否。一个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其实就是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有效的控制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就能避免因监控不到位造成的质量责任事故;一个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更可以在较长时期内监控产品的制造过程,不断寻求降低产品成本的途径和方法,达到质量、效益的全面提升,为企业发展谋求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并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助力。

二、中小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现状

(一)缺乏质量成本管理意识

质量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需要从企业主到员工的全面认识与配合,然而,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待遇等方面的原因,很难吸引并雇佣到学历、素质和能力都较高的员工,员工普遍缺乏质量成本管理的意识,工作只是为了完成老板交待的任务,至于这些任务或工作到底是什么或者要达成怎样的目的就与自己无关了。其工作起来也往往各自为政,缺乏整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干完了交差了就万事大吉了,至于其他人做什么或怎样做都与自己无关,更不要说按照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的要求,形成一个全面整体的质量控制体系了。

(二)难于界定产品质量责任

由于没有一个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质量往往难以监控,企业的生产体系(或过程)也不像大企业那样严密,人员分工也不明确,一人身兼多职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往往也无法界定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真正原因所在,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是引起质量责任的原因,分工不明确的最终结果就是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时,由于分工不够明确导致了员工的相互推诿,质量责任很难界定并追究。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也是因为没有适当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所造成的。

(三)产品质量差,无法保证产品质量的相对稳定

中小企业的又一特点就是追求短期利益,这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的产品处于边缘化造成的,产品的‘短线’行为比较严重,中小企业设备简单,往往转型也比较快,这就使得其更看重短期快速的获利而不重视长效机制。这反过来也导致了中小企业的产品质量相对较差,且产品质量也不稳定,即使一时能够生产出质量较好的产品,往往也因为急功近利而忽视了后期产品质量的控制,一味盲目的扩张,等质量问题出现了再纠正为时已晚。中小企业质量不稳定的又一原因可以归结为中小企业人员流动性大,人员素质较低,这都可能造成其产品质量差及质量不稳定,但仔细分析却能够发现,中小企业没有一个能够保证质量稳定的长效机制,才是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四)产品质量控制缺乏制度保证中小企业经营的最大特点就是家族式管理,管理的主要力量是家族成员,通过人的“看管”来控制产品质量,而不是通过一整套完善的制度来约束并激励员工来提升质量或服务。而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再认真负责的人也有疏忽大意的时候,更何况他们的监督对象可能是几人甚至是几十个人呢。人来监督的最大缺点就是有监督和没监督时人的表现会不一致,每个人“凭良心”来做事,一旦监督不利或疏忽大意就会影响产品质量。这种家族式的管理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一个有效的制度性保证来长效的控制产品的质量,这都使得中小企业无论在质量还是在成本上缺乏竞争力。

三、完善中小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对策

质量成本管理并非朝夕之事,中小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打破弱势格局,就必须站在企业整体的高度,全面实施质量成本管理措施,才能起到长效作用。

(一)将质量成本管理制度化,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

中小企业由于人员少,技术薄弱,所生产的产品往往是工艺相对简单、大企业不屑于生产的边缘化产品,所以在生产时往往不重视生产过程的控制,认为质量成本管理是大企业的事。如果产品质量出了问题,失去了现有的市场,大不了转型改做其他生意。然而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观念。当下的许多大企业也都是从小企业发展起来的,这些大企业当初如果不重视产品的质量,不将产品质量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抓,恐怕也不会有今天的辉煌。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并不需要多么深奥的理论基础,只需要将生产过程进行制度化的设计,将生产的每一步骤进行标准化的设计即可,也不需要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

(二)通过程序化的工作顺序来进行不同工序的质量控制

质量成本管理更多的是程序化的日常事务,也就是通过对企业的工艺流程进行全面的剖析,将生产过程细化到每一个具体的工序,分析每一工序具体的操作步骤,进而分清哪些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工作,哪些可能是多余的或可以改进的工作过程,如此一来,自然也就有了全面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经过这一过程的分析与实验,不但可以改进产品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因对整个生产过程监控不到位而产生的质量责任及因工艺流程不细而产生的难以纠偏的尴尬境地。并且通过这一过程,也可以将工作过程进行重新细分,并设计成最适宜生产且易于控制质量的工作过程,对每一工作过程的各环节也同样进行工序设计,力求将生产的每一个细节固定下来,不论是新员工还是老员工都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生产,就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产品质量,并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三)加强员工质量成本意识,建立各工序质量责任负责制

要想控制产品质量并降低产品成本,最关键的地方就是进行质量责任控制,再健全的制度目的也只有一个,也就是让员工在规范化的制度内生产出优质的产品来。制度化的设计能够在出现质量责任时,分清是哪个环节或人员出了问题,以纠编或进行相应的惩罚。加强员工质量成本意识,建立各工序质量责任负责制,就是要让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在规定的条件及要求下进行,每个工序对自己的工作质量负责,对于上一工序不合格的产品拒绝接收,并避免将不合格产品流向下一道工序。有了制度化的保证,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消除人为因素带来的质量不稳定情况,并让每一个员工产生责任意识。

(四)奖励与约束机制的并进

建立质量成本管理体系虽然目的是提高产品质量,但要想提高产品质量不能一味的惩罚,还要有相应的奖励机制,并做到赏罚分明。对于能够始终保持高质量或低废品率的员工,一定要给予必要的奖励,以激励其工作热情,避免因为激励不到位而产生的消极怠工及优秀员工的流失问题。要知道,培养一个成熟的员工所付出的代价往往大于在工资待遇方面给予其的补偿。

作者:葛寰中 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论文:中小企业成本管理问题思考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世界地位日益提高,我国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是现在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主力。但在成本管理方面的问题比较严重。如何解决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助其提升竞争力,是每个管理者都应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科学技术创新

一、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

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特点是企业的规模比较小,综合实力不强结构简明,组织灵活,反应敏捷,数量众多,发展迅猛,对经济增长作用重大,资金流动快且金额较小,向外部筹集资金的能力不强,内部管理水平低,生产效率也不高,生命周期普遍较短,核算方法落后,成本信息质量不高;未形成全员参与等等。正是因为这些特点使得中小企业在整个经济形势下,有着相对较弱的竞争地位。鉴于此,提升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管理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对各项成本费用进行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系统的总称,以达到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加强企业风险管理的目的。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生产经营管理是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潜力的大小,是企业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需要强化成本管理意识,深入发现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先进的成本管理理论提出对策和解决方法,提高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改善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实施环境。

1.成本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效益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无论市场环境是否有利于企业发展,节约和降低成本费用都是增加企业效益的手段,一旦企业仅关注产品和服务质量忽视成本管理,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客户的忠诚度,但仍可能为企业带来成本过高企业流失或者利润降低甚至亏损的处境,加强成本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性价比都能够提高客户的信任度,获取更多市场占有率,更有助于为企业获取更多利润空间,提升企业效益。

2.成本管理有助于企业长期发展

为了适应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式,中小企业必须有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做好成本控制,持续改善型降低成本,不断引进先进的成本控制理念和方法,完善售后服务体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才能保障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理念落后和成本

管理方法陈旧我国中小企业存在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的现象主要表现对成本管理的目的、范围及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大部分中小型企业仍将成本管理的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甚至只包括生产过程而忽略了对其他相关企业及相关领域成本行为管理,企业外部资源利用少,忽视供应链管理。

(二)成本管理混乱

一方面,现阶段中小企业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存在着许多不足,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将成本管理简单地理解为减少开支,压缩费用,降低成本,这样一来很容易导致产品质量的降低,给企业带来更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企业里的一些工作人员认为成本管理就是财务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因而在工作中的配合度不高,影响了成本管理在工作中应有价值的发挥。另一方面,对于我国现在的中小企业来说,大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就是其投资人,企业的决策大部分由企业的管理者个人做出,他们直接干预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定企业的成本预算,导致财务人员的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在资金使用上会出现不尽合理甚至不科学的问题。如此一来,不利于企业健康科学地发展,不利于其提高竞争力。

(三)企业内部对成本管理重视不足

很多中小企业在成本管理上存在不足,把成本管理看作是少数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事,没有普遍在员工心中形成成本控制意识,广大职工成本意识淡薄,浪费现象严重,企业的成本管理在没有众多职工的参与下自然难以取得良好的成效。现象严重,核心员工的离职对企业来说不仅是损失一个具有生产力的员工,还包括替代这一个体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其中,直接成本主要包括招聘、挑选和培训新员工的成本,而这个成本一般是离职员工月薪的二到三倍,间接成本主要包括员工离职前的低效成本和空职成本。

(四)科学技术创新投入不足

科技进步是增加企业利润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但是一些中小企业没有意识到技术创新对增加企业利润的重要作用,不愿意在研发人员、研发经费、合作研究等方面投入,导致科技人员奇缺,人才流失严重。因此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和企业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意义。大部分中小企业特别是内地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的技术水平要求较低,企业为追求眼前利益、为了降低成本,尽可能减少科研投资、技术创新投入。特别是科研经费、技术创新经费所占无几甚至为零,企业忽视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致使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下降,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制约。因此,企业管理者就应不断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改进技术水平达到有效降低产品成本,才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并得以更好的生存发展。

三、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探析

(一)尽快实现现代化的成本管理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大范围普及,计算机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同时也成为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其具有传统方法无法相比的效果。因此,中小企业应重视对这些新技术的运用,适当投入财力、人力与物力,统筹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规划并建立ERP系统,以达到减少企业各自为战、盲目投入现象,改变落后的管理理念。

(二)改善成本管理观念

通过成本管理,企业可以发现管理过程中的一些漏洞,从而有针对性的去完善管理方法及制度,更重要的是,企业可以在成本管理的带动下,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升产品的竞争优势,通过宣传、咨询、培训等途径给全体员工灌输成本节约意识,使成本管理理念渗透到每个员工。企业管理者应提升成本管理观念,把成本管理看成是贯穿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各环节的事情,而不仅仅局限于企业生产过程。

(三)重视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体系

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规划设计、因地制宜,找到适合特定企业或者部门的成本管理方法,优化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使企业能够持续发展。要体现成本管理中的“三全性”——全员、全面、全过程,使产品的生产管理组织流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工艺、每一个部门、甚至生产现场每一个工位操作工,都能参与到成本管理中。对此生产及运营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建立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考核标准。企业还可改进薪酬制度,采用贡献和薪酬挂钩的工资分配制度,以此激励职工发挥工作积极性。

(四)加大科学技术创新投入,推动成本控制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环境下,中小企业必须意识到注重技术创新可以大幅拓宽利润上升的空间。通过技术创新,企业在产品设计、产品生产技术、工艺流程上不断改进,即可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也能及时满足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变化和升级。从价值角度分析,以技术创新促进成本管理,可以改进生产流程,使得流程变得更为有效,提高生产效益;可以改进产品设计,不降低产品品质和质量前提下可减少生产原料,提高经济效益;可以在采购阶段对所需原材料、零配件实行价值分析,得到产品最低成本,从而降低原材料成本和采购费用等,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应用新的技术成果转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节能降耗,减废降损;通过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等措施将会增加产品销售量,提高新产品市场占有率,可增加产品服务的附加值,可以适当提高产品售价。因此企业要进一步加大科学技术创新投入,科学技术创新能帮助产品取得低成本优势,让企业以科技含量较高的优质产品占有可观的市场份额,使中小企业改变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低效率,进而转化为高效率和高效益。

四、结论

成本管理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企业效益的根本所在,因此更需要加强成本管理工作。加强成本管理工作,强化中小企业管理者和全员成本管理意识,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体系,加强产品价值链分析,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全流程制定成本管理体系,建立适合自身的成本管理核算方法,强化成本管理业绩评价考核,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林敏慧 亓莹 吴华珣 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论文:中小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初探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和基本内容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含义及特点。

战略成本管理指企业利用搜集到的成本信息来制定企业发展的宏观战略,以降低成本并增强企业的战略地位,全方位地应对当前的市场竞争,并最终为企业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在成本管理方法中导入战略管理思想,通过提供相关的分析资料,帮助管理者制定企业战略,并根据不同时期企业不同的经营战略来调整更新成本管理方法,这样,企业可以随时以最好的竞争优势面对竞争,有利于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战略成本管理顺应了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其特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长期性。战略成本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长远策略,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战略竞争优势,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地位;

(2)外向性。战略成本管理突破企业围墙的限制,延伸到了企业的外部,考虑到了企业外部供应链、竞争对手的成本管理状况,扩展了成本管理的空间范围;

(3)竞争性。战略成本管理将战略思想融入到成本管理之中,最终目标是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地位,改善了传统成本管理一味降低成本而忽视企业竞争能力的弊端;

(4)动态性。随着企业的发展,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发展战略,但是不管任何时候,战略管理与成本管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形成适应企业发展战略的战略成本管理思想与原则。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主要方法及内容。

综合来看,战略成本管理的方法及内容主要包括价值链分折、战略定位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三种。价值链分析是通过对企业所在产业链进行的价值分析,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活动分析,还包括产业链上下游以及竞争对手的价值活动分析,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为自己创造成本优势提供条件;战略定位分析通过对竞争环境进行分析,确定企业的所处的位置,进而选择竞争战略,并制定与竞争战略相适应的成本管理方法,战略定位分析解决了企业如何把成本管理同具体的发展战略相结合的问题;成本动因在价值链分析和战略定位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成本管理的重点,可以很好的揭示影响企业成本的驱动因素,同时指出控制方法,从而更好地保证成本管理的有效性。

二、我国中小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应用现状及问题

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还是比较新颖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成本管理阶段,对于战略成本管理,有一种可望而不能触及的距离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一些:

(一)相关理论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战略成本管理研究并不是特别多,并且大多数停留在理论阶段,相对比较落后,而习惯了传统的成本管理,也没有典型的我国运用战略成本管理成功的典型案例可供借鉴,所以,大多数中小企业便没有改变的动力,更愿意选择短期内能看到利益的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战略成本管理的整个发展都比较缓慢滞后。

(二)宏观环境不健全。

国内有一些大企业已经试着运用战略成本管理改善了自己的成本管理活动,并且见到了显著的成效,比如长虹集团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美的集团的供应链成本管理等,但是毕竟运用的企业寥寥无几,大的宏观环境也不健全,企业运用战略成本管理阻碍重重。所以,很多企业对于实施战略成本管理也只能想想而已。

(三)成本控制机制不健全。

战略成本管理是一个全面且具有持续性的管理机制,这个机制的建立有成本,资金、时间以及人才,对一些企业的管理者来说,虽然知道战略成本管理长期性的特点,但是与眼前的短期利益相比,这些支出短期内不能见到成效,所以不容易开始。管理者的迟疑反映以及机制建设的停滞,都直接限制了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运用。

三、中小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途径及措施

(一)整合理论,培养人才。

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要实施战略成本管理,必须要有正确的完善的理论作指导,所以,企业应该首先搜集相关的理论并进行整合,整理出一套可以为己所用的理论框架,继而进行人才的集中培训,为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打好基础。

(二)转变思想,灵活运用。

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是一切管理理念顺利实施的关键,在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过程中,为了排除管理者管理绝对化管理经验的干扰,首先必须对管理者进行相关的培训,使管理者首先转变观念。战略成本管理动态性的特点要求企业需要根据企业不同时期竞争战略采用不同的成本管理方式,对中小企业来讲,绝对不能把大企业的成本管理案例拿来生搬硬套,只有根据自己的竞争战略、依据自己业务的特点灵活选择卓有成效的成本控制,才能达到提高竞争优势、同时降低成本的战略成本管理目标。

(三)整合资源,增值产出。

从供应链的角度看,外部的供应商、顾客对企业的成本管理有影响作用,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后者负责提供产品或服务,包括产品的设计、质量、包装等都由供应商主导负责,企业作为供应链下游,若要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应主动出击,对供应商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方面进行细分,划分为有价值、价值少以及无价值环节,然后进行由针对性的资源整合。顾客对企业的影响取决于其选择的产品企业是否能以最低的资源消耗得到最大的利益产出,所以,对企业来讲,应该做好市场调研,对产品的销量、销售方式、销售区域、运输等方面进行精细化成本管理,做到以最小的资源、劳动消耗获得最大的价值产出。通过整合外部供应链实现与供应商、顾客之间的有效协同,追求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价值最大化。

四、结语

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战略成本管理是未来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的趋势,对广大中小企业而言,是时候转变思想,从战略高度对企业自身及其外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成本行为和成本结构进行分析,为实施适应企业发展战略的成本管理做准备,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竞争能力的提升。

作者:段俊芳 单位: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论文:中小企业生产成本管理概谈

一、生产成本管理对企业经营的现实意义

(一)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对于企业来说,降低成本也就意味着经济效益的提高。影响成本的因素是众多的,要做好成本管理不仅仅是针对直接成本,而是要针对成本、质量、价格、销量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企业实际来做好成本管理,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在市场竞争中配合企业取得优势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取得竞争优势,就需要采取多种战略举措,这些举措通常需要成本管理给予配合。成本管理能够降低企业成本,成本降低也就使企业的产品定价更低,从而为企业在价格方面争取优势。此外,在资源限制条件下,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在开展该项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创新,能够使企业在投入有限的经济资源及原材料的情况下,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也可以利用成本的代偿性特征,通过增加其他方面的成本以节约受限制资源,使受限制资源的边际收益最大化,从而提高企业效益。

二、中小企业生产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生产成本管理所处的环境和现状

对中小企业成本管理问题进行分析,首先要了解当前中小企业所处的环境,尤其要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及企业管理环境等方面的问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日益复杂,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如下图所示。从图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涉及资金方面的问题共有三点:一是融资困难,融资成本高;二是应收账款压力大;三是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滑。主要形成原因是我国中小企业起步晚,基础差,但发展的速度快。目前,我国约有1200多万家企业,其中957万家是中小企业。据统计资料显示,到2008年6月底中小经济占GDP的比重已超过1/3,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但规模仍然较小,其中小规模、低层次、非科技型中小企业已占到了总数的80%,平均每户的雇员人数不到15人,注册资本也只有100万元左右。中小企业在遇到外部环境的显著变化时应急反应慢,抵御风险的能力差,相当数量的中小型企业面临生产经营成本高、税费重、融资难等困难,加之大多数的企业经营者缺乏现代成本管理意识,多数情况下仅凭经验进行企业管理,企业没有完善的成本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生产成本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二)中小企业生产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生产成本管理观念落后,内部成本控制效率低。当前,我们很大一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在思想观念上还停留在以产量来衡量成绩的阶段。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很多企业重视生产产量,忽视成本,未能建立起成本责任制度。这些企业管理者认为,只有广大职工一心一意将产量提高,才能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在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时,这种思想尤为突出。这使得企业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可能会造成成本的提高,资源和原材料的浪费。其次,由于受到观念的影响,很多企业仅执行一级核算,未建立成本责任中心与成本相关的考核指标,未形成全面的日常成本控制体系。这就导致企业为了保证正常生产和产品产量稳定增长而对投入缺乏科学控制,在产品的原材料领用上审核不严格、物资设备消耗量增加,虽然产量是提高了,但成本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市场形势发生变化,则可能造成生产越多亏损越多的严重后果。最后,还有一些企业内部未能形成整体的成本意识,主要体现在一些企业人员片面地认为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属于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的事情,与自身无关。这些观念的存在都导致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的低效率。

2.生产成本管理方法缺乏科学性,有待改善。现代成本会计的七个职能,即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决策、成本预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这七个职能之间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只有履行好这些相应的职能,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各个阶段的成本管理,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计划是成本决策的依据,成本控制是实现成本决策既定目标的保证,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是实现成本决策目标的有效手段。在实际的成本管理方面,由于一些中小企业受到实际情况的影响,未能形成系统的成本管理体系,即便是事后反映,也难以达到有效的调节和控制。

3.生产成本会计核算不健全。首先,成本会计核算中会计人员仍然停留在报账型会计上,没有树立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的思想。其次,计算机及网络时代的到来为企业生产成本管理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但是很多中小企业并没有充分利用和发挥其作用。这样做的后果一是数据资源传递较慢,存在资源的浪费;二是不利于形成有机联系的企业整体成本管理系统,系统之间相互分割;三是财务软件仅满足财务会计要求,不能充分反映成本管理信息,从而制约了成本管理的创新;四是,多数中小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不够科学,存在着层次不清、分工不明的弊端,内部财务管理缺乏岗位激励和监督机制。

4.缺乏成本约束激励机制。中小企业大多不能严格执行成本管理制度。从企业内部治理来看,中小企业管理者通常出现一人说了算的现象,为了美化企业对外形象,任意修改成本资料粉饰会计报表,这种做法不仅使企业无法获得准确的成本资料进行管理,也可能无法调动职工的企业向心力和工作积极性。

三、中小企业生产成本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观念上树立现代生产成本管理新理念

现代企业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而成本责任则体现以人为中心的观念。首先,企业领导应加强自身管理素质、财务及企业管理知识的提高,在将企业经济效益作为首要目标的同时,树立全员成本管理意识。注重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车间的成本管理,通过管理加宣传的模式,逐步使广大职工群众人人关心成本,从思想意识上重视成本,在实际工作中主动节约各项开支,从而实现开源节流,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其次,在企业内部建立相应的成本责任制。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传统的依靠理想信念来开展企业管理工作的体制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发展。要使企业各级管理部门及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提高,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必须结合实际,建立并实施有效的企业内部协调与控制机制。通过科学合理的责、权、利相结合体制,奖罚分明的物质激励措施,来规范和约束广大职工群众,最终逐步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最后,根据企业实际,加强责任会计制度的监理,通过责任会计的设置责任中心、编制责任预算、实施责任监控和进行业绩考核评价。实现企业成本管理方面的分权管理,逐级授权,层层负责,激发人的内在积极性,明确权责范围,使各生产部门始终保持与企业整体目标一致。

(二)采用科学先进的生产成本管理方法

充分认识到成本管理在各个阶段应控制的重点工作,如在事前要抓好生产成本预测、决策和成本计划工作,通过预测、决策和计划来指导日常生产;事中要抓好生产成本控制和核算工作,加强对原材料和相关成本控制;事后要抓好生产成本的考核和分析工作,注重不断反思总结,达到逐步改善的目的。科学的生产成本管理包括培养企业管理者生产成本控制的系统观念,在生产成本控制中引入先进的方法和手段,对企业的“作业流程”进行根本、彻底的改造。结合企业实际,对影响企业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加强对这些主要因素的核算。另外,强调协调企业内外部及与顾客的关系,从企业整体出发,协调各部门、各环节的关系,要求企业的物资供应、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各项作业形成连续、同步的“作业流程”,消除一切不能增加价值的作业,促使企业整体的优化,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三)加强生产成本会计核算

首先,会计人员应提高业务素质,树立起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的思想意识,建立健全会计账簿,不断学习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根据企业生产的特点,与本行业其他企业之间应进行一定的交流,更为全面地分析成本构成,采用科学的会计核算方法,以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其次,企业应恰当地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管理平台来进行产品成本控制,使企业内部形成有机联系的成本管理系统,使财务软件不仅满足财务会计要求,还能够充分全面地反映成本管理信息,最终提高成本会计信息处理的准确性与及时性。此外,中小企业应明确财务部门职能,在认真执行国家有关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之上,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通过有效的制度来规范成本控制工作,通过制度来约束行为,建立有效的财务监督体系。

(四)通过激励机制创新成本管理新模式

生产成本管理主体要由生产成本管理机构向全员生产成本管理拓展,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建立以人为本的生产成本管理文化。企业领导应提高自身现代企业管理意识,建立各部门、各职位、各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机制,以及会计部门独立核算和内部牵制制度,通过培训与教育模式使员工在工作中从技术方面、操作方面做好成本控制,使广大职工群众真正关心企业的成本。

1.改革生产一线关键岗位或控制点的用人机制,通过有效可行的举措实现人尽其才、合理配置。时刻关注员工的需求,为他们提供自由和发展的空间,提高员工收入水平和相关福利待遇,从而实现员工队伍的稳定和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2.从根本上降低成本,管理好生产。这就需要建立一支相对比较专业的成本管理队伍,在企业的各个生产车间配备成本工程师。成本工程师需要从掌握生产特点、精通生产工艺和了解设备性能的生产技术人员中选择任用,或者从生产车间的关键岗位或控制点选择任用。让他们参与到企业成本的决策、预算、控制、预测、分析、计划和考核中去,积极发挥在降低生产消耗、挖掘企业潜力等相关方面的良好作用,确保成本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同时,还要积极引导他们转变观念,同舟共济为降本增效、开源节流方面献计献策。

3.健全组织管理机构,理清各职能部门的责任。中小企业应当根据其经营管理特点、规模、管理理念和经营战略、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在职责分解的同时,搞好整合,使整个企业的组织体系在相互制衡的前提下协调高效运行。同时,明确职位层次顺序,保证信息沟通渠道流畅。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级组织机构和人员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分清责任,提高企业整体运转的效率和效果。

作者:何柳贺志武单位:西安文理学院商学院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论文: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探讨

一、强化成本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

1.实施价值链管理

价值链是企业用来进行研究开发、设计、生产、营销、顾客服务的活动集合。实行企业价值链管理,要求将企业的生产、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有机地整合起来,做好计划、协调、监督和控制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使它们形成相互联系的整体,真正按照“链”的特征实施企业的业务流程。建立一套与市场竞争相适应的管理模式,从整体上降低组织成本,提高业务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实现增值。

2.管理主体向全员成本管理拓展

成本控制的主体应该包括对企业成本的形成和发生负有责任的影响者与参与者。企业的领导团队决定和影响着企业成本形成的基础条件,技术设计人员影响着产品设计成本,采购人员的业务活动影响着采购物资的采购成本,生产工人的工艺水平影响着生产成本的耗费水平,其他管理部门也影响着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资金占用成本等。企业应将全体员工视为成本控制的主体,并将成本控制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部分,自上而下树立成本和效益意识。

(二)生产实行经济责任制

降低生产成本就必须把握整个过程,采购价格直接决定了原材料的采购成本,通过招标采购,将隐蔽的权力公开化,将集中的权力分散化,利用不同供应者之间的竞争,从中获取价格利益,从而选择出质量好价格低的供应商购入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另外,生产车间作为成本中心,实行经济责任制考核。在运行过程中要控制好各项成本,确保生产出质优、量多、成本低的产品以适应市场需要,发挥产品效益。

(三)树立战略成本管理理念

把降低成本的工作从管理部门扩展到产品设计、供应、生产等各个部门,形成全体员工降低成本的格局,形成纵横贯穿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组织化成本意识”。其次,将降低成本从战略布局的高度加以定位,即从选择开发品种种类、规模就注入成本思想。注重事前的成本管理,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视角来分析成本管理的这一目标。

(四)采用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

目前中小企业绝大多数采用的是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以计算、汇总、分配、再汇总的形式计算产品的制造成本和以标准成本为核心手段进行成本预算。作业成本管理方法是“以顾客为中心”的科学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管理重点研究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跟踪反映,对最终产品形成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作业成本进行有效控制。要从单纯降低料工费项目的生产过程成本的管理拓宽到开发、制造、销售、市场营销、服务在内的全过程的成本管理,达到实现企业长期目标的持续的动态的成本管理,变传统的被动式成本核算管理为主动的战略成本管理。

二、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

内控制度是企业在处理生产经营活动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管理体系,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中小企业尤其应该重视内部控制,构建企业内部控制框架。

(二)组织结构

大多数中小企业仍然采用简单的直线职能制,企业由领导一人决策,缺乏必要的监控机制。企业管理的重点要突出顾客服务,以外部顾客的要求来设计任务,保证价值增值的实现,最终才能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三)员工责任制度

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责任成本管理网络体系,改变成本责任由财务部门独立承担的传统格局。层层分解成本指标,实行成本否决,让全体职工都树立成本主人翁意识,成为成本控制的个体,形成一个贯穿全过程的、覆盖全方位的责任成本管理体系。

(四)成本核算制度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实际成本核算体系。各单位、部门完全按市场价格核算成本,这种核算方法避免了大量成本差异很难准确分配而导致的成本核算失真的问题,同时防止了计划价格与市场行情脱节的弊端,便于比较工序成本和工序效益。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和关键。企业管理从决策过程到生产过程,再到销售和售后服务过程,都要按照这一思想方法进行管理。成本管理必须调动产品设计、生产作业、质量管理等各个环节和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全体员工的智慧,运用各种知识、技术手段,在确保产品必要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中小企业在设计自身的成本管理模式时,应更为科学化、规范化,成本管理组织体制才能朝着良性化的方向发展,并促进了决策的合理化,以及控制的全面化和深入化。

作者:刘燕单位:江苏航天水力设备有限公司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论文: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分析论文

1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1采购成本高

中小企业成本构成中,采购成本一般大于60%,人工支出(工资、福利费等)占20%,管理费用占15%,利润占5%。由此可见,采购成本构成了企业生产成本的主体,也是企业成本控制中最富有价值的部分。以一个采购成本占总成本60%、利润率为5%左右的企业为例,只要将采购成本降低8%,就可以将利润率提高到11%。而目前中小企业采购成本高恰是困扰其发展的主要问题。

1.2生产成本高

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处于一种注重短期利益的模式中,认为生产成本管理就是控制企业的生产成本,只限于生产耗费的活动,因而管理模式单一,生产成本控制也只限于反馈性控制。

1.3销售成本高

近几年,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市场需求增长放慢,来自企业前后向的双重挤压和竞争使中小企业产品的销售价格不断下滑,销售数量的增长速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度减缓,营销成本不断上升,盈利减少,中小企业承受着比以往更大的生存竞争压力。因此,强化营销成本意识,有效降低营销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就成了中小企业的当务之急。

2原因分析

2.1对成本的地位认识不足

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本管理的主体应该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动力也应来自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但是有些中小企业并未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成本管理仅限于国家颁布的财务法规中有关成本条例的遵守和执行上,忽略了成本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2.2成本管理战略观念缺乏

许多中小企业按照成本习性划分和核算产品成本,通过提高产量可以降低单位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这种做法导致企业不管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如何,片面地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产品成本,通过存货的积压,将生产过程发生的成本转移或隐藏于存货,提高短期利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企业成本管理缺乏战略观念,导致成本信息在管理决策上出现误区。很多企业的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组织化程度不高。成本管理组织化就是要求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要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度,保证目标成本的顺利实现。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不能够充分发挥效应,就是一种浪费,这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来说更是不可取。

2.3成本管理方法手段陈旧

许多中小企业在成本管理手段上仍然采用手工操作。这样表面上是节省了投资硬件的开支,但员工常常就会陷入一些繁重事务性劳动当中,而没有机会或者是时间去思考和改进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而且采用手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也得不到保证,更无法对物质的消耗和流向进行控制,这样最直接的后果是管理者无法做出准确的决策。

2.4成本管理人才专业性不强

中小企业往往无法吸引高素质的人才,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能用低素质的员工。而企业管理者常常忽略这一点,认为成本核算比简单,只要认真负责就可以做,而没有根据企业需要培养一支能够适应成本管理需要的专业员工队伍,这样不可避免地使自己处于粗放经营的模式中。因此,现有的成本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必须树立新的成本观,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生产方式和成本管理模式。

3成本管理的对策

3.1降低采购成本

(1)针对性地建立和完善采购管理制度。使采管理尊重市场规律,对采购管理制度纠偏。建立科学、客观的采购业绩评价体系。科学、客观地评价采购业绩,可以激发采购人员主观能动性,引导采购人员主动降本增效。激发采购人员工作热情和采购创新意识。

(2)提高采购部门的员工素质。在影响采购成本的各项因素中,如市场走势的判断、合同条款的商定、采购时机的把握等无不体现着采购人的行为艺术。各工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应根据用人标准和岗位职责,对采购岗位进行详细描述,将真正胜任的人才选拔到采购岗位上来。

(3)建立企业的信息平台。采购就是从纷繁复杂的市场中获取有用信息,并快速进行采购决策的过程。信息化建设可以为采购人员提供便捷的信息渠道,把采购人员从大量的手工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集中研究市场信息和采购发展战略问题,为企业提供了降低采购成本的机会。

3.2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生产成本

(1)建立完善的现代成本控制体系。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及时对较大金额费用进行分析决策,这些具体制度必须是成文的、系统的、刚性的、责权明晰和长期有效的。实施目标成本控制,实施管理创新。

(2)建立成本控制中心。成本控制又可以细划成材料成本控制、能源动力成本控制、人员成本控制、维护运行成本控制几个方面。实现生产经全过程的成本控制。严格控制原材料采购成本,通过因特网、实地垂询等多种途径了解材料价格信息,建立采购成本数据库,及时地随市场价格予以调整材料最高限价,实行节奖超罚。要在事前、事中、事后的三个阶段同时进行控制。

(3)应从战略层面来考虑消减成本。在成本细分过程中,根据单位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明确成本控制重点,并从源头抓住重点成本项目进行全体员工在内的全方位、全流程控制,使每位员工都有清晰明了的责任成本控制标,每个员工都切实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因此能自觉做到自我加压、自我约束、挖掘潜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4)将成本控制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从战略上重视成本控制要落实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包括每个细小环节。中小企业的员工整体素质较低,而科学的成本控制体系又与员工的素质密切相关。要使员工认识到,成本控制制度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员工的集体行为,从而提高员工的素质。要将培养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作为培养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超级秘书网

(5)重视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对广大中小企业而言,推进信息化建设可以节约大量成本。帮助企业实现电子商务模式,以此拓宽交流范围,缩短交流时间。同时,通过推动信息化促进企业管理的革新,加大经营投入,加快统计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此外,企业要做出详细的投资预算,加大信息化工程建设,投入一定资金,对统计信息建设进行改造和完善,建立统计管理信息系统。加强统计信息化教育,提高信息统计人员素质。

3.3采取积极措施降低销售成本化营销成本意识。中小企业应树立起“服务营销”的思想与“关系营销’,的理念,将成本耗费融合在市场与消费者的有机结合之中,形成现代市场营销服务观和信用观。

(2)优化控制营销成本,分析营销成本的合理性:①供销规模控制。通过供销规模成本控制,降低相关费用,提高供销效益。②网点布局和服务设施控制。企业营销活动的成本控制可以通过网点布局与服务设施的合理化进一步得以实现。同时。,优化各网点服务构的设施和人员结构,建立起科学的物流系统,使物流最大限度地降低。③广告方式控制。少广告费用,降低产品推广成本。使用低促销的营销策略,使其产品顺利进入市场并逐渐做目标市场。

(3)形成有效会计控制与即时监控机制,减少不必要的营销成本。成本控制应当具有完善的预警机制,引用营销杠杆等指标体系,与险做到前馈与后馈管理相结合,为进行正确营销决策提供保证,以达到减少不必要营销成本的目的。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论文:中小企业成本管理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具有结构简单、决策迅速、反应敏捷等优点。但生产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在生产效益、技术进步、资金筹措等诸多方面无法与大型企业相提并论。以至于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高速发展都是以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在财务上表现为成本高、赢利少。而且中小企业技术基础相对薄弱,高级人员配备不足,加上资金因素,很难实施全面的技术更新。因此,中小企业应强化成本意识,注重成本管理。本文拟就目前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思路。

一、正确定位企业成本管理主体

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成本管理主体上存在失误,把成本管理作为少数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专利,认为成本、效益都应由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而把各车间、部门、班组的职工只看做生产者,导致管理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成本。广大职工的成本意识淡薄,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怎么控制等问题无意也无力过问。而且职工们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感受不到市场压力,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浪费现象严重。企业的成本管理失去如此大的管理群体自然难以真正取得成效。

企业应意识到这个问题,实行全员成本管理。不论是经理、财务人员或生产负责,还是全体员工,都要树立成本意识。企业管理人员要组织全体员工进行成本教育,使大家明白企业成本与本职工作之间的关系。而且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成本形成与统计的过程,对生产流程中的每道工序、每台设备、每位操作者所发生的材料与工时消耗数据,都要及时记录,准确填报。因此,可以把员工的个人利益与填报生产过程中的这些原始数据联系起来,奖优罚劣。从而形成人人关心成本,个个献计献策的良好氛围。万众一心做好成本管理,必然能使成本下降,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坚决压缩行政开支

中小型企业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满足企业管理和生产要求的岗位一应俱全,各部门、科室的各项开支如果不加限制,日积月累会成为企业一个不轻的负担。

压缩行政开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既可能流于口头空喊,又可能激发上下级和部门之间的矛盾。因此,中小企业可参照现代管理学中的零基理论行事。零基理论是指在遇到难题争执不下时,各方都退到起点,即从零开始思考问题。企业各部门、科室对各自的行政费用进行详细的预算,重新申报业务需要,主管人员组织审核,适当地节省开支,讲究资金利用率,最终进行评定。正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行政管理费用不是不开支,而是要会开支。

三、运用作业成本管理

成本计算既是成本会计的中心也是成本管理的基础,其重要地位毋庸置疑。而目前中小企业绝大多数采用的是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即包括以汇总、分配、再汇总的形式计算制造产品成本和以标准成本为核心手段进行成本预算。泰鑫麻业有限公司采用的是实际成本法下的品种法。在这种核算制度下,间接费用或间接成本的分配标准为直接人工小时,这种分配方式在企业产品品种少和间接费用数额不大的情况下能够适用。但随着企业产品品种的增多,人工工时在各产品间很难精确界定,而且间接费用或间接成本也逐渐增加,使得分配也难以做到合理。

作业成本核算就是基于传统成本核算制度下间接费用或间接成本分配不真实而提出来的。在作业成本制度下,成本归属从因果关系出发,间接费用或间接成本不在各产品间直接分配,而在各作业项间进行分配,这样就体现了费用分配的因果性。从而使作业成本乃至产品成本的计算较为准确。而且作业成本概念的提出是人们对成本认识的深化。它把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描述为一个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其中,作业推移的过程也是价值在企业内部逐步积累、转移,直到最后形成转移给顾客的总价值(即最终产品成本)的过程。中小企业需要的正是这种“以顾客为中心”的作业成本管理方法。[来源:作业成本管理最为重要的一点在于,不是就成本论成本,而是把着眼点放在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上。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跟踪反映,对最终产品形成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作业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在成本管理上必须进行战略的考虑。要从单纯降低料工费项目的生产过程成本的管理上,拓宽到从产品设计开始,包括技术开发、制造、销售、市场营销、服务在内的全过程的成本管理,进一步深入到为最终产品形成过程中发生的所有作业成本的管理,达到实现企业长期目标的持续的动态的成本管理。

四、树立成本效益观

当前大多数公司的成本管理好坏都以企业是否节约为依据。从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人手,强调节约和节省,认为降低产品成本就意味着增加了企业的收益。也许你会说这没有什么不妥,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不能再将成本管理简单地等同于降低成本。因为,企业不仅要关注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要关注其产品能在市场上实现的效益。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获得经济效益,取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始终是企业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因此,在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应树立成本效益观。

企业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动应以成本效益观念作为支配思想。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重要性、合理性,即努力以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是运用成本效益观念来指导新产品的设计及老产品的改进工作。如在对市场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认识到如在产品的原有功能基础上新增某一功能,会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大幅度提高。那么,尽管为实现产品的新增功能会相应的增加一部分成本,但只要这部分成本的增加能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这种成本增加就是符合成本效益观念的。又如,企业推广合理化建议,虽然要增加一定的费用开支,但能使企业获得更好的效益;引进新设备要增加开支,但因此可节省设备维修费用和提高设备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为减少废次品数量而开发的检验费及改进产品质量等有关费用,虽然会使企业的近期成本有所增加,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生产效益会因此而逐步提高;为充分论证决策备选方案的可行性及先进合理性而发生的费用开支,可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效益或避免可能发生的损失。这些支出都是不可不花的。这种成本观念体现了“花钱是为了省钱”的思想,即为了长期的大量的减支(相当于现实的机会收入或未来的真实收入)应该支出某些看起来似乎高昂的费用。这都是成本效益观念的体现。中小企业通过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将降低成本运用得更为灵活。向市场提供质量更高、功能更全的产品和服务,使企业获得更多利润。

五、讲究资金运行效率,运用“集群成本管理”

中小企业资金规模不大,且融资通道有限,若盲目投资,遭遇失败,很可能一蹶不振。由此可见,资金的运行需经过缜密的分析。对欲采取的投资方案,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不可过分追求尖端技术和产品,更不可以轻易投资“夕阳产业”,以求稳扎稳打,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败。但如果因循守旧,一味维持现状亦不可取,企业密切关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产业结构和升级。不断改革工艺,更新设备,积极的积蓄资金、技术和人才力量,瞅准时机,实现产业升级,争取最大限度的发挥资金运行效率。另一方面,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与大型企业并存甚至抗衡,就必须突破小而全的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与处于同一产业链的中小企业形成联盟,通过合资、技术交换、产能互换、市场共享等方式,显著提高产品开发、市场开拓能力,从而大幅度降低设计、生产、销售各个环节的成本,提高了企业的资金运行效率。

六、选准目标市场,按单生产

由于中小企业生产规模小,营销能力有限,用于广告宣传的资金不足。如果撒开大网,漫海捕鱼,必定难有收获,也会使企业市场营销费用过高。而且,有的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档次不高,容易过时,这使得企业要么退出市场,要么降价促销。将本就不大的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有时甚至陷入蒙受亏损的境地。所以,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除低值易耗商品和小日用品采用存货生产外,一般厂家宜采用订货生产。

这种选择相对集中市场的做法,既可以培育相对优势,又可以提高局部市场占有率,获得相对完整的市场信息。更重要的是能节约营销开支,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单位产品的成本。同时,按单生产既避免了生产的盲目性,克服产品的滞销,也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按合同期限交货,还能建立良好的市场信誉。最终,加速资金的周转,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资金不足的困难。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成本计算

论文摘要: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已有很大进步。但就成本管理层面考察,仍有一些企业产品成本居高不下,缺乏市场竞争力和盈利空间,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这就需要广大中小企业正确定位企业成本管理主体,坚决压缩行政开支,运用作业成本管理,讲究资金运行效率,找准目标市场,按单生产,并树立现代成本效益观,发挥成本的最大效益,提升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论文:中小企业成本管理

一、正确定位企业成本管理主体

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成本管理主体上存在失误,把成本管理作为少数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专利,认为成本、效益都应由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而把各车间、部门、班组的职工只看做生产者,导致管理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成本。广大职工的成本意识淡薄,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怎么控制等问题无意也无力过问。而且职工们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感受不到市场压力,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浪费现象严重。企业的成本管理失去如此大的管理群体自然难以真正取得成效。

企业应意识到这个问题,实行全员成本管理。不论是经理、财务人员或生产负责,还是全体员工,都要树立成本意识。企业管理人员要组织全体员工进行成本教育,使大家明白企业成本与本职工作之间的关系。而且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成本形成与统计的过程,对生产流程中的每道工序、每台设备、每位操作者所发生的材料与工时消耗数据,都要及时记录,准确填报。因此,可以把员工的个人利益与填报生产过程中的这些原始数据联系起来,奖优罚劣。从而形成人人关心成本,个个献计献策的良好氛围。万众一心做好成本管理,必然能使成本下降,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坚决压缩行政开支

中小型企业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满足企业管理和生产要求的岗位一应俱全,各部门、科室的各项开支如果不加限制,日积月累会成为企业一个不轻的负担。

压缩行政开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既可能流于口头空喊,又可能激发上下级和部门之间的矛盾。因此,中小企业可参照现代管理学中的零基理论行事。零基理论是指在遇到难题争执不下时,各方都退到起点,即从零开始思考问题。企业各部门、科室对各自的行政费用进行详细的预算,重新申报业务需要,主管人员组织审核,适当地节省开支,讲究资金利用率,最终进行评定。正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行政管理费用不是不开支,而是要会开支。

三、运用作业成本管理

成本计算既是成本会计的中心也是成本管理的基础,其重要地位毋庸置疑。而目前中小企业绝大多数采用的是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即包括以汇总、分配、再汇总的形式计算制造产品成本和以标准成本为核心手段进行成本预算。泰鑫麻业有限公司采用的是实际成本法下的品种法。在这种核算制度下,间接费用或间接成本的分配标准为直接人工小时,这种分配方式在企业产品品种少和间接费用数额不大的情况下能够适用。但随着企业产品品种的增多,人工工时在各产品间很难精确界定,而且间接费用或间接成本也逐渐增加,使得分配也难以做到合理。

作业成本核算就是基于传统成本核算制度下间接费用或间接成本分配不真实而提出来的。在作业成本制度下,成本归属从因果关系出发,间接费用或间接成本不在各产品间直接分配,而在各作业项间进行分配,这样就体现了费用分配的因果性。从而使作业成本乃至产品成本的计算较为准确。而且作业成本概念的提出是人们对成本认识的深化。它把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描述为一个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其中,作业推移的过程也是价值在企业内部逐步积累、转移,直到最后形成转移给顾客的总价值(即最终产品成本)的过程。中小企业需要的正是这种“以顾客为中心”的作业成本管理方法。

作业成本管理最为重要的一点在于,不是就成本论成本,而是把着眼点放在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上。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跟踪反映,对最终产品形成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作业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在成本管理上必须进行战略的考虑。要从单纯降低料工费项目的生产过程成本的管理上,拓宽到从产品设计开始,包括技术开发、制造、销售、市场营销、服务在内的全过程的成本管理,进一步深入到为最终产品形成过程中发生的所有作业成本的管理,达到实现企业长期目标的持续的动态的成本管理。

四、树立成本效益观

当前大多数公司的成本管理好坏都以企业是否节约为依据。从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人手,强调节约和节省,认为降低产品成本就意味着增加了企业的收益。也许你会说这没有什么不妥,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不能再将成本管理简单地等同于降低成本。因为,企业不仅要关注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要关注其产品能在市场上实现的效益。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获得经济效益,取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始终是企业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因此,在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应树立成本效益观。

企业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动应以成本效益观念作为支配思想。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重要性、合理性,即努力以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是运用成本效益观念来指导新产品的设计及老产品的改进工作。如在对市场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认识到如在产品的原有功能基础上新增某一功能,会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大幅度提高。那么,尽管为实现产品的新增功能会相应的增加一部分成本,但只要这部分成本的增加能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这种成本增加就是符合成本效益观念的。又如,企业推广合理化建议,虽然要增加一定的费用开支,但能使企业获得更好的效益;引进新设备要增加开支,但因此可节省设备维修费用和提高设备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为减少废次品数量而开发的检验费及改进产品质量等有关费用,虽然会使企业的近期成本有所增加,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生产效益会因此而逐步提高;为充分论证决策备选方案的可行性及先进合理性而发生的费用开支,可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效益或避免可能发生的损失。这些支出都是不可不花的。这种成本观念体现了“花钱是为了省钱”的思想,即为了长期的大量的减支(相当于现实的机会收入或未来的真实收入)应该支出某些看起来似乎高昂的费用。这都是成本效益观念的体现。中小企业通过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将降低成本运用得更为灵活。向市场提供质量更高、功能更全的产品和服务,使企业获得更多利润。

五、讲究资金运行效率,运用“集群成本管理”

中小企业资金规模不大,且融资通道有限,若盲目投资,遭遇失败,很可能一蹶不振。由此可见,资金的运行需经过缜密的分析。对欲采取的投资方案,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不可过分追求尖端技术和产品,更不可以轻易投资“夕阳产业”,以求稳扎稳打,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败。但如果因循守旧,一味维持现状亦不可取,企业密切关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产业结构和升级。不断改革工艺,更新设备,积极的积蓄资金、技术和人才力量,瞅准时机,实现产业升级,争取最大限度的发挥资金运行效率。另一方面,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与大型企业并存甚至抗衡,就必须突破小而全的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与处于同一产业链的中小企业形成联盟,通过合资、技术交换、产能互换、市场共享等方式,显著提高产品开发、市场开拓能力,从而大幅度降低设计、生产、销售各个环节的成本,提高了企业的资金运行效率。

六、选准目标市场,按单生产

由于中小企业生产规模小,营销能力有限,用于广告宣传的资金不足。如果撒开大网,漫海捕鱼,必定难有收获,也会使企业市场营销费用过高。而且,有的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档次不高,容易过时,这使得企业要么退出市场,要么降价促销。将本就不大的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有时甚至陷入蒙受亏损的境地。所以,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除低值易耗商品和小日用品采用存货生产外,一般厂家宜采用订货生产。

这种选择相对集中市场的做法,既可以培育相对优势,又可以提高局部市场占有率,获得相对完整的市场信息。更重要的是能节约营销开支,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单位产品的成本。同时,按单生产既避免了生产的盲目性,克服产品的滞销,也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按合同期限交货,还能建立良好的市场信誉。最终,加速资金的周转,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资金不足的困难。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成本计算

论文摘要: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已有很大进步。但就成本管理层面考察,仍有一些企业产品成本居高不下,缺乏市场竞争力和盈利空间,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这就需要广大中小企业正确定位企业成本管理主体,坚决压缩行政开支,运用作业成本管理,讲究资金运行效率,找准目标市场,按单生产,并树立现代成本效益观,发挥成本的最大效益,提升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论文:改善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思路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心所处的生活环境,注重与自然保持紧密的联系,越来越多地人将园林绿化微地形景观运用于室内。本文通过分析园林绿化微地形景观的合理运用,提出室内园林绿化微地形景观的具体作用。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合理地在室内运用园林绿化微地形景观。

关键词:园林绿化;微地形景观;合理运用

1园林绿化微地形景观的作用

1.1景观作用

建设良好的园林微地形有利于凸显园林绿地景观层次,通过微地形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园林植物呈现的立体效果最大化。同时,在建设园林微地形时,设计者可以选取不同高度的植物进行种植,这种种植方式一方面可以美化园林微地形的景观,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整体园林微地形的设计效果[1]。

1.2空间作用

在建设园林微地形景观时,微地形景观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建造,例如:开放式、敞开式、半敞开式等,微地形空间运用不同方式进行建造,会产生不同的园林景观效果。在设计微地形结构时可以将微地形结构与园路结合在一起,利用不同的植物进行园路建设,使植物产生引导路线的功能。也可以根据地形的不同、地势高低起伏状况种植与地形相适应的植物,使园林景观的空间效果达到最大。

1.3生态作用

园林微地形景观在建造过程中能够产生多种环境,例如:干旱、潮湿等,这些不同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园林微地形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园林微地形可以利用地势高低,改善光热条件,在适当的位置增加或减少光热,使植物在合适的生长环境下成长。同时,园林微地形也可以改善阴坡、阳坡的地理环境,使该环境适合植物生长。微地形景观面积的不断增多,使地表绿地面积的增大,有利于提高绿地地表的蓄水功能减少大风和各种自然灾害,维持园林地形景观的生态平衡。

2室内园林绿化微地形景观的合理运用

2.1改善室内生活环境

微地形景观在室内园林绿化的合理运用,使室内绿地面积的增多,有利于改善室内的生活环境。在微地形景观中绿色植物的种植是景观建设的主要部分,当微地形景观在室内进行建设时,室内的绿地面积有所增加。由于室内环境本身具有狭小的特点,绿地面积的增多,有利于提升室内的空气质量,改善室内的生活环境,使室内生态化程度达到最大[2]。例如:在室内园林绿化微地形建设过程中,原本室内环境中的土壤比较干旱,但由于室内园林绿化微地形建设需要湿润的土壤进行种植,园林绿化微地形景观的设计者就会对土壤进行灌溉,改善土壤的形态,使干旱的土壤转变成湿润的土壤,湿润土壤有利于更多植物的生长,使室内绿地面积不断增加,有利于室内形成湿润的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2.2丰富室内景观

微地形景观在室内园林绿化的合理运用,有利于丰富室内的微地形景观。在许多室内园林景观中室内所种植的植物存在单一化现象。积极利用微地形景观,合理布置室内园林绿化区域,种植合适的植物。微地形景观主要是通过种植多样的植物,合理安排布局使景观内容不断丰富,提升景观效果。例如:在某一室内园林绿化地区只是种植大面积的草坪,只有这一种植物,使室内园林绿化地区的景观内容较为单一,通过微地形景观在室内园林绿化中的不断运用,种植多种植物,使各类植物有机结合,有利于丰富景观内容[3]。

2.3提升室内景观效果

微地形景观在室内园林绿化的合理运用,有利于提升室内的景观效果。微地形景观在室内进行园林绿化建造时,根据室内地势高低的不同,土壤状况的不同种植不同的植物,站在观赏者的角度呈现出不同的室内园林绿化景观。在室内园林可以将园林构筑物和观赏性最强的植物设置在园林地势最高点,并将其作为室内园林景观设计的重点,以此来吸引观赏者。并且设计者在进行园路建设时应该将园路建设与微地形景观结合在一起。

结束语

在本次研究中,分析了园林绿化微地形景观的景观作用、空间作用和生态作用运用,提出了室内园林绿化微地形景观的合理运用可以改善室内生态环境、丰富室内景观、提升室内景观效果,这对室内园林绿化微地形景观的合理运用提供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公曦红 单位:昆明艺术职业学院 云南云筑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论文: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思想与方法研究

一、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思想

与国有企业不同,中小企业大多以民营企业为主,无论是企业的建设还是发展,对于资源和要素的获取都是以市场方式实现的,这也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具有经营规模小、中小投资者为投资主体以及经营不确定性等特点。成本管理作为中小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发展中的很多因素都会对管理水平造成影响,因此,树立科学完善的成本管理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1、明确自主创新是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对于中小企业,尤其是生产型中小企业,其发展对于自主创新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其不仅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主要途径。但是,在新技术的研发中,由于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从而导致企业在此方面的投入具有很大的风险,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取舍,同样是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技术的创新主要是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服务的,所以,在对技术进行研发和创新中,企业必须尽可能降低不确定性对企业资金造成的风险,将技术研发的成本控制在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做到技术领先水平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达到相互支持,各方均有所兼顾。

2、意识到中小企业长期面临着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

就我国目前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来看,普遍面临着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中小企业自身财务管理上缺乏科学性和完善性,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资金浪费现象严重;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发展对中小企业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缺乏大力支持,使得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面临诸多阻碍,导致资金无法实现有效循环使用,加上政府部门政策性关注点都集中在了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发展上,更是加剧了中小企业资金周转的困难程度。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小企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我完善,但资金供给不足的现象却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充分认识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的管理对成本管理思想的重要意义

在当前中小企业成管理工作中,能够对管理水平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说业务量、利润等,成本、业务量、利润三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首先是要对本量利关系中的相关性进行正确认识,所谓“相关”,从理论上来看指的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已经达到的业务量水平,成本、业务量以及利润安排与实施要以“相关”作为前提,即相关的成本、相关的业务量和相关的利润。对于相关的研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对中小企业经营和发展中的业务范围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的业务范围主要以民用品为主,在确保产品生产质量的前提下,维持企业长期而又稳定的发展。不仅对于技术具有较高要求,而且还要确保技术的更新速度和完善性。其次,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比较困难的业务,中小企业可以将其顺利完成,比如说咨询业中介组织和建筑的规划与设计等。最后,对于中小企业发展来说,内部相关条件涉及了多个方面的内容,比如说技术、资金、人才和管理等,要实现以上要素之间的有效协调和平衡,突出可控性,合理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进而将企业发展的目标顺利实现。

二、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方法

1、强化成本意识,实行全员成本管理

成本意识是各项成本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提高成本管理的整体水平,首要任务就是强化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无论是企业的主管、生产职工,还是财务负责人,都要树立成本意识。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实行全员成本管理,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成本管理工作并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整个企业甚至整体集团的事情,所以,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提高成本管理的整体效率和质量,中小企业管理层就必须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带领全体员工和部门积极参与到成本管理工作中,做到将成本管理工作全面化、具体化,进而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应该在此基础上加大成本分析力度,建立科学完善的成本管理机制,近年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与发展,企业成本管理也逐步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为成本管理工作的信息处理提供了高效的工具,而且从根本上提高了成本管理的整体水平,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然而,单单做到这些还是不够的,企业还应该将成本管理结果进行合理应用,这是成本管理工作价值的最终体现,就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来看,很多环节都与成本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说利润调节、成本调节、税负控制等,所以,成本管理成果一旦使用不正确,势必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甚至还会给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对成本管理及结果进行正确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2、将水平性成本管理方法融入到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体系中

所谓水平性成本管理方法,主要是指将企业发展中与成本相关的各项因素综合起来统筹考虑,构建完善的成本管理系统。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水平成本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成本的管理范围由最初的制造成本管理逐步扩展到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企业的成本管理不单单只是包括制造成本,而且包括了与产品相关的所有支出,比如说研发、订货、供应和销售等,甚至售后服务的成本也应该考虑到成本管理中。以上所介绍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给产品的成本管理水平造成影响,这也是构建水平性成本管理方法的意义;

(2)企业成本的管理与控制还应该从运营角度出发,将成本贯穿于整个运营过程中。运营管理作用成本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赋予成本更多的整体企业内外资源,选择企业发展路径,甄别企业追求速度和增加积累等项功能,从而进一步增强成本管理的内在活力;

(3)对于生产型中小企业来说,作业链的有效整合对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作业链的有效整合,可以使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无缝对接,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尽可能避免资金长时间占用的情况发生。从水平性成本管理的角度来看,传统成本管理模式中所涉及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标准都是实现成本目标的重要措施,他们都是企业成本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为企业价值增值服务,而目标成本管理无疑成为了该体系中统筹全局的关键所在。所以,建立以目标成本管理为中心的水平性成本控制方法,是中小企业推行成本管理整合的现实选择。

3、以垂直性成本管理方法加强中小企业价值链管理

所谓垂直性成本管理,主要是指将成本管理与企业的价值链有效结合在一起。这种管理方法的思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内部价值分析和外部价值链分析。其中,内部价值分析主要是以企业发展目标为核心,通过对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将各项资源的价值在企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出来,提高企业价值的增值性。简单的说,就是以最低的成本为企业发展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还要进一步扩大产品的功能,使其具有较长的寿命周期,其功能以多元、用途广为最佳,如果是专用产品,那么则应该尽可能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想要将这一目标顺利实现,就要求中小企业将成本、功能与价值三者有效结合在一起,既然这里以价值链的思路对成本加以控制,就要以生产中的经济性和用户使用时的经济性加以考量。其次是外部价值链方面的思路,就我国目前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来看,已经做到了管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在这种情况下,外部价值链方面的管理就要从原材料出发,对产品各个环节的成本管理进行完善,一直到产品最终进入用户。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企业首先实现成本选择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无论是原材料质量、供应商选择,还是采购成本,都应该做到全面考虑。其次,要把供应商成本全面反映在相对应的产品成本中,使价值链的内涵价值量与成本投入量一致,以此来确保成本管理更具针对性,从根本上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促进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以垂直性成本管理方法加强中小企业价值链管理也是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一个主要方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成本管理工作对中小企业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逐渐被企业重视起来。从本文的分析我们看出,当前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在未来的时间里,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完善措施,从而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韦性江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论文: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成本管理意识有待提高

目前,成本管理已作为中小企业管理重中之重。但仍有部分员工对于成本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特别是对于自身职责范围内的成本费用没有相关责任意识,成本管理难以落到实处。部分企业成本管理意识较为片面,仅对企业生产领域加以成本费用控制,或者将成本管理片面的理解为减少支出和开销,一味强调节约,而未衡量适当成本增加为企业带来的效益进行比较。部分中小企业甚至管理者也对成本管理不够了解,在进行成本管理时,未按照产品和服务具体情况和要求,对产品成本费用进行分解,按生产工艺流程逐个计算,也未分项目分部门进行成本核算和汇总,而是笼统估计,未精确计算,更未按成本价值链要求进行分析、统筹安排和要求。

2.成本管理体系还不健全

当前,部分企业成本管理制度还不完善,没有建立相关的成本管理制度,部分企业虽然制订了相关的成本管理规定,但是没有落到实处,使得成本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影响员工进行成本管理的积极性,不利于成本管理的落实。同时,我国中小企业往往缺少ERP系统等成本管理系统对自身的成本管理加以支撑。

3.成本战略定位脱离实际

中小企业往往对企业自身存在的弱点和面临的外部环境威胁不能准确定位,缺乏全过程的成本战略管理,一些中小企业成本战略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成本管理理念上,影响了战略成本会计的开展,没有更新战略成本管理理念的长期意识,未形成战略成本会计体系,无法调动和组织所有部门的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管理。对成本管理战略缺乏全面切实可行的方案,导致企业的战略定位脱离实际,也无法落到实处。

4.成本核算方法还有待提高

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大部分都采用传统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而传统成本会计核算往往会局限于产品财务方面的信息,忽视非财务方面的信息,忽略产品的设计成本、市场成本等等,不能准确提供各个生产环节的成本信息。核算方法不科学,造成不能准确地反映出产品的真实成本,从而不利于针对性地进行成本控制。比如,对制造业中典型资源:材料费、职工薪酬、折旧费、办公费、修理费、运输费等费用的分摊,是按传统的根据产品品种的产量来分配,还是根据每批次的作业成本消耗来分配,分配方法不同,核算出的品种单位成本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不利于最终的销售定价。

5.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中小企业由家族型企业发展而来的较多,企业的所有者、管理者通常比较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降低生产产品的成本,他们就会减少甚至取消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投入,同时也缺乏积极的人才激励机制,致使员工素质无法提高,成本观念淡薄,成本控制的积极性也不高,造成企业的技术人才和熟练工流失,反而会增加企业的成本。

二、强化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1.树立科学的成本管理意识

中小企业由于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因此更应加强全面成本管理意识的树立。即培养企业全体员工参与、实施的生产经营全流程成本管理。除企业管理者和财务部门人员应重视成本管理外,还应强化企业各部门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使得每位员工都意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明白自身在企业生产经营流程中的作用,尽量降低成本费用。管理范围方面,除生产过程外,还应加强对原材料的采购和产品销售环节成本费用管理,应强化产品价值链分析,并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成本链和价值链,加强外部成本管理。企业应当明确自身在行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利用SWOT分析等手段,加强竞争对手分析,了解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对可能面临的机会和挑战进行分析。具体成本管理方式上,除强调传统成本管理的有形动因管理外,应对于结构性成本等无形成本加以管理,如企业整合情况、规模大小、市场占有率、生产设备布局等。

2.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

建立一套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体系,主要内容应包括:各部门成本管理应达到的标准;成本管理业绩评价的考核尺度;成本管理业绩报告制度等。应从明确企业成本管理的总目标开始,按照成本管理职能设置相关指标,并将指标值落实分解到不同的部门,并由部门负责人负责,不同部门又应将成本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头,成本管理落实情况应层层反馈,并定期加以评价,在月末或年终结合考核进行兑现。应强化企业生产经营的科学化,建立完善的生产成本管理规章制度,提高员工生产成本管理意识。应将成本管理整合在生产业务的全过程之中,明确制度规范。因此,成本管理制度应覆盖企业全部业务内容和领域的与成本相关的活动,在形式上适应业务成本管理的需要,对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各个环节发挥作用。

3.强化成本战略管理

企业在建立成本管理体系时,应首先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竞争态势,对于企业可能的机会、内部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了解企业自身存在弱点和面临的威胁,加强企业战略分析。主要包括:企业外部环境,如国家政策环境、市场竞争环境和产业环境;企业内部条件,包括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竞争对手情况,主要包括竞争对手产品成本情况和市场占有情况,明确自身相对成本地位,以便企业把握恰当的成本管理方式。明确企业成本管理战略后,首先应与原材料供应商就购进、服务、运送、质量保证、订单处理等具体情况进行沟通,优化原材料库存成本、购进成本和讲述协调成本。内部生产经营全过程应结合内部价值链分析加强质量监测,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优的合格产品。销售下游方面,企业应与分销商或者客户就包装成本、运输、营销费用等加以协商,降低相关费用,实现企业间基于竞争的合作共赢,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4.优化成本核算方法

虽然中小企业无论在生产规模还是经营规模方面都不如大企业,但也可以采用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完整的成本管理核算方法。现代成本管理核算的方法有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这些核算方法也或多或少有其自身存在的优缺点,因此,中小企业应在成本管理核算方法体系中找出适合自己的核算方法。比如,作业成本法的逻辑依据就是生产导致作业发生,产品耗用作业,作业耗用资源,资源消耗产生成本。作业成本法把成本动因分为了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两类,资源动因是将各项资源费用归集到不同作业的依据,作业动因是将不同作业中归集的成本再分配到成本对象的依据。采用作业成本法不仅可以提高成本计算结果的精确性,还可以引导企业经营管理者对成本动因的关注,从而克服传统成本中对间接费用责任不清的不足,使传统成本法下很多不可控的间接费用,都能在新的核算系统中找到相关责任人,从而有利于企业更精确的找到成本管理中的短板,对症下药,也能为企业更准确的制定各品种之间的销售单价,取得必要的、合理的利润奠定基础。

5.加强员工业务培训

企业进行的成本管理活动包含在原材料的采购、产品设计与研发、产品制造、财务管理和营销等的各个方面,而每个方面都离不开人的管理与操作。因此中小企业应高度重视人才的开发与培养,大力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投入,同时也要制定相应的企业层面、部门层面、个人层面的业绩评价标准和考核激励机制。通过对企业各层次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素质,掌握相关的成本管理理论与技术,切实达到各自岗位成本控制目标。

三、结语

总之,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更需要加强成本管理工作。加强成本管理工作,应强化中小企业管理者和全员成本管理意识,加强成本管理战略分析,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体系,加强产品价值链分析,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全流程制定成本管理体系,建立适合自身的成本管理核算方法,强化成本管理业绩评价考核,帮助我国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经济效益,保持竞争优势。

作者:吴立君 单位:上海南方水泥有限公司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论文: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创新

一、当前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误区

尽管中小企业越来越重视成本管理,但部分中小企业主要实行一种以短期利益为导向、以事后核算为重点、狭义的算账报账型成本管理模式,在管理观念、管理内容和实际操作中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误区:一是仅重视事后的成本核算,缺少事前的成本预测和成本决策;二是局限于形式上的成本管理工作,仅强调生产中的成本节约与成本降低,忽视领导者决策所导致的失误成本;三是只关注投产后的成本节省,忽略投产前的产品设计成本和研发成本;四是只关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显性成本管理(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成),忽视了企业在筹资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品牌创立、组织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隐性成本管理;五是只关注成本费用的报账数,忽略成本费用的实际发生数,导致成本费用真实性的下降;六是只关注生产领域的成本节约和产量提高,忽视了流通领域的产品销售成本;七是缺乏对自身价值链、产业价值链和竞争对手价值链等的全面分析,也不能及时根据企业所处环境变化积极采取竞争战略来设计成本管理模式。

二、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意义

毫无疑问,成本高低影响着中小企业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决定着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程度;降低成本是中小企业增加利润的重要来源,也是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具体来说,成本管理创新对中小企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现实意义:一是成本管理创新是保证中小企业正常运行的需要,有利于中小企业更加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消耗,遏制资源浪费,从而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二是成本管理创新是提高中小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有利于中小企业更好地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耗费,增加企业利润,提高其经济效益;三是成本管理创新是提升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有利于中小企业的产品成本和服务成本等低于其他企业同类产品及服务,使其取得更大的价格竞争优势,更为有效地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四是成本管理创新是走出中小企业成本管理误区的需要,有利于广大中小企业通过成本管理切实获得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持久竞争优势。

三、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策略

3.1更新成本管理观念,营造成本管理氛围一要增强成本管理意识,树立创新的成本管理理念;二要实施成本管理战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全员的参与对成本管理进行规划;三要管理者及全体员工进行教育成本管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向其灌输生产与管理并重的思想;四是建设成本管理文化,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力量,营造较为良好的成本管理氛围。

3.2实施全面成本管理,完善成本管理体系一要将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加强过程成本控制;二要采用产品生命周期报告法,关注产品成本的各个环节(包括设计、销售及消费阶段的成本控制),从全局上控制企业成本;三要建立和完善成本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相关职责,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体职工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四要构建和完善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环节的成本管理体系。

3.3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合理降低生产消耗一要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合理利用共享资源,特别是提高设备的利用广度和强度,提高设备利用的合理性,保证设备的工作精度;二要坚持勤俭办厂,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材料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和浪费,提高材料的综合利用率;三要选择合格的供应商集中统一采购,制定科学合理的批生产计划,严格控制不合格品率,保证合理的库存;四要加强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制定合理的工时定额。

3.4加强科研创新投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一要通过改善劳动条件、改进操作规程、使用新材料、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等方式,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二要培养企业的科技队伍,不断完善企业现有产品的工艺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三是要加强新产品研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降低质量风险;四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3.5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提升成本管理水平一要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特别是加强对成本核算人员的培训,强化其专业技能,提高其专业水平;二要培养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强化其法律意识,使其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三要加强财务部门与其他各部门的沟通与交流;四要引进ERP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实现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

3.6优化内外价值链条,发挥联盟协同效应一要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理解价值,把成本降低和价值保持或提高结合起来,并结合整个价值链来优化企业价值;二要通过优势互补,在上下游的不同企业间进行产业链的重构;三要在具有相同价值活动的企业竞争对手之间进行价值链联盟,通过优势互补、共同管理、共担风险并最终共获利益;四要重视和开发上下游企业间价值链以及利益相关者资源。

作者:沈旭 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三研究所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论文: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创新探析

一、当前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误区

尽管中小企业越来越重视成本管理,但部分中小企业主要实行一种以短期利益为导向、以事后核算为重点、狭义的算账报账型成本管理模式,在管理观念、管理内容和实际操作中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误区:一是仅重视事后的成本核算,缺少事前的成本预测和成本决策;二是局限于形式上的成本管理工作,仅强调生产中的成本节约与成本降低,忽视领导者决策所导致的失误成本;三是只关注投产后的成本节省,忽略投产前的产品设计成本和研发成本;四是只关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显性成本管理(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成),忽视了企业在筹资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品牌创立、组织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隐性成本管理;五是只关注成本费用的报账数,忽略成本费用的实际发生数,导致成本费用真实性的下降;六是只关注生产领域的成本节约和产量提高,忽视了流通领域的产品销售成本;七是缺乏对自身价值链、产业价值链和竞争对手价值链等的全面分析,也不能及时根据企业所处环境变化积极采取竞争战略来设计成本管理模式。

二、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意义

毫无疑问,成本高低影响着中小企业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决定着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程度;降低成本是中小企业增加利润的重要来源,也是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具体来说,成本管理创新对中小企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现实意义:一是成本管理创新是保证中小企业正常运行的需要,有利于中小企业更加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消耗,遏制资源浪费,从而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二是成本管理创新是提高中小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有利于中小企业更好地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耗费,增加企业利润,提高其经济效益;三是成本管理创新是提升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有利于中小企业的产品成本和服务成本等低于其他企业同类产品及服务,使其取得更大的价格竞争优势,更为有效地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四是成本管理创新是走出中小企业成本管理误区的需要,有利于广大中小企业通过成本管理切实获得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持久竞争优势。

三、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策略

3.1更新成本管理观念,营造成本管理氛围

一要增强成本管理意识,树立创新的成本管理理念;二要实施成本管理战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全员的参与对成本管理进行规划;三要管理者及全体员工进行教育成本管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向其灌输生产与管理并重的思想;四是建设成本管理文化,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力量,营造较为良好的成本管理氛围。

3.2实施全面成本管理,完善成本管理体系

一要将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加强过程成本控制;二要采用产品生命周期报告法,关注产品成本的各个环节(包括设计、销售及消费阶段的成本控制),从全局上控制企业成本;三要建立和完善成本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相关职责,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体职工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四要构建和完善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环节的成本管理体系。

3.3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合理降低生产消耗

一要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合理利用共享资源,特别是提高设备的利用广度和强度,提高设备利用的合理性,保证设备的工作精度;二要坚持勤俭办厂,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材料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和浪费,提高材料的综合利用率;三要选择合格的供应商集中统一采购,制定科学合理的批生产计划,严格控制不合格品率,保证合理的库存;四要加强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制定合理的工时定额。

3.4加强科研创新投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一要通过改善劳动条件、改进操作规程、使用新材料、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等方式,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二要培养企业的科技队伍,不断完善企业现有产品的工艺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三是要加强新产品研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降低质量风险;四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3.5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提升成本管理水平

一要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特别是加强对成本核算人员的培训,强化其专业技能,提高其专业水平;二要培养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强化其法律意识,使其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三要加强财务部门与其他各部门的沟通与交流;四要引进ERP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实现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

3.6优化内外价值链条,发挥联盟协同效应

一要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理解价值,把成本降低和价值保持或提高结合起来,并结合整个价值链来优化企业价值;二要通过优势互补,在上下游的不同企业间进行产业链的重构;三要在具有相同价值活动的企业竞争对手之间进行价值链联盟,通过优势互补、共同管理、共担风险并最终共获利益;四要重视和开发上下游企业间价值链以及利益相关者资源。

作者:沈旭 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三研究所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论文:中小企业价值链成本管理要点

一、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1.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是生产导向性成本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包括购、产、销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是相互衔接的。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只侧重于“产”这个环节的生产性费用,忽视了“购”和“销”环节产生的流通性费用。但是如果只是单纯降低了生产性费用,而流通性费用过高,产品的总成本仍不会有实质上的降低。同时,中小企业通常只看到了企业中发生的各类“显性成本”,如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等,却对企业中各类“隐性成本”,如组织成本、协调成本等视而不见,这些隐形成本的存在也会增加企业产品的总成本。

2.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侧重于内部管理。中小企业只侧重于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核算,而忽视了企业所处的生产环境对成本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及客户、外部竞争对手等,这些外部利益相关群体对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供应商的不同选择会对材料质量、运输费用、供货时间等形成影响,这些又会影响产品的生产成本。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只考虑到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而未将外部相关利益群体纳入企业成本管理的范畴,企业成本管理还缺乏全盘性。

3.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的一致性较低。目前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以短视行为为主,成本管理理念主要仍是控制,即“就成本论成本”,单纯地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旨在保证企业短期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这种理念忽视了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对成本管理的要求,企业的成本管理不能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进行及时修订,同时,企业的成本管理与竞争战略几乎没有联系,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契合度相对较低,企业战略对成本管理的指导作用无从显现。

二、价值链成本管理的内涵

价值链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在其出版的《竞争优势》中提出,之后得到快速的发展并在很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波特教授提出将价值链作为一种有效的分析工具,分析企业如何识别自身的竞争优势并选择采用何种竞争战略,从而帮助企业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价值链成本管理拓宽了成本管理的时空范围。空间上从企业内部扩展到外部整个价值链,将价值链延伸到供应商、销售商、顾客和竞争对手等。时间上价值链成本管理向前扩展到研究开发成本和产品设计成本,向后扩展到产品销售成本、售后服务成本以及顾客使用成本等,价值链成本管理延伸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发生的全部成本。

三、中小企业价值链成本管理的要点

本文将从战略理念、内部价值链、纵向价值链、横向价值链四个方面来分析中小企业价值链成本管理的要点。

1.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应从战术向战略转移。我国多数中小企业的管理只着眼于当前,没有清晰的企业发展战略,这就导致企业在发展中定位不够清晰,很多行为都是短视行为。所以,中小企业应结合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行业情况等作出适合企业的发展战略,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均围绕发展战略展开。对于企业成本管理来说,不同的战略对成本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企业是以成本领先战略为目标的,那么,降低成本当然非常关键;但是如果企业是以差异化产品战略为目标的,那么,成本降低就不一定是重点。所以,中小企业应根据所采取的竞争战略来及时设计动态的成本管理模式。

2.优化企业内部价值链。内部价值链在整个价值链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有的外部因素都要作用于内部价值链才能产生相应的效果,因此内部价值链分析与优化是企业价值链成本管理的一个关键。中小企业首先要梳理企业的生产流程,形成企业内部价值链,然后区分链条上的增值和非增值活动。增值活动是指最终对顾客价值的形成起促进性作用的活动,非增值活动是指对资源的消耗不合理、对最终顾客价值的形成不起作用或者即使消除也不会对客户价值产生影响的活动。比如某小型工业企业的内部价值链为:接受订单——购买原材料——原材料入库——生产——产成品入库——发货——销售及售后。价值链上每一个活动成本降低,都可以带来企业短期成本减少,但从长期的企业发展来看,每种单一活动的成本并不是减少越多越好,我们需要结合企业长期的发展规划来进行整个价值链的优化。例如,产成品入库检验不能创造价值,但是对产成品的入库检验可以减少不合格品售出的概率,保证产品质量。如果我们把这笔费用削减,会造成不合格品上升,从而导致顾客体验不好,从而影响销售和企业效益,降低成本不能以产品价值降低下降为代价。

3.优化纵向价值链。纵向价值链是将上游供应商、下游销售商、核心企业融为一体的价值链。在纵向价值链分析的过程中,要建立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获得成本优势。对于上游供应商,应完善与上游供应商价值链的联系,建立详细的供应商档案以及相应的筛选机制,因为供应商所供材料的好坏与价格可以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所以需要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认真进行系统的评价筛选,甚至可以建立供应商联盟,实现企业之间的共赢。对于下游销售商,应与销售商建立起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对市场进行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并与销售商积极研讨产品的市场发展前景,有针对性的设计、生产产品,做到产销不分离。同时,应给予销售商有效的支持,包括运输管理、库存产品管理、销售产品管理等各个方面,在一定范围内帮助销售商更好的进行产品销售,真正和销售商融为一体。

4.优化横向价值链。横向价值链是指核心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的价值链。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会面对很多不同类型的竞争对手。企业应先将竞争对手进行分类,包括核心竞争对手和次要竞争对手,对于核心竞争对手,企业应主要对其进行分析,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整理竞争对手价值链,确定价值链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图。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竞争对手的成本水平、支出结构等,通过分析企业可以清楚地了解竞争对手和自己在成本管理中的优劣势,分析差异原因,确定本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劣势,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对于次要竞争对手,企业也应该给予一定的关注,关注次要竞争对手的发展态势,因为次要竞争对手和主要竞争对手之间也会经常发生转变。

作者:艾珺 单位:西安欧亚学院会计学院